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9cdf5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3.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掌握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等。
2.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能够运用滑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2.实验探究,突破难点:
a.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b.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c.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分享实验成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知识整合,巩固提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区别。
2.介绍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等。
3.演示实验: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受滑动摩擦力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4.讲解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其他变量不变,以便研究某一因素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所需器材等。
3.各小组向全班汇报实验方案,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优化实验设计。
4.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些与滑动摩擦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79367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0.png)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2)知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3)知道在相同条件下,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纸条拉书”小实验, 参与感受摩擦力存在的过程, 认识观察和实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2)通过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索过程, 认识科学探索的基本流程, 有效运用猜想、归纳、“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纸条拉书”的参与过程, 激发探究热情;(2)通过科学探究摩擦力的过程, 体验合作交流, 共同提高;(3)通过对摩擦力知识应用实例的了解过程, 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难点: 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每五人一套): 立方体木块①(四个面分别粘有砂纸、棉布、绒布、纸)、立方体木块②(三个面粘有不同面积的同种材料)、木板、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慢速电机、电源、电键等。
2.信息技术:实物投影、自制PPT幻灯片课件等。
四、教学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是: 通过“纸条拉书”小实验, 让学生在教师成功与自己失败的强烈反差中产生置疑,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引发积极的猜想: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通过“猜想→归纳→选择研究方法→了解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概括结论→交流总结”这一科学探索的流程得到的;在此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查、互评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后, 总结第一次“拉书”失败的原因, 再次“拉书”体会成功的乐趣, 通过改进“纸条拉书”实验, 体验在相同条件下, 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大小关系。
通过介绍摩擦力知识的应用实例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抢答比赛的设计及时反馈学生课堂掌握情况, 便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27a8f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b.png)
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力的方向。
3. 实验操作:测量摩擦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 难点:实验操作过程中对摩擦力的测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摩擦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影响因素。
2. 实验法:进行摩擦力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规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进而引入摩擦力的概念。
2. 讲解摩擦力:讲解摩擦力的定义、产生原因、影响因素。
3.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摩擦力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摩擦力实验,测量摩擦力。
5.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摩擦力的规律。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摩擦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强调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了摩擦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2e22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03.png)
3.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4.小组间进行交流,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题目涵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b.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7.布置作业,巩固提高: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辆小车,分别在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纸板上进行推拉,引导学生观察小车在两种不同表面上的运动情况。
2.知识回顾,巩固基础:通过复习与摩擦力相关的概念,为学生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打下基础。
3.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a.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并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b.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等因素的关系。
c.数据分析:学生整理实验数据,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滑动摩擦力与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
5.学会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结论。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经历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摩擦力研究的兴趣。
2.学习使用科学探究方法,特别是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讲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包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教案:7.6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教案:7.6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f7861a0975f46526d3e15c.png)
学生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知道滑动摩擦、转动摩擦、静摩擦现象.(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要素.(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利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经过与实质的联系,认识摩擦现象存在广泛性,并培育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能力和猜想假定能力.(2)经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3)经过对摩擦现象、要素猜想、方案设计等的议论,培育学生的信息沟通能力.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四周与我们息息有关的物理知识.(2)经过领会本节内容中研究的各个环节,培育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研究精神.要点: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猜想过程与设计方案过程难点: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摩擦力的丈量仪器械料:一斜面,一木块;木块、木板、弹簧测力计、毛巾、小铁块、厚海绵、圆铅笔(多组)。
