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性油藏测井解释与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裂缝性潜山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
裂缝性潜山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聂玲玲;张占女;童凯军;房娜【摘要】为了准确模拟和预测裂缝性潜山油藏的油水运动规律,以渤海海域J油田为例,综合岩心、测井、地质、地震及生产测试等多方面资料,分步建立了双重介质储集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建立起工区构造模型,并建立了基质单元属性模型,然后利用岩心成像测井裂缝描述成果,以地震叠前属性反演成果为约束条件,模拟建立了裂缝分布网络模型,最后将基质属性和裂缝分布网络模型有机结合并建立了双重介质储集层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区历史拟合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表征裂缝性变质岩储层的渗流介质特征,数值模拟区块和单井历史拟合符合率高达90%;②潜山油藏开发可以划分为裂缝主要供油阶段、裂缝和基质同时供油阶段、基质主要供油阶段三个阶段;③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研究得出的剩余油分布,能够客观地反映裂缝及基质系统对流体流动规律的影响,有力地指导了研究区下一步调整措施的实施.【期刊名称】《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年(卷),期】2016(038)001【总页数】8页(P131-138)【关键词】潜山油藏;基质系统;裂缝系统;地质建模;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作者】聂玲玲;张占女;童凯军;房娜【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目前,我国在冀中、辽河、济阳、黄骅坳陷及渤海海域等地区先后发现了近百个潜山油气藏,其中大部分已投入开发。
潜山油气藏将成为新世纪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
对于变质岩潜山油藏而言,由于变质岩储层中裂缝分布的强烈非均质性,往往使得该类油藏的开发难度极大,对于海上油田开发尤为如此。
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综述
多 ,最直接 的就是钻井取 心,它可 以直接观 察裂缝发育情况 。但它 也有缺点 :一是 成本太高 ,不可能每口井 都大段取心 ;二是裂缝发育 方位归位不确定 ;三是受裂缝影响 , 出的岩心极易破碎 .难以有效 取 利用 。
( 包括补偿密度测井 、岩性密度测井 、自 然伽马能谱测井 等 ) 。 等 目 ,常规测井 的有效性还不足以使之成为裂缝性储层评价可靠 前 的数据资源 :一方面许多常规测井分辨率较小 ,其测量结果受限于井
眼周 围情况的影响 ;另一方面测井响应是许多岩石特性的综合反映 , 易受其他条件如充填物、泥浆、溶蚀等因素影响。 () 2 成像测井方法识别 裂缝 。成像测井系统 自2世纪9年代初 O 1 ) 问世 ,属于能够直接探测裂缝属性 的测井方法 。从测量原理 来看,成 像测2]下仪器主要有四类 :电成像 、声成像 、核磁成像和井下光学 北= 11 H : 照相 。前两者 目 前较常用 ,有代表性 的有地层 微电阻率扫描 ( MI F )
点 做 简要评 述 , 以期 能 对 裂 缝性 储 层 的 测 井评 价 作 基 础性 工 作 =
关键词
裂缝性储 层 裂缝识别
测井评价 孔 隙度模型 饱和度模型
裂缝性储层是2 世纪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 领域之一 。但 由于裂缝 l
性 油藏储层具有 的严重非均质性 、 隙结构 的多重性 ,使得传统测井 孔 解释理论方法面临着许多的挑 战 , 为当今测井评价的重要 难题。本 成 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 试对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现状进行 简单分析 ,并对相关技术 的发展历 程 、应用现状 、优缺点 等加以分 析 ,以期能对裂缝性储层 的测井评价作基础性 的工作 。
油井储层综合评价与新方法测井解释
油井储层综合评价与新方法测井解释摘要:油井勘探目的,是为该区的地震、地质等基础调查求取有关地层数据;为资源储量测算提供重要参考;为该区域下阶段石油勘查发展奠定基础。
油井先后已开展过四期全套测井,全部使用美国LOGIQ测井系统。
测井方面针对各种第一手数据开展了资料校正、数据分析、四性关系评价、储层综合判断、新数据分析等较完整的研究。
关键词:测井解释;四性关系;阵列感应;地层倾角引言:测井技术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测井技术,它的关键在于确定测井信号与地质信息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合适的处理手段将其处理成地质信号。
结合大量的地质、钻井、开发等数据,对地层划分、油气层、矿物层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测井解释工作包括:评价产层性质、评价产液性质、评价储层性质、开展钻探和开发应用等。
一、测井解释的新方法(一)井周声波成像(CBIL)测井技术井周声波成像测井技术是利用旋转环能装置将高频率的脉冲声波辐射到目标地层,利用声波的反馈,对井口周围进行地质勘探,其频率为每秒6周,一般一周可达250个取样点。
通过传感器端接井周声波,通过内部处理器来记录和分析井周声波的强度和回波时间,并以此来完成井周地层的特征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岩层的回波强度和回波时间的分析,可以得到岩性、物性、沉积结构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将反射波的传输时间转化为目标的距离,并将其以井周360度的方式呈现为黑白或彩色的影像。
通过图象显示的资料,可以更好的理解井底岩性和几何接触面的变化,进而对地层中的裂缝位置、地质结构等进行分析。
(二)核磁共振技术在没有其他磁场干扰的情况下,形成中的氢核是自旋相关的,并且具有随机的方向。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使用核磁共振记录装置来创造一个永久的磁场,形成中的氢核在应用磁场的方向上形成有规律的排列,这个过程称为氢核的极化。
如果这个应用磁场总是恒定的,那么在它上面添加一个垂直方向的射频场,同时调整射频场的频率以匹配氢核的谐振频率,就会产生核磁共振现象。
测井解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测井解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一篇测井解释基础与测井方法测井广泛应用于石油地质和油田勘探开发的全过程。
