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讲解

合集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鉴别中医诊断:1.辨证要点:中医诊治上消化道出血,一般要遵循血证论治,其证属于吐血和便血范围,吐血多由食道或胃起来,便血则要分清近血和远血,近血不属上消化道出血,远血则属血在便后者,其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

不论吐血或便血,中医证治首先要辨清寒热,若寒热混淆,就会加重病情。

对于吐血,多认为由热邪而致,故治疗以降逆清火,凉血止血为大法。

便血则多由脾胃虚寒,气虚不能统摄,阴络损伤所致,治疗以益气摄血为主。

其次,中医治疗血证,要辨清标本,出血之现象是标证,出血之根源是本,治疗大出血之时,首先治标,血止后再治本。

治疗中小量出血,则可标本兼顾,一方面迅速采取措施,达到立即止血,另一方面针对原发病,制止出血之由。

2.证候(1)胃中积热:①主症:吐血紫暗或呈咖啡色,甚则鲜红,常混有食物残渣。

大便色黑如漆。

②兼症:口干口臭,喜冷饮,或胃脘胀闷的痛。

③舌、脉象,舌红苔黄,脉滑数。

(2)肝火犯胃:①主症:吐血鲜红或紫暗,大便色黑如漆。

②兼症:口苦目赤,胸胁胀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或有黄疽,胁痛宿疾,或见赤丝蛛缕,痞块。

③舌、脉象:舌红苔黄,脉弦数。

(3)肠道湿热症:主症:下血鲜红,肛门疼痛,先血后便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

(4)脾虚不摄:①主症: 吐血暗淡,大便漆黑稀清。

②兼症:病程较长,时发时愈面色萎黄,唇甲淡白,神疲,腹胀,纳呆,便溏,四肢乏力,心悸,头晕。

③舌脉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5)气衰血脱:①主症:吐血倾碗,大便溶黑,甚则紫红。

②兼症:面色及唇甲白,眩晕,心悸,烦躁,口干,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尿少,神志恍惚或昏迷。

③舌、脉象:舌淡,脉细数无力或微细欲绝。

西医诊断:首先必须迅速问清病史,不可忽视,重病出血亦可一边抢救,一边了解病史。

(1)既往有否胃、十二指肠疾病史、有否肝病史、有否钡餐和胃镜检查史。

(2)出血前有否服用药物的历史,如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制剂及解热镇痛剂,有否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利血平等药物。

2019中医执业医师西医内科学考点:上消化道出血

2019中医执业医师西医内科学考点:上消化道出血

2019中医执业医师西医内科学考点: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西医病因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胃,与大肠、肝、脾关系密切。

本病是以瘀热互结为标,以脾胃虚弱、气血两虚为本的本虚标实病证。

初起多由火热之邪作祟,以标实为主。

若呕血便血不止,气随血脱可致亡阴、亡阳之“脱证”。

临床表现
(一)呕血与黑便
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三)贫血和血象变化
(四)发热
(五)氮质血症
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升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一)血常规
出血早期血象无明显改变,3~4小时后可出现不同水准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计数轻至中度升高。

(二)肾功能
氮质血症,一次性出血后可引起BUN开始上升,24小时左右达高峰,4天左右恢复正常。

(三)胃镜检查
为当前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方法。

一般主张在出血后24~48h内检查,称为急诊胃镜检查。

(四)其他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出血严重水准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
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5mL即可出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每日出血量50~100mL可出现黑便,胃内蓄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

一次出血量。

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治方

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治方

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治方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胆道的出血。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中药方治疗效果显著。

一:主治呕血、黑便。

可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组成大黄、白芨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3~4 5克,日服3~4次,温开水送服。

出血量多势急者,可每2小时服药1次。

功用止血、祛淤、生新。

二:主治:上消化道出血,不论便血与吐血、尤以溃疡出血疗效最佳。

组成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白术6克,炙甘草5克,当归6克,白芍10克,阿胶、地榆炭,侧柏炭各10克,乌贼骨12克,煅龙骨、煅牡蛎各15克。

(溃疡止血粉:乌贼骨3份、白芨2份、参三七粉1份。

)用法(1)溃疡止血方:以水两碗约1000毫升左右煎煮滤液350-400毫升,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

