全身性疾病的眼部表现

合集下载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01
02
03
炎症性疾病
第七节 耳鼻喉科病的眼部表现
鼻窦肿物 眼球突出和运动受限。
鼻咽癌 第Ⅱ~Ⅶ颅神经受损,眼球突出,眼外肌麻痹、斜视及Horner综合征等。
02
肿瘤
第八节 皮肤与性传播疾病的眼部表现
麻风病 秃眉,秃睫,倒睫,眼睑闭合不全,泪囊炎等。 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结节,巩膜炎,角膜炎。
治疗 激光或冷凝;玻璃体手术。
病程与分期 按严重程度分为5期。
病因 未完全血管化的视网膜对氧产生血管收缩或增生引起。
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01
脱髓鞘、锥体外系统和脊髓退行性疾病
02
多发性硬化
03
一眼或双眼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中心暗点)。
04
球后视神经炎 易复发,视神经萎缩。
第四节 神经与精神科病的眼部表现
眼睑 皮下出血点、出血斑,中心灰白色。
02
结膜 点状、线状或火焰状出血。
03
虹膜睫状体炎,转移性眼内炎。
04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脓毒性视网膜炎,Roth斑。
四、感染性心内膜炎
视力下降、视力疲劳或视野缺损。
01
02
03
04
眼底改变
轻度贫血者,眼底可以正常。血红蛋白降低到30%~50%,出现异常。
脑干出血: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或减弱。极重者,瞳孔散大或不等大。双眼球固定,Ⅴ、Ⅵ、Ⅶ、Ⅷ颅神经麻痹。双眼凝视,或摆动侧,双睑下垂等。
3
2
1
4
上矢状窦血栓 视力丧失,复视,外展麻痹,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
海绵窦血栓 视力下降,眼眶疼痛。眼睑、结膜水肿,眼球突出。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脑神经麻痹等。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如全身性血管病、代谢性疾病、传染病、皮肤病等都可能引起眼部损害。

观察眼部病变或眼部改变对了解系统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1、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血液病等外科疾病儿科疾病神经与精神科妇产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科遗传代谢性疾病免疫异常药源性A、眼与内科病一、动脉硬化与高血压(一)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动脉硬化多发于50~60岁以上,为全身弥漫性的动脉中层的玻璃样变性和纤维样变性动脉粥样硬化多发于大动脉、中动脉,如冠状动脉,眼动脉少累及小动脉硬化血压缓慢而持续升高的一种反应性改变,与高血压有关视网膜动脉硬化表现(Scheie classification)视网膜动脉弥漫性变细,弯曲度增加,颜色变淡,动脉反光增强,血管走行平直动静脉交叉处可见静脉隐蔽和静脉斜坡现象视网膜,特别是后极部可见渗出和出血,一般不伴有水肿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hypertensive retinopathy,HR)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又可分为缓进型与急进性两型,前者又称良性高血压,后者又称恶性高血压。

慢性HRP分期:I. 视网膜动脉功能性狭窄(narrowing)II. 视网膜动脉硬化(sclerosis ) ,III. 除硬化外合并有视网膜的病变(Retinal changes),主要为渗出,可见棉絮斑、硬性渗出、出血及广泛微血管改变。

IV. 除第三级的改变外,并有视乳头的水肿(Papillary edema ) 。

(Keith-Wagener 法)急进性HRP又被称为高血压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多见于40岁以下青年主要改变视盘水肿和视网膜水肿同时可见视网膜火焰状出血、棉絮斑、硬性渗出及脉络膜梗死灶还可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运动神经麻痹、视网膜动脉阻塞和陈旧型视网膜脱离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常见病。

全身性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全身性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全身性疾病在眼部的表现眼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器官,与全身其他器官、系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很多全身疾病都可能在眼部表现或多或少的症状和体征,例如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结核、梅毒、维生素缺乏、血液病、皮肤病等均可有眼部损害,有些甚至还会有一些特征性的体征。

临床上往往可以从眼部的某些特殊体征协助其他学科作出正确的诊断以及预后的估计。

有时某些疾病其首发症状就表现在眼部,病人多先到眼科就诊,眼科医生如无全局观念,常会造成误诊、漏诊,以致贻误治疗。

此外,不少眼病的发病原因也是由全身病引起,必须以整体观念来看待眼病的发生以及眼病的一切症候,不能仅以局部的观点来诊断和处理眼病,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务必理解和认识眼与全身病的关系,了解各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在眼部可能出现的体征,从而提高对一些全身病的诊疗水准和对某些眼病的正确处理。

