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情绪对内隐、外显记忆的影响

合集下载

情绪价值的重要性情绪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情绪价值的重要性情绪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情绪价值的重要性情绪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情绪价值的重要性情绪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情绪对于学习和记忆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促进记忆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而负面情绪则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因此,理解和管理情绪价值对于个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积极的情绪能够改善学习和记忆的表现。

当人们处于快乐和积极的情绪状态时,大脑会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这对于记忆和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和储存非常有益。

研究发现,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的知识更容易被记住,并且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即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中。

因此,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个体在学习和记忆方面的成就。

相反,负面情绪如压力、焦虑和沮丧会削弱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当人们处于压力或焦虑的状态时,大脑会分泌出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会干扰脑内信息的传递和存储过程,从而影响学习能力。

许多研究发现,考试焦虑和负面情绪会导致学生在考试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成绩下降。

因此,消除或减轻负面情绪对于个人学习和记忆的提高非常关键。

另外,学习和记忆的过程本身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研究发现,人们对于情绪相关信息更容易进行加工和记忆。

这意味着,当学习的内容与个人的情绪状态相关时,学习和记忆的效果会得到提升。

例如,当一个人在学习某个主题时,如果能够与自己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那么这个主题的记忆将更加深刻和持久。

因此,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理解情绪价值并将其运用到学习中,可以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除了理解情绪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外,我们还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优化学习和记忆的表现。

首先,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并接受它们,不要将负面情绪加重,而是寻找适当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和舒缓压力。

例如,可以通过呼吸练习、冥想或与他人交流来缓解负面情绪。

其次,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通过寻找乐趣和兴趣来激发学习的动力。

例如,与朋友一起学习或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方法。

启动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大学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

启动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大学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

1 引言
1.2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相关概念及由来
所谓外显记忆就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 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个体在外显记忆下 能够运用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并能意识到记忆活动的 过程,能意识到自己在主动的搜索记忆。内隐记忆就 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 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5.2 实验方法
5.2.3 实验材料
5.2.3.5 词干补笔试卷
将所呈现的词单中的每一个词去掉最后一个字, 组成词干补笔试卷。(试卷见附件5)
5.2 实验方法
5.2.4 实验程序
5.2.4.1 情绪启动程序 将被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人数相等,每组120人。一组为 对照组,不进行相关情绪诱导;另外两组为实验组,一组接受 积极情绪诱导,一组接受消极情绪诱导。 在一间安静的房间里,用笔记本电脑向被试呈现实验材料。 首先让被试观看情绪诱发材料,积极情绪诱导组观看奥运夺金 视频,消极情绪诱导组观看《沉默的羔羊》片段,对照组不观 看相同时间新闻联播的视频。两实验组在观看视频前对被试宣 读指导语:“接下来你们将会看到一段视频,请您认真观看, 并尽可能的将自己置身在影片中,充分体会影片中的情绪,就 像身临其境一样。”对照组(无情绪组)对其被试说:“过一会 才开始试验,在此期间我们先观看一段视频,打发时间。”
5.2.4.2 学习阶段 将之前每组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每两组中再随机决定一组 为学习材料为分类呈现,另一组随机呈现,共六组被试(积极 情绪分类呈现组A1B1,积极情绪随机呈现组A1B2,无情绪分类 呈现组A2B1,无情绪随机呈现组A2B2,消极情绪分类呈现组 A3B1,消极情绪随机呈现组A3B2),每组被试60人。 向被试呈现记忆材料,分为随机呈现和分类呈现(一种情 绪词一个接着一个呈现完,再呈现下一组情绪词)两种方式。 呈现前告知被试:“下面您将看到一组词汇,请尽量记住每一 个词。”呈现结束后马上进行掩蔽任务,安排被试做三位数加 减法1分30秒,避免被试复习。

启动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大学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PPT31页

启动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大学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PPT31页
启动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大学生内隐 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

启动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大学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31页PPT

启动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大学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31页PPT
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启动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大 学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
影响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不同情绪状态对学习与记忆的影响

不同情绪状态对学习与记忆的影响
实验材料 , 两组参与者各一半参与非语义加工 ( 即 显记 忆 和内隐记忆 的成绩 。 计算每个单词中所包情绪启动效应对个体外显和 内隐记忆的影响的实验研究含的字母数 ) ,另一半
2 . 2研 究对 象
参与者参与语义加工( 评定每个词语的愉悦度 ) , 之
本 研究 在南 通 大学 中采 用 随机抽 样 的方 法 抽 后让所有参与者完成单词补充任务( 让参与者将这 取 9 0 名在校大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实验
1 5

