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配料毕业论文
耐火材料论文
![耐火材料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e2e3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4.png)
耐火材料论文摘要耐火材料是一种能够抵抗高温和极端条件下的物质,其应用广泛,包括冶金、建筑、化工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耐火材料的定义、分类、特性及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1. 耐火材料的定义和分类1.1 定义耐火材料是指能够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保持稳定性和完整性的材料。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高熔点、低热膨胀系数、良好的抗侵蚀性和抗震性能。
1.2 分类根据耐火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无机耐火材料和有机耐火材料两类。
无机耐火材料包括陶瓷、石墨、硼酸盐等,而有机耐火材料包括有机高分子材料、脂类材料等。
2. 耐火材料的特性2.1 高温稳定性耐火材料能够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保持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这是由于其具有高熔点和低热膨胀系数,使其能够承受高温热震和热循环的影响。
2.2 抗侵蚀性耐火材料能够抵御腐蚀介质的侵蚀,包括酸碱、溶蚀和冲刷等作用。
这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2.3 良好的导热性耐火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快速传导热量,从而提高热工设备的效率。
2.4 低热膨胀系数耐火材料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避免了因热胀冷缩引起的物体变形和破裂。
3. 耐火材料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3.1 冶金领域在冶金领域,耐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炉、焦炉、转炉和电炉等设备中。
它们能够承受高温和腐蚀性气体的腐蚀,并保护金属材料。
3.2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耐火材料主要用于防火墙、隔热层、耐火板等建筑结构中。
它们能够有效阻挡火灾蔓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3 化工领域在化工领域,耐火材料被广泛用于炉窑、储罐、管道等设备中。
它们能够承受化学物质的侵蚀和高温反应,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4. 耐火材料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耐火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在不断创新。
这些创新包括新材料的开发、新工艺的应用和性能的提升。
未来,耐火材料将更加环保、高效、耐久,以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
结论耐火材料是一类能够在高温和极端条件下稳定工作的材料,具有高温稳定性、抗侵蚀性、良好的导热性和低热膨胀系数等特性。
耐火材料范文
![耐火材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0a61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6.png)
耐火材料范文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指在高温下能够保持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材料。
由于耐火材料的特殊性质,使其在许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耐火材料的种类、性能和应用领域。
耐火材料通常用于保护设备和结构不被高温环境破坏,同时能够承受高温条件下的各种化学反应。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高熔点、低导热性、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以及优异的化学稳定性。
根据其组成和使用温度的不同,耐火材料可以进一步分为无机非金属耐火材料和复合耐火材料。
无机非金属耐火材料是指由矿石、天然矿物、粉煤灰等原料制备的耐火材料。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
常见的无机非金属耐火材料包括石墨、氧化铝、石膏、电熔渣、白云石等。
这些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中的高温装备和设备的保护。
复合耐火材料是指通过将无机非金属耐火材料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增韧剂等添加剂组合而成的材料。
这些材料的优点在于能够在高温下保持其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导热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和耐磨性能。
其典型代表包括硅酸盐纤维增强耐火材料、碳化硅增强耐火材料和氧化锆增强耐火材料等。
复合耐火材料的应用领域涉及到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
耐火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材料的耐热性、耐磨性、渗透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
耐热性是指材料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其原有的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耐磨性是指材料在高温环境下能够抵抗物理磨损和化学侵蚀的能力。
渗透性是指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粒子等渗透性的抵抗能力。
化学稳定性是指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对各种化学物质的稳定性和抵抗性能。
耐火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冶金行业中,耐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炉、转炉、电炉以及各种冶金装备和设备的内衬和保护层。
在化工行业中,耐火材料被用作高温反应器、管道、储罐和炉窑等的衬里和保护层。
在电力行业中,耐火材料被用作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和燃烧室的内衬和保护层。
在建筑行业中,耐火材料被用作高温炉窑、烟囱、锅炉以及建筑物的隔热层和耐火层。
耐火材料新技术论文
![耐火材料新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f29fca2af90242a995e5e1.png)
铝矾土基喷涂料的研究与施工方法摘要:介绍了喷涂料的基本概况,然后以铝矾土喷涂料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多种原材料、结合剂以及添加剂对喷涂料性能的影响,最后概括总结了喷涂料的施工方法以及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喷涂料、铝矾土、板状刚玉、蓝晶石、红柱石、干法、湿法、火焰喷涂前言:随着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慢的耐火材料逐渐被取代,不定型耐火材料在冶金行业中用量日益增加。
而在不定型耐火材料中用量最大的就是浇注料,其次为喷涂料。
喷涂料广泛运用于窑炉以及热工设备上,可以用于喷涂新的衬体,也可用于炉衬的修补。
既可以在冷态下用于构筑和修补炉衬以及涂覆成保护层,更宜于用在热态下修补炉衬。
喷涂料解决了耐火材料普通施工方法在复杂或异型部位无法操作的难题。
另外喷涂料施工不需要支设模板,可直接在受喷面上设置锚固件进行施工或在耐火材料表面上喷涂。
由以上可知,喷涂料是加快施工进度、缩短修炉时间、延长窑炉使用寿命和降低耐火材料消耗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是比较有发展前途的优良材料。
1 喷涂料的基本概况喷涂料是一种利用气动工具以机械喷射方法施工的不定型耐火材料。
耐火喷涂料在管道中借助压缩空气或机械压力以获得足够的速度,通过喷嘴射到受喷面上,便能形成牢固的喷涂层。
其喷涂方法又可以分为湿法、干法、半干法和火焰法4类;按受喷面接受物料的状态又分为冷物料喷涂法和熔融物料喷涂法两种。
耐火喷涂料与同品种耐火浇注料基本相似,其区别是耐火骨料的临界粒度较小,一般为3~5mm,耐火粉料、超微粉和结合剂的合用量较多,一般为35%~45%。
由于材料的组成相似,因此喷涂料的凝结硬化机理和高温下的物理化学变化也基本相同。
其中关键技术是附着性、黏结性、强度和烧结性。
