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能源工业三年振兴规划

合集下载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化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化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化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化工产品与质量【发文字号】渝府发[2012]87号【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8.15【实施日期】2012.08.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化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12]8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化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15日重庆市化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装备、轻工、纺织、建材等各行业领域。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化学工业已成为重庆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全市化学工业平稳较快地增长,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3―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重庆市化学工业近年来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重庆市化学工业门类较齐全、产品种类较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2011年,重庆市共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9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902亿元,基本形成了长寿、涪陵两大化工基地和万州等特色化工集中区,初步实现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为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要取得以下成绩:1.天然气化工居全国先进水平。

重庆市天然气化工拥有国内外大部分已经工业化的天然气化工工艺技术,形成乙炔、氢氰酸、甲醇、合成氨、光气等特色产业链。

天然气制乙炔、合成氨、甲醇羰基化制醋酸等装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甲醇、甲烷氯化物、氢氰酸、蛋氨酸、亚胺基二乙腈、二硫化碳、三聚氰胺、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产品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是全国历史最悠久、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2.产业规模居西部前列。

重庆市化学工业发展较快,2005―2011年化学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9.5%,高于同期全国化工行业平均增幅4.8个百分点,占西部地区化学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提升。

重庆地区新能源利用及发展对策概要

重庆地区新能源利用及发展对策概要

本年房屋竣工面积
单位:万平方米 1263 1036 1298 1430 1702 3059.4 4933.58 5058.41
居住人口
单位:万人 522.1 543.26 554.97 567.83 631.87 620.89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单位:平方米/人 16.83 17.99 19.22 20.81 20.77 23.86 20.4
重庆地区新能源利用及发展对策
2018/11/12
1
导言
能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 量都极为重要。在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与 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一个能够持续发展 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又不危及后代人前途的社会。 因此,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多地用洁净能源替代高含碳 量的矿物燃料,是我国能源建设遵循的原则。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约占商品能源消费构成 的76%,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 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减少环境污 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在其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 很大的进展,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国际上,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交流频繁。因而,有必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 ,深入开展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协调 发展起到重大深远的影响。 2018/11/12 2
2018/11/12
8
重庆市能源与资源现状

重庆市建筑能耗情况

公共建筑能耗
据调查,全市市级机关平均每个工作日消耗电力1675度/平方 米/天;人均能耗密度为2598度/人/年,是城镇居民的10.6倍, 是农民的36倍。在全市用电高峰的七、八、九月,机关办公楼 耗电量分别达302、355和284万度。测试情况表明,机关办公楼 终端能耗分布比例依次为:采暖空调50.7%、照明设备16.6%、 办公设备13.4%、电梯设备8.1%、通风设备5.9%、水泵设备1.5%、 其它3.8%。经反复分析论证,计算出市级机关办公楼建筑能耗 密度为132度/平方米/年(上海139,深圳117,美国纽约66,加 拿大75、德国67、瑞士83、瑞典70;单位:度/平方米/年)。

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

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

一、背景分析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重庆市装备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推动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提高重庆市产业竞争力,制定一份三年振兴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实现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成为重庆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2.任务:(1)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技术攻关,加快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打造一批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基地,引进一批高端技术人才,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链水平。

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推动装备制造业从重庆市向周边地区和全国辐射。

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

同时,加强对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掌控,减少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可控能力。

(3)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推动装备制造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适应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同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重庆从事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和生产工作。

三、政策与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项目。

同时,加强金融支持,提供低息贷款和担保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困难。

3.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拓宽国际市场。

加强与国际标准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国际竞争的规则制定。

同时,加大对外贸易的支持力度,开展市场调研和推广活动,推动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和技术走出国门。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门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机构。

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工作。

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装备制造业的认知和支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行业计划【发文字号】渝府发[2012]90号【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8.15【实施日期】2012.08.15【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继续施行部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决定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12〕9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15日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轻工、纺织、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是典型的消费品工业,也是我市传统特色产业,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是统筹城乡、繁荣市场、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是工业反哺农业、制造业促进服务业的关键。

为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突出困难,加快推动我市消费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包括轻工、纺织、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行业,规划期为2013―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以来,我市消费品工业坚持加快发展与优化结构并举、增加品种与提升质量并重,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行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速度显著加快。

2011年我市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60亿元,是2005年的3.4倍,2005―2011年年均增长25.8%,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2.行业结构明显优化。

