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腰椎、肢体、牵引疗法(详细版) PPT

合集下载

牵引技术

牵引技术

3、设备与用具
腰椎牵引床
牵引支架
4 、操作方法与步骤
(1)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牵引,牵引带分别固定胸 段和骨盆髂脊。
另外两种体位
a. 倒悬牵引: 选用3种常用牵引体位,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 痛缓解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恢复情况 , 采用 VAS 及 ODI 评价何种体位疗效更佳.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 别为仰卧位牵引组30例,俯卧位牵引组30例,倒悬牵引组30 例,疗程结束后比较治疗结果 .结果 3组的VAS及ODI均有 改善,倒悬牵引组优于俯卧位牵引组及仰卧位牵引组.
颈腰椎的牵引技术
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师 崔俊才
牵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徒 手、器械或电动牵引装置,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 牵拉力,使关节面发生一定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 的牵伸,从而达到复位、固定、减轻神经根压迫、纠正 关节畸形的物理治疗方法。
一、颈椎牵引技术
颈0%开始牵引。根据患者体质及颈部肌肉发 达情况逐步增加牵引重量,通常每 3 ~5 天增加1kg。如症状有改善,可维 持此重量,如果没有改善,可适当增加,最大可达 10~12kg 。
5、
(1)牵引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体位、重量 及时间,开始时可以是小重量、短时间,逐渐增 加重量和延长时间。 (2)坐位牵引结束时,缓慢解除牵引力后取下牵引 带,患者静坐片刻后,再站起离开。 (3)如果牵引中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或症 状加重,应即刻中止牵引,并进行相应处理。
析研究>>
C.病变阶段与牵引角度的关系:C1~4 0 ° C5~6 C7~T1 25 ° 《康复医学 第4版》p221
15 ° C6~7
20 °
(3)时间:颈椎牵引的时间以15~30 分钟为宜, 时间太短达不到牵引的力学效果,时间过长容易产 生头痛、头麻、下颌关节疼痛、心悸、胸闷、恶心 等不良反应。一般牵引重量愈大,牵引时间应愈短。 带有间歇牵引的牵引设备,牵引时间可稍长些,一 般不超过 40分钟。治疗每日 1~2 次, 10~14次为 1 个疗程。

(医学课件)McKenzie麦肯基疗法

(医学课件)McKenzie麦肯基疗法

麦肯基疗法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麦肯基疗法的未来发展方 向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 ,麦肯基疗法将会更加普及和深入人心。未 来,麦肯基疗法将会进一步发展为更加个性 化、精准化的治疗方式,例如结合现代科技 手段进行数据分析,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 治疗方案。
麦肯基疗法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麦肯基疗法的治疗 机制和效果,以及在不同疾病和人群中的应 用范围。同时,研究还将关注如何提高患者 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以及如何降低治疗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麦肯基疗法逐渐成为一种广泛认可的康复治疗方法,用 于治疗各种骨骼肌肉疾病。
麦肯基疗法的原理与特点
麦肯基疗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特定的伸展和牵引动作,缓解 肌肉紧张和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平衡。
麦肯基疗法的特点是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和自我管 理。
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进展情况,逐步调整治 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4
麦肯基疗法的实践经验与 注意事项
麦肯基疗法的实践经验分享
麦肯基疗法在非特异性腰痛治疗中的有效性
麦肯基疗法是一种基于动作的物理疗法,旨在帮助患者自我调整脊柱和关节,改善姿势和 动作,从而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在非特异性腰痛治疗中,麦肯基疗法被证明是有效的, 可以减轻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麦肯基疗法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麦肯基疗法的注意事项
在接受麦肯基疗法之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保没有严重的健康问题。治疗师应该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进展。
麦肯基疗法的禁忌症

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




设备:根据不同部位采用特 制的牵引装置。 适应症:创伤或非特异性炎 症引起的四肢关节挛缩。如 骨折与脱位、手外伤后、断 肢再植、烧伤后等。 方法:关节近端固定,远端 肢体通过滑轮挂重物作牵引。 重量:循序渐进,以病人耐 受限为度。 时间:每次10~30分钟,每 日1~2次。
注意事项

