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4 解直角三角形(2)
教学目标:分清仰角、俯角等概念的意义,准确把握这些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仰角、俯角、等位角等概念 教学难点:解与此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仰角、俯角的概念 几个概念 1.铅垂线 2.水平线 3.视线
4.仰角:视线在水平线的上方,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5.俯角:视线在水平线的下方,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练习:1.由A 测得B 的仰角为36°,由B 去测A 时的俯角为 .
2.一棵树AC 在地面上的影子BC 为10米,在树影一端B 测得树顶A 的俯角为 45°,则树高 米;若仰角为60°,树高 米.(精确到1米)
二、应用
例1.书P 96 例3
例2.如图,线段AB 、CD 分别表示甲、乙两幢楼,AB ⊥CD ,CD ⊥BD ,从甲楼顶A 测乙楼顶C 的仰角α=30°,已知甲楼高15米,两楼水平距离为24米,求乙楼高.
解:Rt △ACE 中,CE=︒=⋅=⋅30tan 24tan tan ααBD AE =83m , ∴CD=CE+DE=CE+AB=(83+15)(米) 答:乙楼高为(83+15)米. 三、引申提高:
例3.如图,为了测量顶部不能达到的建筑物AB 的高度,现在地平面上取一点C ,用测量仪测得A 点的仰角为45°,再向前进20米取一点D ,使点D 在BC 延长线上,此时测得A 的仰角为30°,已知测量仪的高为1.5米,求建筑物AB 的高度.
解:在Rt △AEG 中,EG=︒⋅45cot AG =AG ,在Rt △AFG 中, FG=︒⋅30cot AG =3AG ∴EF=FE -EG=(3-1)AG=20, ∴AG=310+11.5(米)
答:建筑物AB 的高度为(310+11.5)米.
说明: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即构建Rt △.必要时可添加适当的辅助
A
C
B E
D
A
C
B F E
D
线,解题时应选择适当的关系式进行解题,并按照题目中的要求进行近似计算.
变式:若点E 在FG 的延长线上,且∠AEG=45°,已知FE 的长度,其他条件不变,如何求建筑物AB 的高度?
例4.如图,在一座山的山顶处用高为1米的测顶器望地面C 、D 两点,测得俯角分别为 60°和45°,若已知DC 长为20㎝,求山高.
分析:已知∠FAD=45°,∠FAC=60°,要求山高,只需求AE. 解;设AE=χ,在Rt △ADE 中,χ=︒⋅=45tan AE DE , 在R △ACE 中,χ3330tan =
︒⋅=AE CE ,DC=DE -CE=χχ3
3-=20, ∴31030+=χ,∴BE=AE -AB=29+103, ∴山高为(29+103)米. 四.巩固练习.
1.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
2.学会几何建模,通过解Rt △求解. 五.作业. P 117 习题24.4 3
A C
F
E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