轻工业中,随着造纸等产业迅速发展,食品“一业独大”的轻工业产业结构得到初步扭转;纺织工业已形成服装、棉纺织和其他类纺织品“三分天下”的格局;医药及医疗器械工业基本形成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三足鼎立”的产业结构。

3.重点企业加快成长。

玖龙纸业、理文纸业、山东如意、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葵花药业、智飞生物、华兰生物等行业龙头相继落户我市,重庆烟草、太极集团等本土企业加速做大。

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规划思路

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规划思路

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规划思路引言2012年9月6日,万州区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

随即,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区政府印发《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三年振兴规划》,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据悉,五大特色产业三年振兴规划出台前,负责牵头编制的区经信委成立专门班子,广泛征求相关部门、行业和企业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吸纳并修改完善,与《万州区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相衔接,贯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

5个专项规划,为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未来三年的发展理清了思路和目标。

能源建材工业:2015年产值突破400亿能源建材工业是万州区重点打造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

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万州区能源建材工业三年振兴规划》(规划期2013—2015年)提出,加快构建多渠道能源建材保障体系,到2015年,全区能源建材工业产值达到400亿元。

关键词·目标到“十二五”末,能源建材产业总投资30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万州能源建材产业将迈上新台阶。

对此,《规划》明确了三年振兴的发展目标。

以新型硅材料和金属材料为主导,建设“西部硅都”,打造西部重要的新型材料工业基地、重庆市重要的金属和建筑材料生产基地。

加快建设神华神东6×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和千万吨级储煤中转基地项目,打造百亿级煤电产业集群。

以大全新能源为龙头,重点建设年产1万吨多晶硅、1000MW硅锭硅片、1000MW太阳能电池片、10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等项目,做大百亿级光伏产业集群。

围绕龙头企业升级发展,做大水泥、新型金属材料、新型环保建材、玻璃纤维等产品规模,抓好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培育百亿级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推进一批骨干电源点和电网建设,加快特高压线路、城乡电网改造和天然气管网建设,形成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同时,强化节能减排,注重新能源发展。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8.21•【字号】渝办发[2006]202号•【施行日期】2006.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通知(渝办发[2006]202号)各产煤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六年八月二十一日重庆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制定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我市小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全市小煤矿整合关闭各项工作目标,制定我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

一、制定依据(一)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制定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6] 19号);(二)《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炭资源整合的若干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4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三)《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应对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06]593号):(四)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05年第40号;(五)《重庆市小型煤矿企业资产整合的意见》(渝办发[2006]116号)。

二、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小煤矿企业资产、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小煤矿数量;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违法组织生产的各类小煤矿。

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小煤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数量多、规模小、办矿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低、破坏和浪费资源严重、事故多发等突出问题,提高煤矿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我市煤炭供应保障能力,促进全市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15•【字号】渝府发[2012]85号•【施行日期】2012.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装备工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12]8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15日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汽车工业是重庆市第一支柱产业,是全市工业经济最强支撑。

为实现“做大做强重庆汽车工业,打造中国汽车名城”战略,根据国发〔2009〕3号文件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我市汽车工业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3―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主要成就。

近十年我国汽车工业高速增长,特别是在2009年出台的国家《汽车工业振兴规划》的指导和扶持下,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市汽车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汽车工业持续增长,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

2006―2011年,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本地规模以上企业,不包含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下同)从630亿元增长到2241亿元,增长3.6倍,年均增长24%,在全市工业中占比22%;利税总额从73亿元增长到226亿元,增长了3.1倍,年均增长21%,在全市工业中占比24%;汽车产量从52万辆增长到172万辆,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22%。

2.建立起了齐全的汽车生产体系,部分产品领先全国。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市初步建立起完善的汽车生产体系,汽车产品品种齐全。

商用车从载质量0.5吨的微型货车到载质量20吨以上的重型货车,从载人数7人以下的微型客车到60人以上的大型客车,基本实现了所有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

《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全文及解读-V1

《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全文及解读-V1

《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全文及解读-V1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也是制造业重要基地。

