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土壤污染与防治ppt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要点一
研究内容不够全面
要点二
数据可靠性有待提高
本次研究仅针对我国土壤污染及防治 现状进行了分析,未对土壤污染防治 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
由于时间及条件限制,本次研究的数 据来源主要来自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 数据,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要点三
研究方法不够深入
由于本次研究涉及内容较多,未能对 每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导致部分 内容过于浅显。
实现多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和配合,共同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促进技术创新和引进
积极鼓励和支持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整体水平。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土壤污染现状及分布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其 中重金属污染最为突出,分布范围广泛,污染类 型多样。
提出土壤污染防治 的措施和方法
分析土壤污染对生 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的危害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及其实施情况
国内外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估技 术的研究和应用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及其应用前景
02
土壤污染现状及影响
土壤污染定义及特点
土壤污染定义
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导致土壤性质恶化,进而对农作物 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土壤污染特点
具有隐蔽性、累积性、不可逆转性和难治理性。
土壤污染现状及分布
土壤污染现状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耕地污染面积较大,其中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较 为突出。
土壤污染分布
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的土壤污染存在差异,如工业园区、矿业区、城市等区 域的土壤污染较为严重。
《生态环境保护概论》7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7.3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治
7.3.3污染土壤修复 7.3.3.2生物修复
7.1土壤概述
7.1.4土壤自净
常州外国语学院“毒地”事件 常州外国语学校自2015年9月搬到新校址后,先后有493名学生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甚至有些学生查出患有白血病、淋巴癌等恶性疾病。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而罪魁祸首疑为学校北边的一片化工厂旧址,据前员工证实,2008年至2011年,化工厂曾将数量不明的生产废料填埋到地下,随后掩上泥土,生产废料包括蒸馏残渣和废有机溶剂,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之列,使得这片地块土壤中的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以及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超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78899倍,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其它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
7.3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治
7.3.3污染土壤修复 7.3.3.2生物修复
②植物修复技术 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绿色植物及其共生微生物提取、转移、吸收、分解、转化或固定土壤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把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从而达到土壤净化的目的。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技术,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过程中。
7.2土壤环境污染
7.2.1土壤环境污染及其特点
7.2土壤环境污染
7.2.1土壤环境污染及其特点
(1)隐蔽性和滞后性 (2)累积性 (3)不均匀性 (4)不可逆性 (5)难治理性
7.2土壤环境污染
7.2.2土壤污染物及其来源
无机污染物包括重金属、酸、碱等,以重金属为主,如镉、汞、砷、铅、铬、铜、锌、镍,局部地区还有锰、钴、硒、钒、锑、铊、钼等。由于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而且可为生物富集,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其自然净化过程和人工治理都是非常困难的。此外,重金属可以被生物富集,因而对人类有较大的潜在危害。 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化学农药。目前大量使用的化学农药约有50多种,其中主要包括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酶类、苯氧羧酸类、苯酚、胺类等。此外,石油、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甲烷、有害微生物等,也是土壤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
7.3.3污染土壤修复 7.3.3.2生物修复
7.1土壤概述
7.1.4土壤自净
常州外国语学院“毒地”事件 常州外国语学校自2015年9月搬到新校址后,先后有493名学生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甚至有些学生查出患有白血病、淋巴癌等恶性疾病。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而罪魁祸首疑为学校北边的一片化工厂旧址,据前员工证实,2008年至2011年,化工厂曾将数量不明的生产废料填埋到地下,随后掩上泥土,生产废料包括蒸馏残渣和废有机溶剂,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之列,使得这片地块土壤中的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以及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超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78899倍,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其它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
7.3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治
7.3.3污染土壤修复 7.3.3.2生物修复
②植物修复技术 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绿色植物及其共生微生物提取、转移、吸收、分解、转化或固定土壤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把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从而达到土壤净化的目的。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技术,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过程中。
7.2土壤环境污染
7.2.1土壤环境污染及其特点
7.2土壤环境污染
7.2.1土壤环境污染及其特点
(1)隐蔽性和滞后性 (2)累积性 (3)不均匀性 (4)不可逆性 (5)难治理性
7.2土壤环境污染
7.2.2土壤污染物及其来源