第一节内科病一、动脉硬化与高血压(一)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动脉硬化一般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硬化、老年退化性动脉硬化、小动脉硬化等。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以及脑动脉为多见。

组织学上,人眼视网膜动脉除在视盘内的主干及紧邻视盘旁的大分支血管外,其余分支的管径均在100靘以下,且无肌层,属于小动脉。

因此,动脉粥样硬化很少累及眼底的视网膜动脉,偶尔可发生在视网膜中央动脉进入视神经后至筛板之间的一段,因而是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原因之一。

动脉中层硬化很少发生在视网膜小动脉上。

眼底见到的视网膜动脉硬化为老年退化性动脉硬化及小动脉硬化。

前者多发生在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现为全身弥漫性动脉中层玻璃样变性和纤维样变性。

后者常与原发性高血压同时存在,可能是对血压缓慢而持续升高的一种反应性改变。

这两型的眼底表现可能不完全一样,但在临床上单凭眼底检查难以区别。

眼底表现视网膜动脉血管弯曲度增加,动脉管径粗细不均,管壁的光反射带显著增宽,颜色浅淡,呈铜丝状或银丝状外观;在动静脉交叉处,由于动脉管壁失去了正常的透明性,遮蔽了后面的静脉,交叉处静脉受硬化动脉的压迫而被推移、两端下陷变尖、或与动脉成垂直交叉。

全身性疾病的眼部表现 (2)

全身性疾病的眼部表现 (2)
害,组织严重缺氧致神经 纤维层发生梗死。 预示视网膜病变有迅速发 展的趋势。
黄斑病变
出血、渗出、水肿、 微血管瘤
以黄斑水肿最常见 囊样水肿 、裂孔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的任何阶段,均可发 生重度黄斑水肿
毛细血管扩张和渗漏
在较重的视网膜病变, 可见毛细血管明显的异 常扩张,粗细不匀和迂 回扭曲,称为
疾病程度
眼底表现
重度NPDR
1.4个象限中有超过20个视网膜内出血
2.>2个象限静脉串珠(venous beading)样改变
3.>1个象限出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intraretinal microvascular abnormalities,IRMA)
PDR
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前出血
4个象限中纬部视网膜较多视网膜出血
微血管瘤(microaneurysm)
视网膜毛细血管壁周细胞丧失和血管壁扩张 而形成
检眼镜、FA: 最早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并不只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是造成视网膜水肿的重要原因
微血管瘤
检眼镜:视网膜上的 小红点,常呈圆形。
先出现在眼底后极部, 尤其在黄斑区,多在 颞侧。
FA 周界清晰的圆 的小荧光点,大小约 20~30um。
熟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的临床表现
了解―――肾病/血液病/神经 /儿科/皮肤/口腔(自学)
正常眼底(视膜)图
拱环
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动脉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中层硬化 老年退化性硬化 小动脉硬化(高血压)
动脉硬化
老年退化性动脉硬化 与血压关系不大
2个象限发现视网膜静脉呈串珠样改变
1个象限发现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IRMA)

第一节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第一节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第一节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眼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极其密切。

许多全身性疾病或全身用药会引起眼部并发症,或出现眼部特殊的改变,如全身性血管病、代谢性疾病、传染病、皮肤病等都可能引起眼部损害;许多眼病又可以反映全身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状况,如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葡萄膜炎等。

由于眼球的特殊解剖位置——位于体表,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到眼前段、眼底视网膜和血管的变化,因此通过对眼部的检查,有助于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调整用药,以及了解全身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对全身疾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身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

以及全身用药治疗时,要考虑到可能引起的眼部并发症,进行定期的眼部检查。

而全身病的及时诊治对预防和治疗眼部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眼局部用药也可以引起全身反应或并发症,严重者可以致死。

因此眼局部用药时也要考虑到患者的全身状况,了解患者的全身疾病史对于选择适宜的眼局部用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9种眼部症状暗示身体疾患

9种眼部症状暗示身体疾患

9种眼部症状暗示身体疾患瞳孔的动态变化与某些神经精神病关系密切,抑郁症病人常表现出持久的瞳孔扩大,这种瞳孔扩大与大脑活动有关。

抑郁症患者的选择性注意是受损的,这使得他们视线迟钝、目光呆滞,瞳孔扩大说明他们用眼睛看外面的世界的资源减少,不予关注。

美国眼科学会近日列出了一些普通人可观察出的,需要警惕的眼部症状。

这些症状往往是全身性疾病的“冰山一角”,如果及早发现,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

1、眼睛充血美国眼科学会发言人指出,通常结膜出血没有明显原因,但如果患有严重高血压或血小板缺乏等疾病时,结膜也会充血。

2、眼睛凸出甲亢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让眼部周围组织肿胀,眼睛像凸出来一样。

3、眼睑下垂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会眼睑下垂。

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眼科副教授指出,这也可能是脑部肿瘤或者重症肌无力的病征。

