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过程详解
神舟八号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的壮举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实现过程和难点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实现过程包括远距离探测、接近、对接和分离四个阶段,涉 及复杂的轨道动力学、姿态括:航天器自主导航与控制、精确轨道确定与跟踪、传感器融合与决 策控制、自主避障与碰撞避免等。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地面遥控到航天器自主控 制的过程,目前已经实现了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未来,随着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交会对接将更加快速、 可靠和自主。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 了广泛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人类太空探索事业的发展。
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激发了全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提 高了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未来计划和展望
01
02
03
04
空间站建设
神舟八号的组成和结构
组成
神舟八号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三个部分组成。
结构
神舟八号采用三舱一段的结构布局, 即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有效载 荷舱。
神舟八号的发射和返回过程
发射过程
神舟八号通过使用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过程
在完成与天宫一号的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后,神舟八号返回舱在预定时间和 地点安全返回地面。
空探索事业的发展。
03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指在太空环境下 ,使两个或多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 实现精确相对定位和在轨连接,以完 成特定的任务。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实现空间站组装 、补给、维修和航天员交换等任务的 关键技术,对推动太空探索和人类航 天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
唐荣制作
图片欣赏
详解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
• 所谓“空间交会对接”,其实是轨道交会 和空间对接的总称。空间的两个航天器在 同一时刻以同样的速度到达同一个地点的 轨道控制过程及结果称作“轨道交会”; 在空间将两个航天器对接起来形成一个航 天器合体的事件称作“空间对接”。
那么,交会对接是怎样完成的?
• 通常空间交会对接涉及两个飞行器,一个是目标 飞行器,一个是追踪飞行器。空间交会与对接过 程一般是由地面发射追踪飞行器,由地面控制, 使它按比目进入与目标航天器高度基 本一致的轨道,并与目标航天器建立通信关系; 追踪飞行器调整自己与目标飞行器的相对距离和 姿态,向目标飞行器靠近;最后当两个飞行器的 距离为零时,完成对接合拢操作,结束对接过程。
以本次神舟八号的交会对接过程为例,我们来仔细看一下。
•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升空后,在地面指令引导下,先后完成了多次轨道控制和 平台在轨测试工作,于10月30日进入距地面高度约343公 里的近圆形交会对接轨道。10月30日19时34分,在北京 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偏航180度, 建立倒飞姿态,这标志着天宫一号已为实施首次空间交会 对接做好了准备。截至30日19时30 分,天宫一号已在轨 运行30天22小时。根据各项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天宫一号 飞行正常、姿态稳定、能源平衡,各项试验进展顺利,具 备执行首次交会对接的条件。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热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热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事件回顾: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
随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北京飞控中心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升空后的神舟八号在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9月29日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第一次对接。
组合飞行12天之后,2011年11月14日20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
这次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
2011年11月18日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这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国际评价:据德国《世界报》11月19日报道,在中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并顺利返回后,与中国首次合作的德国宇航中心(DLR)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中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3日凌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奥斯曼女士等国际人士、一些外国专家和媒体纷纷对此给予积极评价。
丹麦第谷布拉赫天文馆天体物理学家迈克尔·林登-沃恩勒对新华社记者说:“我看了电视直播。
我觉得中国非常了不起。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具有开创性意义,标志着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将向月球和火星迈进。
