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组型观察实验报告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组型观察实验报告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组型观察1.实验目的:掌握染色体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认识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的状态,学会做染色体组型图。
2.实验用品:(1)仪器及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剪、解剖盘、胶头滴管、离心管、离心机、小烧杯、冰箱、酒精灯、小烧杯(1)实验药品:蒸馏水、0.9% NaCl溶液、0.3% KCl溶液,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秋水仙素(2)实验材料:小鼠3.实验原理:(1)制作染色体标本的意义:了解染色体的特征(形态、大小、数目)——绘制染色体组型图染色体组型:把真核动物一个体细胞各染色体按长度、形状、着丝粒位置排列成一定顺序。
染色体核型:某一物种特有的一组或一套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2)染色体组型图的应用①鉴别生物种类:兔44条;小鼠40条;大鼠42条;鸡78条;猫38条;狗78条;马64条②遗传病的诊断和研究:三体综合征(含三条21号染色体)、卵巢退化症(含45条染色体,比正常人缺少一条性染色体)、睾丸退化症(含47条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X或Y染色体)等因此,我们可以给孕妇抽取羊水检查器胎儿的染色体,做遗传病早期诊断。
(3)染色体标本的制作①观察:由于分裂期中期的染色体染色体凝集程度最高,因而我们应尽量使细胞停留在分裂期中期以便观察。
②细胞:为尽量看到多的染色体,我们应当选取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细胞,这样的细胞可以来自:胸腺、骨髓、睾丸、小肠等。
我们在此实验中使用的是小鼠的精巢细胞。
在做人的染色体标本时,我们使用的是血液里的淋巴细胞。
③药物:PHA(植物细胞凝集素):PHA具有促进细胞凝集和分裂的作用。
PHA可以使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还原至淋巴母细胞(只存在于骨髓中)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破坏微管的组装,纺锤体不能形成,细胞分裂停在中期。
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的药物还有长春花碱、鬼臼素、苯环己烯等。
可以促进胃管组装的药物有紫杉酚、重水等。
染色体标本制备流程

染色体标本制备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染色体标本制备流程:1. 收集细胞,从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收集分裂期的细胞。
染色体 实验报告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组型实验生命科学学院张瀛【实验目的】1.掌握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2.认识不同生物染色体的特征,学会做染色体组型图。
【实验用品】小白鼠,秋水仙素,生理盐水,0.3%KCl液,固定液,铜网,酒精灯,离心机,注射器,剪刀,镊子,载玻片,滴管,显微镜等。
【实验原理】染色体标本制作的原理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状较为清楚,故使用中期细胞,并以每条染色体相对独立存在为染色体标本制作的四大要点1)PHA:促细胞分裂,使淋巴细胞返幼,变为淋巴母细胞。
2)秋水仙素:破坏微管装配,使纺锤体不能形成,使大量细胞停止在分裂中期。
(相同作用:秋水仙胺、长春碱、鬼臼素)3)低渗作用:水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容空间变大,染色体间的距离拉大,易于染色体分散开。
4)空气干燥:使细胞和染色体展开。
5)固定:用camoy`s solution(甲醇:冰醋酸=3:1)作用使蛋白质变性,对染色体内的组蛋白来说,变形后硬度增加,保持了染色体的“即时形态”,对细胞膜蛋白来说,变形使细胞膜硬度增强,形成屏障作用,防止了细胞内物质外溢和丢失。
染色体标本制作的意义根据染色体的特征(数目、形态、大小等)制作染色体组型图。
染色体标本制作的应用1) 生物学方面:根据染色体特征鉴别生物及种类。
染色体数目:兔-44条,猫-38条,狗-78条,马-64条,人-46条,小鼠-40条(18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第17、18对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大鼠-42条,鸡-78条。
2) 临床医学方面:主要用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及研究。
因此,染色体组型实验广泛应用于胎儿遗传性疾病早期诊断中(抽取羊水)。
染色体组型把真核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的各个染色体按其长度、形状和着丝粒的位置排列成一定顺序的过程,即为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核型染色体组型是染色体核型的模式表达。
染色体组型及分群依据主要根据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粒的位置,其次是臂的长短,以及次级缢痕或随体的有无等方面。
实验五-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

实验五-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实验目的了解人类染色体的结构和形态,学习制备人类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实验原理人类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胞核内生物大分子。
