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流行现状和防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猪瘟流行病学现状和防控策略
摘要:猪瘟目前仍是严重危害我国乃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的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前典型猪瘟频发的大流行状况已经得到了控制,非典型猪瘟或温和型猪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日益严重,同时发病猪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不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甚至一些免疫后的猪也会发病,母猪持续性感染造成的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先天感染导致的免疫耐受现象逐渐增多。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猪瘟流行的新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对我国猪瘟流行病学现状和防控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述,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我国现阶段在规模化猪场或部分地区是可以实现猪瘟的净化。
关键词:猪瘟;流行病学现状;防控策略
前言
猪瘟又称经典猪瘟( Classical swine fever,CSF) ,是由猪瘟病毒(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 引起猪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CSFV的毒力除有强弱之分外,还有稳定性的变化,即CSFV毒力有易变的特性[1]。猪瘟病毒和牛腹泻-黏膜病病毒具有共同的可溶性抗原,在血清学上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有交叉反应。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2002)将猪瘟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猪瘟也被列为一类传染病[2]。
近30多年来,有不少国家先后采取消灭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些国家已宣告消灭本病,如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英国、法国、新西兰、爱尔兰、冰岛、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等国家都消灭了猪瘟。有些国家已基本控制了该病。另有许多国家都正在逐渐实施猪瘟净化工程。近年来公布的资料显示,全世界现仍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猪瘟。主要分布在南美、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及亚洲国家,其中非洲3个、美洲13个、亚洲14个、欧洲20个[3]。
我国是生猪生产与猪肉消费大国,生猪饲养量占全球比例接近50%,猪肉消费占国内肉类消费的60%。所以,本文对猪瘟相关的流行病学现状和防控策略进行一个综述性的讨论,以对我国猪瘟净化提供依据。
1. 猪瘟的流行现状
1.1 流行范围更广
我国自2007 年实行CSF 强制免疫政策后,CSF 在我国的大规模暴发流行得到控制,这与我国CSF 免疫的范围广、密度高、强度大密切相关,大规模免疫接种使猪群均有一定程度的免疫保护率,但是在缺乏有效运输与市场检疫情况下仔猪的频繁交易和流动也导致了CSF 的流行范围更广。目前散发流行已经成为CSF 主要的流行形式,且流行规模较小、疫区显著减少、影响程度较轻、季节性不明显,但这种散发流行见于全国各地。
1.2 发病幼龄化
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79%的CSF发病猪群多在90 日龄以下,特别是2~10 日龄的哺乳仔猪和断奶至60 日龄的保育猪发病最多见,而成年猪(育肥猪和种猪)发病较少,李文华等[4]对豫东地区CSF 流行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哺乳仔猪发病率高,尤以15 日龄以内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达95%~100%,断奶仔猪发病率较低为20%左右,死亡率达10%~20%;成年猪较少发病,症状不明显,但CSFV 持续性感染现象较为严重。宁宜宝等[ 5]的研究表明,CSFV 持续感染通常是指在免疫状况不佳的情况下,病毒突破机体免疫识别,在感染猪体内长时间滞留或增殖释放,使感染猪通常不表现或仅表现轻微临床症状,但猪体内会发生免疫病理变化,30 天内不引起感染猪发病死亡的一种现象。猪发生持续性感染后,CSFV 可在猪体内存活数月甚至终生,可持续向外排毒,但不表现临床症状,是引起CSF流行最不易被发现和最危险的传染源。
1.3 非典型病例增多
近年来,CSF 在流行过程中毒力发生变化,弱毒力的CSFV进入猪体内,导致了非典型性或温和型猪瘟的出现,发病猪症状显著减轻,发病率、病死率比CSF 低,此症状多见于11 周龄以下(尤其以2~4 周龄最多)仔猪,且多呈散发或局部地区的少数养猪场发生,流行速度缓慢。病猪体温在41℃左右,虽有食欲,但采食量下降,精神状况不佳,大多数病猪腹下有轻度瘀血或四肢下部发绀,耳尖、尾尖呈紫黑色,出现干耳、干尾现象;少数病猪皮肤有出血点,些有神经症状或出现腹泻,病程较长。感染非典型猪瘟的病猪大多数病理变化不明显,无CSF 的典型病变,剖检主要病理变化为扁桃体出血,化脓溃疡;胃底呈片状充血或出血,部分出现溃疡现象;胆囊肿大,胆汁浓稠;淋巴结肿大,多数见不到大理石样的出血性病变;肾脏、膀胱出血不明显,有的肾脏只能看到散在的小出血点。这种类型的感染往往猪只外观表现健康,易引起温和型猪瘟流行。
1.4 “带毒母猪综合征”现象出现
带毒母猪综合征是指妊娠母猪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的CSFV 后引起的潜伏性感染,带毒母猪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CSFV 能通过胎盘屏障垂直传播给胎儿,导致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或木乃伊胎,母猪不发情或不孕等[6]。垂直传播率高达45%~100%,产下的仔猪貌似健康,实际上仔猪将长期带毒。带毒仔猪无论是吃初乳还是进行疫苗免疫,体内的CSFV 均无法消除,且仔猪易发病
死亡或免疫失败。仔猪体内的病毒长期存在并不断向外界排毒,造成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在规模化猪场反复交替进行,可致CSFV在猪场内恶性循环,即无临床症状的持续感染带毒母猪→胎盘垂直感染→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带毒→无临床症状的持续感染带毒后备母猪→无临床症状的持续感染带毒母猪,这种带毒现象是导致我国CSF 长期持续存在和散发流行的主要原因[7]。
1.5 免疫失败现象比较突出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实施了CSF疫苗强制免疫政策,大部分地区的猪场均进行了猪瘟疫苗免疫,但猪群的免疫应答效果较差,加之养殖人员对此情况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免疫后猪仍发病的现象时有发生。何启盖等[8]从多个省市的44个规模化猪场共收集血清752份,并对免疫后的血清中CSFV 抗体效价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母猪、肥育猪和仔猪的免疫合格率分别只有67%,38%和22%,猪群的总体免疫合格率平均只有55.72%,达不到保护水平。徐凯等[9]对四川省13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调查,采集扁桃体样品和血液样品各862份,并进行了CSFV及其抗体水平检测,扁桃体中CSFV检测结果表明13个猪场CSF 抗原阳性率从1.78%到14.5%不等;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CSF 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6.7%,最低为20%,平均为68.1%。何世成等[10]对湖南省20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CSFV抗体水平调查,各日龄段的商品猪阳性率均不超过40%,经多次免疫的种猪阳性率也仅为68.8%,所检测的20个规模化猪场大部分免疫效果不理想。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场CSF免疫水平相差较大,平均阳性率低于70%的国家标准,这表明CSF疫苗免疫失败现象确实存在,且情况较为严重。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持续性感染、母源抗体干扰、混合感染、免疫程序不规范、注射剂量不足以及疫苗质量差等。
2. 猪瘟的防控策略
现代猪瘟防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系统、科学、先进、配套和适用的标准化综合防制技术,更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完整、周密的全国猪瘟防制计划和配套的监督管理制度,并狠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真正实现防制猪瘟的目标。猪瘟防制,单从技术上讲,它必须从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生态环境等多个环节着手,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把好引种关,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