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操作规范
毫针刺法操作规范(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以一次性针灸针、75%酒精、棉棒、污物碗。
(2)体位: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以操作方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能持久留针为宜。
如:胸腹部穴位取仰卧屈膝或仰靠坐位,背部穴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
(3)进针法:以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术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以拇、食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
此为单手进针法,多用于5cm以内的短针。
若为6.67~10cm以上的长针,可采用双手进针,即以左手拇、食指裹棉球捏住针体,露出针尖0.67~1cm,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两手同时下压,快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然后左手支持针体,右手拇、食指捻转针柄,将针刺入深处。
(4)针感:当针刺入一定深度时,局部出现酸、麻、胀、重感,亦可向一定方向传导。
此谓“得气”,为正常针感。
(5)进针角度:针体与皮肤呈直角,垂直刺入,称“直刺”,适用于肌肉丰厚、深刺部位;针体与皮肤呈45。
角刺入,称"横刺"适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如头面部。
(6)手法:针刺得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
一般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法;相反,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快,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
(7)起针: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拇食指将针柄轻轻捻转上提,将针取出,同时左手用棉球轻轻按压穴位即可。
(8)针刺的护理:①行针刺操作时,环境必须保持整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②针具为一次性使用器具,穴位皮肤应用75%酒精充分消毒,并坚持作到一穴一消毒,避免感染。
③向病人作好解释,消除紧张心理。
在过度疲劳、饥饿进,避免立即行针,以免晕针。
④为病人摆好适宜体位,充分暴露进针部位,但要注意保暖,留针时可用支被架盖毛毯或棉被,并嘱咐病人不要随意变动体位,以免弯针或折针。
针灸手法操作
针灸手法及针灸急救知识香河县中医医院徐冬梅一.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一、毫针刺法1、针刺进针法(1)单手进针法: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
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适用:短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①指切进针法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适用:短针进针。
②舒张进针法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③夹持进针法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④提捏进针法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2、行针手法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在第二站的操作考试中,行针手法题目极少,主要是考基本手法,考生要注意两个基本手法动作要领的语言叙述.(1)提插法: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2)捻转法: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
毫针刺法的操作流程
毫针刺法的操作流程
毫针刺法是指采用不同的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毫针刺法的操作流程:
1. 选择针具:根据病情和穴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毫针。
2. 消毒:对针具和操作者的手部进行消毒,以避免感染。
3. 取穴:根据病情和经络理论,选择适当的穴位。
4. 进针:将针具刺入穴位,进针的角度、深度和手法要根据病情和穴位的特点进行调整。
5. 行针:进针后,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使针感达到一定的强度。
6. 留针:行针后,将针留置在穴位内一定时间,以增强疗效。
7. 出针:留针时间结束后,将针缓慢拔出。
8. 止血:出针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以避免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毫针刺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时要注意消毒和安全,避免感染和误伤。
同时,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体质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毫针刺法的基本手法
毫针刺法的基本手法
毫针刺法是中医中的一种针灸方法,它以微针针尖为主要治疗工具,后配以适当的手法和力度,刺激人体穴位,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
毫针刺法的基本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刺法
刺法是毫针刺法的主要手法,它分为两种:快刺法和缓刺法。
快刺法是将毫针快速地插入穴位,并快速地拔出,这种方法适用于较浅的穴位和肌肉组织;缓刺法是将毫针缓慢地插入穴位,一般用于深部穴位和脏器穴位。
二、按法
按法是将毫针插入穴位后用适当的力度向四面八方扳动或用轻微的力度在穴位上按摩。
三、推法
推法是将毫针插入穴位后用适当的力度向一定方向推动,既可以推向表面,也可以推向深部。
四、拨法
拨法是将毫针插入穴位后用适当的力度向左右或上下方向拨动,也可施以反复拨动。
以上是毫针刺法的基本手法,医生在应用毫针刺法治疗时要掌握这些基本手法,并视疾病和穴位的不同,综合使用这些手法,以达到最佳疗效。
针灸使用方法
一、毫针刺法1.进针法在针刺时,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右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押手”。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图10-66)②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图10-67)③舒张进针法用左手食、拇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弛部位的腧穴。
(图10-68)④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薄部位的进针,如印堂等。
(图10-69)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在针刺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同一腧穴,由于针刺角度、方向、深度的不同,所产生的针感强弱、方向和疗效常有明显差异。
①角度指进针时的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所的夹角。