它们是非常细小的、线性的、染色体形态因不同的染色体而异。
人的细胞内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是自动对应的配对染色体,男性有一对性染色体(XY),女性有两条同源性的性染色体(XX)。
制备人类染色体标本需要对细胞进行处理,使其在显微镜下展示出明显的染色体结构。
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细胞悬液滴落法,即将细胞悬液滴于载片上,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使其形成明显的染色体结构。
实验步骤1.取合适数量的细胞悬液,滴在已经清洗干净的载片上;2.将载片在干燥器中干燥1小时左右;3.取三瓶试剂,分别为80%乙醇、95%乙醇、细胞色素,放置在洁净的台面上备用;4.将载片沉于80%乙醇中,浸泡5分钟;5.将载片取出,去除乙醇,挥干后,再将载片沉于95%乙醇中,浸泡5分钟;6.将载片取出,去除乙醇,挥干后,将其浸泡在细胞色素溶液中15-30秒;7.将载片在流动自来水下快速漂洗干净,挥干,然后在100%乙醇中固定3-5分钟;8.将载片气干(可用酒精灯),涂两三滴甘油,再覆盖薄玻璃片即可。
实验结果制备好的人类染色体标本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核内的染色体。
成品的标本应该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染色体的结构和形态,如下图所示:chromosome1.jpg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注意卫生和安全;2.选择细胞悬液的质量对制备染色体标本的质量会有影响;3.操作中需要用到一次性手套;4.操作时尽可能避免离心过度,避免对细胞造成破坏。
实验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制备人类染色体标本的方法,掌握相关的操作技巧,对人类染色体的结构和形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对实验者本身和实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经验

第一部分人类染色体研究的实验室建设一、实验室要求1、准备室(约30平方米):供清洗玻璃仪器、配制试剂仪器包装消毒及制片场所,还必需配置耐酸碱水池、实验操作台、药橱等设施。
并能合理放置冰箱、电热干燥箱、离心机、纯水器、消毒锅、天平等仪器,以方便使用。
2、无菌室(约25平方米):用作细胞的接种培养、配备培养基。
分为更衣室(约4平方米)、缓冲室(约6平方米)、接种室(约15平方米)。
配备空调机、传递窗、离心机、倒置显微镜、超净工作台、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灯、培养箱等设备仪器。
3、分析室(约15平方米):为观察分析核型、整理资料场所。
配备高清晰度带照相装置的显微镜,电脑、打印机、办公桌等。
二、设备仪器(一)仪器1、超净工作台一台2、光学显微镜二台(可以安装染色体软件分析系统)倒置显微镜与带照相装置的正立显微镜各一台。
倒置显微镜用作细胞培养;正立显微镜用作核型分析,有条件的单位可配备染色体分析软件、电脑、打印机等。
3、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一台开展产前检查的单位,最好购买二氧化碳培养箱。
4、电热干燥箱一台5、冰箱二台:普通冰箱和低温冰箱各一台6、酸度计一台(可略)7、纯水器(电阻率18兆欧姆)一台;(可略)8、高压灭菌锅一台(可略)9、电热磁力搅拌器一台(可略)10、真空泵(无油)一台(可略)11、电子天平二台(万分之一天平与普通天平各一台)12、水平式离心机二台转速0-4000转/分,10毫升/管,大容量与小容量各一台。
大容量的供制片用,小容量的放置无菌室供细胞培养用。
13、可调移液器若干支:规格从5-5000微升若干支14、超声波清洗器一台(可略)15、水浴箱(0-100℃可调)(二)玻璃器皿与耗材1、培养瓶:15毫升链霉素瓶,25毫升小方瓶(建议采用一次性培养瓶)。
2、刻度离心管(10毫升)50支3、量筒(10-1000毫升):各种规格各一个。
4、不锈钢滤器(各种规格各一个)及滤膜(孔径中0.25微米)一盒5、注射器(1-20毫升)若干6、盐水瓶(100-500毫升)若干7、试剂瓶(磨口)10个8、蒸馏水瓶(3万或5万毫升)2个9、染色缸1个10、研钵1个11、酒精灯2盏12、滴管(带吸头)50支13、载玻片若干14、试管架和离心管架各2个15、各种镊子与剪刀若干16、铝饭盒(供盛培养瓶滴管等器械消毒时使用)17、烧杯(容量50-2000毫升)各一个18、抽滤瓶(1000-2000毫升)一个19、各种规格的可调移液器吸头若干20、载波片盒(50-100片)若干* 玻璃器材的材质应采用中性硬质玻璃或硼硅玻璃三、常用药品及试剂1、培养基(RPMI 1640、HamF10)2、植物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简称PHA)3、肝素钠(抗凝剂,医用级)4、血清(小牛血清、胎牛血清)5、抗菌素(青霉素、链霉素)医用级6、秋水仙素(秋水仙碱)7、氧化钾(分析纯)8、碳酸氢钠(分析纯)9、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分析纯)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分析纯)11、三羧甲基氨基甲烷(Tris,分析纯)12、胰蛋白酶13、酚红14、姬姆沙染料(Giemsa)15、甲醇(分析纯)16、冰醋酸(冰乙酸)(分析纯)17、重酪酸钾(化学纯)18、浓硫酸(工业级)19、香柏油20、甘油(分析纯)21、乙醇(无水和纯度95%,化学纯)22、乙醚(无水,化学纯)23、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24、氢氧化钠(分析纯)25、柠檬酸钠(分析纯)(注:达晖生物全套提供上述仪器和试剂产品,并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第二部各类器械清洗与常用试剂配置一、各类器械清洗处理1、清洗液配置清洗液配方方法:先将重酪酸钾溶于水中,再慢慢加入工业浓硫酸。
人类性染色质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内容步骤
实验一
(二)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1、制作过程: 取材(漱口后用牙签刮取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标
