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的方法
如何划分语段层次的方法
![如何划分语段层次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3762c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9.png)
如何划分语段层次的方法
划分语段的方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根据内容转换进行划分。
当文章内容转向一个新的方面或新的话题时,可以开始一个新的语段。
2. 根据逻辑进展关系划分。
例如,先提出问题- 进行说明- 提出解决方法,可分为三个语段。
3. 根据时间顺序划分。
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语段的划分。
4. 根据空间或位置变化划分。
当描写的空间或位置变化时,可以开始一个新语段。
5. 根据人物的变化来划分。
当人物对话者变化时,通常应该开始一个新的语段。
6. 根据语气或语态的转变来划分。
例如,从叙述转为说明等。
7. 保持每个语段的统一性。
一个语段应该有一个主要的论点或内容。
8. 避免语段过长或过短。
语段的长度要遵循适度原则。
9. 语段之间使用恰当的过渡,增加条理性。
10. 反复修改语段,使层次关系更加清晰流畅。
合理的语段划分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层次分明,提高可读性。
第一讲 划分层次段落
![第一讲 划分层次段落](https://img.taocdn.com/s3/m/6e03cdb8dd88d0d232d46a10.png)
记叙文阅读第一讲划分层次段落一、划分段落层次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
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
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
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一)顺承式顺承式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二)并列式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
//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
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划分段落方法
![划分段落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f8ca0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c.png)
怎样划分段落段落,也称意义段、结构段、逻辑段。
它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
划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手段。
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逻辑段。
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
分段的依据1、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如《一夜的工作》,可按审稿前、审稿时、审稿后和作者回来的顺序,分为四段。
这类记叙文的段落,开头一段一般有交代时间的话,可作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参考。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经过总有它的发展过程。
记事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段落。
3、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
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都可以依据空间的变换分段。
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落的参考。
4、按内容性质的不同分段。
有些课文,既不能按"时间的先后"或"空间的变换"分段,又不是写一件完整的事情,因而也不能以"事情的发展"作为分段的依据。
它们是从几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或通过几件事来写人,这样的文章可依据内容的不同来分段。
对这类文章分段时,要注意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
5、按总起分述的方法分段。
"总分"写法的文章,一般分两段。
分述部分,不管一个局部或几个局部都作一段。
局部中几个方面,应作为"分述"中的层次。
如《林海》。
"总分总"写法的,则分为三段,如《美丽的小兴安岭》。
五、怎样划分段落分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重在分清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常见的分段方法有:1、整体分割法。
读一篇写事的文章,要搞清它写的是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依此可将文章分段;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则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分割开;说明事物的文章,同样要把所说明的几个方面分割开。
2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方法及训练
![2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方法及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87fcf90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3.png)
2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方法及训练文章的划分段落层次方法是指根据内容的逻辑关系和论述的结构,在文章中划分不同的段落,使文章更加清晰、有条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划分段落层次方法及其训练方法。
一、时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划分段落,适用于叙述性的文章。
具体操作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事件按部就班地叙述出来。
训练方法:选择一个有关于自己经历的事件或故事,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几个段落。
注意要保持事件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脉络,使文章的叙述连贯。
二、因果关系法因果关系法是按照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划分段落,适用于说明性或论述性的文章。
具体操作是将事件按照产生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归纳,构建逻辑推理链条。
训练方法:选择一个有关社会问题或科学现象的主题,依据其原因和结果,将文章分为几个段落。
注意要合理连接每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的论述有条不紊。
三、对比法对比法是按照事物之间的相似和不同来划分段落,适用于论述性的文章。
具体操作是将事物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的结果进行对比。
训练方法:选择一个有关两种观点的争议性问题,将其分为不同的段落,分别对各个观点进行论述。
在每个段落中,先对其中一种观点进行分析,然后对比另一种观点,并总结优缺点。
注意要结合事实和论据进行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空间顺序法空间顺序法是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来划分段落,适用于描写性的文章。