无机污染物包括重金属、酸、碱等,以重金属为主,如镉、汞、砷、铅、铬、铜、锌、镍,局部地区还有锰、钴、硒、钒、锑、铊、钼等。由于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而且可为生物富集,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其自然净化过程和人工治理都是非常困难的。此外,重金属可以被生物富集,因而对人类有较大的潜在危害。 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化学农药。目前大量使用的化学农药约有50多种,其中主要包括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酶类、苯氧羧酸类、苯酚、胺类等。此外,石油、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甲烷、有害微生物等,也是土壤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
环境保护概论第7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
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
一、土壤污染
1. 概念: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 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 象。
2. 土壤污染的特点 ① 土壤污染物主要通过农作物和食品间接进入
人体 ② 土壤污染的判定比较复杂 ③ 土壤污染造成的危害不易及时发觉
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
二、土壤净化
1. 概念:分解、转移、转化,使土壤 污染物的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
1939年,瑞士科学家Paul Müller发明了DDT
第四节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除虫菊
第四节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鱼藤
第四节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3. 有机合合成了一种有机 氯化合物——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
2 Cl 蔡德勒
Cl
+ Cl3CCH(OH)2
• 原因: • 危害: • 防治
☺ 水土保持
Diversion ditch effective for draining steep slopes
Forest terrace suitable for reforestation in degraded mountain zones
Algerian terrace
☺ 水土保持
•等 高 种 植
☺ 水土保持
•沿 等 高 线 营 造 防 护 林
☺ 水土保持
•陡 坡 地 退 耕 还 林
☺ 水土保持
•沿 沟 建 淤 地 坝
☺ 水土保持
•修 水 窖 雨 季 蓄 水
☺ 水土保持
•工 程 措 施 与 生 物 措 施 结 合
☺ 水土保持
•修 建 梯 田
☺ 水土保持
2. 净化作用的原因 ① 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分解转化; ② 有机无机胶体吸附、解吸、代换,
土壤污染与防治PPT课件
•36
三、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是指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土壤pH
值下降的过程。土壤的自然酸化过程是盐基阳 离子淋失,使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变成以Al3+、 H+为主的过程,是相对缓慢的。
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酸化的程度、范围以 及速度,工业排放的SO2和NOx,它们与大气 中的水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机酸,使降水pH 值降低至4.0以下。
•2
土壤具有如下特征:①具有生产力 含有植物生长所 必需的营养元素、水分等适宜条件;建筑物的基础和 工程材料;②具有生命力 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能量交 换、物质循环最活跃的地球表层;③具有环境净化力 是具有吸附、分散、中和、降解环境污染物功能的环 境仓;④中心环境要素 是由矿物颗粒、有机质、水、 空气和生物组成的地球表层,是一个开放系统,使自 然环境的中心环节。基于上述,可将土壤定义为“土 壤是历史自然体,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 的具有生命力、生产力的疏松而不均匀的聚积层,使 地球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调控环境质量的中心要素”。
•12
3)富铝化过程 富铝化过程又称作脱硅过程、脱硅富铝化过
程。它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物质由于矿物 的风化,形成弱碱性条件,促进可溶性盐及硅 酸大量流失,而造成铁铝在土体内相对富集的 过程。因此它包括两方面的作用,即脱硅作用 和铁铝相对富集作用。
•13
4)钙化过程 钙化过程主要出现于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由
•21
一、土壤污染的特点 1、隐蔽性和潜伏性 2、可逆性和长期性
•22
二、土壤污染的类型 1、水体污染型
水体污染型是指利用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 水和受到污染的地表水进行灌溉而导致的土壤 污染。 2、大气污染型
大气污染型是指大气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 过程而导致的土壤污染。如大气气溶胶的重金 属、放射性元素和酸性物质等造成的土壤污染。
三、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是指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土壤pH
值下降的过程。土壤的自然酸化过程是盐基阳 离子淋失,使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变成以Al3+、 H+为主的过程,是相对缓慢的。
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酸化的程度、范围以 及速度,工业排放的SO2和NOx,它们与大气 中的水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机酸,使降水pH 值降低至4.0以下。
•2
土壤具有如下特征:①具有生产力 含有植物生长所 必需的营养元素、水分等适宜条件;建筑物的基础和 工程材料;②具有生命力 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能量交 换、物质循环最活跃的地球表层;③具有环境净化力 是具有吸附、分散、中和、降解环境污染物功能的环 境仓;④中心环境要素 是由矿物颗粒、有机质、水、 空气和生物组成的地球表层,是一个开放系统,使自 然环境的中心环节。基于上述,可将土壤定义为“土 壤是历史自然体,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 的具有生命力、生产力的疏松而不均匀的聚积层,使 地球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调控环境质量的中心要素”。
•12
3)富铝化过程 富铝化过程又称作脱硅过程、脱硅富铝化过
程。它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物质由于矿物 的风化,形成弱碱性条件,促进可溶性盐及硅 酸大量流失,而造成铁铝在土体内相对富集的 过程。因此它包括两方面的作用,即脱硅作用 和铁铝相对富集作用。
•13
4)钙化过程 钙化过程主要出现于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由
•21
一、土壤污染的特点 1、隐蔽性和潜伏性 2、可逆性和长期性
•22
二、土壤污染的类型 1、水体污染型
水体污染型是指利用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 水和受到污染的地表水进行灌溉而导致的土壤 污染。 2、大气污染型
大气污染型是指大气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 过程而导致的土壤污染。如大气气溶胶的重金 属、放射性元素和酸性物质等造成的土壤污染。
2024版土壤污染及防治ppt教案
形式
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PPT课件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或报告
2024/1/30
26
教育宣传内容及形式
组织实地考察或参观学习 利用网络、媒体等多元化宣传手段
2024/1/30
27
公众参与途径和方式
途径
通过政府网站、公众号等渠道了解土壤污染防治信息
2024/1/30
参加环保组织或志愿者团队,参与土壤污染防治活动