本) → 涂片 → 染色(滴1~2滴染液) → 盖片(染色5-8min) → 压片(吸去多余染液) → 镜下观察
2、观察(高倍镜)
实验一
1、几对基本概念 2、X染色质形成机制——Lyon假说
实验一
X染色质
实验一
Lyon假说:
(1)正常女性体细胞内仅有1条X染色体有活性,另 一条X染色体在遗传上是失活的,在间期细胞 核中高度螺旋化而呈异固缩的X染色质。
(2)X染色体失活发生在胚胎早期。 (3)X染色体失活的随机性和恒定性。
实质:失活的X染色体 意义:X染色体的剂量补偿 X染色质的数目=X染色体数-1
(2)识别X染色质的标准:(高倍镜下) 位置:紧贴核膜内侧缘,轮廓清楚,唯一深染的小体 大小:直径为1-1.5um,即小于核直径的1/10 形态:一般为平凸形,三角形或为卵圆形
实验一
内容步骤
实验一
(二)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1、制作过程: 取材(漱口后用牙签刮取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标
本) → 涂片 → 染色(滴1~2滴染液) → 盖片(染色5-8min) → 压片(吸去多余染液) → 镜下观察
人类性染色质标本的制备、 分析和PTC尝味实验
实验一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人类间期细胞核中性染色质的形成 机制。(重点,难点)
2.熟悉:X染色质标本的制作方法;熟悉人类 间期细胞核中性染色质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3.了解: PTC尝味实验方法及这种单基因遗传 性状的遗传规律。
内容步骤
染色体的标本制作实验

实验六染色体的标本制作及其组型实验在真核生物中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具有物种的特异性一直可以作为此物种分类的基本依据之一。
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DNA 的载体对生物的遗传、变异、进化和个体发生以及细胞的增殖和生理过程的平衡控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每一个物种的细胞一般都有一定数目、形状和大小的染色体。
将体细胞核中全部染色体按照其大小、着丝粒位置以至带型有序地排列起来此模式图象排列即为核型karyotype或染色体组型。
核型分析均是以中期染色体为标准对制作出的染色体标本进行照相以获得染色体的显微图象并将其剪裁排列即成。
华裔学者庄有兴Joe Hin Tjio腿鸬溲д逜.Levan合作利用低渗法研究胎儿肺组织的染色体标本制做方法终于在1956年首次确定了人类的染色体数目是46条而不是前人所主张的48条这为后来的人类核型研究奠定了基础。
1.实验目的 1.1 初步掌握动物骨髓染色体标本制备基本过程了解操作步骤的原理。
1.2了解常用实验动物染色体的数目及特点。
通过组型实验掌握染色体组型的基本方法2.实验原理凡细胞处于活跃增殖状态或者经过各种处理后细胞就可进入分裂的任何动物组织均可用于染色体分析。
在正常动物体内精巢和骨髓均为是活跃分裂的组织。
给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碱即可使许多处于分裂的细胞停滞于中期然后采用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即可得到大量可分析的染色体标本。
本方法简便、可靠不需要经体外培养和无菌操作易于推广。
骨髓细胞是用于动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很好的材料。
但在取材方面精巢又比骨髓要简易一些故本实验也选用小鼠的精巢为实验材料。
对于小鼠精巢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用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滞在中期使中期染色体停留在赤道面处2. 用低渗法使将细胞膨胀以至于在滴片时细胞被胀破使细胞的染色体铺展到载玻片上3. 空气干燥法可使使细胞的染色体在载片上展平经Giemsa染色后便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显微图象。
实验五细胞染色体制备

3) 离心前配平,离心速度过高,细胞团不易打散;反之, 细胞易丢失;
4) 载玻片要洁净,预冷;滴片时确定将材料滴在玻片上;
实验步骤
1.秋水仙素预处理: 收集生长旺盛的细胞1ml,轻轻吹 打散,加入秋水仙素1ul,继续培养6-8小时(已完成 );
1. 秋水仙素 ①阻止微管组装,破坏纺锤体阻断细胞有丝分裂。 ②使染色体收缩成一定的形状。 目的 : 获得大量的中期分裂相细胞。
2. Carnoy固定液 新配置的甲醇 :冰醋酸混合液 (3:1)。 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 完整性,还能够增强染色体的嗜碱性,达到优良 染色效果
3. 低渗液( 0.075M/L KCl ) 低渗的目的是凭借反渗透作用使细胞膨胀(但不
• Chr9和Chr22相互易位
• 使得Chr9上的c-abl oncogene和 Chr22上的bcr gene相连,形成融合
基因。 • 其产物是一个融合蛋白 • 这个融合蛋白使细胞不受细胞周期的
控制,导致白血病。 • 只要一个细胞带有这种易位Chr,就
会致病。
猫叫综合征(Cat cry syndrome)
2. 预处理后的细胞,以1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
3. 低渗处理:加入1ml低渗液,轻轻吹打,使细胞重悬 ,然后补加7ml低渗液,室温下静置20min
4. 预固定:加入3-4滴固定液后,轻轻混匀,避免粘 连,1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
5. 固定:沿管壁慢慢加入3ml固定液,2min后用吸 管轻轻吹打,使细胞分散,固定10min后, 1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
上清
加3ml固定液,轻 轻吹打后,固定 10min后,离心
染色体标本制作和观察实验报告

染色体标本制作和观察实验报告染色体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制作和观察染色体标本,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