教课方法:实验研究,议论报告,实践活动,媒体课件教课方案教课过程课前展现活动一1.创建情境,提出问题活动设计活动设计(1)播放视频:冰球竞赛中,推出的冰球在观看视频,思虑现象共同冰面上慢慢停下来;溜冰运动员到终点时点和原由.停止使劲后慢慢停下来,骑自行车不蹬后生:因为有摩擦.滑行一段停下来.小活动:用橡皮擦去书上(或许演示:一木块从一斜面上滑下,在水的字或用抹布擦桌子,并平桌面上滑行一段后停下.)领会此中的力,感觉阻挡2.置践小活,行猜想:什么最都停了下来?(2)部署小活.(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生相滑遇到阻挡的象,称滑摩擦象.在滑摩擦程中生的力叫滑摩擦力.(4):滑摩擦力是物体遇到的阻挡物体运的力,那么滑摩擦力的方向有什么律?(5):你能否感觉滑摩擦的存在?(鼓励各样想法 )(6)展现片:看似圆滑的金属表面,用微看的模.(7)滑摩擦力个力我已知道了大小和作用点,在你想知道什么?(1)部署小活.(2):大家猜想滑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尽量出你的猜想依照.(鼓舞学生的各样猜想,掘此中合理的要素予表;引学生行猜想,比方力越大,滑摩擦力越大(或越小 ). )在黑板上列出各样猜想和猜想依照.(有些猜想不合理或猜想正确但依照有误差的,能够在研究出后再解探.)作用.知道滑摩擦和滑摩擦力观点.领会“相滑”情形.生:与运 (相运 )方向相反.生:滑滑梯子会磨破;摔交皮被蹭破;⋯⋯ 生:认识滑摩擦生原由.生:滑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小活:用手掌在桌面上滑,用手掌在衣服上滑,用脚在地上蹭,的,再使劲,领会滑摩擦力的大小.生:与接触面的圆滑程度(粗拙程度 ) 有关,地面越圆滑拖物体越简单.生:与力有关,因物体越重越拖.生:与接触面的资料状况有关,旱冰在水泥地上好溜,在地毯上溜起来.生: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3.小,(1)演示:滑摩擦力怎样量.制定划和:用簧力水平拉着木匀速滑,方案指不要.此簧力的示数就反应了滑摩擦力的大小.( 要“匀速”,可不作解,但要留学生一个疑,使他清楚有的要求.)(2):各小怎样分来各个猜想.要求起码两种猜想行方案. ( 或许直接与学生明第一力和接触面粗拙程度两要素行研究.得出后再研究其余要素. )参加一些小的,指学生研究各个猜想要素与摩擦力的关系,只好一个一个的独研究,并且在研究某一个要素的化怎影响摩擦力,必保持其余要素不,否不可以确立摩擦力的化是由哪个要素惹起的.指出就是在研究多要素常用的“控制量法”.(3)各小方案.在和学生一同各个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注意浸透“控制量法”.最后沟通拟订出研究各个要素的最正确方案,拟订出因接触面越大,遇到阻挡的面就越大.生:与物体运速度有关,滑摩擦是相运惹起的,和速度有关.滑滑梯滑得越快屁股越.⋯⋯掌握用簧力的拉力来反应滑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小,包含器械和步,并且的可行性行考.生:研究与接触面的粗拙程度的关系,第一步把木平放在木板上,用簧力水平匀速拉,下此的滑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平放在毛巾上,用簧力水平匀速拉,下此的滑摩擦力大小.生:研究与力的关系,第一步把木平放在木板上 , 用簧力水平匀速拉,下此的滑摩擦力大小;第二步再在木上加一重物,用簧力水平匀速拉 .实验表格,举比以下:实操作 (简单表述 )验1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木块在毛巾上匀速运动2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木块加上重物后在木板上匀速运动3木块在毛巾上匀速运动木块在海绵上匀速运动4木块平放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木块横放在木板上匀速运动5木块以较慢速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木块以较迅速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滑动摩小.擦力大生:研究与接触面资料性小质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薄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表面平坦的厚海绵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生:研究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品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横放(或竖放 )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生:研究与运动速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较慢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较快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4.进行实验,师:请大家依据以上的议论,修正自己的进行实验,照实记录采集记录采集数研究计划后进行实验,并作好记录.数据.据5.剖析沟通,师:请各小组剖析所得数据,得出结论,剖析所得数据,把结论表得出结论描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要素有关,述出来.关系怎样?进行小组报告,沟通得出(给学生解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结论:资料性质有关,但我们不作深入研究,只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作为认识层面,一般不用考虑 ).面积的粗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资料性质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没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没关.6.总结与评师:在实验过程中能否有新的发现?能激发兴趣,对自己实验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能否还会和其余的要素中出现的问题或其余学生有关?对我们所得的结论你还可以做更深入和老师提出的问题作更深的研究吗?入思虑.活动二(1) 演示实验:筷子提米思虑杯子和米的受力可7.设计实验,(2)生:其实摩擦有三兄弟,除了滑动摩擦能.认识静摩擦和转动摩介绍静摩擦外,还有静摩擦和转动摩擦.两个有相对擦观点,进行举例.和摩擦运但保持相静止的物体生的摩擦叫静摩擦,比方用手握起料瓶.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生的摩擦叫摩擦,比方旱冰鞋与地面的摩擦.你能出生活中两种摩擦的象?8.例明,(1)播放:磁浮列.有害摩擦和播放气船片有利摩擦(2) 部署小活,要修业生找出几根笔.用摩擦取代滑摩擦能够减小摩擦力的大小.(3)展现片,大家出中是采纳什么方法来减小有害摩擦和增大有利摩擦的.片有:有花的鞋底;使劲刹;圆滑平坦的雪橇;的加滑油;承中的珠.(4):增大有利摩擦的法有:增添接触面的粗拙程度;增大力.减小有害摩擦的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力;接触面加滑油;用摩擦取代滑摩擦;使摩擦面离开接触.生:推桌子但桌子没,与地面有静摩擦;人走路靠的是鞋与地面的静摩擦;司机方向手与方向有静摩擦;各样.⋯⋯生:子的行李箱拖与地面有摩擦;用珠笔写字笔尖的珠生,笔与有摩擦.⋯⋯思虑意,知道目的是了减小摩擦力.小活:用手掌在桌面上移,领会遇到的阻挡;在手掌下上几根笔再在桌面上移,领会领会遇到的阻挡.比,摩擦力小了.生:鞋底的花是了通增添接触面的粗拙程度来增大与地面的有利摩擦;刹通增添刹皮和的力来增大有利摩擦.生:雪橇是通减小接触面的粗拙程度来减小有害摩擦;通加滑油来减小的有害摩擦;承用滚珠是利用转动摩擦来减小有害摩擦.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增大有利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案例.课后作业相应练习册;小论文:若是生活中没有摩擦力教课反应(1)学生对一些摩擦现象固然较熟习,但有时意识不到摩擦的存在,所以教课一开始意识不到摩擦的重要意义.(2)科学研究中猜想阶段发现凭学生的感觉不合理的猜想仍是许多的.(3)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匀速时读数简单掌握禁止.(4)关于摩擦的一些现象和运用学生兴趣很大.备注依据教课状况可把这些内容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研究滑动摩擦力和什么要素有关,第二课时接着介绍静摩擦和转动摩擦,以及议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板书设计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一、滑动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遇到阻挡的现象,称为滑动摩擦现象.在滑动摩掠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3)物体所遇到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可画在物体重心上.二、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1)各样猜想:(2)拟订计划与实验表格:(3)数据剖析:(4)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三、静摩擦和转动摩擦现象四、增大有利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案(北师大版)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139d3c767f5acfa1c7cd7d.png)
