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文学史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
中国近代翻译史的历史演进分析
中国近代翻译史的历史演进分析中国近代翻译史是一段极具历史意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之中,中国的翻译事业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发展,推动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对这段翻译史进行历史演进的分析,以期向读者展现出这一时期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一、如何定义中国近代翻译史中国近代翻译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中国翻译事业所经历的历史进程。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翻译事业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不仅翻译出现了大量的新题材、新领域,而且翻译内容的形式和语言等方面,也都呈现出了多样化和丰富化的特点。
二、翻译的“穿越时空”特点1、近代中国翻译的国际背景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走上“开放”之路。
随着外国文化的涌入,使得中国人开始对外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由于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也促使着中国人对这些文化进行了更深入的理解,而翻译就成为了这种理解的重要途径。
2、翻译中的文化“传承”近代中国的翻译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便是“传承”。
中国文化曾被许多外国人称为“成书制度最完善、内涵最厚实的文化之一”,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之于世界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停滞不前。
而翻译,则是这种文化传承的“重器”。
三、近代翻译史的历史演进1、境内翻译和境外翻译近代中国翻译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界线是“境内翻译”和“境外翻译”的划分。
境内翻译以翻译中国古典著作为主,而境外翻译则以翻译外国文化传入中国为主。
这两种翻译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但在当时,由于境外翻译更能体现时代精神和文化现代化,更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2、从“名译派”到“实用主义”近代中国翻译史中,最著名的翻译派系便是“名译派”和“实用主义派”。
名译派主张将西方文化翻译成汉语,强调保持原汁原味的文学价值;而实用主义派则注重翻译的实用性和实际效果,更加重视对外流行、对内发展的利益。
这两种翻译观念在当时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但也为中国翻译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近代中国翻译家介绍及鲁迅翻译理论
傅雷在翻译中还讲究用字不重复。比如在原著中 两次出现表示“难过”的法语单词,他却在译文 中用“悲哀”和“苍凉”来区分。法语中对“难 过”不像中文分得这么细,但傅雷通过自己仔细 的阅读和精心的体会,准确体现了两种心情的差 异。什么心情用什么字,很有讲究。
“宁信而不顺” 来源
1931年3月,复旦大学教授赵景深在《读书 月刊》上发表了《论翻译》一文,文中说: “译得错不错是第二个问题,最要紧的是译 得顺不顺。” 鲁迅痛恨这种不负责任的乱译, 将其文的精义归纳为“与其信而不顺,不如 顺而不信”〔1〕(p567) 。在这种特殊的 情况下鲁迅针锋相对地提出“宁信而不顺” 〔2〕(p588),事实上是想告诉大家,如 果没有任何中间路可寻而只 有两个极端的话, 他是宁肯选择“信而不顺”的。
____马_建__忠_,__梁_启__超_____二人为中国的近代翻 译建立了理论和政治基础
__严__复____则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为中国
的近代翻译指明了“信、达、雅”的原则和 标准。“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 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 (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 (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 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 实践的影响很大,民国时期的译者将其奉为 圭臬,其影响绵延至今。
双关语,杨宪益采取了直译,然后注释的方法。如对
“王仁”这个人名的翻译,中文读者知道它代表“忘
仁”。杨宪益译作:Wang Ren (forgetting humanity),
而霍克斯则仅仅翻成Wang Ren。对于书名的处理,杨
译本直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霍译本为
中国近百年诗歌翻译理论综述
中国近百年诗歌翻译理论综述我国的诗歌翻译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越人歌》,汉代刘向的《说苑》记录了这首我国最早的译诗。
后来,进入北魏及唐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佛经的翻译活动也大量兴起,构成了我国古代丰富的经文、韵文翻译实践。
我国古代虽然诗歌翻译实践颇丰,也了很多翻译策略与经验,但并未形成系统的诗歌翻译理论。
近代以来,为引进西方诗作,推广我国诗歌艺术作品,许多译家学者开始了对诗歌翻译理论的探索。
总体来看,我国诗歌翻译脱胎于文学翻译,且两者的发展进程基本一致。
本文拟对二十世纪以来的诗歌翻译理论进行梳理概括,分三个阶段分别介绍该时期诗歌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直译与意译之争1919年爆发的新文化运动使得西方的思想和文学作品大量涌入中国,诗歌翻译作品激增,引发了各学者对诗歌翻译的思考与辩论。
这一时期,由于诗歌翻译理论基础的缺乏,针对诗歌翻译的讨论大多局限于直译与意译之争。
“直译”一词,因为鲁迅的大力提倡而得到了人们的拥护,也因为他“宁信而不顺”的理论,而遭到人们的误解和反对。
其实,鲁迅的所谓“直译”并非“死译”,不是死板地对照原文进行逐字翻译,原文多少字,译文也多少字。
1/ 5“直译”强调的是“信”,也即是对原文的忠实,是针对当时为迎合中国读者文化背景而在译文中歪曲原文的“乱译”怪象所提出来的。
正如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一文中,就其“宁信而不顺”理论解释道:“自然,这所谓‘不顺’,决不是说‘跪下’要译为‘跪在膝之上’……乃是说,不妨不象吃茶淘饭一样几口可以咽完,却必须费牙来嚼一嚼。
这里就来了一个問题:为什么不完全中国化,给读者省些力气呢?……我的答案是:这也是译本。
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
”意译则以传达原文本意本意及思想为宗旨,不受原文形式上的束缚,认为应给予译者适当的自由。
茅盾在其《译诗的一些意见》中明确提出意译一词:“我也赞成意译——对于死译而言的意译,不是任意删改原文,以意译之的意译;换句话说,就是主要在保留原作神韵的译法。
外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研究
