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业分层测评 鲁

合集下载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东北地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东北地

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环节设计思想>: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文中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随之成为课程标准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的新指向。

新修订的地理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提出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包含着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

本节课在融入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制定了教学目标,课程讲授过程通过创设情境和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其间用图片和影像资料分析活化地理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核心素养培育>:1、知识素养——区域认知:通过阅读我国主要农业区域图,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并识记我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种植业为例);2、能力素养——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通过创设情境,对案例、问题的分析,学会综合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价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及发展条件;3、品格素养——人地观念:通过本节的学习,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科学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农业生产需因地制宜和不违农时,增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

<教学重点>: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2、我国种植业分布及发展条件。

<教学难点>:运用区位因素对某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述法,案例教学,问题探究法与讨论法,“1+5”课改模式(8)某某瓜果甘甜——光照、昼夜温差(气候)。

3、归纳区位因素4、<想一想,议一议>:认真观看新闻影像,思考以下问题: (1)某某试种海水稻成功的主导因素有哪些?(2)海水稻与普通大米相比品质如何?为什么?(3)我国可否大面积推广海水稻种植,表明观点说明理由。

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单元 第二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单元 第二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

营 (1)以④___ 林 为主,合 ___ 理采伐; (2)加强 自然保 ⑤_______ 护区 建设, _____ 保护生态环 境
湿地 保护 (1)建立⑥_____ 区,保护好现存的天 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 地逐步退田; (3)采取工程措施,恢 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1.东北地区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林业和牧业基地。 (×) 【分析】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相对不足,热量条件不利于棉 花的生长,因而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2.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都为一年一熟。( × ) 【分析】东北平原中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农作物的熟制为一
(2)温带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三个温度带。 ①南北热量差异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针阔混交林 为主,并分布有冻土 (3)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___________ 沼泽 。 和_____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地资源优势
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有机质含量十分丰富;再加之冬季气
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具有天然绿色 大米优势。
【典例1】(2012·福建文综)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
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
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B.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区位 影 响 东北地区特点 为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基本 能满足玉米、小麦、大豆、水稻等农 作物生长的需求 平原面积广阔,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森林资源丰 富,适宜林业的发展;西部内蒙古高原 为优良的牧场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
高度专门化——生产规模大,生产效率高
思考
全美仅有2%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却生产出了世界上数量最多且品种丰富、品 质上乘的农畜产品。请运用区位理论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的区位条件?
地形、气候 土壤、灌溉水源 自然
农业 区位
市场、交通、科技、 社会
劳动力、政策
P52 活 动 1.从水热条件分析,美国哪些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有何美中不足?
5.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扶持
6.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美国200年来从一个移民国家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农业大国,除了良好的
资源条件外,国家政策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
(1)农业立法保障农业的发展 (2)政府对农业进行比较有效的宏观调控
(3)实)重视科技的作用,形成教育、研究、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 美 国 为 例
学习目标: 1.结合图表,分析美国农业的生产条件。 2.分析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3.通过分析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美国农业赏析
美国农业的基本特征
高度现代化——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机械化、电气化、 化学化、良种化
(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 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1.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 2.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 3.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 4.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 利于销售。
(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沿岸栽植 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1.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 2.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 3.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 4.沿岸平原,地势低平; 5.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4.战略定位 (1)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内河经济带 。 (2)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
带。 (4)长江经济带是我国 生态文明 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 华北 要地,战略地位十 分突出。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1亿,面临着 生态环境恶化 、城市 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京津冀地缘相 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2.战略重点:重点是疏解 北京非首都功能 ,控制北京人口规模, 着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构 建以首都为核心的 世界级城市群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 的道路。
较高
较大
中部 西部 相对滞后 较低
较低 较低
较低
较小