材料工业是制造业的核心领域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为了推进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市政府发布了《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本文将对该规划全文进行解读,以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重庆市材料工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规划目标本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重庆市材料工业在创新驱动、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和高端化等方面取得较为明显的进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化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服务新型城市化、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具体目标包括:(一)产业基础更加稳固,制造业增速领先;(二)材料制造业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材料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材料配套供应链更加协调、配套完善;(四)构建现代材料产业集聚区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五)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企业良性发展模式得到广泛推广。

通过以上目标的提出,让企业对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可以更好的指导企业在不同方面的发展,不断推进重庆材料工业在全国的重要性和发展带动能力。

二、形成立体化产业体系立体化产业体系是本规划中较为核心的部分,意在构建多层次、高质量、有特色的立体化产业体系。

具体包括:(一)基础材料,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高端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等高质量原材料;(二)先进制造材料,重点发展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的关键性、基础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制造材料;(三)高端装备,重点发展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表面技术与涂料以及功能性材料等高附加值装备领域;(四)高级材料,重点发展智能材料、人工智能、3D打印、柔性电子等新型领域中的高级材料。

以上四类材料并不是单独存在,他们在不同领域相互搭配使用,共同构成高质量的产业体系。

其中的先进制造材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应用广泛,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

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

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渝府发〔2012〕88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15日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重庆市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为应对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服务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力度,结合国内外材料工业发展态势,立足于重庆材料工业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三个原材料产业,规划期为2013―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时期,我市材料工业坚持上档升级与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与降低能耗并举的总体思路,通过组织实施重钢环保搬迁、西南铝高端用材技改、锰材料整合、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研制、新型干法水泥推广、玻璃纤维池窑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墙体材料革新以及材料工业节能减排等一批重大项目,行业整体的水平、质量、规模、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1.行业规模快速扩大。

2011年我市规模以上(下同)材料工业总产值1837亿元。

其中,钢铁工业681亿元,年均增长24%,钢材产量突破1000万吨,年均增长24%;有色金属工业497亿元,年均增长25%,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4万吨,年均增长22%;建材工业659亿元,年均增长30.4%,水泥产量5035万吨,年均增长15.7%。

2.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

打造了全国最大的船舶用钢精品基地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涂镀板生产基地;建成了轨道交通用高端轻合金型材项目;培育了中国生产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的综合性特大型铝加工企业;提高了船板、棕刚玉、高精铝板带箔、铜基粉末、玻璃纤维、套装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

3.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重庆将布局10条百亿级化工产业链

重庆将布局10条百亿级化工产业链

重庆将布局10 条百亿级化工产业链
从重庆市有关部门获悉,《重庆市化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正式印发,提出在未来3 年内,重点发展十大百亿级化工产业链,到2015 年化学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 亿元,年均增长23%。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的化学工业具备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首先,重庆及周边地区天然气、页岩气、盐卤资源相对丰富。

其次,重庆的水、电、天然气、蒸汽、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综合成本比沿海地区低30%左右,综合竞争优势明显。

经过60 多年的发展,化学工业已成为重庆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2011 年,重庆市共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98 户,实现工业总产值902 亿元,基本形成了长寿、涪陵两大化工基地和万州等特色化工集中区,初步实现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

但重庆化学工业发展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低;节能减排任重道远,能耗仍然偏高;企业利润率偏低。

为此,《规划》提出:未来3 年,重庆市将布局10 条百亿级化工产业链,重点发展炼油石化、天然气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四大产业板块;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现化工产业集聚发展;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一批骨干企业集团;加快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进度,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确保安全生产。

另据了解,同期出台的《重庆市能源工业三年振兴规划》和《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对该市的能源工业新材料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部署。

未来3 年重庆市能源工业的发展思路是:建立以电力为核心的可靠、经济、清洁、低碳的多元化重庆能源保障体系,争取到2015 年,实现能源工业总产值。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9.25•【字号】•【施行日期】2003.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个体工商户正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二00三年九月二十五日)重庆的发展正迈入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为此,特作出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

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深化对民营经济发展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一)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指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民。

”民营经济产权明晰,机制灵活,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

(二)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民营经济的发展,必然极大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速经济增长,扩大经济总量,创造就业岗位,增加政府财税和城乡居民收入。

民营经济的发展,必然优化所有制结构,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提高市场化水平。

民营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民营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是光荣的建设者。

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的管理、从业人员是光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鼓励他们的创业精神,支持他们追求和创造财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尊重他们的社会地位,褒奖他们的社会贡献。

