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的制作方法

合集下载

年产1万吨有机肥发酵基本配置技术方案

年产1万吨有机肥发酵基本配置技术方案

年产1万吨有机肥发酵基本配置技术方案一、 工艺流程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将含水量低于60%的畜禽粪便等固体有机废弃物与辅料、微生物发酵剂混匀,通过池式好氧连续发酵使畜禽粪便充分腐熟、去水、干燥。

腐熟的半成品水分含量一般在30-35%范围内。

经以下工艺处理,可生产粉状或圆颗粒有机肥:1、采用快速干燥、筛选分级工艺制备粉状有机肥 有机肥深池连续好氧发酵翻堆机先将发酵腐熟的物料经高湿物料快速烘干系统烘干至水分含量18-20%左右,再经筛选系统筛选分级,即可制备粉状有机肥。

1、采用挤压造粒、抛光整形新工艺制备圆颗粒有机肥含水约30%的发酵腐熟的物料经筛选系统筛选分级后,可直接采用挤压造粒、抛光整形新工艺制备圆颗粒有机肥,添加功能菌剂可生产生物有机肥。

·翻堆机草炭、畜禽粪便 通风加氧微生物发酵菌剂 铲车入池铲车出池辅料:草粉、桔杆等年产10000吨有机肥池式连续发酵工艺流程图二、工作原理如工艺流程图所示,每天将蓄禽粪便等固体有机废弃物与秸秆等辅料混合物及发酵菌剂充分混合,用铲车均匀地送入发酵池前端(原始空池前端1/8或翻倒完腾出的池前端1/8),发酵物料在池内堆积厚度为1.5-1.8米,靠高压风机强制通风和翻堆时物料与空气接触提供物料预混设备发 酵 池 高压强制通风循环系统堆放及二次发酵的氧气进行连续好氧发酵,使发酵物料快速腐熟、去水、干燥,发酵周期7-8天。

在翻堆机纵横向行走机构的运送下,垂直提升机构将发酵物料从池内挖起提升到水平输送机构上,水平输送机构将发酵物料输送一段距离(8-10米)后落入池中,这样发酵物料就在池内产生一定的位移,使物料在池内有规律、等距离的渐进式后移,每天从发酵池尾端将发酵好的物料(一天的处理量,池长的1/8)用铲车运走,将发酵池前端腾出的空间(一天的处理量,池长的1/8)补充新的发酵物料,从而形成了一种连续的发酵过程。

发酵翻堆过程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控制。

发酵后的物料堆成料堆储存的同时进行二次发酵,进一步腐熟并去除部分水分。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处理:将有机废弃物、畜禽粪便等原料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和异物,然后进行粉碎、破碎等加工处理,以便后续的发酵处理。

2. 发酵处理:将经过处理的原料放入发酵堆中,加入适量的水分和发酵剂,进行发酵处理。

发酵时间一般为20-30天左右,期间需要进行翻堆、通风等操作,以保证发酵效果。

3. 精制处理:将发酵好的有机肥进行筛选、干燥、研磨等处理,去除杂质和异味,使其成为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肥产品。

4. 包装销售:将精制好的有机肥按照规格和包装要求进行包装,然后进行销售和配送。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以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它由有机物质经过发酵而成。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是将各种有机原料进行混合,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和腐熟,最终形成有机肥。

有机肥具有丰富的养分,对土壤有益,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有机肥的原料可以是各种有机废弃物,比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厨余垃圾等。

在进行有机肥发酵之前,首先要将这些原料进行分类、清洗和切碎。

同时,还需要根据原料的不同特性进行配比,保证发酵过程中各种养分的均衡供给。

2. 堆肥将准备好的有机原料进行堆肥,通常采用的堆肥方式有平地堆肥和发酵堆肥两种。

平地堆肥是将原料直接堆放在地面上,通过自然发酵来形成有机肥。

而发酵堆肥则是将原料放入发酵堆中,通过控制通风、湿度和温度来促进发酵过程。

3. 调控水分在堆肥过程中,要根据原料的含水量和堆肥的发酵情况来调控水分。

一般来说,堆肥的水分控制在50%~60%为宜。

如果水分过多,容易导致堆肥发酵不良;如果水分过少,又会影响发酵微生物的活动。

4. 翻堆堆肥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翻堆,以保证堆肥的均匀发酵。

翻堆的频率一般为3-5天一次,通过翻堆可以使堆肥中的原料得到充分的通气和养分均衡,促进发酵过程。

5. 发酵堆肥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后,会逐渐变成黑褐色、松软、有土壤味的有机肥。