(2)溃疡止血粉:上药按比例配制,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

每次服5-10克,温开水送下,每天服2-3次。

功用 (1)溃疡止血方: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和营定痛。

(2)溃疡止血粉:收敛止血、活血化淤、制酸止痛、生肌护膜。

备注:本方为冶“脾胃虚寒,不能统血”之上消化道出血者而设:若证属虚多实少者,仍可用本方。

但胃脘胀痛明显,舌苔厚腻者不宜使用本方。

临床一般以溃疡止血方(汤剂)治疗即可,若证情重者,应配用溃疡止血粉(散剂)治疗为宜。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认为是暴饮暴食、饮酒过度、过食辛辣胃有积热,热伤胃络,迫血外溢而吐血。

或脾胃失和,酿湿生痰,痰火扰动胃络也可引起吐血。

若热郁肠道,灼伤阴络,而致便血。

(中医护理查房)上消化道出血的查房

(中医护理查房)上消化道出血的查房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应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呕血、黑
便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做好基础护理
保持患者口腔、皮肤清洁,预 防感染。同时,注意保暖,避 免着凉。
饮食护理
禁食期间,注意补充营养和水 分。病情好转后,逐渐过渡到 正常饮食。
心理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因病情严重而 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 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炎、胃癌 等,也可能与药物、酒精等因素 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呕血、黑便、腹痛、恶心、呕吐、头 晕、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 现失血性休克。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 查(如血常规、血生化等)和特殊检 查(如胃镜、X线等),可明确诊断。
护理问题与反思
问题一
患者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加强病 情观察和监测。

反思一
应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观察 能力,加强培训和学习。
问题二
患者因禁食时间较长,营养和水 分补充不足。
反思三
应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能力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
问题三
患者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加强心 理护理。
反思二
应关注患者的营养和水分需求, 合理安排饮食和补液计划。
04 案例分享与讨论
CHAPTER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张某,男性,52岁,因呕血、黑便入院,诊 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过程
患者入院后,遵医嘱禁食,监测生命体征,遵医 嘱给予止血、补液等治疗。
护理效果
经过中医护理措施的实施,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 制,出血停止,病情好转。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消化道肿瘤出血是因为肿瘤组织缺血性坏死造 成肿瘤表面糜烂、溃疡使血管破裂。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多因门静脉 压力增高所致。 ---胆道结石、寄生虫合并胆道感染引起胆管粘 膜炎症水肿、糜烂、溃疡是引起胆道出血的常 见原因。 ---血液系统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往往是因 为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不全,凝血因子缺乏, 使凝血机制障碍、或血管渗透性增高而出血。
急性失血的全身症状消失;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不再下降,网织红细胞数天内恢复

正常; 血中尿素氮浓度下降渐至正常; 黑便量减少,由稀软转为成形或较干硬,颜色由黑色 转为正常的黄色; 放臵胃管或三腔管者,抽出液清白,未见血液; 肠鸣音不亢进。
鉴别诊断:
与呼吸道出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鉴别
来自呼吸道的咳血常见有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等病,血色鲜红,常混有痰液和 气泡,伴咳嗽,喉痒,无黑便。而来自 消化道的呕血常由消化系统疾病所引起, 血色呈咖啡色,常混有食物残渣,伴有 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疼痛,有黑便。
诊断---出血部位与病因的诊断
器械检查
若患者有胃镜检查禁忌症或不愿进 行胃镜检查,或经胃镜检查出血原因不明,疑 病变在十二指肠降段以下小肠段,可进行胃肠 钡餐造影、小肠灌钡造影检查。X线钡餐检查 多主张在出血停止和病情基本稳定数天后进行 为宜。选择性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99m锝标记 红细胞扫描、吞棉线试验及小肠镜检查等主要 适用于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由于胃镜检查已 能较确切搜寻十二指肠降段以上消化道病变, 故上述检查很少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饮食不节,热蕴胃 肠或燥火伤阴
忧思恼怒,肝郁 化火 劳倦过度,肝病胃 病日久,脾胃虚弱 肝病、胃病日 久,气滞血瘀