外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研究一、引言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方式和跨文化传播工具,文学翻译在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外国文学的汉译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外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研究进行探讨,从历史、实践和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历史回顾文学翻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有了对印度佛经的翻译,虽然这并不是文学的范畴,但可以看出翻译对于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性。
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开始了对西方文学的翻译工作。
1902年,鲁迅翻译了《安徒生童话》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作品,并在此后的创作中深受影响。
20世纪初,翻译界有许多热心的译者,包括林语堂、郭沫若、胡适等,他们为中国读者介绍了许多西方文学经典作品。
三、实践情况1. 翻译的难点外国文学翻译的难点在于语言、文化和文学背景的差异。
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及对目标语文化、文学的深入了解,这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沉淀。
同时,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和内涵也需要恰当地传达给读者。
翻译方法包括直译和意译两种,在外国文学翻译中,意译普遍被采用。
因为文学作品的语言较为优美,难以直接翻译成中文,需要译者有创造性地转换语言和文化。
同时,意译也需要保持原作的思想内核和艺术形式。
3. 翻译的成果外国文学经过翻译后,能够帮助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化及思想,拓宽文学视野。
同时,文学翻译也可以推动中外作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学界的交流合作。
四、理论研究1. 文学翻译的目的文学翻译的目的是传达原作的艺术精神和思想内涵,同时也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
译者需要全面了解原作的文化信息和文学特色,同时通过良好的表达方式向目标文化传达这些信息和特色。
2. 文学翻译的价值外国文学翻译对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价值。
通过翻译,可以让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互相了解、交流、学习。
同时,文学翻译还能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研究。
文学翻译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具体包括语言、词汇、形式等方面。
中西翻译简史思考题十三章
中西翻译简史思考题十三章摘要:一、前言二、古代翻译简史1.周朝的礼仪翻译2.秦汉时期的边疆民族翻译3.魏晋南北朝的佛经翻译三、唐宋时期的翻译繁荣1.唐朝的官方翻译2.宋朝的科技翻译四、元明清时期的翻译发展1.元朝的蒙古语翻译2.明朝的西洋翻译3.清朝的满文翻译五、近现代翻译的变革1.近现代文学翻译的兴起2.民国时期的翻译改革六、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事业1.翻译工作的国家化2.翻译事业的繁荣发展七、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进步1.对外交流的扩大2.翻译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八、翻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1.文化传承与交流2.科技创新与国际竞争力九、翻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全球化与跨文化交流2.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十、结论正文:【前言】中西翻译简史是对中国翻译史的一个重要补充,它展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本文将从古代翻译简史、唐宋时期的翻译繁荣、元明清时期的翻译发展、近现代翻译的变革、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进步、翻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翻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进行阐述。
【古代翻译简史】在古代,翻译主要涉及礼仪、边疆民族以及佛经的翻译。
周朝的礼仪翻译为国家的礼仪制度提供了保障;秦汉时期的边疆民族翻译促进了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的佛经翻译则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的翻译繁荣】唐宋时期,翻译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朝设有专门的翻译机构,负责官方文件的翻译工作;宋朝则将翻译的重点转向科技领域,为科技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
【元明清时期的翻译发展】元明清时期,翻译工作继续发展。
元朝的蒙古语翻译为民族交流提供了便利;明朝的西洋翻译使中国逐渐了解西方文化;清朝的满文翻译为满汉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近现代翻译的变革】近现代,翻译工作开始关注文学作品的翻译,逐渐兴起近现代文学翻译的潮流。
民国时期,翻译改革不断推进,为翻译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事业】新中国成立后,翻译工作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3. “此无故不翻”
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的词语不用 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例如,“阎浮树”又名“胜金 树”,只产于印度等地,中国 没有这种树,所以采用音译。 同样,“槟榔”是印尼语的音 译,“葡萄”是大宛语的音译, “西瓜”是女真语的音译, “茉莉”和“昙花”是梵语音 译,等等。
这种彼有我无或彼无我有的文 化局限词,即只存在于一种文 化当中,而另一种文化中没有 的事物或概念,一般都采用音 译的方式,保持原文化的形态 和精神。
有些词语用音译能令人生尊重 之念,否则容易等闲视之,所 以对这类词语不用意译,而应 采用音译。
例如,“般若”跟汉语里的 “智慧”意思差不多,但有着 轻重之分。
“所谓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 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 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 慧。 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 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这不 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 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