一般来说,发酵时间为1-2个月,具体时间根据原料的种类和堆肥的发酵情况而定。

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堆肥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发生过热和发霉等情况。

6. 脱水经过发酵的有机肥含水量较高,需要进行脱水处理。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晾晒、压榨和离心等,将有机肥的含水量控制在20%~30%左右。

7. 粉碎和包装最后将脱水后的有机肥进行粉碎和包装。

粉碎可以使有机肥更易于施用,包装则可以方便储存和运输。

有机肥的包装一般采用塑料袋或编织袋,每袋重量一般为25公斤或50公斤。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原料经过堆肥、发酵、脱水、粉碎和包装等环节,最终形成了优质的有机肥。

发酵有机肥的制作方法

发酵有机肥的制作方法

发酵有机肥的制作方法
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它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而发酵有机肥是一种常见的有机肥制作
方法,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发酵有机肥的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原料。

制作发酵有机肥的原料有很多种,通常包括
秸秆、畜禽粪便、菜渣、废弃蔬菜叶、废弃果皮等。

这些原料中含
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是制作有机肥的重要基础。

其次,进行原料的混合和调配。

将准备好的各种原料按照一定
的比例进行混合和调配,使得各种原料能够充分融合,形成有机肥
的基础物质。

接下来,进行堆肥发酵。

将混合调配好的原料堆放在通风透气
的地方,然后进行堆肥发酵。

在堆肥发酵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翻堆、松土,以便于有机物质的充分分解和发酵,促进有机肥的形成。

随后,进行发酵堆的调理。

在堆肥发酵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
行发酵堆的调理工作,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风条件,促进有机物质
的充分分解和发酵。

同时,要定期进行堆肥的翻堆工作,保证有机
物质的均匀发酵。

最后,进行有机肥的成熟和腐熟。

经过一段时间的堆肥发酵和调理后,原料中的有机物质已经充分分解和发酵,形成了有机肥的基础物质。

这时候,就可以进行有机肥的成熟和腐熟工作,使得有机肥的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和稳定。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就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发酵有机肥了。

有机肥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够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制作发酵有机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对待,学会制作高质量的有机肥,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生产工艺描述:
1. 摇床活化:将斜面菌种从A ± 1℃培养箱中取出,进行活化培养,活化培养温度为B ±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

2. 种子培养:将活化后的菌种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中,在常温下培养48小时,转速C ± 20转。

3. 发酵:将进行种子培养后的菌液加入到生物发酵罐中,在D ± 1℃的温度下生产,大气压为E ± 0.5 个大气压,培养时间为24小时。

4. 生产:将发酵好的菌液与糖渣、淀粉及固体培养基混合发酵F ± 3天,发酵后与草炭、腐殖酸、微量元素等物质混合搅拌,或搅拌后造粒,然后再G ± 3℃下烘干,之后进行筛选,包装,入库。

有机肥工艺流程

有机肥工艺流程

有机肥工艺流程有机肥是一种以生物质为原料制成的肥料,具有无毒、无害、营养全面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下面将介绍一种有机肥的工艺流程。

有机肥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发酵处理、挤结处理和包装存储。

首先是原料处理。

原料一般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碎解,去杂质等处理。

首先将原料切碎成适当大小,去除其中的杂质,包括石头、玻璃、金属等。

处理好的原料可以进入下一步。

接下来是发酵处理。

将处理好的原料放入发酵堆中,与发酵菌种混合。

菌种可以是发酵剂或者天然的发酵菌。

发酵堆要达到适当的湿度和通风条件,通常要用喷灌设备进行湿润,同时需要定期翻堆,以提供氧气并促进发酵。

发酵堆中的温度和水分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要保持在55~6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60~70%。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注意通风降温,防止发酵堆过热。

发酵完成后,进入挤结处理。

发酵肥料中的堆肥成熟度可以通过肥料中的氨氮含量、碳氮比以及肥料的颜色等指标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肥料中的氨氮含量达到2%以上,碳氮比达到15:1左右,肥料呈深褐色,无臭味,可以进入挤结处理。