中医内科学上消化道出血

中医内科学上消化道出血
胆道出血:积极控制出血和感染后,应 择期手术
对癌肿出血诊断一旦明确,应尽早手术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治疗
胃热壅盛 肝火犯胃 脾失统摄
上消出血--胃热壅盛型
主证:脘腹胀痛,呕血紫暗或鲜红,大 便色黑如漆,口干口臭,喜冷饮,舌红 苔黄而干,脉弦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例方:泻心汤+十灰散 常用药:生大黄、黄芩、川连、侧柏叶、
42%——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施他 宁、善得定—奥曲肽)
内镜下止血
喷洒止血药: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等 高频电凝止血 微波凝固止血 激光止血 内镜下硬化治疗 内镜下套扎治疗
溃疡、胃炎、胃粘膜病变治疗
H2受体拮抗剂 第一代:西米替丁 第二代:雷尼替丁 第三代:法莫替丁
胃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 兰索拉唑
HR>120次/分 输血目标:提高RBC压积到40% 注意事项:门脉压、浮肿、急性肺水肿
治疗措施——止血
药物止血 内镜下止血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手术止血
药物止血
促进凝血与抗纤溶:止血芳酸、止血敏、 6-氨基已酸、凝血酶、立止血
收缩血管:安络血,去甲肾上腺素 收缩胃肠道血管:减少血流量可达
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发热
一般不超过38.50C,可持续3~5天。 由于血容量减少 贫血 周围循环衰竭 血分解蛋白的吸收
以上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 障碍。
上消化道出血的体征
开始可感到疲乏—精神萎靡—烦躁—反 应迟钝—谵妄—模糊—嗜睡—昏迷
皮肤苍白、湿冷 心率快、心音低钝,心尖部可有收缩期
出血量的估计
根据血容量减少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出血量20ml, 粪便潜血试验 (+) 出血量50~70ml 可见黑便 出血量500~1000ml 柏油样便 出血量﹤400ml 无症状 出血量﹥500ml 头晕\乏力\心悸\BP↓

(完整版)上消化道出血规范

(完整版)上消化道出血规范

上消化道出血(丙级)中西医概述西医:消化道是指从口腔开始至肛门的一个管道系统,是一个连续的中空性器官,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肛门以及开口此管道的腺体,如胰腺、胆道系统等。

在解剖上,人们以Treitz韧带为界,将其以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一段称为上消化道。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将Treitz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及上段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率统划归于上消化道出血。

本单病种不包括肝硬化并发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中医:中医认为上消化道出血为血证,便血、吐血、呕血。

若血随呕吐而出,血色紫黯,或夹有食物残渣,称吐血、呕血。

因上消化道血量小或幽门以下部位出血常只引起黑便,故称为便血。

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原则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可根据病人情况,明确诊断,选择各种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的止血措施,对于轻、中度出血者,一般经过临床治疗后,多数能使出血停止,病情恢复,然后再针对出血原因,采用相应的根治措施。

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则首先在于抢救休克和控制出血,同时或随后查明出血病因,进行综合性的全面治疗。

中西医结合诊断规范中医辨证诊断规范1.脾虚不摄证主症:吐血暗淡,绵绵不断,时轻时重,体倦神疲,形色惟淬,心悸,头晕,大便色黑,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2.胃中积热证主症:胃脘热作痛,恶心泛呕吐血量多,色泽鲜红或紫暗,或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而色黑,舌红,苔黄,脉滑数。

3.肝火犯胃证主症:吐血鲜红,口苦胁痛,心烦善怒,寐少梦多,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脉弦数。

4.肝胃虚寒证主症:吐血色黯或大便色黑,缠绵难愈,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白光白,纳呆,常感腹中冷痛,眩晕,舌淡苔白腻,脉细滑或沉微。