椎间盘





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 维软骨盘 成人23个 纤维环和髓核组成 弹性垫作用,缓冲外力 对脊柱的震动,增加脊 柱的运动幅度。 中胸部较薄,颈部较厚, 腰部最厚。 颈腰部的椎间盘前厚后 薄,胸部相反;颈腰椎 间盘易向后外侧突出。





站立位,纤维环处于拉伸张力,髓 核处于被压迫状态。 儿童髓核含90%水份,老人含70% 水份。 髓核承重75%,纤维环承重25% 静水压是髓核前负荷的主要来源 腰椎屈曲每增加5°,椎间盘内压 力增加0.7KPa 髓核厚度Cx3mm,Tx5mm,Lx9mm 一半的正常睡眠时间可以使髓核重 新获得水份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改变突出物(如椎间 盘)或骨赘(骨质增生)与周围组织的相互 关系,减轻神经根受压,改善临床症状。研 究证实:当颈椎牵引的重量达到6~7kg时, 椎间盘内部的压力减少70%,当重量达到 10kg时,几乎测不到压力; 制动 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适应证

四肢骨折与脱位 关节强硬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肢关节功能牵 引
注意事项

牵引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体位、重 量及时间,开始时可以是小重量、短时间, 逐渐增加重量和延长时间。如果牵引时患者 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或症状加重,应立 即终止牵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高血压、冠心病发作、空腹、睡眠差、精神 不好、伴有恶心、呕吐者应停止牵引;

颈椎腰椎肢体牵引疗法详细版课件优秀课件

颈椎腰椎肢体牵引疗法详细版课件优秀课件

3、脊柱牵引分类
(4) 根据牵引时患者身体的方向可分为: 水平位牵引、斜位牵引、垂直位牵引。
(5) 根据牵引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时 间牵引、短时间牵引。
(6) 根据牵引的连续性可分为:持续牵 引、间歇牵引。
(二)腰椎牵引
腰椎牵引是以按摩手法之“人工拉压复 位”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器械治疗方法, 通过对腰椎施加牵引力,使紧张、痉挛 的腰部肌肉松弛,腰椎体间距增大,椎 间盘内压降低,缓解突出物对神经组织 的压迫,使疼痛得以消除。
此方法适用于需在病房绝对卧床的患者
2) 牵引台重锤牵引
牵引台面可头低脚高倾斜5°。牵引重量越大, 床脚越高,但对头晕等症状的患者则不能将 床脚太高。
重锤重量从每侧8kg,两侧共16kg开始,增加
方 法 同 床 上 重 锤 牵 引 。 牵 引 时 间 每 次 10 ~
15min。此方法适用于能到治疗室治疗的患者。
(1) 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 度地回纳,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2)解除肌肉痉挛 (3)促进炎症消退 (4)解除脊柱小关节负载
3、脊柱牵引分类
(1) 根据治疗部位可分为:腰椎(骨盆) 牵引、颈椎牵引。
(2) 根据牵引力的来源可分为:自身体 重牵引、手法牵引、重锤牵引、动力牵 引。
(3) 根据牵引时患者的体位可分为:仰 卧位牵引、俯卧位牵引、坐位牵引。
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 小关节紊乱等疾患的有效疗法。
(二)腰椎牵引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2、腰椎牵引的作用 3、适应证和禁忌证 4、腰椎牵引方法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姿势的改变;进一步负重
长期的腰椎受力不平衡及腰椎间盘的退 行性变—椎间盘承载与分布应力的能力 ↓关节突关节负荷↑,退变加速—小关节 增生肥大及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