”……事件分析:(一)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事件之所以为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现在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或经济了,科学技术占着越来越大的比重。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交会对接步骤详解
交会对接步骤详解佚名【摘要】神舟八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分为交会对接准备段、交会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撤离段。
【期刊名称】《太空探索》【年(卷),期】2011(000)012【总页数】1页(P15-15)【关键词】交会对接;详解;对接过程;载人飞船;飞行器;组合体【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526神舟八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分为交会对接准备段、交会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撤离段。
交会对接准备段:载人飞船发射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降低轨道并调整朝向,完成交会对接准备。
交会段:飞船发射入轨后,首先在地面测控的导引下,经过数次变轨转移到目标飞行器后下方,与目标飞行器建立稳定的空空通信链路;然后,飞船开始自主导航,导引至距天宫一号适当距离停泊点。
最后,飞船切换为CCD光学成像敏感器导航。
在有航天员参与的情况下,航天员也可通过手控摄像机和控制手柄手动控制,引导飞船继续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靠拢,直到这两个航天器上的对接机构开始接触。
对接段:对接机构接触后,通过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四个过程,最终实现两航天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交会对接过程示意图组合体飞行段:无人参与的情况下,检查舱内密封情况后,两个航天器开始组合体飞行。
在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中,此时,开始检查舱内密封情况,确认没有问题后,航天员打开舱门,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一号中,同时将随身物资也搬运到天宫一号中。
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工作、休息和锻炼,在飞船上就餐。
任务完成后,返回到飞船中,关闭舱门,进行撤离准备。
撤离段:对接机构解锁,两个飞行器分离,撤离到安全距离。
此后载人飞船返回,天宫一号继续自主飞行,等待下一次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的又一个战役——交会对接已经开始了,随着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实施,中国在近地轨道上,打下了空间实验室建设的第一块基石,当然,有了空间实验室,离中国的空间站也已经不远了,在2020年左右,我们就将看到中国的空间站日夜不停地遨游在地球外层空间的近地轨道上。
神州八号对接天宫
• 2005年底,神舟八号首次对接缓冲试验在上海获得圆满成功。 • 2011年9月24日,运载神舟八号的火箭抵达酒泉航天城。 • 2011年10月26日,执行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 飞船、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顺利 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已进入倒计时。 • 2011年10月27日,已进入发射塔架的神舟八号进行了首次发射 演练。同时进行的还有推进器加注演练和陆场搜救演练。 • 首次发射演练是每次发射前的必要演练,除了测试飞船、火箭的 性能有无异常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演练来衔接各系统的配合默契程 度。神舟八号虽然是无人搭乘的飞船,但回收系统仍然按照高标准设 计,因此,有关方面还进行了陆场搜救演练,即演练发现目标飞船、 救援、回收等工序。首次演练顺利完成,标志着神舟八号船箭组合体 已具备了发射条件。[5] • 2011年10月31日,实施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 •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点火。5时58分10秒430毫秒,发 射升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组装成空间站雏形空间交会主要有四大步骤。 地面引导——即两个航天器都上天入轨后,通过地面测控站的引导,逐渐缩短相互之间距离。 自动寻的——在相距100公里时,“神舟八号”开始捕捉“天宫一号”,这是一个自动追踪、捕捉的过程,让“神八” 通过几次变轨,缩短与天宫的距离。 最终逼近——当二者相距在100米到1米之间时,不仅要控制好相互间的距离、速度和姿态,还必须保持在每秒1米的相 对速度内,以准备对接。 对接合拢——这时两个庞大的飞行器,在太空相距仅几十厘米,相对速度约每秒0.1米,横向相对误差不超过18 厘米,才能严丝合缝地连为一体。 整个对接过程必须保证接合平稳,不能剧烈摇晃从而影响在轨飞行器的姿态。对接时两个飞行器在空中都是超高速 飞行状态,虽然对接时相对速度不大,但要在充斥着高密度等离子体、游离氧及紫外线等的复杂空间环境中 ,实现两个活动体间的精确对接,难度依然很高。 对接时间 2011年11月3日凌晨进行第一次交会对接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组合飞行12天之后,第二次交会对接在11月 14日进行。 第二次交会对接飞行2天之后,16日,神八将第二次撤离天宫一号,17日返回地面。 对接地点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于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0分时在我国甘肃、陕西上空进行对接。 据北京飞控中心总体室工程师陈翔介绍,甘肃、陕西两地测站分布比较密集,属于搭界弧段,可实现测控全可 见。同时,甘陕两地又处于天链01星和天链02星两颗中继卫星的覆盖地段,能够保证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从相距 140米的停泊点,到最终的靠拢锁紧阶段,整个过程都在我国观测范围内。 由于轨道运行原因,第一次交会对接的整个过程正好处于夜间,即太阳光无法照射的阴影区,肉眼很难看到 ,只能通过专业手段进行观测。据介绍,预计第二次交会对接处于白天,其实现位置基本上也处于我国甘肃、陕西上空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过程详解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过程详解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是中国航天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