2)定公译之例
一是音译要统一,外文以英语为 准,中文以京语(即国语或官语) 为准,而制一中西对照表,以 为参照。
二是对译之名,虽间有声读之误, 而依约定俗成之例,仍可沿用。
在近代译学理论史上,直译意译一 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涉及 这个问题论旨如此全面的,当推梁 启超。
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 《佛典之翻译》中,首次总结了古 代佛经翻译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直 译和意译的交替。
清末民初翻译家(林纾、严复、梁启超、马 建忠、周氏兄弟、王国维、苏曼殊、周桂笙等)
民国时期翻译家(鲁迅、林语堂、茅盾、瞿 秋白、郭沫若、朱光潜、胡适、郑振铎、董 秋斯、梁实秋、朱生豪等)
新中国成立后翻译家(傅雷、钱钟书、季羡 林、杨宪益、叶君健等)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中国翻译简史3
中国翻译简史31840年鸦⽚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战争失败后,⼀批忧国忧民的先进⼈⼠⾯对民族危亡,图⾃强、谋复兴,积极推动翻译和传播西⽅⾃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培养早期翻译⼈才,在近代翻译史上开创了西学翻译的⾼潮,使中国近代向西⽅国家寻求真理的历程进⼊了⼀个新的阶段。
鸦⽚战争的失败促使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推⾏洋务运动,促成西⽅的科学技术再⼀次传⼊中国。
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成为晚清新式知识分⼦最典型的西学观点。
洋务派认为学到西⽅的坚船利炮之技艺,就能“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官派留学⽣,培养了⼤批学者型翻译家。
从19世纪60年代起,开办讲习外语、军事、⼯艺的新式学堂,如京师同⽂馆(1862)、上海⼴⽅⾔馆(1863) 、⼴州同⽂馆(1864), 江南制造局翻译官(1867)等。
同时派遣⼤批留学⽣赴英、法、美、德等国学习军事、技术、⾃然等科⽬。
设译书局、翻译西籍,传播西⽅科学,沟通中西⽂化。
清朝最早创建的翻译馆是俄罗斯⽂馆,后在京师同⽂馆、天津⽔师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等校均创设译书局(翻译学馆),专门从事西籍翻译,有组织、有分⼯、系统译介西学的精华。
中外合作译书,发挥各⾃优势,造就⼀流科技翻译家。
各译书局聘请⼀批外国来华教会⼈⼠和汉学家担任教习,或主持馆务,并与中国教习合作,从事西学翻译⼯作,对清末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同时早就了⼀批中国⼀流科技翻译家。
他们的历史功绩和翻译成就为后⼈敬仰。
其中杰出的代表有李善兰、华蘅芳、徐寿。
),清代杰出的数学家,科技翻译家,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他⾃幼通晓数学,15岁⼜习《⼏何原本》。
1852年在上海客居期间,结识英国⼈伟烈亚⼒等⼈,与他们⼀起探讨中西学术,并与伟烈亚⼒合作续译《⼏何原本》后九卷,于1856年译成,翌年出版,最终完成徐光启未竟之业。
还译有英国数学家棣么⽢《代数学》13卷,美国数学家罗密⼠的《代微积分拾级》18卷,使西⽅近代符号代数学、解析⼏何学、微积分学第⼀次传⼊我国。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兴盛及其原因
作者: 程翔章
作者机构: 华中师大文学院430079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页码: 95-98页
主题词: 翻译文学;中国近代;梁启超;文学期刊;小说界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清政府;政治小说;新式学堂;晚清小说
摘要: <正>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伴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和谴责小说的勃兴,中国近代文坛上兴起了翻译文学.说到翻译,其实在我国的历史很悠久.据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周朝:“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当时朝廷里还设有专门的官职,称作“象胥”,即今天所谓“翻译”,故后世常称翻译人员为“象胥之才”.不过,当时的翻译仅限于。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中国翻译史有史籍记载的已长达三千余年,早在史前三皇五帝时代就存在翻译活动。
(中国翻译史话)一般认为,“五四”以前,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第一次高潮始于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盛行。
据史家考证,最早的佛典汉译始于东汉桓帝年间的安世高,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梁皎慧,高僧传),但其主要偏于直译。
继安世高之后译经的是支娄迦谶,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即多音译。
中国佛经翻译史上,一直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继安世高、支娄迦谶之后的又一译经大师支谦“颇从文丽”,开创了不忠实原著的译风,对三国至西晋的佛经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翻译中的“会译”(即将几种异译考校对勘,合成一译)体裁,以及用意译取代前期的音译.也均由支谦始。
到了前秦时代,佛经翻译由私人事业转入了译场翻译,释道安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创译场制度,采用“会译”法来研究翻译。
他主张严格的直译,并总结汉末以来的译经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指出五种容易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的情况和三种不容易处理的情况。
释道安晚年时请来天竺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继道安之后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集体审校的先河。
罗什倾向意译,其译经重视文质结合,既忠实于原文的神情,读来又妙趣盎然,能“以实出华”,传达原经的文体美和修辞美。
他反对前人译经时用“格义”(用中国哲学的传统概念比附和传译佛学概念)的方法,创立了一整套佛教术语。
隋唐时期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
隋代历史较短,译经不多。
其中彦琮提出“八备”,即做好佛经翻译工作的八项条件,在我国译论史上最早较全面地论述了翻译活动的主体——翻译者本身——的问题。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事业达到顶峰。
出现了以玄奘为代表的大批著名译者。
玄奘即通称的“唐三藏”或“三藏法师”,他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远度印度学佛求经.十七年后归国。
中国近代翻译史
梁启超