理论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8 卷 总第 1 5 1 期 2 0 1 3 年第 1 0 期 总第 1 1 6 8 页
现 ,高分组的参与者显示出抑郁相关词的阈下启 短片诱发参与者的不同情绪状态 , 研究结果表明, 动 。从而证 明了 内隐记忆 中有显著 的心境一致 积极情绪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有显著的促进作 性。 用, 试验 中出现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心境一致性 现象。 1 . 2通过抑郁和焦虑量表 。 筛选 出具有高抑郁 或高焦虑症状的大学生人群
关键 词 : 情绪 内隐记 忆 外 显记忆
纵观情绪对个体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
1 . 情绪对个体 内隐和外显记忆 的影 响
情绪对个体记忆 的研究 主要有情绪一致性研
以 研究的参与者为划分标准, 笔者认为大致可以 分
为三个 研究 阶段 。
究、 自传体记忆研究 、 情绪记忆 的研究 以及情绪对
些不完整 的单词补充 为最先 出现在脑海 中的单 结果中, 剔除 6 个无效数据后 , 实际有效数据共 8 4 词) , 最后让所有参与者参加 自由回忆测验。 实验结 个 。 果显示 , 参与者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均出现 了情 绪一致性记忆偏差。 2 0 0 3 年, 陈图农 , 林万贵同 等实验以 2 O 名抑郁 患者作为实验组参与者 , 加名正常个体为控制组参 与者 , 以正性 、 负性和中性效价词各 4 0 个为实验材 料。研究结果显示 , 抑郁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记忆均 出现了情绪一致性记忆偏差。 2 0 0 4 年, 谭红秀 本科大学生中筛选出抑郁 参与者和正常参与者各 1 6 名 ,组成抑郁组和控制 组。 以正性词、 抑郁词和焦虑词为实验材料 , 实验结

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

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

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儿童在汉语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研究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观察儿童在不同记忆方式下的学习效果,以期为汉语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是心理学中记忆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

内隐记忆指的是个体在无需意识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无意识过程获取和回忆信息的能力而外显记忆则是指个体在意识参与下,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回忆过程获得信息的能力。

在汉语学习中,儿童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二者如何相互影响,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记忆方式下的学习效果,探究儿童在汉语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记忆特点。

同时,本研究还将结合相关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儿童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记忆机制,为汉语教学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儿童汉语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

随着对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儿童对汉语知识的记忆特点。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探讨儿童对汉语知识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发展情况,以期为儿童语言教学和汉语习得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内隐记忆指的是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对信息的加工和存储过程,通常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在汉语学习中,儿童的内隐记忆能力表现为对汉字、词语、语法结构等语言知识的无意识掌握。

例如,儿童在多次接触某个汉字后,即使不能明确回忆起该字的具体形状或意义,却能在书写或阅读中正确识别和运用该字。

这种内隐记忆的特点使得儿童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

与外显记忆相比,内隐记忆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研究表明,即使在面临干扰或遗忘的情况下,内隐记忆仍然能够保持对信息的有效提取和运用。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

启动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大学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摘要】: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尤其是情绪与记忆的关系是认知心理学和情绪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这一研究以前主要集中在抑郁或焦虑个体的情绪状态对其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通过各种手段引发被试的实验性情绪,从而研究这种实验性情绪对个体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情绪启动方式引发被试的实验性情绪,考查启动的情绪对正常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情绪启动下,材料的呈现方式(分类呈现或随机呈现)不同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关键词】:情绪启动、呈现方式、内隐记忆、外显记忆1 引言1.1 情绪启动的相关概念启动最初出现在认知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一种研究测验情境对测验成绩影响的技术,也就是说测量首次呈现的刺激对目标刺激操作任务影响程度的技术。

一般来说,首次出现的刺激被称为启动刺激,目标刺激被称为靶刺激,这样的实验模式通常被称为启动范式。

而启动效应则是指经验对当前任务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这样一种实验范式被运用到对情绪的研究中,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经典的研究情绪的实验范式,即情绪启动研究范式。

情绪启动效应也就是指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具有相同的情绪效价时,即都是积极的或者都是消极的时,启动刺激的呈现将加速对目标刺激的加工;反之,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的情绪效价相反时,启动刺激的呈现则会阻碍对目标刺激的加工。

在典型的情绪启动研究中,一般先呈现积极或消极的启动刺激,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呈现目标刺激,让被试对目标刺激进行效价的评定,再以反应时或错误率为指标来衡量启动刺激对目标刺激的影响。

就概念而言,已有文献中,情绪启动至少已包括如下三种含义:1、指个体对于在情绪效价上与启动刺激相似的靶刺激更为敏感,主要体现在加工速度和注意选择上;2、指个体先行加工具有一定情绪效价的刺激后,使得后继加工也易于蒙上相应的情绪色彩;3、视个体的情绪状态即为一种准备状态(启动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将对个体的认知活动产生影响,是为情绪启动。