土壤污染及防治ppt教案
2024/1/30
1
目 录
2024/1/30
• 土壤污染概述 • 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政策 •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 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估 • 土壤污染防治实践与案例 • 土壤污染防治教育宣传及公众参与
2
01 土壤污染概述
2024/1/30
3
定义与分类
2024/1/30
2024/1/30
9
企业责任与义务
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企业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应依法履行土壤污染防治义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 少土壤污染。
开展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了解自身用地范围内的土壤污染状 况和风险水平。
2024/1/30
实施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
决策支持。
数据发布与公开
定期向社会公布土壤环境质量状 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024/1/30
18
05 土壤污染防治实 践与案例
2024/1/30
19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案例
介绍我国某地区土壤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包括污染状况、治理措施、治理效 果等。
国外案例
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PPT课件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或报告
2024/1/30
26
教育宣传内容及形式
组织实地考察或参观学习 利用网络、媒体等多元化宣传手段
2024/1/30
27
公众参与途径和方式
途径
通过政府网站、公众号等渠道了解土壤污染防治信息
2024/1/30
参加环保组织或志愿者团队,参与土壤污染防治活动
土壤污染及防治ppt教案
2024/1/30
1
目 录
2024/1/30
• 土壤污染概述 • 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政策 •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 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估 • 土壤污染防治实践与案例 • 土壤污染防治教育宣传及公众参与
2
01 土壤污染概述
2024/1/30
3
定义与分类
2024/1/30
2024/1/30
9
企业责任与义务
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企业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应依法履行土壤污染防治义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 少土壤污染。
开展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了解自身用地范围内的土壤污染状 况和风险水平。
2024/1/30
实施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
决策支持。
数据发布与公开
定期向社会公布土壤环境质量状 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024/1/30
18
05 土壤污染防治实 践与案例
2024/1/30
19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案例
介绍我国某地区土壤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包括污染状况、治理措施、治理效 果等。
国外案例
第7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技术PPT课件
能,降低作物产量和生物学质量,有害于人体健康的那些物 质,统称为土壤环境污染物质。
(1)无机污染物 重金属、放射性物质、氟、酸、碱,等。
(2)有机污染物 人工合成农药、酚类物质、氰化物、石油、洗
涤剂、有害微生物、高浓度耗氧有机物等。
13
5. 土壤污染源
根据人为污染源来源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1)工业污染源:工矿企业排放的含重金属废水、
5
(2)土壤微生物:土壤形成和发育(地衣);元 素循环;土壤质地改良;食物链组成…...。 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支原体、衣原 体、藻类、大型真菌
6
❖ (3)植物根系:改善土壤质地;防止养分流 失;加大土壤(微)生物群落酶活作用。
7
二、土壤的自净作用
1.土壤自净:
指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自身的作用,使污染 物在土壤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的过程。
废渣、废气。属于点污染源。
(2)农业污染源:施入土壤的杀虫剂、化学农药 (As)、化肥,残留于土壤中的农用地膜等。
(3)生物污染源:含致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 的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垃圾,以及被病原菌污染 的河水等。
14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
1.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1)工矿业生产及其“三废”排放 (2)化肥与农药 (3)日常生活产生 (4)大气沉降
❖ 植物修复具体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3 种: (1)植物提取; (2)植物固定; (3) 植物挥发。
20
五、化学农药污染
1. 我国农药使用中存在问题
(1)使用技术落后; (2)农药使用的品种结构不合理; (3)农药质量问题较突出; (4)缺乏农药安全性评价。
农药污染主要类型:有机农药污染、无机
农药污染和农药残留污染。
(1)无机污染物 重金属、放射性物质、氟、酸、碱,等。
(2)有机污染物 人工合成农药、酚类物质、氰化物、石油、洗
涤剂、有害微生物、高浓度耗氧有机物等。
13
5. 土壤污染源
根据人为污染源来源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1)工业污染源:工矿企业排放的含重金属废水、
5
(2)土壤微生物:土壤形成和发育(地衣);元 素循环;土壤质地改良;食物链组成…...。 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支原体、衣原 体、藻类、大型真菌
6
❖ (3)植物根系:改善土壤质地;防止养分流 失;加大土壤(微)生物群落酶活作用。
7
二、土壤的自净作用
1.土壤自净:
指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自身的作用,使污染 物在土壤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的过程。
废渣、废气。属于点污染源。
(2)农业污染源:施入土壤的杀虫剂、化学农药 (As)、化肥,残留于土壤中的农用地膜等。
(3)生物污染源:含致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 的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垃圾,以及被病原菌污染 的河水等。
14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
1.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1)工矿业生产及其“三废”排放 (2)化肥与农药 (3)日常生活产生 (4)大气沉降
❖ 植物修复具体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3 种: (1)植物提取; (2)植物固定; (3) 植物挥发。
20
五、化学农药污染
1. 我国农药使用中存在问题
(1)使用技术落后; (2)农药使用的品种结构不合理; (3)农药质量问题较突出; (4)缺乏农药安全性评价。
农药污染主要类型:有机农药污染、无机
农药污染和农药残留污染。
土壤污染及其治理方法ppt课件
利用植物吸收去除污染:严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种某些非 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林木、纤维作物等,也可种植一些非食 用的吸收重金属能力强的植物,如羊齿类铁角蕨属植物对土 壤重金属有较强的吸收聚集能力,对镉的吸收率可达到10% ,连续种植多年则能有效降低土壤含镉量。
.
