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课件 图文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第6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x

高中物理 第6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x
第3节 引力定律得出的过
程和思路。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内容、含 义及适用条件。
3.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万有 引力,且遵循相同的规律。
1种方法——月—地检验 1个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1个常量——万有引力常量
G=6.67×10-11N·m2/kg2
1
一、月—地检验 阅读教材第39~40页“月—地检验”部分,知道计
[要点归纳] 1.万有引力表达式 F=Gmr1m2 2的适用条件
(1)两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万有引力,可用公式计算,此 时r是两个球体球心的距离。 (2)—个质量分布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可 用公式计算,r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 (3)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适用。
4
思维拓展 天体是有质量的,人是有质量的,地球上的其他物体也是有质 量的。请思考:
图2 (1)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吗?“两个物体之间的 距离r”指物体哪两部分间的距离? (2)地球对人的万有引力与人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吗? 答案 (1)都存在 质心间距离 (2)相等
5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9
[针对训练1] (多选)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

1 4
,下列办法可以采用的是(
)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
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 1 ,距离不变 4
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小为原来的 1 解析 由万有引力定律 F=Gmr1m2 2可知,A、B4 、C 选项中
6
2.万有引力的“四性”
特点
内容
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大到天体,小 普遍

新教材《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PPT精美课件人教版

新教材《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PPT精美课件人教版
新教材《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PPT精 美课件 人教版 1


毕生的精心观测记录

行星运动规律
1.古人对行星运动的探索
远古
140
1543
1546
1600
天圆地方
托勒密 地心说
哥白尼 日心说
第谷
出生
开普勒 任第谷助手
开普勒 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
1609
探究二 地球是不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90天
冬半年快
88天
94天
夏半年慢
93天
如果地球匀速圆周运动,那四季的时间 应该有什么特点?
1.用这一自然概念理解书法,具体可 感,真 实可信 ,但这 种一一 对应的 关系毕 竟有限 。因为 ,它只 能停留 在书法 具体点 画外形 的层面 ,一旦 超出点 画外形 ,进入 到点画 姿态以 及整个 字的造 型与姿 态问题 时,这 种以物 对应的 办法就 陷入了 尴尬。 于是, 书法理 论的构 建中就 出现了“ 第二 自然”, 即“胸 中自然” 。 2.自然而然即为自由自在,是人生的 最高境 界,也 必然是 书法的 最高境 界。 3.历代书家正是在观察、体悟、回归 自然的 过程中 ,提炼 了书法 的点画 样式, 丰富了 书法的 生命意 象,升 华了书 法的审 美境界 ,终将 书法内 化为书 家的人 格修养 和心性 表达。 4.由于人的情绪、意志、身体状况等 方面因 素的影 响,有 时会使 测谎仪 发生误 判。为 了弥补 这些细 小的缺 陷,科 学家叉 开始了 新的探 索。 5.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 然律。 这种自 然律可 以用为 规范律 ,因为 它本来 是人类 共同的 情感需 要。但 是只有 群性而 无个性 ,只有 整齐而 无变化 ,只有 因袭而 无创造 ,也就 不能产 生艺术 。 6.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 意,略 无牵就 规范的 痕迹; 在识球 规者看 ,他却 处处循 规蹈矩 。姜白 石说得 好:“ 文以文 而工, 不以文 而妙。 ”工在 格律而 妙则在 神髓风 骨。 7.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 是心理 中极原 始的一 种要素 。人在 理智未 发达之 前先已 有情感 ;在理 智既发 达之后 ,情感 仍然是 理智的 驱遣者 。情感 是心感 于物所 起的激 动,其 中有许 多人所 共同的 成分, 也有某 个人所 特有的 成分。 8.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 化的。 环境随 人随时 而异, 所以人 类的情 感时时 在变化 ;遗传 的倾向 为多数 人所共 同,所 以情感 在变化 之中有 不变化 者存在 。 9.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 转化为 饮食的 有机部 分,不 仅在于 地理条 件与自 然气候 为其提 供了生 长发展 的基本 环境, 更重要 的还在 于中国 人将其 放在“ 和”文 化的平 台上加 以吸纳 。 10.人生正如航行,有大风大浪、挫 折低谷 ,也有 风平浪 静、微 风和煦 ,凡此 种种接 踵而至 ,让人 不经意 间迷失 路途。 这时的 你,最 需要的 是给予 你方向 的路标——梦想 ,而它 ,正是 带你到 达目的 地的两 只翱翔 的翅膀 !就让 两只翅 膀的翱 翔带你 飞往人 生的目 的地!