-内隐自尊效应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

-内隐自尊效应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

收稿日期:2002-12-19通讯作者:蔡华俭,E-mail:ccchhhjjj@.内隐自尊效应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蔡华俭(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200062)摘 要 研究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内隐自尊进行了研究和测量,同时还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对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结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东方文化下内隐自尊是存在的,个体无意识中对自我持有一种积极的评价,但强度不如西方个体。

(2)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不同的结构,二者间仅存在低的正相关。

关键词 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内隐联想测验。

分类号 B848;B8421 引 言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所持有的一种情感性评价[1],是自我领域研究得最多的现象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研究表明,当要求进行自我评价时,被试通常都会对自己作出积极偏好的评价[2],这意味着大多数人对自己都持有某种积极的态度。

还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当把某事物直接或间接同自我相联时,个体就会对其作出某种积极肯定的评价,即存在所谓的自我态度效应[2]。

基于既往研究中发现的大量类似的自我态度效应,1995年Greenwald 等正式提出了内隐自尊的概念,认为内隐自尊就是在对同自我相联或相关的事物做评价时,一种通过内省而不能确认的自我态度效应,即作出积极评价的倾向[2]。

内隐自尊一经提出,人们便开始关注其与外显自尊的关系。

Greenwald 和Farnham 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对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了二者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存在低的正相关[3]。

然而,又有研究者发现内隐自尊并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内隐自尊具有情境依赖性,与外显自尊存在相互作用[4,5],这又为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带来了不确定性。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存在着差异,东方文化下的个体对自我的评价不如西方个体积极[6,7]。

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是大写的个性[8],那么,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在无意识中对自我的评价,即内隐自尊,和西方会有什么不同呢?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内隐自尊和传统的外显自尊的关系又如何呢?由于内隐自尊是一个无意识的自动化的过程,对其只能采取间接的测量。

青少年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青少年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青少年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青少年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青少年自尊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同时可以分为两种不同形式,即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指的是个体对自身形象、价值和能力的认知或评价,通常是一种隐含的、自动的反应;而外显自尊指的是面对他人时,个体通过言语、行为、服饰等方式来展示自我、说明自身优越性和自尊心的体现。

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一致性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之间的一致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研究的目的和问题1. 研究目的:探究青少年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之间的一致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问题:(1)青少年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之间的一致性如何?(2)青少年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之间的一致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何?(3)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1.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青少年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问卷调查:选取一定数量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来探究青少年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研究步骤(1)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建立研究框架和流程。

(2)文献综述:收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3)问卷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合理的问卷内容和结构,并进行试题筛选和提高问卷信度和效度。

(4)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设计进行实际调查,采集数据,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5)数据分析:通过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青少年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之间的一致性和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积极情绪对大学生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研究

积极情绪对大学生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研究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赣南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赣南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赣南师范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摘要情绪对记忆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

自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Warrington等人在对遗忘症患者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了内隐记忆的存在后,情绪与记忆的关系更是引起了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但此前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于消极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有关积极情绪对记忆影响的研究开始增多。

大量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可以促进认知,具有撤销消极情绪的效应等积极作用。

但在以往有关积极情绪对记忆的影响的大部分研究中,大多采取的是特殊被试,且在关于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中情绪一致性效应的很多研究中亦没有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该研究意在考察积极情绪对内隐记忆的影响,探讨积极情绪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促进作用,以及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与积极情绪的一致性效应问题。

研究采取加工分离程序,通过指导语分别把被试分为两组:包含组和排除组,以求达到意识和无意识的分离。

研究实验采用3个组别(积极情绪、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3种情感效价图片(积极图片、中性图片和消极图片)×2种测验类型(包含组和排除组)的混合设计,其中组别是被试间变量,情感效价图片和测验类型是被试内变量。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

启动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大学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摘要】: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尤其是情绪与记忆的关系是认知心理学和情绪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这一研究以前主要集中在抑郁或焦虑个体的情绪状态对其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通过各种手段引发被试的实验性情绪,从而研究这种实验性情绪对个体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情绪启动方式引发被试的实验性情绪,考查启动的情绪对正常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情绪启动下,材料的呈现方式(分类呈现或随机呈现)不同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关键词】:情绪启动、呈现方式、内隐记忆、外显记忆1 引言1.1 情绪启动的相关概念启动最初出现在认知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一种研究测验情境对测验成绩影响的技术,也就是说测量首次呈现的刺激对目标刺激操作任务影响程度的技术。

一般来说,首次出现的刺激被称为启动刺激,目标刺激被称为靶刺激,这样的实验模式通常被称为启动范式。

而启动效应则是指经验对当前任务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这样一种实验范式被运用到对情绪的研究中,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经典的研究情绪的实验范式,即情绪启动研究范式。

情绪启动效应也就是指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具有相同的情绪效价时,即都是积极的或者都是消极的时,启动刺激的呈现将加速对目标刺激的加工;反之,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的情绪效价相反时,启动刺激的呈现则会阻碍对目标刺激的加工。