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制作了植物和动物染色体标本,并使用适当的显微镜对染色体进行了观察。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细胞通常具有较大的数量和较小的染色体,而动物细胞通常具有较少的数量和较大的染色体。
引言:染色体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它们包含了个体的遗传信息。
通过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可以了解物种的特性和遗传模式。
本次实验通过制作染色体标本和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以探究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对不同物种的差异性。
材料和方法:1.动物染色体标本制作:-从一个动物个体中取得组织样本。
-在显微镜盖玻片上加入一滴减数分裂阻滞剂。
-使用细针将细胞群收集到玻璃滴管中。
-在玻璃滴管中加入一滴适当的染料,例如鲭鱼绿。
-轻轻将标本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
-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
2.植物染色体标本制作:-从一个植物个体中取得组织样本。
-将组织样本切成细小片段。
-在细胞裂变诱导剂中浸泡组织片段。
-在显微镜盖玻片上加入一滴适当的染料,例如鲭鱼绿。
-轻轻将标本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
-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
结果:我们制作了多个动物和植物染色体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观察了它们的结构和数量。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通常比较小,数量较大,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通常比较大,数量较少。
染色体呈现出普遍的线状结构,但也有一些不规则的染色体存在。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在结构和数量上存在差异。
这可能与物种的特点和遗传模式相关。
植物细胞通常需要更多的遗传信息来适应复杂的环境,因此具有较大的数量和较小的染色体。
相比之下,动物细胞通常需要更少的遗传信息,因此具有较少的数量和较大的染色体。
然而,本实验的主要限制在于只使用了一种染色剂来染色染色体,可能无法获取所有染色体的完整信息。
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

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
标题大纲
大纲1 外周血非显带染色体标本的制作 大纲2 染色体显带技术 大纲3 高分辨染色体制片
【掌握】1.染色体标本制作的主要步骤 2.染色体不同显带技术的检测目的
【了解】其余内容
大纲1 外周血非显带染色体标本的制作
显微镜下所见的染色体
染色体制备原理及主要步骤 人外周血小淋巴细胞,通常都处在G1期(或G0期 ),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分裂。如在培养液中加入植 物血凝素(PHA),这种小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可转 化为淋巴母细胞,进入有丝分裂。短期培养后,经 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和固定,即可得到大量的有丝 分裂细胞。
四. R显带
其与G显带的带纹相反,即G带显示为深带,R带显示为 浅带 。主要用于检测染色体末端的异常。
大纲3 高分辨染色体制片
原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有丝分裂刺激剂(PHA) 作用下,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当细胞增殖 到一定数量时,加入5-氟尿嘧啶和尿嘧啶核苷从而抑制 DNA的合成,将其同步在S期,17个小时后加入胸腺嘧啶 核苷(TDR)释放细胞,使细胞有丝分裂继续,进入分裂 期后加入染色体缩短抑制剂溴化乙锭(EB),并加入秋水 仙胺破坏纺锤丝的形成。同步化使细胞处于相同的阶段, EB使DNA的螺旋化程度降低,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染色 体有较多条带,最高可达上千条带,能够更好地显现染色 体细微的结构,提高人类染色体分辨率,特别有益于智力 低下、反复流产等病因分析。
8.弃上清液,再重复两次上述的固定步骤。
9.弃上清液,将两管离心管中剩下的细胞合成一管,并加入 适量固定液调成细胞悬液。
四.滴片:取出在4℃冰水中预冷的清洁玻片,对玻片进行标 识,把玻片置于滴片板上 ,用吸管吸取细胞悬液约0.3ml 在20cm~25cm的高度滴于玻片上,玻片的头体尾各一 滴即可 。
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

整体实验安排:课堂教学主要进行五个独立的实验,包括: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人类染色体G带标本制备及观察;遗传病基因突变分析(SSCP);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检测;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一1. 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初步掌握人类染色体标本培养和制备的基本方法。
2)实验原理: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的小淋巴细胞,几乎都处在G1期或G0期,外周血细胞中是没有分裂相的。
1960年,Nowell和Morhead证实,外周血中的小淋巴细胞可以在植物血凝素(phytohaemagglutinin, PHA)和其它有丝分裂刺激剂的影响下,在形态上转变为淋巴母细胞,在培养中进行有丝分裂。
这样经过短期培养,秋水仙素的处理,低渗和固定,就可以迅速而又简便地获得体外生长的细胞群体和有丝分裂相。
