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PPT课件-沈从文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小说习作选集·代序》
《边城》的灵感与原型
“民二十二至青岛崂山北九水路上,见 村中有死者家人‘报庙’行列,一小女孩 奉灵幡引路。因与兆和约,将写一故事引 入所见。”
“我准备创造一点纯粹的诗,与生活不 相黏附的诗。”
——沈从文《新题记》
故事上的人物,一面从一年前在青岛崂山 北九水旁所见的一个乡村女子,取得生活的 必然,一面就用身边黑脸长眉新妇作范本, 取得性格上的素朴良善式样。一切充满了善, 充满了完美高尚的希望,然而到处时不凑巧。 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良善与单纯的希 望终难免产生悲剧。
两个“半个”沈从文
1928年他赴上海,与丁玲、胡也频夫妇一起编 辑《红与黑》、《人间》杂志,并筹办红与黑出 版社。1929年起,他先后在中国公学、武汉大 学、青岛大学任教。1933年重返北京,主编 《大公报》文艺副刊,此间发表的《文学者的态 度》、《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引发文坛上 的“京派”与“海派”等论争。不久,完成其 “湘西”代表作《边城》和《湘行散记》。抗战 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任北京 大学教授,兼编《大公报》、《益世报》副刊。 建国后,远离文坛,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专门从事 文物研究,成绩卓著,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 《唐宋铜镜》、《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 作,成为历史研究方面的专家。
——沈从文《水云》
《湘行散记·老伴》中回忆作者当兵时 的伙伴中有一个叫“傩佑”,看中了城街 上绒线铺的女孩,“那女孩子名叫‘翠 翠’,我写《边城》故事时,弄渡船的外 孙女,明慧温柔的品性,就从那绒线铺小 女孩脱胎而来。”十多年后重游故地,来 到绒线铺前,一个叫小翠的女孩辫发上缠 着一缕白绒线,她妈妈翠翠刚死了不久。 “我被‘时间’意识猛烈的掴了一巴掌”。
沈从文的创作成就
❖ 沈从文创作宏富,作品结集有80多部,是中国 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20年代中后期结 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 等,其基本主题已初现。30年代之后创作显著 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 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 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 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 《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 《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 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从作 品到理论,完成了其“湘西世界”的构筑。
《边城》PPT课件-沈从文
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 色。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 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 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 “文体作家”。
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 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 1948年沈从文先生受到了左翼文化界猛烈批判, 郭沫若斥责沈从文先生:“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 反动派而活动着”。下半生从事文物、工艺美术 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78年调中国 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 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于1980年应邀 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
—— 沈从文
“二十年来生者多已成尘成土,死者在 生人记忆中亦淡如烟雾,惟书中人与个人 生命成一希奇结合,俨若可以不死,其实 作品能不死,当为其中有几个人在个人生 命中影响,和几种印象在个人生命中影 响。”
“ 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
—— 沈从文《新题记》
在《边城》中,沈从文的乡土情愫,融合着 其审美理想和浪漫情调,达到了乡情风俗、人 事命运、人物形象三者描写完美和谐、浑然一 体的境地,是作者推崇的“优美、健康、自然 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具象化。早在 上世纪30年代就有评论家称赞《边城》是“一 部idyllie(田园诗的,牧歌的)杰作”,
《边城》
以湘西小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 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及其孙女翠翠的生活, 以及翠翠与船总之子天保、傩送之间的爱 情故事。通过对男女之爱、亲属之情、邻 里之睦等世态人情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 边城人民健康、优美、质朴、淳厚的民风 和人情,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生和真善美 的人性的追求与梦想。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 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 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 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 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 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 处时,个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 “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乡土抒情诗”与“人性抒情诗”
个人只把小说看成是“用文字很恰当记 录下来的人事”……既是人事,就容许包 含了两个部分:一是社会现象,即是说人 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二是梦的现象,即 是说人的心或意识的单独种种活动。…… 必须把 “现实”和“梦”两个成分相混合。
——沈从文《烛虚·小说作者和读者》
Biblioteka Baidu
关于《边城》
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作家群”
指30年代远离当时的政治中心南京和文化中心 上海,而活跃于古都北平的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一群 作家。这派小说家中除沈从文外,还有废名(冯文 炳)、萧乾、芦焚(王长简)、林徽因、凌叔华等 这个小说流派所显现的是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其 中虽大都为学院派的文化精英,却热衷于描写建构 各自的平民世界,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废名 笔下的湖北乡镇和京西城郊,芦焚笔下的河南果园 城,萧乾笔下的城墙根儿“篱下”圈子等等。京派 小说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一种意蕴深厚的文化小 说样式。
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 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民性的粗犷强悍, 民俗的醇厚善良,充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走上文学之路
1922年,他到北京寻找自己的求学理 想和人生之路,在北大当过不注册的旁听 生,报考燕京大学因缺少中学学历而未被 录取。求学受挫,生活穷困,因而发愤写 作。1924年12月,处女作《一封未曾付邮 的信》刊于《晨报副刊》。此后,以休芸 芸、懋琳、炯之、璇若等笔名发表小说、 散文、诗歌、戏剧作品多种,在文坛上崭 露头角,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赏识,郁 达夫曾在《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中 对他生活的窘迫予以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