5.气血两虚证主症:胃脘隐痛,吐血色黯量少,唇甲色淡,疲倦乏力,面色苍白,或常伴有自汗,动则气促,眩晕耳鸣,神疲,大便色黑,色淡苔少,脉沉涩。

西医诊断规范1.呕血与黑便:一般幽门以下出血或胃出血少者不引起恶心、呕吐,亦不发生呕血,只解黑便。

中医辨证治上消化道出血

中医辨证治上消化道出血

家庭医药 2020.1146传统医学传统中医辨证治上消化道出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主任医师 王 豪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牡丹皮、黄芩、白芍、栀子炭各12克,茜草根、柴胡各10克,茯苓15克,生地黄30克,龙胆草9克,甘草5克。

加减:伴发热黄疸者,加绵茵陈15克;胁痛明显者,加素馨花12克,佛手9克;呕血不止,乃肝热盛极,血络不宁,加用生大黄粉3~5克,以通腑清热,化淤止血;烦躁不安者,加水牛角、玄参各12克,以清营凉血宁心。

脾虚不摄证主症:大便色黑,伴体倦神疲,面色无华,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益气健脾、养血止血。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白术、白及、茯苓各15克,炙甘草6克,黄芪、仙鹤草各30克,当归、阿胶珠(烊化)、血余炭各12克。

加减:脾阳虚明显者,加用炮附子、炮姜炭各9克;兼肝郁者选加柴胡6克,佛手、郁金各9克;偏脾气虚者方可加用归脾汤加减;偏脾阳虚者方用黄土汤加减。

胃络淤阻证主症: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吐血紫暗或夹血块,面色晦暗,舌质紫或有淤斑,脉涩。

治宜活血化淤、理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淤汤加减。

柴胡、桃仁、当归各10克,牛膝、茜草根、生地黄各15克,红花6克,赤芍、枳壳各12克,三七(冲服)、甘草各3克,桔梗、川芎各9克。

加减:出血明显者,加藕节9克,蒲黄炭10克;淤血明显者,加丹参15克,五灵脂12克;肝郁气滞明显者,加延胡索12克,郁金9克;发热烦渴者,加牡丹皮9克,水牛角12克,清热凉血宁心;兼见宿食内停,吐血夹有不消化食物者,加莱菔子15克,山楂炭12克,以消食导滞,宽胸畅膈。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胰腺和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围,其中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最为常见。

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出血量、失血的速度、出血前身体的健康状况及血红蛋白量。

少量出血(24小时<500ml),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心慌;中量出血(24小时为500~1000ml),血压在90mmHg,呕血伴黑粪;重度出血(24小时>1000ml),血压<90mmHg,有休克,如心率加速,肢冷,出汗,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昏厥;致死性出血24小时>2000ml。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护理方案是什么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护理方案是什么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护理方案是什么“消化道”这个词想必大家听起来并不陌生,是人体内部的重要结构之一,从人体口腔开始,一直到肛门为止,这部分的长度大约在7~9米之间,包括口腔,咽喉,食道,胃和小肠这几大部分。

医学上将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其中上消化道是指位于十二指肠以上的部分,下消化道是指位于空肠以下的部分。

人吃五谷杂粮就免不了发生各种疾病,尤其是出现各种消化道系统方面的问题。

就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例,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通常发生在人体的食道,当胃和十二指肠有出血症状时,就将这种症状称为上消化道出血。

通常情况下,医学上将该病大致分为三类:急性大出血,慢性隐性出血和慢性显性出血。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为了自身的健康,可以多加了解,本篇文章将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症状,护理与治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预防这些方面进行科普。

一、病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多种,最常见的就是胃溃疡出血,因此,患者要积极治疗胃溃疡出血,才能有效地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由肝脏病变引起胃部血管静脉曲张,也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另外,一些胃癌和胃炎患者也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二、症状一些人群可能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知识了解甚少,上面讲了该病的病因,接下来就简单说说出现该病时的一些症状,希望能对患者朋友们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患者出现呕血和黑便时,很可能就患上了上消化道出血症,这种症状与出血的量和出血的速度有关,在出血量比较少,血流的速度缓慢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出现呕血现象,患者也不容易觉察到。

但是当出现血流速度过快,血流量比较大时,患者就会出现呕血,情况危急的还会出现头晕,全身发冷,四肢无力,昏厥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当人体上消化道出现大量失血时就会排出黑便,如果当血流量较大,在体内停留时间比较短,这时大便会呈现暗红色。

