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2)▲,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

▲,▲。

(杜牧《赤壁》)(6)晏殊《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悄. (qiǎo)然荣赝.(yīng)相形见绌.(chù)中流砥.(dǐ)柱B.斑斓.(lán)狩(shǒu)猎.前倨.(jù)后恭粗制烂.(làn)造C.斟酌.(zhuó)差.(chāi)使咬文嚼.(jué)字心无旁骛.(wù)D.庇荫.(yìn)羸.(léi)弱销.(xiāo)声匿迹满载.(zài)而归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6分)太多的流连是一种羁绊,绊住的不止是双脚,还有未来!逗留在高山的巍峨中,就会错过大海的浩瀚;逗留在草原的(A)中,就会错过森林的葱茏。

选择逗留,虽然会拥有一时的风景,就是走过去,人生中最大的美丽便会赫然显现。

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坚定不移;▲▲,▲▲;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风雨兼程!人能走多远,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意志;人能攀多高,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志向。

永不逗留的(B)可以让我们不老的心看尽世上不绝的风景。

(1)请为文中A、B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下)九年级联考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10分)沉默,是一个人的气质和品格的深刻体现,是一种睿智的美德。

沉默是一种含蓄的语言,是一种深遂的表达。

太阳不语,自是一种辉煌;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

沉默是处人待事的一种艺术,是一个人走向成熟时呈现出来的人格mèi 力,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一种通达的ruì()智。

在失败中沉默,可以在镇静与反思之后,变得更加理智和坚强;在成功时沉默,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确立崭新的起点和更高的目标。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巍()峨 mèi ( )力(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

(2分)(3)“广博”的“博”的意思是,“通达”的意是。

(2分)(4)(4分)结合语境,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题(5分)1、《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其中《农夫和蛇》的寓意是,《乌龟和老鹰》的寓意是:。

安徒生是19世纪(国籍)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4. 综合性学习(10分)春天应该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

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现在又到了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参加“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综合性活动。

(1)活动一【编一辑自然日记】(2分)《二十四节气歌》中有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请你围绕其中某个节气,写出一句有关的谚语(也可以写这个节气的物候变化、农事活动、习俗)。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本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温馨提示:仔仔细细审题,认认真真答卷,工工整整书写。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基础.阅读部分第一卷(选择题共24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下面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博识嗔视(chēn) 洗濯(zhuó) 飞来横(hèng)祸猝(cù)然长逝B.庖代遒劲(qióu) 熹微(xī) 一视同人遍稽(jī)群籍C.意测诘责(jié) 扶掖(yè) 进退维谷孜(zī)孜不倦D.驻足讪笑(shàn) 攫取(jué)正襟伟坐惟妙惟肖(xiào)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惨无人道英雄倍出并行不悖强辞夺理B.关怀备至杯水车薪刚愎自用因才施教C.瞠目结舌哄堂大笑掉以轻心豆蔻年华D.恰谈业务惹事生非披星戴月充耳不闻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封建迷信行骗坑人,有关方面守株待兔,一举将行骗的人抓获。

B.伦敦奥运会羽毛球赛场上,林丹与李宗伟的精湛球技让人叹为观止。

C.李明同学的父母离异,李老师对他的关心可谓是具体而微。

D.“瓦良格”号是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我国广大军迷对其何时服役一直耿耿于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B.老张逝世离现在已经十年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D.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D(A 去“掌握” B 去“离现在” C “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表意不清,是“妇女自身平等”还是“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不明确。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摘要:复习与学习一样都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小编整理了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来帮助同学们备战中考,在中考中发挥正常的水平!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春,带来了芬芳艳丽的花朵,带来了pénɡ( )勃新绿的草木,带来了对未来的一份憧憬;夏,带来了缤纷绚丽的娇阳,带来了挺bá( )苍翠的树木,带来了奋斗的脚印;秋,带来了如金的落叶,带来了温柔的秋雨,带来了丰收的喜讯;冬,带来了洁白的雪花,带来了素雅的天地,带来了胜利后的沉思。