1.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首次对接于2024年11月2日进行。
神舟八号是中国第三次无人飞行的神舟飞船,携带了20余种科学实验项目,并执行了近20次飞行任务。
天宫一号是中国的首个空间实验室,在发射后几个月被成功接收。
2.首先,神舟八号先进入预定轨道,然后通过航天员的操作和指令进行定位,调整航向和速度。
它将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指导下逐渐接近天宫一号。
3.在靠近天宫一号之前,神舟八号要进行多次近距离飞行试验,以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在这期间,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人员将共同监测试验数据,确保任务正常进行。
4.当神舟八号接近天宫一号时,航天员将在舱内进行目视观察,并使用操纵杆和控制面板来实施手动对接。
航天员将根据舱内的标志和外部引导设备来进行准确对接。
5.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之间的对接过程需要精确的控制和调整,以避免碰撞和损坏。
航天员必须在临近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和谨慎,以确保顺利对接。
6.一旦对接完成,神舟八号的机舱与天宫一号的核心舱相连接。
这可以通过机械臂和锁紧机构来实现,以确保连接的牢固和可靠。
7.在对接完成后,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研究项目。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之间将建立一个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8.在完成了预定的实验和任务后,神舟八号将与天宫一号分离,并返回地球。
返回过程中需要执行复杂的操纵和调整,以保证安全和稳定。
9.在最后的阶段,神舟八号将通过大气层再入,使用降落伞和软着陆系统安全降落。
总结: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标志着中国航天的发展和进展,并为未来的航天探索奠定了基础。
这次对接过程需要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人员精心操作和调整,以确保顺利完成任务。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太空之吻--航天器对接装置图解
太空之吻--航天器对接装置图解赵洋发表于 2011-11-04神舟八号已经追上了天宫一号,实现了我国航天器在太空中的首次交会对接。
除了精准的轨道控制以外,让两者能够亲密接触的对接装置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航天器对接装置是用来实现航天器之间对接、连接与分离的装置。
通过它,可以实现两个航天器机械、电气、液路的连接。
二者通过对接组成轨道复合体后,可实现人员、物资的转移。
目前已有的对接装置主要有“环-锥”式、“杆-锥”式、“异体同构周边”式和“抓手-碰撞锁”式4种对接装置。
[科幻插图中的非刚性对接装置]根据使用要求,航天器对接装置可分为精确的刚性连接和在相对位移较大时的柔性连接。
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载人飞行时,必须采用刚性连接,以保证两个航天器不会因相对运动发射碰撞或解锁。
“环-锥”式对接装置[“双子星座”飞船采用的“环-锥”式对接装置结构]“环-锥”式是最早采用的对接机构,它由内截顶圆锥和外截顶圆锥组成。
内截顶圆锥安装在一系列缓冲器上,能吸收冲击能量。
美国的“双子星座”飞船与“阿金纳”火箭;“双子星座”飞船之间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杆-锥”式对接装置[“阿波罗”飞船采用的“杆-锥”式对接装置结构][“阿波罗”飞船指令舱头部可见“杆-锥”式对接装置结构] [苏联/俄罗斯的“杆-锥”式对接装置结构][“联盟TM”飞船头部可见“杆-锥”式对接装置]“杆-锥”式对接装置由“杆”和“锥”两部分构成,前者装在追踪飞行器上,后者装在目标飞行器上。
对接时,杆插入锥内,然后锥将杆锁定,接着拉紧两个航天器,最终锁定两个对接面完成对接。
[“杆-锥”式对接装置对接过程示意图]美国“阿波罗”登月舱与指令舱之间;苏联/俄罗斯“联盟”飞船与“礼炮”号空间站之间;“联盟TM”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之间,都曾采用这种对接装置。
“环-锥”式与“杆-锥”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这两种对接装置虽然结构简单可靠、质量轻,但缺陷也是明显的:•两艘对接航天器上的对接装置不同,一艘是主动的杆,另一艘是被动的锥,二者不能通用。
飞船对接
•制作:周丽华
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 回、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 “天宫一号”目标飞器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 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 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视频截图)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 船3日凌晨在太空成功进行首次无人交会对 接试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 握并成功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 国家
•开辟空间实验新天地
世界航天界的共识是:空间站可以提供地球上不具备 的科学研究平台,其微重力、高真空等条件对材料学、生物 学、制药等具有特殊意义,其高位置的优势对地球科学、外 太空探索极有意义。
展望中国未来的空间站,可开展的将是一片集合了从观 测、实验到研究、制造的人类科学活动新天地。
•打造常人生活新图景
迈向空间站时代,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也许我们并不能 完全说清。但我们坚信,一个坚守着千年梦想的民族,一定 也是能够创造奇迹的民国建立空间站后,不需要航天员那样严格的身体 条件,只要有基本身体条件就可以上去国外已有将普通人送 往太空的先例。对中国载人航天而言,有发展,就有希望, 就值得期待。
空间站时代,将打造中国寻常百姓生活的新图景。
•迎来航天事业新挑战
• 众所周知,航天器在轨时间越长,不可预测的因素 越多,风险也随之加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 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说,“如何适应空间站在太空运行的新 状态,对飞行管理控制提出了新要求,这一切都需要我们 去探索和研究。