回眸十年变化 坚定发展信心——重庆直辖十年能源建设成就

回眸十年变化 坚定发展信心——重庆直辖十年能源建设成就

回眸十年变化坚定发展信心——重庆直辖十年能源建设成就佚名
【期刊名称】《重庆经济》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重庆市直辖十年能源工业得到了极大发展。

按照把重庆建设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要求,十年来,重庆市加快了能源项目的策划和前期工作,辖区内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得到了很大提高,加强与周边省份的能源战略合作,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天然气为补充的能源保障体系初步形成,能源供应能力和水平快速提高,为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总页数】4页(P9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214
【相关文献】
1.直辖十年水利发展回眸 [J],
2.直辖十年燃气十年重庆燃气集团为重庆城市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J], ;
3.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重庆整体和谐——兼论直辖十年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维演变 [J], 陈兴锐;
4.精心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长江上游交通枢纽——直辖十年重庆交通建设成就及发展前瞻 [J], 陈兴锐;
5.不辱历史使命铸就世纪辉煌——重庆直辖十年三峡移民工作回眸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

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

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6.15•【字号】渝经信规范〔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经信规范〔2022〕6号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经信部门,机关各处室:《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已经委党组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22年6月15日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稳住市场主体1.培育领军(链主)企业。

实施“一企一策”培育计划,支持企业强创新、拓市场、抓重组、促融合、提质量。

对技术改造投资或扩大再投资后年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亿元及以上工业企业,给予单个项目100万元及以上奖励。

2.支持“双百企业”稳健运行。

实施“周监测、周调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用电、用气、用地、用工、融资、运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深入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专精特新”孵化载体,重点支持一批中小企业孵化器建设。

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培育企业和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财政资金支持。

4.开展规下企业问诊帮扶。

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对照工作清单开展入企问诊,问题化解。

鼓励区县(开发区)针对升规企业制定奖励政策。

5.盘活闲置资源。

实施停产半停产企业兼并重组、租赁经营、转产经营、合资合作“四个一批”专项行动。

对成功实现兼并重组,符合相关申报条件的企业给予单个项目不超过100万元奖励。

二、提振重点产业6.完善汽车产业生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15•【字号】渝府发[2012]86号•【施行日期】2012.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装备工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12〕8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15日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装备制造业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重庆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装备制造业是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有利条件。

但目前,重庆市装备制造业成套能力差、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依然没有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

我市装备制造业已经进入转型与升级的调整阶段,是我市经济发展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战场。

为抓住国家支持装备制造业向高端转型升级以及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带来的重大机遇,引导我市装备制造业巩固优势地位、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发展水平,特制订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3―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我市装备制造业已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体系。

“十一五”期间,在一系列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措施的推动下,装备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加快,结构更趋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技术水平和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支撑和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1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同比增长22.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9%;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由2005年的919户增加到1462户;百亿级企业5户。

重庆汽车名城的“鲲鹏之志”

重庆汽车名城的“鲲鹏之志”

重庆汽车名城的“鲲鹏之志”唐纲【期刊名称】《重庆与世界》【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6页(P38-43)【作者】唐纲【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汽车,重庆第一大产业。

2014年12月30日,随着一辆悦翔V7在长安渝北工厂正式下线,重庆制造汽车迈上年产260万辆新高峰,重庆由此成为中国最大汽车生产基地。

汽车产业的发展牵动着众人心。

今年1月18日,在重庆市召开的市政协会议上,民建重庆市委《厚积薄发,打通中国汽车名城“最后一公里”》的大会发言,勾画出了打造重庆汽车名城的路径,获得满堂掌声。

2012年,市政府发出了《关于印发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12〕85号),并编制了2013—2015年《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提出了实现“做大做强重庆汽车工业,打造中国汽车名城”的重大战略。

按照三年振兴规划,重庆汽车工业将建设“1+6+1000”产业体系,以长安在渝企业长安股份、长安福特、长安铃木及长安跨越为龙头,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六大知名企业来渝发展,做强1000家配套企业,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着力发展轿车和SUV、微车、商用车、特种车等四大特色产业集群。

规划促进发展。

近年来,重庆汽车制造业日益壮大。

目前,重庆已经有14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集聚,其中包括长安福特、长安股份、长安铃木、东风小康、北汽银翔、华晨鑫源、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依维柯、红岩、庆铃、力帆汽车等。