挤结处理是将发酵好的肥料通过挤压机进行成型。

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不同形状的肥料颗粒。

最后是包装存储。

挤结好的有机肥可以通过自动包装机进行包装,以方便储存和运输。

一般选择耐气候、耐磨损的塑料袋进行包装。

包装好的有机肥需要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场所,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保持肥料的品质。

这是一种常见的有机肥的工艺流程,流程中的步骤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注意卫生防疫,按照标准进行肥料质量监控和环境保护,以确保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

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环保、高效、可持续的肥料来源,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及其配方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及其配方

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采用土地利用模式,建立有机肥厂,利用鸡、猪、牛、羊等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杆为原料,运用生物发酵技术,经科学加工处理(生物发酵、高温杀菌、除臭、干燥),制成品质优良、肥效稳长的环保高效有机肥料,以实现养殖业废物高效资源化利用,达到畜禽养殖效益和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的双赢。

一、工艺流程整个工艺流程可以简单分为前处理、一次发酵、后处理三个过程。

前处理:堆肥原料运到堆场后,经磅秤称量后,送到混合搅拌装置,不能厂内生产、生活有机废水混合,必须用清水。

然后加入有机生物发酵复合菌(每吨原料加1-2kg),并按原料成分(鸡粪:木薯渣或菇渣:秸秆=6:2:2)粗调堆有机肥料水分60%-65%、碳氮比为20-30,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配料时须先将红糖用水溶化,再加入有机肥发酵生物菌充分搅匀,然后将稀释液均匀泼洒在原材料上,并用搅拌机充分翻搅均匀。

注意:堆肥原料应提前几个小时处理,用水浸透,用于稀释生物发酵菌的水应视不带消毒剂(如漂白粉等)的饮用水。

一次发酵:将混合好后的原料用装载机送入一次发酵车间,堆成发酵堆,同时2天左右进行翻堆,并补充水分和养分,控制发酵温度在50℃~65℃(用手摸烫手),进行有氧发酵,本工程一次发酵周期为8天,每天进一池原料出一池半成品,发酵好的半成品出料后,准备进入下一工序。

后处理:进一步对堆肥成品进行筛分,筛下物根据水分含量高低分别进行处理。

筛下物造粒后,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按比例添加各种添加物(添加物见附录2)后搅拌混合后制成成品,进行分装,入库待售。

筛上物返回粉碎工序进行回用。

综上所述,整个工艺流程具体包括新鲜作物秸杆物理脱水→干原料破碎→分筛→混合(菌种鲜畜禽粪便粉碎的农作物秸杆按比例混合)→堆腐发酵→温度变化观测→鼓风、翻堆→水分控制→分筛→成品→包装→入库。

生物有机肥工艺流程图见图1。

二、堆肥实施阶段1、原料混匀:主料为畜禽粪便,对配料(秸秆、废弃烟叶、种植加工废弃物等)进行粉碎,加入有机生物菌肥,可适当添加一些磷矿粉,钾矿粉,磷矿粉尽量采购中品位磷矿(全磷含量>18%),向有机肥原料中添加磷矿粉的用量需考虑原料的酸碱度,弱酸性原料中可多加磷矿粉,中性和微碱性原料中少添加天然硫酸钾镁肥等,调节物料的养分和碳氮比、碳磷比、pH值等。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工艺是将各种有机原料通过一定的发酵处理,制成高效的有机肥料。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调配、堆肥、发酵、翻堆和成品。

以下是有机肥发酵工艺的具体流程:
1. 原料准备:选择各种有机原料,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确保原料中含有适量的碳、氮、磷、钾等养分,为后续的发酵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2. 调配: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堆肥调配,确保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养分搭配合理,避免出现营养成分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保证发酵的有效进行。

3. 堆肥:将调配好的原料堆放成堆,形成一定高度和宽度的堆肥坑,坑底垫上一层较为细密的原料,以防原料积水。

然后按照发酵堆放比例,逐渐加入原料,形成高低错落的堆肥坑。

4. 发酵:在堆肥构建完成后,使用喷灌设备对堆肥进行适量的水分喷洒,然后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地翻动堆肥,使风气能够顺利地进入堆中,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