利用测井资料,我们不仅可以划分井孔地层剖面,确定岩层厚度和埋藏深度,确定储层并识别油气水层,进行区域地层对比,而且还可以探测和研究地层主要矿物成分、孔隙度、渗透率、油气饱和度、裂缝、断层、构造特征和沉积环境与砂体的分布等,对于评价地层的储集能力、检测油气藏的开采情况,细致地分析研究油层地质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测井技术及其解释处理方法的飞速发展,测井资料的应用日益深化,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第一节测井解释的基本任务测井资料解释,就是按照预定的地质任务和评价目标选择几种测井方法采集所需的测井资料,依据已有的测井解释方法,结合地质、钻井、录井、开发等资料,对测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用以解决地层划分、油气层和有用矿藏的评价及其勘探开发中的其它地质、工程问题。
测井解释的基本任务主要有:1.进行产层性质评价。
包括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孔径分布、粒径大小及分选性、裂缝分布、润湿性等的分析。
2.进行产液性质评价。
包括孔隙流体性质和成分(油、气、水)的确定,可动流体(油、气、水)饱和度、不可动流体(束缚水、残余油)饱和度的计算。
3.进行油藏性质评价。
包括研究构造、断层、沉积相,地层对比,分析油藏和油气水分布规律,计算油气储量、产能和采收率;指导井位部署、制订开发方案和增产措施。
4.进行钻采工程应用。
在钻井工程中,测量井眼的井斜、方位和井径等几何形状,估算地层孔隙流体压力和岩石的破裂压力梯度,指导钻井液密度的合理配制,确定套管下深和水泥上返高度,计算固井水泥用量和检查固井质量等;在采油工程中,进行油气井射孔,生产剖面和吸水剖面测量,识别水淹层位和水淹级别,确定出水层位和串槽层位,检查射孔质量、酸化和压裂效果等。
第二节岩性确定方法储层的岩性评价是指确定储层岩石所属的岩石类别,计算岩石主要矿物成分的含量和泥质含量,进一步确定泥质在岩石中分布的形式和粘土矿物的成分。
低渗裂缝性油藏水淹特征分析——以火烧山油田H_4~1平地泉组
低渗裂缝性油藏水淹特征分析——以火烧山油田H 41平地泉组X佟国章,李建萍,赵克成,杨兆臣,陈学杰(新疆准东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阜康 831511) 摘 要:以密闭取心资料为基础,对储集层的水淹级别进行了定性分类;结合综合测井曲线响应特征、试油试采结果、建立了水淹层测井解释图版,采用神经网络技术,产水率、水驱效率等方法对储集层水淹级别进行了定量解释,实施效果表明水淹层解释符合率达到85%以上。
为今后准确识别加密井水淹层,优化射孔方案,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密闭取心;测井响应特征;水淹层识别 中图分类号:T E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2—0147—02 水淹层识别是注水开发油田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目前水淹层识别方法较多,如密闭取心观察,岩心分析,核磁测井、时移测井等。
H 41油藏在水淹层识别中采用了多种方法,相互参照,识别率较高。
1 储集层水洗特征密闭取心是最简单、最直观了解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技术手段。
H 41油藏岩心出筒后现场观察和滴水试验表明:层间差异大,储层自上而下水洗级别依次增强,这与H 41储层纵向上具有正韵律的沉积特征相符。
储层底部H 41-3层岩性较粗,以中-细砂岩为主,水洗级别最高,水洗严重处明显可以见到岩心颜色发白,胶结疏松,滴水后水珠迅速扩散。
储层中上部以细-粉砂岩为主,水洗级别较低,剩余油富集。
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层内剩余油纵向上呈条带状分布,原油多沿层理面和裂缝外渗,注入水指进现象明显。
裂缝两侧基质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其中第4、5筒对应H 41-1砂层段岩心出筒后可以看到大量气泡外溢,油味浓。
表面清洗后,静止放置7小时可见大量原油外渗,裂缝面干净,水洗特征明显,水洗宽度窄。
总的来看,基质水驱油效率依然偏低,特别是储层的中上部H 41-1、H 41-2层,基质剩余油饱和度依然较高,岩心分析平均含油饱和度达到51.0%。
2 水淹层定性识别2.1 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油层水淹后其电阻率、自然电位、介电性质都会发生变化。
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油藏裂缝储层测井评价
1 储 层发 育特征及其测井响应
1 1 储层 发 育特征 .
通过岩性 、 物性、 含油性 和 电性 特征 的综 合研 究, 建立 了布达 特群 裂 缝 储 层 的测 井 特 征 模 式 。高 角度缝储层在电成像测井资料 中表现为裂缝倾角大
于 6 。在 电阻率 测井 系 列 中表 现 为 较 高 的 双 侧 向 0; 和微球 电阻率 , 两者 深度 响应 不 一致 ; 但 在孔 隙度 测 井 系列 中表 现为低 孔 隙特 征 , 密 度 曲线 有 变 大 趋 但
砾岩。根据岩心、 薄片资料及毛细管压力资料统计 , 该区储层有效孔 隙度为 0 1 一1. % , .% 4 2 大部 分小 于5 , % 平均为 4 2 , . % 空气渗透率为 0 O ×1 ~ 一 .1 0 52 1 ~ m , 9 × 0 大部分小于 0 1 1 ~ 平 均为 . × 0 m , 66 1 I 基质孔 隙不 发育 , .×0 x , m 有效储集空 间 以
裂缝识别有直接地质描述法 、 常规测井信息推演法 、 成像测井分析法、 人工智能及数理统计法、 油田开发 动态分析法和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法等 J 。但
这 些方 法 主要是 应 用 于 碳 酸 盐岩 裂 缝 性 储 层 , 变 在 质 砂岩 裂缝 性储 层 中 的应 用很 少 。特别 是海 拉尔 盆 地 苏德 尔特 油 田布达 特群 潜 山油藏 的变 质岩 裂缝 储
维普资讯
布达 特群 储 层 岩 性 主要 为碎 裂 凝 灰 质 砂 ( ) 砾
岩, 包括碎裂钙质长石岩屑中砂岩、 碎裂细粒长石 岩
屑砂岩 、 裂不 等 粒长 石 岩 屑 砂 岩 和 碎裂 碳 酸 盐 质 碎
势。低角度缝储层在电成像测井资料中表现为裂缝 倾角小于 6 。在 电阻率 测井 系列 中表现为高阻背 0; 景下的低双侧向和微球 电阻率 , 微球 电阻率低于双 侧 向电阻率且呈锯齿状剧烈变化 ; 在孔 隙度测井 系
西北缘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常规测井裂缝识别研究
缝 的存在 , 从油气 田开发的角度来讲 , 随着能源的不
断开采和迅速枯竭 ,使得高采收率成为油田提高产 量 和能 源开发 量 的主要手 段 ,而裂缝 的存 在 严重 的
影 响着油 藏 的开 发效 果 。而火 成岩一 向被认 为是不
的资源量 。 要开发好这一类裂缝性油藏 , 裂缝发育情
况及其 分 布预测 是一 个关 键 环节 ,需 要预 测裂缝 频 率和空 间分 布 , 对裂缝 系 统进行综 合 评价 。 西北缘 地
区石炭系油藏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腹部发现的一个 深层、 低孔隙 、 低渗透 、 裂缝性的古潜山火山岩油藏,
20年 1 0 8 2月
圉 外 测 井 技 术
W 0RI WEL L J D L OCCI G T CHN0I GY N E J 0
De .908 c2.