这些特性不仅仅与材料本身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受喷射机等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参数的制约,也受其受喷体的状态和使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1]。
喷涂料必须具备的性质:(1)具有一定的颗粒级配来保证物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喷涂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塑性和凝固性,使物料能很好的吸附到喷涂层上,并能很快的凝固而具有一定的强度;(3)控制好加水量,保证能够润湿物料又不会发成流淌。
镁质耐火材料
![镁质耐火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6cbd832a5e9856a5712600c.png)
论文题目:镁质耐火材料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122年级:2012级学号: 1208110476 学生姓名:李文雪指导教师:杨林镁质耐火材料以菱镁矿、海水镁砂和白云石等作为原料,以方镁石为主晶相、氧化镁含量在80%以上的耐火材料。
属于碱性耐火材料,即为镁质耐火材料。
以下文章就镁质耐火材料的熔点,抗热震性,耐火度,水化反应,制备,储存等所得心得。
随着工业的进步,镁质耐火材料需要适应这个情况而逐步改善其各种性能,文章就其抗腐蚀性,抗渣性等等的改善提出了一些改善的方法。
最终知道,添加一些添加剂,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镁质耐火材料的某些性能,所以在镁质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加入一定的添加剂。
1、陈肇友,李红霞.镁资源的综合利用及镁质耐火材料的发展[J]. 耐火材料,2005,01:6-15.本文介绍了镁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及镁质耐火材料在高温工业中的发展情况。
在镁质耐火材料的发展情况中,从应用理论系统地分析并介绍了镁质耐火材料在高温工业:炼钢、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窑及垃圾焚烧熔融炉的应用情况及其发展,并介绍了MgO-CaO材料的抗侵蚀和水化问题,以及尖晶石材料与镁质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镁质耐火材料一般是由菱镁矿高温煅烧后的镁砂制做的烧成镁砖,由于热膨胀系数大,抗热震性差,易吸潮水化,以及熔渣易渗入砖内甚深,抗热剥落与结构剥落性不好,现在除在一些温度比较稳定的连续式生产的高温炉中仍部分使用外,随着钢铁冶炼、有色冶炼、水泥窑的发展,使用的镁质耐火材料多为镁质复合材料,如镁碳砖、镁钙碳砖、镁钙砖、镁钙锆砖、镁铝尖晶石砖、镁铬砖等。
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要着重发展镁质耐火材料的抗侵蚀性能,还有抗震性,逐步改善镁质耐火材料各方面的性能,使镁质耐火材料发挥自身最大的优点同时使其他材料的性能提升。
2、乌志明,马培华. 镁、镁资源与镁质材料概述[J]. 盐湖研究,2007,04:65-72.本文从中国盐湖卤水镁资源的开发形势十分严峻说起。
耐火材料论文(修)
![耐火材料论文(修)](https://img.taocdn.com/s3/m/794230858762caaedd33d4cb.png)
延长窑用耐火砖使用周期的体会谢建强何峰周冠群俞枢根(宁波舜江水泥有限公司)我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于2003年底投产,2004年共生产熟料84万吨,2005年全年熟料产量达到94万吨,回转窑年平均运转率90%,日产熟料2900t/d左右。
我公司在提高熟料产量的同时注意对回转窑窑衬的保护,使回转窑处于长期稳定、安全运行,回转窑烧成带、过渡带等关键部位的耐火砖使用寿命均在310天以上,两年平均单位熟料砖耗0.26kg/t,特别是2005年单位熟料砖耗只有0.17kg/t。
我们在如何提高回转窑耐火砖使用周期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结合我公司实际就延长窑用耐火砖使用周期谈几点体会,供同行们一起交流和探讨。
1耐火砖使用情况该生产线投产后至今耐火砖具体更换情况见表1:从表1中统计出2005年回转窑烧成带、过渡带耐火砖使用周期见表2:从表1中统计出生产线投产后窑用耐火砖消耗情况见表3:2延长窑衬使用周期的体会2.1 根据生产实际确定回转窑烧成带长度,并选择合理的配砖方案是延长窑衬使用周期的前提。
设计院设计时回转窑内衬配置方案见表4:说明:区域范围指从窑头到窑尾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生产,我们发现原窑衬配置方案中烧成带长度偏长,回转窑21.155m~24.955m段窑皮较难稳定,该段窑衬使用的直接结合镁铬砖其抗热震稳定性差、抗磨强度低,耐火砖与窑皮结合部分易随窑皮剥落,影响了该段耐火砖的使用寿命。
在2004年8月14日至8月15日检修期间将该段窑衬更换成抗压强度高、热震稳定性好、荷重软化温度≥1650℃的硅莫砖,更换后使用寿命明显延长,表1、表2中可以看出使用寿命从03年12月08日至04年8月13日的251天延长到2005年的410天。
2.2把好耐火砖的进货关、贮存关、砌筑关是延长窑衬使用周期的基础。
选择耐火材料供货商时不能仅仅看报价,更重要的是考察其业绩、生产能力、规模、售后服务等能反映供货厂家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信息,并要求供货商提供产品检验报告,必要时送国家级质检中心检测有关技术性能指标;耐火材料的订货合同中对耐火砖的密封包装须从严要求;耐火砖进厂后应存放在防雨、干燥、通风的室内库棚里,使用后对开了箱用剩的耐火砖要重新包装密封再入库存放,特别是直接结合镁铬砖易受潮水化失效,做到这一点就更显重要;另外耐火砖贮存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砖的使用性能;砌砖时要严格把好质量关。
对水泥窑耐火材料使用分析论文
![对水泥窑耐火材料使用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05d9f3aef8941ea76e0508.png)
对水泥窑耐火材料的使用分析【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固体废弃物被用作原料、燃料,致使耐火材料所承受的热应力、机械应力和化学侵蚀大幅度增加,使用周期缩短,耐火材料消耗增加。
新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延长使用周期和降低耐火材料的消耗,取得明显的效果。
本文根据我院耐火材料在水泥窑中使用一些情况,探讨不同品种的耐火材料在水泥窑中使用原则。
【关键词】水泥窑;耐火材料;设计技术;特点1 碱性耐火材料1.1 镁铬砖。
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良好的抗sio2侵蚀和抗氧化还原作用,及优良的高温强度,较好的挂窑皮能力,被大量使用在水泥窑烧成带。
但在气体内铬化物含量超过10mg/m3,水溶液含铬量超过0.5mg/m3时,将对人体产生极为严重的危害,如果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镁洛砖的使用全部是在氧化环境下使用部分游离的cr2o3会被氧化成cro3,同时镁洛砖在碱性环境下容易生成cr+6化合物以上排放物对环境造成非常大的破坏。
现在国家对于镁铬砖的使用制定了一些限制要求,现阶段设计过程中不推荐优先采用镁洛砖。
1.2 尖晶石砖。
镁铝尖晶石砖的化学组成对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尖晶石较适宜的化学成分8%~20%、cao0.5%~1.0%、fe2o30.2%~8%、sio21%、fe2o3>0.8%时,cao-al2o3-fe2o3系统的低熔点液相量进一步增加,尖晶石晶体尺寸达20mm以上,此时由于cao-al2o3-fe2o3系统低熔物量增加使热态强度下降。
sio2含量大于0.4%,b2o3及碱等杂质含量大于0.3%时,生成较多的低熔物,也使砖的热态强度下降。
al2o3含量在8%~20%范围内,从显微结构上可以观察到尖晶石矿物均匀的分布在方镁石中,尖晶石矿物晶体的尺寸约为5~20mm,砖的综合性能较好。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尖晶石砖,不但具有较强的挂窑皮能力,而且在抗碱、硫熔融物和熟料液相侵蚀的能力,荷重软化温度,热震稳定性和窑体变形产生的机械应力及在抗热负荷等方面,都由于镁洛砖,另外其主要成分是镁、铁、铝等无毒无害成为废旧材料的处理较为容易,可以回收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成为当今世界碱性砖技术发展的主流。
磷酸盐结合剂及其结合的高铝质不定形耐火材料_毕业论文
![磷酸盐结合剂及其结合的高铝质不定形耐火材料_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c6fc799b6648d7c1c74631.png)
磷酸盐结合剂及其结合的高铝质不定形耐火材料1 引言不定形耐火材料结合剂分水合结合、化学结合和凝聚结合。
化学结合剂中,磷酸盐结合剂是该类结合剂中重要结合剂之一【1,2】。
磷酸盐一般以xM2O²yP2O5组成来表示,按x/y的比值R可分为正磷酸盐(R=3)、聚磷酸盐(2>R>1),偏磷酸盐(R=1)、超磷酸盐(1>R>0)和五氧化二磷(R=0)。
本文的磷酸盐指的是正磷酸盐,化学式为M3PO4,结构为含有1个磷原子的结构,且主要讨论正磷酸(H3PO4)和磷酸二氢铝 [Al(HPO4)3]结合剂。
