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试述海关法海关稽查制度
海关稽查操作规程

海关稽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依法行政,规范海关稽查行为,保证海关稽查人员正确行使权力,维护被稽查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以下简称《稽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海关对《稽查条例》规定的与进出口活动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所实施的所有稽查行第三条本规程所规范的海关稽查行为包括稽查准备、稽查实施、稽查处理、稽查评估四个阶段。
第四条海关稽查原则上由被稽查人主管海关管辖。
两个以上海关发生稽查管辖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必要时报请上一级海关决定。
需要跨关区对被稽查人实施稽查时,相关海关应当予以协助配合,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对于异地报关的被稽查人,原则上由其主管海关管辖,也可由报关地海关管辖。
主管海关实施稽查时,报关地海关应当予以协助配合。
报关地海关对异地报关的被稽查人实施稽查,被稽查人的主管海关应当予以协助配合,待稽查结束后,报关地海关应当向被稽查人主管海关通报稽查的结果。
上级海关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指定下级海关对被稽查人实施稽查。
第五条稽查人员有《实施办法》第十二条所列情况之一需要回避的,由其上一级行政领导决定回避。
第二章稽查准备第六条直属海关应当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于每年年初制订本年度的稽查工作计划,包括常规稽查计划和专项稽查计划。
直属海关应当根据年度稽查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实施本关区的稽查工作,并根据海关总署的部署和本关区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和补充稽查工作计划。
第七条海关实施稽查前,应当组成稽查组。
稽查组人数应当根据稽查工作量来确定,但不得少于2人。
稽查业务主管领导决定稽查组成员,并指定其中1人任组长。
稽查组组长负责组织稽查组开展工作。
第八条稽查组开展稽查之前,应当制定稽查方案,填制《海关稽查方案审批表》。
稽查方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被稽查人基本情况:包括被稽查人的名称、海关注册编码、性质、地址、海关注册日期、工商注册资本、海关管理类别以及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等;(二)稽查时间:估算稽查组实施稽查所需的工作时间;(三)稽查缘由:列明确定开展稽查的原因和类别;(四)稽查组情况:列明稽查组成员的姓名;(五)稽查方式:列明实施稽查方式。
海关稽查的主要内容及流程

遇到国际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海关稽查的主要内容及流程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经济合作内容和方式的不断变化更新,国际贸易的运行速度、运作模式、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都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如何适应新形势,深入研究和掌握WTO各项规则,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涉及法律法规、经济政策和行政管理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要式进行普及教育和对策研究。
在进出口货物通关、保税料件监管、外汇收支平衡、增值税管理等方面不仅造成管理上有漏洞,严重增加企业成本,甚至还被海关、外经办、税务局列入重点检查、处罚监管对象,影响到生产和投资。
企业在处理海关事务的时候,为什么成本居高不下,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我们该如何解决在处理海关事务的时候有效降低企业的关务风险,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海关稽查的主要内容1、保税料件稽查。
保税料件的使用情况(即来源和流向情况。
保税料件有无挪作它用、有无串料,有无移出监管区)2、保税料件管理情况稽查。
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是否有分开存放,是否有明确标示,有无与非保税料件单独建帐3、深加工结转稽查。
有没有空转、超转、混转、不转的情况,转厂有无超过时效性(即关封时效性,送货前做关封,关封到期前转厂)4、海关物流帐及单证稽查。
来源与流向凭证:料件的入仓单、料件的领用单、车间的生产工令单、成品的入仓单、成品的出仓单及各材料各成品的底数(帐面结存)。
是否帐帐相符、帐证相符、帐实相符。
5、进出口、转厂单价的稽查。
进出口单价是否与实际市场价有太大的出入,是否存在价格走私。
(海关系统内有个行业平均市场价,如果合同手册单价与海关系统内行业平均市场价出入太大就有可能被稽查)6、不作价设备或减免税设备的稽查。
是否有变卖、是否有出阻、是否有挪用、是否有移出监管区,有无专门的帐册7、合同备案单损耗的核查。
合同单损耗是否合理8、边角废料、残次品的稽查。
海关稽查是干什么的

海关稽查是干什么的海关稽查是干什么的海关稽查是指海关依法对监管期限内的保税加工货物、保税物流货物进行验核查证,检查监督保税加工企业、保税物流企业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定场所内保税业务经营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行为。
一、了解海关稽查的目的海关稽查分为通知稽查和径行稽查,其中企业接触最多的是通知稽查,在实施稽查3日前,书面通知被稽查人有关稽查事项的稽查。
二、海关稽查内容海关对被稽查人的下列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实稽查:1.进出口申报;2.进出口关税和其他税、费的缴纳;3.进出口许可证、件的交验;4.与进出口货物有关的'资料记载、保管;5.保税货物的进口、使用、储存、加工、销售、运输、展示和复出口;6.减免税进口货物的使用、管理;7.转关运输货物的承运、管理;8.暂时进出口货物的使用、管理;9.其他进出口的活动。
