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治疗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诊疗指南

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一) 根治性膀咣切除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的标准治疗,是提高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生存率、避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有效治疗方 法。该手术需要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分级、肿瘤发生部位、有无累及邻近器官 等情况,结合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选择。文献报道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 可能性为30%~40%,淋巴结清扫范围应根据肿瘤范围、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和患者情 况决定,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在术中应用淋巴结检测仪(即手持型伽马探测器)测定是否有 淋巴结转移,决定淋巴结清扫范围。
(3)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生存率:随着手术技术和随访方式的改进,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 生存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死亡率为1.8 9~2.5%,主 要死亡原因有心血管并发症、败血症、肺栓塞、肝功能衰竭和大出血。患者的总体5年 生存率为54.5%~68%,10年生存率为66%。
(二) 保留膀胱的手术
羟基喜树碱 10~20mg
TUR术后开始灌注时间
即刻 ---- 术后马上灌注或在 6 or 24hrs内
开始
延迟 ---- 术后 10 or 14 天开始
诱导膀胱灌注治疗频率 每周一次, 共 4 ~8 周
维持膀胱灌注治疗 每月一次, 共6~12个月
常用的灌注方案
术后立即单次灌注化疗已经成为单发低危病人的标准治疗和高危病人的初始治疗 越早越好,TUR后6小时内或不迟
三、膀胱癌恶性程度分级
1973 WHO分级 乳头状瘤 尿路上皮癌1级,分化良好 尿路上皮癌2级,中度分化 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
2004 WHO分级 乳头状瘤 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分级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分级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

前言
引用文献约 342条 其中国内41条,占12.0%
流行病与病因学
流行病学 发病率、死亡率、自然病程
2002年我国膀胱癌发病率 男3.8/10万,女1.4/10万 男性:居全身肿瘤第8位 女性:居全身肿瘤第12位
病因与致病危险因素
职业、环境、吸烟、致癌物(芳香胺类)、遗传、基 因……
非肌层浸润肿瘤的随访
推 荐 意 见 1.所有患者应以膀胱镜为主要随访手段,在术 后3个月接受第一次复查。 2.低危肿瘤患者如果第一次膀胱镜检阴性,则 9个月后进行第二次随访,此后改为每年一 次直至5年。 3.高危肿瘤患者前2年中每3个月随访一次,第 三年开始每6个月随访一次,第五年开始每 年随访一次直至终身。 4.中危肿瘤患者的随访方案介于两者之间,由 个体的预后因素决定。
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术后要定期行尿道镜
检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化疗
新辅助化疗 术后辅助化疗
转移性肿瘤的化疗
动脉导管化疗
化疗方案:MVAC,GC、…
放疗
根治性放疗
辅助性放疗
姑息性放疗


推 荐 意 见 1.化疗和放疗主要作为膀胱癌的辅助性治疗。 2.全身化疗是转移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 3.化疗应选择含铂类的联合化疗方案,MVAC 方案和GC方案为一线化疗方案。 4.化疗或放疗可作为根治性手术的选择性替代 方式,但疗效次于根治性手术。 5.联合放化疗有可能提高保留膀胱的可能性, 但应密切随访。
引用文献较多
组织病理学——分级
WHO 1973 乳头状瘤 尿路上皮癌 1级,分化良好 尿路上皮癌 2级,中度分化 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 * * 新的分类主要基于光镜下 的显微组织特征,相关形态特征 和组织结构. 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WHO/ISUP 1998,WHO 2004 乳头状瘤 乳头状低度恶性倾向的尿路上皮肿瘤 乳头状低度恶性倾向的尿路上皮肿瘤

膀胱癌化疗方案

膀胱癌化疗方案

膀胱癌化疗方案第1篇膀胱癌化疗方案一、方案背景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在膀胱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方案旨在为膀胱癌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化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二、治疗原则1. 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