未来:我国计划将在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
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 模的空间应用。
目前与神八组成组合体、正在太空飞行的“天宫一号”,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主要为试验交会对接技术。 2016年前,将发射完整的空间实验室。
“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时间及对接天宫一号过程步骤
“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时间及对接天宫一号过程步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任务。
其中,“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首次进行空间站任务对接的飞船,该任务被称为“神八对接天一任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神舟八号”飞船的发射时间及对接天宫一号的过程步骤。
一、“神八对接天一”任务的重要意义“神八对接天一”任务是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在“接近对接”课程中的典型操作项目,具有重大意义。
将飞行器对接到空间站是航天领域的高难度技术,对载人飞船的设计、制造以及航天员的操控技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此次任务的成功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神八对接天一”任务的发射时间“神八对接天一”任务计划于2024年发射,这将是我国第一个独立实施空间站任务对接的飞船。
三、“神八对接天一”任务的过程步骤(一)发射阶段1.火箭发射: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十号B火箭的助推下,从地面发射升空。
2.飞行途中:飞船按照预定轨道进入太空,并进行航行姿态调整。
(二)对接阶段1.向空间站靠近:在接近空间站时,飞船需要按照指定的航线进行飞行,稳定飞行高度与速度。
2.对接准备:飞船与空间站进行远程对接,检查相关设备是否正常,做好对接准备工作。
3.对接操作:飞船与空间站之间的对接由操控飞船的宇航员进行操作,根据监控数据进行对接操作,确保飞船顺利对接到空间站上。
4.确认对接:对接完成后,需要进行对接状态确认,确保飞船与空间站完全对接成功。
5.拆载临时供电航天器:在对接成功后,需要拆卸飞船上的临时供电航天器,确保对接的正常运行。
6.进行技术卸载:对接成功后,宇航员需要卸载相关技术装备,并做好接下来的工作准备。
通过以上步骤,飞船“神八号”将成功对接到空间站“天宫一号”,历经一番飞行和操作后,宇航员可以安全进入空间站进行工作和生活。
“神八对接天一”任务的成功将极大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我国未来的航天探索奠定基础。
希望中国航天事业在不断前行中蒸蒸日上,为国家的发展壮大贡献更多的力量。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相关物理知识探究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相关物理知识探究2011年9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发射升空;11月1日,我国“神舟八号”又成功发射;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之后,我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组装成能容纳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为我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探索奠定基础。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过程中,涉及高中物理中的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三定律、宇宙速度和功能关系等知识,2012年高考极可能会有这方面的试题出现,现分类解读如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神舟八号”在交会对接前预定轨道上的运行周期“神舟八号”这次任务的重点是完成交会对接,为接下来的飞船载人上天进行模拟飞行。
例1 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起飞的第1473 s,“神舟八号”与之分离,出于交会对接的需要,“神舟八号”进入近地点h1=200 km,远地点h2=330 km的预定椭圆轨道,已知地球半径R=6.37×106 m,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r=4.2×107 m,求“神舟八号”在这个预定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
解析“神舟八号”在此预定轨道上运行仍为地球的卫星,轨道半长轴a=■=6.635×106 m。
设“神舟八号”在这个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a,又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r=4.2×107 m,周期T=24 h,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则“神舟八号”在这个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a=T■=1.51 h。
点评近年高考联系我国航天热点的试题频频出现,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关注神舟系列飞船、探月工程、宇宙探究等时事热点,并进行相关训练。
本题求解时,必须通过阅读分析,筛选相关信息,建立理想模型列式求解。
自我鉴定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对接_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过程详解
自我鉴定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对接_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过程详解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对接,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任务。