三、积极配合海关稽查1.海关实施稽查时,企业应配合海关稽查工作,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应到场,如实反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2.企业应按海关要求提供有关资料,协助清点、复制,并在复印件上签字、盖章;3.海关稽查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可对企业有关人员制作《询问笔录》,企业有关人员应如实回答海关工作人员的提问,询问结束后在《询问笔录》上签字(盖章);4.当海关稽查人员认为有必要的,可对企业的帐簿、单证等有关资料和进出口货物实施封存,企业按照海关的要求开启场所、搬移货物,开启、重封货物的包装。
四、海关稽查结论1.海关稽查人员根据稽查情况撰写稽查报告,并征求企业意见。
企业收到稽查报告后,应在7日内向稽查组提出书面意见,逾期未提交的,视为无意见;2.海关在收到企业反馈的稽查报告之日起30日内作出《海关稽查结论》,并送达企业;3.海关在稽查中发现企业有私运、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嫌疑的,海关予以立案调查。
进口货物海关实施一次申报、分步处置的通关管理模式,先在口岸确定是否查验,排除安全准入风险后,货物可先予放行;海关第二步开展涉税申报要素批量审核,通过稽查等手段监督税收入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1997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9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6年6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海关稽查制度,加强海关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进出口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海关稽查,是指海关自进出口货物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者在保税货物、减免税进口货物的海关监管期限内及其后的3年内,对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以下统称账簿、单证等有关资料)和有关进出口货物进行核查,监督其进出口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第三条海关对下列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实施海关稽查:(一)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单位;(二)从事对外加工贸易的企业;(三)经营保税业务的企业;(四)使用或者经营减免税进口货物的企业、单位;(五)从事报关业务的企业;(六)海关总署规定的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其他企业、单位。
第四条海关根据稽查工作需要,可以向有关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等收集特定商品、行业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信息。
收集的信息涉及商业秘密的,海关应当予以保密。
第五条海关和海关工作人员执行海关稽查职务,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被稽查人的商业秘密,不得侵犯被稽查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账簿、单证等有关资料的管理第六条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所设置、编制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和反映进出口业务的有关情况。
第七条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海关稽查操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依法行政,规范海关稽查行为,保证海关稽查人员正确行使权力,维护被稽查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以下简称《稽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合用于海关对《稽查条例》规定的与进出口活动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所实施的所有稽查行第三条本规程所规范的海关稽查行为包括稽查准备、稽查实施、稽查处理、稽查评估四个阶段。
第四条海关稽查原则上由被稽查人主管海关管辖。
两个以上海关发生稽查管辖争议的,应当商议解决,必要时报请上一级海关决定。
需要跨关区对被稽查人实施稽查时,相关海关应当予以协助配合,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对于异地报关的被稽查人,原则上由其主管海关管辖,也可由报关地海关管辖。
主管海关实施稽查时,报关地海关应当予以协助配合。
报关地海关对异地报关的被稽查人实施稽查,被稽查人的主管海关应当予以协助配合,待稽查结束后,报关地海关应当向被稽查人主管海关通报稽查的结果。
上级海关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指定下级海关对被稽查人实施稽查。
第五条稽查人员有《实施办法》第十二条所列情况之一需要回避的,由其上一级行政领导决定回避。
第二章稽查准备第六条直属海关应当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于每年年初制订本年度的稽查工作计划,包括常规稽查计划和专项稽查计划。
直属海关应当根据年度稽查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实施本关区的稽查工作,并根据海关总署的部署和本关区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和补充稽查工作计划。
第七条海关实施稽查前,应当组成稽查组。
稽查组人数应当根据稽查工作量来确定,但不得少于2 人。
稽查业务主管领导决定稽查组成员,并指定其中1 人任组长。
稽查组组长负责组织稽查组开展工作。
第八条稽查组开展稽查之前,应当制定稽查方案,填制《海关稽查方案审批表》。
稽查方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被稽查人基本情况:包括被稽查人的名称、海关注册编码、性质、地址、海关注册日期、工商注册资本、海关管理类别以及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等;(二)稽查时间:估算稽查组实施稽查所需的工作时间;(三)稽查原由:列明确定开展稽查的原因和类别;(四)稽查组情况:列明稽查组成员的姓名;(五)稽查方式:列明实施稽查方式。