在典型的情绪启动研究中,一般先呈现积极或消极的启动刺激,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呈现目标刺激,让被试对目标刺激进行效价的评定,再以反应时或错误率为指标来衡量启动刺激对目标刺激的影响。

就概念而言,已有文献中,情绪启动至少已包括如下三种含义:1、指个体对于在情绪效价上与启动刺激相似的靶刺激更为敏感,主要体现在加工速度和注意选择上;2、指个体先行加工具有一定情绪效价的刺激后,使得后继加工也易于蒙上相应的情绪色彩;3、视个体的情绪状态即为一种准备状态(启动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将对个体的认知活动产生影响,是为情绪启动。

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其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其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其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其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自尊,作为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是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自尊可分为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者在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上存在差异。

外显自尊是指个体能够明确表达出来的对自我价值的认可程度,通常通过自我报告的方式测量;而内隐自尊则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对自我价值的评价,通常通过内隐联想测验等方式间接测量。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可能会面临自尊的外显和内隐表达不一致的情况,即自尊的分离现象。

建议采纳是指个体在面对他人建议时,是否接受并付诸实践的行为。

在决策过程中,建议采纳对个体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自尊作为一种心理特质,可能会影响个体对建议的接受程度。

因此,本文将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其分离三个层面出发,探讨它们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分析外显自尊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外显自尊较高的个体可能更倾向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较高的信心,相信他人的建议能够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

相反,外显自尊较低的个体可能更加谨慎,对他人建议持怀疑态度,甚至拒绝接受。

本文将探讨内隐自尊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内隐自尊作为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自我评价,可能对个体的行为决策产生潜在影响。

内隐自尊较高的个体可能在无意识中更加自信,从而更容易接受他人的建议。

而内隐自尊较低的个体可能在无意识中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持有负面评价,导致对他人建议的抵触和排斥。

本文将研究自尊的分离现象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自尊的分离可能导致个体在面对他人建议时出现矛盾心理。

一方面,他们可能在外显层面上表现出对建议的接受;另一方面,他们在内隐层面上可能对建议持有抵触态度。

这种分离现象可能导致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产生冲突和困惑,影响最终的建议采纳行为。

本文将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其分离三个层面出发,系统探讨它们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通过深入剖析自尊与建议采纳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为理解个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情绪对内隐刻板印象表达的调节

情绪对内隐刻板印象表达的调节

情绪对内隐刻板印象表达的调节引言:内隐刻板印象是指在个体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对于特定群体或对象的评价偏见,它在个人认知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态度形成和行为表达。

而情绪作为人类情感体验的基础,被认为在内隐刻板印象表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从情绪的角度探讨情绪如何调节内隐刻板印象表达,并从心理机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心理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心理机制来解释。

1.情绪诱发的注意偏向情绪状态会改变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注意偏向,即对于具有情绪相关特征的信息更为敏感。

例如,在积极情绪下,个体更容易注意到和积极刻板印象相关的信息,而在消极情绪下则更容易注意到和消极刻板印象相关的信息。

这种情绪诱发的注意偏向会影响个体对内隐刻板印象进行表达的方式。

2.情绪对记忆和评估的影响情绪状态会对个体的记忆和评估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内隐刻板印象的表达。

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倾向于记住和评估积极的信息,而消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倾向于记住和评估消极的信息。

这种记忆和评估的偏好会在内隐刻板印象表达中对相关信息起到调节作用。

3.情绪对行为反应的影响情绪状态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反应,从而在内隐刻板印象表达中产生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倾向于采取友好和合作的行为,而消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倾向于采取攻击和回避的行为。

这些行为反应会在内隐刻板印象表达中传递情绪信号,从而影响沟通和互动过程。

第二部分:实证研究大量实证研究也支持了作用。

1.情绪对内隐刻板印象的激活和加强研究发现,在情绪激发条件下,个体对于内隐刻板印象的表达更为明显。

例如,当个体处于愤怒情绪下,对于与愤怒刻板印象相关的信息反应更强烈。

这表明情绪的激活和加强作用会调节内隐刻板印象的表达。

2.情绪调节内隐刻板印象表达的效应研究发现,效应取决于刺激类型和个体特征。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消极情绪下,对于群体特征相似的人个体会更容易表达出内隐刻板印象,而对于群体特征不一致的人个体则会表达出相对中立的判断。

情绪对个体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综述

情绪对个体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综述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 on Individual Explicit and
Implicit Memory
作者: 欧阳淑兰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出版物刊名: 绥化学院学报
页码: 181-183页
主题词: 情绪;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摘要: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很久以来受到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

记忆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也受到了关注。

随着对内隐记忆研究的深入,在研究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时,国内外学者不
仅对情绪对外显记忆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也对情绪对内隐记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
不同的研究成果。

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个体的情绪状态以及个体的启动情绪状态对记忆的
影响的研究。