35
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
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 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酸性土 壤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 值,使镉、锌、铜、汞等形 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降低它们在土壤中的浓度,减少对 植物的危害
❖ 目前,我国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330多万公顷。
.
11
污灌有没有好处?
❖ 很多年来污灌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灌溉 形式。如果使用恰当,利用经过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或 某些工业废水进行农田灌溉,一般可有增产效果,因为这 些污水中含有许多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 采用污灌节省了灌溉用水,并且使污水得到了土壤的净化, 减少了治理污水的费用。
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具有多源性,主要是工业 “三废”,化肥农药、城市污泥、垃圾等。
土
工业污染源: 工业区周围工业“三废”、污水灌溉 等。
壤
交通运输污染源:汽车尾气等。
污 染
农业污染源:
农业生产本身产生的,农药和化肥, 动物废弃物等。
源
生活污染源: 生活垃圾、废水等废弃物。
.
6
5、土壤污染的概况
❖ 据估计,我国受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的土壤面积达上 千万公顷,其中矿区污染土壤达200万公顷、石油污染 土壤约500万公顷、固废堆放污染土壤约5万公顷,已 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构成严重威胁。
.
.
35
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
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 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酸性土 壤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 值,使镉、锌、铜、汞等形 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降低它们在土壤中的浓度,减少对 植物的危害
❖ 目前,我国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330多万公顷。
.
11
污灌有没有好处?
❖ 很多年来污灌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灌溉 形式。如果使用恰当,利用经过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或 某些工业废水进行农田灌溉,一般可有增产效果,因为这 些污水中含有许多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 采用污灌节省了灌溉用水,并且使污水得到了土壤的净化, 减少了治理污水的费用。
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具有多源性,主要是工业 “三废”,化肥农药、城市污泥、垃圾等。
土
工业污染源: 工业区周围工业“三废”、污水灌溉 等。
壤
交通运输污染源:汽车尾气等。
污 染
农业污染源:
农业生产本身产生的,农药和化肥, 动物废弃物等。
源
生活污染源: 生活垃圾、废水等废弃物。
.
6
5、土壤污染的概况
❖ 据估计,我国受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的土壤面积达上 千万公顷,其中矿区污染土壤达200万公顷、石油污染 土壤约500万公顷、固废堆放污染土壤约5万公顷,已 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构成严重威胁。
.
土壤污染与防治措施ppt
生态修复的实践案例
农用地治理修复
针对农用地土壤污染问题,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作,如推广低积累 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施有机肥等,有效降低了农产品中的污染 物含量。
建设用地治理修复
针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问题,各地采取了原位处理、异位处理、综合利用等 多种治理修复技术,如深圳某工业区采用异位处理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处置 和资源化利用。
土壤污染与防治措施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土壤污染概述 • 土壤污染现状 •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 污染土壤的治理与利用 • 防治措施的实践与效果 • 研究展望与建议
01
土壤污染概述
土壤污染的定义
土壤污染是指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 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 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耕地土壤污染问题 突出,影响农产品 质量安全。
重点区域土壤污染情况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 北老工业基地等重点区域土壤
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城郊和工矿企业周边土壤污染 问题比较严峻。
部分地区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 属超标现象严重。
土壤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土壤污染影响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 农产品中重金属超标现象时防治措施的实践与效果
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
土壤污染防治法
我国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土壤污 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制度框架、政府职责、法律责任等,为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土十条”
我国还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 提出了2025年和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并实施了一系列重点 任务和工程,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管控、治理修复等 。
土壤污染及防治PPT教学课件
这些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因其较稳定, 不易分解而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污染。
2、重金属污染物,如如砷、镉、汞、铬、铜、 锌、铅等
3、放射性污染物,如元素铯、锶等 4、化肥 5、病原微生物 ,如肠细菌、炭疽杆菌、破
伤风杆菌、肠寄生虫(蠕虫)、霍乱弧菌、结 核杆菌等
四、土壤净化
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 氧化—还原、络合-螯合作用及化学沉淀等 作用而使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形 态改变,难以被植物所吸收而暂时退出生物 小循环,脱离食物链或被排出土壤之外的过 程。