正骨ppt课件

正骨ppt课件
总结词
膝关节破坏
详细描写
患者因运动不当导致膝关节破坏,出现膝关节疼痛、肿 胀等症状。通过正骨手法复位,患者膝关节破坏得到修 复,疼痛等症状消失。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详细描写:患者因长期重体力劳动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出现腰痛、下肢麻痹等症状。通过正骨手法复位,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得到缓解,腰痛等症状减轻。
详细描写:患者因长期不良姿势导致腰椎侧弯,出现腰 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经过正骨治疗,患者腰椎侧 弯得到纠正,疼痛等症状消失。
详细描写:患者因腰部外伤导致腰椎失稳,出现腰部疼 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经过正骨手法复位,患者腰椎稳 定性得到恢复,疼痛等症状消失。
正骨ppt课件
汇报人: 202X-12-30
contents
目录
• 正骨简介 • 正骨手法 • 正骨适应症与禁忌症 • 正骨注意事项与并发症 • 正骨案例分享
01
正骨简介
正骨简介 正骨的概念
正骨是指通过手法复位、调治骨骼和 软组织特殊的方法,以到达治疗骨折 、脱位、软组织破坏等的目的。
正骨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观念、动 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
颈椎拔伸法
通过持续的拔伸力量,拉伸颈 椎,缓解颈椎紧张。
胸椎正骨手法
胸椎按压法
通过按压胸椎棘突,纠 正胸椎错位,缓解胸椎
疼痛。
胸椎俯卧推按法
在俯卧位下,对胸椎施 加推按力量,使胸椎回
归正常位置。
胸椎旋转复位法
通过旋转胸椎的方式, 纠正胸椎错位,改进胸
椎活动度。
胸椎对抗复位法
通过对抗性按压和旋转 胸椎的方式,纠正胸椎
二次破坏
若正骨操作不当或患者过早活动,可能导 致骨折端再次移位或破坏,需重新进行固 定或手术治疗。

颈椎病护理查房 ppt课件

颈椎病护理查房  ppt课件

32
术后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2013-09-08
• 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与术中出血、麻醉等有关
• 护理目标: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 护理措施:1、观察病人的血压、体温、脉搏、呼吸、

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

吸入。

2、观察切口敷料情况,观察切口引流管

的颜色、性质、量,发现异常应立即汇报医生。
4、训练床上大小便:可避免病人因卧床出现腹胀,便秘,排尿困难。遵医 嘱进行各项术前准备,嘱患者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4小 时。
ppt课件
17
感觉的评定
根据英国医学会的标准,感觉分为6级:
100% S4 感觉正常。
80% S3+ 同S3,有良好的定位能力。
60% S3 浅痛觉、触觉恢复,但无皮肤感觉 过敏现象。
ppt课件
27
术前护理诊断2013-08-26
• 1、焦虑: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
• 2、舒适的改变:与颈椎病引起的疼痛麻木有关
• 3、知识的缺乏:与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关
ppt课件
28
术后护理诊断2013-09-08
• 1、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与术中出血、麻醉等有关 • 2、有窒息的可能:与切口血肿、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喉痉挛有关 • 3、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 4、躯体移动障碍:与术后疼痛、颈部制动有关 • 5、排尿模式的改变:与全麻后排尿反射障碍有关 • 6、脑脊液漏的可能:与术中可能损伤硬脊膜有关
(5)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声音嘶哑,喉上神经损伤出现 呛咳等。
ppt课件
24
护理评估
• 姓名:杨树光 性别:男 年龄:44岁
• 诊断:脊髓型颈椎病 颈5/6、6/7椎间盘突出症

颈肩腰腿痛课件(PPT演示

颈肩腰腿痛课件(PPT演示

活动受限
其他症状
疼痛和肌肉紧张可能导致颈部、肩部、腰 部和腿部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胸闷、腰 酸背痛、乏力等症状,可能与颈肩腰腿痛 的病变部位和程度有关。
颈肩腰腿痛的常见原因
劳损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 、久站、低头等,导致肌肉疲
劳和劳损,引发疼痛。
外伤
颈部、肩部、腰部和腿部的外 伤或扭伤,可能导致肌肉、韧 带或椎间盘等组织损伤,引发 疼痛。
颈肩腰腿痛与职业病的关系
职业病定义
职业病是指长期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工作,导致身体出现特定病变 或功能障碍的疾病。
颈肩腰腿痛与职业病的关系
颈肩腰腿痛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主要与长期保持不良姿势、重复 性动作等职业因素相关。
职业病的预防
针对职业病的预防,应从改善工作环境、调整工作姿势、适当休息 等方面入手,以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以确定疼痛的来源。
根据需要,进行X光、 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评估方法
01
02
03
04
疼痛评分
使用疼痛评分量表,如VAS或 NRS等,对患者的疼痛程度
进行量化评估。
功能评估
评估患者的颈肩腰腿功能,如 活动范围、肌力、平衡等,以
炎症
无菌性炎症反应,如关节炎、 筋膜炎等,可能导致疼痛和局 部肿胀。
退行性病变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椎间盘 等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可能
导致颈肩腰腿痛。
02 颈肩腰腿痛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流程
初步问诊
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推荐课件)骨科PPT幻灯片