正磷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太剧烈,因此不适合作碱性耐火材料的结合剂。
磷酸与酸性氧化物常温下几乎不反应,也不硬化,因此也不适合作酸性耐火材料的结合剂。
磷酸与两性氧化物常温下(如Al2O3)反应会生成坚硬的固体,且它们之间的反应速度可以控制,因此特别适合作高铝质耐火材料的结合剂。
磷酸盐结合的高铝质耐火材料有如下特点:1)不受气温的影响,尤其是冬季,凝结快易脱模,不会产生裂纹;2)在热态下无低强度区(尤其在中、低温时强度大);3)高的耐火性;4)优良的抗渣性;5)抗爆、抗热震性好。
我国高铝耐火原料资源丰富,性能优良,我国耐火材料工作者也对磷酸盐结合的高铝质耐火材料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现将磷酸盐结合高铝质耐火材料研究结果综述如下,供大家使用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2.磷酸盐结合剂的物理化学性质【3-7】2.1磷酸无水纯净的磷酸为无色的斜方柱状晶体,易溶于水,熔点42.35‵,P2O5=72.4%。
磷酸一般为无色粘稠的液体,是不挥发非氧化性中强酸。
磷酸为高沸点的三元酸(k1=7.1³10-3,k2=6.3³10-8、k3=4.4³10-3),与大多数金属易迅速反应,析出氢气和生成相应的磷酸盐;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可以生成三种类型的盐(正盐、一氢盐、二氢盐),至于生成那种盐主要根据磷酸与碱的量来确定,一般与弱碱性氧化物作用以生成酸式磷酸盐为主。
耐火材料科研训练范文
![耐火材料科研训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ba31bf1a37f111f1855bd9.png)
(二 〇 年 月本科科研训练论文 题 目: 学生姓名: 学 院: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摘要耐热钢分为珠光体型耐热钢、奥氏体型热强钢、马氏体型热强钢,它们在国民工业中都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火电厂常用的两种耐热钢,它们的强化机制及其组织老化分析。
关键词:耐热钢老化分析AbstractHeat resistant steel for pearlitic heat-resistant steel, austenitic heat resistant steel, martensitic heat resistant steel, in the national industry have very broad applica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wo kinds of commonly used in thermal power plant heat resistant steel,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and their tissue aging analysis.Key words: Heat resistant steel aging analysis引言随着我国钢铁生产的高速发展,火电厂耐火材料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生产技术、质量水平方面,正逐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但依然存在各种缺点和不足。
多年来,冶金和电力行业一直致力于新型耐热钢的研究开发,特别是Cr含量为9%~12%(质量分数)的高铬耐热钢和T91耐热钢的发展。
该系列耐热钢是典型的马氏体钢,以其突出的强韧性、抗蠕变性能,以及良好的抗高温氧化和抗腐蚀性能而备受关注,并成为热电厂中主要设备用材的主选或更新换代材料。
一关于耐热钢的研究1.耐热钢分类及性能特点耐热钢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金属材料。
由于使用的温度和所承受的应力不同,以及所处的环境各异,因此所采用的钢材种类也有不同。
新型耐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新型耐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a69f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7.png)
新型耐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耐火材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
在传统的耐火材料中,石墨、陶瓷、金属等材料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存在性能限制,目前耐火领域对于新材料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新型耐火材料从材料、工艺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将对耐火材料的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自复合耐火材料的研究自复合材料(Self-compaction Materials,SCM)是一种最新的基于纤维和微粒子间相互作用原理的复合材料。
在耐火材料中,自复合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制备过程为将一定比例的胶凝材料与骨料和一定比例的纤维,在适当的温度、压力下混合形成所需形状。
SCM的优点在于其高强度、高韧度和耐热性良好。
其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矿山、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将去往备受关注。
2. 聚合物增韧及其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在传统的耐火材料中,石墨和石英等硬质材料用于增加材料的抗压强度。
但在制备过程中,石墨和石英材料的悬臂式结构会导致材料的抗拉强度不够。
近年来,聚合物作为一种悬臂式结构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的制备过程中。
其制备过程为将聚合物与耐火材料骨架进行强化结合,使其抗拉强度得到提升。
聚合物增韧不仅使得材料的韧性和强度提升,而且还能使得耐火材料的性能稳定,提高应用效益。
3. 仿生制备耐火材料仿生制备材料是一种模仿自然生物学而制备的材料,其优点在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自然界中的结构和功能,使得材料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在耐火材料中,仿生制备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其制备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模仿自然界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新型的催化剂进行复杂反应,最后形成所需的材料。
通过仿生制备,材料的生态友好与性能优化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总的来说,随着新型耐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不断深入,耐火材料的性能逐渐得到了提升。
未来,新型的耐火材料将成为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耐火材料论文
![耐火材料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4a0d5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6.png)
耐火材料论文耐火材料是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其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耐火材料的定义、分类、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耐火材料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性能稳定的材料。
它们通常具有高熔点、抗热震、抗化学侵蚀等特点。
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用途不同,耐火材料可以分为硅酸盐、氧化铝、碳化硅等多种类型。
其中,硅酸盐耐火材料在冶金、建材、玻璃等行业应用广泛,氧化铝耐火材料则主要用于炼铁、炼钢等高温工艺中,而碳化硅耐火材料则在耐高温、耐腐蚀的领域有着重要地位。
其次,耐火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冶金行业,耐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炉、转炉、电炉等设备的内衬和炉底,用于保护设备不受高温和腐蚀的影响。
在建材行业,耐火材料被用于制造耐火砖、耐火浇注料等,用于建造高温窑炉和热处理设备。
在玻璃行业,耐火材料则被用于玻璃窑炉的内衬和隔热材料。