2. 严格遵循国家有关化疗药物使用的规定,确保化疗药物的安全、有效。

3. 密切观察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等,综合治疗。

三、化疗方案1. 化疗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选择以下药物进行化疗:(1)顺铂(Cisplatin)(2)吉西他滨(Gemcitabine)(3)多柔比星(Doxorubicin)(4)长春新碱(Vincristine)(5)卡铂(Carboplatin)2. 化疗方案方案一:GC方案吉西他滨 1000mg/m²,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 70mg/m²,静脉滴注,第1天。

方案二:MVAC方案多柔比星 30mg/m²,静脉滴注,第1、15天;长春新碱 1mg/m²,静脉滴注,第1、15天;顺铂 70mg/m²,静脉滴注,第1天;美罗华(Mesna) 400mg/m²,静脉滴注,第1、15天。

方案三:PC方案卡铂 AUC=5-7,静脉滴注,第1天;紫杉醇(Paclitaxel) 175mg/m²,静脉滴注,第1天。

3. 化疗周期每21天为一个化疗周期,共进行4-6个周期。

四、化疗期间监测与评估1. 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了解患者化疗期间的身体状况。

2. 严密观察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止吐药、抗过敏药物等。

3. 每个周期化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后续化疗方案。

五、化疗结束后随访1. 化疗结束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病情、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诊疗指南是指医学专家根据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对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制定的指导方针。

以下是一般性的膀胱癌诊疗指南:
1. 临床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和常规检查结果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膀胱癌的可能性。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膀胱超声检查、膀胱镜检查、腹部CT 或MRI等,用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袭程度。

3. 病理学检查:通过膀胱镜检查取得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病变的类型和分级。

4. 分期评估:膀胱癌分为肌层非侵袭性膀胱癌(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和肌层侵袭性膀胱癌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根据病理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期评估。

5.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膀胱癌,可行经膀胱镜切除肿瘤(TURBT),对于肌层侵袭性膀胱癌,可能需要进行膀胱切除手术,并可能需要结合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

6. 辅助治疗:对于某些高风险的患者,可能会进行术前或术后的化疗或放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7. 随访和监测: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包括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

需要强调的是,膀胱癌的诊疗指南是根据目前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制定的,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意见来确定。

因此,建议在确诊膀胱癌后及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膀胱癌诊疗治疗指南培训课件

膀胱癌诊疗治疗指南培训课件

膀胱癌诊疗治疗指南
15
Urothelial Papilloma
➢ Urothelial papilloma is defined as discrete papillary growth with a central fibrovascular cores lined by urothelium of normal thickness and cytology. There is no need for counting the number of cell layers.
膀胱癌诊疗治疗指南
22
四、诊断
1. 早期检测与症状 2. 体格检查 3. 影像学检查 4. 尿细胞学其它标记物 5. 尿液膀胱癌标记物
6. 膀胱镜检查和活检 7. 诊断性电切 8. 荧光膀胱镜检查 9. 二次经尿道电切术 10. 窄带光成像
Stenzl A, et al.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2011,14-20
术后辅助治疗
1. 膀胱灌注化疗 2. 膀胱灌注免疫治疗(BCG、免疫调节剂)
膀胱癌诊疗治疗指南
28
术后膀胱灌注化疗
即刻(24h) —— 单次(低危) 早期(4-6W)—— 维持(6-12M) 化疗药物的选择
丝裂霉素 表柔比星 个体化
膀胱癌诊疗治疗指南
29
BCG灌注禁忌症
膀胱癌诊疗治疗指南
膀胱癌诊疗治疗指南
意义
➢ 对膀胱癌的四个“有利于”
诊疗方式的选择与统一 治疗方式的结果判定 不同地区诊疗结果的比较 提高诊疗水平,维护患者的利益
膀胱癌诊疗治疗指南
2
内容
1. 前言 2. 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3. 组织病理学 4. 诊断

膀胱癌诊疗规范

膀胱癌诊疗规范

膀胱癌诊疗规范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一、膀胱癌的诊断膀胱癌诊断及病理分级、分期的基本原则如下。

1)需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超声、泌尿系 CT/MRI 检查或CTU/MRU 检查、胸部 X 线/或胸部 CT 检查。