▲ 生平简介: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 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 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 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 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
经学、法学、伦理学、 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
鲁迅
▲ 生平简介:
▲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 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十七岁之前曾用名周樟寿,后 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 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 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 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着作约 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 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 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可谓知 言。
翻译成就
▲ “严译八大名著”: ▲ 赫胥黎的《天演论》 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
《群学肆言》 约翰穆勒《群已权界论》、《名学》甄 克斯《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 耶芳斯的《名 学浅说》 ▲ 翻译理论: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信、达、 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影响 很大。
翻译成就
▲ 最初他在《新小说》杂志发表小说译作,后任《月月 小说》译述编辑,专事西方小说翻译,以西方侦探小 说译介最勤,最早输入并确立“侦探小说”一词,又首创 以白话直译西方小说,并注重儿童读物译介。
▲ 译著有《毒蛇圈》、《八宝匣》、《失舟得舟》、 《左右敌》、《海底沉珠》、《红痣案》、《含冤花》 等多部小说。《一千零一夜》的欧洲译本是在上世纪 初被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个中译本的译者就是周桂笙。
中西方翻译史
1.1古代翻译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
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
1.2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的宗教翻译公元四世纪出现了《圣经》的多种拉丁文译本,其中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钦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1.3中世纪西方翻译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门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三个高潮。
于是,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类似与巴格达的“翻译院”),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1.4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
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普遍展开的十六世纪及尔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峰。
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大古代和当代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于1522至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
在法国,文学阿米欧先后用了十七年(1542-1559年)时间,译出了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查普曼1598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罗里欧1603年所译蒙田的《散文集》,乃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群灿烂的明星。
而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的翻译出版社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上又一次大发展。
它以其英语风格的地道、通俗和优美赢得了"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的盛誉,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代翻译述略(3)
英语知识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翻译相比,近代的文学翻译显得姗姗来迟。
虽然汉唐佛经翻译中不少作品文笔空灵,词藻华美,其中不乏文学的成分,特别是譬喻文字和传说故事,更具文学色彩,它给中国文学注入了新血液,带来了新生机,并对尔后的中国小说、戏剧创作和俗文学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佛经本身并非文学。
明末清初的翻译西书主要是自然科学,也未涉及文学。
而在近代时期,从19世纪70代起,就开始有了中国人自己翻译的诗歌和小说。
甲午战争之前,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仍然很少,据目前所知,由中国人翻译、独立成册的翻译文学,只有小说《昕夕闲谈》和长诗《天方诗经》两种。
文学翻译较一般翻译为难。
近代两位著名的文学翻译家苏曼殊和周桂笙都曾感慨于文学翻译之难。
翻译难,翻译诗歌和小说尤难。
周桂笙说:“夫译书极难,而译小说书尤难。
苟非将原书之前后情形,与夫著者之本末生平,包罗胸中,而但卤莽从事,率尔操觚,即不免有直译(按实指死译)之弊,非但令人读之,味同嚼蜡,抑且有无从索解者矣。
”[4]梁启超也说过:“翻译本属至难之业,翻译诗歌尤属难中之难。
本篇(指拜伦的《瑞志安》)以中国调译外国意,填谱选韵,在在窒碍,万不能尽如原意。
”[5]甲午战争后,翻译文学才陆续出现。
1896年张坤德翻译的柯南•道尔(1859-1903)的四篇侦探小说在《时务报》上陆续刊发(后两篇刊于1897年)。
1899年,林纾与王寿昌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正式出版。
后者的问世揭开了翻译文学的新纪元。
20世纪初,翻译文学如雨后春笋,迅速形成繁荣的局面,其数量之多,大约相当于自明末清初以来三百多年间所译西方科学著作(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
三、近代文学翻译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翻译文学当开始于19世纪的70年代。
这之前,虽有少数翻译文学作品问世,如1840年前后在广州出版的《意拾喻言》(英国人罗伯特•汤姆译)、1853年在厦门出版的英国作家约翰•班杨的小说《天路历程》(传教士译)、1868年翻译的美国诗人亨利•朗费罗的《人生颂》(英国人威妥玛译)等,因系外国人所译,都不能视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