除此之外,耐火材料还在化工、电力、机械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耐火材料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随着工业生产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耐火材料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耐火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新型氧化铝基耐火材料、碳化硅纤维复合耐火材料等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耐火材料作为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完整性和性能稳定的材料,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其定义、分类、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耐火材料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对耐火材料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帮助。
耐火材料英语论文
![耐火材料英语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215cd8195f312b3169a549.png)
熔渣对镁碳耐火材料的腐蚀增加碳含量的影响学校:辽宁科技大学高职学院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THE INFLUENCE OF CARBON CONTENT ON THECORROSION OF MGO-C REFRACTORY MATERIALCAUSED BY ACID AND ALKALINE LADLE SLAG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increasing carbon content on the corrosion of MgO-C refractory material by molten slag. The refractory material contained mass fraction of 98 % MgO, approximately 2 % Fe2O3, and graded quantities from 3 % to 18 % C. The corrosion was investigated in melts of reduction ladle slags at a temperature of 1600 °C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A sample of refractory material with dimensions of 10 × 10 × 100 mm was submerged into the molten slag and exposed to the corrosive effect of the slag for 60 min. After the expose of the refractory material the slag was cooled down and submitted to a chemical analysis. After a comparison of the MgO content in the slag before and after the corrosion test the amount of MgO content in the melt was determined and the degree of corrosion of the refractory material was quantified. The experiments were realised using final slags from the ladle furnace (LF), strongly alkaline slag w(CaO)/w(SiO2) = 4.43, and also acidic slags w(CaO)/w(SiO2) = 0.94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f CaF2. The work was carried out within the frame of the projects EUREKA E!3580 and IMPULS FI-IM4/110.RESULTS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lags before the exposure is given in the Table 1.Table 1 shows that the acidic slag contains very little of the CaF2 (w = 0.82 %), and that the alkaline slag contains 7.18 % CaF2, added to increase its fluidity.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lkalinity of the slags used for the corrosion test Tabela 1: Kemi~na sestava in bazi~nost `linder, ki sta bili uporabljeni za preizkuse korozijeThe MgO content of the slags after exposure to the refractory material is shown in Tables 2 and 3. The tables also contain increments of the MgO content and the increments related to the initial MgO content in the slags (MgO). The six tested samples of refractory material differed only in terms of the carbon content, graded from 3 % to 18 %. However, sample 5 % contained 15 % C in addition to an antioxidant.Table 2: Changes to the MgO content in an acidic slag for different carbon contents in the refractory materialTabela 2: Spremembe vsebnosti MgO v kisli `lindri pri razli~ni vsebnosti ogljika v ognjevzdr`nem materialuTable 3: Changes to the MgO contents in an alkaline slag for different carbon contents in the refractory materialTabela 3: Spremembe vsebnosti MgO v bazi~ni `lindri pri razli~ni vsebnosti ogljika v ognjevzdr`nem materialuFigures 1 and 2 show the change of the MgO content in slags with respect to the carbon content in the refractory material.Figure 1: Change in the content of MgO in acidic slag with respect to the carbon content in the refractory materialSlika 1: Spremembe vsebnosti MgO v kisli `lindri v odvisnosti od vsebnosti ogljika v ognjevzdr`nem materialuFigure 2: Change in the content of MgO in the alkaline slag with respect to the carbon content in the refractory materialSlika 2: Spremembe vsebnosti MgP v bazi~ni `lindri v odvisnosti od vsebnosti ogljika v ognjevzdr`nem materialuIn order to enable a comparison of the quantitative effect of carbon content in the MgO-C refractory material on its corrosion intensity by acidic and alkaline slag, the changes in the MgO and carbon contents in Tables 1 and 2 were transformed according to Equations (1) and (2).