1.给下列词语中的拼音选择合适的汉字。

( )pénɡ( )勃挺bá( )A.篷拔B.蓬拨C.篷拨D.蓬拔2.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憧憬( ) 缤纷( )A.chōnɡ bīn B.chǒnɡ bīnC.chōnɡ bīnɡ D.chǒnɡ bīnɡ3.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芬芳喜讯素雅新绿B.未来绚丽沉思缤纷C.艳丽温柔奋斗憧憬D.娇阳苍翠胜利脚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此次整治工作不仅使城区的夜景更加靓丽,也为邵阳的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保障。

B.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公安部还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C.按照计划,到2013年,江西将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约1 200所左右的幼儿园。

D.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B.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C.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共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默写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全诗(4分),。

,。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习》)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③蝉则千转不穷,。

(吴均《与朱元思书》)④,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②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可唐代诗人刘禹锡却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4—5题。

(4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一、二两句诗中的“都”“惊”两字用得好,请你简要谈谈这两个字好在何处。

(2分)5、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

(8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6、本段文字出自于写的《桃花源记》。

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成语就是。

(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①阡陌交通..()②男女衣著,悉.如外人()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201325

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201325

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音积累与运用(31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4分)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

只是因为日常的suǒ( )碎生活的纷杂,才掩蔽了她的环佩妙音,朦胧了她的清碧透明。

用心泉熄灭如火的嫉.()妒,用心泉冲尽如尘的虚荣,生命才会获得无限的轻松。

絮絮低语的心泉明白地告诉你:人心并不是你想像得那样险恶丛生,生活也不像你渲染得那般àn ( )淡沉重!。

(1)结加点字注意。

(2分)()()(2)根据拼音写汉字。

suǒ( ) àn ( )2.名句默写及运用(10分)(1)关关雎鸠,。

(《诗经·周南》)(2),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3),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4)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6),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8)木受绳则直,。

(《荀子。

劝学》)(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

”这表明他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有些正值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浪费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B.小明数学成绩很好,而且好为人师....,所以总是受到同学们的赞扬。

C.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D.他的口才极好,跟别人辩论的时候总是振振有词....,令人佩服。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修改其中的病句。

(标明序号并写出修改后的句子)(4分)①写日记的一个好处是能留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②我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已经八年,③这厚厚的一摞日记本是我的财富。

④偶尔翻看以前的旧日记,⑤我感慨很多。

⑥虽然日记里不乏无病呻吟,⑦.有不少狂妄的长篇大论,⑧并且更多的是对平凡生活的感受,⑨对自我的更省和鼓励。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一)学校班次姓名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桎梏.(gào )恣.睢(zì)官阙.(quâ)锲.而不舍(qiâ)B.妖娆.(ráo)拮据.(jū)炽.烈(zhì)惟妙惟肖.(xiào)C.惬.意(qiâ)踌.躇(chóu)巷.道(hàng)恃.才放旷(shì)D.尴.尬(gāng)亵.渎(xiâ)禅.让(shàn)参差.不齐(ch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横亘销声匿迹不可明状擎天撼地宠然大物B.赘言络绎不绝孤陋寡闻销声匿迹张皇失措C.慷慨一泄千里无济于事斩钉截铁断章取义D.逻缉人情世故未雨绸缪鳞次栉比无精打采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性格急躁的人鲁莽但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

(2)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我觉得这也值得。

(3)挫折反而让她们了意志,让她们变得坚强,(4)这位收买专利权的商人按照合同了自己的诺言。

A. 决断考察消磨实现B.决断推敲磨炼履行C. 判断推敲磨炼实现D.判断考察消磨履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B.改革开放以来,市民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不断进步。

C.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高中充满信心。

D.5月28日,武(汉)荆(门)高速公路顺利通车,比预计通车时间提前了三个月。

1、C2、B3、B4、D(二)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5、默写填空。

①,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谈笑有鸿儒,。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摘要:中考如何复习是同学们现在所担心的问题,为大家分享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希望同学们能做好练习,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能帮助大家提高成绩!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A.玷污( zhān ) 肃穆( m ) 哺(fǔ)育巧妙绝伦(1 n )B.无垠( y n ) 畸形( q ) 啜(chu )泣相形见绌( ch )C.缄(xi n)默迸(b ng)发苗圃(pǔ) 津津(jīng)有味D.凋零( diāo ) 酝酿( ni ng ) 溃 ( ku )退参差不齐( cēn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A.称职气慨销声匿迹B.仰慕温馨心旷神怡C.辐射荒缪略胜一筹D.真缔阔绰妙手回春3.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 ▲ )( ▲ )( ▲ )(3分)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 ;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 ;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 。