4、瞳孔异常美国杜兰大学医学院的眼科教授说,正常情况下,左右瞳孔应该是对称的,不仅大小一样,受到光线刺激时,其收缩反应也应该相同。

如果瞳孔一大一小,或一侧收缩的速度较慢或幅度较小,就可能是中风、脑肿瘤、视神经肿瘤等疾病的征兆。

5、角膜环这可能是威尔逊氏病的表现。

患者铜代谢存在障碍,导致铜沉积角膜上,在瞳孔周围形成一个“角膜环”。

6、眼睑增厚眼睑增厚可能是神经纤维瘤的表现。

7、眼球变黄肝炎和肝硬化等肝功能异常都会引起胆红素积聚,导致巩膜变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征兆需要医生检查才会发现。

眼部血管斑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一旦在视网膜毛细血管里发现细小的黄色斑块,则说明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很严重。

8、视神经异常正常视神经应该显粉红色,如果颜色变为浅白色,则可能是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征兆。

9、视网膜病变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在内的很多疾病都会损伤视网膜上的血管和神经。

因此,视网膜渗血、分泌黄色液体、出现白斑等,都应该做全身检查。

需特别警惕的7种眼部症状

需特别警惕的7种眼部症状

需特别警惕的7种眼部症状近日,美国眼科学会在其最新的公告中列举了人们特别需要警惕的一些眼部症状。

这些眼部症状往往是患有全身性疾病的“冰山一角”。

人们若能及早发现这些症状,就能及早诊断和治疗相关的全身性疾病。

下面就介绍一下如下7种人们特别需要警惕的眼部症状:1.眼结膜充血人的眼结膜上若布满了毛细血管,那么这些毛细血管一旦破裂就会出现眼结膜充血的现象。

美国眼科学会的发言人卢斯·威廉姆斯博士指出,人们若经常出现眼结膜充血的症状,很可能是患有严重的动脉硬化、高血压或血小板缺乏症。

这些疾病都可增加人血管的脆性,从而可诱发眼结膜小血管破裂、出血。

因此,经常出现眼结膜充血的人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眼底,以确诊是否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

2.眼球凸出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此病患者的血液中会产生一种致突眼物质,这种物质可使人眼球后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发炎、水肿、增生,使眼球内的压力增高,从而迫使眼球向前突出。

3.眼睑下垂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会出现眼睑下垂的情况。

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眼科临床医学副教授安德鲁指出,这种症状也可能是患有脑部肿瘤或重症肌无力的表现。

4.瞳孔异常美国杜兰大学医学院的眼科教授彼得·卡斯托说,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左右瞳孔应该是大小一致的。

在受到光线刺激时,人左右眼中瞳孔的收缩反应也应该是相同的。

人们若出现了瞳孔一大一小或一侧瞳孔收缩的速度较慢或幅度较小的状况,就可能是患有中风、脑肿瘤、视神经肿瘤等疾病。

5.眼睑增厚在临床上,眼睑增厚常是患有神经纤维瘤的外在表现。

6.眼球变黄肝功能异常患者常因为体内积聚了大量的胆红素而引起巩膜变黄。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

当人的肝功能不正常时,其体内的胆红素就无法顺畅地排出体外,从而不断地积聚在体内。

7.视网膜病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人,其视网膜上的血管和神经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可导致视网膜渗血、渗出黄色液体或出现白斑等病变。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医大讲课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医大讲课

常规检查方法
视力检查
评估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了 解是否有视力下降及其程度。
裂隙灯检查
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节(包 括角膜、前房、虹膜和晶状体)的 细微病变。
眼底检查
通过直接或间接检眼镜观察眼底视 网膜、血管和视神经乳头等结构的 变化。
特殊检查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01
利用光干涉原理,对眼内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的断层成像,有助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医大讲课
目录Biblioteka • 引言 • 常见全身疾病及其眼部表现 • 眼部检查在全身疾病诊断中价值 • 全身疾病引起眼部并发症治疗策略 • 患者教育与预防保健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了解眼部表现与全身 疾病的关系
提高对全身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水平
掌握如何通过眼部检 查发现全身疾病
病等。
02
眼部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针对不同全身疾病,眼部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其
他临床信息进行综合评估。
03
眼部检查在全身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对于某些全身疾病,眼部检查可以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为后续诊断和治
疗提供参考依据。
04 全身疾病引起眼部并发症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抗炎药物
对于由全身疾病引起的眼部炎症, 如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等,可以 使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等进行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
于发现早期病变。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02
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观察眼底血管的充盈和渗漏情况,用于
诊断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
03
使用吲哚菁绿作为造影剂,观察脉络膜血管的充盈和渗漏情况,