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共18张PPT)[1]

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共18张PPT)[1]

引力常量 G 的测定
1. 既然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引力,为什么当两个人接近时不 会吸在一起?我们通常分析物体的受力时是否需要考虑物体 间的万有引力?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合理的数据,通过 计算说明以上两个问题。
假设两个人均重 60 kg,相距 1 m,则有
F
G
m1m2 r2
6.67
1011
60 12
60
N=2.4107 N
可见,一般情况下两人之间的引力很小,且小于它们与地面
间的摩擦力,故两人不会吸在一起;受力分析时可不考虑物
体间引力。
2. 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是银河系外离地球最近的星系(很 遗憾,在北半球看不见)。大麦哲伦云的质量为太阳质量 1010 倍,即 2.0×1040 kg,小麦哲伦云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 109 倍, 两者相距 5×104 光年,求它们间的引力。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4:35:3114:35:3114:353/17/2021 2:35:31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1.3.1714:35:3114:35Mar-2117-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4:35:3114:35:3114:35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1.3.1721.3.1714:35:3114:35:31March 17, 2021
引力之比: 月球的加速度和苹果的加速度之比:
请根据学案内容完成
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表达式: 月球的加速度和苹果的加速度之比: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引力。 1687 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高中物理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2节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高中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2节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高中物理课件

第十七页,共四十一页。
答案
解析
对两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F=G
m1m2 r2
中的r为两球心之间的距
离,故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Gr1+mr1m2+2 r2,D正确,A、B、C错误。
12/9/2021
第十八页,共四十一页。
5.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
1 4
,下列办法不可采用的是
() A.使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
C.当有第3个物体放入m1、m2之间时,m1和m2间的万有引力将增大 D.m1和m2所受的引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答案 A
12/9/2021
第十五页,共四十一页。
答案
解析 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且 始终等大反向,故A正确,D错误;当物体间距离趋于零时,物体就不能看 成质点,因此万有引力表达式不再适用,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不会变得无穷 大,故B错误;物体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只与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物体间的 距离r有关,与是否存在其他物体无关,故C错误。
第2节 万有引力 定律 (wàn yǒu yǐnlì)
12/9/2021
第一页,共四十一页。
核心概念 规律再现 (gàiniàn)
12/9/2021
第二页,共四十一页。
1.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以看作
□01 匀速圆周 运动,其向心力由
指向
□02 太阳
的引力提供,故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沿
答案
解析 设两球的半径均为r,密度为ρ,则每个球的质量为m=ρ·43 πr3,
两球紧靠时的万有引力为F=
Gmm 2r2

G 4r2
4 ·ρ·3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教学课件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2节 万有引力定律
新课引入
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所有行星都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 阳运动,太阳是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每个行星来说,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 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 的二次方的比相等。
【事实检验】请根据天文观测数据(事实)计算月球所在处的向
心加速度:
当时,已能准确测量的量有:(即事实)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 加速度:g = 9.8m/s2,地球半径: R = 6.4×106m,月亮的公转 周期:T =27.3天≈2.36×106s,月亮轨道半径: r =3.8×108m≈ 60R
a 2r 4 2r
轨道半径
三、月—地检验 问题 既然太阳对行星有引力,那么行星对
太阳有引力?它有怎么样定量的关系?
F
m r2
根据牛顿第 三定律
Mm F
r2
F'
M r2
Mm F=G r2
F
太阳
F’
行星
三、月—地检验
1.牛顿的思考: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引力若为同一种力,其
大小的表达式满足
F=Gm
地m r2