外周血是除骨髓之外的血液,临床上常用一些方法把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血外周血液中,再在从血液中提取分离得到造血干细胞,我们把这样得到的干细胞成为外周血干细胞正常人外周血中一般看不见幼稚的干细胞的,只存在有极少量的造血干细胞,其含量为0.01%左右。
如果幼稚细胞的比例大幅增加,有可能是类白血病。
正因为存在0.01%的造血干细胞,可利用细胞分离的技术(血细胞自动分离机),将外周血中含有造血干细胞的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保存,重复数次达一定细胞数量后,回输给患者以之代替骨髓而进行的干细胞移植,称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培养基配制一、配制用水培养基的大部分是水,所以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基的质量。
按Waymouth标准,水的电阻应为200万欧姆,一般实验室里以玻璃蒸馏器制备的双蒸水或三蒸水可以符合使用条件。
二、培养基培养基有天然、人工两种。
一般实验室使用的是RPMI-1640粉末培养基,以双蒸或三蒸水配制。
NaHCO3(或HCl)调pH至7.2~7.4,若pH值超过7.6或远低于6.8,则大多数细胞不能生长。
实验五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

实验五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目的要求】1 •熟悉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的原理。
2.初步掌握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
3•了解正常人非显带染色体核型特征及核型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人类间期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染色质,在细胞进入分裂期时,经逐级螺旋形成染色体。
在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达到最大程度的凝集,表现为短而粗的典型结构。
人外周血的有形成分中,只有白细胞有核,而白细胞中只有淋巴细胞(主要是小淋巴细胞)具有潜在的细胞分裂能力。
培养液中加入有丝分裂刺激剂植物血凝素(PHA)可使处于G期、具有潜在分裂能力的淋巴细胞转化为具有分裂能力的淋巴母细胞,并进入旺盛的有丝分裂周期;加入纺锤体抑制剂秋水仙素可使处于分裂过程的淋巴细胞停滞在分裂中期,在收获细胞时,用低渗剂0.075mol/L KCI对细胞进行低渗处理,可使胞膜胀破,染色体均匀分散;经离心、固定、制片等过程,最终可获得便于观察分析的染色体标本。
制备的染色体标本片,不经特殊处理,直接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识别,并进行核型分析的过程称为染色体非显带核型分析。
【实验用品】(一)材料:人外周静脉血。
(二)器材:吸管、刻度离心管、量筒、5ml注射器、6号针头、台式离心机、试管架、冷藏载玻片(一端磨砂)、铅笔、酒精灯、超净工作台、恒温水浴箱、载玻片、止血带、酒精棉球、显微镜、废液缸。
(三)试剂1. RPMI1640 培养液(1) RPMI1640 : RPMI1640固体培养基10.4 g,溶于1000 ml双蒸水中,抽滤除菌。
(2) RPMI1640培养液:每100 ml RPMI1640培养液中含RPMI 1640 80 ml、灭活的小牛血清20 ml、PHA 50 mg 青霉素(终浓度100 U/ml)、链霉素10000卩g (终浓度100卩g /ml), 15磅、20min高压灭菌的NaHCO调pH至7.2〜7.4,分装20小瓶,每瓶5 ml。
(3)配制方法配制过程所需的玻璃器具先用浅水洗刷干净,烘干,放入清洁液中浸泡2d,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15次,蒸馏水冲洗3次,双蒸水冲洗1次,烤干后包装,15磅20 min高压灭菌。
染色体标本制备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
2. 熟悉染色体标本制备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步骤。
3. 了解染色体标本的观察与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染色体是生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是进行遗传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重要基础。
通过制备染色体标本,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从而判断个体的遗传状况。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外周血、RPMI 1640液体培养基、小牛血清、肝素(500 U/ml)、植物血凝素(PHA)、秋水仙素(10mg/ml)、KCl低渗液(0.075mol/L)、甲醇、Giemsa染料、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离心机、刻度离心管、乳头吸管、试管架、量筒、试剂瓶、吹风机、托盘天平、显微镜、镜油、二甲苯、擦镜纸、镊子、烧杯、记号笔、玻片架、火柴、10ml注射器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采集外周血: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5ml,加入肝素抗凝。
2. 细胞培养:将采集的外周血加入含有RPMI 1640液体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加入小牛血清和PHA,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
3. 加入秋水仙素:在培养72小时后,加入秋水仙素(终浓度为0.4μg/ml),继续培养4小时。
4. 收集细胞:用离心机以1000r/min离心5分钟,收集沉淀。
5. 低渗处理:向沉淀中加入KCl低渗液(0.075mol/L),使细胞膨胀,室温下放置10分钟。
6. 固定:将膨胀后的细胞用甲醇:醋酸(3:1)固定,室温下放置15分钟。
7. 洗涤:用蒸馏水冲洗细胞,去除固定液。
8. 制片:将细胞均匀涂布在载玻片上,自然干燥。
9. 染色:用Giemsa染料染色,室温下染色10-15分钟。