总第 18 6 期
T ll】 8 oa 6
西北缘地 区石炭系火成岩常规测井裂缝识别研 究
陈力群 汪中浩 刘 海军 黎 泽刚 向 子涛
1 识 别 裂 缝 的方 法
对 于西北 缘 石炭系 的裂缝 ,首先 是各种 岩心 资 料 的统 计 , 对 车排子 在石炭 系 的 2 通过 6口取心 井 的
q( ’
一 M
岩石 的稳定参 数 ( G) R :
G- ( 一 — 脚: ) s
结 合上 面 五个 弹性力 学参 数 , 对车 排子 在石 炭 系 取 心 井 的研 究 归 纳 总结 , 现一 个 “ 发 三低 两 高 ” 的现象 , 别是 , 分 低杨 氏模 量 ( 、 E)低等 效 弹性模 量 ( C) 低 岩 石 的 稳 定参 数 ( G) E 、 R 和高 横 波 时 差 的 计算 (’ 、 r 高泊松 比 ( 。由五个 参数 的物 理意义 I s) u) 和 变 化 特征 , 了简化 裂 缝 识 别 的方 法 , 为 用杨 氏模 量 ( 和 泊松 比 ( 就 可 以体 现这 五 个参 数 所 反 E) U)
济阳坳陷碳酸盐岩潜山储层孔隙度解释技术
-
近 年来研 究发现 ,威利时间平均公式计算的孔 隙度在 地层孔隙度 小 于5 %和 在 2%~0 时 才 接 近 于 实 际 孔 隙 度 值 ,当 孔 隙 度 在 5 3% 5 5 % 2 %时 ,计算 孔隙度 明显 偏低 ,当地 层孔隙 度大于3 % ,计算 0 时 的 孔 隙 度反 而 高 于地 层孔 隙 度 ,为 此 雷 伊 麦 ( am r R y e)、 汉特 ( at 等人提出了R y rH u Hu) ame at - 公式 : 当孔隙度在03 % : ~7 时
核磁测井等新一代测井技术 的飞速 发展 ,在岩石孔隙结 构、裂缝参数 计算 、地质构造等的定量解释方 面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 由于 成像与核 磁测井成本较高 ,不可能大规模测 量 ,也不可能简单的 以点带 面。因 此我们还主要以常规测井资料 为主 ,深入 细致地研究碳酸盐岩储层孔 隙度的解释技术 。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非均质性非常严 重 ,大多数具有 多重孔隙结构 特征 。既有微细裂缝和基质孔隙 ,也有规模 大小相差很大的大 中型缝 洞 ,因而需要用 多种方法求得不 同类型储集 空问的孔隙度 ,经综合分
析后确定油藏平均有效孔隙度。为了方便研究,一般将多重孔隙结构 简化为双重孔隙结构 ,分为裂缝系统 和岩块 系统 ,根据柏松章给这两
技 术 创 新
煞一
躺
济 阳坳 陷碳 酸盐 岩 潜 山储 层 孑 隙度 解 释 技 术 L
王 善 江
( 利 油 田 分 公 司地 质 科 学 研 究 院 ) 胜
摘 要 随着济阳坳 陷勘探 开发 程度 的不断提 高,现 已全 面进 入隐蔽 油气藏勘探 阶段 目前影响潜 山储量评 价的主要 因素 为 : 储
裂缝各向异性油藏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方法
; 同时有如下关系 : ( 3)
[ 16 ]
k i = kf i + k b , i = Ⅰ, Ⅱ, Ⅲ. 采用随机裂缝模型 关系 : φ f = 0 . 029 6 kf / b .
2
, 则裂缝孔隙度 φ f 与方
向平均裂缝渗透率 kf 、 平均裂缝宽度 b 之间有如下
( 4)
3 孔隙度与渗透率的计算
2 基础数据处理
根据岩心分析 、 测井解释及薄片分析等资料统 计得到裂缝宽度分布及裂缝平均宽度。 裂缝密度 L fd 指的是沿垂直于裂缝方向单位长 度内裂缝的条数 。 以单井单层段为目标 ,将裂缝测井 的解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见表 1 , 由此计算该 井段上的裂缝密度 。
表 1 裂缝测井解释结果
作者简介 : 张吉昌 (1969 - ) ,男 ( 汉族) ,辽宁沈阳人 ,高级工程师 ,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从事油藏地质与开发研究工作 。
第 30 卷 第 5 期 张吉昌 ,等 : 裂缝各向异性油藏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方法
・6 3 ・
分裂缝与基质的贡献 , 难以提供油藏的微观结构特 征 。文献 [ 13215 ] 提出了裂缝性油藏静动态综合建 模的思路 ,但大都局限于定性或经验方法 ,且没有考 虑裂缝渗透率的各向异性特点 。笔者将静动态研究 相融合 ,尝试建立完善而实用的裂缝性油藏孔隙度 和渗透率的定量计算方法 。
…
152 155 160
油藏总各向异性渗透率张量 K 由裂缝渗透率 张量 Kf 和基质渗透率 k b 组成 。 记 I 为二阶单位张 量 , 则有 K = Kf + k b I .