三、月—地检验
2.检验过程:【理论分析】 对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
和a月= ,可得:
F月
m月
a 月=Gmr2 地
对 a苹苹=果mF自萍果 由落得体:,a苹由=F_G=_RmG_2m_地_地r_2m由月 r=和60R,
萍果
1
可得:a苹(a月)=______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优秀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优秀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优秀课件汇报人:2023-12-23•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与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宇宙航行中的应用目录•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的未来展望•万有引力定律的局限性及其挑战•万有引力定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目录01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与理解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牛顿的生平简介艾萨克·牛顿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被认为是科学革命的关键人物。

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牛顿在观察苹果落地的过程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影响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天文学、物理学和整个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万有引力是指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万有引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方式适用范围万有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无论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030201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G(m1m2)/r^2,其中 F 是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G 是自然界的常量,m1 和 m2 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公式表达在公式中,G 是自然界的恒定的常量,称为万有引力常数;m1 和 m2 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参数解释通过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可以计算出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计算方法02万有引力定律在宇宙航行中的应用宇宙航行的基本原理宇宙航行是指利用航天器在宇宙空间中进行远距离移动或探索的科学和技术活动。

宇宙航行的基本原理基于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且方向相反。

在宇宙航行中,航天器需要精确的轨道计算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航行。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航天器在轨道上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以及预测未来的位置和速度。

万有引力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利用万有引力进行轨道计算重力助推是指利用行星或其他天体的引力来增加航天器的速度或改变其轨道的技术。

高中物理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2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必修第二册高中第二册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2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必修第二册高中第二册物理课件

8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tànjiū)一
探究(tànjiū)二
探究(tànjiū)三
随堂检测
2
万有引力(wàn yǒu yǐnlì)定律
12/10/2021
第一页,共四十四页。
-1-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1.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
因是太阳对行星有引力。
2.能根据开普勒定律和牛顿
运动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
星之间的引力表达式。
3.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
掌握其表达式及应用。
4.体会逻辑推理在物理学中
的重要性。
A.仅①
B.仅②
C.仅③
D.②③
2
解析:F=

)
式中,m、F、v、r 都是可以直接测量的量,所以此式可以

在实验室中进行验证,故 A 错误。v=

式中 v、r、T 都可以测量,
3
因此可以用实验验证,故 B、D 错误。开普勒第三定律 2 =k 是开普

勒研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的,无法在实验室中验证,故 C 正确。
r=3.8×108 m,月球公转周期为27.3 d,约2.36×106 s,

即a月=2.69×10-3 m/s2,则
。1可知,计算结果与预期符合得很好。
=
苹 3 643
这表明:地面物体(wùtǐ)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
与太阳、行星间的
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
12/10/2021
第六页,共四十四页。
探究(tànjiū)一
探究(tànjiū)二
探究(tànjiū)三
随堂检测
实例引导
例2有一质量为m0、半径为R的密度均匀球体,在距离球心O为2R的地方有一质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7.2万有引力定律(共25张ppt)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7.2万有引力定律(共25张ppt)

观察与思考
利用已知行星与太阳间引力公式推导月球加速度
1.已知月心到地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则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
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在地面附近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值是多少?
月球受地球引力为: =
地月

2


月 =
= 2


苹果受地球引力为: =
地 苹

2


苹 =
= 2
观察与思考
思考1:生活中的匀速圆周运动遵从怎样的动力学规律?
合力提供向心力,即合 =
2
4π2
= 2 =2


思考2:行星绕太阳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力提供
向心力?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观察与思考
思考3: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向心力,那么这
3
由开普勒三定律: 2
6.67×10-11 m2/kg2。
卡文迪什
4.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普遍性 宇宙间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
相互性 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宏观性
地面上的一般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比较小,与其他力比较可忽略不计,但在
质量巨大的天体之间或天体与其附近的物体之间,万有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m太m
(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 F=G 2 中,G与太阳、行星都没有关
r
系。( √ )
(3)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等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
√)
(4)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太阳质量无关。
(
×)
月—地检验
观察与思考
如图甲所示秋天苹果成熟后会从树上落下来;如图乙所示为月球绕着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PPT优秀课件
√B.F 和 F′大小相等,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 和 F′大小相等,是同一个力
√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解析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F′和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太阳对行
星的引力提供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正确答案为B、D.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F′∝mr2太 m太m
则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F∝ r2 m太m
写成等式 F= G r2 .
第六页,共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五页。
二 月—地检验
1.猜想: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
m月m地 F=G r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
m地 月= F = G r2
m月
.
地面上苹果自由下落的加速度
a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PPT优秀课 件
科 目:物理
适用版本: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一页,共三十五页。
学习目标 1.知道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能利用开普 勒第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表达式.
一 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设行星的质量为m,速度为v,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为
r.
天文观测测得行星公转周期为T,则
向心力
F=mvr2=
4π2 m T2 r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Tr32=k