10. 洗涤: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去除染料。
11. 干燥:将载玻片放在吹风机上吹干。
12. 观察与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染色体标本,记录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
遗传学实验课:实验六、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

实验原理
• 研究发现,人染色体标本经胰蛋白酶、NaOH、柠 檬酸盐或尿素等试剂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 可使每条染色体上显示出深浅交替的横纹,这就是 染色体的G带。每条染色体都有其较为恒定的带纹 特征,所以G显带后,可以较为准确的识别每条染 色体,并可发现染色体上较细微的结构畸变。
实验原理
操作步骤
• 7.根据细胞数量的多少适当加入0.2-0.4ml新 配制的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吹 打细胞制成悬液。
操作步骤
• 8.吸取少量细胞悬液,尽量高距离地 (20~30cm)滴2-3滴于冰水浸泡过的载玻 片上,吹散,气干。
操作步骤
• 9.取3滴吉姆萨原液加10滴磷酸缓冲液,混 匀后滴在玻片标本上,染色6-8min。流水 轻轻冲洗玻片背面,将染液冲掉;气干。
操作步骤
• 5.加入1ml新配制的固定液(甲醇:冰醋酸= 3:1)进行预固定,轻轻混合均匀,吹打混 匀,一般20几次 ,1000r/min离心6分钟, 弃去上清液。
• 注意:此步骤的的吹打较为重要,一定要有 一定力度
操作步骤
• 6.加入8ml新配制的固定液(甲醇:冰醋酸 =3:1),不停吹打细胞,室温下固定 30min,1500r/min离心6分钟,弃去上清 液。
操作步骤
• 10.显微镜高倍镜和油镜下观察染色体标本 分裂相的多少及分散情况。
G显带染色体标本制备与识别
实验原理
• 人们将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以及用不同的染料处理 染色体标本后,使每条染色体上出现明暗相间,或 深浅不同带纹的技术称为显带技术(banding technique)。本世纪70年代以来,显带技术得到 了很大发展,且在众多的显带技术中(Q带、G带、 C带、R带、T带),G带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 带型。因为它主要是被Giemsa染料染色后而显带, 故称之为G显带技术,其所显示的带纹分布在整个 染色体上。
5blood实验5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5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5.1 相关基础知识人外周血液中的小淋巴细胞,几乎都处在G1期(G0期),一般情况下是不再分裂的。
在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血素(PAH)时,小淋巴细胞受刺激转化为淋巴母细胞,随后进入有丝分裂。
这样经过短期培养、秋水仙素的处理、低渗和固定,就可获得大量的有丝分裂细胞。
目前本方法已为临床医学、病毒学、药理学、遗传毒理学等领域广泛采用。
人类每个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男子是46,XY;女子是46,XX。
根据各组染色体的特征予以分组:A组:(N01~03)是最大的一组染色体,它们的着丝粒在中部或几乎在中部;B组(N04~05)为两对大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它们有显的长臂和短臂;C组(N06~12+X)为中等大小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它们大小相差不多,X染色体大小介于期间,一般难以区分;D组(N013~15)为中等大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它们的一个重要形态特征是随体,随体是一对着色很深的小球,处于短臂的末断,随体与短臂之间的区域很少着色;E组(N016~18)包括一对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一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F组(N019~20)为两对小的中着丝粒;G组(N021~22+Y)为最小的一组端着丝粒染色体,在N021~22的短臂上可见随体,Y常呈现异固缩状态,着色更深,可以识别。
5.2 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人体微量血液体外培养技术和制备染色体标本的方法;(2)观察人类染色体的形态,并计数、配对、分类和绘图。
5.3 实验材料和仪器5.3.1 实验材料和试剂(1)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2)Giemsa母液:量取33ml甘油,先在研钵内加入少量甘油与0.5g Giemsa粉混合,研磨至无颗粒为止,再将剩余甘油倒入,搅拌后于56o C水浴保温2小时,再加入33ml甲醇,搅拌均匀后储存于棕色瓶中;(3)Giemsa染色液:将Giemsa母液用0.1M pH7.4磷酸缓冲液稀释至10倍。
遗传学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标本制备与观察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制片

遗传学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标本制备与观察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制片技术显示染色体一般的形态和结构,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大量染色体缩短适宜的分裂细胞。
1. 压片法1.1 取材在适当的时间选取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
1.2 预处理秋水仙素进行活体或离体处理。
1.3 固定卡诺固定液固定,迅速杀死生活细胞使染色体的组成蛋白变性,保持染色体形态和结构。
1.4 解离1mol/L HCl60℃进行酸解,不同的材料的酸解时间不同。
1.5 染色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