眼科教材: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眼科教材: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第十一节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眼是人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很多全身疾病都可能在眼部表现或多或少的症状和体征。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结核、梅毒、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皮肤病等均可有眼部损害,有些甚至还会有一些特征性的体征。

临床上往往可以从眼部的某些病变协助其它学科作出正确的诊断以及预后的估计。

此外,不少眼病的发病原因也是由全身病引起的。

由此可以看出眼与全身病的关系至为密切。

本节介绍部分常见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一、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的血管是身体中唯一可以直视下观察到的血管,所以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血管改变,可以通过眼底检查而发现。

高血压动脉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的血管性疾病,它可以累及全身各部分的血管,眼底视网膜的血管也受影响,通过眼底血管的观察可了解高血压对脑血管影响的程度,同时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有重要作用。

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眼底改变:(1)血管动静脉比例失调:正常视网膜动静脉管径之比约为2∶3。

当高血压时动脉血柱变窄,动静脉比可为1∶2或1∶3;同时动脉反光增强,呈“铜丝样”、“银丝样”,静脉常有轻度扩张。

(2)动静脉交叉处出现压迫征象:在视网膜血管动静脉交叉处可见静脉受压现象,静脉两端出现笔峰现象或压迫后静脉充盈扩张偏曲。

(3)出血渗出:视网膜血管旁可见线状或火焰状出血,可发生在深层或浅层,同时可见有视网膜硬性或软性渗出病变;可并发视网膜中央或分支动脉、静脉阻塞,而造成眼底大量出血或缺血水肿。

(4)视神经病变:视乳头水肿,边缘模糊,充血,周围点片状出血;进而视乳头苍白视神经萎缩。

二、肾炎急性肾炎除可表现为眼睑水肿外,大多数患者眼底正常,偶见视网膜动脉痉挛变细,或有轻度水肿,晚期可出现出血及渗出等视网膜病变。

慢性肾炎、尿毒症,主要受血压、贫血及毒素的影响,多数患者可出现视网膜的病变。

早期为视网膜动脉痉挛、变窄、硬化;视网膜出血、硬性渗出、棉絮状白斑,水肿;典型的在黄斑区可见星芒状的黄白色渗出斑。

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教案(眼外伤、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教案(眼外伤、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教案(眼外伤、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眼外伤的定义、分类、原因及临床表现。

学生能够掌握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识别相关疾病的眼部症状。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学会对眼外伤进行初步的评估和处理。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全身疾病进行眼部检查和诊断。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眼科患者的关爱和同情心,提高他们对眼科疾病防治的重视。

二、教学内容:1. 眼外伤概述定义:眼外伤是指眼部因外力作用导致的损伤。

分类:开放性眼外伤、闭合性眼外伤、化学伤、辐射伤等。

原因:交通事故、体育运动、工业事故、家庭暴力等。

2. 眼外伤的临床表现眼部疼痛、流泪、视力下降等。

开放性眼外伤可见眼部出血、异物存留等。

闭合性眼外伤可见眼部肿胀、瘀血等。

3. 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

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狭窄、视神经病变等。

心脏病:眼底动脉硬化、视力下降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眼外伤的定义、分类、原因及临床表现;讲解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眼外伤和全身疾病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处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眼外伤的处理原则和全身疾病眼部表现的鉴别诊断。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眼外伤的定义、分类、原因及临床表现;提问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2. 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案例,判断眼外伤的类型和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眼科学基础、临床眼科学。

2. 课件:眼外伤和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3. 案例资料:眼外伤和全身疾病的临床案例。

4. 网络资源:眼外伤和全身疾病的相关文献、视频等。

六、教学活动:1. 眼外伤的急救处理讲解眼外伤的急救原则,如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揉擦等。

演示眼外伤的急救操作,如包扎、眼部止血等。

2. 全身疾病眼部表现的鉴别诊断讲解全身疾病眼部表现的鉴别诊断方法,如询问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

