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二章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2c5d7be009581b6bd9ebf8.png)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精品教案第一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解教案方案(设计)课题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解课型新课授课教师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章节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讲修)Ⅰ学生情况(分析)在初中化学(第十章)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溶液导电原因有一定得了解。
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结合这些固体在水溶液中能导电这两个特点,就可以很顺利的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刚刚学过物质的分类这一节课,对分类的方法有了一定得了解,这样子就能够更为清楚得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分类,同时可以认识物质除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外,还有其他类型,使电解质之概念了解更为完整,进而对之后电解的知识能够比较容易得接受。
学生能够归纳收集自己通过相关途径积累的知识,结合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初步具备化学知识积累研究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本节内容节选自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介绍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前,需要介绍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的电力方程式。
因此,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本节课介绍前者。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实验。
再次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氢氧化钠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概念。
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氯化氢、硫酸、硝酸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
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电解质的概念;难点是:电解质的概念,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析方法。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d4a90016c85ec3a87c2c582.png)
离子反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说教学背景、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教学背景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离子反应》位于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到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从教材体系来看:他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为后面学习元素化合物、选修4奠定了基础,新考纲明确指出“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所以在教材处理上我将对电解质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分析,举例总结归纳电解质的种类,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的概念,通过动画模拟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过渡语】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为中心”,学生学情不能忽视2、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在初中化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实施提供了可能(2)认知基础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们知道高中生思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辩证思维也迅速发展,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前期,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还稍弱,需要教师不断的强化【过渡语】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和重难点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电解质的概念;B、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C、引导学生从电离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化学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观看模拟动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质”的探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观4、重、难点重点:理解电解质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难点:电解质的电离过程【过渡语】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二、教法、学法1、说教法【过渡语】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原则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实验分析---验证问题----得出结论,并结合动画模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电离过程,从而突破难点2、说学法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学习,遵循由感性----理性的认知规律【过渡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新教材编写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我将从四个环节展开教学三、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0min)提出问题“石墨、铜片、NaCl溶液、NaOH溶液,盐酸,蔗糖溶液是否导电并分析其原因”;让学生进行猜想,并做分组实验证明其猜想;[实验现象]石墨、铜片、NaCl溶液、NaOH溶液、盐酸均导电[分析现象]学生根据初中所学习的酸碱盐电离知识分析出“石墨、铜片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电子;NaCl溶液、NaOH溶液,盐酸导电是因为电离出阴阳离子”,从而引入电解质知识(目的:巩固了初中酸碱盐电离知识,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化学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理论探究,获得新知(25min)A、指导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仿照前面学习物质的量的方法咀嚼概念,教师在此基础上针对概念中的关键字“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化合物”进行强调,针对学生容易出错和容易混淆的地方(如: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也不是混合物,电解质与物质导电性之间的并非必然关系)做强调,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必修一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必修一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f53b832580216fc700afdde.png)
(1) KOH Ca(OH)2 (3)NaCl K2SO4 NH4Cl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
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离子)和酸根 阴 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思考 NaHSO4溶于水时能电离出H+,那么 NaHSO4属于酸吗?
概念学习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 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酒精、蔗糖等。
非电解质判断注意事项:
1.是化合物
2.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两种状态 下都不导电才能作出判断)
思考:CO2、SO2、SO3 、NH3的水溶液也能够 导电,它们属于电解质吗?为什么? 解析: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 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 物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 常见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CO、CO2、SO2) NH3、乙醇、蔗糖、CH4
问题探究
根据初中所学判断下列几组物质能否导电? ①石墨、Cu ②熔融的硝酸钾、熔融的氯化钠
③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 ④蔗糖溶液、酒精溶液 ⑤氯化钠晶体、H2SO4 思考以上能导电物质的 导电微粒是什么?
概念学习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 电的化合物。 怎样判断某种化学物质是不是电解质?
