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拓展知识-对数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数是搞清楚世界上数量关系的智力工具。
A. N. Whitehead
对数的历史
16世纪前半叶,三角函数的连乘计算问题使天文学家们苦不堪言。 德国数学家约翰·沃纳(Johann Werner )首先推出了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即
[])cos()cos(2
1
sin sin βαβαβα+--=⋅, [])cos()cos(2
1
cos cos βαβαβα++-=
⋅。 利用这些公式大大简化了三角函数连乘的计算。 比如,计算39sin 4367sin '⨯' , 可以从三角函数表查出
92432418.04367sin ='
,
15729632.039sin =' 。
但随后的乘法的计算十分烦琐,且容易出错。用约翰·沃纳(Johann Werner )的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计算就简便了。
这个公式还可以用于把任何两个数的乘法计算转为加减法计算。 比如,计算9903.01736.0⨯。 由三角函数表查得,
10sin 1736.0≈,
8sin 9903.0≈。
所以
由于大于1的数可用小于1的数乘上10n 表示,因此上面的两个公式实际上对于任意两个数都是适宜的。
但这样做还是有些繁杂,况且还不能直接应用于除法、乘方和开方。因此,寻找更好的计算方法迫在眉睫。
16世纪和17世纪算术的最大改进是对数的发明。施蒂费尔(Michael Stifel )已经认识到对数的基本思想。
德国数学家Stifel (1487~1567)在观察表2-1中的两个数列时,称上排的数为 “原数”,下排的数为“代表数” (德文Exponent ),Stifel 发现,上一排数之间的乘、除运算结果与下一排数之间的加、减运算结果有一种对应关系。Stifel 指出:“欲求上边任两数的积(商),只要先求出其下边代表数的和(差),然后再把这个和(差)对向上边的一个原数,则此原数即为所求之积(商)。”
比如,计算24×210, 因为24的“代表数” 4, 210的“代表数” 10, 而4+10=14,
“代表数” 14相对应的“原数” 214=16384, 所以16×1024=16384。
实际上,Stifel 已经掌握了对数运算法则,因为Stifel 所谓的“代表数”,本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11 212 213 21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表2-1
质上是“原数”以2为底的对数。对数作为一种计算方法,其优越性在于将乘法和除法运算转化为加法和减法运算。
对数的概念,首先是由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 (John Napier ,1550-1617)提出的。Napier 当时是希望简化天文问题中的球面三角的计算工作。事实上,他曾把研究的初步结果送交第谷(Tycho Brahe )。当时天文学是热门学科,可是由于数学的局限性,天文学家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去计算那些繁杂的“天文数字”,浪费了若干年甚至毕生的宝贵时间。Napier 也是一位天文爱好者,他感到,“没有什么会比数学的演算更加令人烦恼……诸如一些大数的乘、除、平方、立方、开方……因此我开始考虑……怎样才能排除这些障碍。”经20年潜心研究大数的计算技术,他终于独立发明了对数,并在1614年出版的名著《奇妙的对数表的描述》("Mirifici logarithmorum canonis descriptio ")中阐明了对数原理,后人称为纳皮尔对数(NaplogX )。
1616年亨利·布里格斯 (Briggs )去拜访Napier ,建议将对数的底数改为10。可惜Napier 隔年于1617年春天去世,后来就由Briggs 以毕生精力继承纳皮尔的未竟事业,他于1619年发表了《奇妙对数规则的结构》,于书中详细阐述了对数计算和造对数表的方法,1624年出版了《对数算术》一书,公布了以10为底的14位对数表,并称以10为底的对数为常用对数。
对数表很快传遍了欧洲大陆。开普勒利用对数表简化了行星轨道的复杂计算。伽利略发出了豪言壮语:“给我时间、空间和对数,我可以创造出一个宇宙来。”数学家拉普拉斯说:“对数用缩短计算的时间来使天文学家的寿命加倍。”对数表曾在几个世纪内为数学家、会计师、航海家和科学家广泛使用。
最早传入我国的对数著作是《比例与对数》,它是由波兰的穆尼斯(1611-
1656)和我国的薛凤祚在17世纪中叶合编而成的。当时在b N
a
log 中,N 叫作“真数”,b 叫作“假数”,真数与假数对列成表,故称对数表。后来“假数”改称为“对数”。
最早使用指数符号的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Descartes ,1596-1650),他于1637年用符号a n 表示正整数幂。分数指数幂在17世纪初开始出现,最早使用分数指数记号的是荷兰工程师Stevin ,以后又有人将其扩展到负指数,直到18世纪初英国数学家Newton (牛顿,1642-1727)开始使用a x 表示任意实数指数幂。
这样,指数概念才由最初的正整数指数逐步扩展到实数指数。
一直到18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 (Euler ,1707-1783)
才发现指数与对数的联系,他指出“对数源出于指数”,这个见解很快被人们接受。
我们用现代的数学语言来说明纳皮尔对数。
如图2-1所示,设AB 是一条定长的线段,CD 是从A 点出发的射线。Q P ,两点分别在CD AB ,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左端点开始向右运动, Q 点的运动是匀速的,而P 点的速度与线段PB 的长成正比(比例常数为1)。当P 点经过一段距离AP 以后,Q 点经过一段距离CQ ,纳皮尔称CQ 为PB 的对数。
设P 点做减速运动的初速度AB v =,第一瞬时,它行过一个单位距离1AP ,
到达1P 点时的速度为⎪⎭
⎫
⎝⎛-=-=v v v B P 1111(每个瞬时,都视P 点做匀速运动);
第二瞬时它行过距离v
v P P 1
)1(21⋅-=(每个瞬时,都视P 点做匀速运动,行过一
个单位距离),它在2P 点的速度为2
21111)1(1)1(1⎪⎭⎫
⎝⎛-=⎪⎭⎫ ⎝⎛--=⋅---=v v v v v v v B P ;
第三瞬时它行过距离v v v P P 1
112
32⋅⎪⎭⎫ ⎝⎛-=,它到达3P 点的速度为
3
2
2
31111111⎪⎭
⎫
⎝⎛-=⋅⎪⎭⎫ ⎝⎛--⎪⎭⎫ ⎝⎛-=v v v v v v v B P ;……P 在每一瞬时末的速度可依次排
成数列:
,11,11,11,3
2
⎪⎭
⎫
⎝⎛-⎪⎭⎫ ⎝⎛-⎪⎭⎫ ⎝⎛-v v v v v v v (1)
对应的,动点Q 从静止开始连续行进后的距离可以排列成另一数列:
图2-1 纳皮尔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