2)怀疑膀胱癌的患者应行膀胱镜检查;对可能需要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或需要化疗的患者,建议同时病理活检;部分患者行诊断性TURBT 明确病理结果及病理分期。

3)怀疑原位癌、尿脱落细胞阳性而无明确肿瘤、无黏膜异常者应考虑随机活检,可选择荧光膀胱镜或NBI 膀胱镜检查。

4)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骨痛或碱性磷酸酶升高怀疑有骨转移者,建议骨扫描检查。

5)尿膀胱肿瘤标志物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对可疑尿路上皮肿瘤诊断;中、高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是否复发转移有辅助作用。

6)推荐采用膀胱癌 2017 TNM 分期系统(AJCC)进行病理学分期荐采用2004年及2016版的分级标准(表3)。

7)尿路上皮癌分子分型根据 CK5/6、CD44、CK20 和P53 表达情况分为基底样型(Basal)、管腔样型(Luminal)和野生型P53 样型,与预后相关,基底样型预后最差,野生型 P53 样型预后最好。

表 1 2017 年 AJCC 膀胱癌 TNM 分期表 2 WHO 2016 版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分类和浸润性膀表 3 WHO 1973 年及 2004 年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分级系统WHO 1973 年分级WHO 2004 年分级乳头状瘤乳头状瘤Grade 1:高分化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乳头状瘤Grade 2:中分化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Grade 3:低分化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二、膀胱癌的治疗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NMIBC):标准治疗手段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根据复发危险决定膀胱内灌注治疗方案。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ppt课件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ppt课件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肿瘤基底部血流信 号
泌尿系统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为常规检 查以期发现并存的上尿路肿瘤。对于T1高 级别肿瘤(该肿瘤可致上尿路肿瘤发生率 增加7%)、浸润性膀胱肿瘤或膀胱肿瘤并 发肾盂、输尿管肿瘤以及肾积水征象时仍 有其应用价值
计算机断层成像:CT在诊断膀胱肿瘤和评估膀胱癌浸润范围(特别是 显示膀胱外肿瘤浸润)方面有一定价值。如果膀胱镜发现肿瘤为广基无 蒂、恶性度高、有肌层浸润的可能时可行CT检查,以了解肿瘤的浸润 范围
删除了自然病程部分
膀胱癌的危险因素: 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是明显的两大
致病因素;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危险因素,约有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 引起,可使危险率增加2-4倍,危险率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约20%膀 胱癌由职业因素引起;有学者研究认为商业人士和行政人员、男性的电工和 电子工业工人有患膀胱癌的倾向;清洁工和助理职业对患膀胱癌有保护作用 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慢性感染、应用环磷酰胺、滥用含有非那西丁的止痛 药(10年以上)、近期及远期的盆腔放疗史、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和氯消 毒水、咖啡、人造甜味剂及染发;遗传,如患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 膀胱癌发病率也明显增高;有研究显示,饮酒的膀胱癌发病率是不饮酒的 2.53倍;大量摄入脂肪、胆固醇、油煎食物和红肉;一项新加坡的队列研究 报告显示摄入较多的豆类食品可能增加膀胱癌的危险;有研究认为苏打水也 是膀胱癌的饮料类危险因素。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慢性尿路感染、残余 尿及长期异物刺激(留置导尿管、结石)与之关系密切,其主要见于鳞状细 胞癌和腺癌 正常膀胱细胞恶变开始于细胞DNA的改变,芳香胺类化合物是主要的化学致 癌物,其广泛存在于烟草和各种化学工业中,致癌物质进入尿液中来诱导膀 胱上皮细胞恶变,基因上有两种改变:原癌基因突突变为癌基因;编码调节 细胞生长、DNA修复或凋亡的蛋白抑制基因失活 尿路上皮肿瘤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多中心性,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的病史是膀 胱尿路上皮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风险累计达15-50%