(三)、土壤溶液
土壤的水分是土壤三相(固、液、气)中 的要素。它把土壤、大气中的植物养分溶 解,组成营养溶液,输送到植物根部。因 此土壤水是植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媒介。
当土壤受到污染时,各种污染物也可能 溶解到土壤溶液中。
(四)、土壤中的空气
土壤孔隙中所存在的各种气体的混合物 称为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基本相似,主要以 N2 、O2 、CO2及水汽等为主要成分; 其次还 有少量土壤进行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还原性 气体,如H2S、NH3、CH4、CO等.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防治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及性质
一、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指位于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的疏松 层次,它具有独特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 能。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 土壤生物五种成分组成,是固体、液体、 气体三相共存的多相体系。其相对含量因 时因地而异,大体上固体部分占50%,土 壤空气占20%,土壤水分占30%。
(二)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农药大部分视磷酸的酯类或酰胺
类化合物,按结构可分为: 1、磷酸酯,如敌敌畏、二溴磷等 2、硫代磷酸酯,如乐果、对硫磷、马拉 硫磷等 3、膦酸酯和硫代膦酸酯,如敌百虫等 4、磷酰胺和硫代磷酰胺类,如甲胺磷等
2、重金属污染物,如如砷、镉、汞、铬、铜、 锌、铅等
3、放射性污染物,如元素铯、锶等 4、化肥 5、病原微生物 ,如肠细菌、炭疽杆菌、破
伤风杆菌、肠寄生虫(蠕虫)、霍乱弧菌、结 核杆菌等
四、土壤净化
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 氧化—还原、络合-螯合作用及化学沉淀等 作用而使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形 态改变,难以被植物所吸收而暂时退出生物 小循环,脱离食物链或被排出土壤之外的过 程。
(三)、土壤溶液
土壤的水分是土壤三相(固、液、气)中 的要素。它把土壤、大气中的植物养分溶 解,组成营养溶液,输送到植物根部。因 此土壤水是植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媒介。
当土壤受到污染时,各种污染物也可能 溶解到土壤溶液中。
(四)、土壤中的空气
土壤孔隙中所存在的各种气体的混合物 称为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基本相似,主要以 N2 、O2 、CO2及水汽等为主要成分; 其次还 有少量土壤进行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还原性 气体,如H2S、NH3、CH4、CO等.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防治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及性质
一、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指位于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的疏松 层次,它具有独特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 能。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 土壤生物五种成分组成,是固体、液体、 气体三相共存的多相体系。其相对含量因 时因地而异,大体上固体部分占50%,土 壤空气占20%,土壤水分占30%。
(二)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农药大部分视磷酸的酯类或酰胺
类化合物,按结构可分为: 1、磷酸酯,如敌敌畏、二溴磷等 2、硫代磷酸酯,如乐果、对硫磷、马拉 硫磷等 3、膦酸酯和硫代膦酸酯,如敌百虫等 4、磷酰胺和硫代磷酰胺类,如甲胺磷等
土壤污染及其治理方法ppt
02
土壤污染成因及特点
土壤污染成因
工业污染
企业非法排放废水、废气、废 渣等污染物,导致土壤污染。
农业污染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 中有害物质残留和污染。
生活污染
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导致有害物质 渗入土壤。
土壤污染的特点
累积性
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累积性, 污染物进入土壤后难以去除。
隐蔽性
土壤污染难以被发现,因为其 不会立即产生明显的危害。
化学法治理工程案例
01
02
03
案例一
江苏某有机污染土壤修复 项目
案例二
浙江某复合污染土壤修复 项目
案例三
河北某重金属污染土壤修 复项目
生物法治理工程案例
案例一
广东某有机污染土壤修复 项目
案例二
湖北某重金属污染土壤修 复项目
案例三
四川某农田污染土壤修复 项目
工程案例效果分析
分析一
物理法治理效果评估
生物法
生物降解法
利用微生物将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物质,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
植物修复法
利用植物的吸收、挥发、降解等作用,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 离出来,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04
工程案例及效果分析
物理法治理工程案例
案例一
深圳某重金属污染场地修 复项目
案例二
北京某石油污染场地修复 项目
案例三
上海某工业园区污染土壤 修复项目
分析三
生物法治理效果评估
分析二
化学法治理效果评估
分析四
综合治理方法优选与推荐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土壤污染的来源和类型多样化,包括重金属、有机物 、放射性物质等。
土壤污染防治及其修复 ppt课件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1.土壤环境污染
1.2土壤污染的特点
①隐蔽性和潜伏性。
比较隐蔽, 往往不容易立即发现,通常是通过地下水受到污 染、农产品产量质量下降,以及人体健康状况恶化等方式 显现出来。
1.3土壤的主要污染物
①无机污染物: ✓ 重金属汞、镉、铬、铅及准金属砷等; ✓ 硝酸盐、硫酸盐、氧化物、可溶性碳酸盐等; ✓ 放射性物质,如 137Cs 、 90Sr等; ✓ 氮肥和磷肥; 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等。
2020/12/2
17
1.土壤环境污染
②有机污染物: 化学农药、 除草剂、石油类有机物、洗涤剂、 酚类等。 ③生物污染物: 主要是病原微生物、 肠道细菌 、肠寄生虫、 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
含重金属铅和镉的工业废水污染土壤
2020/12/2
12
土壤环境污染
大气粉尘污染
2020/12/2
13
土壤环境污染
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污染
2020/12/2
14
土壤环境污染
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污染
2020/12/2
15
土壤环境污染
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岩浆污染
2020/12/2
16
1.土壤环境污染
例如, DDT在土壤灌溉水时的分解速率要比干早时快.