具体操作是根据空间位置,将事物进行分区或者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描写。
训练方法:选择一个有关景色或地点的主题,将其分为几个段落,按照空间位置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描写。
注意要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事物的空间特征。
总之,划分段落层次方法是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划分方法来进行段落的组织。
通过训练,可以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语文阅读理解划分层次的方法
![语文阅读理解划分层次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e39e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4.png)
语文阅读理解划分层次的方法
划分层次的方法可以帮助阅读理解的深入和全面。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划分层次的方法:
1.整体理解:先大致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包括文章的背景、内容和要传达的信息。
2.段落理解:按照段落划分,对每个段落进行理解和梳理。
注
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过渡。
3.句子理解: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包括句子的结构、词义、
修辞手法等。
特别关注关键词和转折词,抓住作者的观点和思路。
4.词语理解:仔细理解生词和复杂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字词
的解释、上下文的理解、类比推理等方式。
5.细节理解:注意文章中的细节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节和内涵。
6.推理理解:根据已有的信息和文章的线索,进行推理和思考。
揣摩作者的意图和观点,进行逻辑推理。
7.主旨理解: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和要传达的观点,理
解作者的用意和立场。
通过层层划分和递进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和含义,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段落分层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段落分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b0b2c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f.png)
小学语文阅读段落分层方法给文章分段,便于更好地理解内容,弄清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阅读段落分层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小学语文阅读段落分层方法①按时空顺序划分。
如写英雄好汉鲁达不畏强暴、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按时序可划分为“打之前”(探明情况)“打之时”(击中要害,痛快淋漓)“打之后”(智上梁山)三部分;写回故乡见闻感受的《故乡》,按时序可分为“去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部分。
写留学生活怀念老师的《藤野先生》,按地点转换可划分为“去仙台之前”(在东京)“在仙台”“离仙台”(回国)三部分。
②按题目语法结构划分。
如用“从……到……”这一介宾短语作标题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按地点转移,文章可分为“百草园”“三味书屋”两大部分;又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是按时间起讫结构全文,可按书籍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段;《从三到万》则表示发展过程,文章引用“从三到万”的故事,议论安排于故事的前后,故分三大段。
并列短语作标题,一般分两段或三段,如《在烈日和暴雨下》可分为“在烈日下”“在暴雨下”两部分。
③按题意划分。
如《向沙漠进军》,按逻辑思维顺序可分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沙漠的危害性)“怎样向沙漠进军”(防治办法)“向沙漠进军怎么样”(已有成就和光辉前景)三大部分。
又如《夜走灵官峡》,题中的“夜”(雪夜)指时间,“灵官峡”表地点,“走”表行文线索,文章可按“走”“不走”“走”分为三段。
④按文章结构特点划分。
文章是“总――分”结构的,可分为两段;是“总――分――总”结构的,可分为三段。
前者如《苏州园林》:“总”――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分”――分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的布局特点。
后者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总”――抒情议论,赞美志愿军战士出色品质,“分”――三个典型事例,“总”――抒情议论,再次赞美志愿军战士出色品质。
⑤按中心句划分。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345c0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c.png)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最新版4篇)《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篇1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来划分。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根据文章的主题和论述内容来划分段落,每个段落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主题或论述内容。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文章的结构来划分,如根据引言、正文和结论来划分。
2. 根据文章的语言表达来划分。
例如,根据句子的长度和复杂度来划分段落,或者根据段落中出现的关键词或短语来划分。
3. 根据文章的目的和读者来划分。
例如,一篇新闻报道可能需要按照事件的发生时间或地点来划分段落,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4. 根据文章的文体和风格来划分。
例如,一篇文学作品可能需要按照情节、场景或人物来划分段落,以增强文学效果。
不同的划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文章类型和目的。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篇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来划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清晰、结构分明的文章。
首先,要仔细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各段落的内容。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将文章划分为若干个段落。
例如,如果文章讲述了三个不同的事件,那么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三个段落,每个段落分别描述一个事件。
2. 根据文章的语气和情感来划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语气和情感变化较为明显的文章。
首先,要仔细阅读全文,注意文章的语气和情感变化。
然后,根据文章的语气和情感变化,将文章划分为若干个段落。
例如,如果文章的前半部分语气较为轻松,后半部分语气较为沉重,那么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描述轻松的内容,第二个段落描述沉重的内容。
