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研究
乳腺癌的诊治新进展
![乳腺癌的诊治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8abe2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f.png)
乳腺癌的诊治新进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一、诊断技术的进步1、影像学检查:随着乳腺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等,乳腺癌的检出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中,MRI能够提供乳腺组织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有助于发现多灶性乳腺癌,对于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的乳腺癌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2、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原位杂交技术、基因测序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病理诊断更加准确和精细。
例如,通过检测ER、PR、HER2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指导医生选择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
3、液体活检:这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或循环肿瘤细胞等,可以实现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二、治疗方法的进步1、个体化治疗: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突变,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可能。
例如,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以选择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针对BRCA1/2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选择PARP抑制剂等。
2、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
在乳腺癌治疗中,免疫治疗药物如PD-1/PD-L1抑制剂等的应用,能够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精准手术: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乳房保留手术(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手术等的应用,使得乳腺癌手术更加精准和微创。
同时,通过术前新辅助化疗等方法,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4、综合治疗: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切除发展到了综合治疗。
在综合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分子分型等因素,制定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
这种综合治疗方案的应用,使得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预防和筛查1、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肥胖等,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c513b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e.png)
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提高的关键。
超声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实时和相对低成本的成像技术,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的初步筛查和诊断。
然而,单纯的超声成像在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改善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将超声成像与机器学习相结合,开展了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
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依赖于医学影像数据的图像特征提取和模型建立。
首先,通过超声成像获得的乳腺肿块图像被数字化,并提取一系列图像特征,如形态学特征(如大小、形状、边缘等)、灰度直方图特征等。
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或深度学习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对乳腺肿块进行分类诊断和预测。
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随机森林等,而深度学习方法则主要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
研究表明,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一项研究使用CIRS(乳腺模拟组织)模型为基础,通过超声成像提取的特征和逻辑回归模型实现了对乳腺肿块良性和恶性的分类诊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了90%。
另一项研究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将超声成像图像输入到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取得了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此外,一些研究还将超声成像与其他影像学技术相结合,如磁共振成像(MRI)等,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一项研究将超声弹性成像与MRI相结合,用于评估乳腺肿块的组织硬度和血流灌注,提高了乳腺癌的鉴别诊断率。
另一项研究将超声成像特征与MRI特征结合,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了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其准确性明显优于单一模态的影像学诊断。
综上所述,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望成为未来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和验证该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不同影像学评估方法的比较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不同影像学评估方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70585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f.png)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不同影像学评估方法的比较乳腺癌作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其治疗过程中,新辅助化疗被广泛应用。
而在新辅助化疗中,影像学评估方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提供临床医生判断疗效和调整治疗策略的依据。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
一、超声成像(US)超声成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乳腺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对乳腺癌的初步诊断和评估疗效有较高的准确性。
在新辅助化疗中,超声成像可以通过观察肿瘤的体积变化和血流灌注情况,判断肿瘤的治疗反应,并指导后续的治疗。
二、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准确度较高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对乳腺癌的定位、分期和疗效评估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新辅助化疗中,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乳腺影像,观察肿瘤的体积变化、灌注情况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信息,从而评估治疗的效果。
此外,MRI还可以进行功能性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成像(DCE-MRI),进一步提高对肿瘤的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
三、乳腺X线摄影(MMG)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对早期乳腺癌的发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新辅助化疗中,乳腺X线摄影可以通过观察肿瘤的大小变化、密度变化和钙化情况等,判断治疗的效果。