2分钟
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以分组抢答形式完成课后小结。
布置作业
1分钟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
板书设计
第六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一、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对比两次实验,大家思考滑动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进而总结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接着从力的三要素中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去分析摩擦力。
接着由教师引入滑动摩擦力也是有大小的,提出了探究课题: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播放视频,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事例,把“物理”和“社会”紧密联系来。组织学生阅读“奇思妙想”的内容,并举行小型的辩论会:摩擦好不好。成立正方和反方进行比赛,使学生在辩论中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实例,找到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益的和有害的,培养学生客观的看待事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实验引入:(4分钟)
(二)
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力(5分钟)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25分钟)
3、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8分钟)
请观看视频思考:人骑着自行车不蹬时自行车会自己停下来;运动的冰壶最终会停下来
提出问题:上面的两个片段中自行车和冰壶为什么停下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学生摩擦力的大小与》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学生摩擦力的大小与》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d11fb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4.png)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和应用。
2.教学活动:布置与摩擦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分析。
3.教学策略:设计具有梯度性的习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2.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学会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摩擦力规律。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摩擦力实例,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4.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5.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八年级物理下册《学生摩擦力的大小与》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概念,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及其特点。
2.使学生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学会使用公式计算摩擦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学会通过实验数据总结规律,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1.教学内容:摩擦力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
2.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分类、大小影响因素等。
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摩擦力》教案
![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摩擦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f1aab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6.png)
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认识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
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小或增大摩擦力。
3.探究实践:进行摩擦力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
二、教学重点1.认识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
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本质。
2.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木块、毛巾、砂纸、弹簧测力计、钩码、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科学活动手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摩擦力1.导入(5分钟)生活现象引入:展示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图片,如走路、刹车、拔河等,提问学生这些现象中都存在什么力。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引出摩擦力的话题。
2.新课学习(30分钟)摩擦力的概念(15分钟)教师讲解:教师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即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学生举例: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摩擦力有关。
摩擦力的作用(15分钟)教师引导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如走路时摩擦力使人前进,刹车时摩擦力使车停下等。
学生讨论总结: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摩擦力的作用有阻碍和帮助运动两种情况。
3.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内容:回顾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摩擦力有关,思考摩擦力是阻碍运动还是帮助运动。
第二课时:感受摩擦力1.复习导入(5分钟)提问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新课学习(30分钟)实验一:感受滑动摩擦力(10分钟)教师示范: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让学生感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教案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df8851f12d2af90242e684.png)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教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了解摩擦现象存在普遍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能力和猜想假设能力。
(2)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3)通过对摩擦现象、因素猜想、方案设计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体会本节内容中探究的各个环节,培养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猜想过程与设计方案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摩擦力的测量。
教学准备:一斜面,一木块;木块、木板、弹簧测力计、毛巾、小铁块、厚海绵、圆铅笔(多组)。
教学过程:活动1:感受滑动摩擦力学生用手在桌面上拖,感受滑动摩擦力。
引入新课。
活动2: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交流讨论,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如何能比较准确地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活动3:滑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师生共同完成对滑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的探究实验活动4: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面积的关系四个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面积的关系的探究实验,填好活动卡。
活动5: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两个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探究实验,填好活动卡。
活动6: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两个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探究实验,填好活动卡。
