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水环境影响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岸边排放
c p Qp
u(2B 2a y) 2 u(2a y)2 uy 2 ) exp[ ] exp[ C ( x, y) Ch exp( ] 4M y x 4M y x 2H M y xu 4M y x
其中:H,平均水深;B,河流宽度;a:排放口与岸边的距离; My:横向混合系数;u:平均流速;ch:上游来水浓度;
0.2 10000 忽略纵向弥散 C 1.28 exp( ) 1.19ug / L 0.3 86400
16
第二节 河流和河口水质模型
3、二维稳态混合模型:
岸边排放
u(2B y)2 uy 2 ) exp[ C ( x, y) Ch exp( 4M y x 4M y x 2H M y xu c pQ p ]
c(x,y)
A
W ( x u xt ) 2 exp[ ] 4 E Xt 4 E xt
浓度, mg / l m2 g ; A 断面面积, m / s ; t 时间, s
C 下游断面示踪剂的平均 W 示踪剂质量, u x 平均流速,
x — —下游断面距投放点的
Q hC h Q pC p C ( Q h Q p)
13
例1 计划在河边建一座工厂,该厂将以2.83m3/s的流量排放 废水,废水中总溶解固体浓度为1300mg/l,该河流平均 流速为0.457m/s,平均河宽为13.72m,平均水深为 0.61m,总溶解固体浓度为310mg/l,问该厂的废水排入 河后,总溶解固体的浓度是否超标? 解:C1=310 C2=1300 Q=VWH=0.45×13.72×0.61=3.82m3/s c=(Qhch+Qpcp)/(Qp+Qh)=(310×3.82+1300×2.83)/(3.82+ 2.83)=731mg/l>500mg/l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
第一节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2、水体污染源的含义和分类 水体污染源:指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物的发生源。通 常指向水体排入污染物或对水体产生有害影响的 场所、设备和装置。 按污染物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4
第一节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水体天然污染源:自然界自行向水体释放有害物质或 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 人为污染源:由人类活动形成的污染源,是环境保护 研究和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对象。 (1)点污染源 生活污水 工业污水 (2)非点污染源
K
K
N , 20 N
硝化耗氧、水生植物呼吸耗氧 耗氧过程 底泥耗氧 复氧过程:大气复氧、光合作用
饱和溶解氧
淡水:
468 Os (31.6 T )
12
第二节 河流和河口水质模型
污染物的混合和衰减模型 1、完全混合模型(零维)
适用条件: 河流是稳态的,定常排放 污染物在整个河段内均匀混合。 废水的污染物为持久性物质,不分解也不沉淀 河流无支流和其他排污口进入
距离, m
27
第五节 水环境现状调查
5.1 水体污染源调查
(1)点源排放 排放口的平面位置及排放方向,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 置,排放形式(分散排放还是集中排放) (2)排放数据 根据现有的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各厂矿的工艺路 线等选定主要的水质参数,并调查现有的排放量、 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数据。
22
解:混合后的流量 Q=14+3.5=17.5m3/s
河流的流速
起始溶解氧
V=17.5/(0.8*15)=1.46m/s
O0=(8*14+4*3.5)/17.5=7.2mg/l
20 ℃饱和溶解氧 Os=468/(31.6+20)=9.07mg/l D0=9.07-7.2=1.87mg/l 最大允许氧亏值 Dmax=9.07-5.0=4.07mg/l 继续计算——作业
小河 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大、中河
河宽<50m 在监测断面上各距岸边三分之一水面宽处,设一 条取样垂线(应设在有较明显水流处),共设两条取样垂 线; 河宽>50m 在监测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离两岸不少于0.5m, 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3条取样垂 线。
特大河
5
第一节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3、水体污染物
耗氧有机污染物
营养物 无机和有机毒物 重金属 石油类 热量 耗氧有机污染物 病原微生物
BOD5、COD、DO TN、TP 挥发酚、苯类、氰化物 Cu、Hg、Cr、Mn
污 染 物
石油类
水温 pH 大肠杆菌数
6
第一节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二、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的概念和过程 水体自净:水体通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 生物作用,使收纳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 低,水质恢复的过程。
酚浓度。 解:计算起始点处完全混合后的初始浓度
0.15 30 5.5 0.5 1.28ug / l C0 5.5 0.5
0.3 10000 4(0.2 86400)10) C0 1.28 exp[ (1 1 2 )] 1.19ug / l 2 10 0.3
Φ:混合角度;
25
第四节 水质模型的标定
一、混合系数估值
1、经验公式
一个流量恒定、无河湾的顺直河流、如果河宽很大,而水深相对较 浅,其垂直向和横向混合系数估算如下:
E Z a z Hu * E y a y Hu * Ex a x Hu *
u * 摩阻流速(剪切流速) I 水力坡度
14
2、一维水质模型 适用条件: (1)河流充分混合段 (2)非持久性污染物
(3)河流为恒定流
(4)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在给定x=0,c=c0
C C0 exp[
忽略弥散作用
C C
0
xx
2Ex
(1 1 4KE x )] 2
x
exp(
Kx ) ux
15
例2
一个改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为0.15m3/s,苯 酚浓度为30ug/L,河流流量为5.5m3/s,流速为0.3m/s, 苯酚的背景浓度为0.5ug/L,苯酚的降解系数K=0.2d-1, 纵向弥散系数Ex=10m2/s,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的苯
18
第二节 河流和河口水质模型
4、S-P模型
DO
氧垂曲线
Os
Dc
复氧曲线
耗氧曲线 tc t
19