东北 较快 较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较小
(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地区
东部
中、西部
对外开放时间
较早
较晚
对外开放程度
较高
较低
外资吸引能力
较强
较弱
设立特区,确定14个沿 边境城市、长江沿岸城
主要开放措施 海开放城市,建立沿海 市和内陆省会城市的开
经济开放区,开发浦东 放开发,西部大开发
东、中、西 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
互动合作的 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协调发展带 激发内生发展活力,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
展的示范带
沿海、沿江、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我国某些地区的特色农业知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我国某些地区的特色农业知
海南岛
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以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交通的发展
昆明
花卉种植业
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合多种花卉品种生长
国内外城市市场对花卉需求量大;交通的发展
我国某些地区的特色农业
区域珠江三
角洲
出口创汇农业
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南疆
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
当地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需求量大

人教、湘教和鲁教三版本的比较

人教、湘教和鲁教三版本的比较

这里向你提供本人对普通高中地理实验教材必修3的解读、修改和教学建议,对人教版、湘教版和鲁教版三个版本的教科书进行了比较。

其中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讨。

期望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共享资源。

严侠华高中地理必修3(鲁教版)《课标说明》教学总要求:1.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

即学会学习相同或类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

因为同一类区域问题往往具有共性。

2.同时,每个案例都难以研究某类问题的所有内容和方法。

因此,有必要补充一些相关的其他实例,以弥补已有案例中未能包括的内容和方法。

因为不同的区域间总有一定差异。

《课标说明》教学注意:关于发展问题:关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要抓好两个发展:(1)区域自身的发展(有基本规律—用案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2)某区域与相关区域的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利弊影响。

关于方法能力:不仅要掌握地理学的学习方法,还要掌握研究方法,增减将地理各要素综合起来研究的能力。

关于案例教学:案例需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使学生受到有关的国情教育。

其中,湘版和人教教材善于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均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中必须从中反思,其经验对于我国流域开发与发展的借鉴意义。

否则会“陷在国外”。

当然,本国案例的教学也要防止“陷入国内”某个案例的内容本身。

都应从中提炼思路、总结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提升理念,把得到的启示服务于探讨我国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谋求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本书学习目的:目的不是要讲述具体的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而是从“区域”的含义、区域间差异、同一区域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为学选修打基础。

范例整理要求:共选择了五个较典型的范例(论题),需整理出不同区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及应彩的不同对策和措施。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思路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 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 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 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 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 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思维建模(五) 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典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
材料二 下图为北大荒集团管辖区域略图。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下表。
商品粮基地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条件
草 场 国草原面积的
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
资源 9.3%,多为森林草 基础
甸草原
生产条件
具体表现
影响
自然 条件
渔业 资源
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 水产资源丰富,淡
大;有许多淡水湖泊和 水渔业有一定的发
水库
展潜力
生产条件
具体表现
影响
工业 基础 社会
雄厚的农业机械工业,为 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
建设东北现代化农业基地 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2.土 资 丰地 源 富耕 宜 地松地 农 势嫩面 荒 平平积 地 坦原广 主 ,、大 要 耕辽, 分 地河约 布 集平占 在 中黑原全 连龙和国 片江三的 ,省1江利/5、平于,内原大集蒙规中古模分自布机治在械区化作业

高中地理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高中地理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松嫩 平原
(4)E地为 松嫩 平原,其 种植的主要作物,叙述正确的 是( C、D )。(双选) A.粮食作物主要是冬小麦 B.暖温带水果可以正常生长 C.水稻、玉米、大豆均可种植 D.主要糖料作物是甜菜 (5)E和F区域共同的地理特 征是( )。 D A.都种植冬小麦 B.都有肥沃的黑土 C.河流都有两个汛期 D.都适合机械化作业
4.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三江平原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对调 节 气候 、保护和改善 生态环境 有重要意义。 为了 保护陆地生态系统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做出决定,将不 再开垦三江平原的荒地,并要求对已开垦的荒地逐步还林、还草、 还 湿地 ,土地开发进入了 良性循环 的阶段。
A 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 B.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C.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控制污染 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 因是( )。 D A.保持湿地上的森林资源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加入WTO,我国可大量廉价进口粮食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松嫩 平原
4.丙地农业布局主要是 ( C )。 A.农耕地带 B.农林牧交错地带 C.海洋渔业地带 D.农牧地带
5.丁地农业生产类型为 ( B )。 A.种植业为主 B.畜牧业为主 C.农产品加工业 D.淡水养殖业为主
6.江苏盐城与甲平原都是丹顶 鹤的栖息地,原因是( C )。 A.降水丰沛,气候温和 B.植被覆盖良好 C.有大面积的湿地生态环境 D.都设立了自然保护区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结构: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其中 耕作业 占主导地位;
(2)地位:全国重要的
商品粮