然而,由于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中往往存在肿瘤体积缩小但密度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乳腺X线摄影对于疗效的评估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是一种能够提供全身代谢信息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对于评估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新辅助化疗中,PET-CT可以观察肿瘤的代谢活性、体积变化和转移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然而,由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成本较高且对放射剂量有一定要求,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五、乳腺弹性成像(EI)乳腺弹性成像是一种利用乳房压缩变形和组织刚度变化来评估乳腺病变的影像学方法。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二)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二)](https://img.taocdn.com/s3/m/3527d4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8.png)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二)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的诊断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影像学技术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出发,探讨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正文:一、乳腺超声1. 乳腺超声的基本原理2. 乳腺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3. 乳腺超声在乳腺癌定位与识别中的价值4. 乳腺超声在乳腺癌分型与分期中的作用5. 乳腺超声在乳腺癌术后评估中的意义二、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1. 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的基本原理2. 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3. 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在乳腺癌分型与分期中的作用4. 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在乳腺癌手术前标志物定位中的意义5. 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在乳腺癌复发与转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三、乳腺磁共振成像(MRI)1. 乳腺MRI的基本原理2. 乳腺MRI在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3. 乳腺MRI在发现原发性乳腺癌中的价值4. 乳腺MRI在乳腺癌分型与分期中的作用5. 乳腺MRI在乳腺癌术后复查中的意义四、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CT)1. 乳腺CT的基本原理2. 乳腺CT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3. 乳腺CT在乳腺癌分型与分期中的作用4. 乳腺CT在乳腺癌术前手术方案选择中的意义5. 乳腺CT在乳腺癌术后复查中的价值五、乳腺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1. 乳腺PET-CT的基本原理2. 乳腺PET-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3. 乳腺PET-CT在乳腺癌分型与分期中的作用4. 乳腺PET-CT在乳腺癌术前治疗评估中的意义5. 乳腺PET-CT在乳腺癌术后复查中的价值总结:影像学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乳腺超声、乳腺钼靶碘化钡造影、乳腺MRI、乳腺CT和乳腺PET-CT 等影像学技术在乳腺癌的筛查、诊断、分型和分期、手术前标志物定位以及术后复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效果。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e76974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a.png)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1、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治疗中,放射治疗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以及改善生存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治疗技术、剂量计算、治疗方案选择等。
2、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2.1 传统放射治疗技术传统放射治疗技术包括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外部放射治疗常用的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和强子治疗等。
内部放射治疗主要是通过放射源直接放置在肿瘤周围或内部,例如高剂量率表面放射治疗和乳腺癌粒子治疗等。
2.2 新近放射治疗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近放射治疗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一种精确定位并高剂量辐照肿瘤的技术。
其他新近技术包括调强强调放射治疗(IMRT)、融合放疗和免疫放射治疗等。
3、乳腺癌放射治疗剂量计算3.1 剂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剂量计算是放射治疗规划的关键一步,准确的剂量计算可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剂量计算方法包括射线剂量计算和Monte Carlo方法。
3.2 基于射线剂量计算的方法基于射线剂量计算的方法包括蒙特卡洛算法、ISD(Iterative Surface Dose)方法和点核计算等。
3.3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剂量计算Monte Carlo方法是一种基于随机抽样的方法,它可以模拟射线的传输过程以及与组织相互作用的概率。
4、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选择4.1 早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早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乳房或乳腺床区域的整体放射治疗和局部放疗。
4.2 中晚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中晚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乳房或乳腺床区域的局部治疗和辅助放疗。
5、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附带相关研究论文、放射治疗方案示例以及剂量计算数据等。
6、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放射治疗:指利用放射线照射疾病部位,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或减轻症状的治疗方法。
6.2 适形放射治疗:是指根据肿瘤部位和形态设计出合适的照射区域和剂量分布,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乳腺癌的最新医学研究成果
![乳腺癌的最新医学研究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0fc4d4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9.png)
目录 背景介绍 早期筛查和诊断 治疗方法和进展 生活方式和预防 结论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 肿瘤
近年来,医学界对乳腺癌的研 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早期筛查和诊 断
早期筛查和诊断
乳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最新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技术
早期筛查和诊断
乳腺癌诊断中的影像学进展
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个体化治疗非常重 要
结论
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预防措施有 助于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治疗方法和进 展
治疗方法和进展
乳腺癌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 新型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治疗方法和进展
切除手术和保乳手术的比较
生活方式和预 防
生活方式和预防
生活方式对乳腺癌的影响 最新的乳腺癌预防策略
生活方式和预防
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预 防
Hale Waihona Puke 结论结论乳腺癌研究的进展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 机会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及最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67c1c1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d.png)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及最新进展摘要:影像学诊断技术在乳腺癌疾病早期诊断与疗效评估中意义重大,临床中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包含: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技术、超声诊断技术以及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等。