《进出口报关实务》名词解释及简答

1、报关: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运输工具、货物、物品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手续的全过程。
2、对外贸易经营者: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对外贸易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3、特定减免税货物:海关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准予减免税进境使用于特定地区、特定企业、特定用途的货物。
4、协调制度: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简称,实在《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基础上,协调参照国际上主要国家的税则、统计、运输等分类目录而制成的一个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
5、进出口许可证:国家管理货物进出口的凭证,不得买卖、转让、涂改、伪造和变造,国家以签发进出口许可证的形式对列入《进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和《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的商品实行行政许可管理。
进出境货物与进出境物品有何区别?进出境运输工具包括哪些?答:进出口货物主要包括一般进口货物、一般出口货物、保税货物、暂时(准)进出口货物、特定或免税货物和其他进出境货物,是需要报关,且需要缴纳该商品的进出口关税。
进出境物品是指进出境的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一般只需要报关而不需要缴纳该商品的进出口关税,当然如果超重或是文物、艺术品等的还是需要缴纳一定关税的。
进出境运输工具包括用以载运人员、货物、物品进出境的各种船舶、车辆、航空器和驮畜等。
3、简述保税货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保税区享有哪些免税优惠?答: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
其特点是:1)货物保税必须经海关批准;2)保税货物必须全程(进境起出境止)接受海关监管;3)保税货物必须复运出境。
保税货物主要分为保税加工和保税仓储两大类。
保税区享有以下免税优惠:1)区内生产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的机器、设备和其他基建物资,予以免税;2)区内企业自用的生产、管理设备和自用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及其所需的维修零部件,生产用燃料,建设生产厂房、仓储设施所需的物资、设备,除交通车辆和生活用品外,予以免税;3)保税区行政管理机构自用合理数量的管理设备和办公用品及其所需的维修零配件,予以免税。
海关总署令第23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2016)

海关总署令第23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2016)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16.09.26•【文号】海关总署令第230号•【施行日期】2016.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关综合规定正文海关总署令第23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已于2016年9月22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署长于广洲2016年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以下简称《稽查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稽查条例》第三条所规定的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包括:(一)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单位;(二)从事对外加工贸易的企业;(三)经营保税业务的企业;(四)使用或者经营减免税进口货物的企业、单位;(五)从事报关业务的企业;(六)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收发货人;(七)其他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
第三条海关对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以下统称进出口企业、单位)的下列进出口活动实施稽查:(一)进出口申报;(二)进出口关税和其他税、费的缴纳;(三)进出口许可证件和有关单证的交验;(四)与进出口货物有关的资料记载、保管;(五)保税货物的进口、使用、储存、维修、加工、销售、运输、展示和复出口;(六)减免税进口货物的使用、管理;(七)其他进出口活动。
第四条海关根据稽查工作需要,可以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咨询、书面函询、网络调查和委托调查等方式向有关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等开展贸易调查,收集下列信息:(一)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信息;(二)特定行业、企业的主要状况、贸易惯例、生产经营、市场结构等信息;(三)特定商品的结构、成份、等级、功能、用途、工艺流程、工作原理等技术指标或者技术参数以及价格等信息;(四)其他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信息。
海关稽查制度的内容

海关稽查制度的内容(一)、海关稽查的对象(亦称被稽查人)1、海关稽查的企业、单位-----与进出口活动直接相关①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单位;②从事保税加工业务的企业;③经营保税物流及仓储业务的企业;④使用或经营减免税进口货物的企业、单位。