(推荐课件)骨科PPT幻灯片

将小指、中指、食指固定于伸直位,嘱患者屈曲无名指以对抗 检查者阻力。
13
3.压颈试验(+),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压颈试验: 患者坐位, 头颈偏向患
侧或后伸, 检查者按压其 头顶, 持续片刻, 如果出现 颈肩痛或上肢放射性疼痛 、麻木、酸胀等不适感即 为阳性。
14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坐位, 检查者一手
27
颈椎动力位X片(即过伸过屈位) 了解颈椎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28
颈椎双斜位X片 判定椎间孔中神经受压情况
29
影像学检查
颈椎CT
30
影像学检查
MRI: T2加权硬脊膜囊间隙消失, 脊髓 受压, 脊髓内出现高信号区; T1加权 椎间盘突入椎管内。
31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32
33
【治疗】
一、保守治疗 (一)一般治疗
骨科常见病诊治
1、颈椎病 2、骨性关节炎 3、肩周炎 4、风湿性关节炎 5、腰椎间盘突出 6、腰肌劳损 7、上下肢骨折 8、锁骨骨折
1
第一部分
颈椎病 骨性关节炎
2
第一节 颈椎病
3
【概 述】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由于颈椎间盘退变、 突出, 颈椎骨质增生, 椎间孔变形, 韧带增厚、变形、 钙化等退行性改变, 刺激或压迫颈椎周围的肌肉、血 管、神经根、脊髓, 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4.咽喉部炎症 当咽喉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 周围组织的炎性水
肿容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 或使病情加重 5.发育性椎管狭窄 6.颈椎先天畸形 7.精神及代谢因素
8
【解剖】
颈椎骨有7块, 典型的椎骨由前方的椎体和后部的 椎弓构成, 椎体和椎弓围成一孔, 称为椎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发性腰椎畸形 (3)增加椎体间距,降低椎间盘内压 (4)增加后纵韧带张力,促进椎间盘还
纳 (5)增加椎管容积 (6)增加侧隐窝的面积 (7)纠正腰椎小关节的紊乱
3、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 滑脱、腰椎退行性变、腰椎小关节紊乱、 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早期强直性脊柱 炎、无合并症的腰椎压缩性骨折等。
15min。此方法适用于能到治疗室治的患者 。
(3) 动力骨盆牵引
动力骨盆牵引是以电动牵引力替代重锤 进行的腰椎牵引方式,牵引体位同重锤 牵引。
可做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
持续牵引的牵引重量和时间设定同牵引 台重锤牵引。
间歇牵引重量可从20~30kg开始逐渐增 加至适当重量,一般以不超过体重为原 则。牵引时间15~20min,间歇时间可在 30秒以内进行调节,例如牵引1min,间 歇l0秒。
古希腊
Hippocrates 进行的牵引
治疗
固定第8、 9、10肋
下缘
胸廓牵 引带
4、腰椎牵引方法
(1)自重牵引 (2)骨盆重锤牵引 (3)动力骨盆牵引 (4)屈曲旋转快速牵引 (5)徒手牵引 (6)自我牵引
(1) 自重牵引
自重牵引就是利用患者自身腰部以下的 体重进行牵引,其方法简便、易行。
的作用。 椎间盘退行性变;
长时间使脊柱处于某一方向的屈曲位; 震荡力反复作用于同一椎间盘; 体重过重 均可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于纤维环之外,
从而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而引起临床症状。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2、牵引的作用机制
(1) 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 度地回纳,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是将外力施加于患者身体一定 部位,通过牵拉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 治疗方法。
牵引疗法可用于脊柱和肢体,其中不同 关节的牵引术需按不同关节的结构和生 理需要分别设计和实施。