概述 发病率:美国 25% 我国 49~58% 糖尿病类型、病程、依从性 合并高血压和/或高脂血症,眼底病变发 病率增高。
3
分 期
我国眼底病学组于1984年制订了我国的《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分期标准》,分为单纯型和增生型共六期。 (1).单纯型 Nonproliferative stage Ⅰ期: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 Ⅱ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 Ⅲ期: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 (+)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2).增生型 Proliferative stage Ⅳ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Ⅴ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 Ⅵ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并发视网膜脱离。
10
11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Hypertensive Retinopathy
高血压的眼底改变根据其病因、病程和严重程度不同而 有不同的表现。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分级: 1级:视网膜小动脉轻度普遍变细,小动脉管径均匀, 无局部缩窄。 2级:明显小动脉狭窄及局部管径不规则。 3级:弥漫小动脉明显狭窄及管径不规则,合并视网膜 出血、渗出和棉絮状斑。 4级:在3级基础上加上视乳头水肿和视网膜水肿。 治疗:病因治疗

20
12
治 疗

病因治疗 眼底病变随原发病的改善而减轻
1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眼底改变
妊娠晚期因血压增高而产生一系列眼底症状, 通常发生在妊娠最后 3 个月, 90 %的患者发生 在妊娠第9个月。 约有50~80%的患者有眼底 改变。 临床表现:自觉视力模糊、闪光幻觉、视野可 有暗点或复视等。 眼底改变分为三期: ①动脉痉挛期; ②动脉硬化期; ③视网膜病变期。

14
15
贫血的眼底改变
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降至正常的 30 %~ 50 %即可 出现眼底改变。当血红蛋白低于4g时,几乎100%的患 者有眼底改变。 视网膜出血: 最常见 棉絮状斑 : 见于严重贫血 硬性渗出:不常见。 眼底呈粉红色或橙黄色调。视网膜也可呈雾样水肿,致 组织模糊。 视乳头颜色偏淡。严重贫血可产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晚期视神经萎缩,则视乳头色苍白。 由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少,故血管颜色暗淡。静脉 扩张纡曲,颜色也变淡,致使动静脉颜色相近,不易区 分。
18
白血病的眼底改变


急性白血病病情严重程度与眼底改变不一定成 平行关系,而对慢性病例则有一定的意义。 有眼底改变者其死亡率为76%,而无眼底改变 者死亡率为32%。

治疗主要为全身治疗。眼部症状仅为对症治疗。
19
白血病的其他眼部表现

肿瘤细胞可广泛侵犯眼其他组织,如眼眶、虹膜、睫 状体、巩膜、眼睑和眼眶等。 白血病常伴有贫血和免疫功能低下,易致机会感染。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或各种疱疹病毒所致视网膜炎。 真菌、寄生虫如弓形体病等均可致视网膜、脉络膜和 虹膜睫状体感染。
全身性疾病的眼部表现
Manifest of disease from head to foot in eyes
1
眼部生理病理特点
眼睑皮肤及皮下组织疏松→水肿 光学器官→光损伤 :电光性眼炎 白內障 视网膜光损伤 血-眼屏障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无血管-免疫赦免 色素膜为眼球血库-免疫活性强
16





治疗

主要纠正贫血,眼部症状仅为对症治疗,如口 服维生素c、芦丁,肌注碘制剂以促进出血吸 收等。
17
白血病的眼底改变



典型特征:视网膜静脉充盈肿胀,扩张纡曲呈腊肠状, 视网膜有出血、渗出 静脉纡曲扩张最常见。管径不规则,呈节段状或腊肠 状。 由于血管周围有白细胞浸润,血管周围有白色线条。 动脉早期无改变,晚期也可扩张。少数慢性白血病人 周边毛细血管闭塞,形成无灌注区甚至新生血管形成。 视网膜出血也为白血病常见眼底征状。有的出血可有 一白芯位于出血中央,大约l/6~1/4PD。 视网膜渗出比较少见。 白血病细胞可浸润视神经的任 何部位 视乳头水肿可高达数个屈光度。
4
其他眼部病变
结膜血管瘤 眼肌麻痹 调节麻痹 暂时性屈光改变 白内障 虹膜红变 前房出血,也可导致房角粘连, 影响房水引流致眼来自增高而形成新生血 管性青光眼。

5
6
7
8
9
治疗


控制血糖 Photothrepy 黄斑水肿 增殖期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Cryothrepy Vitrectomy 药物治疗如导升明,活血素,口服阿司匹林,肌 注安妥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