主要教学环节:本设计分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讨论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及如何比较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案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c52a660b1c59eef8c7b4eb.png)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学设计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二册》第七章《运动和力》第六节《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内容分析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对摩擦现象,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材首先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介绍了滑动摩擦的概念,再通过学生亲历的探究活动,了解决定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最后在“想想议议”栏目中,通过具体事例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再次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各种摩擦现象在生活中都很常见,但由于静摩擦和滚动摩擦在理解上难度更大,在初中不宜深入介绍,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重点放在滑动摩擦。
在“想想议议”栏目,涉及采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减小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讲,这在初中还是适当的。
在“科学窗”栏目中,作为知识的拓展介绍了静摩擦,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
教材对于“相对运动”的理解要求较低,可一带而过,能判断简单相对运动情景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即可。
本节课是一个完整的探究学习过程,科学探究可以实现将学习中心从过分强调知识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由于前面对探究活动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经验累积,要充分运用本节课让学生体会探究的各个环节,使学生逐渐深入地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学生虽然对摩擦现象很熟悉,但往往意识不到摩擦的重要意义,甚至意识不到摩擦的存在,因此教学中还要尽可能设计一些小实验,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事例,让学生认识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还要注意联系当前科技知识,可利用录像等影音资源向学生简单介绍“气垫船”、“磁悬浮列车”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现象。
②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③了解产生滑动摩擦的原因。
④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初中物理教案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初中物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5fb9c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8.png)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初中物理教案《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初中物理教案教学课题第四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现象.(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了解摩擦现象存在普遍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能力和猜想假设能力.(2)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3)通过对摩擦现象、因素猜想、方案设计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2)通过体会本节内容中探究的各个环节,培养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猜想过程与设计方案过程教学难点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摩擦力的测量仪器材料一斜面,一木块;木块、木板、弹簧测力计、毛巾、小铁块、厚海绵、圆铅笔(多组)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汇报,实践活动,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2板书设计第四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一、滑动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称为滑动摩擦现象.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3)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可画在物体重心上.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1)各种猜想:(2)制定计划与实验表格:(3)数据分析:(4)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三、静摩擦和滚动摩擦现象四、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播放视频:冰球比赛中,推出的冰球在冰面上慢慢停下来;滑冰运动员到终点时停止用力后慢慢停下来,骑自行车不蹬后滑行一段停下来.(或者演示:一木块从一斜面上滑下,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后停下.)师:为什么最终都停了下来?(2)布置小活动.(3)师: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称为滑动摩擦现象.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4)师: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那么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有什么规律吗?(5)师:你是否感受过滑动摩擦的存在?(鼓励各种想法)(6)展示图片:看似光滑的金属表面,用显微镜看时的模样.(7)对滑动摩擦力这个力我们已知道了大小和作用点,现在你还想知道什么?观看视频,思考现象共同点和原因.生:由于有摩擦.小活动:用橡皮擦去书上的字或用抹布擦桌子,并体会其中的力,感觉阻碍作用.知道滑动摩擦和滑动摩擦力概念.体会“相对滑动”情景.生:与运动(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生:滑滑梯时裤子会磨破;摔跤时皮被蹭破;……生:简单了解滑动摩擦产生原因.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2.设置实践小活动,进行猜想(1)布置小活动.(2)师:请大家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尽量说出你的猜想依据.(鼓励学生的各种猜想,发掘其中合理的因素给予表扬;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猜想,比如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或越小).)在黑板上列出各种猜想和猜想依据.(有些猜想不合理或猜想正确但依据有偏差的,可以在探究出结论后再解释探讨.)小活动:用手掌在桌面上滑动,用手掌在衣服上滑动,用脚在地上蹭动,轻轻的试试,再用力试试,体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生: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粗糙程度)有关,地面越光滑拖物体越容易.生:与压力有关,因为物体越重越难拖.生:与接触面的材料情况有关,旱冰在水泥地上好溜,在地毯上难溜起来.生: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因为接触面越大,受到阻碍的面就越大.生: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滑动摩擦是相对运动引起的,应该和速度有关.滑滑梯时滑得越快屁股越热.……3.小组讨论,制定计划和设计方案(1)演示:滑动摩擦力如何测量.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指针不要颤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强调要“匀速”,可不作解释,但要留给学生这样一个疑问,使他们清楚有这样的要求.)(2)师:请各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分别来验证各个猜想.要求至少对两种猜想进行方案设计.(或者直接与学生说明首先对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这两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后再研究其它因素.)参加一些小组的讨论,指导学生研究各个猜想因素与摩擦力的关系时,只能一个一个的单独研究,而且在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变化怎样影响摩擦力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否则不能确定摩擦力的变化是由哪个因素引起的.指出这就是在研究多因素问题时常用的“控制变量法”.