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室内声学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响半径
Q 4 = 2 R 4πr
rc = 0.14 QR
4、求混响半径 rc的意义 降低室内噪声时: 1)若接收点在rc 之内,由于接收到的主要是直达声, 用增加房间吸声量的方法没有效果; 2)如果接收点在rc 之外,即远离声源,接收到的主 要是反射声,用增加房间吸声量的方法能明显降噪。
吸声降 噪依据
2、对于存在地面反射的情况,有:
W I= 4πr 2
L P = LW − 20 lg r − 8
I=
W 2πr 2
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减少6dB。
【例】:在户外距离歌手10m处听到演唱的声压级为86dB,在距离 80m处的声压级为多少? 解:室外声场——自由声场;点声源,距离增加一倍,减少6dB; 10m—86 20m—86-6=80 40m—80-6=74 80m——74-6=68dB。
例题 【例题】:据测定,某大厅内稳态声场衰减35dB 时间为1.0s,根据混响时间定义,可知该厅混响时间为 多少秒? 解:1/35=T60/60 T60=1.7s
例题 【例题】:据称,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总容积为150000 立方米,其空场混响时间为11.7s(500Hz),满场时为 6.3s,请推算当满场时,教堂内坐了多少人? 解: 空场: T601=0.161×V/A1=0.161×150000/A1=11.7 A1=2064.1 满场: T602=0.161×V/A2=0.161×150000/A1=6.3 A2=3833.3 n=1769.2/0.4=4423人
而一般要求 LP = 60dB 基本满足要求,不需电声设备。
三、混响半径rc 混响半径
讨论稳态声压级计算公式3种情况 ——引入混响半径
1、当r较小(靠近声源)O,直达声大于混响声,以直达声场 为主——随着距离r的增大,混响声作用逐渐加强
Q 4 = 2 R 4πr
2、当r较大(远离声源),直达声小于混响声,以混响声场为 主——声压级大小主要决定于室内吸声量大小,与距离无关 3、直达声与混响声作用相等处距声源距离称 “混响半径”rc 。
T60 —— 混响时间(s); V —— 房间容积(m3); A —— 房间总吸声量(m2); α —— 房间平均吸声系数; 赛宾公式
S1α 1 + S 2α 2 + LL + S nα n α= S1 + S 2 + LL S n
S1 、S2 … Sn —— 室内各界面不同材料的表面积(m2) α1 、α2 …αn —— 不同材料的吸声系数(m2) 观众吸声: A观=n·Aj——单个座椅吸声
声音在房间内的反射 一次 二次 三次
三、 室内声音反射的几种情况 室内声学常利用几何作图的方法,主要研究一次或二 次反射声分布情况。
几何声学 几何声学:用声线的方法来研究声波在空间的传播(空 间分布) 。 使用几何声学方法时应注意: 1)声波所遇到的反射界面、障碍物尺寸比声音的波长 大得多。——适合中、高频。 如:63~125Hz低频声,相应的波长为5.4~2.7m,在一个 各个表面尺寸均小于声波波长的小房间,几何反射定律 不适用。——通常大房间可用几何声学研究。 2)仅考虑反射,忽略波动性。
消声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声音在房间内的反射
当一声源在室内发声时,声波由声源到各接收点形成了复杂 的声场。任一点接收到的声音都可看成由三个部分组成: (1)直达声:声源直接到达接收点的声音,不受室内界面影响, 遵循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2)早期反射声:一般是指直达声到达后,相对延迟时间50ms (音乐声可放宽到80ms)内到达的反射声,对直达声起加强作 用。——前次反射声 (3)混响声:早期反射声后陆续到达,经过多次反射后的声音 统称为混响声。有些场合除直达声外,反射声统称为混响声。 比较混响声 与回声 混响声:有 益反射声 回声:强短延时 反射声,有害
R:房间常数
S ⋅α R= 1−α
1)点声源 2)连续发声 3)声场分布均匀