中国文学外译历程-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中国文学外译历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文学外译是指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并在国际上传播的过程。
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引起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因此,中国文学外译一直是跨越国界、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中国文学外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后的汉朝时期,中国古代文学就开始出现译作,例如将佛教经典翻译成汉字。
而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学作品的翻译越来越多地引入了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外译风格。
中国文学外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初期,中国文学外译主要集中在对佛教经典和历史文献的翻译上,这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各地对中国文学的了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到了现代,中国文学的外译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了古代文学作品,还包括了现当代作家的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
同时,随着翻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国际交流的加强,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文学外译的影响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中国文学的外译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使得国际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
其次,中国文学外译也为中国作家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推动了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
此外,中国文学外译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综上所述,中国文学外译是一个漫长而又不断发展的历程。
通过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学外译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翻译水平和技术,加强人才培养,以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学外译事业的发展,并为更多国家读者带来中国文学的魅力和智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和安排方式,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所呈现的内容和逻辑顺序。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1. 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概述中国文学外译的历程和发展。
西方文学作品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史
西方文学作品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史自1840年以后,西方文学作品开始进入中国,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这些作品被广泛传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西方文学作品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史。
19世纪中叶,中国的思想界和文化界急需新的思想和文学作品,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因此,当时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翻译活动,许多西方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包括莎士比亚、雨果、莫泊桑、福楼拜等作家的作品。
这些翻译的作品主要在书院和学堂中传播,由于绝大部分中国人不识英文和法语等西方语言,翻译成中文的西方文学作品就成为其普及的首选。
除此之外,这些翻译作品还通过报纸和杂志等媒体传播到广大读者。
19世纪末,西方文学作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当时,许多知名文学家和学者开始将西方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技巧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例如,鲁迅、茅盾、郁达夫等知名作家都曾受到欧洲文学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也被广泛传播。
此外,在20世纪之初,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也促进了西方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这一时期,许多中国学者开始探索文化的多元性,并将西方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创作,如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些作品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引发强烈的反响,被广泛传播。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除了书院、学堂和媒体,西方文学的传播还得益于中国的现代版图的扩大。
因此,当时的城市和城镇成为西方文学传播的重要场所。
在这些地方,许多书店和藏书阁开始销售西方文学作品,使其得以被更广泛地传播。
总之,西方文学作品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史是一个充满曲折和变化的历程。
不仅仅是翻译作品的逐渐被接受,还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流,这一历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及其对当今译学的启示
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及其对当今译学的启示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不同时期的翻译实践。
以下是中国翻译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对当今译学的启示的详细阐述:1.古代翻译:古代中国的翻译主要集中在对外文献的翻译和传播上。