它是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而定,一般有: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是900角左右垂直刺入。
此法适于大部分腧穴。
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0角左右倾斜刺入。
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在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穴位。
平刺即横刺、沿皮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0角左右沿皮刺入。
此法适于皮薄肉少的部位,如头部的腧穴等。
(图10-70)②深度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程度。
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根据下列情况作介绍。
体质:身体瘦弱浅刺,身强体肥者深刺。
年龄: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宜深刺。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ppt
毫针的针刺方法
以针管替代押 手进针的方法
2024/10/8
16
(二)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
正确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是关系 疗效、防止针刺意外的重要环节。
临床上,同一腧穴,针刺方向、角度和 深度的不同,产生的针感强度、感传方 向及治疗效果均有明显差异。
故治疗时应根据施术穴位的位置、病位 病性、病人体质和应用的针刺手法等实 际情况,灵活掌握。
2024/10/8
10
毫针的针刺方法
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 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 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 至所要求的深度。
2024/10/8
11
双手进针法
毫针的针刺方法
指切进针法
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 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灵枢 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
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2024/10/8
35
针刺补泻
单式补泻手法 基本补泻手法
先浅后深,重插轻
提插补泻 提,提插幅度小,
频率慢,操作时间 短者为补法;
捻转补泻
先深后浅, 轻插重提, 提插幅度 大,频率 快,操作 时间长者 为泻法。
2024/10/8
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 度小,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 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 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将针刺入腧穴并施行手法后,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 时间 ➢ 一般病症留针10-20分钟 ➢ 寒证、痹证、痛证、痉挛性疾病——延长留针时间
➢ 临床不能一概而定,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
● 注意观察
2024/10/8
刺灸法-毫针刺法
针
处理 放松局部 恢复体位 顺势拔针
预防 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
选好体位,勿随意移动身体
2019/10/15
52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针具质量、手法过重、
弯针与滞针处理不当
断 现象 行针或出针时发现针身折断 针 处理 保持镇静
保持原有体位
预防 检查针具;
针刺时保留部分针身在体外
2019/10/15
五、行针与得气
六、针刺补泻 七、留针与出针 八、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九、针刺注意事项
2019/10/15
6
一、毫针的构造、检查和规格
构造与检查
针尖 松针状 钩 钝 针柄 圈柄、花柄(盘龙针)
平柄、管柄
针根 牢固 锈蚀 松动 针身 光滑挺直 弹性 锈蚀 弯曲 针尾 角度 艾灸
2019/10/15
7
2019/10/15
55
时间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经脉 胆 肝 肺 大肠 胃 脾 心 小肠 膀胱 肾 心包 三焦
13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仰靠坐位 适宜于取前头、颜面
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2019/10/15
针刺前的准备
14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俯伏坐位 适宜于取后头和项、
背部的腧穴
2019/10/15
针刺前的准备
15
体位
常用体位
指切进针法
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 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
2019/10/15
毫针刺法(全)_图文
单手持针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2. 双手进针法(Double-handed needle insertion) 指刺手和押手相互配合,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
(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押手拇指或食指指端切按在腧穴皮肤上,
刺手持针,紧靠押手切按腧穴的手指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适用于短针的 进针。 (2)夹持进针法
震颤法(handle vibratingmethod)
针刺人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 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 身轻微震颤的方法
作用
此法能推动气血,激发经气, 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加强针感,助气运行,有催 气、行气的作用。
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 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 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 (刮法、弹法不宜施行大角 度捻转)
3. 方向 (1)依经脉循行定方向 (2)依腧穴部位特点定方向 (3)依治疗需要定方向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二)进针法
刺手:右手持针,以拇、食、中指夹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将针刺入穴 位。 押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固定针身。 1. 单手进针法(Single-handed needle insertion)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XX得气啦!得气 的临床表现是什
么呢?