5. 翻堆: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需要对堆肥进行翻堆,将内部发酵较为充分的堆肥外部,形成新的堆肥坑。

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堆肥都能充分发酵,有效提高有机肥的品质和成熟度。

6. 成品: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和翻堆,堆肥逐渐成熟,发酵完成后即可成为高品质的有机肥。

可以通过筛分和包装等工序,将有机肥成品打包装好,等待销售或使用。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的有效实施,可以使各种有机原料充分发酵,转化为高品质的有机肥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有机肥源,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发酵有机肥

如何发酵有机肥

如何发酵有机肥作为有机肥的发酵操作方法,作为有机肥,必须好氧发酵方法,因为要把里面的能量消耗掉,以免将来施肥时烧植物的根系,所以,作为堆肥发酵时就必须产生热量和高温,当然,并不一定是温度越高越好,温度与时间的乘积达到一定指标就可以,如发酵时温度低一些如只有40度,时间就长一些,需要20多天,如果发酵时温度高一些如达65度,则10天就可以。

堆肥好氧发酵腐熟的方法如下一、动物粪便堆肥发酵的操作即热厩法,或疏松堆积发酵法(各种秸秆和动物粪便的发酵方法):(1)纯碎的各种动物粪便、污泥等原料操作方法:(一包本品处理1000公斤混合湿料)需要配合秸秆类以利于疏松透气,秸秆预处理:麦秆稻草不需要处理,玉米秆则要铡成20厘米以内,或破碎处理,或拖拉机轧破或压断处理,如果不切短处理,则长秸秆的发酵时间需要适当延长;秸秆的加入量,视您的资源搭配情况有如下范围:秸秆料︰湿粪料=300~800︰700~200,这里的秸秆也可以使用草料、蔓藤、食用菌糠、花生壳、荚壳类等;加水:控制含水量在70%左右,干秸秆一般加水量为1︰1.8,再加入湿粪料,如果是新鲜秸秆,则适当减少加水量,如果粪料是干的,则还得加入粪料量1︰1的水;本品一包可处理上面的混合湿料1000公斤,将本品1包与2公斤米糠(或玉米粉、麦麸、薯粉、麦粉、谷粉等)混合,制成菌种混合物备用,目的是便于搅拌均匀;配料操作:辅一层秸秆或草料,洒一层菌种混合物,洒一层湿粪料,再按秸秆比例洒一次水湿透秸秆,再适当耙几下简单混合;直到1000公斤秸秆和粪料全部辅完,要求堆高最少80公分,最上面一层用半湿的秸秆覆盖(特别是冬天堆肥时可起到保温作用),如果遇上下雨天,可以简单地用塑料薄膜覆盖一下,但不需要密封(注:秸秆腐熟是好氧发酵,不可密封,并要求尽量疏松堆放),除冬天外的晴天可及时掀开塑料薄膜一次/天,以利于通气好氧发酵,为了避雨,有条件的也可以再在料上方设置遮雨的雨棚,防止雨水淋湿;适当松料一次,以增强发酵,充分成熟:一般物料会在发酵1~2天内(冬天慢一些),内部温度可以达到50~70℃以上,再保持到第3天后,即建议可开始松料处理,可用木棒或长耙插入料中松动几下。

生物有机肥项目生产工艺介绍

生物有机肥项目生产工艺介绍

生物有机肥项目生产工艺介绍生物有机肥是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植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和复合酶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天然肥料。

生物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植物养分吸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农田种植、果园种植及花草栽培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生物有机肥项目的生产工艺。

一、原料准备阶段:1.原料采集:收集农作物秸秆、果皮、废弃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作为生物有机肥的原料。

2.废弃物处理:将原料进行粉碎、除杂等处理,去除大块废弃物和其他杂质,以提高发酵效果。

二、发酵前处理:1.原料调配:按一定比例将粉碎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混合,以获得更好的发酵效果和养分配比。

2.调节水分:根据原料的含水率,适量添加水分,保持原料的湿度在50%-60%左右,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过程。

三、发酵阶段:1.堆肥装填:将处理好的原料装填到发酵堆肥堆中,一般采用长条形或宽低状的堆肥方式,保证堆肥体内的通风性和湿度。

2.发酵调控:通过翻堆、覆盖薄膜等方式,控制堆肥堆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性,促进有机废弃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分解,促使养分的释放。