(3)请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在和学生一起讨论各个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时注意渗透“控制变量法”.最后交流制定出研究各个因素的最佳方案,制定出实验表格,举例如下:实验操作(简单表述)滑动摩擦力大小1 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木块在毛巾上匀速运动2 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木块加上重物后在木板上匀速运动3 木块在毛巾上匀速运动木块在海绵上匀速运动4 木块平放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木块横放在木板上匀速运动5 木块以较慢速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木块以较快速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掌握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来反映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小组讨论,包括器材和实验步骤,并且对实验的可行性进行考虑.生:研究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生:研究与压力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再在木块上加一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生:研究与接触面材料性质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薄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表面平整的厚海绵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生:研究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品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横放(或竖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生:研究与运动速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较慢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较快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4.进行实验,记录收集数据师:请大家根据以上的.讨论,修正自己的探究计划后进行实验,并作好记录.进行实验,如实记录收集数据.5.分析交流,得出结论师:请各小组分析所得数据,得出结论,描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关系如何?(给学生解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材料性质有关,但我们不作深入研究,只作为了解层面,一般不用考虑).分析所得数据,把结论表述出来.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材料性质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6.总结与评估师: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新的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还会和其它的因素有关?对我们所得的结论你还能做更深入的研究吗?能激发兴趣,对自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其他学生和老师提出的问题作更深入思考.7.设计实验,介绍静摩擦和滚动摩擦(1)演示实验:筷子提米(2)师:其实摩擦有三兄弟,除了滑动摩擦外,还有静摩擦和滚动摩擦.两个有相对运动趋势但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比如用手握起饮料瓶.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比如旱冰鞋与地面间的摩擦.你能举出生活中这两种摩擦的现象吗?思考杯子和米的受力可能.了解静摩擦和滚动摩擦概念,进行举例.生:推桌子但桌子没动时,与地面有静摩擦;人走路时靠的是鞋与地面的静摩擦;司机转动方向盘时手与方向盘间有静摩擦;各种绳结.……生:带轮子的行李箱拖动时与地面间有滚动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的滚珠发生滚动,笔与纸间有滚动摩擦.……8.实例说明,有害摩擦和有益摩擦(1)播放视频:磁悬浮列车.播放气垫船图片(2)布置小活动,要生找出几根圆铅笔.总结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的大小.(3)展示图片,请大家说出图中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小有害摩擦和增大有益摩擦的.图片有:有花纹的鞋底;用力刹车;光滑平整的雪橇;给车轮的轴加润滑油;轴承中的滚珠.(4)总结:增大有益摩擦的办法有: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给接触面处加润滑油;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摩擦面脱离接触.思考设计意图,知道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小活动:用手掌在桌面上移动,体会受到的阻碍;在手掌下垫上几根圆铅笔再在桌面上移动,体会体会受到的阻碍.对比发现,摩擦力变小了.生:鞋底的花纹是为了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与地面的有益摩擦;刹车时通过增加刹车皮和轮间的压力来增大有益摩擦.生:雪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有害摩擦;通过加润滑油来减小轴间的有害摩擦;轴承用滚珠是利用滚动摩擦来减小有害摩擦.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事例.课后作业相应练习册;小: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教学反馈(1)学生对一些摩擦现象虽然较熟悉,但有时意识不到摩擦的存在,所以教学一开始意识不到摩擦的重要意义.(2)科学探究中猜想阶段发现凭学生的感觉不合理的猜想还是较多的.(3)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匀速时读数容易把握不准.(4)对于摩擦的一些现象和运用学生兴趣很大.备注根据教学情况可把这些内容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和什么因素有关,第二课时接着介绍静摩擦和滚动摩擦,以及讨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办法.说明:需要视频目录:(1)冰球比赛中,推出的冰球在冰面上慢慢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2)滑冰运动员到终点时停止用力后慢慢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3)骑自行车不蹬后滑行一段后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5cbe3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4.png)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设计“摩擦力”是一种物理现象,具有能量大、体积小、摩擦阻力大等特点。
这类现象一般都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与物体摩擦力大小有关;二是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发生阻力。
一般来说,摩擦力是物质运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之一。
现代物理学研究摩擦力与物质变化有密切关系,对物质运动有影响,可以产生能量并能反映能量产生过程,对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都有研究价值和意义;摩擦力既可单独表现某一物理量具有一定规律,也可多种物理量综合出现等多种现象,可以在不同领域起到推动作用、对其他物理量起辅助作用、在运动过程中提供保护等作用。
摩擦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很多时候难以用理论知识去解释。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学生们深入研究实验现象和科学原理,深入了解摩擦力产生和影响过程与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对探究出有意义、有趣、实用且具有挑战性等数学模型进行研究。
我从教学目标出发将设计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二是在摩擦力发生时如何判断摩擦力变化规律;三是学习探究结论,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活动中去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新课导入新课开始,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个动画,显示了一个两辆汽车相撞的场面,然后问学生们:两辆汽车在发生碰撞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展示交通事故中两车相撞时的情景,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碰撞的原理、以及造成事故前后车辆之间摩擦现象的不同。