除了这两种常见症状以外,还会有一些并发症,比如发热和贫血。

当机体失血到一定程度,无疑会造成人体失血性贫血,如果一旦贫血严重,则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甚至出现昏厥等现象,病情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现象,危及生命。

上消化道出血808方案[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治疗方案选择]

上消化道出血808方案[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治疗方案选择]

上消化道出血808方案[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治疗方案选
择]1000字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由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粘膜破坏或溃疡,导致胃肠道黏膜血管破裂出血的疾病。

该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其主要症状为呕血、黑便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以下是808方案的具体介绍。

1. 中药治疗方案
(1)活血化瘀:白芍、川芎、三七、丹参等
(2)清热止血:蒲公英、地榆、凋萎藤、栀子等
(3)平肝健脾:柴胡、泽泻、茯苓等
(4)调整胃肠功能:半夏、木香、草果等
2. 西药治疗方案
(1)止血药物:如氨甲泼尼龙、卡介苗、丙戊酸、安络血、分层红等
(2)消炎药物:如头孢菌素、克林霉素等
(3)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4)胃肠道保护药物:如铝碳酸镁、麦角新碱等
3. 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1)补充维生素K、维生素C等有助于血管修复和减少炎症反应的物质
(2)适当饮食,避免刺激性、难消化食物
(3)口服或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即808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文字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文字

上消化道出血便血(吐血)的中医综述该病属于祖国医学“便血”(吐血)范畴,早在《内经》就对“便血”(吐血)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有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灵枢·百病始生篇》“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塞淫所胜,……民病厥心痛, 呕血,血泄,……,岁少阴在泉,火淫所胜,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 甚则血便”,“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口烂、血溢、血泄”,《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素问·阴阳别论》“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认为“便血”(吐血)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饮食失节,劳累过度,七情内伤及外感六淫致胃肠积热,肝郁化火,湿热下注和邪留五脏,但此时尚无方药记载。

《金匾要略》则较详细记载了便血,吐血的辩治规律,“病人面无血色,无寒, 脉沉弦者妞,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渴者,必吐血”,“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心气不足,吐血蛆血,泻心汤主之”,“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总结“便血”的病机主要是两条:一是火热迫血妄行,二是虚寒气不摄血。

并给予具体治法和方药,其理论和方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并一直沿用至今。

隋嘿元芳《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夫吐血者,皆由大虚损及饮酒,劳损所致也……”, ,’,自主血,肝藏血,愁忧思虚则伤心,患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肝心二脏伤,故血流散不止,气逆则呕而出血”,“热气在内,大便下血,鲜而腹痛, 冷气在内,大便血下,其色如小豆汁,出时不甚痛”,“远近者,病在上下焦也”,提出虚损,饮酒可致吐血,对七情内伤所致便血(吐血)作了更进一步综述,并对便血的出血部位和辩证论治作了准确的分析,与现代医学比较吻合。

唐《备急千金要方》创制了生地黄汤,犀角地黄汤治疗胃热吐血,以达凉血止血目的。

宋《济生方》提出治血四法“风者散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虚则补之”,认为风邪入肠胃也致便血,即后世所说的肠风下血,并提出用散风除邪以达止血目的。

消化道出血的808方案

消化道出血的808方案

介绍消化道出血是指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等消化道部位的出血病变,是临床常见的急诊病症之一。

消化道出血可导致患者出血量增加、贫血加重,严重时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治疗消化道出血的808方案。

808方案的概述808方案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治疗消化道出血。

该方案主要由3种药物组成,包括脑黄金、清宫逐瘀胶囊和养血生母散。

每种药物都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共同协调治疗消化道出血。

方案细节脑黄金•服用方法:每次口服2粒,每日3次。

•主要成分:人参、黄精、麝香等。

•作用机制: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作用。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缩小血管,减少出血。

清宫逐瘀胶囊•服用方法:每次口服4粒,每日2次。

•主要成分:益母草、当归、紫草等。

•作用机制:具有活血去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能够舒缓子宫平滑肌,促进子宫收缩,收缩受伤的血管。