情绪对个体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综述

情绪对个体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综述
第 卷第 期
绥化学 院学 报


情 绪 对 个体 外 显 和 内隐记 忆 的影响研 究 综 述
欧 阳淑 兰
湖南 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 院 湖南长沙

要 情绪 与 认知 的 关 系很 久 以 来受到 心 理 学家的 极 大 关 注
, ,

记 忆 作 为 一 种 重要 的 认 知 活 动 也 受到 了 关 注
不 完全 一 致
。 。
另一半被试 参与语义 加工 评定每个词语 的愉悦度
,
之后
但 可 以肯定 的是 情绪状态一定会影 响个 体 的外
,
,
让所有被试完成单词补充任务 让被试将这些 不 完整的单词 补
显 记忆 根据 已有 的研究结果 我们发 现 前人 的研究结果 主要
,
充为最 先 出现在脑海 中的单词 忆测 验

,
最后让所有 被试参加 自由 回
集 中在两 个方面
,
,

一 种研 究结果认 为 情绪状态 只影 响个体 的
,
实验结果 显 示 被试的内隐记忆 和 外显 记忆均 出现 了

,
外 显 记忆 而 不影 响个 体 的 内隐记 忆 而另 外 一 种 研究结果则 情绪一致性 记忆偏差 除 了 国外 的学 者之外 认为 个体的情绪状 态 同 影 响个体 的外显 记忆 和 内隐记忆 附
,

,
的抑 郁心 境状态影 响 了他们 的外显 记忆 但对 内隐记忆没 有影 响

逐渐发展 成 了一种经 典 的研究情绪的实验 范式 即情 绪启动研 究范式 情绪启动效应也就是指 当启动刺 激 与 目标刺 激具有相

, ,

情绪与自尊对自传体记忆影响的实证研究

情绪与自尊对自传体记忆影响的实证研究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 I 1.文献综述 (1)1.1自传体记忆 (1)1.1.1自传体记忆的定义 (1)1.1.2自传体记忆的分类及功能 (2)1.1.3自传体记忆的相关理论 (4)1.1.4自传体记忆的研究方法 (5)1.2自传体记忆与自尊水平 (7)1.2.1自尊概述 (7)1.2.2自尊的功能 (8)1.2.3自尊的测量 (9)1.2.4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的认知加工特征 (10)1.3自传体记忆与情绪 (11)1.3.1情绪与自传体记忆 (12)1.3.2情绪诱发的方法 (13)1.3.3情绪评定方法 (15)2.问题提出 (17)2.1研究背景 (17)2.2问题提出 (18)2.3 研究价值意义 (18)2.4 研究假设 (18)3.研究一:MEQ-SF信效度检验及不同自尊水平个体自传体记忆的特点.. 193.1研究目的 (19)3.2研究方法 (19)3.2.1研究对象 (19)3.2.2研究工具 (19)3.2.3研究程序 (19)3.2.4研究数据处理 (20)3.3研究结果 (20)3.3.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0)3.3.2 MEQ-SF问卷信效度分析 (21)3.3.3不同自尊水平个体自传体记忆的特点 (27)3.4结论与分析 (28)3.4.1 MEQ-SF中文版信效度结果分析 (28)3.4.2不同自尊水平个体自传体记忆的特点 (28)4.研究二: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积极情绪诱发后自传体记忆的特点 (31)4.1目的 (31)4.2方法 (31)4.2.1对象 (31)4.2.2工具 (32)4.2.3程序 (32)4.2.4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32)4.3结论与分析 (35)5.研究三:不同自尊水平个体消极情绪诱发后自传体记忆的特点 (36)5.1目的 (36)5.2方法 (36)5.2.1对象 (36)5.2.2工具 (36)5.2.3程序 (36)5.2.4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36)5.3结论与分析 (39)6.结论 (40)6.1研究结论 (40)6.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0)6.3本研究的不足及改进之处 (40)参考文献 (42)附录 (47)致谢 (51)1.文献综述1.1自传体记忆1.1.1自传体记忆的定义从自传体记忆这一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关于自传体记忆的研究已有30余年历史,但时至今日,对于自传体记忆的定义,研究者们并未达成共识,自传体记忆还未能拥有规范和统一的概念。

心理学:受过伤害的人会形成内隐记忆,影响之后的行为

心理学:受过伤害的人会形成内隐记忆,影响之后的行为

心理学:受过伤害的人会形成内隐记忆,影响之后的行为受挫情境所形成的内隐记忆,将影响个体之后的行为。

在人们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受挫的情境。

在遭受挫折之后,人们会在脑海中形成内隐记忆,而这些内隐记忆将直接影响之后的行为。

人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如果我们以过分紧张和敏感的心理去应对类似的情境,那么这在心理学上就属于应激行为了。