由①②得:F=4π2kmr2

m 由③式可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F∝ r2
第五页,共三十五页。
a月 =

人教必修第二册第七章2.万有引力定律课件(34张)

人教必修第二册第七章2.万有引力定律课件(34张)

[交流讨论] (1)你与同桌间的万有引力约为多少?(已知 G=6.67×10-11 N·m2/kg2) (2)芝麻粒重力约为你和同桌之间引力的多少倍?为什么万有引力没把你和同桌吸到 一起? (3)平时在对某物体受力分析时需要分析该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吗? 提示:(1)F 万=Gmr1m2 2 =6.67×10-11×605.×5525 N≈1.0×10-6 N (2)芝麻粒的重力约为 4.0×10-5 N,约为你和同桌之间引力的 40 倍。这时的引力很小, 远小于人和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两个人靠近时,不会吸引到一起。 (3)由(1)(2)知,平常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非常小,故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一般不考 虑两物体的万有引力,除非是物体与天体、天体与天体间的相互作用。
2.适用条件: (1)严格地说,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其中 r 是两质点间的距离。 (2)万有引力定律也适用于计算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其中 r 是两 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3)计算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 r 为球心与质点间 的距离。 (4)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近似适用,其中 r 为两物 体质心间的距离。
(2)引力常量测定的意义 ①卡文迪什利用扭秤装置通过改变小球的质量和距离,证实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及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②引力常量的确定使万有引力定律能够用于__定__量__计__算_,显示出真正的实用价 值。 ③卡文迪什扭秤实验是物理学上非常著名和重要的实验,_扭__秤__实验巧妙地将 _微__小__量进行_放__大__,开创了测量_弱__力__的新时代。
1.两个简化模型: (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由于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的轨迹的两个焦点靠得 很近,行星的运动轨迹非常接近圆,所以将行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 (2)质点模型:由于天体间的距离很远,研究天体间的引力时将天体看成质点,即天 体的质量集中在球心上。 提醒: (1)把行星的轨道简化为圆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就简化成了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对 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牛顿是在椭圆轨道下推导出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大小的。

2 新教材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2  新教材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解析] 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充当向 心力,故 A 错误;行星绕太阳旋转的向心力是来自太阳对行星 的万有引力,故 B 正确;牛顿认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 因是受到力的作用,行星绕太阳运动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一 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 C 正确;牛顿把地面上的动力学关系作 了推广应用到天体间的相互作用,推导出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 力关系,故 D 正确. [答案] BCD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思维辨析 (1) 万 有 引 力 不 仅 存 在 于 天 体 之 间 , 也 存 在 于 普 通 物 体 之 间.( ) (2)引力常量是牛顿首先测出的.( ) (3)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间的距离成反比.( ) (4)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可知,质量一定的两个物体若无限 靠近,它们间的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 ) 提示:(1)√ (2)× (3)× (4)×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三、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 们的__连__线__上___,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__质___量__m_1_和__m_2_的__乘__积____ 成正比,与它们之间___距__离__r_的__二__次__方____成反比. 2.表达式:F=Gmr1m2 2. 3.引力常量 G: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测量得出,常取 G= __6_.6_7_×__1_0_-__11___N·m2/kg2.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核心深化】 1.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是相互的,沿两个星体连线方向,指向 施力星体. 2.公式中 G 为比例系数,与行星和太阳均没有关系. 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也适用于行星和卫星间. 4.该引力规律普遍适用于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