3. 根据文章的时间和空间来划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时间和空间变化较为明显的文章。
首先,要仔细阅读全文,注意文章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然后,根据文章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将文章划分为若干个段落。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篇3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文章结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根据主题句划分段落:主题句是段落的核心,概括了段落的主题和内容。
给课文分段的方法和技巧
![给课文分段的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8004f7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d.png)
给课文分段的方法和技巧给课文分段的常见方法和技巧如下:1.主题句法:在段落中,首先写出一个主题句,然后用具体的事例、数据、引用等来支持和解释这个主题句。
这样可以使段落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2.时间顺序法: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段落,将有关的事件或事实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这种方法有助于读者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
3.空间顺序法:按照空间关系来组织段落,将有关的事物或现象按照地理位置、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排列。
这种方法有助于读者形象地理解和感知事物。
4.因果关系法:按照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组织段落,将有关的事件或现象按照因果关系进行排列。
这种方法有助于读者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5.问题解决法:按照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组织段落,将有关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分别放在不同的段落中。
这种方法有助于读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6.总分总法:先提出一个总的观点或结论,然后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或方面来论证和支持这个观点或结论。
这种方法有助于读者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7.过渡法:在段落之间使用过渡词语或句子,使段落之间衔接自然,思路流畅。
常用的过渡词语有:“此外”、“然而”、“同时”、“因此”等。
8.标点符号法:合理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段落结构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密。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逗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等。
9.呼应法:在段落开头和结尾使用相同的词汇或句式,形成呼应,增强段落的结构感和美感。
10.修辞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可以使段落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之,给课文分段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通过合理的分段方法,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密,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在实际写作中,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特点,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和技巧,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2、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方法及训练
![2、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方法及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7f23724a26925c52cc5bfa2.png)
结果
早上奶奶在洗衣服时,我看到盆里有自己的脏手帕, 我想起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我决定
自己洗手帕。// 按照奶奶的指导,我先在盆里放好水,
把手帕放进去搓几下。拧干后,我左手拿手帕,右手 拿肥皂,用肥皂把手帕均匀地涂一遍,然后用力搓,
直到搓出白色的泡沫为止。// 我的小手帕终于重新变洁
(二)先分后总:先具体描写后概括叙述。具体描写是一层,概括叙述是另一
层。
我们扛着铁锹、推着小车来到劳动工地。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分成几组展开 了劳动竞赛。男同学个个犹如猛虎,一马当先;女同学也不甘落后,冲锋在前。
// 看!十几把铁锹上下挥舞,十几个簸箕来回传递,十几辆小车穿梭般南来北往。
工地上,处处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
净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手帕,心里美滋滋的。
应对方法: 在叙事为主的文章或段落(如例文一),大都是按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因此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三个阶 段将它们分成三个层次。 起因: 经过: 结果:
这段文字记叙了“我”洗小手帕的事。
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
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在一段话中,作者为了把一个意思说明白, 说具体,就要连贯地一句一句的写出来。每一 句话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表 达作者的思想,叙述文章的内容。
所以,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都是经过周密思考的。把有联系的句子放在一 起,这样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层次”。
一年四季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看太阳
我早就想看太阳了。终于,机会来了。在一个星期日的早上,我屏 住了呼吸,等待着光明天使——太阳的到来。
文章段落和层次的划分
![文章段落和层次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f82819faf12d2af90342e6ce.png)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 它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文章段落和层次的划分源自 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896cb1c80242a8956bece476.png)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记叙文复习(二)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考点梳理1、段落层次的划分,把握段意层意划分段落的常用方法有:(1)抓关键词语。