此外,还有金冠、迪马、大江等专用车生产企业18家。

2014年,汽车产业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

来自重庆市政府的数据显示,去年重庆生产汽车262.89万辆,同比增长22%,增幅领先全国15个百分点,产量全国占比超过11%。

目前,重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产销规模全国排名第一。

据预测,2015年重庆汽车产能将达400万辆,汽车产销超过300万辆,汽车制造业产值超过4600亿元。

同时,重庆汽车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汽车整车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集群发展。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煤矿整合关闭三年规划第三阶段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煤矿整合关闭三年规划第三阶段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煤矿整合关闭三年规划第三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渝办发[2007]233号【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发布日期】2007.08.20【实施日期】2007.08.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煤矿整合关闭三年规划第三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007]233号)各产煤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全市煤矿整合关闭三年规划第三阶段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七年八月二十日全市煤矿整合关闭三年规划第三阶段工作实施方案为实现我市小煤矿整顿关闭攻坚战的目标,促进全市煤炭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确保全市煤矿整合关闭第三阶段工作任务的完成,根据国办发[2006]82号文件要求和今年全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现场会议精神,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通知》(渝办发[2006]202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办发[2007]112号)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2008年末,全市煤矿企业总数控制在500户以内,小型煤矿矿井数量控制在1000个以内。

(二)各产煤区县(自治县)按照渝办发[2007] 112号文件确定的保留矿井指标,确保完成国家和市政府下达的第三阶段再关闭小煤矿200个以上的任务。

二、工作步骤(一)2007年8月29日前,市煤矿整合关闭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产煤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上报的煤矿整合规划方案中的关闭煤矿名单进行汇总。

(二)2007年8月31日前,市煤矿整合关闭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公告全市第三阶段关闭矿井名单;完成各产煤区县(自治县)煤矿整合规划的审查和批复工作。

(三)2007年12月底前,全市已公告的关闭煤矿实施关闭。

其中,属于先关闭后整合的关闭煤矿,必须停止生产并按照批准的整合方案实施整合技改。

2023年重庆市能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重庆市能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重庆市能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重庆市能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一、概况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

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重庆市在能源方面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重庆市的主要能源资源包括煤炭、水力发电和天然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重庆市能源消费量逐年增加,能源供给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本市场研究报告将重点关注重庆市能源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二、供给情况1. 煤炭:重庆市是中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重庆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减少对进口煤炭的依赖。

目前,重庆市煤炭供给情况基本稳定,但需求量的增加导致市场价格上涨。

2. 水力发电:由于重庆市地势较高,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水力发电在重庆市能源供给中占据重要地位。

重庆市政府鼓励水电项目的发展,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中的比重。

3. 天然气:重庆市在能源燃料方面还较为依赖进口天然气,由于天然气的价格较高,重庆市政府计划加快天然气管网的建设,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

三、需求情况1. 工业需求:重庆市工业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

重庆市政府鼓励工业企业进行能源节约和优化产能结构,减少能源消耗。

2. 居民用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市居民用能需求增加。

重庆市政府加大了对居民用能的管理和监管力度,推动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交通需求:重庆市交通发达,对能源需求也较大。

重庆市政府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市场竞争重庆市能源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在煤炭供给方面,由于煤炭资源有限,重庆市政府鼓励开发煤炭替代品,减少煤炭的使用。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重庆市政府鼓励投资者参与水力和风力发电项目。

在天然气市场方面,重庆市政府鼓励引进更多的天然气供应商,提高市场竞争水平。

五、发展前景重庆市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重庆市政府承诺继续支持能源行业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投资者参与重庆市能源行业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能源工业三年振兴规划能源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应对我市由能源自给自足地区转变为能源输入地区的总体形势,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加快构建多渠道能源保障体系,特制订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3―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发展现状我市能源资源有限,“贫煤少水,富气无油”,属于一次能源匮乏地区。

直辖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能源工业取到了极大发展,辖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与周边省份的能源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强,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天然气为补充的能源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能源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形成三个“千万千瓦”电力建设战略格局,其中,开工建设“千万千瓦”电源项目,总投资605亿元;推进前期工作“千万千瓦”电源项目,总投资588亿元;策划储备“千万千瓦”电源项目,总投资930亿元。