所谓应激行为,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以小题大做的方式应对类似的情境。

比如,在你小时候觉得吃药是苦的,可以长大后仍然排斥吃药,就属于一种应激行为了。

受挫情境贬低、指责、拒绝受挫情境其实是很多的,在这里列举三种常见情形:贬低、指责和拒绝。

当别人贬低你的人格时,你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尊严受挫。

指责是他人将全部问题都指向你,会让你觉得好像真的是自己的问题一样。

拒绝就是当你求助他人时,遭到他人的拒绝,你会产生一种无助感和被抛弃感。

当我们经历了这些让我们感到挫折和压力的事情时,内心深处的第一念头就是退缩和逃避。

我们在脑海形成一种记忆,这种记忆不会被我们察觉,因为受伤的记忆同样会让我们再次受伤。

离别、失联和丧失相比于贬低、指责和拒绝,离别、失联和丧失是程度更深的受挫情境。

当我们跟最好的朋友离别时,当我们与心爱的人或者事物失去联系的时候,当我们与亲人永远地分开时,都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受伤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创伤。

存在心理创伤的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在某些方面情绪激动。

有人说人的悲喜并不相通,其实人是环境的产物,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会更容易产生共情。

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在谈论相关话题时是很难保持客观和理性的,这就会产生应激行为。

内隐记忆压抑人们更容易记住那些受挫的经历,可是那些受挫的记忆会再次给我们带来伤害,当我们回忆起过去的受挫瞬间心里面还是会“意难平”。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身心平衡系统就发挥功能了。

我们会将这些受挫的记忆、不愉快的记忆压抑在潜意识深处。

记忆一旦产生就不会丢失,你忘记了某段记忆,只是这段记忆不在你的意识层面了而已。

情绪与记忆

情绪与记忆

姓名:韦微学号:09121022情绪与记忆摘要:情绪和记忆的关系一直是认知心理学非常关注的问题, 也是目前记忆研究和情绪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文章综述了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关键词:情绪记忆情绪唤醒内隐记忆认知和情绪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独立研究到结合研究的过程, 那么, 是什么促使对二者的研究结合起来的呢? 心理学家埃利斯( Ellis H C) 总结出如下3 点原因: 第一, 人们发现情绪状态对认知过程的影响非常明显, 而弄清这些影响是什么及这些影响是怎样产生的, 这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讲非常重要。

第二, 对情绪状态进行引发和控制的技术有所发展,从而使情绪状态在研究中可以成为自变量。

第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记忆与认知的理论必须解释情绪在认知中的作用, 这样, 才能使认知理论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

情绪和认知系统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两个子系统, 所有信息加工过程都含有情绪成分。

在这里我主要介绍情绪与记忆的关系。

情绪与记忆分别是人的感情过程和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 两者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相互影响。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比如, 母婴依恋、亲人去世等这些事情都搀杂着复杂的情感。

人一生中对某一事件的记忆可能会燃起我们同样的情绪经历, 更确切地说, 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 经历相同的情绪可能会使我们不可预料地回想起某些特殊事件。

心理学给记忆下的定义是: 人脑对经历过的事情的反映,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四个基本环节。

情绪和记忆的密切关系给我们提出了几个有趣的问题: 情绪和记忆怎样互相影响? 在什么条件下情绪怎样引发对先前事件的回忆?(一)情绪唤醒水平对记忆的影响在研究界,心理学家一般将情绪性刺激可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情绪的唤醒水平,即兴奋或平静的程度;一是情绪的效价,即积极的情绪或消极的情绪。

外显记忆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外显记忆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外显记忆的名词解释心理学外显记忆的名词解释——心理学当我们谈到记忆时,我们通常会想到存储在我们心智中的信息。

然而,记忆并不仅仅是关于保存信息的过程。

记忆分为多个子类别: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本文将探讨外显记忆的名词解释,以及它在心理学中的作用。

外显记忆也被称为显性记忆,是我們能够意识到并主动回忆和回味的记忆系统。

外显记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类型:语义记忆和 episodic 记忆。

语义记忆指的是我们所存储的事实和知识,比如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转。

而 episodic 记忆则是关于个人经历和事件的存储,比如我们前天去超市购物的细节。

外显记忆的形成和存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当我们第一次经历一个事件或事实时,外部刺激会被感官接收,传输到大脑的丘脑,并在海马体中进行首次编码。

通过大脑中的神经网络,这些信息被进一步巩固和加工,储存在大脑的其他部分,如额叶和顶叶。

这使得我们能够在之后的时间里回忆和重温这些记忆。

外显记忆的特点之一是它是存在时间限制的。

在某些情况下,外显记忆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比如我们某个重要的生日派对的回忆。

然而,其他的记忆则可能会逐渐消逝,或是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变形。

这是因为外显记忆容易受到干扰和遗忘的影响。

在心理学中,研究外显记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研究外显记忆,心理学家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类记忆的运作方式。