( 2)
考虑井筒方向与裂缝间夹角的影响 , 确定裂缝 密度的公式为
m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测井渗透率校正
bl y o a t r dl w- e e bl y s n e e v i n i i il. L gp a tc h wst a h e lg i t ff c u e i r o p r a it a d r s r ori Xi lol ed m i n f o r cies o h t eg o o — t i o e a e n t ep r e b l yc re t n i d p a l o t e ra e e v i e au to . cm d lb s d o h e m a i t o r ci a a tb et h e lr s r or v la in i o s
裂 缝 性 低 渗 透 砂 岩 油 藏 测 井 渗 透 率 校 正
薛 永超 , 程 林 松
( 国石 油 大 学 , 京 昌平 12 4 ) 中 北 0 2 9
摘 要 :针对裂缝性低 渗透砂岩油藏普遍存在的测井渗透率与油 田开发 实际渗透 率差异较 大的矛盾 , 研究 提 出了利用压 力恢 复试井 渗透率资料对测井渗透率的约束校正方法 , 建立 了测 井渗透率 动态校 正模型 。对吉林 新立 油 田裂缝 性低渗 透砂岩油藏进行 测井渗透率校正应用研究表 明, 应用测 井渗透率校正结果建立 的地 质模 型更加符合油 田开发实际状况 。 关键词 :测井解释 ;低渗透率 ; 砂岩油 藏 ; 校正 ; 应用
Ke r s l g i t r r t to y wo d : o n e p e a i n;l w- e e b l y a d t n e e v i ;c r e to o p r a i t ;s n s o e r s r o r o r c i n;a p ia i n m i p l t c o
超前注水油藏裂缝性见水油井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0 引言为补充油层能量和驱替原油,油藏往往会进行注水开发。
然而,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注入水优先顺着高渗透流动通道(又称优势流动通道)流动,导致出现水驱波及体积减小、驱油效率降低和油井过早见水等一系列问题[1-4]。
注水开发油藏难以避免地会出现油井含水居高不下,尤其是在超前注水油藏中油井见水早,含水率高[5]。
因此,油井堵水一直是注水开发油藏重点研究内容。
国内油井堵水试验最早始于1957年玉门油田,其后在大庆油田、大港油田、长庆油田以及塔里木油田等地也多有研究。
1 油井堵水技术分类油井堵水模式发展出5大类,主要有区块整体堵水、选择性堵水、不同来水堵水、深部堵水和多种措施结合堵水。
堵水技术也从机械堵水发展到化学堵水[6-8],如图1所示。
机械堵水可分为机械式可调层堵水、液压式可调层堵水、重复可调层堵水、遇油/水自膨胀封隔器堵水、水平井重复可调机械找水堵水、电控机械找水堵水以及水平井智能机械找水堵水。
化学堵水可分为聚丙烯酰胺堵水、交联聚合物类堵水、水玻璃-氯化钙类堵水、油基水泥浆类堵水、干灰砂类堵水、木质素类堵水、凝胶类堵水和活化稠油类堵水。
机械堵水应用在井筒,化学堵水应用在储层内部孔隙和裂缝。
化学堵水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选择性堵水剂和非选择性堵水剂。
选择性堵水剂作用机理:当油水在不同的通道中流动时,选择性堵水剂可以堵塞水流通道而不会堵塞油道;当油水在同一通道流动时,选择性堵水剂只能降低水相渗透率。
非选择性堵水剂作用机理:非选择性堵水剂优先进入高渗透区和裂缝,堵塞通道可能是水流通道,也可能是油流通道。
Chen Lifeng 等人[9]认为,选择性堵水剂在油田的成功应用极其少,主要原因是投资回报率低、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效果差、易减产。
选择性堵水剂用于小孔道(如孔隙和微裂缝),堵水强度很低,一般小于0.1 MPa。
与选择性堵水剂相比,非选择性堵水剂具有更高的封堵强度,适用于人工裂缝和天然大裂缝[1, 10, 11]。
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
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摘要:在20世纪末开始规模开发,由于储量动用难度大,截止目前仍有较大的储量未动用,后续的滚动开发仍然具有一定潜力。
研究区下沟组发育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储集层岩性主要有碳酸盐岩和碎屑岩,2类储层均见到工业油流,储层孔隙度分布在1%~10%之间,主要集中在3%~5%,细砂岩孔隙度略大,介于2%~6%之间;渗透率分布在1~5×10-3μm2,平均4.4×10-3μm2,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裂缝的发育改善了储层的储集及渗滤能力,使储层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
基于此,本文对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引言不完全统计显示,裂缝性储层的油气储量约占国内全部储量的50%。
裂缝储层主要由碳酸盐岩、砂砾岩组成,渗漏通道主要是裂缝,根据裂缝大小,可能会分成大裂缝和小裂缝。
裂缝性储层与页岩和碎石储层相比是特殊的,因此该类储层的主要参数计算成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困难之一。
1岩心观察在钻井取心的岩心或者岩屑样品中,可以见到填充物,确认岩样中是否有裂纹。
岩石中的裂缝通常是由地下应力的变化形成的,并向外延伸,因此根据采集的岩心进行分析后,可以大致计算裂缝间隙的大小以及裂缝的长度、宽度和切割度,还可以计算裂缝的倾斜角度以及特定的位置和渗透性,这些数字对裂缝分析和研究至关重要。
2裂缝解释裂缝性油藏的有利储层中裂缝发育是关键,裂缝开度、密度、倾角、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计算至关重要,其分析手段主要来源于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成像测井解释裂缝基本为定性描述,常规测井主要依赖深浅侧向曲线计算裂缝参数,解释结果不够系统,由此,设计多个曲线的多因素综合方法以全面评价裂缝属性。
2.1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评价裂缝发育程度在3个方面有较强敏感性:①成像测井能量衰减越大、高角度缝越发育,则说明储层裂缝越发育;②井径曲线扩径有较强响应;③与白云岩体积含量正相关的岩性综合系数NC越大,储层越有条件发育裂缝。