2020/12/2
24
3. 土壤污染修复
(3) 采用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采用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特定的动、植物 和微生物吸收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 植物修复是利用绿色植物来转移、容纳或转化污染物, 使其对环境无害。 例如,种植某些非食用性但可富集铅的植物, 如苔薛、木本植物 等,可逐渐降低土壤中铅的污染程度。 选育活性较高的、能够分解某种农药的土壤微生物或 土壤动物,可以增加土壤的生物降解作用。 例如,根固氮菌可将对硫磷迅速地还原为氨基对硫磷等。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1.土壤环境污染
1.2土壤污染的特点
①隐蔽性和潜伏性。
比较隐蔽, 往往不容易立即发现,通常是通过地下水受到污 染、农产品产量质量下降,以及人体健康状况恶化等方式 显现出来。
1.3土壤的主要污染物
①无机污染物: ✓ 重金属汞、镉、铬、铅及准金属砷等; ✓ 硝酸盐、硫酸盐、氧化物、可溶性碳酸盐等; ✓ 放射性物质,如 137Cs 、 90Sr等; ✓ 氮肥和磷肥; 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等。
2020/12/2
17
1.土壤环境污染
②有机污染物: 化学农药、 除草剂、石油类有机物、洗涤剂、 酚类等。 ③生物污染物: 主要是病原微生物、 肠道细菌 、肠寄生虫、 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
含重金属铅和镉的工业废水污染土壤
2020/12/2
12
土壤环境污染
大气粉尘污染
2020/12/2
13
土壤环境污染
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污染
2020/12/2
14
土壤环境污染
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污染
2020/12/2
15
土壤环境污染
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岩浆污染
2020/12/2
16
1.土壤环境污染
例如, DDT在土壤灌溉水时的分解速率要比干早时快.
2020/12/2
24
3. 土壤污染修复
(3) 采用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采用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特定的动、植物 和微生物吸收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 植物修复是利用绿色植物来转移、容纳或转化污染物, 使其对环境无害。 例如,种植某些非食用性但可富集铅的植物, 如苔薛、木本植物 等,可逐渐降低土壤中铅的污染程度。 选育活性较高的、能够分解某种农药的土壤微生物或 土壤动物,可以增加土壤的生物降解作用。 例如,根固氮菌可将对硫磷迅速地还原为氨基对硫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 其防治
生活垃圾铺天盖地
土壤严重钙化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浏阳镉污染事件
自2007年湘和化工厂的硫酸锌生产线投产以来,厂 区总共建了4个大的废水处理池,开工几个月后,4个池 均装得满满当当。此后一年多时间内,这4个露天摆放 的废水池一直是满的。“下雨了就漫溢,有多的生产废 水排进来了,就让它溢出去”。村民对这些废水自己采 样化验,“砷超标1000多倍,镉、铅含量也严重超标”。 另外,厂区内长期露天堆置的铅泥巴,有1-2亩地大, 一下雨,50-60米外的徐新村民屋前屋后便有了红色污 流。
第一节 土壤污染与污染源
一、土壤污染
1、土壤污染与污染判定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污染物),通过
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容纳的能力 和土壤净化速度而引起土地正常功能遭到破坏或土壤肥力降 低的现象。
判定土壤污染的两个指标:
土壤背景值(或本底值) 通常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壤中某元素的平均值
(1)土壤污染源 工业(城市)废水和固体废物 农药和化肥 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 大气沉降物
(2)土壤污染物
污染物的种类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放射性 金属的腐蚀 废物的处置 农业污染(添加剂,磷肥中可能含有的镉、
铀,农药) 森林和木材工业 化石燃料燃烧
and diseases)
35
人体元素
宏量元素 macroelement
微量元素 trace element
C, H, O, N, P, S, 必需微 Cl, Na, Ka, Ca, 量元素 Mg
非必需 微量元素
Fe, I, Cu, Zn, Mn, Co, F, Cr, Sn, Mo, Ni, Se, Si, V
采矿
土法冶炼
废渣
有机污染物
石油烃污染物 有毒痕量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多环芳烃(PAHs)、多杂环烃(PHHs)、多氯联苯 (PCBs)、多氯二本二恶英(PCDDs)、多氯二苯呋喃
(PCDFs)以及农药残体及其代谢产物。
其他工业化学品
土壤污染物的主要发生途径
大气污染型 水污染型 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农业污染型
污水灌溉
土壤污染特点
污染物集中于土壤表层,随后从土表进入土体中 污染土壤沿被污染的河流或干渠呈树枝状或呈片
状分布。
大气污染型
污染物质来源于被污染的大气。 污染的特点:
(1)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呈环状或带状分布,且 长轴沿主风向延长。 (2)污染面积、程度和扩散的距离,取决于污染 物质的种类、性质、排放量、排放形式及风力大小 等。
农业污染型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不断使用化肥、农药、城市 垃圾堆肥、污泥等引起的土壤环境污染。
污染特点: 污染物质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或耕层,分布比较广 泛,属于面源污染。
