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理解
——不断与世界融合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抗争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随着屈辱,抗争,中国也在不断地前进,所以,这段历史也就成为了一个过渡时期,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这是个向下沉沦的过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这是个向上发展的过程。在这段过度中,随着向上向下的两个演化过程,使得原先闭关锁国,落后无知的中国开始与世界融合。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作为统治阶级的清王朝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上海,宁波,福州,厦门五个沿海城市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自此,中国的大门再也不是紧闭,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这也是中国与世界融合的第一步。
鸦片战争后,大批的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西方的先进,中国的落后,所以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进人士放眼看世界,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积极的学习和整理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组织翻译了《四国志》(亦称《四洲志》),使我们第一次知道了原来世界是这么大,这么多的国家,有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等! 魏源受林则徐的嘱托,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代史志等增补为《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并结合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议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机器工业产品,加强海防、抵御外侮。
随着林则徐魏源等人对于西方先进生产力的追捧,统治阶级也开始将目光聚集在西方先进的科技上,其中最为态度最为鲜明的是以恭亲王奕 为首的洋务派,洋务派浩浩荡荡的开展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分前后两期,前期“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后期以求富为主,主张兴办实业,通过兴办实业以获得经济上的发展,从而得到政治上的前进,提高国家的实力。
然而,由于时代背景的原因洋务运动注定失败,但是它带领中华民族自强求富的美好愿望以及主动向世界开放的精神确实我们怎样都无法忽视的。他们把向西方学习的富国强兵之道付诸实践。他们尽管具有这样那样的严重弱点和局限性,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乃至罪行,但比起那些不办实事、空谈礼义而且对办事者多方掣肘、挑剔细故的封建顽固派,实在是更值得同情和肯定的。
在洋务运动后,戊戌变法运动兴起,这些先进的维新人士,希望借助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案例将清王朝引上一条复兴的道路,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然而,在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下仍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戊戌变法运动再次向我们昭示了向西方学习的美好信念。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灭亡,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中华民国建立,然而,向西方学习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终结,因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先进知识分子寻找救亡图存的信念没有改变。
在这一时期,典型的向西方学习的事件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期,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以学习西方先进思想为主,: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后期的新文化运动以马克思主义是想为指导,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易白沙、吴虞、钱玄同等。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就被打破,有更多的新鲜文化融入了民族中。同时,我们从大事件来看,是由最初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到后来的无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他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最初的愚昧到开放,就是在不断的开放自己。
尽管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在这段不堪的历史中,中国毕竟不在固步自封,闭关锁国,活在自己地大物博的美梦中。也为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提供了依据。这段历史,是中国不断与世界融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