电力装机容量较直辖初翻了两番,达到1296万千瓦;电网建设形成500千伏“日”字型双环网架,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原煤产量大幅提高并稳定在4000万吨/年左右;“川气东送”供气稳定,城镇气化率达到95%。

(二)面临的形势。

1.国外能源发展形势全球能源消费呈现持续稳定增长趋势。

世界能源消费以油气为主的格局在短期不会改变,油气供应的集中度越来越高,随着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的逐步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减排压力,清洁低碳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国能源资源瓶颈约束将长期存在。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带来的能源需求将会持续增长,一次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难度显著增加。

生态环保成为长期制约能源发展的瓶颈。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加上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基数,能源消耗带来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环境因素成为经济和能源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节能减排任务十分繁重。

2.国家能源发展思路已转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又进一步明确“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用能管理”。

国家能源发展思路已从偏重保障供给向引导消费、科学调控转变;从严重依赖煤炭向多元发展绿色、低碳能源转变;从过度依靠国能源向立足国和加强国际合作并重转变;从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能源发展向生态环境保护与能源发展协调推进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向科技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从各能源品种独立发展向多种能源互补与系统融合转变。

当前国家能源发展的三大目标为:保障能源安全的安全目标;提高能源系统物理效率及经济效率的效率目标;减少能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包括气候)影响的生态环境目标。

这三大目标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

(三)存在的挑战。

1.能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自有资源难以支撑到201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5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将超过300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62%。

在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充分考虑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计2015年全市能源需求总量约1亿吨标准煤。

“十二五”全市新增能源需求大部分需从市外调入,能源对外依存度将接近50%。

2.能源输入受制因素多,在全国能源战略中处于弱势我国能源资源和能源需求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的能源配置格局。

长期以来被国家定位为“自给自足”地区,缺乏国家层面的保障机制,能源价格洼地、能源市场配置机制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市在全国能源战略中处于明显的后发且弱势的地位。

3.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大随着市由能源自给自足地区转变为能源输入地区,以及碳排放等与能源消耗相关的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能源和环境将成为全市发展面临的刚性约束。

尽管“十一五”期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已有较大幅度下降,但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与国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亟待加强。

4.能源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仍然较高,短期难以改变,而新增能源需求中煤炭仍占较大比重。

市电源结构矛盾突出,电网峰谷差日益增大,缺乏必要的调峰容量。

电网是典型的受端电网,且处于川电外送通道上,大容量功率穿越电网,电网安全压力大。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发展思路为保障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314总体部署,加快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根据市经济社会发展布局,能源将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区域能源合作,建立以电力为核心的可靠、经济、清洁、低碳的多元化能源保障体系,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本地开发与外地输入相结合。

充分利用市、市外两种资源,多元化配置能源品种,多渠道引入能源资源。

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系统保障能力和调节能力。

――坚持充分供给与节能降耗相结合。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用电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进一步强化、细化能源需求侧管理,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保障人民生活、城市运行和符三、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一)确保煤炭供需平衡在挖潜做好市煤炭生产基础上,加强与周边煤炭富集省区合作,千方百计调入煤炭,确保供需平衡。

稳定境煤炭生产。

巩固并适度增强五大矿区生产能力,加快小鱼沱等矿区建设,形成松藻千万吨级煤炭基地。

加快沥鼻峡矿区、巴南丰盛矿区等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开工建设龙车寺主焦煤项目。

加大安全改造和技改扩能,稳定中小煤矿生产能力。

确保全市煤炭年产量维持在4000万―4800万吨。

加强市外煤炭输入。

确保“疆煤入渝”纳入国家“疆煤东运”战略部署。

与周边省份和大型能源企业建立煤炭输入战略合作关系,形成近期以、、为重点,远期以为主体的“3+1”煤炭输入格局。

支持市能投集团建设哈密地区煤矿,结合“疆煤入渝”规划建设万州港、龙头港两个千万吨级煤炭储运基地,并争取纳入国家煤炭应急储煤基地定点。

专栏1:煤炭开发重点项目(二)强化多元电力保障按照市电源开发和市外电力输入并重、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并重的原则,构建安全、稳定、可靠的全市电力保障体系。

加快电源建设。

力争新开工建设规模达1500万―1800万千瓦,确保新增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