这一部分可以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体会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碰撞现象”,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磕磕碰碰呢?”这部分教学目标设置了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悟出不同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接着让学生回答一下:“由于两辆汽车行驶方向相同并且相对速度相同,所以两辆汽车相撞产生的能量可以使一辆汽车正常行驶,另一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产生较大力量;由于两辆汽车惯性的作用,导致第一辆汽车与第二辆汽车相撞并甩到了路中,第二辆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向左侧打了一个转后继续向前行驶。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案B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案B](https://img.taocdn.com/s3/m/b1d4a842b9d528ea80c77960.png)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认识摩擦力、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和生活中的摩擦这三个小单元组成,其中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材以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实验探究,分析总结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
教材最后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学情分析】学生在这之前刚学习了“重力”、“二力平衡”,知道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也知道可以从力的三要素的角度研究某个力。
虽然摩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但对于摩擦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摩擦力跟重力一样是一种常见的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除对摩擦力的概念比较生疏外,已基本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
【设计理念】对于摩擦现象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主要安排进行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二个因素;并通过具体事例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的现象。
2、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3、了解产生滑动摩擦的原因。
4、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5、会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探究与交流,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联系实际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养成勇于探究日常生活相关现象物理学原理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2、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难点:1、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1. 提问: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2. 提出问题:(1)为什么车辆的轮胎与鞋底上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2)用筷子夹菜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下雪路滑的时候,车轮上为什么要装防滑链?学生回答后引入:以上现象都与摩擦力有关,那么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案7.6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案7.6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https://img.taocdn.com/s3/m/5f4038d3172ded630b1cb6c5.png)
7.6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知道摩擦力;(2)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少摩擦的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摩擦力的分类及产生条件。
课前准备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砝码、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动机思考:运动员松手后,在水平冰面上滑行的冰壶,失去动力后为什么会停下来呢?滑冰车的同学停止撑冰后为什么也会停下来呢?讲授实验内容,体验摩擦力。
在分析摩擦力之前,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感受一下摩擦力。
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但手掌相对桌面静止;将手掌用较小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使手掌相对于桌面滑动;用两根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人走路的情景,感受指尖受摩擦力方向。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你感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设疑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什么冰面上容易摔倒,为什么体操运动员手上要抹“白粉”,引出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F摩)。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条件: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面不光滑。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二、讲授新知识从力的三要素看,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呢?那我要想知道某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比如这个木块放在这个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我该怎么办呢?测量滑动摩擦力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测量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摩擦力》教案设计
![《摩擦力》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d5c5a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8.png)
《摩擦力》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单位。
2.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
3. 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摩擦力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摩擦力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 运用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4. 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单位,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基本知识。
3. 讲解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研究这些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
4. 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5. 学生分组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影响摩擦力因素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数据处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不同粗糙程度的砂纸、砝码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学生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学生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70df9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1.png)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
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来说说,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生回答: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等因素有关。
2.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求:详细描述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3.解答以下习题:
(1)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当速度为60km/h时,刹车距离为20m。若将车速提高至80km/h,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刹车距离是多少?