第二节 河流和河口水质模型
适用条件; (1)河流充分混合段(2)污染物为耗氧性有机污染物
(3)河流为恒定流动(4)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dC dt dD dt
K 1C K
1
L K
2
D
20
x ) C C0 exp( K1 86400u x x D K1C0 [exp( K1 ) exp( K 2 )] 86400u 86400u K2 K1 x ) D0 exp( K 2 86400u 86400u D0 K2 K1 ln[ K2 (1 )] X c K2 K1 C0 K1 K1 C0 (c pQ p chQh ) /(Q p Qh ) D0 ( D pQ p DhQh ) /(Q p Qh )
(1)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在调查范围的两端 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 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
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水处等)、
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 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监测断面
31
(2)取样点的布设 ① 取样垂线的确定
21
一个拟建工厂,将废水排入一条比较清洁的河流。河流的
BOD5的浓度为2.0mg/l,溶解氧浓度为8.0mg/l,平均水
温为20℃,流量为14m3/s;排放的工业废水, BOD5的 浓度为800mg/l,水温为20℃,流量3.5 m3/s,废水排放 前经过处理使得溶解氧浓度达到4.0 mg/l;假定废水与 河水在排放口迅速混合,该河段平均水深达0.8m,河 宽为15.0m,参数K1(20 ℃ )=0.23d-1,若河流的溶 解氧标准为5.0 mg/l,计算工厂排出废水的最高允许 BOD5。
横向混合:横向扩散指由于水流中的紊动作用,在流动的 横向方向上,溶解态或颗粒物质的混合,通常横向扩 散系数表示。在横向混合区内,对流和横向扩散混合 是最重要的,有时纵向混合也不能忽略。
9
纵向混合:纵向离散是由于主流在横、垂方向上的流 速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在流动方向上的溶解态或颗 粒态质量的分散混合,通常用纵向离散系数表示。 3、海水中污染物的混合扩散: 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水,一般是含有各种污染物的淡 水。它的密度都比海水小,入海后一面与海水混合 而稀释,一面在海面向四周扩展。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河流和河口水质模型 湖泊水库数学模型 水质模型的标定 水环境调查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第一节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2
第一节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一、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定义 由于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使水的 感观性状(色、嗅、味、透明度)、物理化学 性质、生物组成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 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功能的现象。 p60
10
4、污染物的好氧生化过程
d ( La L1 ) k1 L Lc La L1 La e k1t dt BOD5 BODu (1 e 5 k1 )
11
Os
468 (31.6 T )
水温:
K
1,T N ,T
K
1 , 20
1
T 20 T 20
7
1、
水体中污染物迁移与转化概述:
物理过程:移流、紊动扩散、离散
化学过程:氧化还原、中和、吸附、沉淀 生物过程:好氧、光合作用
8
2、河流水体中污染物的对流和扩散混合:
对流:对流是溶解态或颗粒物质随水流的运动。可以在横 向、垂向、纵向发生对流。在河流中,主要是沿河流 纵向的对流,河流的流量和流速是表征对流作用的重 要参数。
28
第五节 水环境现状调查
(3)用排水状况
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及排水量。
(4)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 污水处理情况
29
第五节 水环境现状调查
5.2 水质监测
常规水质参数:反映评价水体水质的一般状况;
特征水质参数:代表或反映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 排放废水的性质。
30
5.3 地表水体布设水质监测断面及取样点的原则与方法
17
第二节 河流和河口水质模型
完全混合距离的计算
污染物进入河流后,经过混合过程段,达到完全混合(断面 任一点的浓度介于平均浓度的95%-105%之间)。此时:
(0.4B 0.6a) Bu L (0.058H 0.0065B) gHI
B:河流宽度,a:排放口距近岸的距离,H:河流平均水深, I:河床坡度
由于河流过宽,监测断面上的取样垂线应适当增加,而且 主流线两侧的垂线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32
第五节 水环境现状调查
②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 水深> 5m 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 处,各取样一个点;
1m<水深<5m 在水面下0.5m取一个样, 水深<1m,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河底也 不应小于0.3m。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 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 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23
第三节 湖泊水质模型 1、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
动态: w0 c p Qp w0 c p Q p c ch exp( K ht ) VK h VK h 平衡: c w0 c p Qp
VK h
24
第三节 湖泊水质模型
2、湖泊推流衰减模式:
kd Hr 2 ch cr c p exp 172800Q p
a x 经验系数,埃尔德理论
, m / s ; u * gHI
计算得 a x 5 .9
26
第四节 水质模型的标定
二、示踪试验
示踪剂法:示踪剂一般为无机盐或荧光染料或放射性同位素。
方法:将示踪剂瞬时投入河流某断面,在投放点下游断面采样测定不 同时间t下示踪的浓度,将C~t变化数据代入下式估算E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