加快“千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建设,建设市合川电厂二期、石柱电厂、奉节电厂、万州电厂、安稳电厂扩建工程、九龙电厂环保迁建、电厂环保迁建、江津油溪电厂等项目;加快推进周边能源丰富省份能源合作项目,建成习水二郎电厂、电厂等“点对网”送电入渝项目。

实施500万千瓦水电工程,积极推进小南海水电站、白马枢纽、綦江抽水蓄能等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充分挖掘中小水电开发潜力,加快小水电工程建设。

实施150万千瓦园区热电工程,推进万州、、长寿等工业园区热电联产项目。

加快建设两江新区云计算中心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积极推进铜梁、潼南、忠县等天然气发电前期工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源项目。

强化中长期电源项目储备,积极开展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核电项目进入国家规划并开展前期工作。

优化电网布局。

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优化健全外来电力输入通道。

加快建设川渝输变电工程“第三通道”。

形成电网500千伏“目字型”双环网架结构。

建设、渝北等6座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1500公里;建设家湾、龙头寺等40座220千伏变电站和输电线路1500公里;新增变电容量41600兆伏安以上。

改善城乡用电条件,继续实施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专栏2:电力建设重点项目火电。

建成合川电厂扩建(66万千瓦)、石柱火电厂(70万千瓦)、奉节火电厂(120万千瓦)、习水二郎电厂(264万千瓦)、电厂(200万千瓦)、九龙电厂环保迁建项目(66万千瓦,新增46万千瓦)、安稳电厂扩建工程(132万千瓦),推进电厂环保迁建项目(120万千瓦,新增76万千瓦)、华能江津油溪电厂(200万千瓦)等项目前期工作。

水电。

新增中小水电装机132万千瓦,其中,云阳盖下坝水电站(12万千瓦)、渡口坝水电站(12.9万千瓦)、武隆浩口水电站(12.5万千瓦)、奉节茅草坝水电站(15万千瓦)、罗洲坝水电站(15万千瓦);开工建设小南海水电站(200万千瓦)、白马水电站(52.5万千瓦)、綦江蟠龙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

天然气发电。

云计算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天然气调峰电站项目。

热电联产。

实施长寿、万州、、合川、等工业园区热电联产项目。

核电。

争取核电项目进入国家规划开展前期工作;推进大唐、中核集团等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三)拓展天然气和成品油供应加大天然气勘探力度,努力提高产量,扩大就地消费量和增加区外调入量并举,基本实现天然气供需平衡。

近期采取扩大输入渠道与能力,中期通过建设炼油厂,保障成品油供需平衡。

加强天然气供应。

支持中石油、中石化等加大在渝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天然气就地消费力度,力争2015年就地消费量达到87亿立方米。

推进与全国天然气管网联网建设并拓展气源,力争2015年输入量33亿―63亿立方米。

建设中卫至天然气管道,建成川渝高压输气环网,利用忠武线返输天然气;扩大储气及调峰能力,建设相国寺地下储气库项目及相应的调峰储备设施。

构筑全市天然气保障主干网络,建设都市圈外环管网、LNG接收站等工程。

积极推进实施天然气“县县通”工程,到“十二五”末建立覆盖全市38个区县(自治县)的天然气管道,实现“气源管输化,终端用户管网化”;进一步提升全市天然气调峰能力,彻底解决“有气无力”现象,降低渝东南、渝东北地区终端用户用气价格。

积极推进LNG的高效利用,加快LNG加注站点规划建设和LNG消费市场,选址建设中石油铜梁天然气液化工厂和中石化梁平天然气液化工厂,推进LNG装备制造业发展。

加强成品油储运设施建设。

建成中石化至成品油管线,输送能力达300万吨/年;开展沿江成品油管道延伸至论证;确保在2015年成品油输入能力达到900万吨左右。

加强全市成品油储备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在西南地区的原油或成品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扩容或新建伏牛溪、河、唐家沱、等多座油库,总库容达到90万立方米,提高成品油市场保障能力。

继续推进实施市级成品油应急储备工作,提高应急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中缅油管道至段工程及千万吨炼油项目规划建设,彻底解决成品油供应保障问题。

(四)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我市页岩气资源丰富,分布面积7.56万平方公里,500―4500米深度围页岩气地质资源量约为12.75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可采资源潜力2.05万亿立方米。

国家《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我市“十二五”页岩气工作主要任务是探明储量,掌握勘探开发技术,为“十三五”期间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利用打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