早期的翻译主要涉及佛教经典的翻译,如鸠摩罗什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的翻译事业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古代翻译注重忠实传译,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精确性,这对当今译学提醒我们要尊重原文,准确传递作者的意图。
2.明清时期的翻译:明清时期,中国的翻译范围扩大到科技、文学、哲学等领域。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翻译家和翻译作品,如李时中、顾炎武、严复等人的翻译活动。
他们注重翻译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强调对原著的理解和再创造,对当今译学的启示是在翻译中要注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3.近代翻译:近代中国翻译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
翻译家们开始注重对西方科学、文学、政治等领域的翻译,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这一时期,胡适、鲁迅等翻译家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强调翻译要贴近当代社会需求,注重译者的主体性和对译文的创造性处理,对当今译学的启示是要关注翻译的文化交流功能和社会影响力。
4.当代翻译:当代中国翻译面临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挑战,翻译范畴更加广泛,包括文学、商务、科技、电影等各个领域。
当代翻译注重跨文化交流,强调译者的文化素养和多样性。
同时,翻译研究也更加理论化和专业化。
对当今译学的启示是要关注翻译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翻译效率,注重翻译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
总体来说,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对当今译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在翻译实践中要尊重原文、准确传递作者的意图;注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关注翻译的文化交流功能和社会影响力;关注翻译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翻译效率;注重翻译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
这些启示有助于我们在当今多元化、全球化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翻译工作,并推动翻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翻译史第三,四个时期
第三个时期“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运动的一个新起点,也是我国近代翻泽史的分水岭。
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就所翻译的内容们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刀:始翻译介绍到中国来。
原苏联等同的文学作抓也逐渐有了汉译本.一些世界名著也有了较多的汉译本:就泽作的语言而言.白话义在译作中己出了统治地位。
这一时期的翻译,对当时中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以及唤起民众,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都产生丁深远的影响。
这一—i付期的主要译作有:1.社会政治著作。
除“万四”前夕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汉译本又有多次再版外,还翻译了《资本论入门》、《丁钱劳动与资本》、《俄国共产党党纲》、《左派幼稚病》、《帝国主义论》、《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沦巾国》等马列主义著作。
2文学作品方面。
随着“五四”以后文学革命运动的发展,世界进步文学和俄罗斯苏维埃文学逐渐被介绍到我国束、其中尤以俄罗斯文学和法国文学介绍得最多,影响也最大。
俄罗斯著名作家普希金及其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托尔斯泰及其作品《战争与和平》、果戈里及其作品《钦差大厦》、居格涅夫及其作品《父勺子》,以及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法捷耶夫的作品也在这个时期翻译介绍过来,法国著名作家英里哀及其作品《伪君子》、巴尔扎克及其作员《高老头》、大仲马及其作品《基度山伯爵》、雨果及其作品《悲惨世界》。
东方各国的优秀作品,如《天方夜谭》、印度泰戈尔的《新月集》等泽本也在这—‘时期与广大小国读者见面了。
深圳翻译公司在介绍翻译上述作品中,我同很多作家、翻译家为此做出丁卓越的页献。
这—时期的主要翻译家有:鲁迅先半不仅是‘依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
鲁迅一牛翻译丁十四个国家的近一百名作家的二百多部作品,包括小说、故事、诗歌、戏剧、童话、科幻、文学理论等。
鲁迅先午对翻译工作的态度是十分谨慎和严肃的。
他把翻译外国作佩比作普岁米修斯,咨来大火,传播人间。
史家眼光与文学定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视域下近代翻译文学的研究史
关 键词 : 近代翻译 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 究史; 研 源流话语 ;缘起
中 图分 类 号 : 0 . 1 99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34 ( 0 2 0 — 11 0 10 — 2 0 2 1 )4 0 2 — 5
以色列 学者埃文 一佐 哈尔 曾经 指 出, 为文学史上一支基 之天下 , 必 以译书为强 国第一要 义” 作 则 。在梁 启超 、 康有 为等维 本 的形成力量 , 翻译 文学 在某一文化 内形 成高潮有三种特定条 新派的发扬蹈厉 ; 严复 、 林纾 、 周桂笙 、 马君武 、 苏曼殊等 名家的 件: 一是 当某 一民族或 国别 文学处 于发展 初期 ; 二是 当该种 文 躬行 实践下 ; 无数 社团 的推举 、 译介 ; 类报纸 、 各 期刊 出版的刊 学觉得 自己处于边缘或 “ 弱势” 阶段 或二者兼 而有 之 ; 三是 当该 发 、 连载 , 行单 行本为其造势 , 成为各级各类 国文教科书 的 发 并 种文学处 于某种转折 时期或危 机时期 或一种 文学真空 时期【 课程资源 ……近代翻译开启了外来思潮 、 l 】 。 文化与本 土传 统的对 二 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 的第一 次兴盛发生在 清末 民初 阶段 , 并 话 的序幕 , 推动 了本土精神 文化谱 系的演进 。翻译 文学 作为二 在短期 内成为文学场域 中不可低估 的力量 , 就是通常意义上 的 十世纪初译介 工作的一部分 , 既是 清末民初 以来 中国文学发展 “ 近代 翻译文学 ” 在 当时的特定历史 环境 下 , 。 通过文学翻译 , 异 的先导 , 又是其重要 内容之一。由此 , 对这一时期翻译文学的梳
书写策略的问题 。
一
八章“ 翻译文学 ” 概述 了文学革命 以前 翻译文 学的起 因、 发展和 特点, 主要 以严 复 、 纾 、 林 苏曼殊 和马君 武 四家为代表 , 较为简
文学 翻译
文学翻译一、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翻译翻译文学,是从跨国界、跨文化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一种文学概念。
它是一种文本形态,而不同于“文学翻译”。
[1]中国的翻译文学,最早可以追溯至《左传》等古典文献里的零星记载。