(1)(2)where:x is the transformed form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of the quantity lg w(C), 1 iy is the transformed form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 of the quantity lg w(⊗MgO), 1 ix i is the concrete value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of the quantity lg w(C), 1 y i is the concrete value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 of the quantity lg w(⊗MgO), 1X max; x min, y max; y min are the maximum or minimum values of the variable quantities lg w(C) and lg w(⊗MgO), 1The quantities thus transformed were analysed with linear regression and the equations of the straight lines, shown in Figures 3 and 4, were obtained.Figure 3: Dependence of w (⊗MgO) in the acidic slag on the carbon contents in refractory material after linear regression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Slika 3: Odvisnost MgO v kisli `lindri pri razli~ni vsebnosti ogljika v ognjevzdr`nem materialu, linearna regresija eksperimentalnih rezultatovFigure 4: Dependence of w(⊗MgO) in the alkaline slag on the carboncontents in refractory material – evaluated by linear regression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Slika 4: Odvisnost MgO v bazi~ni `lindri pri razli~ni vsebnosti ogljika v ognjevzdr`nem materialu, linearna regresija eksperimentalnih rezultatovFigures 3 and 4 indicate that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dependencies expressed by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re, in both cases, close, and the value of P is even lower than 0.05. The value P indicates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ested factor. A value of P < 0.05 means that the tested factor h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values of the given parameter.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 carbon content on reducing the wear of the MgO-C refractory material is significant for both types of slags – this is clearly evident from the slope of the straight line and the corresponding angle,which approaches 45°. For the acidic slag the scatter of the values is smaller and the slope of the dependence is greater.CONCLUSIONSThe acidic slag (B1 = 0.94) dissolves a great deal more MgO-C refractory material, i.e., within the range 4.1–11.8 % MgO. The relative change of the MgO content in theη= 51.2–147.5 %.slag is in the range mgoThe alkaline slag (B1 = 4.43) dissolves significantly less MgO-C refractory material,η=i.e., within the range 0.6–4.1 % MgO, and the relative change of the MgO content is mgo10.7–73.2 %The favourable effect of carbon in MgO-C refractory material on delaying the corrosion is stronger, particularly above 10 % C, for both slags, but more in the acidic slags with low contents of easily reducible oxides.The dependence w(⊗MgO) = f(w(C)) is hyperbolic and shows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The possible effect of an antioxidant was not detected, probably because the tests were performed with reduction ladle slags.碱性钢包渣对MgO-C耐火的酸腐蚀造成了物质中碳含量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熔渣对镁碳耐火材料的腐蚀增加碳含量的影响进行调查。
关于耐火浇注料原料介绍的作文
![关于耐火浇注料原料介绍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b25bd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b.png)
关于耐火浇注料原料介绍的作文《耐火浇注料原料大揭秘》篇一:原料都是啥耐火浇注料啊,这东西的原料就像一个神秘大杂烩。
首先得提提耐火骨料了,这就像盖房子的大砖头一样,是耐火浇注料的重要结构支撑。
举个例子啊,之前我去参观一个耐火材料厂,看到那些耐火骨料堆积得像小山似的。
有刚玉质的,那色泽啊,看起来有点灰暗,但质地坚实得很,就像那种很固执的硬汉,风吹雨打都不怕。
还有矾土质的,摸起来粗糙糙的,像是糙汉子,但是在高温下却很靠谱。
然后就是结合剂了。
这结合剂就像胶水,把那些骨料给黏合在一块。
有水泥类的结合剂,看着就像普通的建筑水泥,不过可别小瞧它。
我不小心把一点水泥类结合剂弄手上了,那黏糊糊的感觉顿时让我知道为什么它能把东西黏得紧紧的。
不同的结合剂有不同的脾气,就像有的人急性子,有的人性子慢。
比如,磷酸二氢铝这种结合剂,添加进去的量可不能随便乱来,得小心翼翼地称量,不然耐火浇注料的性能要么太“硬”不合要求,要么就松散得不像话。
还有掺和料呢,这掺和料就像是家里做菜加的佐料,没有它们,耐火浇注料就会缺了点什么味儿。
像硅微粉这个掺和料,非常细,跟面粉似的。
我看着工人师傅把硅微粉加入原料堆里的时候,一阵风吹过,稍微扬起来一些粉尘,就像用手轻轻洒下一把轻柔的雪,但是可不能大口呼吸,吸多了对身体可不好。
虽说掺和料量不多,但是小小角色却有大作用,能改善浇注料的各种性能。
篇二:原料的获取途径耐火浇注料原料的获取途径也是各有不同。
耐火骨料的来源就有很多花样。
像刚玉这种骨料,有的是通过人工合成的,但这个过程就比较复杂。
我了解到为了合成质地好的刚玉,要在高温炉里经过长时间的焙烧,那高温炉就像一个大火炉,不停地呼呼往外喷火,感觉像在锻造一种绝世兵器一样。
矾土质的原料呢,很多是从天然矿石里开采提炼的。
那些开采矾土矿的工人可不容易,在矿洞里弯腰作业。
我曾听一个矿工伯伯说,那矿洞里面暗无天日的,只有头顶的一盏矿灯照亮,开采的时候既要小心翼翼地不让石头砸到,还得准确地采到有价值的矾土矿石。
不定形耐火材料论文
![不定形耐火材料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a37ec5360cba1aa811dae7.png)
不定形耐火材料论文摘要:耐火材料的选取因素,除价格之外,还需考试以下因素:较长的使用寿命;较好的保温效果;较简易的砌筑方式和较快的砌筑速度;维修速度快。
耐火喷涂料的使用经验证明其具有以上优点,使用企业节能降耗、挖潜增效明显。
本文论述新型不定形耐火材料发展、开发、应用及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不定形耐火材料发展应用不定形耐火材料又称散装耐火材料,由散装颗粒及细粉组成,使用前无需烧成也无需成形。
它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改变材料的组成性质和工艺,如耐火材料的成份和粒度;结合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外加剂(如增塑剂、促硬剂、缓硬剂、减水剂等)的选择和调节和施工方法(浇注、捣打、喷涂、投射、可塑施工等)的多样化,使耐火材料的砖体形状向大形化、异形化和整体化结构发展了一大步,被称为第二代耐火材料。
不定形耐火材料是高温窑炉工业耐火内衬技术应用中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
耐火浇注料是不定型耐火材料中的重要一种,它的重要特点是供货周期短,不受设备形状限制,不经预先煅烧、松散状混合物配以相适应的锚固件现场成型烘烤后即可直接使用的耐火材料。
用耐火浇注料可做成无接缝的衬体,亦称整体耐火材料。
