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关系的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关系的研究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广大小学教师应将教材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来理解,寻求教材的基本因素同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联系。这正是教材内容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联系,同时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只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但是,目前大多数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满足于“问题解决”,这对时代的需求——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极为不利。那么小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存在何种关系呢?下面就创造性思维的三种不同类型,结合课堂实践谈点个人看法。

一、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对同一问题从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一道这样的问题(用语言描述):“树荫下,猪八戒正想继续吃摆放在圆桌上打开的西瓜,第一个图——圆桌上摆放着三块西瓜,圆桌下有一片西瓜皮;第二个图——圆桌上摆放着两块西瓜,圆桌下有两片西瓜皮;第三个图——圆桌上摆放着一块西瓜,圆桌下有三片西瓜皮;第四个图——圆桌上没有摆放西瓜,圆桌下有四片西瓜皮。请同学们在每个图下列出算式。”

这道题,如果停留在“问题解决”层面上,那么大多数同学都能列出下面添加下划线的式子;如果引导他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则会出现较多的答案:⑴、4-1=3,3+1=4,4-3=1。⑵、4-2=2,2+2=4。⑶、4-3=1,1+3=4,4-1=3。⑷、4-4=0,0+4=4,4-0=4。可见,在解决问题时,老师引导学生思维发散,他们能有较多的机会形成理想的答案,得到新的正确答案,或获得有价值得成果。

二、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由某种事物而联想到其它相关事物,并从中得到启发的一种思维方式。

小学五年级数学有一道“如何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的问题,课堂上为数不少的学生感到茫然,但有个别学生却道出了自己的答案:先将土豆放进一个盛满水的、规则的圆柱型杯子里,再把土豆取出,然后测量出水杯中失水部分的体积即是土豆的体积。“请你谈谈什么原因使你想出这种测量办法来的好吗?”这个学生说:“我是从阿基米德鉴定皇冠是不是纯金受到启发,想出测量土豆体积的办法的”。可见,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老师要启发学生从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走进问题,让他们的思维插上联想的翅膀,飞向素质得

到充分提高的彼岸。

三、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背离”正向思维的思维方式。它对于打破思维定势、活跃思维方式、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很多逆向运用公式得到解决的问题,例如二年级学生在计算(14+28)×25时就可正向运用公式(a+b)c=ac+bc解决问题,在计算27×25+13×25时便可逆向运用上述公式而解决问题。可见,当学生对问题“山穷水复疑无路”时,老师鼓励他们反向思考,他们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由上述例谈可知,课堂上师生不应满足于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的现状,老师应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启发他们联想思维、鼓励他们逆向思维,时而久之,他们便会养成惯性而形成习惯。所以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这一社会需求作为课堂的过程目标和终极目标。因此,“问题解决”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对“问题解决”的进一步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