1.6 压片染色后盖上盖片,用大拇指按压有材料的部位,粗滤纸吸干多余染液,再用铅笔头轻敲,使重叠细胞分散,得到理想的分裂相。
1.7 观察低倍镜找到分散良好的分裂相后换高倍镜或油镜。
1.8 绘图会制分散良好的细胞染色体图或拍照进行核型分析。
2. 去壁低渗法2.1 前低渗经预处理的材料转入0.075mol/L或蒸馏水中室温下30min。
2.2 酶解去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2~4h。
2.3 后低渗洗去酶液,蒸馏水处理10~30min。
2.4 固定制备细胞悬液倒去蒸馏水将材料充分夹碎,加入固定液。
2.5 制片用吸管吸取细胞悬液,高度30~40cm,滴在预冷的载玻片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室温晾干。
2.6 染色10% Giemsa染液染色。
2.7 观察低倍找到分散良好的分裂向后换高倍镜观察。
2.8 绘制分散良好的细胞染色体图或拍照进行核型分析。
3. 注意事项显微镜使用完毕后须对油镜头进行清洁,并将电源关闭,罩上防尘罩。
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组型分析是对染色体组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着丝点的位置以及次缢痕、随体的有无等形态特征作一描述.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构成的图像就称为该细胞的组型。
1. 染色体制片→显微照相→放大。
2. 测量测量染色体的长短臂长度,并记录。
3. 计算臂比值、相对长度,根据臂比值确定染色体类型。
实验五 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

实验五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目的要求】1.熟悉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的原理。
2.初步掌握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
3.了解正常人非显带染色体核型特征及核型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人类间期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染色质,在细胞进入分裂期时,经逐级螺旋形成染色体。
在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达到最大程度的凝集,表现为短而粗的典型结构。
人外周血的有形成分中,只有白细胞有核,而白细胞中只有淋巴细胞(主要是小淋巴细胞)具有潜在的细胞分裂能力。
培养液中加入有丝分裂刺激剂植物血凝素(PHA)可使处于G0期、具有潜在分裂能力的淋巴细胞转化为具有分裂能力的淋巴母细胞,并进入旺盛的有丝分裂周期;加入纺锤体抑制剂秋水仙素可使处于分裂过程的淋巴细胞停滞在分裂中期,在收获细胞时,用低渗剂0.075mol/L KCl对细胞进行低渗处理,可使胞膜胀破,染色体均匀分散;经离心、固定、制片等过程,最终可获得便于观察分析的染色体标本。
制备的染色体标本片,不经特殊处理,直接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识别,并进行核型分析的过程称为染色体非显带核型分析。
【实验用品】(一) 材料:人外周静脉血。
(二) 器材:吸管、刻度离心管、量筒、5ml注射器、6号针头、台式离心机、试管架、冷藏载玻片(一端磨砂)、铅笔、酒精灯、超净工作台、恒温水浴箱、载玻片、止血带、酒精棉球、显微镜、废液缸。
(三)试剂1. RPMI1640培养液(1) RPMI1640:RPMI1640固体培养基10.4 g,溶于1000 ml双蒸水中,抽滤除菌。
(2) RPMI1640培养液:每100 ml RPMI1640培养液中含RPMI 1640 80 ml、灭活的小牛血清20 ml、PHA 50 mg、青霉素(终浓度100 U/ml)、链霉素10000 μg (终浓度100 μg /ml),15磅、20min高压灭菌的NaHCO3调pH至7.2~7.4,分装20小瓶,每瓶5 ml。
(3) 配制方法配制过程所需的玻璃器具先用浅水洗刷干净,烘干,放入清洁液中浸泡2 d,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15次,蒸馏水冲洗3次,双蒸水冲洗1次,烤干后包装,15磅20 min高压灭菌。
染色体标本制备

• 4、制片: (1)离心:从温箱中取出培养瓶,用毛细吸管将培 养液转入5ml的刻度离心管内。1200rpm,离心 8min。 (2)低渗:弃去上清液。加入37℃预热(中午开 水浴箱)的0.075mol/L KCl低渗液,加至5ml,用 毛细吸管轻轻吹打均匀,放在37℃恒温水浴中 20min。 (3)预固定:在离心管中加入现配的(实验前配制) 甲醇-冰醋酸(3:1)固定液约0.5ml,用毛细吸管吹 打轻轻混匀, 室温固定20min。 (4)再次离心:1200rpm离心8min。
1实验前配制?giemsa液实验仪器及用具?恒温培养箱离心机恒温水浴箱冰箱?注射器以及消毒酒精?培养瓶120个吸管120支离心管5ml120支?冰载玻片
外周血染色体制备技术
材料与方法
• • • • • • • 血样:每班6个同学采集外周血 试剂: 1640培养液含植物血凝素(PHA), 20µg/ml秋水仙素液, 0.075 mol/L KCl溶液 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 (实验前配制) Giemsa液
(9)扣染:用10%吉姆萨染液扣染30min, 染色结束后用清水将浮色冲去,干燥后即 可进行镜检。 (10)照相:在显微镜下寻找分散较好的分 裂相(核型),再置于显微照相仪下拍摄照片, 并保存。 (11)核型分析:应用核型分析软件,进行 染色体核型分析。
注意事项
1、 秋水仙素处理的时间与浓度要控制得当:秋水仙素处理 时间过长,分裂细胞多,染色体短小;反之,则少而细长。 都不宜观察形态及计数。 2、低渗处理的时间与浓度要适当:低渗使红细胞膜破裂, 淋巴细胞膨胀,其处理浓度及时间要 适当。且低渗后混 匀细胞一定要轻,否则引起膜破裂、染色体散失。 3、在滴片时一定要迅速、准确,高度足够高,玻片保持足 够冷。 4、离心前配平,离心速度过高,细胞团不易打散;反之, 细胞易丢失。 5、固定液应在使用前临时配制。 6、载玻片一定要洁净,否则染色体分散不好。
细胞与医学遗传学实验:5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上一周实验结果
❖ 缺糖或DDP诱导细胞凋亡是否经由Bax 构象改变?