包括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减免税进口物质的企业、单位;⑤报关企业;⑥海关总署规定的从事与进出口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企业、单位;2、海关稽查所涉及的进出口活动①进出口申报;②进出口关税和其他税费的缴纳;③进出口许可证件的交验;④与进出口货物有关资料的记载、保管;⑤保税货物的进口、使用、储存、加工、销售、运输、展示和复出口;⑥减免税进口货物的使用、管理;⑦转关运输货物的承运、管理;⑧暂准进出境货物的使用、管理;⑨其他进出口活动。
(二) 海关稽查的方式:包括常规稽查、专项稽查、验证稽查三种方式;1、常规稽查是指海关根据关区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特点,从海关后续管理的整体需要出发,采取计划选取与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开展的全面性的稽查。
2、专项稽查是指海关根据关区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特点,从海关后续管理的整体需要出发,对某些企业、某些商品实施重点稽查的后续管理工作模式,包括行业式、重点式、通关式稽查。
3、验证稽查是指海关对申请评为A 类或AA 类管理的企业开展的准入稽查;对已评为A 类或AA 类管理的企业实施的监控稽查。
(三) 企业对帐簿、单证等有关资料的规范性要求1、帐簿、单证等有关资料的真实性2、帐簿、单证等有关资料的保管(1)会计资料的保管(2)与进出口业务有关的海关统计原始资料的保管3、帐簿、单证等有关资料的报送按海关要求报送(四)稽查制度的实施1、海关稽查的实施程序①稽查通知A、海关稽查3 日前,应当将“稽查通知书”送达被稽查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或者指定代理人。
B、被稽查人在收到“稽查通知书”后,正本保存,副本加盖被稽查人印章并由被稽查人代表签名后交给海关留存。
海关工作人员的海关稽查与案件处理

海关工作人员的海关稽查与案件处理海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承担着海关稽查与案件处理的重要任务。
海关稽查是指对进出口货物、旅客行李等进行检查、盘查、调查等工作,旨在防止走私、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而海关案件处理则是对涉及走私、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案件进行调查、取证、起诉等程序的操作。
下文将深入探讨海关工作人员在海关稽查与案件处理中的重要职责和具体操作。
一、海关稽查的职责与操作1. 货物检查:海关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检查。
他们会依据出口入境申报单和其他相关文件,对货物进行核实和比对。
同时,他们会利用先进的检查设备,如X射线机、手持式探测仪等,对包裹、行李等进行非侵入式检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违法物品。
2. 旅客盘查:海关工作人员还会对进出境的旅客进行盘查。
他们会仔细检查旅客的证件和行李,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对于可疑人员,海关工作人员会进行更加详细的检查,以防止潜在的违法行为。
3. 调查取证:如果海关工作人员怀疑某个人或组织从事走私、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他们将展开调查,并收集相关证据。
调查取证的过程包括对涉案人员的审问、线索信息搜集、现场勘察等一系列操作,以确认案件的真实情况。
4. 协作联动:海关工作人员在执行稽查任务时,通常需要与其他执法机构进行联动合作。
他们会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进行密切协作,共同打击走私、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
二、海关案件处理的职责与程序1. 立案调查:当海关工作人员发现涉及走私、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线索时,他们将会立案展开调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他们会对涉案人员进行审讯、搜查、扣押等操作,以确保案件调查的顺利进行。
2. 鉴定取证:海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涉案货物、证据等进行鉴定和取证。
他们会委托专业机构对涉案物品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性质和价值。
同时,他们会依法收集证据,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 案件起诉:一旦调查取证完成,海关工作人员将会根据掌握的证据材料,提起案件起诉。
海关稽查条例文档

2020海关稽查条例文档Document Writing海关稽查条例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海关稽查,是指海关自进出口货物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者在保税货物、减免税进口货物的海关监管期限内,对被稽查人的会计帐薄、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有关进出口货物进行核查,监督被稽查人进出口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下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欢迎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完整版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海关稽查制度,加强海关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进出口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海关稽查,是指海关自进出口货物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者在保税货物、减免税进口货物的海关监管期限内及其后的3年内,对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以下统称账簿、单证等有关资料)和有关进出口货物进行核查,监督其进出口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第三条海关对下列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实施海关稽查:(一)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单位;(二)从事对外加工贸易的企业;(三)经营保税业务的企业;(四)使用或者经营减免税进口货物的企业、单位;(五)从事报关业务的企业;(六)海关总署规定的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其他企业、单位。