2、土壤污染的特点
隐蔽性(潜伏性)和滞后性 土壤污染的易累积性 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土壤污染难治理性
3、土壤污染源及污染物
二、土壤的自净能力
1、土壤自净概念 是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
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 性能。 2、土壤自净的类型: ①物理自净; ②化学自净; ③物理化学自净; ④生物自净。 故土壤具有容纳消化污染物的性能,即土壤环境容量。
3、土壤自净功能的构成要素
植物的吸收与积累 土壤微生物的吸收以及土壤动物啃食重金属含量较
高的表土
影响植物吸收重金属的主要因素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总量和赋存形态 土壤环境状况 不同作物种类 伴随离子的影响
三、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积累、 迁移和生物效应
1、土壤微生物的固定和活化
胞外配合作用 胞外沉淀作用 金属的微生物转化
绿色植物根系的吸收、转换、降解和生物合成作用 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生物区系的降解、转
化和生物固定化作用 土壤的有机、无机胶体及其复合体的吸收、配合和
沉淀作用 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 土壤和植物的机械阻流作用 土壤气体的扩散作用
三、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 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37
38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geochemical disease)
﹡定义:指由于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不均 衡,使某些地区个别微量元素过多或 缺乏,超出机体的适应范围,导致动 植物和人群发生特有的地区性疾病, 因而又称为地方病。
2、根际的富集和降毒
根际氧化还原屏障形成 根际pH值屏障形成 根际分泌物的配合作用
3、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效应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对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地质环境与疾病 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病 地方性砷中毒 克山病
﹡土壤污染和疾病
镉污染与痛痛病
地质环境和疾病 (geological environment
土壤污染特点
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主要污染物是大气中 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通过沉降和降 水而降落到地面。
固体废物污染型
固体废弃物通过大气扩散或降水淋滤使周围地区的 土壤受到污染。
污染特点: 属于点源性质,主要造成土壤环境的重金属污染,
以及油类、病原菌和某些有毒有害有机物的污染。
作为背景值。 生物指标
植物、微生物及人体受到危害程度等均可作为度量 污染的生物指标
2、土壤污染的类型
水质污染型 大气污染型 固体废物污染型 农业污染型 综合污染型
水质污染型
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受污染的 地面水体。 我国污水灌溉农田面积330余万hm2,占全国总灌 溉农田面积的7.3%,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水资源严 重短缺的海、辽、黄、淮四大流域,约占全国污水 灌溉面积的85%,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相应大中城市 的近郊区或工矿区。
第二节 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
一、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
灌水、固体废弃物(污泥、垃圾)、农药和肥 料以及大气沉降物等
二、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
1、物理迁移 2、物理化学迁移和化学迁移
(1)重金属与无机胶体的结合 非专性吸附和专性吸附
(2)重金属与有机胶体的结合 (3)溶解和沉淀作用
3、生物迁移转化
生活垃圾铺天盖地
土壤严重钙化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浏阳镉污染事件
自2007年湘和化工厂的硫酸锌生产线投产以来,厂 区总共建了4个大的废水处理池,开工几个月后,4个池 均装得满满当当。此后一年多时间内,这4个露天摆放 的废水池一直是满的。“下雨了就漫溢,有多的生产废 水排进来了,就让它溢出去”。村民对这些废水自己采 样化验,“砷超标1000多倍,镉、铅含量也严重超标”。 另外,厂区内长期露天堆置的铅泥巴,有1-2亩地大, 一下雨,50-60米外的徐新村民屋前屋后便有了红色污 流。
第一节 土壤污染与污染源
一、土壤污染
1、土壤污染与污染判定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污染物),通过
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容纳的能力 和土壤净化速度而引起土地正常功能遭到破坏或土壤肥力降 低的现象。
判定土壤污染的两个指标:
土壤背景值(或本底值) 通常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壤中某元素的平均值
(1)土壤污染源 工业(城市)废水和固体废物 农药和化肥 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 大气沉降物
(2)土壤污染物
污染物的种类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放射性 金属的腐蚀 废物的处置 农业污染(添加剂,磷肥中可能含有的镉、
铀,农药) 森林和木材工业 化石燃料燃烧
and diseases)
35
人体元素