所以需更为深入的探析各种影像学检验方法的价值,以期提升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MG;超声;BIS;MRI乳腺癌作为临床中好发的乳腺上皮组织恶性肿瘤之一,患病人群中男性占比仅为1.00%,女性占比为99.00%。
依照我国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国内乳腺癌疾病概率在女性全部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
每年新增的概率在3%~4%,经常发病于30岁~55岁的女性群体中。
现阶段,临床瑞乳腺癌疾病致病因素并不明晰,处于疾病早期患者并无显著症状表现,对此早日发现与诊断,尽早给予其治疗可降低疾病致死率,改善预后。
影像学诊断技术作为乳腺癌疾病诊断与筛查中的主要手段,所以需对全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进行分析,提升诊断的准确度。
1钼靶X线摄影(MG)MG诊断技术为现阶段对乳腺癌疾病筛查的主要方式,此诊断技术具备简便性、易行性、方便性、重复性高以及分辨率高等诸多优势,其运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特异度在87%~94%左右,敏感度在82%~89%左右。
MG诊断技术主要是运用X线将乳腺组织穿透实施投射,而后运用定影和胶片感光等相关程序全面成像。
MG诊断技术主要是对结节性质病变和肿块状病变诊断,可明确诊断无症状患者或是临床接受触诊表现为阴性患者,对早期乳腺癌诊断至关重要。
对于恶性钙化检出概率在30%~50%范围内,作为对乳腺癌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
国外诸多学者研究指出,MG诊断技术早期运用在乳腺癌疾病诊断中,检出率在25%左右,可减少疾病致死概率。
可MG诊断技术存在局限性,受到患者体态、形态、病变或是小癌灶等等均会引起假阴性诊断结果出现,使得临床出现误诊和漏诊。
有的时候不能够为医生提供定性的诊断,亦需将其他的影像学诊断技术联合运用,增强诊断准确度。
乳腺癌的分子诊断技术进展
![乳腺癌的分子诊断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41f3d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c.png)
乳腺癌的分子诊断技术进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乳腺癌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分析,但这些方法在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乳腺癌的分子诊断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乳腺癌分子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
一、乳腺癌分子诊断技术的背景和意义乳腺癌是一种异质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分子和基因的异常变化。
分子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分子诊断技术可以检测乳腺癌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突变、甲基化等变化,从而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测疾病的进展。
二、乳腺癌分子诊断技术的种类及原理1. 基因表达谱分析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以检测乳腺癌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发现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群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并筛选出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
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以通过芯片技术或高通量测序技术实现。
2. DNA甲基化分析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DNA甲基化分析可以检测乳腺癌细胞中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判断基因的表达活性。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甲基化芯片或测序技术来实现。
3. 微小RNA分析微小RNA是一种长度为21-25个碱基的非编码RNA分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微小RNA分析可以检测乳腺癌细胞中微小RNA的表达差异,并寻找具有调节作用的关键微小RNA。
4. 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分子遗传异常。
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微卫星DNA 序列的重复次数差异来判断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预后。
三、乳腺癌分子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1. 早期诊断和筛查乳腺癌分子诊断技术可以在乳腺癌临床症状出现之前,通过分析血液或组织样本中的分子标志物来实现早期诊断和筛查。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研究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053c8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e.png)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研究
一、早期发现:提高诊断准确性
1. 数字减影乳腺摄影(DBT):DBT通过多次曝光和数字合成,可获得全乳的立体图像,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研究显示,DBT在早期发现乳腺癌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 自动乳腺成像(ABI):ABI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大量乳腺图像,自动识别可疑病灶,提高了早期诊断的效率。
二、精准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1. 磁共振成像(MRI):MRI对于判断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病灶范围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2. 超声成像:超声成像对于判断乳腺肿块的性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在年轻女性乳腺肿块诊断方面具有优势。
三、个体化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1. 分子靶向治疗:针对乳腺癌特有的分子靶点,开展个体化药物
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2.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
免疫治疗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四、综合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
1. 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如DBT、MRI、超声等,相互补充,提高诊断准确性。
2. 影像学与临床信息相结合:全面评估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有
力支持。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研究领域在早期发现、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研究成果为乳腺癌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有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未来研究还需探索新技术和方法,以在乳腺癌影像学诊断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乳腺癌影像诊断的研究现状
![乳腺癌影像诊断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510fb725acfa1c7aa00cc69.png)
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p l a n n i n g . E v a l u a t i n g t h e e f f i c a c y o f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i s b e n e i f c i a l f o r a d j u s t i n g t h e f o l l o w - u p p l a n . I m a g i n g
Ra d i o l o y, g T h e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L u z h o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L u z h o u 6 4 6 0 0 0 , Ch i n a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na r l o f Me d i c a l R a d i o l o g y 2 0 1 3 N o v ; 3 6 ( 6 1 : 5 3 3 — 5 3 7
乳腺 癌影像诊 断 的研究现状
【 Ab s t r a c t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a n d t h e m o r t a l i t y r a t e o f f e ma l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i n o u r c o u n t r y i s i n c r e a s i n g .