结合行文的线索,抓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来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如:抓时间变化的词语;抓地点转换的词语;抓人物情感变化的词语等。
(2)抓联系纽带。
联系纽带可以是过渡句或过渡段。
对段意或层意进行概括。
方法有:(1)直接引用文章的中心句。
(2)用自己的话将段或层的大意概括出来。
2、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把握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幺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3、明确详略,把握中心与材料的关系记叙文材料的选择与运用要作到典型、真实、新颖和得体。
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也好,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罢等,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主题,也就是说,任何材料的选择与运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文章的主题。
能突出表现主题的则详写,次之则略写,不能表现主题或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则不写。
材料必须服务于主题,这是选择和运用材料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我们用来分析文章的一个基本准则。
二、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一)段落层次的划分,把握段意层意对上海市近年中考试题分析,没有出现单纯的考段落划分和概括段意层意的题目。
但有以下几类题目与此有关1、概括某一部分的内容例:(2005 年中考题)《刘老师》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刘老师笑谈残腿;(1)(2);刘老师赞赏、鼓励学生。
解题思路:记叙文概括段意常用的句型是:”谁--干什幺”或”什幺--怎幺样”。
本题中试卷上给予的答案分别是第三和第六段的段意,因此可以推断中应该概括第四和第五段的内容。
2、找出与某个句子相呼应(对应)的语句例:(2007 年中考试题)《老海棠树》:从第四段中找出与地(5)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
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的方法
![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2bd654f6edb6f1aff001fe9.png)
划分文章得段落或层次得方法(2006-12-0415:45:33)划分文章得段落或层次得方法记叙文:1.按"总-—分——总"得结构特点划分。
基本模式为:概括叙述或议论—-具体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如:《一件珍贵得衬衫》第一部分以议论抒情引出回忆,第二部分具体记叙”我”所经历得一件事,第三部分又以议论抒情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首尾呼应,层次分明。
2。
按时间先后得顺序划分、有明显得标志时间得词句,找这些词语有助于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如:如《老山界》交代时间得词句有:下午、天黑了、半夜里、黎明得时候、下午两点多钟。
根据这些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很容易将文章分成三大部分:①决定翻越老山界,做好翻山准备;②一昼夜翻越老山界得经过;②翻山后感想。
其中第二大段又可按时间顺序分四个小层次。
3。
按地点得转移(即空间位置得变换)划分如:《藤野先生》根据地点得转换,可把课文分为三大段:①在东京得所见所感以及离开东京得原因;②在仙台与藤野先生得交往,弃医从文得原因;③在北京,对藤野先生得怀念。
如《故乡》,按“去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划分段落。
如,冰心得《小桔灯》,按照地点得转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第一段,叙述在“重庆郊外得一个乡公所楼上"发生得事、②第二段,叙述在“小姑娘家里”发生得事、③第三段,叙述在“我得朋友家”得谈话。
④第四段,交待“离村后”得情况、ﻫ4.按故事情节得发展划分,主要就是文学作品中得小说与戏剧如:《变色龙》可按警官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事件得情节发展,将课文分为三大段。
ﻫ如《我得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ﻫ5.按思想感情得变化划分。
如:如《荔枝蜜》,全文以作者对蜜蜂得感情变化为线索,即:不喜欢蜜蜂--想去瞧蜜蜂-—赞赏蜜蜂—-想变成蜜蜂。
以此为据,不难将课文分为四大段。
6、按照表述角度得不同划分、文章描述得不同得角度去考虑化分段落层次。
如:朱自清得《春》,可以瞧作从三个不同得角度而写得:①盼春-——--—-②描春—-—----—③颂春其中得②描春又可以从不同得角度划分出来不同层次:a、写春风—--—-b、写春花-—--—c、写春草------d、写春雨———-—-e、写春天里得人们得活动。
分段和分层方法
![分段和分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05754aa26925c52cc5bff7.png)
分段和分层方法划分段落的方法分段,是指理清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思想而把有关内容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各个部分,即逻辑段落,又叫意义段落。
分段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却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能够体现作者行文的思路,能展现课文题旨的脉络。
这个“思路”和“脉络”,就是作者写作时构思顺序和写作步骤,同学们在学习课文时,如何才能正确地把握作者的构思顺序和写作步骤呢?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划清段落呢?首先要掌握分段的步骤,其次要选择正确的分段方法。
一、分段的步骤分段的步骤,可概括为四个字,即“读、想、归、查。
”“读”就是通读全文,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和展现课文题旨的脉络,这是分段的关键。
“想”就是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归”就是把内容一或关系密切的自然段归并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义段;“查”就是先把各段段意与全文中心联系起来,查看是否吻合,再把各段段意连起来看是否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二.分段的方法分段的方法有纵向分段法和横向分段法两种。
要想掌握这两种方法,首先要搞清“纵向式结构”和“横向式结构”这两个概念。
所谓“纵向式结构”是指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文章结构。
记叙文(记事的)大多属于纵向式结构,“横向式结构”就是把要记叙和说明的内容分成几个横面,从几个方面并列展开的文章结构。
说明文多是这种结构形式。
(一)纵向分段法,遵循“纵向式结构”分段的方法,叫纵向分段法。
一般包括如下两种: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这一种在记叙文是多见的。
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段。
一般的记叙文其事件的发展或以时间的先后为明显标志,或以地点的转换的先后为明显标志。
因此,分段时要抓住课文的时间词和方位名词作为划分意义段的重要依据。
以时间先后为序安排材料的记叙文,可用抓时间词的方法分段。
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的。
因此,在分段时要看是以哪种为主,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方法。
(二)横向分段法,按照“横向式结构”分段的方法,叫横向分段法。
划分段落层次方法及训练.