宏量元素 macroelement
微量元素 trace element
C, H, O, N, P, S, 必需微 Cl, Na, Ka, Ca, 量元素 Mg
非必需 微量元素
Fe, I, Cu, Zn, Mn, Co, F, Cr, Sn, Mo, Ni, Se, Si, V
采矿
土法冶炼
废渣
有机污染物
石油烃污染物 有毒痕量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多环芳烃(PAHs)、多杂环烃(PHHs)、多氯联苯 (PCBs)、多氯二本二恶英(PCDDs)、多氯二苯呋喃
(PCDFs)以及农药残体及其代谢产物。
其他工业化学品
土壤污染物的主要发生途径
大气污染型 水污染型 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农业污染型
污水灌溉
土壤污染特点
污染物集中于土壤表层,随后从土表进入土体中 污染土壤沿被污染的河流或干渠呈树枝状或呈片
状分布。
大气污染型
污染物质来源于被污染的大气。 污染的特点:
(1)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呈环状或带状分布,且 长轴沿主风向延长。 (2)污染面积、程度和扩散的距离,取决于污染 物质的种类、性质、排放量、排放形式及风力大小 等。
农业污染型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不断使用化肥、农药、城市 垃圾堆肥、污泥等引起的土壤环境污染。
污染特点: 污染物质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或耕层,分布比较广 泛,属于面源污染。
2、土壤污染的特点
隐蔽性(潜伏性)和滞后性 土壤污染的易累积性 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土壤污染难治理性
3、土壤污染源及污染物
二、土壤的自净能力
1、土壤自净概念 是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
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 性能。 2、土壤自净的类型: ①物理自净; ②化学自净; ③物理化学自净; ④生物自净。 故土壤具有容纳消化污染物的性能,即土壤环境容量。
3、土壤自净功能的构成要素
植物的吸收与积累 土壤微生物的吸收以及土壤动物啃食重金属含量较
高的表土
影响植物吸收重金属的主要因素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总量和赋存形态 土壤环境状况 不同作物种类 伴随离子的影响
三、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积累、 迁移和生物效应
1、土壤微生物的固定和活化
胞外配合作用 胞外沉淀作用 金属的微生物转化
绿色植物根系的吸收、转换、降解和生物合成作用 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生物区系的降解、转
化和生物固定化作用 土壤的有机、无机胶体及其复合体的吸收、配合和
沉淀作用 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 土壤和植物的机械阻流作用 土壤气体的扩散作用
三、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 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37
38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geochemical disease)
﹡定义:指由于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不均 衡,使某些地区个别微量元素过多或 缺乏,超出机体的适应范围,导致动 植物和人群发生特有的地区性疾病, 因而又称为地方病。
2、根际的富集和降毒
根际氧化还原屏障形成 根际pH值屏障形成 根际分泌物的配合作用
3、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效应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对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地质环境与疾病 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病 地方性砷中毒 克山病
﹡土壤污染和疾病
镉污染与痛痛病
地质环境和疾病 (geological environment
土壤污染特点
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主要污染物是大气中 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通过沉降和降 水而降落到地面。
固体废物污染型
固体废弃物通过大气扩散或降水淋滤使周围地区的 土壤受到污染。
污染特点: 属于点源性质,主要造成土壤环境的重金属污染,
以及油类、病原菌和某些有毒有害有机物的污染。
作为背景值。 生物指标
植物、微生物及人体受到危害程度等均可作为度量 污染的生物指标
2、土壤污染的类型
水质污染型 大气污染型 固体废物污染型 农业污染型 综合污染型
水质污染型
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受污染的 地面水体。 我国污水灌溉农田面积330余万hm2,占全国总灌 溉农田面积的7.3%,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水资源严 重短缺的海、辽、黄、淮四大流域,约占全国污水 灌溉面积的85%,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相应大中城市 的近郊区或工矿区。
第二节 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
一、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
灌水、固体废弃物(污泥、垃圾)、农药和肥 料以及大气沉降物等
二、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
1、物理迁移 2、物理化学迁移和化学迁移
(1)重金属与无机胶体的结合 非专性吸附和专性吸附
(2)重金属与有机胶体的结合 (3)溶解和沉淀作用
3、生物迁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