医学影像学技术用于乳腺肿瘤诊断价值研究进展
![医学影像学技术用于乳腺肿瘤诊断价值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6b4ba4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01.png)
医学影像学技术用于乳腺肿瘤诊断价值研究进展一、内容描述乳腺肿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肿瘤的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目前常用的乳腺肿瘤诊断技术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
这些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例如乳腺X线摄影对于年轻女性和儿童患者更为适用,而MRI则对于老年患者和乳腺组织密度较高的患者更为适合。
此外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技术的发展也为乳腺肿瘤的诊断带来了新的突破。
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经验,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乳腺肿瘤的流行情况和危害性乳腺肿瘤可真让人头疼,它就像个隐形的敌人,悄悄地侵袭着我们的健康。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200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肿瘤,而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
更让人担忧的是,乳腺癌的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这可真是让人心惊胆战啊!乳腺癌不仅对女性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乳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而医学影像学技术正是我们战胜这个隐形敌人的重要武器。
2. 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重要性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聊一聊一个与女性健康息息相关的话题——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而在这其中,医学影像学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想象一下当医生在为你检查乳腺时,他们是如何判断你是否有乳腺癌的呢?没错他们会借助医学影像学技术,如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来观察乳腺的结构和形态,从而发现异常的肿块或肿瘤。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乳腺癌,还能为手术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如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等。
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f71df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3.png)
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发生在男性。
早期乳腺癌通常没有症状,因此,多模态影像学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多模态影像学是通过不同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如乳腺超声、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等,综合评估乳腺肿块的特征,从而确定其恶性程度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优势。
一、乳腺超声乳腺超声是一种常用的乳腺癌筛查工具。
它不需要使用放射线,无创伤性且无痛苦,特别适用于年轻女性或妊娠期妇女。
乳腺超声可以提供乳腺肿块的形态特征、大小、边界、内部结构以及乳腺间质的情况。
对于乳腺癌,超声可以显示肿块的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早期血流信号和其他异常特征。
然而,乳腺超声在乳腺密度大、病灶深部及微小病灶的检测方面有一定限制。
二、乳腺钼靶乳腺钼靶是一种传统的乳腺癌筛查方法。
它通过使用低剂量的X射线,对乳腺进行成像。
乳腺钼靶可以显示乳腺瘤体、钙化灶和肿块等病灶,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但是,乳腺钼靶对于乳腺密度较高的女性,以及对于乳腺肿块的形态和边界等特征的评估较为困难。
此外,乳腺钼靶的辐射剂量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乳腺磁共振乳腺磁共振是目前乳腺癌诊断中的黄金标准之一,尤其在高风险人群筛查和对复杂病例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乳腺磁共振可以提供乳腺肿块的更为详细的形态特征,包括大小、形状、边界、内部结构以及肿块周围的血管情况。
乳腺磁共振还可以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血供和强化特征,提高对肿瘤性质的评估准确性。
然而,乳腺磁共振的成像时间长、价格较高以及对乳腺植入物的局限性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综合应用不同的乳腺癌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准确度。
对于有临床怀疑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定期的乳腺癌筛查在高风险人群中尤为重要,可通过超声或磁共振等检查方法进行。
对于结节较大或恶性风险较高的病灶,可以进行乳腺钼靶或其他放射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深度学习在乳腺癌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进展
![深度学习在乳腺癌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250944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d.png)