该任务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突破和进步,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本次太空对接任务主要是为了验证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的自主对接和自主分离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过程。
首先,神舟八号发射升空后,进入近地轨道。
然后,在轨道上进行机载设备的检查和系统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神舟十号也开始发射升空,并进入太空轨道。
当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均处于约400公里高的轨道上时,进行首次近距离飞行试验。
首先,神舟十号以较低的速度与天宫一号接近,同时为了减小飞行差距,神舟十号会通过引擎喷射来调整速度和方向。
接下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之间将进行一系列的对接准备工作。
首先,通过激光测距仪和相机等测量设备,对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进行相对位置测量和调整。
同时,还需要调整姿态和速度,控制飞行器在相对静止状态下与天宫一号对接。
一旦确定了相对位置和姿态,神舟十号上的机械臂将被操纵并伸出,以握住天宫一号上的目标坞口。
机械臂会通过视觉和力传感器等设备来精确地进行连接操作,并锁定天宫一号。
当对接完成后,神舟十号的舱门将会打开,航天员将会进入天宫一号进行任务活动。
他们将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工作,并居住在天宫一号内。
在任务结束后,神舟十号将与天宫一号分离。
首先,舱门关闭,然后机械臂将被操控,从天宫一号目标坞口上撤离。
接着,神舟十号将脱离天宫一号轨道,调整速度和方向,进入返回地球轨道。
最后,神舟十号进入大气层后,通过降落伞减速,最终在预定的着陆区安全降落。
通过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对接任务,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该任务不仅验证了自主对接和自主分离技术的可靠性,也为中国航天器在太空中长期驻留和交会对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这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国家的太空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参考。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 交会对接任务方案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方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十月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方案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经过第4圈和第13圈两次变轨,并完成在轨平台测试和变轨调相,目前天宫一号正在高度约343千米的近圆轨道上运行,等待与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一、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技术状态首次交会对接为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对接目标飞行器为天宫一号,追踪飞行器为神舟八号飞船。
神舟八号飞船为改进型载人飞船,沿用返回舱、推进舱和轨道舱三舱结构,全长9米,舱段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千克。
增加了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 敏感器等交会测量设备,以及主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
对接机构采用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对接后可形成0.8米的航天员转移通道。
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是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对助推器、控制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等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可靠性和入轨精度。
火箭全长约58米,起飞质量约497000千克,运载能力不小于8130千克。
交会对接测控通信网由2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3艘测量船,以及北京飞控中心和西安测控中心组成。
神舟八号飞船返回的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以西阿木古朗草原。
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飞行程序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
远距离导引段自神舟八号飞船入轨后开始,在地面测控通信系统的导引下,神舟八号飞船经五次变轨,从初始轨道转移到330千米的近圆轨道,在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下方约52千米处,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建立稳定的空空通信链路,开始自主导航。
自主控制段经历寻的、接近和平移靠拢三个阶段,神舟八号飞船通过交会对接测量设备,自主导航至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接触,自主控制飞行过程约144分钟。
对接段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在15分钟之内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四个过程,最终实现两飞行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党领导下逐步崛起的中国敬爱的党组织: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43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神州八号首次交会对接去的圆满成功。
顿时,飞控大厅里一片欢腾。
从“牵手”到“相拥”,交会对接历时7分12秒。
它标志着,继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后,中国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