4 Q L p = LW + 10 lg + 2 R 4πr
4 Q L p = 10 lg W + 10 lg + + 120 2 R 4πr
3、意义:
R
通过对室内声压级的计算,可预计所设计大厅内能 否能达到满意的声压级及声场分布是否均匀,如果采用 电声系统,还可计算扬声器所需功率。 4、应用 (1)求指定位置LP ; (2)保证指定位置LP ,求W; (3) 吸声降噪的理论依据。
α
(2)伊林公式
讨论:
0.161V T 60 = − s ln(1 − α )
仅考虑室内吸声
当α趋近于1时,ln(1-α)趋向于∞,使T60 趋向于零, 与实际 物理过程相符,故平均α无限制——适用于方案设计阶段。
(3)改进的伊林公式——适用于施工图阶段 考虑空气吸声
α
0.161V T 60 = − s ln(1 − α ) + 4mV
【例题】 位于房间中部一个无方向性声源在频率500Hz的声功率 级为105dB,房间总表面积为400m2,对频率为500Hz声音的平均 吸声系数为0.1。求: (1)在与声源距离3m处的声压级? (2)混响半径是多少? [解] (1)该声源的指向性因数Q=1,将各已知数据带入公式,
例题
LP = Lw + 10 lg(
1、计算公式: 态声压级的计算公式为:
由直达声场和 混响声场组成
当室内声源声功率一定时,稳态时,室内距离为r的某点稳
LP = Lw + 10 lg(
Q 4πr 2
+
4 ) R
指向性因数:Q Q=1(房间中心—自由空间); 2(壁面中心——半自由空间); 4(两壁面交线——1/4自由空间); 8(角落上——1/8自由空间) 公式应用前提:
2、计算公式 (1)赛宾公式
赛宾——美国物理学家,发现混响时间近似与房间 体积成正比,与房间总吸声量成反比,并提出混响时间 经验计算公式——赛宾公式。
讨论:T60∝V,T60∝1/A
0.161V T 60 = A
当α趋近于1时,T60=0.161V/A=C(常数) 而实际物理过程,α趋近于1时,T60=0 适用于平均α<0.2 ———规划阶段使用
4 Q L p = 10 lg W + 10 lg + + 120 2 R 4πr
S ⋅ α 6257 × 0.232 = = 1890 m 2 1−α 1 − 0.232
R=
S = 6257m 2 r = 39m Q = 1
求得:
W = 340 × 10 −6 W
LP = 58.8dB
(二)声波在室内封闭空间的传播 与室外情况不同,形成“复杂声场” 与室外情况不同,形成“复杂声场”。 1、距声源同样的距离,室内比室外响些。 2、室内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不会马上消失,会有一个交混 回响过程。 3、房间较大,且表面形状变化复杂,会形成回声和声场分布 不均,有时出现声聚焦等。 以上现象源于:封闭空间内各个界面使声波被反射或扩射。 以上现象源于:封闭空间内各个界面使声波被反射或扩射。
r = 39m 2 4 S = 6257m Q L p = 10 lg W + 10 lg + + 120 2 R 4πr
例题
【例题】 某观众厅体积为20000m³,室内总表面积为6527m²。已知 500Hz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232,演员声功率为340微瓦。在舞台上发声, 求距声源39m处(观众席最后一排座位)的声压级。 解:
第二节 室内稳态声压级计算公式及混响半径 一、室内声音的增长、稳态和衰减——统计声学
从能量角度,考虑室内声源开始发声、持续发声、停止 等情况下声音形成和消失的过程。
二、稳态声压级计算公式 当声功率级为Lw的点声源在室内连续发声,声场 达到稳态时,距声源为r米的某一点的稳态声压级,可 近似看作由直达声和混响声两部分组成。 直达声强度与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而混响声强度 则主要取决于室内吸声情况。
相距为L的两平行墙面间驻波产生的条件:L=n·λ/2
图中竖线处,均是始终 不振动的点,声压为零,称 波节;两波节间中点处,有 固定的压力起伏,振幅达到 最大,称波腹。——振动加 强——共振
第四节 房间共振 ——无法用几何声学解释 ——什么样的房间出现共振现象。 一、共振 1、定义:当某一频率与房间本身固有频率(共振频率或简 正频率)相等时,该频率处就发生共振现象——振动加强。 2、驻波:由两列同频率、同振幅的声波相向传播叠加而形 成。——同一条直线入射波、反射波相向传播时,入射波、 反射波叠加后形成的波