膀胱癌治疗指南

膀胱癌治疗指南

膀胱癌治疗指南疾病简介: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指膀胱内细胞的恶性过度生长。

最常见的过度生长位于膀胱腔内,也就是膀胱的粘膜上皮。

人体内,空腔脏器的表面通常由上皮细胞构成。

例如你的脸颊内侧,胃,肠子,胆囊,也包括膀胱均是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的。

每个脏器都有它自己的一类上皮细胞。

膀胱的粘膜上皮细胞称作尿路上皮细胞,由它生成的癌就称作尿路上皮癌,占到了所有膀胱癌的90%-95%,是最常见的一类膀胱癌。

其他不太常见的膀胱癌有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疾病分类广泛地讲,膀胱癌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原发癌和转移癌。

原发性膀胱癌起源于膀胱本身,转移癌来源于其它器官,只是癌细胞扩散到了膀胱,一般通过血流、淋巴系统或者直接从邻近器官侵袭到膀胱,如前列腺、直肠、子宫颈。

原发性膀胱癌(Primary cancer of the bladder)要比转移性膀胱癌常见得多。

其中最常见的是尿路上皮癌,占90%以上。

膀胱癌可以有多种形态:1)乳头状的,外形看上去有的像花菜,有的像水草,有一个细蒂与膀胱壁相连;2) 扁平状的,外形看上去呈片状或条状,天鹅绒样,表面发红,没有蒂与膀胱壁相连;3)实体状的,外形看上去像疣样赘生物,块状,基地广,有一个宽蒂与膀胱壁相连。

大约70%的尿路上皮癌是乳头状的,它比广基和无蒂的肿瘤有更好的预后。

比较少见的膀胱癌有鳞状细胞癌、腺癌和脐尿管癌等。

鳞状细胞癌大约占膀胱癌的3%-7%;在埃及,它占所有膀胱癌的75%。

一种叫做血吸虫病的寄生虫感染在埃及很普遍,感染这种寄生虫后,会在膀胱内形成一种慢性刺激,数年之后,患者就容易发生鳞状细胞癌。

其它能够造成膀胱内慢性刺激的情况如长期留置导尿管,也能使病人易于发生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不像尿路上皮癌那样淋巴结转移比较多,但是容易直接扩散,穿透膀胱到达邻近器官。

鳞状细胞癌局部侵犯比较严重,而且对放化疗不敏感,因此比尿路上皮癌预后差。

膀胱腺癌非常少见,大约占所有膀胱癌的2%。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06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策 略
患者心理需求分析及干预措施
膀胱癌患者心理需求分析
面对疾病,患者可能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得到及 时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如认知行 为疗法、心理疏导等。
定期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
放疗与手术结合
放疗与手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如术前新辅助放疗联合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已成为肌层浸 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
近年来,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为膀胱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 疗选择。
放射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手段效果评价
放疗与化疗联合
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 ,尤其是对于局部晚期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已成为标准 治疗方案之一。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 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11
目录
• 膀胱癌概述与流行病学 •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 手术治疗原则与技巧进展 • 药物治疗方案优化与调整
目录
• 放射治疗地位与作用认识深化 •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01
膀胱癌概述与流行病学
尿常规检查是膀胱癌的初步筛查方法 ,可发现尿液中的异常成分。
影像学检查
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 膀胱内的肿瘤病变,评估肿瘤的分期 和浸润深度。
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癌的金标准, 可直接观察膀胱内的肿瘤病变,并取 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02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 更新要点

《ESMO膀胱癌诊断、治疗和随访实践指南》解读

《ESMO膀胱癌诊断、治疗和随访实践指南》解读

《ESMO膀胱癌诊断、治疗和随访实践指南》解读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首次发布了《ESMO膀胱癌诊断、治疗和随访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于2008年、2010年、2011年分别进行了3次修订。