高中物理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2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高中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2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高中物理课件
星间的引力遵从____□1_1_相__同___(填“相同”或“不同”)的规律。
3.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__□1_2_吸__引_____,引力的方向在它 们的___□_1_3_连__线___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m1 和 m2 的___□1_4__乘_积____成正 比、与它们之间距离 r 的_□_1_5_二__次__方___成反比。
[完美答案] D
12/9/2021
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二页。
答案
对于太阳周围的行星,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12/9/2021
第二十三页,共九十二页。
[变式训练1] (多选)根据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圆周运动的知识
和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F∝mr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F′∝Mr2 ,
12/9/2021
第二页,共九十二页。
01课前自主 学习 (zìzhǔ)
12/9/2021
第三页,共九十二页。
1.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1)模型简化:行星以太阳为圆心做_□0_1__匀_速__圆__周__运动。太阳对行星的引 力,就等于行星做_□_0_2_匀__速__圆__周_运动的向心力。
12/9/2021
12/9/2021
第十三页,共九十二页。
提示
活动 2:分析图乙所示行星的运动,有什么感想?
提示:行星做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行星与太阳间有相互作用力,太阳 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运动的向心力。
12/9/2021
第十四页,共九十二页。
提示
活动 3: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行星需要的向心力与它的质量有关 吗?也与太阳的质量有关吗?
提示:F=Gmr太2m。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PPT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PPT

➢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m F
r2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受 力星体的质量成正比, 与行星、太阳距离的二 次方成反比.
类 比

法三
F'
M r2
行星对太阳的引
力F′跟太阳的质
行 星
量成正比,与行
FF
星、太阳距离的

太 阳
二次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
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这
【答案】 C
题8[2019·广东仲元中学高一检测]地球的半径为R,
某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万有引力为F,则该卫星
在离地面高度D约6R的轨道上受到的万有引力约为
()
1F 36
1F 49
A. 6F
B. 7F C.
D.
题9 两个质量分布均匀、密度相同且大小相同的实心小球紧靠 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如图所示。现将其中一个小 球挖去半径为原球半径 的球,并按如图所示的方式紧靠在一起 (三个球心在一条直线上),试计算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
题13[2019•山东泰安高三模拟]某
一行星表面附近有颗卫星做匀速圆周
运动,其运行周期为T。假设航天员
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
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A 体静止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则这颗行星
的半4NT2径m2 为(

NT 4 4 2m
A.
4 2m NT 2
4 2m NTB4 .
C.
D.
题14[2019·河南洛阳高一检测]载人火箭竖直升空的加速度为a=50
常考题型
题组一 月----地检验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优秀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优秀课件

例如,根据广义相对论,黑洞的存在会弯曲其周围的 时空,形成所谓的“事件视界”。
通过结合万有引力和相对论的理论,科学家们能够更 深入地理解这些复杂的自然现象。
06
总结与展望
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总结
01
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解释了物体之间的引力关
系,是理解宇宙结构的重要基础。
02
宇宙航行的关键原理
万有引力定律不仅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还是宇宙航行的关键原理
。通过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人类能够准确计算天体的轨道和运动。
03
物理学发展的里程碑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为经典力学
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对后来的物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未来展望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因质量而产生的引力, 而相对论则尝试解释这种引力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
这种弯曲效应在强重力场中最为显著,例如黑洞或宇 宙大爆炸。
基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相对论应用场景
基于万有引力定律和相对论,我们可以推导出许多重 要的天体物理现象。
另一方面,在宇宙学领域,广义相对论被广泛应用于 解释宇宙的膨胀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2023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 力与宇宙航行优秀课件
目 录
• 万有引力定律概述 • 万有引力定律在宇宙航行中的应用 • 万有引力定律与行星运动规律的关系 • 万有引力定律的实验验证与应用拓展 • 万有引力定律与相对论的关联 • 总结与展望
01
万有引力定律概述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任何物体之间都存 在引力作用
04
万有引力定律的实验验证与 应用拓展
万有引力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行星的运动PPT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行星的运动PPT课件
A.F2 B.A点 C . F1 D.B点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万有引 力与宇 宙航行 行星的 运动PPT 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万有引 力与宇 宙航行 行星的 运动PPT 课件
探究三: 寻找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与距离关系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公转周期T 0.241 0.615
7.1 行星的运动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及简单应用;学会处理行星运动的近似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 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人们认识行星运动的历史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 法——质疑、批判、猜测、观察与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科学家对科学的执着和献身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 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的科学精神。
90天
冬半年快
88天
94天
夏半年慢
93天
如果地球匀速圆周运动,那四季的时间 应该有什么特点?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万有引 力与宇 宙航行 行星的 运动PPT 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万有引 力与宇 宙航行 行星的 运动PPT 课件
[做一做] 请画一个椭圆。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万有引 力与宇 宙航行 行星的 运动PPT 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万有引 力与宇 宙航行 行星的 运动PPT 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万有引 力与宇 宙航行 行星的 运动PPT 课件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地球
F
F R
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
R2
【典例示范1】 如图所示,P、Q为质量相同的两质点, 分别置于地球表面的不同纬度上,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 均匀球体,P、Q两质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Q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B.P、Q所受地球引力大小相等 C.P、Q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P所受地球引力大于Q所受地球引力
A.公式中的G是引力常m1量m2,它是由实验得出的,而不是人
为规定的
r2
B.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