第四条海关根据稽查工作需要,可以向有关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等收集特定商品、行业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信息。
收集的信息涉及商业秘密的,海关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暂行规定-海关总署令第4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暂行规定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暂行规定(1994年8月29日海关总署令第49号发布)第一条为了强化海关监督管理职能,保障国家进出口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维护国家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凡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经营保税业务企业、报关企业、经营和使用减免进出口关税货物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与货物进出口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事业单位),应接受海关稽查。
第三条海关在企事业单位的货物进口或出口后三年内、使用受海关时效监管进口货物的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对企事业单位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稽查。
第四条海关稽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及本暂行规定,行使下列权力:(一)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单证、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录音录像制品和其他资料(以下简称帐册、资料);(二)检查企业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三)调查和检查进出境货物的管理使用情况;(四)根据稽查工作需要,查问涉嫌违反海关法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员、报关人员、会计人员、仓库保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五)对违反《海关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及与其有牵连的帐册、资料,可以扣留。
海关稽查人员执行稽查职务时,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阻挠。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会计帐册,必要时,应增设符合海关要求的辅助科目,凭合法、有效凭证记帐以及核算,记录有关进出口、库存、销售、加工、使用、损耗等情况。
海关稽查意见汇总制度范本

海关稽查意见汇总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海关稽查工作,规范海关稽查意见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分析,提高海关稽查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海关稽查意见,是指海关在开展稽查工作中,对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内部管理、财务状况等方面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三条海关稽查意见汇总制度适用于海关对各类企业进行稽查时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条海关稽查意见汇总工作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的原则,确保稽查意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意见收集第五条海关在进行稽查工作时,应当对企业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六条海关稽查人员应当在稽查结束后,及时整理稽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形成稽查意见书。
第七条稽查意见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二)稽查时间、地点、人员等基本情况;(三)发现的突出问题和不足;(四)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三、意见汇总第八条海关稽查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稽查意见汇总岗位,负责稽查意见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工作。
第九条稽查意见汇总人员应当定期收集稽查意见书,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形成汇总报告。
第十条汇总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稽查意见书的数量、比例和分布情况;(二)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和建议;(三)对企业进出口业务、内部管理、财务状况等方面的评价;(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四、意见分析与应用第十一条海关稽查部门应当对汇总报告进行分析,查找稽查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二条海关稽查部门应当根据汇总报告,对企业进行跟踪管理,监督企业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