2014年8月,ESMO进行了第4次修订,并发表在其会刊《肿瘤学年鉴》(Ann Oncol)上。

2014 年版《指南》中,诊治原则针对的是膀胱尿路上皮癌,不包括膀胱鳞癌和腺癌。

现就本版《指南》中的诊治原则及与2011年版相比更新的部分内容与大家逐一分享。

2014年版《指南》全文包括发病率和流行病学、病理诊断、肿瘤的分期和风险评估、局部或局限性膀胱癌的治疗、进展性和转移性膀胱癌的治疗、个性化治疗、随访和远期并发症、注释、利益冲突声明、参考文献,共10部分内容。

发病率和流行病学2014 年版《指南》第1 部分“发病率”中增加了流行病学,简要介绍了膀胱癌的高发年龄和临床症状的特点。

将2008年欧洲膀胱癌发病率数据更新为2012 年的数据。

2012 年欧洲新发膀胱癌患者151297 例,年龄标准化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17.7例/10万人口,女性膀胱癌发病率为3.5 例/10 万人口。

2012年欧洲膀胱癌患者死亡52395例,年粗死亡率为7.1例/10万。

病理诊断2014年版《指南》第2部分中将2011年版的“诊断”修改为“病理诊断”。

两版病理分类都推荐采用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膀胱癌分类标准。

鉴于1973年WHO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标准的实用性,且应用广泛,2014年版中建议可以分别采用2004 年或1973年WHO膀胱尿路上皮癌分级标准。

肿瘤的分期和风险评估在《指南》第3部分“肿瘤的分期和风险评估”中,两版都强调要仔细完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全血及肾功能检查、膀胱超声检查、膀胱镜检查和诊断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为了解是否有肿瘤超出膀胱或侵及邻近器官必须做双合诊检查。

由于是否伴有原位癌会影响治疗方案及预后,两版都强调当尿细胞学阳性或既往诊断有原位癌时,应对膀胱镜检查时发现略带红色的的区域或有怀疑的区域进行活检或随机活检。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一)2007一、前言膀胱癌是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

目前对膀胱癌的诊断、治疗等诸多方面尚缺乏比较统一的标准,有必要对膀胱癌的临床诊疗行为进行规范。

为了进一步统一膀胱癌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利于对膀胱癌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判定以及与各地区膀胱癌诊疗结果的比较,提高我国膀胱癌的诊断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编写组,在分会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与组织下,以国内外循证医学资料为依据,参考《吴阶平泌尿外科学》、Campbell’s Urology和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等相关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结合国内临床实际,经过反复研讨,编写完成了中国《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便为我国不同医疗条件下泌尿外科医师选择合理的膀胱癌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提供相应有益的指导。

在《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编写过程中,通过PUBMED医学检索网、中华医学期刊网等对膀胱癌诊断治疗相关论文特别是近10~15年间的文献进行了检索。

根据论文可信度的评价,最后《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中共引用342条文献,其中由我国学者在国内或国际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共41条。

二、膀胱癌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一)流行病学1.发病率和死亡率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在男性排名第六位,女性排在第十位之后[1]。

在美国,膀胱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位列前列腺癌、肺癌和结肠癌之后,在女性恶性肿瘤位居第九位[2]。

2002年世界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10.1/10万,女性为2.5/10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男性为4/10万,女性为1.1/10万。

美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24.1/10万,女性为6.4/10万[10。

美国癌症协会预测2006年美国膀胱癌新发病例数为61 420例(男44 690例,女16 730例),死亡病例数为13 060例(男8 990例,女4 070例)[2]。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实验室检查项目与意义
01
02
03
尿常规
检查尿液中的红细胞、白 细胞等成分,有助于发现 膀胱感染或血尿等症状。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检测尿液中的肿瘤细胞, 可作为膀胱癌的初步筛查 手段。
肿瘤标志物
如膀胱肿瘤抗原(BTA) 、核基质蛋白22( NMP22)等,有助于膀 胱癌的辅助诊断及病情监 测。
病理学检查方法及适应症
和更好的生存获益。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建议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 忌症,确保手术安全。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术中精细操作,减少组织 损伤和出血。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 染发生。
放射性损伤防护策略
01 精确制定放疗计划,减少正常组织照射剂 量。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01
既是治疗手段,也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可获得病理组织进行病
理学检查。
膀胱穿刺活检
02
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可疑病变,可进行膀胱穿刺活检以明确
诊断。
淋巴结活检
03
对于怀疑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进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思路与技巧
膀胱结石
膀胱炎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膀胱内的结石影, 与膀胱癌的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膀胱癌的典型症状包括血尿、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 、尿痛等)以及腹部肿块等。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消瘦 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
膀胱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尿常规、尿脱落细胞学、膀胱镜检查 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其中,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癌的 重要手段,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膀胱癌治疗指南解读