高中地理《2.4.2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2.4.2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 湘教版必修3

基因工程
粮食短缺
免耕
请将下图中农业发展所存
活动 在的问题与其最适宜的解决措
施用直线连接起来。
水资源缺乏
植树造林
水土流失
滴灌
农产品农药 残留超标
病虫害生物综合 防治技术
土壤肥力下降
休耕与轮作
土壤侵蚀
基因工程
粮食短缺
免耕
请将下图中农业发展所存
活动 在的问题与其最适宜的解决措
施用直线连接起来。
水资源缺乏
免耕——播种前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 作物生长期间不进行土壤管理而在茬地上直 接播种。
免耕——播种前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 作物生长期间不进行土壤管理而在茬地上直 接播种。
休耕——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一年停一 年,第三年再耕种。
免耕——播种前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 作物生长期间不进行土壤管理而在茬地上直 接播种。
阅读
保护性耕作
(1) 美国政府制定了哪些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政策?
(2)想一想,什么是免耕、休耕和轮作。 它们符合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吗? 为什么?
(3)美国的农业政策对我国有哪些借鉴 意义?
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 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 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
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
J
小麦带(春)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乳畜带
玉米带
I
小麦带(冬) 混合农业带
棉花带 亚热带作物带
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
J
小麦带(春)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乳畜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玉米带
水果和灌 小麦带(冬) 混合农业带
溉农业带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鲁教版

K12课件
8
2.林业的发展 (1)问题 森林资源不断减少, 覆盖率 日益下降。 (2)对策 ①以 营林 为主,合理采伐; ②加强 自然保护区 建设,保护生态环 境,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K12课件
9
3.湿地的保护 (1)问题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 面积 逐年减少,植 物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2)对策 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 退田 ; ③采取工程措施, 恢复 已经退化的湿地。
K12课件
21
2.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 “……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 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但目 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 是( )
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②沼泽地开发, 湿地破坏 ③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 ④过 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K12课件
17
K12课件
18
4.区域农业发展地理条件的分析思路
K12课件
19
[对点演练]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 回答 1~2 题。
K12课件
20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 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 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K12课件
2
3.自然条件
(2)气候:温带 湿润半湿润季风 气候 ①热量:自南向北跨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南北差异较大。 ②降水:自 东南 向 西北 递减。 (3)植被:以寒温带 针叶林 和针阔混交林为主,
并分布有冻土和 沼泽 。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东北地区的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东北地区的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B.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C.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D.该地区的水热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 2.图中甲地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 ) A.受太阳辐射影响 B.受大气环流影响 C.受地形影响 D.受人类活动影响
复习课件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 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及其开发随堂巩固
自测自评课件鲁教版必修3
2021/4/17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 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东北地区的自然
对点练一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读下图,回答 1~3 题。
6.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地势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解析:读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乙位于东北平原中
部,丙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草地、
耕地和林地。图示地区以多,粮食商品率高。
答案:4.D 5.C 6.D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3.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 1 题,由经纬度可以知道该地区位于东北地区,地形 以平原为主,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为大气降水,所以径流量主 要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由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以得出冬季气 温低,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第 2 题,图中甲地位于大兴安岭 东侧的松嫩平原,地势低,温度较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所以 等温线向北凸出。第 3 题,从图中的年降水量线可知降水的分 布规律是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夏季 风的风向和距离海洋的远近。 答案:1.B 2.C 3.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表以及土地利用现状扇形图。

据此回答1~2题。

地貌类型占土地面积海拔粮食作物
平原20%<200 m水稻
丘陵60%200~500 m水稻、冬小麦
中、低山15%500~1
000m
春小麦、马铃薯
高山5%>3 000 m
1.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开垦历史悠久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属于该地区今后农业发展方向的是( )
A.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B.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
C.重点发展水稻种植业,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解析】第1题,从表中地貌类型比例和水稻作物,可知该地区耕地占土地利用的55%,可平原只占20%,表明该地的垦殖度过高,①对;该地区丘陵、山地占80%,不便
于开垦,不便于农耕,②、④错。

