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综述(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7-20
作者简介:徐飞雄(1955~ ),男,湖南益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旅游规划与开发。
谭伟明(1985~ ),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
2010年10月第29卷 第10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M i anyang N o r m al U niversity O ct .2010
V o.l 29 N o .10
国内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综述
徐飞雄,谭伟明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摘 要:度假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活动,已在国外得到快速发展,且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整理归纳,试图从概念内涵、属性、背景与意义、现存问题、对策、规划开发等方面对国内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度假旅游;旅游产品;度假项目;旅游开发中图分类号:
F59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612x(2010)10-0010-04
我国的度假旅游起步晚,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
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度假旅游才开始从欧美发达国家引入我国。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休闲娱乐需求日益增加,旅游业正逐步从传统的大众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变。经过最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度假旅游产品在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中的比重有着显著的提升。本文试图对国内近年来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作一个系统的回顾,并对国内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这一工作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通过对CNK I 数据库的搜索,可以发现,1994-2009年间,国内对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近的十年。其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度假旅游产品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为度假旅游产品发展历程研究;第三部分为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内容研究;第四部分为开发的案例研究。
一、度假旅游产品基础理论研究
(一)度假旅游概念界定
对度假旅游这一概念的认知,国内学者给出了许多定义。吴必虎(2001)认为度假旅游是指利用假期在一地相对较少流动性进行修养和娱乐的旅游
方式[1]
。徐菊凤(2008)认为度假旅游指人们利用假日在常住地以外的地方所进行的较少流动性,达
到令精神和身体放松目的的休闲性旅游方式[2]
。马勇(2008)认为,度假旅游更加侧重于旅游活动的行为或心理取向,是一种由/放松心情、康体修身、休闲娱乐0等主观意识所支配的一种旅游消遣行为[3]
。周建明(2003)认为,度假旅游是以度假(健身康体、消磨闲暇等)为主要目的,有明确目的地(良好的度假环境)的旅游活动
[4]
。
(二)旅游产品概念界定
旅游产品是整个旅游开发活动的核心,是旅游业经营活动的主体。在旅游学的研究体系中,旅游产品是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与对旅游的认识一样,至今学术界对旅游产品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以下列举一些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旅游产品定义:
林南枝(1995)指出旅游产品是由多种成分组合而成的整体概念,是以服务形式表现的无形产品,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转移性、综合性、不可分
割性、不可贮藏性等特性[5]
。马勇(1999)认为旅游产品是指提供给旅游者的一切吸引物及其他必需品,前者如娱乐活动、风景点、博物馆和节庆活动等,后者如食物、交通、住宿、导游服务等,它是旅游经营者所生产的、准备销售给旅游者消费的物质产品和
服务产品的总和[6]。魏小安(1999)认为应该把旅游线路作为旅游产品典型、传统的市场形象。此外,旅游产品与其他类型的产品在生产、销售和贸易上存在不同,旅游产品的消费重复性影响旅游需求量[7]261-262。陶汉军(1995)认为,旅游产品是由游览观光、旅游交通、住宿、娱乐项目、餐饮、购物服务、旅游日程、旅游线路这八个部分组成的[5]。申葆嘉(1999)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产品是旅游服务诸行业为旅游者满足游程中生活和旅游目的需要所提供各类服务的总称[8]。
旅游产品的本质特征是旅游者获得的一种经历与体验,是一种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文化、精神、生活需求的物质实体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是旅游者支付一定的时间、金钱所获得的一种旅游经历与体验。
二、度假旅游产品发展历程研究
我国的度假旅游历史较早,早期的度假较为典型的有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如北京的颐和园,苏州、无锡等地的私家园林,可看作我国度假产品的雏形。1949年至1980年中期,我国大部分度假区为官办;从功能上来说,以疗养和保健为主,设备简单,基本上属于福利性质。从开发规模来说,都比较小,空间分布极其有限[9]。度假旅游真正开始发展,是1992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国家旅游度假区的46号文件,陆续批准了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在中国第一次打出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品牌。在1996年,国家旅游局将国家旅游主题定为/度假休闲游0,希望以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主体,推出中国度假旅游产品,促进中国度假旅游的发展[7]。近年来,我国度假旅游产品的类型逐渐丰富起来,除了最早的山地避暑和滨海度假,发展到了温泉、森林、滑雪、山地、草原等多种类型并存的局面。其中高尔夫球专项度假旅游产品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山地度假旅游产品虽然有所衰落,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时期;滑雪旅游客源市场与度假旅游产品近年来发展异常迅猛;温泉度假旅游由于受地热资源的制约,虽在快速发展,但总体上后劲不如滑雪;而森林、湖泊、草原等旅游资源的度假旅游产品则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我国旅游发展主要集中在观光旅游市场,观光旅游的发展压倒了度假旅游发展,度假旅游缺乏大型国际性的综合性度假区。目前,我国的旅游产品正从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相结合的趋势发展,度假旅游产品正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旅游产品之一。
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王新勇(1992)等从开辟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入手,提出了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深加工,要大力开展专项、专题旅游[10]。王婉飞(2003)则认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分时度假的方式,将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改造成度假旅游产品[11]。魏俊益(2004)认为通过优化调整,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可以成为旅游业的拳头产品,可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12]。陈荣(1993)针对我国传统观光旅游产品面临的产品趋于成熟、重游率低、价格竞争激烈等挑战,提出了需要大投入、大风险、大产出、大作为的新产品开发思路;并建议重点开发线路产品的精加工、专题旅游项目、奖励旅游等[13]。王发兴(2005)认为观光旅游产品面临产品功能、产品种类雷同、管理服务水平低下、资源遭受破坏的市场危机[14]。肖潜辉(1991)指出我国现有的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并提出应该对我国旅游产品类型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优化旅游产品的目的[15]。黄细嘉(2000)认为中国的旅游产品正经历一个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换代的过程,单纯的观光旅游逐渐被度假旅游所取代[16]。彭华(1998)认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注意旅游地文化的挖掘,它是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将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从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依据[17]。秦宇(1999)提出了旅游产品优化的基本框架,包括:对旅游线路和具体的旅游产品的优化,对旅游景观、景点等的优化,改善旅游大环境,将旅游目的地视为/总体旅游产品0,并对之进行优化[18]。
四、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内容研究
黄郁成(2002)等认为,体育度假旅游项目主要有:水类运动(如船艇运动、水上乐园等)、射击运动(如射击场、狩猎等)、球类运动(如网球、高尔夫球等)。温泉度假项目主要有:一是与保健活动有关的休闲项目,二是以温泉洗浴为主体的水中活动[19]221-227。陈传康(1997)认为,康体度假旅游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依托酒店作为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第二阶段是在城市建立一个综合的康体消闲中心,采取会员制以吸引上层客源;第三阶段是适应城市周边旅游发展,在外围乡村或山林中营建/健康休闲、亲近自然、全家同乐0的康体休闲世界[20]。但新球(1998)研究了森林度假项目,设计了森林度假旅游产品,如森林浴、林中漫游、探险、探幽、森林观光、野外采集、野炊、林区狩猎等[21]。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