第十三条海关稽查部门应当将稽查意见汇总情况纳入稽查工作考核,对稽查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五、保密与归档第十四条海关稽查意见汇总工作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确保稽查意见的信息安全。
海关稽查审核工作规程

附件深圳海关稽查审核工作规程(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海关稽查依法行政,规范稽查审核工作,提高海关稽查工作质量,根据《海关稽查操作规程》、《海关稽查审核工作暂行规定》,结合关区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审核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审核稽查组认定的事实,审核证据材料和稽查程序,依法提出处理意见。
第三条审核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认定事实清楚、证据能够证明审核认定的事实、程序完备合法、法律法规适用正确、处理意见合法、稽查文书表述规范。
第四条稽查审核工作实行分级审批,重大、疑难、复杂的稽查事项集体审核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审核人员原则上应当由具备法律和相关专业知识、从事海关稽查业务工作两年以上的人员担任。
原则上审核人员不得由稽查组成员担任。
第六条审核人员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主动申请回避,被稽查人也有权要求其回避:(一)是被稽查人的近亲属;(二)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本次稽查有利害关系;(三)本次稽查的稽查组成员;(四)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核关系的。
回避由审核人员的上级领导决定。
上级领导发现审核人员应该回避而没有回避的,应责令其回避。
第七条审核人员违反海关廉政规定,按照《海关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暂行规定》追究行政执法责任,按照海关总署《违反海关执法和廉政纪律行政处分暂行办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第八条审核人员应当忠于职守,清正廉洁,依法行政,秉公执法,维护海关执法形象,成绩突出的,应当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审核岗位设置及职责范围第九条稽查处、隶属关(处)设立审核岗位,负责稽查审核工作。
稽查处设立审核岗位,负责关区稽查审核职能管理和具体实施工作;隶属关(处)在稽查科设立审核岗位,负责本关(处)稽查审核具体实施工作。
第十条稽查处和隶属关(处)设立稽查集体审核小组,负责审议重大、疑难、复杂的稽查事项。
参加集体审核的人员包括稽查业务主管领导、审核人员、稽查组主要成员、稽查审计等专业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第十一条稽查处审核职责:(一)研究、拟定、贯彻和执行总署稽查审核工作规章制度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二)指导、监督、检查、协调隶属关(处)的稽查审核工作;(三)研究关区稽查审核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提出具体意见和对策;(四)制定关区稽查审核业务研讨、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五)负责关区审核工作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和配合;(六)负责审核本处稽查事项;(七)负责复核隶属关(处)报批的涉税300万元以上的稽查事项,并提请总关关长审批;(八)负责提请重大、疑难、复杂的送审事项,记录集体审核议定意见,形成集体审核纪要;(九)办理领导交办的有关事项。
海关稽查程序

第二节海关稽查程序一、定义海关稽查程序是指海关实施稽查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所应遵守的步骤、顺序和期限。
二、基本程序流程常规稽查、专项稽查及验证稽查除了各自特殊的程序要求外,均需遵照法定的稽查基本程序流程开展工作。
现有海关稽查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稽查准备、稽查实施、稽查处理和稽查评估四个部分。
(一)稽查准备稽查准备是指正式实施稽查前为顺利开展稽查而进行的收集分析资料、制定稽查计划和稽查方案、组织人员等安排和筹划。
海关稽查准备阶段主要围绕以下几项工作进行:1.收集分析资料,确定稽查重点(1)被稽查人基本情况:被稽查人在海关注册的情况,如企业名称、性质、投资总额、注册资金、成立时间、经营范围、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海关管理类别、企业变更情况等。
(2)被稽查人进出口情况:被稽查人在稽查时限内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进出口货物情况,企业完税情况等;被稽查人进出口商品情况,包括商品编码、品名、规格、数量、价格、贸易方式、原产地、进出口时间、口岸、税率、贸易管制条件等。
(3)被稽查人其他有关情况:企业诚信和守法情况,如有无违反海关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前科,是否受过海关或其他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等。
2.成立稽查组海关实施稽查前,应当组成稽查组。
稽查组人数应当根据稽查工作量来确定,但不得少于2人。
稽查业务主管领导决定稽查组成员,并指定其中1人任组长。
稽查组组长负责组织稽查组开展工作。
3.制订稽查方案在确定稽查企业后,稽查人员应着手制定稽查方案,填写《海关稽查方案审批表》报稽查业务主管领导审批,以便启动稽查程序,使稽查工作按照预先准备的方案依法进行。
稽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被稽查人基本情况、稽查时间、稽查缘由、稽查组情况、稽查方式、近3年被海关稽查情况、稽查重点、稽查范围等。
稽查方案由稽查业务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需径行稽查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报请海关关长批准。
4.制作《海关稽查通知书》稽查方案经批准后,稽查组应制作《海关稽查通知书》。
海关稽查程序