东汉开始的佛经翻译,包含了丰富的文学内容,诸如《法华经》、《维摩诘经》、《盂兰盆经》等堪称佛教文学的代表作。
五四时期,由于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强力推动,新文学开创基业的急切需求,以及新闻出版业与新式教育的迅速发展,翻译文学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局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迈进了一个新纪元。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史家意识到翻译文学的重要性,把翻译文学列入文学史框架,如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4月)与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北平杰成印书局1933年9月),分别将“翻译文学”列为第8章与第7章。
然而,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形成的过程中,翻译文学却反而受到不应有的冷落。
截止目前,有220种以上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在通史性质的著作中,没有一种为翻译文学设立专章;有的著作只是把翻译文学作为五四新文学的背景来看待,而当述及第二、三个十年时,就看不见翻译文学的踪影了。
然而这种大起大落没有得到任何解释。
究其原因,是人们一直否认翻译文学的存在,而且从不认为文学翻译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二、翻译文学不同于外国文学在中国文学领域,翻译文学被视为外国文学本身,很多人认为翻译文学就是外国文学,直接将二者等同起来,这也是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受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翻译家及翻译活动的地位与价值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承认。
随着时间的推移,翻译文学等同于外国文学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而逐渐被舍弃,翻译活动及翻译家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重视,“但此种前提所造成的'体制’犹存,即中文系开设的翻译文学课程依然叫作外国文学”。
毫无疑问,翻译文学来源于外国文学,两者之间有着客观、不容否认的密切关系,但是译作不是原著本身。
中国翻译发展史综述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中国翻译发展史综述刘傲然1 张卓然2(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摘 要:中国翻译发展绵延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整个翻译历史,从翻译起源,即佛经翻译的传入,发展至今,中国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本文将以时间为轴,从古代译论、近代译论、现代译论和当代译论四个阶段对中国翻译的发展历史进行综述。
在飞速发展的当代,翻译研究者只有清楚地了解翻译历史,才能为翻译的长足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关键词:中国翻译;发展历史;综述翻译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
陈福康(1991:49)将中国翻译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阶段。
其中古代时期包括从东汉到宋朝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近代时期是鸦片战争至清末的西学翻译;现代时期是五四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的文学翻译,当代即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四十年间的议论。
本为将以时间为节点,将古今翻译思想进行对比,研究各个时期翻译思想的变化与发展,对传统译论进行研究。
一、古代译论(一)东汉至宋朝的佛经翻译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汉译佛经也就成为了中国翻译历史的起源。
在佛经翻译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一直都存在着“文质之争”,即“直译”与“意译”之间的争论。
佛经翻译初期,翻译理论一般近乎于 “死译”的直译为主,导致译文并不能使用通顺流畅的汉语进行表达。
据此,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理论。
说明道安意识到译文应做到符合国家民众需要,适应不同的时代,同时还不能失去佛教的原旨。
发展至后秦时期,鸠摩罗什成为了意译的主要代表。
他认为译籍应符合汉语习惯的地道汉语表达方式,经文才能为广大百姓所接受。
唐代时期主要代表玄奘,提出了“五不翻”理论,还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标准,意指译文继续忠实于原文,又需要通俗易懂。
由此可见,这时候的翻译理论已经发展成为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佛经翻译以东汉末年为起点,唐朝到达鼎盛时期,宋代得到完善之后进入尾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开国以后,这类的翻译机构沿袭未变。1757年 (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建立了“俄罗斯文馆”,直 接隶属于内阁管辖,为清政府培养俄文译员,为外 交服务。
京师同文馆成立的同时,外省有见识的官员也注意 到了引进外国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翻译 人才、开展翻译活动的必要性。
翻译馆,人各一室,日事撰述,旁为刻书处,乃剞 劂者所居。口译之西士则有傅兰雅(John Fyer,1839-1828)、林乐知(Roung J. Allen)、金楷理(C.L. Kreyer) 诸人,笔受者则为华若汀(蘅芳,1833-1902)、徐雪 村(寿)诸人,自象纬舆图格致器节兵法医术,罔不搜 罗毕备,诚为集西学之大观。
同文馆自开馆以来,主要任务是译书。据记 载,同文馆存在期间,该校师生承担了外事 电报、文件的翻译,还翻译出版了大量的政 治、法律、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图书,译书数 量不多,仅有近30部著作,包括未译完和未 出版的在内。学生毕业后,视其学习成绩分 配到外交机关、电报局、邮政局、制造局、 船政局、军事学校等部门任要职。
据1888年《同文馆题名录》记载,该年有注册学生 125人,教习19人,其中8位属英、法、德、美等国 人,藏书有中文书300册,西文书1700册,并有各种 语文的报纸和杂志。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外语, 但也学习中国语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课程。 学生在学习期间,有较多的翻译实践机会,如笔译 文件资料,随同外交使节出国担任口译,接待外国 来宾等。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1865年(同治四年),曾国藩在上海建立了江南制造 局。1867年,设立了翻译馆,开始翻译西书,采取 对译的方式译书(西人口译,华人笔述)。由徐寿 (1818-1884)主持翻译工作,先后翻译刊印图书资料 200余种。据统计,自然科学译书占80%以上。
徐寿精通业务,翻译馆组织严密,工作人员各有专 责,其工作形式类似古代翻译佛经的译场。据史料 介绍:
( T.S.