+ + H+ NaHSO4====Na 2+ SO4
课堂小结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及多数盐类 电解质 化合物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等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CO2、 SO2、 SO3 )NH3、有机物( C2H5OH、蔗糖、 CH4 )等
学以致用
1 .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金属铁 B、干冰 C、酒精 D、BaSO4 √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dbf0c2c328ea81c758f5788f.png)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2.知道酸、碱、盐的概念二、预习内容1概念:(1)在条件能导电的,称作电解质。
(2)在条件下都不能导电的,称作非电解质。
(3)有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4)电离方程式:。
2.写出下列各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1)H2SO4(2)Ba(OH)2(3)(NH4)2SO43.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电离时叫做酸。
电离时叫做碱。
电离时叫做盐。
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并能熟练书写电离方程式。
3、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学习重难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二、学习过程(一):电解质、非电解质【问题1】下列哪些物质能导电?结论与原因:1①金属单质_________(填能、不能)导电,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固体及酒精________(填能、不能)导电,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NaCl、KNO3、NaOH在干燥的固体时不导电,而溶于水后却能导电了呢?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⑪上述表格中的氯化钠晶体、硝酸钾晶体、烧碱固体、大理石还有什么方法能使其导电?为什么?⑫葡萄糖固体熔化后能导电吗?为什么?小结: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讨论: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能导电?①金属铜②固态NaCl ③CO2④H2SO4⑤碳棒⑥酒精⑦KOH晶体⑧熔融状态的KNO3⑨葡萄糖⑩氨气能导电的物质有:电解质有:结论:①:酸、碱、盐都是电解质②:单质、混合物不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CO2、氨气、SO3不是电解质,其水溶液虽然能导电,是其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3篇)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4c475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4.png)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3篇)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
2.2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2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c0273f46dd88d0d232d46a9b.png)
电离角度归纳碱的定义: 电离是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OH-)
的化合物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氯化钠: NaCl=Na++Cl-
硫酸钾: K2SO4=2K++SO42-
碳酸钙: CaCO3=Ca2++CO32-
硝酸镁: 硫酸钡:
MgNO3=Mg2++NO3BaSO4=Ba2++SO42-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①电解质应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K2SO4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判断与溶液的溶解性无关。 ③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而CO2能导电 是因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本身电 离。所以CO2不是电解质。
思考:溶液导电性的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 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而当溶液体积、 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的 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的 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共价化合物: 水中部分电离,如弱酸,弱碱 水中难电离,如酒精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类、金属氧化物(即除Pb(Ac)2, HgCl2等之外的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大部分有机化合物
小结:化合物的分类(以水溶液或熔融能否导电来分)
1.强电解质: 强酸:HCl、HNO3、H2SO4、HBr、HI、HClO4 强碱:KOH、NaOH、Ca(OH)2、Ba(OH)2 绝大多数盐类:CaCl2、CuSO4、AgCl、BaSO4
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ea694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4e.png)
化学必修一《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增城市中新中学戴剑湘一、教材分析:本节知识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这一节内容,不仅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的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学习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以及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法分析:由于高一学生还没学习化学键的概念,也不具备晶体、极性分子等相关知识。
在初中,学生对导电实验的认知只是感性认识,如何从微观上理解导电的本质,大多数学生会感到比较困难,故必须借助电脑视频这一媒体尽快使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
故本课时对电离概念的建立是以熔融氯化钠和氯化钠溶液如何导电这一事实为载体,再加以蔗糖溶液不导电这一事实加以对比,深化电离的概念。
至于电解质概念的形成,是在彻底认识和理解电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而得出的。
三、学法分析:学生自主探讨问题,并采用小组合作形式。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并知道离子在溶液中是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会书写常见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过程与方法1、经历对电解质导电性的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活动。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2.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增强对化学生活的热情。
五、教学重点1、电离概念、电解质概念的形成。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六、教学难点电离概念、电解质概念的形成七、教学过程。
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2章第2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
![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2章第2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2ded599b89680202d82577.png)
第二节离子反应整体设计从容说课一、教学分析在介绍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前,需要介绍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因此,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
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通过上面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后,即可很自然地转入到对离子反应的讨论。
教科书通过对[实验21]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SO与Ba2+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
然后,通过四组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质是 24的书写,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最后通过[实验22]总结出溶液中离子互换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节没有介绍非电解质和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则侧重于对概念和发生条件的认识。
本节内容主要特点是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例如,通过引导学生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以及对初中学过的中和反应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建议1.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是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关键。
教学时,在让学生了解电解质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讨论酸、碱、盐的电离情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2.做好演示实验,把实验和学生讨论密切结合起来。
本节实验是认识电解质的电离和离子反应本质的最好途径。
例如,通过[实验21]、[实验22]进行讨论,可顺利导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互换反应的发生条件,并对离子方程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a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a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d495d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a.png)
非电解质:⑨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能导电:①⑤⑦⑧
思考: 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的溶液,导电能力是
否相同呢?