养血生母散•服用方法:每次口服5克,每日3次。

•主要成分:当归、枸杞、白芍等。

•作用机制:具有滋养血液、促进造血的作用。

能够提高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加血液的凝结能力。

注意事项1.在服用808方案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以免刺激消化道,加重出血。

2.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3.在服用808方案期间,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恢复。

4.808方案只是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案,具体治疗方案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结论808方案作为一种中医传统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

脑黄金、清宫逐瘀胶囊和养血生母散的组合可以协同作用,有效控制出血,恢复患者的健康。

然而,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西医的检查和治疗手段,以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注意:本文仅为一种草案,在使用文档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医调养要点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医调养要点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医调养要点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呕血、黑便是其常见临床症状,其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等。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平日饮食不当。

健康教育一、饮食指导1.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日常饮食应当注意什么?日常饮食对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及预后有很大关系,故应引起重视,应注意以下5点。

(1)饮食要有节制,吃坂定时足量,细嚼慢咽,不同时看电视报纸等引起注意力分散。

既往有胃溃疡病史的病人,在溃疡活动期,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好。

(2)食物要容易消化,并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的食物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热量的食物有稀饭、细面条、软米饭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瘦肉、豆制品等。

(3)不吃煎炸油腻的食物,不吃较硬的食物,如坚果类,以免损伤胃肠黏膜,引起出血。

(4)对于病情较轻、出血量小的病人而言,不需要禁食。

但进食的种类应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且食物不能过热。

如豆浆、稀米汤、面条等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性较小,可以食用。

(5)如果病人出现的是大出血、幽门梗阻、呕吐频繁,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则应立即禁食,去医院就诊。

2.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可以喝牛奶吗?怎么喝可起到预防出血的效果?经常喝牛奶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溃疡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多因酸性胃液销蚀胃壁,损伤血管所致,为防止晚间胃酸分泌高峰期分泌过多胃酸,临睡时喝杯热牛奶,可保护胃黏膜并中和胃酸,并可有效地预防反复发作的胃出血。

3.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酒、烟、浓茶、咖啡可以饮用、吸食吗?经常饮用烈性酒对胃黏膜有较大刺激,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禁饮。

长期嗜酒,对肝脏的损害也较大,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极易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烟叶中的有害成分对消化道黏膜有较大的刺激作用,易使消化道黏膜发炎,造成幽门及食道下端括约肌功能紊乱,以致胆汁及胃内容物反流,加重病情。

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诊断及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诊断及治疗
呕鲜红或 一次出血量多,在胃中停留时 暗红色血液 间短
26
出血性状2
•柏油样黑便 : 血在肠道停留的时间长,红细 胞中的血红蛋白的铁(Fe2+) 与肠内硫化物结合生成硫化铁
(黑色)
• 暗红色或 鲜红色便
出血量大速度快而急,在肠 内停留时间短,
27
出血病因的确定
最常见的病因是 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 急性胃粘膜病变、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也见于上 述部位的癌肿出血
呕血 根据出血量和出血速度的不同 鲜红色或暗红色 咖啡色
黑便 呈柏油样,粘稠而发亮
13
失血性循环衰竭
头晕、心慌、乏力,晕厥、肢冷、心率快、皮肤湿 冷、血压偏低; 严重者意识模糊、尿量减少、休克
14
发热
多数病人在大出血后会有低热 一般不超过38.5℃ 持续3~5天降至正常
15
氮质血症
出血后血液蛋白分解产物在肠道被吸收,导致血中尿 素氮升高。 周围循环衰竭使血流暂时性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肾 排泄功能低下,导致氮潴留。 经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3~4天后可正常。
肝病日久 胃痛缠绵
肝郁血滞 久病伤络
迫血妄行
血失统摄

瘀血阻络

元气衰败
8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病机-9
出血量多 气随血脱
迫血妄行
血失统摄

瘀血阻络

元气衰败
9
上消化道出血的西医病因
西医 食管疾病: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损伤等 胃、十二指肠、空肠疾病: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胃 炎、胃癌、急性糜烂性十二指肠炎等 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胆囊胆管癌、胰腺癌等 全身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血液病、尿毒症、结缔 组织疾病、急性感染、应激相关胃粘膜损伤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护理本文根据中医辩证的理论和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症型的症状分别作了概述,运用中医辩证的理论,从饮食、用药、观察,症状护理及精神护理,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增长一些有益的探讨。