开始只有英文馆,学生只有10名,全部是十三四 岁的八旗子弟。
1863年,增设法文馆、俄文馆,学生也是各10名。
1867年,增设天文算学馆,从此开设了一些自然 科学课程,学生增加到120多人。
1872年,增设德文馆。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再设东(日)文馆。
同文馆是中国翻译史上继四夷馆(明代永乐五年设立) 之后的第二个外语学校,它具有双重任务,既培养 外语和科技人才,也从事翻译工作,学制为8年。
近代翻译文学
主讲 朱健平
目录
第1节 同文馆和其他翻译机构 第2节 翻译文学的滥觞
第1节 同文馆和其他翻译机构
从19世纪后期至五四运动,在中国翻译 文学史上,是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时期, 是中国翻译文学历史的初级阶段。在这 个阶段,涌现出一批翻译机构和著名的 翻译家及其译作。在诸多的翻译机构中, 最有影响的首推京师同文馆。
中国建立专门翻译机构的历史悠久。
先秦古籍中记载有“象寄”、“象胥”等对专门从 事翻译工作的官员的称呼;汉代有“译官”、“译 史”等职官名称,这些人员都有其隶属的机构。
后来,为翻译佛经设有译场,由精通教义和梵文的 高僧主持。
随着外事工作的开展,政府建立了为外事服务的翻 译官署,如明代就有“四夷馆”,负责培养翻译人 才,主持来往外交文书的翻译。
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了广方言馆,聘请外籍 教师和中国教师讲授外国语文、外国史地、自然科 学和应用科学技术知识。詹天佑就是从该馆毕业后 被派赴美国留学的。
1864年,两广总督瑞麟在广州也设立同文馆。
1866年,福州设立船政学堂,严复就曾在这个学堂 毕业。
这些学校虽然也组织师生翻译、刊印图书资料,但 它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培养外语人才,还不是专门 的翻译机构。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 北京,同文馆的师生被迫遣散。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把同文 馆并人京师大学堂,改组为译学馆,同 文馆存在40年之久(1862-1902)。
同文馆的兴办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发挥了 重要作用。作为近代的译书机构,有开先河 之功。
美 国 传 教 士 丁 韪 良 ( William Alexander Ravsons Martin,1827-1916) 翻译 的 《万 国 公法》是我国第一部讲国际关系方面问题的 图书。
翻译馆的译书以科技类为主,主要为军工制造提供技 术资料。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译西书》中说到“专以兵为主, 期间及算学、电学、化学、水学诸门者,则皆得资以 制造,以为强兵之用”。
洋务派认识到中国旧的学术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为了把近代军事工业长期维持下去,翻译馆开始翻译 西方科技书籍。
同文馆的建立及其作用
同文馆于1862年(同治元年)在北京成立,由清 政府直接领导和管理。它是在恭亲王 的奏 议下设立的。
19世纪后期,中国门户开放,外事活动频繁。 、左宗棠、李鸿章、沈葆
祯等人有感于外国列强“船坚炮利”,主张引 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兴办洋务,而急需大量的 懂得外国语言文字的专门人才。为此, 等 人于1861年(咸丰十年)联名上书奏请创立同文 馆:
同文馆培养了大批翻译人才,并通过外语教 学和翻译活动响。
其他翻译机构的建立
1.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2. 强学会 3. 南洋公学译书院 4. 农务公会 5. 大同译书局 6. 商务印书馆 7. 译书局 8. 广州益知学会 9. 墨海书馆 10. 广学会 11. 岳麓书院译学会
查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 言不通,文字难办,一切隔膜,安望其 能妥协。……闻广东、上海商人,有专 习英、法、美三国文字语言之人,请饬 各该省督抚挑选诚实可靠者,每省各派 二人,共派四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 并于八旗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岁以 下者可各四五人,俾资学习。
1862年, Burdon)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