他们通过实验设计和观察,研究记忆的编码、存储和回忆过程。

外显记忆不仅仅是个体记忆的基础,它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利用外显记忆,我们能够学习和吸收新的信息,发展我们的知识和技能。

无论是在学业、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外显记忆对我们的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外显记忆还与我们的个人身份和自我意识紧密相关。

我们的记忆中存储了大量关于自己的经历和知识,它们塑造了我们的个人故事和人生的一部分。

通过回忆和重温这些记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并与他人建立更强的情感联系。

然而,外显记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尊、情绪对内隐、外显记忆的影响摘要自尊影响着个体对积极或者消极消息的加工和提取。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很久以来受到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记忆作为认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与情绪的关系也受到心理学家们的研究重视。

为了探索在不同水平的内隐、外显自尊条件下,诱发不同情绪对内隐、外显记忆的影响,以期对现实生活、学习,尤其是学校教育有所启发,本研究对被试采用2(外显自尊:高、低)×2(内隐自尊:高、低)× 3(情绪:正性、负性、中性)混合实验设计。

结果表明:不同情绪对内隐、外显记忆的影响是不同的;高水平的外显自尊条件下,不同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是显著的。

关键词情绪自尊内隐记忆外显记忆1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对自己感知过的事情,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的活动,在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

这就是记忆即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按照记忆的意识性标准,格拉夫和沙赫特首先提出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区分。

内隐记忆指在个体无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

那自尊、情绪在内隐、外显记忆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评价。

内隐社会认知将自尊区分为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意识性的、推理性的评价。

内隐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相关线索的自动化的情感反应,这一过程是不受个体的意识性监控。

[1]Bosson等人研究发现外显自尊与内因自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心理结构。

[2]GreenwaldA G研究证明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是两种分离的心理结构,且二者的分离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3]Jordan,Spencer将高外显自尊分为两类: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都高的个体称为安全型高自尊者,外显自尊高但内隐自尊低的个体称为防卫型高自尊者。

[4]之后研究中加入了不一致低自尊型即低外显、高内隐自尊,一致自尊型即外显、内隐均低。

自尊影响着个体对相关信息的感知、解释和提取。

低外显自尊者表现出对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差,对消极反馈表现出更为强烈的生理反应。

[5]对于模棱两可的信息,低外显自尊者倾向于拒绝或否认以维持对现实的可控感。

[6]杨慧等人研究证明自尊对记忆偏向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记忆的提取阶段。

[7]Levenson认为情绪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或干扰认知。

[8]随着对情绪与认知关系的深入研究,Tomkins等在探索情绪性质中发现从理论上推测情绪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在调节动机、认知和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9] Leight、王淑芬等通过诱发情绪发现情绪状态可以影响被试对中性材料或抽象图像的记忆。

[10]美国心理学家D.L.Schacter提出,当完成一项任务需要有意识的回忆先前经验时就表现出外显记忆。

它主要通过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及再认等方法来测量。

而当完成某项任务不需要有意识地回忆这些经验就表现出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主要借助自会判断、单词确认、词根或残词补全及刺激的爱好判断等方法来测量。

[11]本研究通过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将被试分为安全型自尊组、防卫型自尊组、一致型自尊组、不一致型自尊组四组,对其诱发情绪,旨在探讨自尊与情绪对外显、内隐记忆的影响。

本实验综合维尔顿法[12]和错误反馈法[13]来诱发情绪。

用Pluchik情绪量表检测主观体验。

[9]同时选择心率和呼吸为诱发情绪时的同步记录指标。

[14]实验材料为被试从未学习过的英语单词,以避免情绪—语意网络的影响。

2 方法采用任务分离范式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进行分离。

2.1 被试随机选取现代文理学院大二本科生80名,男生40人,女生40人,年龄在20到22岁之间。

2.2实验设计采用2(外显自尊:高、低)×2(内隐自尊:高、低)×3(情绪:负性、正性、中性情绪)混合实验设计。

其中,外显、内隐自尊为被试间变量,诱发的三种情绪为被试内变量。

因变量为被试再认测验、补笔测验的再认率,控制变量有主试的影响、被试的参与性、程序的准确进行等。

2.3实验材料2.3.1 外显自尊测量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测量外显自尊。

原量表共10题,每题4点计分,总分为10—40分,分数越高,表明外显自尊越高。

2.3.2 内隐自尊量表采用内隐联结测验测量个体的内隐自尊(IAT)。

IAT中的概念词包括自我词和他人词各10个,如聪明、愚蠢等,包含了7个分任务。

内隐自尊测量的具体程序参见吴明证。

2.3.3 诱发情绪材料印有一个宋体“难”字的卡片每套3张,共3套所有卡片大小一致,均为10cm×10cm。

卡背面向上放在实验桌正中。

第一套卡的“难”字的大小为9.5cm×9.5cm,黑色,以诱发负性情绪。

第二套卡的“难”字大小为1.6cm×1.6cm,红色,已诱发正性情绪,第三套卡的“难”字,大小为4.5cm ×4.5cm,黑色,以引起中性情绪,作为第一、第二套卡的诱发情绪的参照。

