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作品中蓝黄色相组合与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黄蓝色搭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蒂斯作品中蓝黄色相组合与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黄蓝色搭配【摘要】观赏马蒂斯作品,难免会被那纯粹的色彩和极简的构图所吸引,看似简单的画面,却总能让人臆想翩翩。他将感情、心情用最直接的形式表现在画面中,让观者在第一时间接受最强烈的体验。在绘画创作中,他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为现代艺术开创了新的天地,也引领了现代平面设计的色彩发展,使黄蓝色搭配成为时尚与“个性”的象征。

【关键词】马蒂斯;黄蓝色互补;平面设计;色彩心理

一、马蒂斯作品中黄蓝互补色组合运用

出生于19世纪中期的马蒂斯,因其特殊的艺术创作才能被闻名于世。在对色彩的运用中,大胆而豪放,强烈刺激着人们的视觉感官,使之成为了“野兽派”的典型代表。分析马蒂斯的作品,能够显然观察到其色彩变化:从早期的不具色彩感情的传统学院风格,到其后对艺探索路中的小心翼翼,最后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后的豪放不羁。在对马蒂斯作品的研究中,色彩是其最易被察觉的变化,但其对比色的运用却常常被世人忽视。在《考利物尔打开的窗》的创作中,作者就利用了大量的的互补色,丰富空间和画面,使之成为“和谐”的一部分。

早于印象派时期,画家们就注意到了对比色带来的特殊美感,梵高的《星月夜》是对比色运用的典型表现,大量蓝色空间中的黄色点缀,让观者在无限深邃中看到了明亮的星光,难以言状的美观油然而生。《考利物尔的山》和《考利物尔的钟楼》是马蒂斯对色彩

探索时期的作品,作品极其简单,所有事物均以几笔色彩粗略代过。其中,他将黄色与蓝色紧贴,亮丽与深层巧妙融合,鲜明的对比既对不同事物进行了划分,也带来了美妙的视觉体验。在一系列肖像作品中,黄色的面部周边总围绕大量的蓝色。创于1947年的《爵士》系列作品中,就有大量的蓝黄色组合,且多以蓝色背景与黄色点缀的关系出现。在《the tree of the life 》i中,黄色和蓝色被运用于窗户的设计上,蓝色的叶状背景中,如生命般的黄色植物向上生长着,充满了生机。阳光透过窗户,打在地上,变成了大片大片的鲜亮,铺满了教堂,让人无比愉悦。但大量的蓝色的肃穆感又将人从对艺术的审美趣味中拉回教堂。他将艺术与宗教的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为人们带来了新的艺术体验。他抛却传统的色彩原理,将色彩进行简化和重新组合,让人们明白:艺术作品,已经从对历史的场景再现中脱离出来,成为了艺术家表现个人情感和充分发挥艺术才能的工具。

二、黄蓝色调产生的心理效果

色彩的运用除了作者的个人感知,其实也有着一定的规律可言。在《色彩的文化》一书中,作者爱娃·海勒通过对1888位男性和女性对待不同色彩的心理分析对色彩作出了合理解释。在其分析中,蓝色是人们喜爱的颜色,物质上,它是天空和海洋,深邃而广阔,心理上,它意味着忠诚、渴望、尊贵及高尚的品德,多是积极向上的象征。自13世纪以来,有光泽的蓝色便成了宫廷时髦的象征。在法国国王加冕典礼上,蓝色的披风高贵华丽而优雅沉稳,深

受人们喜爱,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黄色,有着太阳的明朗,颜色亮丽突出,但却被当作负面的色彩:嫉妒、吝啬、虚伪等。由于其有着无论白天黑夜都能明显区分的颜色,因此有着最佳的远距离效果,人们多采用它做一些特殊的醒目性的区分。例如黄牌警告、交警衣物中的黄色、警示牌等。传统的使用中,黄色多立于不利之处,例如将其作为被歧视者的识别色区分与普通人。1445年汉堡一则关于服装的规定:娼妓必须佩戴黄色的头巾,1506年,莱比锡法律规定娼妓必须穿黄色的短披风。ii