高铝质浇注料、高铝低水泥浇注料、钢纤维耐磨浇注料、刚玉质浇注料等不定形耐火材料在水泥窑的内衬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年来运行于不同部位的热工设备的耐火层。
近几年,不定形耐火材料不断发展,许多耐火材料企业研发出新产品。
随着水泥窑产量的不断增大,新设备的应用,建窑时间短,有些特定的部位,内衬磨损非常严重,为满足生产需要,在水泥窑内衬设计中开发研制了浇注料预制块。
依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在不同的部位,不定形耐火材料与浇注料预制块配合使用,更适应水泥窑炉生产需要。
而我国耐火材料的消耗量仍维持在先进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
1.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分类1.1浇灌料一种加水搅拌后具有较好流动性的材料。
成型后需经过适当养护,使其凝结、硬化,按一定制度烘烤后便可使用。
耐火材料论文
![耐火材料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381d7201f69e3143329446.png)
耐火材料学习报告耐火材料学习报告一、耐火材料定义和发展耐火材料一般是指耐火度在1580oC以上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包括天然矿石及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一定的工艺制成的各种产品.具有一定的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的体积稳定性,是各种高温设备必需的材料.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使用杂质少的粘土,烧成陶器,并已能铸造青铜器。
东汉时期(公元25~220)已用粘土质耐火材料做烧瓷器的窑材和匣钵。
20世纪初,耐火材料向高纯、高致密和超高温制品方向发展,同时发展了完全不需烧成、能耗小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和高耐火纤维(用于160 0℃以上的工业窑炉)。
前者如氧化铝质耐火混凝土,常用于大型化工厂合成氨生产装置的二段转化炉内壁,效果良好。
50年代以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等的迅速发展,要求使用耐高温、抗腐蚀、耐热震、耐冲刷等具有综合优良性能的特种耐火材料,例如熔点高于2000℃的氧化物、难熔化合物和高温复合耐火材料等。
二、耐火材料种类分为普通和特种耐火材料两大类。
普通耐火材料按化学特性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
特种耐火材料按组成分为高温氧化物、难熔化合物和高温复合材料此外,按照耐火度强弱可分为普通耐火制品(1580~1770℃)、高级耐火制品(1770~2000℃)和特级耐火制品(2000℃以上)。
按照制品的外形可分为块状(标准砖、异形砖等)、特种形状(坩埚、匣钵、管子等)、纤维状(硅酸铝质、氧化锆质和碳化硼质等)和不定形状(耐火泥、浇灌料和捣打料等)。
按照烧结工艺分为烧结制品、熔铸制品、熔融喷吹制品等。
1、酸性耐火材料通常指SIO2含量大于93%的耐火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在高温下能抵抗酸性渣的侵蚀,但易于与碱性熔渣起反应。
2、碱性耐火材料一般是指以氧化镁或氧化镁和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耐火材料。
这类耐火材料的耐火度都较高,抵抗碱性渣的能力强。
3、硅酸铝质耐火材料是指以SiO2-Al2O3为主要成分的耐火材料,按其Al2O3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半硅质(Al2O3 15~30%),粘土质(Al2O3 30~48%),高铝质(Al2O3大于48%)三类。
耐火材料论文
![耐火材料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4700ff770bf78a65295462.png)
耐火材料论文材冶学院冶金08-5班张凯耐火材料论文材冶学院冶金08.5班张凯1.低蠕变高铝砖低蠕变高铝砖对我国耐火材料和钢铁工作者来讲是个非常熟悉的品种。
1985 年,为实现宝钢二期工程用耐火材料国产化,冶金部组织重点企业研制达到日本水平的低蠕变高铝砖。
时至今日,许多耐火厂都能生产出质量不错的品种供高炉和热风炉使用。
大部分国产低蠕变高铝砖的配料组成基本上采用添加硅线石族矿物的技术路线,工艺较复杂且成本较高。
早年笔者指导唐钢耐火厂为宝钢研制低蠕变高铝砖却以纯石英细粉作二次莫来石化物源,制品在1550 ℃0.2 MPa 50 h 的蠕变率指标超过日本水平。
当时没有披露添加石英这一技术诀窍。
其实这是从一篇俄文资料中得到的启示。
乌克兰耐火材料研究所提交的一篇关于低蠕变高铝砖的论文题目为High alumina ref ractorieswith high creep resistance at temperatures。
乍看题目似无新颖性,但其制品的高性能却是前所未闻的。
由该所股份公司生产的工业规模产品的技术指标如下:w(Al2O3)>73%,显气孔率≥18% ,耐压强度>100Pa,荷重软化温度(0.5MPa)>1750℃,蠕变率(1600℃1.5MPa24h) <0.09%。
这里,请注意荷重软化温度和蠕变率试验的压强数值。
一般的低蠕变高铝砖是承受不了这样的高应力的。
该制品用在高温热风炉硅砖球顶的下部,已逾9. 5 年还在继续作业。
报告人没有介绍工艺要点,也没交待所用原料,更是只字未提加了石英。
但从描述原料中的些许微量杂质属性的字里行间,行业人士可以判断出其所谓“纯度达99 %的SiO2”就是石英,而且是一般纯度的石英岩。
在高铝砖中添加石英是令用户忌讳的,理由是石英的残存膨胀可以造成制品荷重软化温度高和蠕变率低的假象。
实际上,采用电熔刚玉、活性氧化铝和石英为主原料制造非均态多相制品的技术要领便是令石英反应完全,实现莫来石结合刚玉的显微结构,以达到极佳的高温性能。
耐火材料配料
![耐火材料配料](https://img.taocdn.com/s3/m/61c5d6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5.png)
耐火材料配料耐火材料是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稳定和化学性能的材料,通常用于各种工业窑炉、炼铁炉、玻璃窑等高温设备的内衬和保温材料。
在耐火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配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不同的配料比例和种类会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耐火材料配料的一般原则和常用配料。
首先,耐火材料的配料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
常见的耐火材料配料包括氧化铝、硅酸盐、氧化镁、氧化钙等。
这些原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其耐高温、耐侵蚀、导热性能等特点,以及与其他原料的配伍性。
在配料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合理选择不同原料的比例和添加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其次,配料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原料的粒度和比重。
粒度的控制对于最终产品的致密性和导热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配料中需要包含不同粒度的原料,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致密性和稳定性。
同时,不同原料的比重也需要在配料过程中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符合要求。
另外,配料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原料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
一些原料在配料过程中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结块现象,这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在配料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加入分散剂、控制搅拌温度和时间等,以保证原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同时,需要考虑到原料的加工性能,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设备,以保证原料能够顺利进行混合和成型。
最后,配料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在配料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原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符合要求。