A .徘徊 B.继续 C.坦荡4.古诗词名句填空。

(8分)(①--⑥题选做4道,第⑦题为必做题)①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③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⑥衣沾不足惜,▲ 。

(陶渊明《归园田居》)⑦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让人感慨万千: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 的悲苦慨叹;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吟唱____▲ ,人迹板桥霜,抒写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李煜在《相见欢》中,抒发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的凄苦心境;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赏月怡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5.名著阅读(6分)(1)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doc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doc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清坪民族中学刘正平一、我的知识运用(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琴弦.(xián)格物至知(..zhī)根深蒂.(.dì)固载歌载.舞(zài)B、褴褛.(lǚ)孜.(zī)孜不倦歇.(xiē)斯底里以身殉.(.xùn)职C、挪.动(nuó)一杯.(pōu)黄土怒不可遏.(è)哄.堂大笑(hōng)D、铿锵.(qāng)合辙.(zhé)押韵不无裨益.(bì)戛.然而止(gá)2. 下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卒不及防义愤填鹰迫不急待顶礼莫拜B.原形毕露玲珑剔透人声鼎沸人迹罕至C.中流砥柱粗制滥造家喻户晓莫衷一是D.荡然无存世外桃源断章取义呕心沥血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B、小明忽而看语文,忽而看数学,真是学而不厌....。

C、他喜欢打电游,虽经老师多次教育,他还是矢志不移....。

D、青少年要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4.下面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比喻)B、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地向外走。

(比喻)C、一阵风吹来,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拟人)D、巴掌大的小商店,却给附近村民带来了方便。

(夸张)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C.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D.日前,分藏两岸六十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及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及参考答案

语文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10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则该空不得分)①人不知而不愠;②山气日夕佳;③直挂云帆济沧海;④山河表里潼关路;⑤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 (3分)D(A. 赝—膺;B. shǒu—shòu、烂—滥C. jué—jiáo)3.(6分)(1)(2分)辽阔信念;(2)(2分,关联词语使用不当)选择逗留,虽然会拥有一时的风景,但是走过去,人生中最大的美丽便会赫然显现。

(3)(2分,句式相同,语意连贯,语句通顺即可给分)示例: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奋斗不息;4.(3分)C(祥子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变得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5.(3分,回答出以下答案中的三点即给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①数字化阅读形式多样;②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数字化阅读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信息传递及时、涉及面广阔等优势;③数字读物获取便利;④数字化阅读方便随时随地阅读;⑤数字阅读方式方便检索信息;⑥数字读物价格低廉等等。

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12分)6.(4分)①著称;②通“现”,表现、显露;③正确的方法;④面对。

7.(2分)B有时 (A.所以因此、原因缘故;C.能力才能、能够;D.通“饲”,喂养、吃的东西)8.(4分,每句各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①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②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9.(2分,答对1个要点得1分,言之成理即可)“呜呼”蕴涵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1分),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1分)。

(二)(5分)10.(2分,各1分)(1)善:善于、擅长;(2)类:种类。

11.(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我不但能造船,还能够驾船。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题及答案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题及答案

201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0个小题,全部答在试卷上。

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6分)1.按要求默写。

(6分,每小题1分)①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诗经·蒹葭》)③,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④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⑤杜甫在《登楼》中借眼前所见到的壮观的山河景色,表现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的诗句是:“,。

”⑥《陋室铭》中,以清幽宁静的环境描写,表明作者闲适自得心境的语句是:“, 。

”2.阅读环球网上今年3月13日的日本地震专题报道的部分标题,完成两个小题。

(5分)导语:日本近海3月11日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约10米高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