深度学习在乳腺癌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进展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在乳腺癌影像学检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对大量的乳腺癌影像数据进行分析与学习,能够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评估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深度学习在乳腺癌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进展,以及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1. 乳腺癌的挑战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发生在男性。
尤其是早期乳腺癌病例,病灶较小,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忽视或误诊。
因此,通过乳腺影像学检查来进行早期捕捉和诊断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影像结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导致乳腺癌的检出和诊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和困难。
2. 深度学习技术及其特点深度学习技术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通过模仿人脑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与信息传递,来实现从复杂数据中提取特征和进行数据分类的目标。
相比于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在处理复杂、多变量的大规模数据时具备更好的性能和自适应能力。
3. 深度学习在乳腺癌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深度学习在乳腺癌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乳腺肿块识别、恶性病变的定位和分级、乳房密度评估以及预后预测等。
首先,乳腺肿块识别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关键一步。
传统的方法依赖于人工对影像进行观察和判断,容易因人为主观因素而产生误诊。
而利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对大量的乳腺肿块影像进行学习和训练,能够使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定位肿块病灶,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其次,恶性病变的定位和分级是确定治疗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
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的训练和学习,能够自动定位和分级乳腺恶性病变,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结论和诊断建议,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此外,乳房密度评估是判断乳腺肿块和病变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传统的手动评估方法繁琐而不稳定,容易产生误差。
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和计算乳房密度,大大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医生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
乳腺癌影像诊断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乳腺癌影像诊断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acbae325b4daa58da0114aa6.png)
乳 腺 癌 (ac o f rat是现 代 女 性 最 常见 的恶 性 肿 瘤 cr nma es) i ob
感性 为 9. 4 , 异 性 9 .4 , 确 性 9. 8 [3 而仅 表 1 5 特 3 5 准 2 6 1 。 o
之 一 , 许 多发 达 国家 , 腺 癌 的 发 病 率 占女 性 恶 性 肿 瘤 的 首 在 乳
② 敏 感 性 和 特 异性 受乳 腺组 织 密 度及 年 龄 影 响 , 别 是 对 于 致 特
密 型 乳 腺 ; 由 于 放 射 性 损 害 , 致 癌 的 危 险 , 对 孕 妇 、 乳 ③ 有 故 哺
期及<3 5岁 的年 轻 患 者 尚 未 作 为 首 选 检 查 。这 些 都将 限 制 乳
诊 断 的研 究 现 状 及 发 乳 导 管 扩 张 可 为 乳 腺 癌 唯 一 征 象 ] 。 单 1) MG 的局 限性 : 假 阴 性 率 达 1 ~ 1 % , 表 现 不 典 型 ① O 5 对 的 病 变 , 其 对 近 胸 壁 的深 部 、 位 或 尾 部 的 肿 块 因 拍 片 时 未 尤 高 摄 人 片 中 而 易 漏诊 , 难 以 准 确 评 估 肿 瘤 与 周 围结 构 的 关 系 ; 且
片 很 难 观 察 到 , 行 乳 腺 导 管 造 影 可 协 助 诊 断 乳 腺 导 管 造 影 而
操 作 简 单 、 全 , 像 直 观 、 位 准 确 率 高 , 清 晰 显 示 乳 腺 导 安 图 定 能 管 内 微 细 结 构 及病 变 范 围 , 乳 腺 导 管 疾 病 最 简 单 有 效 的 检 查 是
检 出 以钙 化 为 主 要 表 现 的 乳 腺 癌 是 MG 的 特 点 , 是 其 这
他设 备 无 法 代 替 的 。Fshr 报 道 DM 能 显 示 0 1 i e『 等 c g . mm 的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与进展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与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045b6d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0.png)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与进展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影像学诊断技术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术前评估和治疗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改善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及其进展。