《2024年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主体开发方式研究》范文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主体开发方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已成为国内外石油工业的重要领域。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作为其中一种典型的油藏类型,其开发方式的研究对于提高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主体开发方式,为实际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特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是指以裂缝和溶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油藏。
其特点包括: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和溶洞分布不均;储量丰富,但采收率低;油藏压力变化大,易出现突水、突油等现象。
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开发方式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三、主体开发方式研究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特点,本文研究了以下主体开发方式:1. 垂直裂缝开发垂直裂缝开发是一种常见的开发方式,通过钻井和注入高压流体,使油藏产生垂直裂缝,提高储层的连通性和采收率。
该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但需考虑裂缝的发育情况和方向。
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确定裂缝的分布和发育情况,优化钻井和注入参数。
2. 水平井开发水平井开发是一种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高效开发方式。
通过钻水平井,可以有效地穿透裂缝和溶洞,提高储层的连通性和采收率。
该方式的优点是采收率高、成本相对较低。
在实际应用中,需考虑水平井的轨迹设计、钻井工艺和完井方式等因素。
3. 注水开发注水开发是一种通过注入水来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的开发方式。
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注水可以有效地扩大裂缝和溶洞的空间,提高储层的连通性。
该方式的优点是成本低、技术成熟,但需注意控制注水量和注水速度,避免出现突水等安全问题。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本文采用地质建模、地震资料解释、测井资料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主体开发方式进行研究。
具体技术手段包括:1. 地质建模:建立高精度的储层地质模型,分析裂缝和溶洞的分布和发育情况。
2. 地震资料解释:利用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确定裂缝和溶洞的空间分布和连通情况。
分形方法对裂缝性储集层的定量预测研究和评价
(. 1 中国地质大学 , 京 北 1 03 2 0 8 ; .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科学研究 院 廊坊分院 ,河北 廊坊 0 50 ) 0 607
摘要:隐蔽类油气藏 同构造类油气藏一样 ,目 已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工作的重点领域 ,而且随着勘探 前
工作 的深入 ,隐蔽类 油 气藏 必将 是 油 气储 量增 长的主要 来源 。裂缝 性 油 气藏是 隐蔽 类 油气藏 中最 为复 杂 、勘探 难度 最 大且 产量较 高的一 类油 气藏 。为 了提 高裂缝 性 油 气藏 的勘 探 成功 率 , 以辽河 盆地 火 山
统计 ,这种方法 比较直观,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通过 对辽河盆地 中生界古潜山 4口井 3.6r 长岩心裂缝 25 l f 密度 的统计 ,其平均裂缝密度为 1. 1 r。 85 条/l f 地层中存在 的各种断裂构造反映了岩石破裂的过 程 、状态和程度 。曼 德尔布 罗把分 形定义 为:其 组成部分与整体 以某种形式相 似 ,并用分 数维 D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
式中 J ——具有指定特征的物体数 目;r 7 、 『 n ——特征 物体的线度 ;C —— 比例常数 ;D ——分数维。
对 上式 两 边 取 自然 对 数 ,得 lN n =lC—Dlr, n n
l l, n 与 n N r 呈线性关 系,分数维 D是直线斜率。根 据分数维定义和上式 ,可以设计一个物理模型 ,进而 求 出储集层裂缝的分数维 D值 。
求 分数维 的方 法有 多种 。通 过对 比分析 ,认 为适
图 3 Q2井 裂缝 素描 图 ( =. 5 ) G 0 106 3
( 6 . 8 1 6 . m 1 , 1 ~ 8 5 3 ) 8 5
海拉尔盆地裂缝性潜山油藏合理开发方式研究
2 潜山油藏开发 方式研究
针 对 布达 特群 潜 山油 藏存 在缝 洞型 、裂缝 一孔 1 m , 0 与测井 解 释裂缝 系统 十分 发育 相吻 合 。 本 从 隙型 两种 储集 系 统 。对 于 不 同渗流 特 征油藏 应 采取 井 解 释结 果看 ,德 12 2 7井 布 达特群 油 藏属 于 裂 —2 1 不 同 的开 发方 式 ,潜 山油 藏 研 究 的 重 点是 井 网 、 井 缝 性潜 山油藏 。
式 进 行 了研 究 , 成 了潜 山 油 藏 注 水 开 发技 术 , 苏德 尔特 油 田 的 整 体 开 发 提 供 技 术 支 持 。 时 为 类 似 油 田 的 高 效 形 为 同
开 发提 供借 鉴 。 关 键 词 潜 山 油藏 双重孔隙介质 油藏 工程 注 水 开发 技 术 1Leabharlann 概况 I维普资讯
-
油 气 I 发 习开
● 低 渗 透 油气 田 2o 0 6年 6月 第 1 1卷 第 1 2期 —
海拉 尔盆地裂缝性潜 山油藏 合理开发方式研 究
樊 晓 东 1 张 荻 楠 刘 建 栋 , 2
(. 油 大 学 ( 京 ) 2大 庆 油 田有 限 责任 公 司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1 石 北 .