1、患者的感觉、反应; 2、医者刺手的感觉
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 应,有时还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 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的现象;少数患者还会 出现循经性肌肤响动、震颤等反应,有时还可见到针刺腧穴 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
毫针刺法(全)_图文.pptx
针灸疗法:毫针刺法
横刺;又称平刺,或称沿皮刺,针身与皮肤呈15度角,横 向刺入,适用于皮肤浅薄处的腧穴,如头部的穴位,如百会、 列缺等。
针刺的深度
指针刺入腧穴部位的深浅而言。 每个腧穴的常规针刺深度,见腧穴 各论。 根据形态定深浅:针刺首先要观察 患者的形态。一般的说,体强形胖者宜 深刺,体弱形瘦者应浅刺。
观年龄定深浅:年老体弱和小儿娇嫩之体 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侧卧位:适用于头、侧胸、侧腹、上肢 和下肢外侧等部位的腧穴,如环跳、肩髃、 外关、风市、阳陵泉等穴。
俯卧位:适用于头、颈、肩、背、腰、骶 和下肢后面,外侧等部位的腧穴,如百会、 风府、风池、大椎、背俞穴、承扶、委中、 悬钟等穴。
仰靠坐位:适用于头面、颈、胸、上部和 上肢的部位腧穴,如上星、印堂、天突、肩 髃 、曲池等穴。
检查针尖 检查针身 检查针根 检查针柄 检查针尾
16
规格选择: 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 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 病变部位的表里浅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 具体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
如刺环跳选用3—4寸长针,刺百会 选用1寸短针;成年人多用长针,婴幼 儿多用短针;体弱者宜用细针,体壮者 可选用粗针。
影响得气的原因:体质因素,不同 体质的患者,得气程度差异较大;腧穴 因素,不同的腧穴得气程度差别很大, 有些腧穴得气强烈如合谷;操作方法因 素,腧穴定位不准确,偏离穴位处;进 针过浅或过深,不在得气的区域。
不得气的处理:检查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如定位是否准确;进针的深度是否在得 气的范围 留针候气,被动等待得气的出现 行针催气,运用行针手法激发催促得气。
提插法就是提针与插针的结合应用。
捻转法: 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作一
毫针刺法
对于不容易配合针刺操作的婴幼儿以及肢体痉挛性患者,不 适合留针,可略施行针手法后旋即出针。但对于一些机型疼 痛(如:阑尾炎、急性胆绞痛)则需长久留针,少则1-2小 时,多则10小时以上。
基本操作方法
(四)留针与出针 出针:出针时用左手按压针孔区域,右手持针作轻 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干 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
中经络
上肢不遂加肩禹、曲池、手三里、合谷; 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 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 足内翻加绝骨、丘墟透照海; 足外翻加中封、太溪; 足下垂加丰隆、支沟; 尿失禁、尿潴留加中级、曲骨、关元。
中风病
(二)中脏腑 治则:醒脑开窍,闭症兼开窍启闭,只针不灸泻法、 脱证兼回阳固脱,重用灸法、补法。 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水沟、素髎、百会、内关。
进针法
2.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 及皮肤向两边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用于皮肤 松张部位的腧穴。
注:此法用于腹部穴位。
进针法
3.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指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 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侧面或上端将针刺入。 注: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 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 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尖刺入 腧穴。 注:此法适用于较长针的进针。
针刺时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5.血肿 由于针刺破血管造成微量的皮下出血,出现局部青紫 或包块,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 疼痛剧烈,可马上采用冷敷,48小时后热敷。
针刺时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6.气胸 若针刺胸部,背部或锁骨附近的穴位过深,易刺穿 胸腔和肺组织,气体集聚于胸腔而导致气胸,患者 会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一旦发生气胸, 应立即起针,并让患者采取半卧位休息,切勿因恐 惧而翻转体位,一般漏气少量者,可自行吸收,对 于严重病例需及时抢救,如:胸腔排气、少量缓慢 输氧等。