乳腺癌的影像学技术主要包括乳房X线摄影、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和乳腺钼靶摄影等。
1. 乳房X线摄影乳房X线摄影是目前乳腺癌最常用的筛查方法,也是早期乳腺癌可靠的诊断手段之一。
通过乳腺X线摄影,医生可以观察乳房内部的肿块、钙化灶、结构异常等,从而进行初步判断。
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技术观察乳腺内部的异常结构。
它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内的肿块、囊肿、钙化等,并且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该病变的良恶性。
3. 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它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乳腺图像,准确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浸润程度等,并鉴别乳腺癌的不同亚型。
4. 乳腺钼靶摄影乳腺钼靶摄影是利用乳腺特异性X线造影剂,通过多个不同角度的X线摄影,观察乳腺内是否存在异常结构。
它主要用于乳腺癌的定位和评估。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新的技术和进展:1. 导航针活检导航针活检是一种组织学诊断方法,可以在乳腺影像的引导下,实施病灶的穿刺抽取组织进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病灶的定位准确性和取样质量。
2. 磁共振弹性成像(MRE)磁共振弹性成像是一种结合MRI和组织弹性学的新技术,可以评估乳腺肿瘤的硬度和组织弹性变化。
这对于乳腺肿瘤的分级和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 三维乳腺超声三维乳腺超声是一种新型的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乳腺图像。
它不仅可以显示各个方向的切面图像,还可以重构三维图像,便于医生进行乳腺病变的分析和诊断。
4. 乳腺癌术中辅助成像技术术中辅助成像技术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在手术中更好地定位和切除乳腺癌。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956faed9b89680203d825dc.png)
取 的 图像 准确 地传 递乳 腺处 微小 的 针状 变化 与钙 化 , 国外 据
先 进 的 医 学 期 刊 报 道 . 线 钼 靶 检 查 技 术 的 诊 断 结 果 符 合 率 X
达 9 % 以上 田 0 。
作为乳 腺 癌检 查诊 断 的重 要手 段 .我 国从 1 7 9 3年 开始 临 床应 用乳 腺 X线 摄影 技术 ,使 用 上海 产 的钼靶 X线机 进
行 探究和 综述 。
【 词】 关键 乳腺 癌 ; 影像 学 ; 断 诊
【 中图分类号】 7 — R3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7 - 2 0 2 1 )2 a 一 1 — 2 6 3 7 1 (0 0 1 ( )0 4 0
处 的影像 很 容易 被忽 略 , 而产 生误 诊 。 同时作 为一 种射 线 从 检查 。 X线检 查 对于 常规 的 正常 细胞 具有 杀 伤作 用 ,其 产 生 的放射 线容 易对 正 常的人 体 细胞产 生 损伤 , 特别 是 对年 轻妇 女 而言更 是 如此嗍 。
行 前后 的对 比。作 为乳腺 疾 病 的常规 检 查手 段 , X线钼靶 检
查 技术 对乳腺 癌 的诊断 敏感 性 为 8 %~ 9 特异 性 为 8 %~ 2 8 %, 7 9% , 4 准确 性较 高 。在诊 断 过程 中 , X线 钼靶 检查 可 以通过 获
优势 ,但 是 其 对腺 体 微小 钙 化 的检 查 细致 程 度不 如 X线 检
言, x线 钼靶 检查 的痛 苦相 对 较小 并且 简便 易 行 ,特别 是 这
种 检查 技 术 可 以通 过 留取 患者 的患病 图像 对 患者 的病情 进
有利 就有 弊 ,既然 C T检查 技 术 能够清 晰全 面地分 析致 密腺 体 , 么很 明显 它 对设 备 的要 求 较 高 . 那 再就 是 检 查 的费 用 较 高 。虽 然 其在 致 密腺 体 的 检查 上 比 x线 检 查技 术更 具
乳腺癌磁共振成像的影像诊断研究新进展
![乳腺癌磁共振成像的影像诊断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575cbc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1.png)
5乳腺癌有着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
据相关研究显示,对乳腺恶性疾病进行早诊断与早预防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1]。
乳腺癌的常见临床检测方法包括乳腺超声检查与乳腺钼靶成像等,但是因为这些检测方法对于乳腺疾病的特异性与敏感性都有限,可能会将一些早期乳腺癌同其他的乳腺良性疾病进行混淆,造成误诊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提升后期治疗难度。
因此,寻找乳腺癌有效且科学的诊断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常规乳腺MRI1.1 乳腺MRI 技术的基本要求乳腺MRI 技术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磁场和线圈、扫描体位、扫描序列与参数、图像后处理[2]。
线圈有封闭式和开放式,磁场和线圈的改进、静音技术等可以最大程度让患者更加舒适及短时间内完成检查,减少运动伪影产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图像的信噪比。
扫描的标准体位为患者俯卧位,双侧乳房在乳腺线圈内悬垂,乳头同地面垂直,且胸骨中线能够和线圈中线平齐。
扫描序列包括T2WI 脂肪抑制序列、T1WI 非脂肪抑制序列、弥散加权序列及动态增强T1WI 脂肪抑制序列等。
增强扫描造影剂采用Gd-DTPA,剂量范围为0.1mmol/kg ~0.2mmol/kg,在增强之后的5min 之内采集5组或以上的动态图像。
将所采集到的图像送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而获取一系列的定量参数[3]。
1.2 乳腺MRI 序列与参数优化1.2.1乳腺MRI 平扫 一般情况下,乳腺MRI 平扫安排在患者月经周期后的第2周,实施T1WI、T2WI 扫描,常用序列为SE 序列、FSE 序列与GRE 序列。