C.m1和m2所受引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D.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 平衡力
【解析】选A、C。引力常量G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
许运用构思巧妙的“精密”扭秤实验第一次测定出来 的,所以选项A正确;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公式F=G 适物用体于不两 能质 看点 成间 质的 点相,所互以作选用项,当B错两误物。体相距很近时,两mr1m2 2
(3)宏观性:天体间万有引力较大,它是支配天体运动的 原因。地面物体间、微观粒子间的万有引力微小 ,不 足以影响物体的运动,故常忽略不计。 (4)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 量有关,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 关。
2.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1)万有引力定律公式适用于质点之间的引力大小的计 算。 (2)对于实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 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物体可视为质点)时也适用 。
F′N=
,两式联立可知A正确。
mM R2
-
42
mR
T2
【拓展例题】考查内容:万有引力与抛体运动综合问题 【典例示范】宇航员站在某一星球,从距离星球表面h 高度处,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 间t后小球落到星球表面,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 常量为G,求: (1)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2)该星球的质量。
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4倍,
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
A.
B.4倍
C.16倍
D.64倍
1 4
【解析】选D。由GMm
R2
=mg得M=
gR 2 G
,所以ρ= M
V
gR 2
G 4 R3
3g 4GR
,ρ=ρ地,即 3g
4GR
3g地 4GR 地
,得R=4R地,
3

