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技术规范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7
疟疾典型发作症状:冷、热、出汗。
疟疾病人常有贫血、肝脾肿大。
非典型发作:混合感染;同种不同批感染; 机体免疫力下降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8
再燃与复发
疟疾初发作停止后,在无再感染的情况下, 由于体内残存的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 下又大量增殖又引起疟疾发作,称为再燃 (recrudescence)。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12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标准。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13
2.1 疟疾
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 的传染性寄生虫病,包括间日疟、 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等四种。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14
2.2 重症疟疾
疟疾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并 需住院治疗。其中,脑型疟多见。
(脑损害、胃肠损害、休克、溶血、严
( 在单一间日疟流行区,成人用氯喹总量0.6g(基质)顿
服或两次分服,每次0.3g;在有恶性疟流行区,可用派喹0.6g
(基质)顿服。确诊后按疟疾病例给予规范治疗。)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20
3.4 实验室检查
3.4.1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 3.4.2 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
采血时间: 恶性疟:发作时、查环状体,发作数小时后因晚 期滋养体寄生虫的红细胞滞留皮下脂肪及内脏微 血管中,不易查见。 间日疟和三日疟:发作后10小时内,太久后原虫 数量要下降。
18~40d。)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17
3.2 临床表现
3.2.1典型的临床表现呈周期性发作,
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
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可出现 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
(间日疟和卵形疟的发作周期为隔天一次,但间日疟初发病例的
前2~3次发作周期常不典型,呈每日一次;其后可呈典型的隔天发作。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21
4 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
室检测结果等,予以诊断。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22
5 诊断标准 5.1 带虫者 无临床症状,同时符合3.4.1。
( 3.4.1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23
5.2 疑似病例
应同时符合3.1和3.2.2。
(流行病学史和不典型临床表现)
10
《疟疾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alarria
WS 259-2006 2006-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11
疟疾诊断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疟疾诊断依据、诊断原则、
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
疗机构对疟疾的诊断。
疟疾初发后,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 未经蚊媒传播感染,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潜隐 期,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 (relapse)。
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都不引起复发,只有再燃; 而间日疟和卵形疟则既有再燃,又有复发。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9wk.baidu.com
病例 发现
诊断
治疗 处置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疫情报告 病例核实 个案调查 病例追踪 疫点处理 撰写报告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24
5.3 临床诊断病例
具备下列之一者:
5.3.1 应同时符合3.1和3.2.1;
(流行病学史和典型临床表现)
5.3.2 应同时符合3.1、3.2.2和3.3。
(流行病学史、不典型临床表现和假定性治疗有效。)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25
5.4.3 应同时符合3.1、3.2.2和3.4.1;
(流行病学史、不典型临床表现和血检阳性。)
5.4.4 应同时符合3.1、3.2.2和3.4.2。
(流行病学史、不典型临床表现和抗原检测阳性。)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重的肝/肾损害、肺水肿、严重贫血、异常出
血、低血糖、酸中毒等 )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15
2.3 带虫者
血中有疟原虫而无临床症状者。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16
3 诊断依据
3.1 流行病学史
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
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
(间日疟有长短潜伏期,短者为12~30d,长者可达1
年左右;卵形疟与间日疟相仿;恶性疟为11~16d,三日疟为
红内期增殖周期:间日疟和卵形疟为48h/代; 三日疟72h/代;恶性疟36-48h/代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5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6
➢ 1.感染阶段:子孢子 ➢ 2.感染途径与方式:蚊虫叮咬;输血或经胎盘。 ➢ 3.致病阶段:红内期疟原虫 ➢ 4.寄生部位:肝细胞、红细胞 ➢ 5.媒介:雌性按蚊(为终宿主) ➢ 6.诊断阶段:红内期原虫
在肝细胞内,子孢子→滋养体→裂体增殖→ 红外期裂殖体→裂殖子(约12000个) →肝 细胞破裂→裂殖子散出→血窦,一部分裂殖 子被吞噬细胞吞噬,一部分则侵入RBC内发 育。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4
红内期发育:
包括滋养体和裂殖体两个阶段
基本过程:环状体 →大滋养体 →未成熟裂殖 体 →成熟裂殖体 →裂殖子→健康RBC ,重复 上述过程几次,部分裂殖子在RBC内不再进 行裂体增殖,而发育为配子体
1.在人体内发育 肝细胞内为裂体增殖,称红细胞外期(红外期) 在红细胞内发育包括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红内 期)和配子体形成。
2.在蚊体内发育 在蚊胃腔内进行有性生殖,即配子生殖 在蚊胃壁进行的无性生殖,即孢子增殖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3
红外期发育:
按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 约30分钟随血流侵入肝细胞。
恶性疟一般间隔24~48h发作一次,在前后两次发作的间歇期,患者
体温可不回复正常。三日疟隔2日发作一次,且较规律。疟疾的发作
多始于中午前后至晚9点以前,偶见于深夜。)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18
3.2.2 具有发冷、发热、 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 发作周期不规律。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19
3.3 假定性治疗
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 到控制。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基本知识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肝细胞和红细胞 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寄生虫病。
疟原虫基本构造相同--细胞膜、质、核 寄生人体的四种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P.v] 三日疟原虫[P.m] 恶性疟原虫 [P.f] 卵形疟原虫[P.o]
疟疾防治技术规范
2
生活史
人疟原虫生活史,都需要人(中间宿主)和雌性按蚊 (终宿主)做宿主,并经历世代交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