四、发酵后处理:1.发酵期控制:一般情况下,堆肥发酵周期为30-45天,根据堆肥的温度、湿度和臭气等指标来控制发酵的过程,确保堆肥达到合理的发酵程度。

2.粉碎和筛分:将已经发酵完成的堆肥进行粉碎和筛分处理,去除大块和不利于肥料均匀施用的杂质,保证肥料的质量和均匀性。

3.错峰入库:根据市场需求和季节变化,合理安排堆肥和成品肥料的入库,避免存储期过长造成营养损失。

五、包装与销售:1.包装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一般采用编织袋、塑料袋等方式进行包装,并进行标注、防潮和防虫处理。

2.销售渠道:生物有机肥可以通过农资经销商、农田直销、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销售,同时也可以与农产品和果蔬一起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

以上介绍了生物有机肥项目的主要生产工艺,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以生产出优质的生物有机肥产品,为农田种植提供高效、环保的肥料。

有机肥工艺流程

有机肥工艺流程

有机肥工艺流程有机肥是一种由动植物残体、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经过发酵、腐熟而成的一种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具有丰富的养分和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有机肥工艺流程是指将生物质原料进行处理、发酵、腐熟等一系列步骤,最终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肥料。

下面将详细介绍有机肥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有机肥的原料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废弃菜叶、食品厨余等。

这些原料要经过粉碎、打碎等处理,使其变得更加细小,有利于后续的发酵过程。

同时,还需要对原料进行配比,确保各种原料的比例能够满足有机肥发酵所需的养分配比。

二、调配堆肥料堆将经过处理的有机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形成一定高度和宽度的有机肥料堆。

在堆肥料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翻堆,使得堆料中的养分能够均匀分布,促进发酵的进行。

三、调节水分在堆肥料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堆料进行湿润处理,以保持堆料中的水分。

水分的调节是发酵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适当的水分能够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生长。

四、添加发酵菌剂为了加快有机肥料的发酵速度,可以添加一定量的发酵菌剂。

发酵菌剂能够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腐熟,提高有机肥料的品质。

五、发酵腐熟堆肥料堆中的有机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逐渐变成褐色或黑色的有机肥料,同时有机物中的大部分养分得以释放出来,形成了高效的有机肥料。

六、粉碎、筛选经过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料需要进行粉碎和筛选,使得有机肥料的颗粒更加均匀细小,提高有机肥料的施用效果。

七、包装最后,经过处理的有机肥料需要进行包装,以便于运输和销售。

包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有机肥料的湿度和通风性,避免有机肥料受潮和发霉。

总结有机肥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原料的处理、发酵腐熟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最终生产出的有机肥料具有优质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肥料,能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颗粒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颗粒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颗粒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颗粒生物有机肥是一种以颗粒形式制成的有机肥料,它具有易于存储、运输和施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下面将介绍颗粒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一、原料准备颗粒生物有机肥的原料主要包括动植物残渣、农业废弃物、粪便等有机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原料进行处理和处理。

首先,将原料进行粉碎,使其颗粒大小均匀;然后,将粉碎后的原料进行堆肥处理,加入适量的水分和发酵剂,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最后,将堆肥后的原料进行筛选和除杂,去除杂质和不利于颗粒形成的物质。

二、发酵处理经过堆肥处理的原料,需要进行发酵处理。

首先,将原料进行堆放,形成一定的堆肥体积。

然后,通过控制堆肥堆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翻堆,增加氧气供应,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和发酵速度。

通过发酵处理,原料中的有机物质得以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料。

三、颗粒化处理发酵处理后的有机物质需要进行颗粒化处理。

颗粒化处理的目的是将有机物质制成颗粒状,方便存储、运输和施用。

颗粒化处理通常采用造粒机进行。

首先,将发酵后的有机物质进行研磨,使其颗粒大小均匀;然后,将研磨后的有机物质与粘结剂进行混合,增加颗粒的稳定性;最后,将混合物通过造粒机进行压制和成型,形成颗粒状的有机肥料。

四、干燥处理颗粒化处理后的有机肥料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处理的目的是降低颗粒的水分含量,提高颗粒的稳定性和储存性。