![划分段落层次方法及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67ff880cc17552706220800.png)
冬天,天气十分寒冷,人们都穿上了棉袄。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大 地一片白茫茫。小朋友们有的欢天喜地在雪中蹦跑,有的高高兴兴搭雪人 ,有的还在打雪仗,十分开心。很多树倒下了,而轻松依然挺胸而立,太 勇敢了。大地一下子被冬娃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时间顺序:太阳的变化
“悦”读训练时间到 完成拈花妙赏第一题
三、抓住表示空间的词语划分层次
游记、参观或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一般会按照空间位置的变化或地点的变化
来组织材料,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地点、空间的变换来划分层次。
例1:
初春景色
// 街上的行人都脱去了厚厚的冬装,房顶上的一簇簇枯草间伸展着绿色。
太阳慢慢地向下落,把一条条、一束束五彩带撒满了天空。满天的 霞光,使人时而觉得像七色彩虹桥,时而又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另一个 五彩纷呈的世界中。过了一会儿,太阳像一位羞红了脸的小姑娘,消失 在了山峦里。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时间顺序:太阳的变化
二、抓住表示时间词语划分层次
还有些记事的文章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 的,这类文章我们可以抓住文章中明显表示时间变 化的词语来分段。
;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
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事情发展的顺序:抢救大堤的原因、
抢救的过程、大堤保住了(结果)
例2:
早上奶奶在洗衣服时,我看到盆里有自己的脏 手帕,我想起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
,里我放决 好定 水自 ,己 把洗手手帕帕放。进//按去照搓奶几奶下的。指 拧导 干, 后我 ,先 我在 左盆 手
如何划分段落层次
![如何划分段落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81f424f4a417866fb94a8e5f.png)
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 身上。
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 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老了。
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
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小学)
1.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所叙的事情紧紧围绕
个地方虽然分别有许多个景点,但可以按照大 的的描写对象,表现内容来划分。
• 五、按照表述角度的不同划分 。 • 有的记叙文,描述的角度不是单一的,而是多
方面的,这样就需要按照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化 分段落层次。 • 例如,朱自清的《春》,可以看作从三个不同 的角度而写的: ①盼春-------②描春--------③颂 春 • 其中的②描春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不 同层次: a、写春风-----b、写春花-----c、写春 草------d、写春雨------e、写春天里的人们的活 动。
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 头撑高了。
•
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
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
父亲说:“去就去么,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你不去?”
• “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 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
• 四、按内容变化点来划分
有的文章,看上去,整个部分好象是难于找到 可分点。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地辨读,还是可 以按照记叙历程的变化划分层次结构。 比如, 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游历的地方非常多, 似乎很难找到一条线索,但如果我们考虑到 “雨中”这条线索,就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大的 场景:“岱宗坊”和“黄岘岭”,即这两
划分文章段落或层次方法
![划分文章段落或层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4f568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3.png)
划分文章段落或层次方法划分文章段落或层次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建议,帮助你有效地划分文章段落或层次。
1.主题段落法:这是最常用的划分段落的方法。
每个段落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叙述,各个段落之间要有逻辑衔接。
通常每个段落的第一句话或者最后一句话会概括该段的主题。
例如,如果你写一篇关于瑜伽的文章,可以有一个段落讲解瑜伽的历史和起源,另一个段落介绍瑜伽的不同类型。
2.描述性段落法:当你需要描述一个人、地点或者事物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每个段落都专注于一个主题,并通过细节、描绘和例子来强调该主题。
例如,如果你写一篇关于巴黎的旅行文章,可以有一个段落描述巴黎的圣母院,另一个段落描述卢浮宫。
3.问题-解决段落法:如果你要写一篇有建议性质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在后续几个段落中逐步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你写一篇关于减肥的文章,可以有一个段落介绍减肥的常见问题,然后在下一个段落中提供解决方法。