2、什么叫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 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3 什么是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NH4+)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NaHSO4=Na++H++SO42—
NaHSO4是酸、碱、还是盐?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本身都不能 导电的化合物。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 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分为: 置换反应、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二、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分为: 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
酒精溶液、 NaCl溶液、Cu、熔融NaCl。
①金属铜 ②固态NaCl ③O ④H SO 2 2 4 C项,两个“盖”都是副词,表推测,大概。
【实验】:弄一个木杆,然后在上面装上两个象纸风车一样的纸片,然后旋转,发现上下两端变扁。地球的形状也是因为同样的原理
⑤碳棒 ⑥酒精水溶液 ⑦KOH水溶液 形成。
6、垓下之战:发生在刘邦和项羽之间,最终刘邦取胜。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离子反应》物质及其变化(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离子反应》物质及其变化(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https://img.taocdn.com/s3/m/79b8c77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d.png)
解析:化合物中酸(如氯化氢)、碱(如氢氧化钠)、盐(如碳酸钠、 胆矾)都是电解质;化合物中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有机 物(如蔗糖)都是非电解质;单质(如铜)和混合物(如氨水、稀硫 酸)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有金属(如 铜)、熔融电解质(如熔融氯化钠)、电解质溶液(如稀硫酸、氨水)。
课堂小结 1.理解电解质的四个关键点 (1)物质范畴:化合物。 (2)导电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 态。 (3)导电本质:自身发生电离, 2. 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4)常见物质:酸、碱、盐、活 泼金属氧化物、水等。
合格考训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电解质是自身可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 ) (2)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 (3)在水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 (4)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是电解质。( ) (5)氯化氢是电解质,但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书写时用“===”连接,如 H2SO4=== 2H++SO24-、NaOH===Na++OH-、NaCl===Na++Cl-。 (2)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 ①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 NaHSO4===Na++ H++SO24-。 ②弱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生成酸式酸根离子和阳离子,如 NaHCO3===Na++HCO3-。
2.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常见的电解质 ①酸:HCl、H2SO4、HNO3、H2CO3 等。 ②碱:KOH、NaOH、NH3·H2O、Mg(OH)2、Al(OH)3 等。 ③盐:KCl、Na2SO4、Mg(NO3)2 等。 ④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 等。 ⑤水。
(2)常见的非电解质 ①部分_____非__金_属__氧_化__物___:CO2、SO2、SO3、P2O5 等。 ②非酸性气态氢化物:NH3。 ③大部分___有_机__物__:蔗糖、酒精、CH4 等。
高一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c48fb34da38376bae1fae25.png)
2 NaCl溶液和熔化的NaCl导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
【板书】 2 离子反应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小结】①电解质研究的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②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即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④酸、碱、盐和部分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⑤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为非电解质【小组思考与交流2】:“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师生共同探讨】①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②金属导电是因为自由移动的电子,而电解质溶液导电则是因为自由移动的离子。
而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
【板书】 2、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自主学习1】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①NaCl ②NaOH ③H2SO4④H2O ⑤盐酸溶液⑥小苏打⑦Fe ⑧Ca(OH)2【过渡】:我们接触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电解质?【讲解】酸、碱、盐都是电解质【板书】 3、常见电解质:酸、碱、盐【过渡】我们还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板书】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自主学习2】:请同学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2SO4=Na2SO4=Ba(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NO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Cl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思考与交流3】思考、讨论、回答1.根据HCl 、HNO 3、H 2SO 4的电离,我们对酸的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2.能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吗?【板书】 5、酸、碱、盐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叫做碱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以及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 (共19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 (共19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a8595183d049649a665888.png)