(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0.3。当施加一个水平力F=20N时,物体刚好开始运动。求物体与桌面间的正压力。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对力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但在摩擦力的认识上可能还存在一些误区。他们对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这些情况,本节课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1.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入摩擦力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摩擦力认知。
4.思考题和心得体会要求具有针对性和深度。
4.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减小摩擦力?请举例说明至少三种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分析其原理。
5.根据课堂所学,谈谈你对摩擦力的认识,以及在学习摩擦力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作业要求:
1.字迹清晰,表述准确,注意使用专业术语。
2.实验报告需包含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记录和分析等内容。
教案三7.6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案三7.6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https://img.taocdn.com/s3/m/a98beb1589eb172dec63b776.png)
教案三7.6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7.6 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一些常见的摩擦现象。
2.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及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有关。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初步体会如何合理的进行科学猜想,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认识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合作精神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实验的操作和应用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探究法和阅读指导法。
【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选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四个钩码、一个长方体木块、一块长木板、一块毛巾、一块棉布、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1、生活实例:如何抓住一条泥鳅(课上能找到实物现场操作更好)可选工具有:面粉,胶手套,镊子,筷子,带螺纹的钳夹等问:你会怎么做你会选择怎样的工具帮助你为什么要作这种选择2、学生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意见.(总结抓泥鳅活动中还有有关摩擦的大学问呢!)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了哪些和摩擦力有关的现象?(学生自由举例,可简单的让学生说说理由)(揭示并出示课题)3、生活实例思考:百米跑比赛时,运动员穿上钉鞋,而溜冰的运动员则穿上光滑的溜冰鞋;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修金字塔时,人们搬运重石,在底下垫上圆木……请学生思考一下这些都是什么原因?二、进行新授课1.摩擦力的概念及种类(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体验:手用力推书桌,书桌未动;用手推动书本在桌面做近似匀速滑动;将书本放置在水平桌上,不推它。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7.6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第1课时 摩擦力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7.6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第1课时 摩擦力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714b6469dc5022abea005a.png)
第6节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第一课时摩擦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知道摩擦力.2.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了解摩擦现象存在普遍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能力和猜想假设能力.2.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3.通过对摩擦现象、因素猜想、方案设计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难点】摩擦力的分类及产生条件.教学过程知识点一摩擦力【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3-45,完成以下问题:1.摩擦力发生在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是在两个物体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摩擦力用字母f 表示.2.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滑动摩擦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力尚未;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而力静摩擦力.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 【合作探究】摩擦力产生的必要条件有哪些?答: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两物体间存在压力;③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④两接触面不光滑.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教师点拨】方向相反,而不是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与物体运动1.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和运动方向.2.三种摩擦力的比较种类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定义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阻碍相对滑动的现象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图示特点 物体与接触面之间仅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并未产生相对运动,如推物体未动,产生的摩擦为静摩擦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相对滑动.如在粗糙表面上推物体运动产生的摩擦为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表面做无滑动的滚动,如带轮小车在力的作用下运动时产生的摩擦为滚动摩擦生活 实例手握瓶子静止时,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人滑冰时,冰刀和冰面之间的摩擦正常行驶的自行车,前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摩擦力的方向理解为必定与运动方向相反,也就是说,摩擦力有时阻碍运动,有时有助于运动,但无论哪种情况,必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知识点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3-45,完成以下问题: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合作探究】演示一测量滑动摩擦力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运动.1.我们能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吗?答:能,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2.这个实验有什么不足吗?答:人为的保持匀速并不绝对准确.演示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想与假设:当你推地面上的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也越费力.由此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因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较多,所以,在探究过程中要用控制变量法.例如:在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时,要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而应控制压力的大小等因素不变.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带钩的长方体木块、表面较光滑的木板、表面较粗糙的木板、桌面、砝码(或其他小重物).