4.时间序列段落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写一些历史性的文章或者事件回顾。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织,每个段落都包含一个时间点或者事件,并对其进行详细叙述。
例如,如果你写一篇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文章,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每个段落介绍一个重要事件或者阶段。
5.比较对照段落法:当你需要对比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每个段落都专注于一个主题,并通过比较和对照来强调主题之间的异同。
例如,如果你写一篇关于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文章,可以有一个段落描述城市的优点,另一个段落描述乡村的优点。
无论使用哪种划分段落或层次的方法,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应该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段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段落之间应该有适当的过渡语句,使得整篇文章看起来流畅自然。
3.每个段落的长度应该适中,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
通常一个段落包含3-5个句子。
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的方法
![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6a83b0011ca300a7c39034.png)
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的方法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的方法(2006-12-04 15:45:33)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的方法记叙文:1.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基本模式为:概括叙述或议论--具体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第一部分以议论抒情引出回忆,第二部分具体记叙"我"所经历的一件事,第三部分又以议论抒情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首尾呼应,层次分明。
2.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划分。
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句,找这些词语有助于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如:如《老山界》交代时间的词句有:下午、天黑了、半夜里、黎明的时候、下午两点多钟。
根据这些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很容易将文章分成三大部分:①决定翻越老山界,做好翻山准备;②一昼夜翻越老山界的经过;②翻山后感想。
其中第二大段又可按时间顺序分四个小层次。
3.按地点的转移(即空间位置的变换)划分如:《藤野先生》根据地点的转换,可把课文分为三大段:①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以及离开东京的原因;②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弃医从文的原因;③在北京,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如《故乡》,按“去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划分段落。
如,冰心的《小桔灯》,按照地点的转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第一段,叙述在“重庆郊外的一个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
②第二段,叙述在“小姑娘家里”发生的事。
③第三段,叙述在“我的朋友家”的谈话。
④第四段,交待“离村后”的情况。
4.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主要是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戏剧如:《变色龙》可按警官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事件的情节发展,将课文分为三大段。
如《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5.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如:如《荔枝蜜》,全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即:不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赏蜜蜂--想变成蜜蜂。
以此为据,不难将课文分为四大段。
6. 按照表述角度的不同划分。
文章描述的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化分段落层次。
语文文章分段分层小技巧
![语文文章分段分层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af9eade4b35eefdc9d33326.png)
语文文章分段分层小技巧,送给你!小学语文课堂上,预习课文经常都会有一个必做的题,给文章标出序号并尝试分段,概括出每小节或每段的文章大意。
很多同学经常是文章读完了,却不知道怎样去划分段落。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怎样具体划分文章的段落及概括文章段落大意。
划分文章段落的方法0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分段、分层一、适用于什么种类的文章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你为了写的清楚、明白,总要交代起因、经过和结果.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段,就是从文章中找出哪儿是起因,哪儿是经过,哪儿是结果,并把每一部分划分一个意义段。
这种分段方法适用于写事的记叙文,能清楚地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二、分段方法一般按“起因、经过、结果”分三段。
如果事情的经过特别长,要把“经过”分成“发展”和“高潮" 两段。
那么比较长的记叙文就可以分四段。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划分。