第2题,该地区的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注意生态保护。

【答案】 1.C 2.C
读“我国东北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突出优势是( )
【导学号:78470135】A.光照充足B.土壤肥沃
C.降水丰沛D.热量充足
4.该地区宜农荒地分布在( )
A.低洼地B.河流中下游
C.山麓地带D.城市郊区
5.对该地宜农荒地的开发要特别注意( )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
C.土地盐碱化D.保护湿地
【解析】第3题,东北地区分布有黑土、黑钙土等土壤类型,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土壤肥沃。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宜农荒地大多分布在河谷洼地。

第5题,因为该地的宜农荒地多分布在低洼地,是湿地的主要分布区,所以开发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湿地。

【答案】 3.B 4.A 5.D
读下图,回答6~8题。

6.该图最有可能是(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
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
7.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导学号:78470136】A.针叶林B.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
C.春小麦D.大豆
8.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
A.保护水土
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
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
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解析】第6题,从图例可看出,该地理要素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而且Ⅰ、Ⅱ具有南北方向的过渡性,因此可确定为林地分布图。

第7题,图例Ⅲ分布于东北平原南部,且为林地资源,该区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林已不存在,所以主要为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

第8题,该区发展商品粮、林业的区域优势显著,故其发展方向是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答案】 6.D 7.B 8.D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江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等,而以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

材料二我国三江平原水系图。

(1)简述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两条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

(2)分析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

(3)东北黑土广布,在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解析】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从其汛期、补给方式、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等方面阐述。

第(2)题,三江平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要从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第(3)题,东北地区黑土广布,但是开发利用中出现了水土流失、黑土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①水量丰富,有两个汛期,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②含沙量较小,结冰期长;③两河流均有凌汛。

(2)①夏季温暖,日照时间较长,雨热同期;②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③土地辽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

(3)①水土流失;②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壤污染。

[能力提升]
下图为中国东北和美国部分农业区分布简图。

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字母所代表区域的农作物或农业类型,正确的是( )
A.X:冬小麦,Y:春小麦
B.P:春小麦,Z:棉花
C.M:乳畜业,N:大牧场放牧业
D.P、Q均为玉米
11.图中两国小麦种植区( )
【导学号:78470137】A.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
B.热量充足,交通便利
C.土壤肥沃,地广人稀
D.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低
12.M、X两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是( )
A.草场退化、湿地减少
B.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C.土地盐碱化、土层变薄
D.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
【解析】第10题,图中字母所代表区域的农作物或农业类型分别是X、Y为春小麦,P、Q为玉米,M为游牧业,N为乳畜业,Z为冬小麦。

第11题,图示两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共同的有利条件是土壤肥沃,地广人稀。

第12题,M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故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草场退化,X地区为三江平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湿地面积减少。

【答案】10.D 11.C 12.A
13.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地形区的分布特点。

(2)说出图中河流哈尔滨以下河段的流向;根据下图,说明松花江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近年来,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业产量逐年增加。

(3)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松嫩平原上沼泽湿地的面积达33.12万平方千米,且分布范围较大。

(4)简述松嫩平原上湿地的主要形成原因。

【导学号:78470138】【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主要为山地、平原,平原位于该区域中部,山地位于该区域西部与东部。

第(2)题,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

春季受冰雪融水的影响出现春汛,夏季受降水的影响出现夏汛。

第(3)题,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第(4)题,松嫩平原纬度较高,冻土广布,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形成沼泽湿地。

【答案】(1)大兴安岭位于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松嫩平原位于中部,地势平坦;小兴安岭位于东部(或东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

(2)河流流向:由西南流向东北(或先自西向东流,再自西南向东北流)。

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

春汛形成原因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夏汛形成原因主要是雨水(大气降水)补给。

(3)生产规模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高。

(答出其中4点即可)
(4)纬度位置较高,蒸发较弱;河流汇集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有冻土分布,不易下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