日本气象厅称这是世界观测史上最高震级地震。

日本地震震级上调为9级仍有2万人下落不明[为史上最高震级超2100人死亡仙台市我留学生全部安全转移][陆前高田救援队撤退千余人被困仙台机场无法救援数人已死][中国救援队抵达日本投入10万人自卫队救援美国航母已到位]福岛核电站首次进入紧急状态仅1/4居民转移[福岛两个反应堆可能已出现核心熔毁日本专家称已逃过核爆炸][核泄露危机扩大紧急疏散20万人 3号机组可能发生核爆炸][10公里内出现放射性污染视频:福岛遭核辐射者升至190人]①请你拟写一个醒目的总标题,不超过12个字,并请设计字体颜色。

(3分)3.名著阅读(5分)①请简述老人与海中能体现老人“硬汉子”性格的情节(3分)②《老人与海》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对此如何理解? (2分)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5分)望月有感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1335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1335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四大题,23小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生命是的大自然的奇迹。

美国蒙特利海湾的沿岸,一棵柏树,历经(cāng) ▲桑,独自守候了百年;茫茫戈壁,胡杨将根深深扎进地下20多米,挺拔的身姿顽强(chēng)▲起一片生命的绿洲;奇寒无比的雪山上,雪莲花傲然(zhàn)▲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却有许多震(hàn)▲人心的生命奇迹在上演。

请怀着一份敬畏生命之心去看待大自然,请珍惜、呵护每一个生命。

2.古诗文名句填空。

(8分)①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②▲,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③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猿则百叫无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⑤“秋风秋雨愁煞人”,人们对秋天的感受往往与“愁”联系在一起,而刘禹锡在《秋词》中对秋天的感受却是“▲,▲”。

⑥亲情是什么?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舔犊深情;是苏轼笔下“▲,▲”(《水调歌头》)的美好祝愿。

3.名著阅读。

(6分)(1)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完成(1)(2)两小题。

(3分)此人为杨老令公杨业的后代,武艺高强。

《水浒》中对他的外貌描绘如下: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

①这个人是▲。

(人名)(1分)②请将下列情节按照先后顺序重新排列。

A.汴京城卖刀杀了牛二B.痛失生辰纲C.押送花石纲翻船正确的顺序是:▲(2分)(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曾发生过许多可笑的事情:如根据“怎样打破鸡蛋”而分成了大端派和小端派,为此还引发了多次战争。

B.《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是,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而落入夏洛克的圈套,必须在法庭上割下胸口上的一磅肉来偿还债务。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试卷(有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试卷(有答案)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20分钟)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所选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共18分)1. 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 卑劣(liè)庇护(bì)储藏(chǔ)停泊(bó)B. 刹那(shà)处所(chù)纠葛(gé)即使(jí)C. 倦怠(dài)脊梁(jí)掠夺(lüè)计较(jiào)D. 弦乐(xián)哽咽(yè)翘首(qiáo)违背(wěi)2. 词语书写有错别字的是A. 爱慕奔驰沉浸与日俱增B. 端祥惦记高矮纵横决荡C. 开垦陡峭鼓励郑重其事D. 愕然剪裁恐怖熟视无睹3. 句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 他干起活儿来,从不吝惜自己的力气。

吝惜: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来。

B. 西湖胜景让人流连忘返。

胜景:优美的风景。

C.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萧索:荒凉、冷落的样子。

D. 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即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撺掇:鼓动别人做坏事。

4. 句中加线词语使用恰当的是A. 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B. 美国政府在全世界一片反战声中,一意孤行,因地制宜,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C. 在朗诵比赛中,他那抑扬顿挫的声调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这位画家的山水画有深厚的功底,他临摹的《乡居野趣》几乎和真迹雷同。

5. 没有语病的句子是A. 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工作的基本条件。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

C.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D.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6. 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是三峡工程完工以后,()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可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013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201335

2013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201335

2013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

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应用(12分)1.下列词语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脂.粉(zhǐ) 安祥转弯抹.角(mò)张皇失措B.诓.骗(kuáng)庖代蓦.然回首(mò)迫不急待C.憎.恶(zēng)颓唐叱咤.风云(zhà)获益匪浅D.狡黠.(xiá)选骋勤能补拙.(zhuó)明察秋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并非一位墨守成规....的教头,关键比赛时他常常有变阵妙笔,令对手措手不及。