02按时间顺序分段、分层一、适用于哪种文章有的文章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的。
在叙述内容时,往往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或句子,找出这些语句,就可以划分段落。
这种分段方法适用于时间顺序十分清楚的记叙文,一眼就能看出时间词语很多,时间变化很清楚。
二、分段方法首先,把表示时间的词语全部找出来,然后进行归类,这样就可以分了。
比如,把表示“早上"的时间归为一段,表示“中午”的时间归为一段,表示“晚上”的时间归为一段。
春、夏、秋、冬更是典型的时间顺序.凡此种种都要按时间顺序来分段.03按方位顺序分段、分层一、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文章有的文章,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故事的地点发生了变化.这时,我们就按地点变换给文章分段。
访问记、参观记和游记,多用这种分段的方法。
适用于写景的文章,尤其是写参观或游览的文章。
这种文章的地点变化十分的清楚。
二、如何分段先把表示地点的词语都找出来,再进行归类,一个大的地点就是一段,地点变化了几次就分成几段。
04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分段、分层一、适用于什么文章有的文章为了介绍清楚事物,往往用了好些材料,从几个方面表现它的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的方法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的方法(2006-12-04 15:45:33)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的方法记叙文:1.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基本模式为:概括叙述或议论--具体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第一部分以议论抒情引出回忆,第二部分具体记叙"我"所经历的一件事,第三部分又以议论抒情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首尾呼应,层次分明。
2.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划分。
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句,找这些词语有助于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如:如《老山界》交代时间的词句有:下午、天黑了、半夜里、黎明的时候、下午两点多钟。
根据这些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很容易将文章分成三大部分:①决定翻越老山界,做好翻山准备;②一昼夜翻越老山界的经过;②翻山后感想。
其中第二大段又可按时间顺序分四个小层次。
3.按地点的转移(即空间位置的变换)划分如:《藤野先生》根据地点的转换,可把课文分为三大段:①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以及离开东京的原因;②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弃医从文的原因;③在北京,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如《故乡》,按“去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划分段落。
如,冰心的《小桔灯》,按照地点的转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第一段,叙述在“重庆郊外的一个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
②第二段,叙述在“小姑娘家里”发生的事。
③第三段,叙述在“我的朋友家”的谈话。
④第四段,交待“离村后”的情况。
4.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主要是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戏剧如:《变色龙》可按警官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事件的情节发展,将课文分为三大段。
如《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5.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如:如《荔枝蜜》,全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即:不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赏蜜蜂--想变成蜜蜂。
以此为据,不难将课文分为四大段。
6.按照表述角度的不同划分。
文章描述的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化分段落层次。
如:朱自清的《春》,可以看作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而写的:①盼春-------②描春--------③颂春其中的②描春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不同层次:a、写春风-----b、写春花-----c、写春草------d、写春雨------e、写春天里的人们的活动。
议论文:四种方法:总分法、并列法、对比法、层递法。
说明文:可参考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划分方法!写作专题——记事作文(2006-10-09 14:22:17)抓住要素写记事作文记事作文是作文中最常见的类型,怎样写好记事作文呢最关键的是抓住要素来写:◆一是抓住、、、写明白。
每一件事都有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如“上个星期五早晨,吃过早饭”、“门前的那座小桥上”这些句子,一看就明白得很。
时间和地点在事情的开头要先交待明白。
※丰富语言:天刚刚亮——傍晚——冬天——夏天——人物,是事件中最活跃的因素,写作时要注意分清人物主次,重点写;◆二是抓住、、写具体。
起因、经过、结果组成一件事的主要部分,起因多种多样,或观察发现,或自己主动打算,或按计划要求去做,或偶然环境发生,都要具体、清楚地说明,经过一个不断发展,变化丰富的过程,应一步一步写下来,一点一点写具体,写经过要抓住主要事、舍弃无关事;要从看、听、思三个角度入手,把观察所得写出来,让别人看了作文,也能身临其境,结果是构成完整事件的必要部分,要把事情做得怎么样或最后如何处理的交待清楚。
◆三是抓住写深入。
每一件事在脑中留下记忆的同时,都会引起人喜、怒、哀、乐的情感,引起人的思考和联想,把这些写出来,才能显示作文的意义,写得深入,写作文时,可以一边记事,一边谈些情感体会和引起的思考,也可以在文章结尾谈出经历这样事最深刻的情感体会或思考与启发。