实验过程:(1)把木块放在较光滑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2)把木块放在较光滑的木板上,再在木块上放一1F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2F 个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把木块放在一块较粗糙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如图丙所示.3F 测力计的示数(4)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实验序号实验条件弹簧测力计示数F /N压力情况接触面情况 甲一个木块 较光滑木板2.4 乙一个木块和一个砝码较光滑木板2.8丙一个木块较粗糙木板2.6读数较大,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丙实验中读数较大,说明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时应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这样,拉力的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这是因为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水平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只要测出拉力的大小也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这里运用了转换法. 演示三 摩擦力方向1.观察上边两种情况,摩擦力都是和力的方向相同吗?请分析.答:人推箱子箱子不动的情形中,箱子受到的是摩擦力,方向与人的推力方向相反,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人推箱子若是箱子匀速运动,摩擦力又是什么情况呢?请分析.答:此时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因为与地面接触挤压并产生相对运动,方向与箱子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相反. 3.我们可得出什么结论?答: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无关,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教师点拨】相反.,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无关.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1 无有关,与接触面大小所受压力大小、粗糙程度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无关.,与物体运行速度关 挤;两个物体互相间有粗糙;接触面接触3.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对运动.;物体间有压 最大静摩擦力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比略小.通常的计算中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跟进训练】1.(多选)对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B .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C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D .有摩擦力不一定有弹力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B .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D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3.一木箱重100N ,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用80N 的力去推木箱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不知道最大静摩擦力,无法判断是否运动B.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80 NC.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80 ND.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 N4.(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A.若某接触面上有滑动摩擦力,则也一定有弹力B.弹力的方向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C.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滑动D.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课堂小结1.摩擦力:(1)定义(2)方向(3)产生的条件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导学案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31346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0.png)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2、经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点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设计与操作。
2、理解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1、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知识准备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五、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比如,推动一个沉重的箱子在地面上移动时会感到很费力;在冰面上行走比在普通地面上行走更容易滑倒。
这些现象都与摩擦力有关。
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学习1、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思考:请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中存在滑动摩擦力?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根据生活经验,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猜想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3)设计实验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需要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长方体木块、长木板、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砝码等。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即在研究某个因素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实验步骤:①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将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了解摩擦现象存在普遍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能力和猜想假设能力。
(2)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3)通过对摩擦现象、因素猜想、方案设计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体会本节内容中探究的各个环节,培养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猜想过程与设计方案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摩擦力的测量。
教学准备:
一斜面,一木块;木块、木板、弹簧测力计、毛巾、小铁块、厚海绵、圆铅笔(多组)。
教学过程:
活动1:感受滑动摩擦力
学生用手在桌面上拖,感受滑动摩擦力。
引入新课。
活动2: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讨论,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如何能比较准确地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活动3:滑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
师生共同完成对滑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的探究实验
活动4: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面积的关系
四个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面积的关系的探究实验,填好活动卡。
活动5: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两个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探究实验,填好活动卡。
活动6: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两个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探究实验,填好活动卡。
主要教学环节:本设计分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讨论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及如何比较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