毫针刺法(针灸学 第4版 (赵吉平,李瑛)包括针刺补泻,留针出针,异常情况处理预防与针刺注意事项
人中、委中、十二井、十宣等穴,能疏泄病 邪,抑制人体功能亢进,具有泻实的性质、 祛邪的作用,适宜于祛邪泻实。
3.针刺手法及针具
针刺补泻效应
针灸的治疗效果
毫针的粗细与刺激量
针刺手法与刺激量
毫针刺入穴的刺激程度
毫针刺入穴的角度、深度不同,其刺激的轻 重程度也不同,直刺、深刺的刺激量要大些 ,平刺、浅刺的刺激量要小些。
02 苍龟探穴主治
苍龟探穴能疏通经络,通行经气,主要用于虚证,通过一退三 进的斜刺手法,深入浅出地刺激穴位,促进经络畅通,增强经 气运行,从而改善虚证症状。
4.赤凤迎源
赤凤迎源操作
进针插入深层,然后退至浅层,待针 下得气,针体自摇;插入中层,边提 插边捻转,一捻一放,五指展开,行
飞法行气,如凤凰展翅之状。
出针的要点
需押手按棉球,刺手微捻转,缓提至皮下出针;应依补泻需求选疾出或徐出,疾 按孔或摇大孔;出针后用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或不适。
出针后的检查
当针退出后,应询问部位有无不适感,检查核对针数有否遗漏,注意有无晕针延 迟反应现象;确保治疗安全,减少患者不适。
03
九、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见课件2)
补泻手法) ; (2)留针与出针; (3)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弯针、断针、刺伤内脏、刺伤脑脊髓、 刺伤神经干) ; (4)针刺注意事项
目录
• 七、针刺补泻 附一:灵枢.官针论刺法 附二:飞经走气四法
• 八、留针与出针 • 九、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 十、针刺注意事项
01
七、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治病的重要环节
治疗计划和安全措施。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瘫痕或肿瘤的部位
感染溃疡勿针刺
皮肤有感染、溃疡、瘫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以免加重病情或引 发感染。
针灸学-毫针刺法
针灸学-毫针刺法针刺准备消毒针刺前要注意做好消毒工作,包括针具消毒、医生手指消毒、针刺部位消毒和治疗室内消毒。
针具消毒①高压蒸汽灭菌法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放在高压蒸汽锅内灭菌。
一般在98~147kPa的压强、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
②药液浸泡消毒法将针具放入75%酒精内浸泡30~60分钟,取出用无菌巾或无菌棉球擦干后使用。
也可置于器械消毒液内浸泡,如“84”消毒液,按规定浓度和时间进行浸泡消毒。
直接和毫针接触的针盘、针管、针盒、镊子等,可用戊二醛溶液(保尔康)浸泡10~20分钟。
③煮沸消毒法将毫针等器具用纱布包扎后,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加温煮沸。
一般在水沸后再煮15~20分钟,可达到消毒目的。
医生手指消毒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方可持针操作。
持针施术时,如操作需要触及针身时,应注意接触手指的消毒。
针刺部位消毒在穴位皮肤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脱碘。
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
治疗室内消毒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的床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洗晾晒。
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净化,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体位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俯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应尽量采取卧位,以防患者感到疲劳或晕针;对患有严重心脏病和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慎用俯卧位。
进针方法一般将持针的手称为“刺手”,辅助针刺的手称为“押手”。
进针方法包括单手进针、双手进针、管针进针等方法。
毫针刺法-PPT课件
针刺意外的处理和预防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折针 5、血肿
晕针
原因:由于患者体位不适,精神紧张,体质虚弱,或
针刺时手法过重所致。 表现:头目眩晕,恶心欲吐,面色苍白,心胸气短,
出冷汗,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脉象细弱而数
棉球练针法
取棉团一团,用棉线缠绕,外紧内松,做成直 径约6~7厘米的圆球,外包白布一层缝制即可 练针。 因棉团松软,可以练习提插、捻转、进针、出 针等各种毫针操作手法的模拟动作。作提插练 针时,以执笔式持针,将针刺人棉球,在原处 作上提下插的动作,要求深浅适宜,幅度均匀, 针身垂直。
人体上练习
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 指切按在腧穴位置的