标签:上消化道出血辩证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如不及时抢救,会危急患者生命安全。

本病属中医血症范畴,多因饮食不节、过量酗酒、辛辣、燥热蕴于胃中,化火扰动血络,或郁怒伤肝、肝火郁结,横逆犯胃,损伤胃络,迫血上逆或劳累过度,伤及脾气,脾不充血,气生统摄,血无所归,上逆而致呕血,下注而成便血。

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此例患者4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次病例46例,男38例、女8例,年龄20—58岁,其中呕血伴黑便者28例,单纯黑便者21例,属消化性溃疡致出血者40例,占87%,其它病因引起者6例,占13%,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腔部疼痛不适,头晕、眼花、无力、面色苍白、口渴、烦躁及昏厥等症状,短期内出血量>1000ml者(高度)16例,占34.8%,在500—1000ml出血者(中度)20例,占43.5%,<500ml出血者(轻度)9例,占21.7%。

2、辨证施护2.1、常规护理2.1.1、生活起居护理:病室要安静、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病人要卧床休息,特别是重症血证病人。

2.1.2、精神护理:见证病人精神都比较紧张、恐惧、焦虑不安。

因此,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紧张、焦虑、恐惶等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1.3、输液、输血的护理:保持液道通畅,以便从静脉处输液,输液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发生心力衰竭或肺水肿,必要时输入全血,输血时要做好输血反应的预防,密切观察输血反映,并及时处理。

2.1.4、应用止血药:可适用中西止血类药物,如云南白药、五七粉、紫珠草、仙鹤草、犀角粉或止血敏、一氨氧乙酸等,对止血药的应用要及时并认真观察效果。

2.1.5、密切观察出血部位,色、质,出血的诱因和时间,注意出血者神志、面色、血压及汗液与症状变化,若出血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脉微弱应立即去枕平卧,测血压,给予氧气吸入,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并做好记录。

上消化道出血808方案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治疗方案选择]

上消化道出血808方案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治疗方案选择]

上消化道出血808方案[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治疗方案选择]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道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与黑便,可伴有相关病症的临床表现,是常见的急症。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缘由为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肝硬化合并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裂开、应激性溃疡等。

临床可依据病史、X线钡餐造影、胃镜、B超检查等,明确引起出血的原发病。

本病属中医血证中的“吐血”、“便血”范畴。

社区医生遇到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患者时,在乐观分析推断可能的病因时,应同时进行治疗,以防止患者发生休克或已有休克者进一步恶化而危及生命。

本文特从中西医的不同角度动身探讨一下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案。

西医治疗方案一般治疗方案大出血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头侧位,对于呕血病人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血液吸入气管发生窒息;已有休克或老年患者应赐予吸氧;有呕血或出血量大或考虑为食管静脉裂开出血者应禁食,少量出血可适当进流食;对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

应加强护理,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和心电图监护。

补充血容量方案首先可输入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血浆代用品,以及与体液等渗的盐水和葡萄糖溶液;右旋糖酐24小时内≤1 000 ml,以免抑制网状内皮系统,加重出血倾向。

对于失血过多者或已消失休克表现者,当血红蛋白6时,才有利于诱导血小板向出血部位聚集,以促进凝血块的形成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此外,pH>6时,胃蛋白酶的活性丢失,使凝血块中的纤维蛋白不再发生溶解,使已形成的凝血块不再被消化、破坏,从而可更好地达到止血的目的。

②生长抑素:讨论证明,生长抑素有直接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因此,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裂开出血有较满足的疗效。

常用的制剂有两种,即14肽的生长抑素(施他宁)及8肽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善宁)。

生长抑素对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等疾病所致的出血亦有效。

中医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及胆道等部位的出血。

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以及由大量出血而引起的贫血、休克等一系列全身症状。

本病可因肝硬变、食管癌、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脱垂、胰腺癌、尿毒症、血液病等多种疾病引起。