膀胱癌治疗指南解读

精选ppt
26
NMIBC治疗推荐意见
1. TUR-BT术是非肌层浸润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2. 对低危的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术后可只进行单剂即刻膀胱
灌注化疗,而无需维持膀胱灌注治疗。
3. 对中、高危的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术后单剂即刻膀胱灌注 化疗后,应进行后续化疗药物或BCG维持灌注治疗。
4. 对高危的非肌层浸润膀胱癌,首选BCG膀胱灌注治疗(至 少维持1年)。
精选ppt
14
推荐意见
1.膀胱肿瘤患者需询问病史,做体格检查、尿常规、B超、尿脱落细 胞学、IVU或泌尿系CT/MRI检查及胸片。
2.对所有考虑膀胱癌的患者应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或诊断性TUR。
3.对怀疑原位癌、尿脱落细胞学阳性而无明确粘膜异常者应考虑随 机活检,可选择荧光或NIB膀胱镜。
4.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疑有骨转移者,可选择骨扫描检查。
精选ppt
8
尿细胞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
➢尿细胞学:是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尿膀胱癌标志物:尿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具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应用于临床。 ➢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种更理想的标志物能够取 代膀胱镜和尿细胞学检查。
精选ppt
9
内镜检查
❖ 膀胱镜:最可靠的方法,用软性膀胱镜更佳。 ❖ 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在尿细胞学阳性而膀胱粘 膜正常,怀疑有原位癌时,应考虑随机活检。 ❖ 诊断性经尿道电切术(TUR):影像学发现膀胱肿 瘤,可直接行TUR,省略膀胱镜检查。注意尽量避免 烧灼。
精选ppt
10
组织病理学—恶性程度分级
WHO 1973
WHO 2004
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
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乳头状瘤 尿路上皮癌 1级,分化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尿膀胱癌标志物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对可疑尿路上皮肿瘤或中 高危术后患者,可选择使用。
6. 膀 胱 癌 分 期 系 统 : 推 荐 采 用 膀 胱 癌 2009 第 7 版 TNM 分 期 系 统 (UICC)。建议使用WHO 2004分级法进行组织学分级。
精选ppt
15
膀胱癌的诊断策略
NMIBC MIBC
确病理分级分期提供依据。 ➢ 但中高级别T1期膀胱癌首次电切术后肿瘤
残余率可达33.8-36%。
精选ppt
组织病理学——分期
UICC 2009 TNM
精选ppt
12
TNM分期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is 原位癌(‘扁平癌’) T1 肿瘤侵及上皮下结缔组织 T2 肿瘤侵犯肌层 T2a 肿瘤侵犯浅肌层 (内侧半) T2b 肿瘤侵犯深肌层 (外侧半) T3 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a 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b 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膀胱外肿块) T4 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 和腹壁 T4a 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 T4b 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
精选ppt
14
推荐意见
1.膀胱肿瘤患者需询问病史,做体格检查、尿常规、B超、尿脱落细 胞学、IVU或泌尿系CT/MRI检查及胸片。
2.对所有考虑膀胱癌的患者应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或诊断性TUR。
3.对怀疑原位癌、尿脱落细胞学阳性而无明确粘膜异常者应考虑随 机活检,可选择荧光或NIB膀胱镜。
4.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疑有骨转移者,可选择骨扫描检查。
❖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 3.8/10万,女性为1.4/10万。
❖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且城市居民膀 胱癌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
精选ppt
3
病因学
❖ 膀胱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既 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
❖ 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 品。
膀胱癌诊断治疗 指南
精选ppt
1
目录
1. 膀胱癌的流行病学 2. 膀胱癌的诊断 3.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及随访 4.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及随访 5.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 6. 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精选ppt