B.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为了研究核弹,从此他在公开场合便荡然无存....了。

C.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D.如果对弗罗斯特诗歌的欣赏仅仅停留在表面则是太过肤浅或说是不求甚...解.。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老头子穿了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和一个破草帽,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B.吉安市正在大力实施以井冈山红色旅游为龙头,青原山、武功山和赣江库区旅游互动发展的“三山一江”。

C.五年来,江西和全国一样,迈出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坚实步伐。

D.政府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政府的职能转变要落实到位,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通常来说,传统制造技术是“减材制造技术”,3D打印却是反其道行之的“增材制造技术”。

②有人据此预言3D打印技术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生产工具”。

③同时,3D打印还可以制造传统方式无法加工的奇异结构。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7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妙绝纶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suì、高超的智慧。

(严春友《敬畏自然》)方试卷试题我欲与客共食化学教案岂当不得待试卷试题”竟安坐饱食化学教案然后应召试卷试题高祖甚感之化学教案常谓①绌.②suì③改为内容进行分析化学教案概括化学教案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化学教案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化学教案主要是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化学教案双方在微博上竞相发文化学教案争论不已化学教案这场笔墨官司一时引起轩然大波试卷试题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这堂诗歌鉴赏课,语文老师匠心独运,以画配诗,诗画相得益彰,意蕴无穷C.欧洲杯盛大开幕,各路绿茵豪强捉对厮杀,一时成为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D.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D.小明在老师的点拨下终于写好了一篇作文,可谓是才思敏捷....。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桂花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

①月桂树叶编织成的“桂冠”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②《吕氏春秋》中以“物之美者,招摇之桂”称赞桂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③“蟾宫折桂”则成为人们对读书人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④某些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⑤战国时期,韩燕两国曾以相互馈赠桂花来表示亲善友好A.⑤③②④①B.①⑤②④③C.⑤④②③①D.②⑤①③④5、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2分)A.“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本试卷共3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案卷,注意对准题号。

交卷时只交答案卷。

汉字(10分)1.根据语境和拼音提示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去年,日本发生地震,市民担心日本核xièlòu()扩散,国内部分地区刮起小范围的‚抢盐风‛。

浙江省盐业集团紧急pìyáo():中国有大量不用海水制成食盐的原盐储备(如井盐和岩盐等),不必恐慌。

2.双关是广告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起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中国移动公司“手机报”的广告语,请你说说其中的“报”的双重含义。

(2分)手机报精彩含义①:含义②:3.下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写出其正确的汉字。

(2分)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周将于6月11日在南非的九个城市的十坐球场举行,本届是首次在非洲举行的世界杯。

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2支球队参加赛事,共进行64场比赛决定冠军队伍。

2009年12月5日,南非世界杯进行了分组抽鉴仪式,并确定了小组赛的赛程。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分别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2分)①相形见()意思:②勤能补()意思:5.根据语境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出一个人名。

(2分)纵观一千八百多年中国行书发展的历史,建立了不朽丰碑的是三个杰出的书法家,他们是、颜真卿、苏轼,其行书代表作分别是《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

阅读(60分)一、仰古人之风范:阅读下列文言文答题(15分)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

②约:省减,简约。

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

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

⑤物:指人,百姓。

⑥亚匹:同一流人物。

亚:同类。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4分)(1)抚.百姓,示仪轨(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昭陛下平明之理鸣之而.不能通其意8.用“/”为下列句子断句(2分)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10.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

(3分)11.积累链接:陆游曾称赞《出师表》道:,。

(2分)二、知自然之奥秘:阅读《一个被忽视了的敌人》完成后面的答题。

(12分)一个被忽视了的敌人①在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大会上,如何减少二氧化碳以及碳排放,再次紧紧抓住了世人的眼球。

然而,科学家也指出,当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碳排放身上时,很可能忽视了另一个非常危险的敌人:臭氧。

②臭氧问题的讨论被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搁臵在一旁,而实际上,臭氧是温室效应很强的一种气体,而且转移性极强。

据英国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公布的研究显示,臭氧污染物只需几天时间就可进行‚跨洲旅行‛。