摘
要 针 对 苏德 尔特 油 田布 达特 群 潜 山 油 藏具 有 裂缝 型 油 藏 和双 重孔 隙介 质 油 藏 两 种储 层介 质 类 型 的特 点 . 考 参
国 内 外 潜 山 油藏 开发 的经 验 , 合 油 藏 工 程 方 法 、 值 模 拟 方 法 , 苏德 尔特 油 田潜 山 油藏 合 理 井 网井 距 及 注水 方 结 数 对
不 同 。受 到 的应 力 和成岩 作 用不 同 。 其裂缝 类 型 、 发 油期 较长 , 而使得 整 个 油藏 的稳 产期 增 长 。 从 累积 采 育程 度 明显 不 同 ,应 用 4口井 试 井解 释资 料进 一 步 水 量 减 小 。
裂缝性潜山油藏储集体岩性定量识别—以埕北30太古界潜山储集体为例
第 2 1卷
第 2期
中 国 岩 溶
CAR SO IO GI CA SI I N CA
Vo1 2 N O. .1 2
20 0 2年 6月
J n. 0 2 u 20
文 章 编 号 :0 1 8 0 2 0 ) 2—0 4 i 0 —4 1 ( 0 2 0 10—0 5
3 辽 河 油 田 分 公 司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宁 辽 河 1 4 1 ) 辽 2 0 0
摘 要 : 于 油 井 取 芯 费 用 高 昂 加 之 油 层 保 护 的 需 要 , 可 能 大 量 取 芯 , 此 利 用 由 不 因
少 量 的 岩 芯 资 料 , 合 其 它 一 些 手 段 来 预 测 未 取 芯 井 段 的 岩 性 。 成 为 有 效 识 别 结 就
裂 缝 性 潜 山油 藏 储 集 体 岩 性 定 量 识 别 ①
— —
以埕 北 3 0太 古 界 潜 山储 集 体 为 例
周英杰‘ ,张 敬 轩 ,张 吉 昌。 ,武 强‘
( . 国 矿 业 大 学 . 京 1 0 8 ;2. 利 油 田 有 限 公 司地 质 科 学 研 究 院 。 东 东 营 2 7 6 1中 北 00 3 胜 山 5 05
众所 周知 , 由于 油 田 中 不 同 的 岩 性 储 集 层 , 其 因 力 学性 质 不 同 , 当受 到 同 一 应 力 的 作 用 时 , 破 裂 的 其 程 度 不 同 , 此 , 们 的 油 气 储 集 能 力 也 存 在 着 很 大 因 它 的 差 异 。 通 过 钻 探 取 芯 研 究 来 确 定 不 同 岩 性 层 位 的
关 键 词 : 经 网 络 ;潜 山 储 集 体 ;岩 性 ;测 井 ;定 量 识 别 神
低渗透油藏储层裂缝的识别方法
低渗透油藏储层裂缝的识别方法高丽君【摘要】目前,国内低渗透油藏面临综合含水高、地质储量采出程度低、剩余油储量大且分布不均衡等突出矛盾.在低渗透油藏中,油气富集的空间与地下流体穿过的通道是储层裂缝.所以在油田的开发生产过程中对储层裂缝的识别至关重要.同时在油藏的勘探开发中裂缝的辨别也是长久以来油田所面临的难点问题.通过对裂缝识别方法的研究,分析各识别方法的原理与适用范围,综合选用全面准确的方法辨识储层裂缝,从而为油藏的后期勘探开发提供准确方向.【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22)001【总页数】4页(P101-104)【关键词】裂缝识别;成像测井;岩心观察;动态监测【作者】高丽君【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4目前国内众多的低渗透油藏内,都存在储层裂缝发育的状况,从而形成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该种油田的开发与其他低渗透油田存在差异,这类油井在注入水之后,注入水会渗入到发育的裂缝中,情况严重时会发生水淹的情况[1],这类情况普遍存在于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裂缝是一种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也是地下流体渗流的主要通道.在低渗透油田中,裂缝是控制油气富集与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目前,国内外识别储层裂缝的主要方法有通过钻井,利用岩心对储层裂缝进行直接观察、分析测量、描述与统计分析油藏的生产开发动态资料分析,测井解释,示踪剂监测,水驱前缘监测分析,吸水剖面分析以及综合分析识别等.结合目前国内外先进的分析实验手段,对裂缝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识别,结合综合地质学、数学与地球物理学等理论知识.通过对各类方法的运用与探究,综述各种油藏内储层裂缝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范围.1 裂缝的静态识别1.1 岩心观察法识别储层中裂缝最直接的方法是对单井中的岩心进行观察.用岩心进行裂缝识别时,应先判断该裂缝是天然形成的裂缝还是人工造成的裂缝.天然裂缝通常是指因成岩作用或者构造地质作用所形成的,人工裂缝则是指由钻井扰动作用、水力压力增产等人为因素所形成的.天然裂缝根据地质成因可以分为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风化裂缝等.运用定向提取岩心的技术,对取出的岩心进行观测.方法一,直接对岩心进行测量和观察;方法二,将目标岩心制成薄片再进行观察描述;方法三,运用CT技术,求解裂缝相关参数,进而对储层裂缝进行分析.运用岩心观察法可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裂缝的性质、裂缝的宽度、裂缝的产状和裂缝连续性等.通过岩心实验获得的裂缝相关参数可以进一步求解裂缝渗透率与孔隙度等.裂缝的走向位置在裂缝中占重要的位置,在目标岩心上首先要明确单条裂缝的取向方位,再通过统计判断出裂缝方位,进而画出玫瑰图或者投影平面图,最后确定出单井的优势裂缝方向.依据储层构造上不同部位的优势方向,全面认识并解读裂缝的分布与发育等.1.2 成像测井测井是通过分析并记录物性异常来进行储层裂缝的识别.声成像、电成像与核磁成像都是目前用来识别与评价裂缝的成像测井方法.成像测井中含有大量复杂的地质信息,能清晰直观展示地下储层的特征,同时可以直观的对构造(断层、倾角)与沉积(层理面、古水流等)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对于油藏裂缝的研究,成像测井方法是最为有效和准确的方法.1.2.1 电成像侧井法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简称FMI)是一种井壁周围地层电阻率改变的测井方法,该方法是以高分辨率的地层倾角仪为基础形成发展起来的.因为各个电极所接触中岩石的成分、岩石的结构以及岩石中流体的差异,所以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多级板上的纽扣形状的小电极向贴井壁地层发射电流而引发电流的改变.如果储层中有裂缝、溶孔等存在时,电阻率的值会发生变化,将这种变化运用特定的技术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处理后所形成的彩色图像.而当泥质等低阻矿物充填在裂缝中时,处理后的图像上会有暗色条带出现,若充填物为方解石等高阻矿物时图像上则显示亮白色条带.1.2.2 声波成像测井声波成像仪能向井周围发射脉冲回波,同时能将回波时间与幅度记录的仪器.