11月3日凌晨1时29分,经历近43小时飞行和五次变轨的“神州八号”飞船飞抵距地面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与等待已久的“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在静谧太空中上演了一场属于中国的“天神拥吻”胜景。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11月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按照计划,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组合体经过12天左右飞行,两个航天器分离,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
此后,神州八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转入长期运行管理,等待与神舟九号、神州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实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然而,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国,开启自己的载人航天梦想之门曾是那样艰难曲折。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掀起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个高潮。
10月20,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在酒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卫星发射场。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飞向太空。
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过程详解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过程详解118个传感器、5个控制器、上千个齿轮轴承、18个电机和电磁拖动机构、数以万计的零件和紧固件……呈现在记者眼前的两台银灰色圆柱状的精密复杂仪器,就是与“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机构一模一样的试验鉴定件。
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即将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之际,新华社记者来到对接机构的研制单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探访这两个航天器如何进行“太空之吻”?对接结构在地面已进行1101次试验在太空将两个航天器对接起来形成一个“组合航天器”的对接技术,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的一项关键技术。
目前,世界载人航天领域使用的对接机构有两大类:一类是美国航天飞机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另一类是俄罗斯和欧空局ATV飞船上的“锥-杆”式对接机构。
“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对接机构采用了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对接机构所有的仪器设备都安装在周边,中间留了直径800毫米的人孔通道,宇航员和货物就是从这个通道运送。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交会对接大型地面试验系统原负责人陶建中介绍说。
1 / 14陶建中说,对接机构在我国是一项全新技术,许多问题都是以前从未遇到的,其中最主要的技术难点有四个方面:一是如何保证两个飞行器相撞时“不撞坏、不弹开”,软硬适度;二是如何保证很多相互矛盾的动作(如推-拉、合-分等)组合在一起具有高可靠度;三是许多复杂的产品要协调安装于周边,中间留出人孔通道,如何实现系统集成;四是如何在地面充分试验、模拟天上微重力情况下的对接分离过程。
对接分为8个步骤约需十分钟时间两个航天器在太空的交会和对接是两个不同过程。
陶建中介绍,当“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同一时刻以同样的速度到达同一个地点顺利交会,两个飞行器的速度、位置、姿态、偏差等11个参数满足对接的初始条件后,飞行器就将停止控制,让它们根据惯性进行碰撞,整个对接过程一共大约需要十分钟时间。
对接过程分为8个步骤:第一步是“相撞”。
在惯性作用下,8吨重的“神舟八号”与8.6吨重的“天宫一号”以每秒0.2米左右的速度进行相撞,当“神舟八号”上的主动对接机构碰撞上“天宫一号”上的被动对接机构,对接过程正式开始。
第二步是“捕获”。
当“神舟八号”主动对接机构上的对接环,接到失衡传感器发出对接指令信号后,6根滚珠丝杆就会向外推出200多毫米,对接环上安装的3对捕获锁,撞到“天宫一号”被动对接机构相对应的卡板器,就会被牢牢卡住。
---------------------------------------------------------------范文最新推荐------------------------------------------------------ 第三步是“缓冲”。
“神舟八号”对接环受到撞击后,将会通过一套传动机构,联向对接机构上的摩擦自动器和电磁阻尼器,分别吸收纵向和横向的撞击能量,进行缓冲。
碰撞、捕获、缓冲三个步骤共需要大约60秒时间。
第四步是“校正”。
当“神舟八号”成功捕获“天宫一号”并实施缓冲后,“神舟八号”对接环的6根滚珠丝杆继续往外推至300毫米,同时对两个航天器的姿态、位置和偏差等进行强行校准,校准时间约需80秒。
第五步是“拉近”。
校准后,“神舟八号”对接环的6根滚珠丝杆缓缓收缩,将两个飞行器“拉近”,这一过程约需240秒。
第七步是“密封”。
两个飞行器拉紧后,对接机构上的驱动电机将带动钢丝绳系统,将两个连接器面上的密封圈压缩,保持密封。
第八步是“刚性连接”。
通过对接锁使两个连接器贴合,实现“刚性连接”,将两个航天器组合成一体。
拉紧、密封和刚性连接共需220秒。
连接后的“组合航天器”由“天宫一号”控制据陶建中介绍,“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后,将通过制动控制系统,接通两个航天器的电气液路通道,进行信息和能源并网。
“神舟八号”上的航天员和货物通过直径800毫米的人孔通道进入“天宫一号”。
连接后的“组合航天器”由天宫一号控制,“神舟八号”处于停靠状态,但如果出现故障,“神舟八号”则可以3 / 14立即进行“替补”。
在联合飞行任务结束后,或在紧急状态下,实现两个飞行器的安全分离也至关重要。
根据程序设计,“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对接锁可自动分离,一旦出现故障,宇航员可手动分离,将两个对接机构掰开;此外,还可以采用火工品将对接机构炸开,实行强行分离。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论的深化,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论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二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的。