压力逼迫得痛哭一百次,但哭完记得笑一千次给它看,你可以习惯为别人付出,但至少别忘了为自己而活,你可以学会假装,但最后不要变成 你当初讨厌的那种人。
6 、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10 、面对问题,我们不能退缩,因为退缩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努力寻求解决之道,才是上策。 9 、我们每一个人都走过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都是漂亮的姑娘,风流的帅哥,但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青春 ,有过雄心壮志,有过拼搏的梦想人生,我们不能因为苍老而后悔人生,不能因为失去了青春而消极低沉。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①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实验2-1
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进行离子反应的实质是:
SO42- + Ba2+ == BaSO4↓
②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 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实质是:使溶液中某些离子减少。
三、离子共存问题: (例:一课一练P7例1) 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
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 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 存。 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
如:Ba2+与CO32-、Ag+与Br-、 Ca2+与SO42-等
⑵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 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
(5)电解质和导电没有必然联系,电解质溶液导 电性的强弱只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离子电荷数 的多少 。
(6)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NaCl=Na++ClHCl =H++ClHH2NSOO34==H2+H++N+OS3O- 4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
(2)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力本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比较、设置问题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设置问题,观看FLASH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思想。
【教学重难点】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探究法
【教具准备】ppt,NaCl溶液电离过程的动画视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许多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而参加反应的物质大多是酸碱盐,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
[思考]下列物质,哪些能导电?为什么?
盐酸溶液、NaCl溶液、铝、铜、固体NaCl、蔗糖、酒精等。
[分析]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师]在初中学过的知识上,如果在NaCl溶液中插入连着电极、开关的灯泡回路,我们会发现灯泡发亮了,由此说明什么现象?
[生] NaCl溶液能导电。
[师]如果将NaCl溶液中的水蒸干,闭上开关,我们发现小灯泡不亮了。
如果再继续加热,发现小灯泡亮了。
[图示展示]
[结论] NaCl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分析]在化学上,我们把这种能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板书]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练习]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
① KNO3固体②NaOH溶液③Cu ④胆矾
⑤H2O ⑥HCl气体⑦CO2⑧蔗糖⑨酒精⑩AgCl
[分析] ①④⑤⑥⑩属于电解质。
Cu是单质,NaOH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范畴。
蔗糖、酒精水溶液不导电,是非电解质。
C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并不是由自身产生的,而是溶于水后生成H2CO3形成的。
[注意]哪些物质为常见的电解质,有哪些注意点呢?
[结论]1、强酸、强碱、盐、水和部分金属氧化物。
2、多数有机物(蔗糖、酒精等)和氨气、非金属氧化物是非电解质。
3、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
[推进]为什么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呢?
[多媒体展示] NaCl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
[分析]Na+、Cl-脱离NaCl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师]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板书]二、电离
[过渡]电离的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比如:NaCl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 Na++Cl-
[思考]请同学写出下列几种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Cl、HNO3、H2SO4
[分析] HCl=H++ Cl- HNO3= H+ + NO3- H2SO4 =2H++ SO42-
[师]以上这几种物质,我们称之为酸,从电离的角度,我们有发现什么规律吗?[生]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探究]那么,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碱和盐要如何下定义?完成课本31页,思考
与交流。
[结论]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板书]3、酸、碱、盐
[思考]NaHSO4属于酸吗?如何书写它的电离方程式。
[回答]不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除了H+,还有Na+,NaHSO4属于盐。
[注意]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解质与非典只的概念,又研究了NaCl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原理。
知道了什么叫做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我们找出了酸碱盐在水中导电的本质,并给它们从电离的角度重新下了定义。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3、4、8、11
【板书设计】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注意:A、强酸、强碱、盐、水和部分金属氧化物。
B、多数有机物(蔗糖、酒精等)和氨气、非金属氧化物是非电解质。
C、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
2、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3、酸、碱、盐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遵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