同时,需要对配料后的混合料进行检测,以保证混合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总之,耐火材料配料是耐火材料制备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合理的配料可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配料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原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粒度和比重,以及稳定性和加工性能等因素。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可以保证最终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耐火材料论文[1]1
![耐火材料论文[1]1](https://img.taocdn.com/s3/m/d3b2655cbe23482fb4da4c75.png)
我国高炉耐火材料发展现状姓名:刘刚班级:05级材料科学与工程3班学号:20050840316摘要:介绍近年来我国高炉炉衬用耐火材料的进展。
高炉设计中要根据容积大小和不同部位的使用性能要求合理地选用耐火材料。
在国内高炉炉衬用耐火材料质量和品种已取得很大进步的情况下,盲目使用进口耐火材料是完全不必要的。
关键词:高炉;耐火材料;合理选用前言:随着近年我国钢铁生产的高速发展,高炉炉衬用耐火材料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生产技术、产品品种、质量水平方面,正逐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取代某些进口产品,以满足我国炼铁生产发展的需要。
延长高炉寿命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冶金工业的重要技术政策,炼铁工作者和耐火材料工作者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简介近年我国高炉炉衬用耐火材料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武钢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过对高炉不同部位侵蚀机理的分析,以及国内高炉耐火材料产品与国外同类名牌产品的性能对比,探讨合理选用高炉耐火材料问题,避免或者减少盲目地、不恰当地使用进口耐火材料。
1 高炉耐火材料性能评价方法的进步过去炼铁工作者对高炉耐火材料性能的要求仅限于一些常规性能,如对炭砖仅要求灰份、耐压强度、体积密度、气孔率等指标,对陶瓷耐火材料仅要求化学成分、耐火度、荷重软化温度、显气孔率、体积密度、耐压强度、重烧线变化率等指标。
我们在研究炭砖时发现,我国上世纪60年代生产的普通炭砖,如果只看其常规性能,如气孔率、体积密度、强度、灰份等指标,比国外的优质炭砖并不差。
如果进一步对导热系数、抗碱性、微气孔指标进行对比,就发现国产炭砖的差距很大。
这使我们认识到这些特殊性能应作为评价高炉耐火材料优劣的重要标准。
对于高炉耐火材料使用性能的检测方法,武钢已进行了近20年的长期研究。
我们在研究高炉砖衬破损和侵蚀机理的基础上,对高炉耐火材料提出了多项特殊使用性能要求,并研究出了相应的试验方法,通过原冶金部制定了检验方法标准。
主要的检验方法标准有以下8种:①导热系数;②抗碱性;③抗铁水熔蚀性;④抗炉渣侵蚀性;⑤平均孔径;⑥<1μm孔容积率;⑦透气度;⑧抗氧化性。
耐火材料论文
![耐火材料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c7e2c68bd63186bcebbc03.png)
浅谈中国耐火材料的发展及前景摘要:耐火材料是一种耐火度不低于1580℃,有较好的抗热冲击和化学侵蚀的能力、导热系数低和膨胀系数低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其广泛应用于水泥、钢铁、玻璃等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中。
中国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当代的发展已经是能独立研发各种性能较为优越的耐火材料,但依然存在各种缺点和不足。
中国耐火材料的发展总体有着向朝着原料优质化、向质量型转变、开拓新品种、新工艺、耐火材料综合消耗等方向发展的前景。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of Chinese Refractory Materials Abstract:Refractory material that is a kind of refractoriness not below 1580℃, having a good thermal shock and chemical etching of capacity,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low expansion coefficient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It's widely used in the important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dustries that produce cement, glass and steel etc.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development of refractory material, its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is already can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 the refractory materials which have various of performance superiority, but it still existed all kinds of fault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ractory material, growing in the way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latter transformation, pioneering new varieties, new technology and comprehensive cost of materials refractory etc.Keywords: China ; Refractory Materials; Development ; Prospects关键字:中国耐火材料发展前景耐火材料定义为耐火度不低于1580℃,有较好的抗热冲击和化学侵蚀的能力、导热系数低和膨胀系数低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火材料配料毕业论文目录前言 (4)第一章设计要求及整体方案介绍 (5)1.1设计要求 (5)1.2整体方案介绍 (5)1.3硬件框图 (6)1.4软件流程图 (7)第二章要元器件选型及介绍 (8)第三章具体系统设计方案 (20)4.1由8255A控制的接口电路 (20)4.2接近开关及电机控制电路 (22)4.3由8279控制的键盘输入及LED显示电路 (23)第四章系统使用说明 (31)第五章经验与总结 (33)附录: (34)参考文献 (34)翻译及英文原文 (35)开题报告 (40)前言本次设计课题是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耐火材料配料称量车系统,用于实现工厂中耐火材料配料生产线的自动化操作。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微机或单片机,又称微控制器。
它是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集成了CPU、ROM、RAM构成一台完整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它可以配用打印机、绘图仪、CRT等外围设备,甚至可以联网。
其特点为:体积小、重量小、价格便宜、耗电小;它根据工控环境要求设计,通道信号受外界影响小,故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运行速度快;片存储器的容量不可能很大,I/O引脚也常不够用,但存储器和I/O接口都易于扩展。
在设计之初,我们去实地参观了苏嘉耐火材料厂的生产线。
在生产车间中,带有传感器的导轨上有一辆装有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称量小车,在小车的上方,是一排装有不同配料的加料口,单片机通过接收并处理从导轨上传来的小车的定位信号,以及称重传感器传来的配料的计量信号在人工控制下进行配料称量。
每次操作完毕通过连接的打印机,输出加料信息。
考虑到实际的工业生产环境,我们选用了MCS-51系列单片机芯片的兼容芯片AT89C52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
AT89C52是美国ATMEL公司所生产的8052兼容芯片,具有部 Flash (闪速)存储器可反复擦写。
片数据存储器为256个字节;片程序存储器为8KB,有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有6个中断源。
本次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朱建鸿,课题成员为倪江涛、嘉明。
我主要参与的是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部分的设计。
嘉明同学主要从事模拟电路的设计(信号采集及放大)。
