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件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第9版)
3. M胆碱受体阻断药 主要药物:哌仑西平、溴化丙胺太林、替仑西平、阿托品。 作用机制:阻断胃壁细胞上的M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减少组胺和胃泌素等物质释放,间 接减少胃酸的分泌;有解痉作用。 临床应用:胃、十二指肠溃疡;阿托品和溴化丙胺太林还可用于解除胃肠痉挛。 不良反应:胃肠症状。
抗酸强度
强
弱
中 较强 强
起效时间
快
维持时间
较长
黏膜保护作用 无
收敛作用
无
产生CO2
无
对排便的影响 轻泻
慢
慢 较快 快
较长 较长 较长 短
有
有
无
无
无
有
有
无
无
无
有
有
轻泻 便秘 便秘 无
药理学(第9版)
主要抗酸药的各自特点 ➢ 氢氧化镁 magnesium hydroxide
抗酸作用强,较快,镁离子有导泻作用,与氢氧化铝合用,相互纠正副作用。 ➢ 三硅酸镁 magnesium trisilicate
药理学(第9版)
作用机制 ➢ 与H+-K+-ATP 酶α亚单位结合,抑制H+分泌。
特点:最确切;强(可使胃酸分泌减少80%~95%)而持久(24 ~ 48小时)。 ➢ 胃蛋白酶分泌减少。 ➢ 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药理学(第9版)
临床应用 ➢ 消化性溃疡 ➢ 反流性食管炎 ➢ 幽门螺杆菌感染 ➢ 上消化道出血 ➢ 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 ➢ 非固醇类抗炎药所致的胃损伤
药理学(第9版)
1. H2受体阻断药 作用机制 ➢ 阻断胃壁细胞的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 作用特点 ➢ 对基础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最强; ➢ 对进食、胃泌素、迷走兴奋所致的胃酸分泌也有抑制作用。 常用药物 ➢ 西咪替丁(cimetidine,甲氰咪胍)、雷尼替丁(ranitidine)、法莫替丁(famotidine)、
起效缓慢,作用持久,在胃内生成胶状二氧化硅,对溃疡具有保护作用。 ➢ 氢氧化铝 aluminum hydroxide
抗酸作用强,缓慢,持久,中和胃酸,具有收敛、止血和引起便秘作用。 ➢ 碳酸钙 calcium carbonate
抗酸作用强,快而持久,产生CO2,促进胃泌素分泌,反跳性胃酸分泌增加。 ➢ 碳酸氢钠 sodium bicarbonate(小苏打)
药理学(第9版)
4. 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丙谷胺(proglumide) ➢ 与胃泌素竞争并阻断胃泌素受体,减少胃酸分泌; ➢ 促进胃黏膜合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药理学(第9版)
三、胃黏膜保护药
常用药物 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 硫糖铝(sucralfate) 枸橼酸铋钾(bismuth potassium citrate) 替普瑞酮(teprenone)
药理学(第9版)
(1)米索前列醇 (misoprostol)、恩前列素(enprostil)
➢ 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
➢ 作用
•
抑制壁细胞的胃酸分泌;
•
增加浅表细胞的黏液和HCO3- 分泌;
•
抑制胃蛋白酶分泌;
•
增加胃黏膜血流,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重建。
药理学(第9版)
(2) 硫糖铝 (sucralfate) ➢ 在酸性环境中:Al(OH)3+硫酸蔗糖复合离子。 ➢ Al(OH)3:中和胃酸;硫酸蔗糖复合离子:黏稠多聚体。 ➢ 促进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合成PGE2。 ➢ 促进溃疡愈合。 ➢ 抑制幽门螺杆菌繁殖。
尼扎替丁(nizatidine)。
药理学(第9版)
临床应用 ➢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 无并发症的胃食管反流综合征。 ➢ 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不良反应 ➢ 腹泻、便秘、眩晕。 ➢ 拮抗雄激素症状。 ➢ 西咪替丁是肝药酶抑制剂。
药理学(第9版)
2. H+-K+-ATP酶抑制药 常用药物 奥美拉唑(omeprazole,洛赛克)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 泮多拉唑(pantoprazole) 雷贝拉唑(rabeprazole)
药理学(第9版)
(3) 枸橼酸铋钾(bismuth potassium citrate) ➢ 在溃疡面上形成保护膜; ➢ 使幽门螺杆菌与胃上皮分离并溶解; ➢ 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促进黏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加黏液和HCO3-分泌。
第一节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药理学(第9版)
消化性溃疡发生机制——天平学说
攻击因子 胃酸 胃蛋白酶 幽门螺杆菌 损胃化学物质
溃疡病发病
防御因子
胃黏膜细胞屏障 黏液和HCO3-屏障 前列腺素 胃黏膜血流
药理学(第9版)
药理学(第9版)
药理学(第9版)
➢ 抗酸药 ➢ 抑制胃酸分泌药 ➢ 抗幽门螺杆菌药 ➢ 胃黏膜保护药
第三十二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消化系统概述 第一节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第二节 消化系统功能调节药
重点难点
掌握 抑制胃酸分泌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 反应。
熟悉 抗酸药、止吐药和胃肠促动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 床用途、不良反应。
了解 胃黏膜保护药、止泻药、导泻药和利胆药的临床应用。
抗消化性溃疡药的类别
药理学(第9版)
一、抗酸药(antacids)
主要抗酸药: 氢氧化镁、三硅酸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碳酸氢钠。
作用及机制: 1. 口服后直接中和胃酸。 2. 继发降低胃蛋白酶活性。 3. 氢氧化铝、三硅酸镁中和胃酸后可形成凝胶,保护溃疡面。
药理学(第9版)
抗酸药作用比较
氢氧化镁 三硅酸镁 氢氧化铝 碳酸钙 碳酸氢钠
作用强,快而短暂,产生CO2 ,碱血症(碱化血液和尿液)。
药理学(第9版)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药理学(第9版)
M阻断药:哌仑西平
⊖
⊖
H2阻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药:西咪替丁
壁细胞
⊖
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
⊖
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
药理学(第9版)
分类 1. H2受体阻断药 2. H+-K+-ATP酶抑制药 3. M胆碱受体阻断药 4. 促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药理学(第9版)
消化系统概述
➢ 组成:胃肠道、肝脏、胰腺和胆囊等。 ➢ 功能:摄入、容纳、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废物。 ➢ 调节:神经和激素体液系统的整合调节其分泌、吸收和运动。 ➢ 疾病: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多为常见病、多发病。
本章主要介绍:治疗消化性溃疡、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肠运动功能障碍和胆囊疾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