由此可见,在传统文化中,过于突出的、非同于一般的多不能被大众接受,黄色如同其象征物一般,遭受着人们的厌恶。少量的黄色使用能够使其从周围的色调中脱颖而出,吸引人的视线成为亮点,但过度的使用便会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视觉疲劳,使其“中心感”被削弱。

三、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黄蓝色运用

受现代飞速发展的经济影响,文化走向交叉的同时,艺术也开始走向融合化。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艺术媒介的多元化,使艺术由顶端的精英走向大众与生活,服装、家具、建筑无一不成为拥有独特身份的艺术品。设计艺术是以满足社会生活需求的艺术创作,平面设计更是以消费社会为主体而产生的设计艺术。在商业社会中,其通过利用制造出的引人注意的效果,使观者印象深刻,从而达到广而告之的作用。因此,作为最突出的能够产生强烈视觉效果的对比色被利用其中。

四、马蒂斯作品与现代平面设计中黄蓝色相运用的相同点

1、视觉寿命的简短性

对视觉效果的多度追求,是社会消费化的体现。极具冲击力的互补色利用的是观众敏感的第一视觉体验,除了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快速的视觉刺激外,互补色再无明显的其他用处。消费化的追求注定其成为短暂的炮灰,当过度的色相组合被无数的观看过后,人们相对平时更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人们不再对如此的色彩感到意外,色彩的作用便毫无意义。与之略微不同的是,马蒂斯的作品是艺术品,其观赏性是作品存在的唯一价值。在对艺术的反思追寻中,人们将会赋予马蒂斯黄蓝色系列作品更多内涵,使之终究成为永恒。但现实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仅为实用价值的附庸品,当实用价值不复存在,色彩、造型等等便毫无意义。平面设计的数字、多媒体化的创作手段使其具有浓厚的商业性和可复制性,艺术价值被商业价值大大减弱。绘画艺术与平面设计艺术的不同特征及艺术地位使它们注定有着本质的区别。

2、黄少蓝多的组合模式

在类似的色彩组合设计作品中,均有一相似点:即大量的蓝色与少量的黄色组合,极少出现特例。黄色的颜色过于醒目,如同点睛之笔,不可或缺,又不能过度。对比马蒂斯的《伊卡洛斯》与《考度莫斯》的色彩运用,可以轻易得出这样的视觉体验:当少量黄色处于大片蓝色中时,黄色边缘被放大,体积在视觉上被放大;而当黑色块状物安放与黄色背景中时,黑色边缘被黄色背景吞噬,体积

在视觉体验中被缩小——这就是著名的热胀冷缩原理:在同样体积的对比中,暖色块面看起来略大于冷色块面。因此,当少量的黄色置于蓝色背景中时,黄色突出的视觉效果被放大,更易引起人民的注意。而在上文的对色彩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知:蓝色为大众普遍喜爱色彩,黄色则相反。结论来源于1888位普通大众的视觉体验,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艺术家同样如此,过多的黄色除了造成视觉上的不适,更易导致心理上的不良反映。

小结

同作为艺术构成的一部分,绘画艺术与平面设计艺术有着艺术的相似之处,也有着本质的区别。马蒂斯的绘画艺术因为有着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喜爱,并被大量运用与现实生活中。创作于1920年的《浴后沉思》、1935年的《蓝色的眼睛》等等,对现当代社会时尚的影响极其深远。其作品的二维平面表现,色彩的大胆构成,以及对轮廓的粗狂表现,甚至忽视,也都深深影响着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注释:

i 《the tree of the life 》为一件建筑设计作品,是马蒂斯为感谢受恩的修女而设计的教堂。

ii 出自《德国民间习俗的色彩象征性》劳弗著,第27页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休斯.马蒂斯[m].吕娜,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