通常采用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

将颗粒化后的有机肥料放入干燥机中,通过热风的作用,将颗粒内部的水分蒸发掉,使颗粒达到一定的水分含量。

干燥后的有机肥料可以长时间存储,不易变质。

五、包装和贮存干燥处理后的颗粒生物有机肥料需要进行包装和贮存。

通常采用塑料袋等密封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以防止水分和空气的进入。

包装后的有机肥料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同时,应注意防潮防湿,防止有机肥料变质和失效。

颗粒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发酵处理、颗粒化处理、干燥处理和包装贮存等步骤。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生物有机肥是利用有机废弃物或资源通过一系列生物发酵和处理工艺而制得的一种有机肥料。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原料处理、发酵、熟化和加工几个主要环节。

首先是原料处理。

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可以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食品加工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还包括泥炭土、腐殖土等有机资源。

原料处理主要是将这些原料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学处理,以提高有机质的含量和降解率,如压碎、混合蒸煮或者酸碱处理等。

这样能够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发酵,提高有机肥料的品质。

接下来是发酵过程。

发酵是生物有机肥生产中最重要的一步。

原料经过处理后,要进行发酵。

一般有两种发酵方式,一种是堆肥法,另一种是液态发酵。

堆肥法是将处理后的有机原料按一定的配比和层次堆放在发酵堆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利用原料中的有机物和能量进行分解和转化。

液态发酵是将处理后的有机原料与水混合,在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下,通过添加发酵菌种,利用菌群的作用进行发酵。

然后是熟化过程。

经过发酵的有机原料在一定的时间内要进行熟化处理。

熟化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后,将发酵好的物料进行充分的分解和成熟。

熟化的目的是提高有机肥料的稳定性和可用性,降低对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

熟化过程一般需要经过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时间,这样有利于降解有害物质,释放出植物所需的养分。

最后是加工环节。

经过熟化的有机物料,需要进行筛选、分装和包装等加工工艺,以获得最终的有机肥产品。

加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将有机肥料进行粉碎、过筛、研磨等工序,以提高利用率和便于施用。

总结来说,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发酵、熟化和加工几个环节。

通过这些工艺的处理和转化,能够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循环利用。

生物质有机肥制作方法

生物质有机肥制作方法

生物质有机肥制作方法生物质有机肥是利用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垃圾等生物质资源,通过科学处理,制成有机肥料,是目前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肥料。

本文将介绍生物质有机肥的制作方法。

一、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生物质有机肥的原料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

这些原料经过分类、粉碎、混合等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水分含量和碳氮比,以利于后续的发酵处理。

二、发酵处理生物质有机肥的制作过程中,发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通过发酵处理,可以将原料中的有机质分解,释放出大量的养分。

发酵有堆肥发酵和罐式发酵两种方式。

1.堆肥发酵堆肥发酵是将原料堆放在露天平地上,通过人工或机械搅拌,使其充分接触氧气,促进有机质的分解。

通常需要进行2-3次的翻堆,每次翻堆间隔时间为7-10天。

堆肥发酵时间一般为1-2个月。

2.罐式发酵罐式发酵是将原料放入密闭的罐中,通过通风、加热等控制条件,促进有机质的分解。

罐式发酵通常需要3-4天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生产周期。

三、后处理经过发酵处理后,生物质有机肥需要进行后处理,包括筛选、干燥、粉碎等步骤。

其中,筛选主要是将大的颗粒物筛除,以便于后续的包装和使用;干燥是为了降低肥料的水分含量,以防止肥料变质;粉碎是为了提高肥料的可溶性,以便于植物吸收。

四、添加活性菌剂为了增强生物质有机肥的肥效,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活性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等。

这些菌类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生物质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料的选择与处理、发酵处理、后处理和添加活性菌剂等步骤。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原料和生产规模,选择适合的制作方法,以提高生物质有机肥的质量和肥效。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有机肥是一种以有机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制成的肥料。

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发酵处理、堆肥发酵、腐熟处理和包装出厂等环节。

首先是原料处理。

有机肥的原料主要包括动植物废弃物、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清理、破碎和分选等处理,去除杂质和不利于发酵的部分,以提高后续发酵的效果。