③人们早已知道污染是一个全球化现象:科学家在爱斯基摩人和北极熊身上找到了几千公里以外的工业国家生产的重金属残物和污染物;而太平洋的某部分洋面全被塑料袋和其他污染物覆盖。

所以,臭氧其实只是远距离输出污染物中最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分子。

④对造成上述污染现象的人类来说,臭氧确实令人头痛。

当臭氧在大气层变得稀少的时候,它就失去了阻挡紫外线以保护地球生物的重要功能,但它在对流层过分集中时,其对动物和生物所起的作用就如同毒素一般,不但会使植物的叶子氧化,还能损害人和动物的呼吸系统。

⑤不过,假如臭氧在高空稀少,在地面过于集中,这时的问题就出在人类身上了,这是冷却气体和喷气在高空造成的恶果,大名鼎鼎的氟利昂就是这些冷却气体之一。

《蒙特利尔协约》虽然规定了限制使用这类气体,但仍然需要许多年才能使围绕在极地上空的赫赫有名的臭氧洞消失。

⑥不得不承认,人类在减少对流层臭氧方面的工作做得十分糟糕。

对流层的臭氧在二十世纪增加了两倍,它的产生是太阳对氮化物的辐射造成的,而氮化物又是由汽车尾气排放、烟囱、火化以及森林大火等造成的。

⑦研究证明,臭氧的污染问题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和转移性。

印尼滥伐森林就可能与蔓延到西部非洲的臭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法国,乡村的对流层臭氧比例明显高于城市;在亚洲和美国的春季,情况亦如此。

这些臭氧的来源和流动的踪迹已被美国大洋与大气层研究机构的科学家调查清楚。

⑧目前仍需要进一步了解清楚的是,这些‚进口‛臭氧最终落地之后会对农业、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怎样的后果。

此事关系重大:欧洲环境研究所2007年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证明,臭氧污染是导致地球上2.14万人早死的罪魁祸首。

在农业方面,也有相关研究指出,由于臭氧污染导致歉收,2000年全球范围内的损失高达140亿至260亿美元。

⑨最近几年,发达国家因臭氧造成的污染高峰较前些年有减弱之势。

这同采取了严格的废气排放措施有相当的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经常性的污染也在不断地增加。

科学家预计,未来十年臭氧污染增长最快的地区将是非洲和亚洲。

⑩同二氧化碳不同的是,臭氧在大气层里只能生存几个星期。

科学家认为,控制臭氧将有双重好处:一方面控制了温室效应,另一方面也对抗了气候转暖。

⑾全球已有多国通过了于1988年签署的、有关控制远距离跨国界大气污染的协约,旨在应对酸雨并减少氮化氧气体的产生。

而臭氧问题的防治工作,还有待于国际社会的进一步通力合作。

(摘自2010年2月9日《科技日报》)12.臭氧污染问题是人类的“敌人”,这个敌人的特性有、。

(2分)13.阅读相关段落,当臭氧浓度稀薄时,危害是;当臭氧浓度浓密时,危害是。

(2分)14.造成臭氧浓度偏高的人类活动有哪些?(2分)15.第⑦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6.本文的语言除了准确严密以外,还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试从文中找出一例,简要赏析这一特点。

(2分)17.积累链接: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诗句描画了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画面,如。

(2分)三、赏柳之情思:阅读《江南柳》答题。

(12分)江南柳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水滋养柳,柳妆点水,水柳一家亲。

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

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

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⑧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

树无言,风有语。

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

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

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

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

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

‛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

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呜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

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

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

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

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一城春色一城絮。

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

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

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

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

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

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竞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

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18.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形态和声音、柳的妙处、。

(2分)19.文段④划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

”“柳之妙”体现在和两个方面。

(2分)20.品析下面句子: (2分)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21.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段①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

(2分) 22.阅读下面材料,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材料中的“柳”包含着怎样的情思。

(2分) 材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选自《诗经·采薇》。

往:离开故乡。

思:语气助词。

)23. 积累链接:古诗中也有很多咏柳的佳句,你能写出一句吗?(2分)四、阅他人之品格: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答题。

(11分)拔下钥匙纳兰泽芸①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

淡云。

微风。

令人微醺的阳光。

②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

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

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③他微笑了。

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

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

父母亲都八十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④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

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