第一章设计要求及整体方案介绍1.1设计要求本设计为耐火材料配料称量车单片机系统。
称量满量程为700KG,要求控制称量车的移动,显示操作命令,记录下料数据并能打印出来。
主要解决问题:1、采集称重模拟信号,并对其进行放大。
2、对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3、单片机对转换好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4、键盘接口,以及LED显示电路的设计。
5、I/O接口,以及接近开关,变频器连接电路的设计。
6、打印机与单片机的连接。
1.2整体方案介绍1、称重传感器把称重信息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两级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2、放大后的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芯片ADS7805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
3、单片机采用AT89C52芯片,对信号进行处理。
4、单片机通过数据总线连接8279键盘/显示接口芯片,8279芯片通过SL0~SL2扫描输出端连接3线-8线译码器74HC138,使用8279芯片的RL0~RL3引脚与74HC138的电平信号输出端Y0~Y4组成键盘矩阵。
另一方面,8279芯片通过显示信息输出端连接八位LED数码管显示器。
单片机通过数据总线连接74HC377触发器也可直接与LED数码管显示器连接,构成另外八位显示。
5、单片机通过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芯片8255A连接光电耦合器构成I/O接口,连接两个主要设备:1、接近开关,起车位检测作用;2、三相电机(通过操作按钮控制的变频器来连接),控制称量车的移动。
6、单片机系统通过TTL/RS232电平转换芯片来连接打印机。
打印加料时间、料仓号以及重量等数据。
1.3硬件框图数据线,控制线8位数据总线1.4软件流程图初始化置8255工作方式置8279工作方式Y打印子程序第二章要元器件选型及介绍AT89C52芯片:(简介)单片机芯片AT89C52是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引脚相兼容。
它具有具有部 Flash (闪速)存储器可反复擦写。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FLASH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2是一种低电压,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该芯片是8052的兼容芯片,与51系列芯片的不同在于:片数据存储器增至256个字节;片程序存储器增至8KB(8032无);有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有6个中断源。
其他性能均与51子系列相同。
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芯片8255A:8255A是用于Intel8086/8O88系列的通用可编程并行输入/输出接口芯片。
它可以和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相连,以扩展MCS-51系统的I/0口。
8255A与单片机相连时是作为外部RAM的单元来处理的:在与外设相连时,有三个8位的输入/输出端口,根据不同的初始化编程可用于无条件传送,查询式传送,中断式传送,以完成单片机与外设的数据交换。
8255A部结构由四部分组成:数据端口A、B、C;部控制电路A组控制和B组控制;读/写控制逻辑电路;数据总线缓冲器。
(如图所示)(1)数据端口A、B、C每一个端口都是8位的,可以编程选择为输入或输出端口,端口C也可以编程分为两个4位的端口来用,还常常用来配合A口和B口工作,分别用来产生A口和B口的输出控制信号和输入A口和B口的端口状态信号。
具体结构上,三者略有差别:端口A包含一个8位的数据输出锁存器/缓冲器,一个8位的数据输入锁存器,因此A 口作输入或输出时数据均能锁存;端口B包含一个8位的数据输入/输出、锁存/缓冲存储器,一个8位的数据输入缓冲器;端口C包含一个8位的数据输出锁存器/缓冲器,一个8位的数据输入缓冲器,无输入锁存功能,当它被分成两个4位端口时,每个端口有一个4位输出锁存器与3个端口相连的24根输入输出引线分别是PA7~PA0,PB7~PB0,PC7~PCO,这些线用来与外部设备连接。
(2)数据总线缓冲器这是双向三态的8位缓冲驱动器用于和单片机的数据总线(P0)连接,以实现单片机和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和控制信息的传送。
(3)部控制电路分为A组和B组,A组控制端口A和端口C的高4位,B组控制端口B和端口C的低4位。
控制电路的工作受一个控制寄存器的控制,控制寄存器中存放着决定端口工作方式的信息,既工作方式控制字。
这两组控制逻辑都从读/写控制逻辑接受命令信号,从部数据总线接收控制字,然后向各有关端口发出相应的控制命令。
(4)读写控制逻辑读写控制电路控制端口和CPU的数据交换,管理所有的部或外部数据信息以及控制字或状态字的传送过程。
接收从CPU的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来的信号并产生对A组和B 组控制逻辑进行操作的控制信号。
它对外共有6种控制信号:CS: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
片选信号一般由译码器提供,以决定8255A芯片的高位地址。
低位地址则由8255的A1、A0和CPU的连接来决定。
A1、A0:端口选择信号。
8255有A、B、C三个数据口,还有一个控制寄存器,一般称为控制端口。
故可用A0、A1的状态来选择四个端口。
在和CPU连接时,A1、A0一般是和P0口的PO.1和P0.0相连,也就是和最低两位地址线相连,这时一片8255A要占用4个外设地址。
如果A0、A1是和其他的地址线相连,则占用的地址数将会增加。
RD:读信号,低电平有效WR:写信号,也是低电平有效RESET:复位信号。
高电平有效,清除控制寄存器,将各端口置成输入方式8255A的读写操作控制1、方式0是一种基本输入或输出方式,它适用于无需握手信号的简单输入输出应用场合,端口A、B、C都可作为输入或输出数据使用,输出有锁存而输入无锁存。
2、方式1也称选通的输入/输出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无论是输入还是输出都通过应答关系实现,这时端口A或B用作数据口,端口C的一部分引脚用作握手信号线与中断请求线。
若端口A工作于方式1,则B可工作于方式0;若端口B工作于方式1,则A可工作于方式0或余下的13位可工作于方式0;若端口A和B同时工作于方式1,端口C余下的两位还可用于传送数据或控制信号。
3、方式2也称选通的双向I/O方式,仅适用于端口A,这时A口的PA7-PA0作为双向的数据总线,端口C有5条引脚用作A的握手信号线和中断请求线,而B口和C口余下的3位仍可工作于方式0或1。
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Optical Coupler)是由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组成的一种器件,是用光来传输信号的电隔离器件。
其中,发光器件一般都是发光二极管,而光敏器件的种类较多,除光敏二极管外,还有光敏三极管、光敏电阻等。
光电耦合器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围宽、抗干扰性能强.无触点且输入与输出在电气上完全隔离等特点,因而在各种电子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光电耦合器可用于隔离电路、负载接口及各种家用电器等电路中.本次设计所用的光电耦合器为如图所示的16脚光电耦合器TLP521-4,,当发光二极管导通时,发出的光使得右侧的光敏二极管也导通,于是从光电耦合器左侧输入的电信号就从右侧输出。
在本系统中使用光电耦合器是为了将+5V电压的部电路与+24V的外部负载相隔离。
8279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Intel8279是一种通用的可编程序的键盘、显示接口器件,单片器件就能够完成键盘输入和显示控制两种功能。
键盘部分提供一种扫描的工作方式,可以和具有64个按键的矩阵键盘相连接,能对键盘不断扫描,自动消抖,自动识别按下的键并给出编码,能对双键或n键同时按下实行保护。
显示部分为发光二极管、荧光管及其它显示器提供了按扫描方式工作的显示接口,它为显示器提供多路复用信号,可以显示多达16位的字符或数字。
8279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1)输入/输出控制及数据缓冲器数据缓冲器是双向缓冲器,用于传送CPU和8279之间的命令或数据。
A0用于区别信息的状态。
A0=1,输入:指令输出:状态字A0=0,输入:数据输出:数据(2)控制及定时寄存器和控制及定时控制及定时寄存器用于寄存键盘及显示的工作方式,以及由CPU编程的其它操作方式。
定时控制包括基本的计数链。
首级计数器是一个可编程的N级计数器,N 可在2-31之间由软件控制,以便从外部时钟CLK得到部所需要的100KHZ时钟信号。
然后经过分频为键盘提供适当的逐行扫描频率和显示的扫描时间。
(3)扫描计数器扫描计数器有两种工作方式。
按编码方式工作时,计数器作二进制计数。
四位计数状态从扫描线SL0-SL3输出,经外部译码器译码后,为键盘和显示器提供扫描线。
按译码方式工作时,扫描计数器的最低二位被译码后,从SL0-SL3输出。
(4)回复缓冲器、键盘消抖及控制来自RL0-RL7八根回复线的回复信号,由回复缓冲器缓冲并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