属于中医学中“呕血”、“吐血”、“便血”范畴。

病因有饮酒过度、嗜食辛辣、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

病机多为湿热壅胃,肝火犯胃、热迫血行,或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瘀血内停所致。

血出之后,气随血脱,可致气血大亏,甚可出现血竭气脱阳亡之危证。

【诊断】1.呕吐物呈咖啡色或暗红色,吐血量多者可呈鲜红色,多夹食物残渣,混有胃液。

2.初起常有恶心,胃院不适或疼痛。

吐血量多者,头晕心慌,汗出肢冷,甚或晕厥。

3.皖腹有压痛,肠鸣音活跃,出血量多者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

4.呕吐物或粪便潜血强阳性,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下降。

5.胃镜检查及胃肠X线钢餐造影,可明确出血病灶部位和性质。

出血后48小时内行紧急内镜检查,对出血原因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不主张在出血急性期内行X线饮餐检查。

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明确出血部位也有帮助。

6.肝功能、甲胎蛋白测定、癌胚抗原及对胆、胰、肝、脾等的B超或CT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的治疗以止血为首要。

其病理环节有热与虚的不同。

凡因热所致者,当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因虚引起者,当以益气摄血为主,酌加滋阴或温涩之品。

凡出血者,多有留瘀,故可适当加入活血止血之品。

1.胃热壅盛证吐血色红或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皖腹胀闷,甚则作痛,口臭,大便干结或解黑便,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举例: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生大黄(后下)15g,黄连6g,黄苓10g,大蓟15g,小蓟10g,侧柏叶10g,茜草根10g,白茅根10g,棕枢!炭10g,牡丹皮10g,炒桅子10g。

加减:胃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者,可加赭石10g,竹茹10g,旋覆花IOgo口渴,舌红而干,脉象细数者,加麦冬10g,石斛10g,天花粉15g。

中医内科学19上消化道出血教案

中医内科学19上消化道出血教案

中医内科学19上消化道出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消化道出血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掌握中医诊断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和技巧。

3.学会中医内科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原则和方法。

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消化道出血病例的能力。

教学内容:1.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和分类。

2.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中医诊断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和技巧。

4.中医内科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原则和方法。

5.案例分析与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向学生介绍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和分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提问学生:你知道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哪些?请列举几个例子。

二、讲授知识(30分钟)1.讲授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2.介绍中医诊断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应用。

3.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医内科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原则和方法。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40分钟)1.提供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病例,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2.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与拓展(20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医生和患者的对话,演练中医诊断消化道出血的过程。

2.提供进一步学习和拓展的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加深对消化道出血知识的理解。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和评价教学效果。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检验和反思学习成果。

3.教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和作业。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课件:介绍消化道出血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病例。

3.角色扮演的道具。

评价方式:1.案例分析与讨论的质量。

2.学生参与度和表现。

3.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问题导入和案例分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病例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肝火犯胃
• 症候:吐血鲜红,口苦胁痛,烦躁易怒,寐 少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 治法:泻肝清胃
•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味。龙胆 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当 归、栀子、黄芩、甘草、藕节、白茅根、旱 莲草、三七。
• 气随血脱
• 症候:出血暴急量多,或呕血便血并见, 伴面色苍白,冷汗出,手足厥冷,神疲乏力, 表情淡漠,脉微细。
• 治法:益气固脱
• 方药:独参汤《景岳全书》合参附汤《正体 类要》加味。人参、熟附子、煅龙骨、煅牡 蛎、炙黄芪、三七粉、阿胶、山萸肉。
气与血的关系


谢谢!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辨证治疗
• 中医辨证病因病机: • 胃热伤络 • 肝火犯胃 • 气随血脱
• 胃热伤络证:
• 症候:吐血鲜红或暗红,或伴有食物残渣, 大便色黑如漆,口干口臭,渴喜冷饮,或脘 腹胀痛,舌质红,苔黄,或少苔,脉滑数或 细数。
•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 方药:泻心汤《金匮要略》合十灰散《十 药神书》加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黄、黄芩、黄连、大蓟、 小蓟,荷叶、侧伯叶、白茅根、茜草、丹皮、 棕榈(l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