Control
GD
DDP20
DDP40
DDP60
Control
GD
DDP20
DDP40
DDP60
Conclusion
❖ 缺糖损伤和顺铂均可通过诱导Bax构象改变诱导 Hela细胞凋亡,降低细胞活力
遗传分析
病例2.一多指畸形男患者(先证者)就医要求手术 ,经调查,其姐姐为患者,妹妹正常,其父亲为 患者,母亲正常。先证者叔父夫妇双方及其儿子 正常。先证者的祖父为患者,祖母正常。
传代培养细胞染色体 标本的制备
原理
❖ 在细胞的生长周期中,中期染色体的长短、大小 、恒定性正适合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 因此利用人工的方法,使细胞分裂处于中期而不 向后期转化,并收获细胞,经处理,制片后观察 分析。
器材与试剂
❖ 培养箱、普通光学显微镜、离心机、水浴箱、天平等。 ❖ 试管架、刻度离心管、滴管和滴头、酒精灯、冰载玻片
等。
器材与试剂
❖ Hela细胞 ❖ 含10%小牛血清DMEM ❖ 秋水仙素(5微克/毫升) ❖ 0.075MKcl(低渗液) ❖ 固定液(甲醇/冰乙酸3:1)
操作
1、细胞培养: Hela 2、秋水仙素处理:终止培养前4h加秋水仙素(终浓
基因组印迹等问题,还要充分考虑主基因和遗传背景、基因和环 境综合作用等问题。 6.观察指标的不同,可能遗传方式也不同。家系分析的结果对于发 病风险率的计算将产生重要影响。
四、实验内容--系谱分析
例1:这是一个白色额发(头发中有一绺白色的额 发)的系谱,请根据系谱判断白色额发的遗传方 式。
例2:斑状角膜变性是一种遗传病。儿童期发 病,由角膜中央浅层实质层的弥漫性混浊逐 渐累及全层,并扩展至角膜周边部。对视力 损害极为严重,至40岁时即成盲目。有程度 不同的畏光、流泪、异物感等刺激症状。下 面是该患者的家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用吸管吸弃上清液时,勿用力过猛导致部分细胞丢失。
3.固定液需现用现配。 4.载玻片需干净且保持湿冷状态。
六、作 业与思考
1.简述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的
过程。
2.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和固定处理在染色体
标本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3.固定液为什么要现用现配?
再用固定液使已膨胀的分裂细胞和转化的淋巴细 胞膜破裂,随着分裂细胞膜破裂,染色体被释放 出来,并且将其形态固定下来,然后制片即可得 到满意的染色体标本。
三、试剂与器材
1.材料:终止培养前6小时加入秋水仙素的人
外周血淋巴细胞。
2.试剂:低渗液(0.4%KCl)、固定液(甲醇:
冰醋酸=3:1,现用现配)等。 3.器材:离心机、离心管、倒置显微镜、水浴 锅、天平、酒精灯、载玻片和盖玻片等。
四、操作方法
1.由培养箱中取出培养瓶,上下颠倒使溶液 均匀,并将细胞移至离心管内。 2.收集细胞。 3.低渗处理。
4. 固定。①预固定;②固定③再固定。
四、操作方法
5.制片
6.做好标记后,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分 裂相。
五、注意事项
1.从培养箱中取培养瓶时,注意观察培养液颜色,根据颜色 变化判断细胞有无污染。
实验五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试剂与器材
4.操作方法
5.注意事项
6.作业与思考
一、实验目的1.了解染色体制备源自理。2.掌握染色体制备方法。
二 实验原理
被秋水仙素处理后停滞于中期的大量分裂细胞, 用低渗液处理使样品中的红细胞膜破裂,并使分 裂细胞和转化的淋巴细胞膨胀,结合离心技术, 即可去掉红细胞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