(三)建筑声学 室内声学中,可用几何声学、统计声学和波动声学的 理论加以分析。但对于建筑师来讲,可少些关心复杂的理论 分析和数学推导,重要是在于弄清楚一些声学基本原理, 掌握一些必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计算公式,特别是弄 清楚物理意义。
1. 几何声学:声线法(虚声源法),主要考虑声音的反射,特别是 一、二次反射。——考虑重点 2. 波动声学:利用声音的波动性解释一些声学现象,如声衍射(绕 射)、驻波。 3. 统计声学:从能量角度分析室内声音的状况,增长、稳态和衰减 三个过程。
混响时间长,将增加音质丰满度,但过长,会影响听音清 晰度。 混响时间短,有利于清晰度,但过短,会使声音显得 干。——根据厅堂用途来选择合适混响时间
《专业英语》关于混响时间的定义: The time it takes for an initial sound to fade out is called reverberation time。
Q
4πr 2 1 4 LP = 105 + 10 lg( 4π × 32 + 400 × 0.1 /(1 − 0.1) ) = 105 + 10 lg(0.0088 + 0.09) = 95dB
+
4 ) R 得:
Q
(2)由公式
4πrc 2
1 4πrc 2
=
=
4 ,带入数据,得: R
4 400 × 0.1 / 0.9 0.885 = 0.94m
以扩散声场为假设条件: 1)声能密度在室内均匀分布。即在室内各点上,声能密度处处 相等; 2)在室内任一点上,来自各个方向声强都相同。
2)计算用材料吸声系数与实际情况有误差,一般误差 在10%~15%。
混响室——模拟扩散声场的实验室
4、计算RT的意义: 1)“控制性”地指导材料的选择与布置; 2)预测建筑室内的声学效果; 3)分析现有的音质问题。
第二章 室内声学原理 第一节 室内声场 第二节 室内稳态声压级计算 第三节 混响时间计算 第四节 房间共振
第一节 室内声场
一、声音在室外与室内的传播 (一)声音在室外空旷地带的传播
1、随与声源距离的增加,声能发生衰减。 对于点声源,无地面反射有: 自由声场:室外露天 (自由空间)声音的 传播。
LP = LW − 20 lg r − 11
rc =
第三节 混响时间的计算公式
一、混响过程: 声源在室内发声后,由于界面反射与吸收的作用,使室内声 场经历逐渐增长——稳态; 若声源停止发声,声音不会立即消失,而要经历逐渐衰减的 过程——混响过程。
二、混响时间 Reverberation Time——RT 1、定义:可从两个方面定义 (1)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后,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室内声压级 将按线性规律衰减。衰减60dB所经历的时间叫混响时间T60, 单位s。 (2)声能密度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所经历的时间叫混响 时间T60。 音质设计中,用混响时间作为控制室内 混响过程长短的定量指标。
相对湿度 60%
4m:空气吸收系数
倍频程中心频率(Hz) 500 0.0025 1k 0.0044 2k 0.0085 4k 0.0234
——计算RT时,频率一般取125、250、500、1k、2k、4k六个倍频程
3、混响时间计算的局限性 1)室内条件与假设条件并不完全一致。 (1)室内吸声分布不均匀; (2)室内形状,高宽比例过大 ;—— 造成声场分布 不均匀,扩散不完全。
二、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几何声学
反射界面的平均吸声系数:
按面积加权平均 混响室 界面全反射,声能在声音停止后,无 限时间存在。 界面部分反射,声能在声音停止后, 经过多次反射吸收,能量逐渐下降。 界面全吸收,声能在声音停止后,完 全没有任何反射吸收,在接触界面后, 声能立即消失。
普通厅堂 消声室
混响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