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
入腧穴。
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 指切按在腧穴位置的
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 入腧穴。 适用于皮肤松弛部 位的进针。
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 指切按在腧穴位置的
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 入腧穴。 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 的腧穴的进针。
部轻柔地循按。
刮柄法
用拇指抵住针尾,
以食指或中指轻刮针
毫针刺法原理
毫针刺法原理毫针刺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它源自于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的经络穴位理论。
毫针刺法以毫针刺激经络穴位,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毫针刺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毫针刺法基于经络穴位理论。
中医认为人体存在着经络,经络上分布着许多穴位,这些穴位与人体的脏腑、经络相连,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毫针刺法就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经络穴位来调理人体的气血,调节阴阳,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其次,毫针刺法依托于针刺的作用。
毫针刺法所使用的毫针,是一种非常细小的针灸针,其刺入皮肤的深度只有几毫米,因此不会引起疼痛和出血。
毫针刺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毫针刺法与传统的针灸疗法相比,更加安全、舒适,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此外,毫针刺法还依赖于经络穴位的选择。
在进行毫针刺法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经络穴位进行刺激。
经络穴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选择准确的穴位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医生需要对经络穴位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才能运用毫针刺法进行有效的治疗。
总的来说,毫针刺法是一种以毫针刺激经络穴位为主要手段的中医疗法,其原理基于经络穴位理论、针刺的作用和经络穴位的选择。
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毫针刺法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随着人们对传统中医疗法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毫针刺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毫针基本刺法操作规范
毫针刺法基本操作规范1、定义毫针刺法是泛指毫针的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补泻法、留针法、出针法等完整的针刺方法。
2、术语2.1 毫针针灸临床使用最多的一种针具,分为针尖、针体、针根、针柄、针尾5部分。
2.2 刺手针刺治疗时,执针进行操作的手称为刺手,一般为右手。
2.3 押手针刺治疗时,配合刺手按压穴位局部、协同刺手进针、行针的手称为押手,一般为左手。
2.4 行针毫针金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
2.5 得气毫针进针后在腧穴部位所产生的酸、麻、胀、重等感觉,称为得气,又称针感或针刺感应,表示经气已至针下。
3、操作步骤与要求3.1 施术前准备3.1.1 针具要求针灸临床所使用的毫针应符合GB2040的规定。
3.1.2 针具选择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和腧穴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毫针。
短毫针注意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作浅刺之用;长毫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作深刺、透刺之用;平柄针和管柄针主要在进针器或进针管的辅助下使用。
3.1.3 针具检查为防止针刺意外事故的发生,多次使用的毫针与一次性毫针在每次使用前,均应严格检查,如发现有损坏等不合格者,应予以剔除。
3.1.4 毫针操作基本训练针刺操作者在进行针刺治疗前,应经过指力和指感的训练。
3.1.5 体位选择针刺时对患者体位的选择,应以术者能够正确取穴、施术方便、患者在留针和行针时感到舒适为原则,患者常用的体位有卧位和坐位。
3.1.5.1 卧位3.1.5.1.1 仰卧位:适用于胸腹部的腧穴。
3.1.5.1.2 俯卧位:适用于腰背部的腧穴。
3.1.5.1.3 侧卧位:适用于侧身部的腧穴。
3.1.5.2 坐位3.1.5.2.1 仰靠坐位:适用于前额、颜面、上肢、颈前和上胸部的腧穴。