最早被使用的序列为SE 序列,但因耗时过长不够便捷,已慢慢不再使用。
FSE 序列是在连续重复的180°脉冲所形成的回波填充一个K 空间从而产生的图像,加速了扫描时间并扩展了扫描范围[4]。
FSE 序列在不断发展后又有了升级版本,FSE-XL。
升级过后的FSE-XL 扫描层数更多,扫描范围可以更大。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及最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d859308cc17552707220882.png)
2 超 声 检 查
乳 I 平扫 、 动 态
增强扫描 、 D WI 检 查 以及 MR I 波 谱 等 几 种 检 查 方 法 对 乳 腺 癌
乳腺超声检查 具有 操作 简便 、 价格 便 宜 、 无 创 伤 性 等 优 点, 是 乳 腺 普 检 及 乳 腺 癌 检 出 的 另 一 重 要 方 法 。一 般 认 为 典
结构扭 曲, 密 度 高 于 周 围腺 体 , 边 界不清 , 无 明 确 肿 块 影 。所 有 病 灶 增 强 后 均 明显 强 化 ,C T值 明 显 升 高 , 约 1 / 3患 者 显 示 同侧 腋 窝 淋 巴结 肿 大 。c T 能 明 显 提 高 对 微 小 乳 腺 癌 的 检 出率 , 且 对乳 腺 癌 的 转 移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 可 进 一 步 印证 乳 腺 癌 的诊 断 , 对指导临床分期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
・
2 3 9 0・
现 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 o d e r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2 0 1 3 J u l , 2 2 ( 2 1 )
故 可 选 择 性 应 用 J 。
4 磁 共 振 成 像 检 查
影( MG) 、 超声 ( U S ) 、 多层 螺 旋 C T( MS C T) 、 磁 共 振 成 像 ( MR I ) 等 。下 面 就 常 用 乳 腺 影 像 学 检 查 方 法 的 诊 断 要 点 、 临 床应 用 价 值 综 述 如 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3-06-03T11:52:22.4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唐宇明
[导读] 近几年来,乳腺癌影像学诊断有了很大的进步,每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不足。
唐宇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人民医院 541600)
【摘要】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进行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影响愈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早期诊断,而影像学在乳腺癌的诊断方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用于影像学诊断乳腺癌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135-02
乳腺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就是乳腺癌,其死亡率相当高[1]。
当前诊断乳腺肿瘤最主要的方法是影像学检查[2]。
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在乳腺方面,数字化乳腺摄影、超声及MRI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乳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逐渐实现微创、无创[3]。
现对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一乳腺X线检查
1 乳腺X线检查技术
(1)乳腺X线摄影术。
可用于临床的成像方式的X线主要有:胶片成象、间接数字化成像、直接数字化成像等三种[4]。
而全景数字乳房X射线摄影术则使得图像更数字化,动态范围更广,其对比的分辨率也就比较高,从而可以更方便地摄片,而X线辐射的剂量也比较低,也可以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有利于远程会诊。
在诊断乳腺导管是否病变时,乳腺导管造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乳导管的形态,它能够很好地显示出来[5]。
乳腺三维图像可以通过乳腺数字X线断层合成术、锥束乳腺成像技术进行取得,这就使得传统乳腺摄影二维图像中所出现的不同组织的叠加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使检测微小乳腺肿瘤的能力增强。
Chen等[6]在报道中指出,通过锥束乳腺成像技术,进行检测<5mm的微小肿瘤时,X线的剂量较之于传统的乳腺X线摄影的剂量,要少很多。
(2)乳腺X线相位成像技术。
X线是一种电磁波,且具有振幅及相位信息[7]。
其主要的原理是待穿过物体,探测X线出现衰减后,由振幅变化的差异所引发的密度差异;X线的相位成像主要是穿过物体后,探测X线的相位发生变化而形成全新的一种技术,在光栅、全适的焦—物距、物—像距的作用下,高度空间相干性的X线束就出现了,因而相位对比图像就获得了,其主要受到物体的散射作用、吸收系数的影响。
X线相位成像在全球第一台相位成像诊断仪推出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对于其他技术的缺陷,有很好的补偿作用,其灵敏度、分辨率更高,应用前景更是非常广阔[8]。
2 乳腺X线检查的应用价值
由于乳腺X线摄影检查比较简单,且费用也合理,在早期的乳腺癌中,其敏感性、特异性均比较高,微小的乳腺癌都能够被发现,而对于微细结构、微细钙化而言,数字化乳腺摄影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出来,在诊断早期的乳腺癌时,是首选影像检查方法,特别是在普查老年或高危人群乳腺癌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9]。
在新技术的不断研究与应用下,进一步增强了X线诊断乳腺病变的能力,加上计算机的辅助诊断及双能量减影等技术,可以使微小的钙化灶被更准确地检查出。
Fischer等[10]的研究表明,FFDM可以对0.1mm的钙化灶清晰显示出,而对微小钙化有95%的敏感性,对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1.45%、特异性为93.54%、准确性为92.68%。
但其缺陷是有X线辐射、容易漏诊致密型乳腺的小癌灶等。
二乳腺超声显像检查
1 乳腺超声显像技术
(1)乳腺多普勒超声。