这样更打动人心。
每一件事都是由以上几个要素组成,抓住要素去写,事情就记得清楚明白,具体完整。
抓住要素写记事作文一是抓住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写明白。
二是抓住起因、经过、结果,写具体。
三是抓住体会感想,写深入写作专题——记事作文(续)(2006-10-09 14:26:22)分类:这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记一次朗诵比赛》语文课上我高高地举起手,争着朗读课文;在家里我常会高声朗诵诗歌……我是那么地喜爱朗诵,可要知道,以前,读书是我最头痛的事啊。
是什么引起我朗诵的兴趣呢这源于一次朗诵比赛。
初一时班里举行了一次朗诵会,各小组派代表参加比赛。
我们这一组的名额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我头上。
同学的“好意”难却,我只得找材料做准备。
比赛开始了。
各路豪杰大显身手。
有的在悠扬的小提琴声中把我们带进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的把鲁彦的《听潮》读得声情并茂,有的在《命运交响曲》中放飞《海燕》……同学们的心情也随之时而轻松愉快,时而忧愁感伤。
终于轮到我上场了。
组里的同学为我送来了鼓励的目光。
“鱼美人。
我知道,紫竹是怎样在今夜的月下生长,生长,是我无可挽回的哀伤。
我的泪,滴落在你的梦里,你,是否能够感知”我用平和缓慢的声调开始讲述美人鱼的故事。
从她认识王子到她追着海轮嬉笑,从她救下落海的王子到她勇敢地吞下巫婆给她的能够长出双腿的药。
我发现自己从未如此动情过,仿佛自己就是那小人鱼:“假如你的血溅在我的心上,我会再有三百年的时间去等待另一个开始。
这,又有什么意义,那把沾满你鲜血的匕首会撕裂我的心。
”我只感到泪水涌上双眼,又慢慢滑落下我的双颊。
听众们已完全被小人鱼的遭遇吸引了。
爱打闹的男生们托着腮帮听着,几个多愁善感的女孩也已满眶含泪。
“永别了,阳光已照在我身上;永别了,浮出海面的梦想;永别了,我的爱人!”我略带伤感又饱含幸福的语调回荡在寂静的教室中,几秒钟后,热烈的掌声响起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经久不息……那次比赛我得了第一,捧回了一本硬皮本,微小的奖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语文活动激发了我对朗诵的兴趣。
感谢语文活动,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几次,让每一个学生都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评析:该文结构合理段落清晰。
前后呼应感情真挚!唯引用词句偏多,影响文章的整体感觉!■分析文章结构开头:点题——(一次朗诵比赛)起因——(同学的“好意”难却)——(略写:其它参赛者的情况)中间:一件事经过——(详细:自己的感受)——(略写:观众的情况)结果——(我得了第一)结尾:扣题——(升华:活动能多几次让每一个学生都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写作专题——记事作文(续2)(2006-10-09 14:27:35)分类:《记一次运动会》星期四的校园非常热闹,谈不上人山人海,也称得上是人声鼎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我们学校正在举行秋季趣味运动会。
四年级有五个项目:五环接力、铺路前进、鸭子赛跑、群蛙争雄和障碍接力。
其中,最扣人心弦的是五环接力。
“嘟”的一声哨子响了,全场为之震动。
顿时,“加油”声此起彼。
我班运动员果然不负众望,一马当先,但其他班也是穷追不舍。
各班队员都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这是最后一环,我班队员还没穿过,其他班级的队员已经追上来了。
这时,拉拉队静止等待结果,同学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我班运动员迅速穿过最后一个环,我们班赢了!我们班同学的欢呼声响彻了整个校园的上空。
在随后的比赛中,我班士气大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今天的运动会多么精彩啊!★规划文章结构开头:点题——()起因——()——(略写:)中间:一件事经过——(详细:)——(略写:)结果——()结尾:扣题——(升华:)下面是一个同学的习作,看看有什么不足之处,按照所学习的进行修改,使他成为一篇佳作!写作专题——记事作文(续3)(2006-10-09 14:30:15)分类:下面是一个同学的习作,看看有什么不足之处,按照所学习的进行修改,使他成为一篇佳作!童年趣事——记幼儿园时一次“丢手绢”游戏暑假作文班第一节课后,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记事作文,可以写烦恼事、悲伤事、高兴事、趣事。
烦恼和悲伤事我还没,高兴和趣事倒是很多很多。
到底写什么呢?“丢手绢,丢手绢,轻轻放在小朋友后面,大家不要打电话,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
一曲欢快儿歌,把我思绪带回离别多年幼儿园。
?幼儿园趣事可真多。
我感到最趣,就是老师带领我们做“丢手绢”游戏。
?这个游戏规则是:所参加游戏小朋友都手拉手蹲在地上,围成一个大圆圈。
由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绢绕着圆圈外面跑,趁哪位小朋友不注意,就把手绢丢在他身后,他发现后就拿着手绢去追这位丢手绢,追上,就由丢手绢表演一个节目,追不上就自己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表演节目再接着去丢手绢。
?每次做这个游戏,都是由又高又瘦张明明来做第一个丢手绢。
游戏开始。
只见张明明把手绢揉成一团,紧紧地捏在手里,双手背后,绕着场地不停走着。
在场所眼光都在紧张地注视着他,生怕他把手绢丢在自己身后。
突然,张明明趁小胖子王浩不注意,把手绢放在王浩背上。
王浩一点也没察觉,周围发现都在看着王浩,嘻嘻地笑着。
王浩发现大家都在笑他,扭身一看,手绢放在自己背上,他一把抓起手绢,起身就追张明明。
张明明身瘦腿长,胖子王浩那里追得上他,眼看着张明明跑回自己座位,王浩只给大家唱一个歌。
?接下来就由王浩开始丢手绢。
只见他拿着手绢慢腾腾跑着,大家都扭头看着他。
突然,只见他把手绢放在我头上,撒腿就跑。
我噌地站起身来就去追他。
他在前面拼命地跑,我在后面拼命地追。
大家都站起生来为我俩喊着“加油”。
眼看我马上就要追上王浩,只见王浩心里一急,突然双手抱头坐到地上。
我一下扑过去,紧紧地抓住他。
我高兴笑啊跳啊,眼泪都流出来。
?无奈王浩,一幅垂头丧气样子,在大家掌声中,又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几年过去,我现在马上就要成为一个四年级学生。
但童年这些趣事还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使我时时回忆起它,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