第二节海关稽查程序一、定义海关稽查程序是指海关实施稽查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所应遵守的步骤、顺序和期限。
二、基本程序流程常规稽查、专项稽查及验证稽查除了各自特殊的程序要求外,均需遵照法定的稽查基本程序流程开展工作。
现有海关稽查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稽查准备、稽查实施、稽查处理和稽查评估四个部分。
(一)稽查准备稽查准备是指正式实施稽查前为顺利开展稽查而进行的收集分析资料、制定稽查计划和稽查方案、组织人员等安排和筹划。
海关稽查准备阶段主要围绕以下几项工作进行:1.收集分析资料,确定稽查重点(1)被稽查人基本情况:被稽查人在海关注册的情况,如企业名称、性质、投资总额、注册资金、成立时间、经营范围、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海关管理类别、企业变更情况等。
(2)被稽查人进出口情况:被稽查人在稽查时限内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进出口货物情况,企业完税情况等;被稽查人进出口商品情况,包括商品编码、品名、规格、数量、价格、贸易方式、原产地、进出口时间、口岸、税率、贸易管制条件等。
(3)被稽查人其他有关情况:企业诚信和守法情况,如有无违反海关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前科,是否受过海关或其他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等。
2.成立稽查组海关实施稽查前,应当组成稽查组。
稽查组人数应当根据稽查工作量来确定,但不得少于2人。
稽查业务主管领导决定稽查组成员,并指定其中1人任组长。
稽查组组长负责组织稽查组开展工作。
3.制订稽查方案在确定稽查企业后,稽查人员应着手制定稽查方案,填写《海关稽查方案审批表》报稽查业务主管领导审批,以便启动稽查程序,使稽查工作按照预先准备的方案依法进行。
稽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被稽查人基本情况、稽查时间、稽查缘由、稽查组情况、稽查方式、近3年被海关稽查情况、稽查重点、稽查范围等。
稽查方案由稽查业务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需径行稽查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报请海关关长批准。
4.制作《海关稽查通知书》稽查方案经批准后,稽查组应制作《海关稽查通知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关稽查制度
内容摘要从本质上看,海关稽查是海关监督管理职能的实现方式,
也是海关监管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
然而海关稽查与传统的海关监管
相比又有着显著区别。
常规稽查是指海关根据关区的实际情况,以监
督进出口活动,提高海关后续管理效能为目标,以中小型企业为重点,采取计划选取和抽样选取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开展的全面性稽查。
关键词海关稽查,被稽查人,海关监管。
(一)海关稽查制度概述
海关稽查的概念
海关稽查,是指海关白进出口货物放行之日起 3年内或者在保税货物、减免税进口货物的海关监管期限内,对被稽查人的会计帐薄、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有关进出口货物进行核查,监督被稽查人进出口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纳;进出口许可证的交验;与进出口货物有伏案的资料记载、保管;保税货物的进口、使用、储存、加工、销售、运输、展示和
复出口;减免税进口货物的使用、管理;转关运输货海关稽查的范围
海关稽查的特征
从本质上看,海关稽查是海关监督管理职能的实现方式,也是海关监管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
然而海关稽查与传统的海关监管相
比又有着显著区别。
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1)将原有海关监管的时间、空间进行了大范围的延伸和拓展,海关监管不仅局限于进出口的实时监控和进出境口岸,二十通过评估验证企业守法状况或贸易安全情况,有针对性地规范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引导企业守法白律,保障其更好地享受海关监管便利,海关对未放行结关货物的使用、管理情况和在货物结关放行之后的一定期限内,对与进出口货物有关的企业和单位的会计资料、报关单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稽查。
(2)将海关监管的主要目标从控制进出口货物转变为控制货物的经营主体——进出口企业,不再人为地将企业和货物割裂开来。
海关围绕企业的进出口活动实施动态和全方位的监管,通过监管企业的进出口行为来达到监管进出口货物的目的。
苗木供应合同书
甲方
乙方周至县哑柏镇绿星苗圃
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以下简称甲方)从周至县哑柏镇绿星苗圃(以下简称乙方)购买银杏苗木,(用于渭政办发[21]25号文件,渭南市区绿化),并就相关事宜达成以下协
议
一、苗木数量
二、苗木规格胸径 15cm以上,主干通直,树头完整,枝条匀称、丰满,无病虫害,树形美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三、苗木价格每株计人民币
四、该价格包括苗木费、挖掘费、包装费、装车费、拉运费五项。
合计人民币(
五、付款方式任务完成后,1日内一次付清。
六、有关事项:
1、土球规格苗木所带土球直径2米以上,厚度 6cm以上,卸车前完整不破裂。
2、包装规格土球包装腰带无间隙宽度12cm以上,纵扎草绳间隙在2cm以下。
绳杆高度 4cm ,缠冠高度 2米。
3、所有苗木必须是播种培育,均为本苗圃苗木,严禁从外省、外地调动,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由乙方负责。
4、乙方必须按照甲方时间、地点、数量要求按时送苗。
(送苗地点,渭南市城区)并保证我县任务完成居全市前三名。
5、苗木结算数量以接收方接收单上的数据为准,因不符合合同条款中苗木规格要求的,接收方拒绝接收的苗木由乙方自行处理。
六、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同意协商解决。
七、合同条款违约,造成经济损失,由造成损失方全额赔偿。
八、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二—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