3.1.5.2.2 俯伏坐位:适用于头顶、枕项、肩背部的腧穴。
3.1.5.2.3 侧伏坐位:适用于头颞、面颊、颈侧、耳部的腧穴。
针灸疗法---毫针刺法
以押手拇或食指之爪甲切按在 穴位旁,刺手持针紧靠指甲缘刺 入腧穴。
2021/2/22
适宜于短针的进针,骨骼和血管 旁的穴位。
2021/2/22
(2)夹持进针法
押手拇、 又称“骈指进针法” 食两指夹住针
身下段,露出 针尖,将针尖 对准穴位,刺 手拇、食指挟 持针柄, 双手 配合将针刺入。
选择原则 便于医生取穴、施术 便于留针、患者舒适 无意外事故发生
坐位
卧位
2021/2/22
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 上 、下肢部分 (前侧面) 腧穴 ,如印 堂、百会、膻中、中脘、足三里等穴
俯卧位
2021/2/22
适宜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 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如 背俞穴、命门、委中等穴
2021/2/22
3.针刺部位消毒
①用75%的乙醇棉球, 或 0.5% 的碘伏棉球拭擦
②应从腧穴中心点向外 绕圈拭擦
2021/2/22
4.治疗室内的消毒
包括治疗台上的床垫、 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 要按时换洗、晾晒。治疗室 也应定期消毒净化,应保持 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2021/2/22
四、体位的选择
针柄与针身的连接处,观察 针身刺入穴位深度和提插幅 度的主要部位
针的主体,亦称针体,是毫 针刺入穴位内相应深度的主 要部位
针的尖端,亦称针芒,刺 入腧穴的关键部位
平柄 环柄 花柄 环柄 管柄
2021/2/22
2021/2/22
(三)毫针的检查
毫针在使用前,必须认真进 行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严禁使 用。以免在针刺过程中,给病人 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而影响疗效。检查针 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毫针刺法
❖(一)进针法
❖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 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人皮肤,行针 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 针时手法操作等。
❖ 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的位置,夹持针 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 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 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10毫针刺法
❖(二)消毒
❖ 针刺治病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切实做 好消毒工作。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 具器 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 治疗室内等。
10毫针刺法
❖ 针具、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气灭 菌法佳。
(1)高压蒸气灭菌法 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 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气锅内灭菌。一般在 98~147kPa的压强,115℃~123℃的高温下, 保持30分钟以上,可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 4.管柄针,即针柄用金属薄片制成管状者。
10毫针刺法
❖ 毫针的规格,是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区分。 ❖ 一般临床以粗细为28~30号(0.32~0.38毫
米)和长短为1~3寸(25~75毫米)者最为常 用。 ❖ 短毫针主要用于耳穴和浅在部位的腧穴作浅 刺之用,长毫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 作深刺和某些腧穴作横向透刺之用。
10毫针刺法
❖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 肢部分腧穴。
❖ 2.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 部分腧穴。
❖ 3.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 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 腧穴。
❖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
10毫针刺法
❖ 针刺练习,主要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 。 ❖ 针刺的练习,一般分三步进行:
10毫针刺法
❖ 毫针的长度规格表
寸0 11 2 2 3 3 4 4 .. . . . 55 5 5 5