储层裂缝会使回波幅度与声阻抗产生变化,固能在声波成像图上直观识别.偶极子横波测井(DSI)获得的横波数据能够识别地层异性、裂缝的走向等信息.斯通利波在通过张开裂缝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因此对斯通利波波形进行技术处理后,可以读取反射系数等信息,进而明确储层裂缝的张开程度.斯伦贝谢公司的USI/UBI,哈利伯顿公司的CAST以及贝克体斯公司的CBIL等声成像仪是目前最常用的声波测井仪器.1.3 地震方法地震波的特点是波速很大、波传频率高以及反射回来的波幅微弱.如果致密岩石中发育储层裂缝会使储层物理性质存在差异,因此在物性界面上引发的地震波,反射特征发生相应的变化,固而裂缝会在地震剖面上能够显示出.因受分辨率、波速等因素的制约[3],精确的裂缝参数从地震波的数据上完全获取难度较大,因此地震波识别裂缝的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 裂缝的动态识别2.1 开发数据分析法开发油藏中的储层裂缝特征有:开采初期产量高、产能递减速率快、油水井间的注采连通性好、开发区含水上升速度快、井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等.利用油藏的生产数据资料,可以得到油藏裂缝在储层中的分布状况、发育程度以及裂缝带的方位. 油田进入开发生产后,大量的采油量、含水、压力及各类井下作业数据资料,保证了探究结论的准确性.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进行,油藏表现出高含水井不断增多.油田开发生产动态数据主要用于解决来水方向的问题,前提条件是只能用于见水井并且在含水变化趋势掌握的情况下.具体做法是注水井(或其中某个层段)停注或者是对调整注水量的判断,如果采油井含水趋向于稳定或下降,之后明显上升,则表明该注水井为该采油井的主要来水方向,反之亦然.2.2 示踪剂监测法示踪剂可以显示在多孔隙介质中溶解它的介质的流速和方向,通常是易溶解的物质且在低浓度中可以被检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油藏监测井组间的数据资料,选用最佳监测示踪剂、设计最佳方案.在选定监测的井组中,将制备好的示踪剂投入注水井内[4].依据取样标准,在周围采油井中采取样品,经过分析化验,获取样品中示踪剂的含量,绘制相关曲线图.通过示踪剂监测和油藏动静态资料的结合分析,为注水井的封堵及其他措施提供准确的基础.示踪剂监测一般要求井组内采油井、注水井之间的砂体连通状况要好,注水井分注合格并且进入中高含水阶段,主要用来解决井组内对应采油井见效的注水结果,但是在平面上采油井的见效差异大,井区内储层的裂缝较为发育,油水井间的关系复杂;纵向的非均质性差异明显,层间的动用程度则反映储层间的非均质性以及非均质的方向与储层裂缝的发育状况等问题.2.3 水指示曲线法吸水指数是指单位注水压差下每日的注水量,单位是m3/(d·MPa).吸水指数是权衡注水井吸水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油藏经过多年的持续开发,因为注采不平衡等因素,平面上矛盾明显,含水上升较为明显.为了提高油藏的采收率,需要采取综合的调整措施.运用吸水指数进行分析研究时,就需要利用注水井测试的流压资料.根据测试获得的数据资料绘制测试指示曲线,能够解读各层段的吸水能力、注水井的井底干净状况、井下的配水工作情况、水井的压力回升以及其他的情况.公式:吸水指数=日注水量/注水压差=日注水量/(注水井流压-注水井静压)2.4 吸水剖面分析法油藏开发过程中,测量水井的吸水剖面是油藏动态分析过程中必需的资料,然而数据资料的准确性会影响油藏的开发水平.吸水剖面资料反映通过注水并且在某一压力值下各单层的相对的吸水能力与各层内吸水量的持续变化状况,它为油藏的动态分析和油田注水开发调整措施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吸水剖面资料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制定调整措施时起主要作用.其原理为:首先是让固相载体吸附放射性同位素离子或制成的同位素示踪载体,然后和水进行配制一定浓度的具有活化性能的悬浮溶液,最后通过注水条件将活化悬浮液注入进井内.若地层的孔隙度小于载体的颗粒时,此时悬浮溶液的水溶液在进入到地层时,载体则会滤积在井壁上.当悬浮液的水溶液通过地层越多时,则说明该地层的井壁上滤积的载体也就相对越多,同时放射性同位素的强度也会增高,即地层的吸水量、滤积载体的量和放射性强度三者之间成正比关系.将自然伽马曲线和同位素曲线进行重叠分析,前述的两种曲线所包围面积的大小,就是反映该吸水层吸水能力的大小.依据吸水能力的不同分析剖面,一般认为箱状吸水剖面的吸水较为均匀,因而发育裂缝的可能性很小;钟状吸水剖面下部则可能发育大的孔道,裂缝有可能会发育在钟状剖面的下部;漏斗状吸水剖面则与钟状吸水剖面相反,此时裂缝可能会发育在钟状剖面的上部;在剖面中部集中钟状-漏斗状组合,因此裂缝极有可能会发育在中部位置;而漏斗状-钟状组合与双峰状吸水剖面相似,假若有裂缝发育则有可能发育在剖面的两端;单峰状,双峰状和多峰状则是最可能发育裂缝的吸水剖面,也是最符合裂缝吸水的特征.2.5 水驱前缘分析法油藏在经过多年的生产开发,油水井间的注采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水井的累计注入水量很大,然而采油井却依旧是低产量,水驱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裂缝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作用也来越重要.为了明晰各个注水井的水驱前缘分布状况、水驱主流方向、注入水的波及范围以及各注水井间的裂缝发育情况,充分利用生产动态和其他的作业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全面分析注水开发的情况下重点关注水井附近的储层裂缝状况,明确水驱前缘的区域,为油藏的后续开发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依据摩尔-库伦准则,岩石的破坏或者滑动的条件为τ=(S1-S2)sin(2Φ)/2式中,S1,S2分别为最大和最小的主应力;Φ为最大的主应力和裂缝面法向的夹角;P0为地层压力;τ为作用在裂缝面上的剪切应力;τ0为岩石固有的法向应力抗剪断强度,当沿着已经存在的裂缝面错断,其值为0.2.6 测压资料分析法在注水开发的油藏中,一口油井周围会有多口注水井,为了提高注水开发的效率,增加采油井的产油量.随着油田的开发,企业经常会采用人工压裂的措施,从而改善采油井井底的流动条件以及油层的动用情况.试井分析方法借助于试井模型分析压裂后的试井测试压力恢复数据,在已知的储层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条件下,识别裂缝的有效长度与导流能力.