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是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入的潜能的发挥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的主体性前提和保障。
科学规定以人为本的内涵,并把它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在党的正式文件和---------------------------------------------------------------范文最新推荐------------------------------------------------------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还是第一次。
以人为本把发展同人的关系、发展手段同发展目的的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传统的发展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尺,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深化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认识。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不合时宜的发展观念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按社会发展过程的性质,发展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革命变革的发展观,一是和平建设的发展现。
革命变革的发展现,主要是研究旧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的一般规律的。
它的基本特征是:重视社会关系中的两极对立和两分法,重视利用社会的矛盾斗争,促成社会内部结构的无序和不平衡,加速社会向对立面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
而和平建设的发展观则相反,主要是研究事物自身发展壮大的一般规律的。
它的基本特征是:重视社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重视社会要素之间、层次之间的有序结构和相对平衡,重视社会内部各方面间的和谐,重视社会发展的层次性、阶段性,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不合时宜的发展现5 / 14念,从革命变革的发展观转变到和平建设的发展现上来,按照和平发展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搞好五个统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五个统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道路的具体化;只有做到统筹兼顾,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就要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就要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优势,也要有利于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加强社会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把合理保护开发和节约自然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要把提高人的素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中,统筹规划。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
在一定意义上讲,实现了五个统筹,就是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范文最新推荐------------------------------------------------------ 首先,要处理好全面发展和重点发展的关系。
全面发展,主要是针对片面畸形的发展而言。
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我们要把握的重点。
比如三农问题就是我们当前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所以我们党把它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次,要处理好协调发展与非平均发展的关系。
讲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发展。
再次,要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现阶段有所作为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
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等于我们现阶段就无所作为。
最后,要处理好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
科学发展现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强调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
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就全社会范围来说,要真正做到比较充分地实现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
如果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要较好地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
和平发展理论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和平崛起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在同一历史事实中总结出与权力政治思想截然不同的思想方法,并寻找出一条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强国合作共荣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