2
流行病学
❖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 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
精选ppt
7
膀胱癌的影像学检查
➢超声:一线检查方法(经腹、经直肠、经尿道) 。 ➢IVU:鉴别上尿路肿瘤,明确是否肾积水。 ➢CT:评估膀胱癌浸润范围,CTU可代替IVU。 ➢MRI:评估肿瘤分期优于CT,对造影剂过敏时可行。 ➢MRU;判断骨转移优于CT及骨ECT。 ➢骨扫描:明确有无骨转移。 ➢胸片:排除肺部转移,CT优于胸片。 ➢PET-CT:判断淋巴结转移优于CT和MRI,用于判断术 前淋巴结转移及软组织肿块鉴别,术后随访。
❖ 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还包括慢性感染(细菌、血吸虫及HPV感 染等)、应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滥用含有非那西汀的止痛 药、近期及远期的盆腔放疗史、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和氯 消毒水、咖啡、人造甜味剂及染发。
❖ 膀胱癌还可能与遗传有关
精选ppt
4
病因学
❖ 尿路上皮肿瘤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多中心性,上尿 路尿路上皮肿瘤病史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重要危 险因素。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后出现膀胱癌的 风险累计达15%-50%。
❖低危:原发、单发TaG1、直径<3cm,没有CIS (需同时具备)。
❖中危:所有不包含在低危和高危之间的情况。 ❖高危:以下任一项
①T1期肿瘤 ②G3 ③CIS ④同时具备多发、复发、直径>3cm的
TaG1G2
精选ppt
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MIBC的手术治疗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 既是诊断方法又是治疗方法。为肿瘤的准
精选ppt
8
尿细胞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
➢尿细胞学:是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尿膀胱癌标志物:尿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具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应用于临床。 ➢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种更理想的标志物能够取 代膀胱镜和尿细胞学检查。
精选ppt
9
内镜检查
❖ 膀胱镜:最可靠的方法,用软性膀胱镜更佳。 ❖ 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在尿细胞学阳性而膀胱粘 膜正常,怀疑有原位癌时,应考虑随机活检。 ❖ 诊断性经尿道电切术(TUR):影像学发现膀胱肿 瘤,可直接行TUR,省略膀胱镜检查。注意尽量避免 烧灼。
❖ 目前尚无可靠的指标对膀胱癌的发病风险进行预 测。
精选ppt
5
目录
1. 膀胱癌的流行病学 2. 膀胱癌的诊断 3.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及随访 4.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及随访 5.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 6. 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精选ppt
6
膀胱癌的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间歇性全程无痛血尿 ❖常见症状:膀胱刺激征和盆腔疼痛 ❖其他症状:腰痛、下肢水肿、盆腔包块、尿潴留 ❖晚期症状:消瘦、肾功能不全、腹痛、骨痛
精选ppt
16
NMIBC的诊断策略
精选ppt
17
MIBC的诊断策略
精选ppt
18
目录
1. 膀胱癌的流行病学 2. 膀胱癌的诊断 3.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及随访 4.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及随访 5.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 6. 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精选ppt
19
NMIBC的危险度分级
精选ppt
13
TNM分期
N (区域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真骨盆区(髂内、闭孔、髂外,或骶前)单个淋巴 结转移 N2 真骨盆区(髂内、闭孔、髂外,或骶前)多个淋巴 结转移 N3 髂总淋巴结转移
M (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精选ppt
10
组织病理学—恶性程度分级
WHO 1973
WHO 2004
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
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乳头状瘤 尿路上皮癌 1级,分化良好
低级别尿路上皮癌
尿路上皮癌 2级,中度分化
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
高级别尿路上皮癌
新的分类主要基于光镜下的显微组织特征,相关形态特征和组织
结构。
精选ppt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