采取措施所形成的人工裂缝在不稳定的试井双对数曲线中会表现出线性流的特征,从而可以判别裂缝并且来确定裂缝的半长.2.7 裂缝综合识别单一方向的裂缝判别方法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参考地质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油藏现有的吸水剖面资料、油水井间的砂体连通状况、油藏开发生产动态监测资料和储层裂缝的已有成果全面准确识别高含水井组的见水方位.3 结语目前储层裂缝的判别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地壳内的情况复杂[5],地质条件差异大,现今通过钻井提取岩心方法的条件有限,只能运用各类综合数据资料与储层信息,采取多种办法对储层裂缝进行研究和分析.利用各方法的优缺点,各识别方法之间相互补充完善,进一步相互验证,从而使分析成果更加准确和真实.广大学者在储层裂缝的辨别中投入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许多全面可靠的成果.然而裂缝在定量化的分析研究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这将是未来裂缝识别和研究的一个重大趋势.[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李辉,肖克,伍友佳,等.裂缝研究方法综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7):80-81.[2] 孙致学.裂缝性油藏中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3] 王时林,秦启荣.储层裂缝识别与预测[J].断块油气田,2009,16(5):31-33.[4] 童享茂,田翔麟.储层裂缝研究分析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1994,18(6):14-20.[5] 张纲.B地区长6油藏裂缝分布规律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 缝 ;油藏 ;测 井解 释 ;定 量 ;双 重 介 质 裂 中 图 分 类 号 :T l 2 2 E 2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4 5 ( 0 1 4 1 1 3 0 4 0 1 2 1 )O —0 1 —0
Re e r h o o n e p e a i n a d q a tt tv a u e h d i r c u e e e v i s a c f l g i t r r t tO n u n ia ie v l e m t o n f a t r d r s r o r
第 2 O卷 第 4期
21 0 1年 4月
中 பைடு நூலகம் 矿 业
CH I NA I NG AGAZI M NI M NE
V o120, NO. . 4 Apr 2 1 . 01
裂缝 性 油 藏 测 井解释 与 定 量评 价 方 法研 究
张俊峰 ,罗远儒 ,彭立才 ,董景轩。
个 明 确 的 认 识 。本 文 通 过 对 双 侧 向 电 阻率 测 井 、声 波测 井 等 常 规 测 井 资 料 的 分 析 ,运 用 分 形 分 析 方 法 进 行 裂 缝 识 别 ,并 进 行 了物 性 定 量 计 算 。通 过 岩 心 验 证 和 射 孔 生 产 对 应 比较 ,证 实 这 种 方 法 是 科 学 准 确 的 , 对 以 后 的 生 产 措 施 的定 位 有 着 不 可 替 代 的指 导 作 用 。
新 疆油 田风 城 组 油 藏 是 一 套 裂 缝一 隙型 双 重 孔 介 质储 层 。有 效储层 主要 包 括 三类 :裂 缝 型 储 层 、
裂缝 一 隙型储 层 和 裂缝 一 洞 型 储 层 。在 三种 类 型 孔 孔
1 1 双侧 向电阻率 曲线识 别 裂缝 . 在致 密 岩 石 地 层 中 ,双 侧 向 电阻 率 值 的 大 小
o S s in ii nd a c a e d i ce tfc a c ur t . K e r s:f a t e; r s r oi y wo d r c ur e e v r;l g i e pr t to o nt r e a i n;qu ntt tv a ia ie; d lm e a r s r is ua di e e vo r
Ab tat e g h n ee v i i  ̄in i il sad a— du r sr or sr c :F n c e gr sr or nXi a gol edi u l f me im ee v i .Bea s f h b e c f c u eo ea s n eo t
( .清华 大 学力 学研 究所 ,北 京 1 0 8 ; .中国石 油集 团长城钻 探公 司,北 京 1 0 0 ; 1 0 04 2 0 1 1 3 .中 国矿 业 大学 ( 北京 )地 球科 学与 测绘 工程 学 院 ,北 京 1 0 8 ) 0 0 3
摘 要 : 疆 油 田 风 城 组 油 藏 是 一 套 双 重 介 质 储 层 , 由于 没 有 成 像 资 料 ,对 裂 缝 的 发 育 情 况 没 有 一 新
Z ANG u -e g H J n fn , LUO n r P Yu —u , ENG —a DONG Jn x a 。 Li i, c i— u n
( .n t u eo es cEx lrto fTsn h aUnv ri 1 I si t f imi po ain o ig u iest t S y,Be ig 1 0 8 in 0 0 4,Chn ;2 Grawal i ig j ia . e t l Dr l ln o iaPer lu fChn toe m,B in 0 1 1,Chn ;3 C l g fg o ee c n u v yn gn eig, ej g 1 0 0 i ia . ol eo e sin ea d S r e ig En ie r e n Chn ie s y o nn n c n lg ( i n ),B in 0 0 3 iaUnv ri fMiiga dTeh oo y Be ig t j ej g 1 0 8 ,Chn ) i i a
i g n o ,t ed s rb tn ffa t r a n tb e n wn ma i g l g h it i u i g o r c u e h s e n k o .B s d o h n l sso u l a e a e itv— a e n t e a a y i fd a t r l ss ii l r t o y l g,a o s i l g a d o h r c n e to a l g d t ,Th o i o ff a t r si e t id b r c a a a y c u t o n t e o v n i n l o a a c e p st n o r c u ewa d n i e y f a t l n l— i f ss a d q a tt t ep o e t swe e c l u a e . Th o a e fc r n r d c in c n im h tt e me h i n u n i i r p ri r a c l t d av e ec mp r d o o ea d p o u t o f o r t a h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