M M地
gR 2 G
2
【解析】选B。设地球的半径为R,“鹊桥”号离地面的
GMm
GMm
高度为h,则Fh= R h2 ,F地= R2
,其中Fh=
1 2
F地,解
得:h∶R=( 2 -1)∶1,故选项B正确。
2.设地球自转周期为T,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 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同一物体在 南极和赤道水平面上静止时所受到的支持力之比为 ()
1×10-8 N,故选项A正确。
【补偿训练】
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甲质点的质
量不变,乙质点的质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同时它们间的
距离减为原来的 ,则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
大小将变为 ( 1)
A.
B.2F
C.4F
D.8F
F 2
【解析】选D。两个质点相距r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
为F= Mm,若它们间的距离缩短为 1 r,其中一个质点 的质量G 变r2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2 万有引力为8F,所 以D正确。
1 4
【解析】选B。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 Mm 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 的 ,故A可以采用;使G 两r2物体间的距离和两物体的质
量都1减为原来的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
可知,
万增有为4引原力 来与 的原2倍来,相质14 等量,不故变B不,根可据采万用有;引使力两定物G律体Mr间F2m=的距离
G
g g
地R
2 地
=64。
【素养训练】
1.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
射,为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
持。当“鹊桥”号在高空某处所受的引力为它在地面
某处所受引力的一半,则“鹊桥”号离地面的高度与地
球半径之比为 ( A.( 2 +1)∶1
2
)
2
B.( -1)∶1
任务2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由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很小,故地球自转带来的影响很 小,一般情况下认为: (1)在地面附近:mg=G 。
Mm R2
(2)若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则mg= G Mm 径,g为离地面h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R)。 h
2
(R为地球半
【典例示范2】 假设有一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相同,但
602 g
(2)月球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a=__4__2r_月__。
T月2
(3)对比结果:月球在轨道高度处的加速度近似等于 _3月_._结球_论_的_:_向地__心面__加物__速体__度受__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 太阳与行星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
三、万有引力定律 【思考】 既然太阳与行星之间、地球与月球之间,以 及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具有“与两个物体质量成正比, 与它们之间的距离二次方成反比”的吸引力,是否任意 两个物体之间都有这样的力呢? 提示:是
【正确解答】(1)由平抛运动的知识知,在竖直方向小
球做自由落体运动,h= 所以g=2h。
1 gt2,
2
(2)在星球t2 表面,物体的重力和所受的万有引力相等。
故有:mg=G ,所以M=
Mm
答案:
R2
gR 2 2hR 2 G Gt2
1
2h t2
2
2hR Gt 2
2
【课堂回眸】
,又何必对未知的前方魂牵梦萦?生 活中, 其实我 们每个 人都有 目标, 并且我 们的奋 斗,都 是为了 能离它 更近。 奋斗努 力,快 步走行 ,无可 厚非, 但是我 想,人 生在路 上行走 ,本应 该走走 停停, 该歇的 则歇一 歇,该 停的则 停一停 ,在生 活一直 往前走 的同时 ,适时 的放慢 脚步, 看看你 的身边 ,看看 你的周 围,欣 赏一下 沿途的 美丽风 景,也 许里面 就有会 你想要 的东西 。不要 为了追 求物质 财富, 不要忙 于到达 目的地 ,只顾 疲于奔 跑,而 错过了 身边美 丽的风 景,不 要让你 已拥有 的很多 东西在 手中悄 悄的流 失,失 去对它 的珍惜 ,更不 要怨天 怨地怨 人怨己 ,抱怨 自己的 人生磕 磕绊绊 ,不如 人意。 要知道 很多时 候,当 在你盲 目地追 求着你 的目标 后,当 你在怨 天怨地 怨人怨 己时, 回过头 来看时 ,可能 会发现 :许多 的美丽 和幸福 ,原来 就在你 路途的 景色里 !
GMT 2 A. GMT2 42R3
C.
GMT2 42 GMT 2
R
3
GMT 2 B. GMT2 42R3
D.
GMT2 42 GMT 2
R
3
【解析】选A。在南极时物体受力平衡,支持力等于万
有引力,即FN=G mM ;在赤道上物体由于随地球一起自
转,万有引力与支R持2 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G
二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任务1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1.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如图所示,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A处物体的质量为m,则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为F,方向指向地心O,由万有引力公式得F=G 。引力F 可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其中F1为物体随地M球m自转做 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n,F2就是物体的重力mg。R 2
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 ,故C可以采用;使其中一
G
Mm r2
1
4
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 1 ,距离不变,根据万有引
力定律F= Mm 可知,万有引力4 变为原来的 1 ,故D可以
采用。 G r2
4
【素养训练】
1.(多选)对于质量为m1和质量为m2的两个物体间的万 有引力的表达式F=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⑥与太阳到行星的距离有关。
二、月—地检验 【思考】 拉住月球使它围绕地球运动的力,与拉着苹 果下落的力以及太阳对行星的力是否遵循相同的规律 呢? 提示:遵循相同的规律
1.猜想: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得苹果下落的力 是2.同检一验种方力法,:同样遵从“_平__方__反__比__”的规律。 (1)物体在月球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a=___1___。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_相__互__吸__引__,引力的方 向的在乘积_它_成_们___的____连____线,_与_上_它_,们引之力间的的大距小离与r物的体二的次质方量成m_1和__m_2_。
正比 2.公式:F=_G__m_1m__2 _。 四、引力常量 r2
反比
1.测量者:_________。
2.重力与纬度的关系:地面上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升高
而变大。
(1)赤道上:重力和向心力在一条直线上F=Fn+mg, 即G =mrω2+mg,所以mg=G -mrω2。
Mm R2
Mm R2
(2)地球两极处:向心力为零,所以mg=F=G Mm 。 (3)其他位置: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R重2 力的大小 mg<G ,重力的方向偏离地心。
2.万有引力定律
一、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思考】 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任何方式改变 速度都需要力,行星运动需要的力是哪个天体对它产生 的力? 提示:太阳
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行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