多普勒超声主要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多普勒频谱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等,是无创、无需注射造影剂的一种显示血流的方法,能够分析诊断乳腺肿瘤血管所具有的血流特性[11]。
乳腺癌的特点表现在组织结构比较紧硬、弹性比较弱等,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其特点能够更顺利地诊断乳腺癌。
超声光散射成像是一种新技术,它主要集合了光散射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使在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时,能够作出准确判断[12]。
(2)乳腺超声造影。
其主要是在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的作用下,使大量的散射子流形成,且其反射系数比较高,从而使四周组织间的对比增加,通过多普勒超声而发展的一种新技术。
超声造影对血管有着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有利于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情况,同时,还能够使基因、药物进行连接、包裹,从而进行无创治疗肿瘤靶[13]。
2 乳腺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影像学检查中,与乳腺摄影相结合成为乳腺影像检查的最佳“黄金组合”。
由于无创伤、无放射性损害,在年轻女性和妊娠妇女中运用最广,对于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血供判断方面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4]。
近几年来,超声造影等一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在诊断乳腺癌中有重要的价值。
其缺陷就是,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有较低的分辨率,对于微钙化等的敏感性相对弱,而且操作者对其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超声探头沿压缩方向向组织发射超声波,估计压缩前后超声回波信号间的时延,再计算出组织内各点的位移,进行估计组织的应变值,从而组织的弹性系数可以推算出,加以灰阶或伪彩色编码的一种成像方式。
组织的弹性系数大,则其引起的应变相对就比较小,弹性系数小,则引起的应变相对就比较大。
正常乳房主要由脂肪组织、腺体组织、少量的纤维组织构成。
如果受到致瘤因素的影响,局部的组织会引发异常增生而形成肿瘤,其表现为局部的硬性肿块。
而弹性成像则可以按照不同的组织硬度,进行区分乳腺内的脂肪组织和较致密的实质性组织。
Krouskop等通过体外的实验,证明了在外力作用下,乳房内不同组织的不同应变。
其研究表明,乳房内脂肪组织的弹性系数最小,正常乳腺组织要比脂肪组织大1个等级,而乳房纤维组织则要大1~2个等级,导管内原位癌要远远大于乳腺组织,导管浸润癌也要远远大于其他任何组织的弹性系数[15]。
这对进一步研究在体是非常有利的。
结语
近几年来,乳腺癌影像学诊断有了很大的进步,每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不足。
在实际检查乳腺疾病的临床工作中,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采用最佳的诊断方法,不但诊断的准确性要高,而且也要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进而可以对患者进行最佳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张治国,刘茂林.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现状与进展[J]. 医学综述. 2008(02):120-121.
[2]马娇,齐向东.乳腺疾病影像学检查技术现状与进展[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16):103-105.
[3]徐朝霞,张学昕,赵海涛,魏光全.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卫生装备. 2010(04):96-98.
[4]汪登斌.乳腺癌的影像学早期诊断[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01):14 5-147.
[5]李锋,杨文兵.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34):63-65.
[6]杨冬秀,黄崎,张桂媛,徐凤梅.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04):75-76.
[7]王曼曼,孙华威,刘晔.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03):66-68.
[8]赵庆伟,靳艳,余小蒙,郭庆合.细针吸取细胞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9(05):145-147.
[9]黄绮文.数字化DR钼靶检查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 2010(33):25-26.
[10]王海燕,赵建农,许持卫.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现状及展望[J]. 现代临床医学. 2009(01):78-80.
[11]何晓东,顾素英.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技术进展[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04):175-177.
[12]赵年,秦燕,袁方均.早期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现状及进展[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1(05):65-67.
[13]王宇红.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04):117-119.
[14]蒋文英.乳腺癌早期筛查的研究进展[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 11(04):36-37.
[15]司淑芳,贾红岩.多种影像学联合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J]. 山东医药. 2010(2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