接下来是发酵处理。

原料经过处理后,需要放入发酵堆中进行发酵处理。

发酵堆一般采用露天堆放或者密闭式堆肥设备。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通气等条件,以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发酵的时间一般为20-30天左右,根据原料的不同以及发酵堆的管理情况可以有所调整。

然后是堆肥发酵。

发酵完成后的有机物质需要进行堆肥处理。

堆肥一般采用堆肥场进行,将发酵好的有机物质进行堆放,形成一定的堆体。

堆肥的过程主要是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进行分解和转化的过程,通过这些微生物的作用,有机物质中的养分得到释放并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态。

腐熟处理是有机肥生产的重要环节。

经过堆肥发酵的有机物质需要进行腐熟处理,以去除有机肥中的杂质和不稳定成分,提高其肥效和稳定性。

腐熟处理一般采用堆放或者堆肥设备进行,通过控制好湿度和通气等条件,使有机物质进一步降解和转化。

最后是包装出厂。

经过腐熟处理后的有机肥需要进行包装,以便于储存和销售。

包装一般采用塑料袋、编织袋或者散装等形式。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防虫和防火等措施,以确保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

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发酵处理、堆肥发酵、腐熟处理和包装出厂等环节。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肥料资源。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生物有机肥是一种由动植物废弃物经过发酵、腐熟等过程制成的肥料。

它具有丰富的养分成分和良好的肥效,对植物生长有益,同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将介绍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首先,生物有机肥的原料主要是动植物废弃物,并根据养分需求的不同,可以配比不同种类的原料。

常用的原料包括畜禽粪便、秸秆、鱼骨、豆饼等。

这些原料需要进行初步处理,如破碎、调湿等,以便于后续的发酵。

其次,原料经过初步处理后,需要进行发酵。

发酵是生物有机肥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发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快速发酵,二是稳定腐熟。

快速发酵主要是利用菌类的作用,将原料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分和稳定的有机质。

这个阶段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一般在55-65摄氏度,湿度为55-65%左右。

稳定腐熟的阶段是将发酵好的原料继续降解,减少有机物的含量,提高肥料的质量。

这个阶段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一般在35-45摄氏度,湿度为45-55%左右。

第三,发酵完毕后,需要对发酵好的物料进行后续处理。

这个阶段主要是分离和干燥。

分离是将发酵好的物料中的杂质和不利于植物吸收的成分去除,以提高肥料的纯度。

通常通过筛网把较大的杂质分离出去,再通过风机将较小的杂质和轻杂质吹走。

干燥是为了降低肥料的含水量,提高肥料的可保存性。

一般使用机械干燥的方式,将肥料烘干至含水量达到5-15%左右。

最后,经过分离和干燥后的生物有机肥就可以被包装出厂。

包装的方式主要有袋装、散装和液体装等。

包装好的生物有机肥可以销往市场,供农民或园林种植等领域使用。

总之,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处理、发酵、后续处理和包装等环节。

这些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参数,以确保生产出优质的生物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不仅能减少废弃物的污染,也能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料,有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涉及有机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包括往发酵池中加入酸碱调节剂,并每隔2小时,对发酵池中通入空气,并持续搅动有机肥,降低有机肥中的厌氧微生物总量;发酵池中通入温度为6075℃的气流,加速有机肥的熟化,熟化周期为710天;熟化后的有机肥倒入反应釜中,反应釜温度为150200℃,搅拌混合至均匀,搅拌时间不低于5小时;处理后的有机肥进行常温发酵,发酵时间57天。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步骤1),降低有机肥中的厌氧微生物含量,进而使得发酵过程中,厌氧微生物群落数量减少,而好氧微生物群落数量得到提升,加快发酵效率;酸碱调节剂对有机物的酸碱度进行中和,进而避免有机物酸碱不平衡,对发酵过程产生影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所述有机肥是以动物粪便、厨余垃圾、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其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往发酵池中加入酸碱调节剂,并每隔2小时,对发酵池中通入空气,并持续搅动有机肥,降低有机肥中的厌氧微生物总量;
2)发酵池中通入温度为60-75℃的气流,加速有机肥的熟化,熟化周期为7-10天;
3)熟化后的有机肥倒入反应釜中,反应釜温度为150-200℃,搅拌混合至均匀,搅拌时间不低于5小时;
4)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有机肥进行常温发酵,发酵时间5-7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加入酸碱调节剂前,往发酵池中加入除臭剂,除臭剂的重量为0.001倍于有机肥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通入气流
后,再往发酵池内加入益生菌,益生菌重量为0.0008-0.0001倍于有机肥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气流的流速为25-35米\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在搅拌过程中,持续往反应釜内加入醋酸溶液,加入的醋酸溶液总重量为有机肥重量的0.05倍。