❖毫 毫1 针2的4粗5细6规格7 表9 1 1 米3 50 0 5 5 0 0 1
号数 26 27 0 258
10毫针刺法
❖ 保养针具是为防止针尖受损、针身弯曲或生锈、污 染等,因此对针具应当妥善保存。
❖ 藏针的器具有针盒、针管和针夹等。若用针盒或针 夹,可多垫几层消毒纱布,将消毒后的针具,根据 毫针的长短,分别置于或插在消毒纱布上,再用消 毒纱布敷盖,以免污染,然后将针盒或针夹盖好备 用。若用针管,应在针管至针尖的一端,塞上干棉 球(以防针尖损坏而出现钩曲),然后将针置人, 盖好高压消毒后备用。
10毫针刺法
❖ 主要在纸垫上练习。 ❖ 用松软的纸张,折叠成长8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
2~3厘米的纸块,用线如“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 ❖ 练针时,左手平执纸垫,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
柄,如持笔状地持1~1.5寸毫针,使针尖垂直地抵 在纸块上,然后右手拇指与食、中指交替捻动针柄, 并渐加一定的压力,待针穿透纸垫后另换一处,反 复练习。纸垫练习主要是锻炼指力和捻转的基本手 法。
10毫针刺法
❖ 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的床 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 洗晾晒,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垫 纸、枕巾则更好。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净 化,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10毫针刺法
❖ 选择体位以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 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患者 不致疲劳为原则。
10毫针刺法
第一节 毫针刺法
10毫针刺法
❖ (一)毫针的构造 ❖ 毫针的构造,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
针尾5个部分 。
10毫针刺法
❖ 毫针的形状
❖ 1.环柄针(圈柄针),即针柄用镀银或经氧 化处理的金属丝缠绕成环形者;
❖ 2.花柄针(盘龙针),即针柄中间用两根金 属丝交叉缠绕呈盘龙形者;
❖ 3.平柄针(平头针),即针柄也用金属丝缠 绕,其尾部平针柄者;
10毫针刺法
❖ 通过纸垫、棉团的物体练针,掌握了一定的 指力和手法后,可以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针练 习,以亲身体会指力的强弱、针刺的感觉、 行针的手法等。
❖ 要求自身练针时,能逐渐做到进针无痛或微 痛,针身挺直不弯,刺人顺利,提插、捻转 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同时,仔细体 会指力与进针、手法与得气的关系,以及持 针手指的感觉和受刺部位的感觉。
10毫针刺法
❖ 手法的练习主要在棉团上进行。
❖ 取棉团一团,用棉线缠绕,外紧内松,做成直 径约6~7厘米的圆球,外包白布一层缝制即可 练针。
❖ 因棉团松软,可以练习提插、捻转、进针、出 针等各种毫针操作手法的模拟动作。作提插练 针时,以执笔式持针,将针刺人棉球,在原处 作上提下插的动作,要求深浅适宜,幅度均匀, 针身垂直。
10毫针刺法
❖ (一)毫针的选择
❖ 在选择毫针时,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 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 变部位的表里深浅和腧穴所在的部位,选择 长短、粗细适宜的毫针。
❖ 临床上选择毫针应长于腧穴应至之深度,针 身应有部分露在皮肤外。如应刺入0.5寸, 可选用1寸的毫针,应刺人1寸时,可选用 1.5~2寸的毫针。
直径(毫 米)
0.45
0.42
0.38
29 0.34
30 0.32
31 0.30
32 0.28
10毫针刺法
❖ 在使用前,要对毫针进行检查,以免影响进针和治 疗效果。
❖ 检查时要注意:针尖要端正不偏,无毛钩,光洁度 高,尖中带圆,圆而不钝,形如“松针”,锐利适 度,使进针阻力小而不易钝涩;针身要光滑挺直, 圆正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针根要牢固,无剥蚀、 伤痕;针柄的金属丝要缠绕均匀、牢固而不松脱或 断丝,针柄的长短、粗细要适中,便于持针、运针 和减轻病人的疼痛。
(2)药液浸泡消毒法
(3)煮沸消毒法
10毫针刺法
❖ 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 净,待干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后,方可持 针操作。
10毫针刺法
❖ 在患者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酒精棉 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 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 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穴位皮肤 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 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