3套卡分三次使用,分别诱发统一被试的三种情绪。

2.3.4 学习材料英语单词卡:3套,每套3张。

每张卡大小为20.5cm×9cm,有5个英语单词(同时呈现),为被试在诱发出3种情绪后分别完成的学习任务。

每张卡背面向上,放在桌面。

单词难度的控制:单词词汇选自高明凯等编的《英语常用词汇》中的词汇表1,排除《高考英语词汇表》中出现的词汇。

所有单词被试从未学习过,也无汉语释义、以避免意义的干扰;组成单词的字母数量一致,排除概念级别,抽象和具体概念的影响。

试卷:再认试卷—每张试卷上有5个旧词,随机分配在20个新词中,测外显记忆的成绩。

补笔试卷—每张试卷上有5个新词和5个旧词,每个词随机去掉2个字母,测内隐记忆的成绩。

2.4 程序实验之前,通过自尊量表,将被试分为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高低分组。

诱发情绪的指导语:如果被试翻开的三张均为最大黑色的“难”字,则你将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识记最难的单词;如果三张卡均为最小红色“难”字,则你将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识记最简单的单词;如果三张卡均为中等大小的黑色“难”字,将要识记的英文单词为中等难度。

通过生理指标与主观体验验证被试是否诱发出不同情绪。

完成任务的指导语:记单词的时间为一分钟,努力记住所有的英语单词。

1.4.1被试做好准备后,待记录心率与呼吸的曲线稳定约5分钟后,开始实验。

1.4.2给被试宣读情绪诱发材料操作指导语,确认被试理解后,开始呈现情绪诱发卡片,卡片分为三套,卡片的颜色和大小与之后要求识记的英文单词相联系,3套卡片分三次使用,分别诱发同一被试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

每次呈现每套图片中的一张,后面的程序操作相同。

1.4.3要求被试识记一张卡片上的单词,用时1分钟。

随后要求被试做三位数的减法运算,以避免被试复习效应。

1.4.4给被试提供一张纸条,包含10个学习过的词和20个生词,单词随机排列,要求被试再认,用时1分钟,并记录成绩。

随后要求被试做三位数的减法运算。

1.4.5给被试提供随机排列的5个识记过的单词和5个没有识记过得单词,随机去掉每个单词的中的两个字母,让被试用第一个想到的字母它们补全。

该操作结束后给被试15分钟休息,之后继续第一步操作,直到三次情绪诱发完成,并完成三次学习任务。

3 结果将所得的成绩输入Spss17.0 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表一自尊、情绪的描述性统计平均值标准偏差 N安全型自尊组积极中性消极防卫型自尊组积极中性消极一致型自尊组积极中性消极不一致型自尊组积极中性消极表二被试间变量效应检验df F sig.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内隐自尊表三被试内变量效应检验df F sig.情绪表四情绪、自尊的交互作用df F sig.外显自尊×情绪内隐自尊×情绪外显自尊×内隐自尊×情绪4 讨论本实验在被试上的控制变量较少,比如被试学习英语的兴趣、成绩的高低都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一方面,严格控制这些变量可能使结果更精确,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使得外部效度降低。

在诱发情绪过程中,并没有单独的某一情绪被激发,更多前人测得的情绪均为符合情绪,这可能也会对结果有一定影响。

5 结论不同情绪对内隐、外显记忆的影响是不同的;高水平的外显自尊条件下,不同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是显著的。

参考文献[1] Bargh J A, Burrows L. Automaticity of social behavior:Direct effects of trait construct and stereotype activation on action.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1(2):230- 244巴格,洞穴L.自律性的社会行为:特质直接影响建设和刻板印象激活作用。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1996,71(2):230~244[2] Bosson J, Swann W B, Pennebaker, J. Stalking the perfect measure of implicit self- esteem: The 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9:631-643宝信J,斯旺W B,Pennebaker,J.跟踪内隐自我尊重的完善措施:盲人摸象的因素?。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2000,79:631-643[3] Gr eenwald A G, Farnham S 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to measure self- esteem and self- concept.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6(6) : 1022- 1038当时,一个G,Farnham的D.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来衡量自我尊重和自我概念。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2000,76(6):1022~1038[4] Jordan,C.H.,Spencer, S. J., &Zanna,M. P. (2005). Types of high self-esteem and prejudice: How implicit self-esteem relates to ethnicdiscrimination among high explicit self-esteem individua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3) , 272-314乔丹,C.H.,斯宾塞,S. J.,& Zanna,M. P.(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