技术说明书
一种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有机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生物有机肥相比化肥的优势:
1)生物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化肥营养元素只有一种或几种;
2)生物有机肥能够改良土壤;化肥经常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
3)生物有机肥能提高产品品质;化肥施用过多导致产品品质低劣;
4)生物有机肥能改善作物根际微生物群,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化肥则是作物微生物群体单一,易发生病虫害;
5)生物有机肥能促进化肥的利用,提高化肥利用率;化肥单独使用易造成养分的固定和流失。

有机肥一般是以动物粪便、厨余垃圾、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并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但是现有的发酵工艺,效率较低。

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它可以实现至少一定程度上提高有机肥的发酵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所述有机肥是以动物粪便、厨余垃圾、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其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包括如下步骤:
1)往发酵池中加入酸碱调节剂,并每隔2小时,对发酵池中通入空气,并持续搅动有机肥,降低有机肥中的厌氧微生物总量;
2)发酵池中通入温度为60-75℃的气流,加速有机肥的熟化,熟化周期为7-10天;
3)熟化后的有机肥倒入反应釜中,反应釜温度为150-200℃,搅拌混合至均匀,搅拌时间不低于5小时;
4)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有机肥进行常温发酵,发酵时间5-7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在加入酸碱调节剂前,往发酵池中加入除臭剂,除臭剂的重量为0.001倍于有机肥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在通入气流后,再往发酵池内加入益生菌,益生菌重量为0.0008-0.0001倍于有机肥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气流的流速为25-35米\秒。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在搅拌过程中,持续往反应釜内加入醋酸溶液,加入的醋酸溶液总重量为有机肥重量的0.05倍。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步骤1),降低有机肥中的厌氧微生物含量,进而使得发酵过程中,厌氧微生物群落数量减少,而好氧微生物群落数量得到提升,加快发酵效率;酸碱调节剂对有机物的酸碱度进行中和,进而避免有机物酸碱不平衡,对发酵过程产生影响;通过步骤2),提高了好氧微生物群落的数量,使得好氧微生物发酵效率得到提升,进而加速有机肥的熟化,缩短熟化周期,整体上提高了有机肥的发酵效率;通过步骤3),利用搅拌,使得有机肥中的好氧微生物分散均匀,便于整体上提升发酵效率;最后再经常温发酵,一方面有机肥中的异味能够进行散发,另一方面,通过常温发酵,使有益菌群数量能够迅速增长,提高有机肥的养分含量;通过加入除臭剂,进一步减少了有机肥的异味;益生菌促进了有机肥中有益菌群的数量增长,同时益生菌提高了发酵效率;步骤2)中气流流速为25-35米\秒,提高了有机肥中异味散发效率;步骤3)中,通过加入醋酸溶液,使得有机肥能够软化,便于有机肥中各种微生物的发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一种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所述有机肥是以动物粪便、厨余垃圾、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其
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包括如下步骤:
1)往发酵池中加入除臭剂,除臭剂的重量为0.001倍于有机肥重量,再往发酵池中加入酸碱调节剂,并每隔2小时,对发酵池中通入空气,并持续搅动有机肥,降低有机肥中的厌氧微生物总量;
2)发酵池中通入温度为60-75℃的气流,,气流的流速为25-35米\秒,加速有机肥的熟化,熟化周期为7-10天,再往发酵池内加入益生菌,益生菌重量为0.0008-0.0001倍于有机肥重量;
3)熟化后的有机肥倒入反应釜中,反应釜温度为150-200℃,搅拌混合至均匀,搅拌时间不低于5小时,在搅拌过程中,持续往反应釜内加入醋酸溶液,加入的醋酸溶液总重量为有机肥重量的0.05倍;
4)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有机肥进行常温发酵,发酵时间5-7天,最终制得发酵后的有机肥。

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

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

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

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