脊柱牵引包括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腰椎牵引和用于颈椎病的颈椎牵引。
教学要求:
1、掌握腰椎牵引的方法、适应症及禁 忌症、注意事项
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束受到机械压迫 和刺激—影响神经营养及代谢产物的排 出—神经炎症—腰腿痛—甚至导致下肢 无力,运动障碍(影响神经功能)。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疗法的目的:
促进突出的椎间盘还纳; 减轻对神经组织的压迫,消除炎症。
2、腰椎牵引的作用
(1)预防、松解神经根粘连 (2)缓解肌肉痉挛,纠正前屈、侧弯等
正常椎间盘可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破裂。髓核 向四周传递压力,使纤维环承受圆周张力,此 张力在腰段脊柱可达脊椎所受纵向压力的4-5 倍。
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脊柱屈曲、侧弯时,椎间盘一部分受到 牵拉(张力),另一部分则受到挤压;
当脊柱旋转时,椎间盘还会受到剪力。
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椎间盘损伤的主要原因: 脊柱屈曲加旋转时同时受到张力、压力和剪力
牵引可选择不同体位进行。 1) 坐位自体牵引: 2) 斜位自重牵引:
1) 坐位自体牵引
支撑部位为腰部,患者坐在支撑架之间 的弹性悬吊带上进行牵引。
2) 斜位自重牵引
患者在床上仰卧,胸部用牵引带固定于床头, 腰部及下肢游离。
初次牵引床面与水平面夹角30°,以后每天增
加5 °,一般8~10天倾角可达70 °~ 90 °
牵引时间每天4h。
(2) 骨盆重锤牵引
1) 床上重锤牵引 2) 牵引台重锤牵引
1) 床上重锤牵引
水平牵引
斜向牵引
1) 床上重锤牵引
首次牵引滑轮重量每侧5kg,两侧共
10kg;以后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每1~ 3日增加1~2kg,最后达到合适的重量
。 牵引时间首次可定为1h,休息20min后
3、脊柱牵引分类
(4) 根据牵引时患者身体的方向可分为: 水平位牵引、斜位牵引、垂直位牵引。
(5) 根据牵引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时 间牵引、短时间牵引。
(6) 根据牵引的连续性可分为:持续牵 引、间歇牵引。
(二)腰椎牵引
腰椎牵引是以按摩手法之“人工拉压复 位”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器械治疗方法, 通过对腰椎施加牵引力,使紧张、痉挛 的腰部肌肉松弛,腰椎体间距增大,椎 间盘内压降低,缓解突出物对神经组织 的压迫,使疼痛得以消除。
2、掌握颈椎牵引的方法、适应症及禁 忌症、注意事项
3、了解牵引的作用机制
(一)脊柱牵引疗法概述
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2、牵引的作用机制 3、脊柱牵引分类
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椎间盘
髓核:半流体胶状物,正常状态下能 吸收一定的压力和震荡力
纤维环,按同心圆排列组成,保护 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
(2)解除肌肉痉挛 (3)促进炎症消退 (4)解除脊柱小关节负载
3、脊柱牵引分类
(1) 根据治疗部位可分为:腰椎(骨盆) 牵引、颈椎牵引。
(2) 根据牵引力的来源可分为:自身体 重牵引、手法牵引、重锤牵引、动力牵 引。
(3) 根据牵引时患者的体位可分为:仰 卧位牵引、俯卧位牵引、坐位牵引。
(2)禁忌证:脊髓疾病、腰椎结核、 肿瘤、有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的腰椎管 狭窄症、椎弓断裂、重度骨质疏松、严 重高血压、心脏病、出血倾向等。
4、腰椎牵引方法
腰椎牵引从较原始的自重牵引逐步发展 形成重锤牵引、动力牵引,分别以自身 体重、外加重力或动力对腰椎施加持续 性或间歇性的牵引力。
近年来在水平牵引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成 角、旋转等功能,提高了治疗效果。
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 小关节紊乱等疾患的有效疗法。
(二)腰椎牵引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2、腰椎牵引的作用 3、适应证和禁忌证 4、腰椎牵引方法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姿势的改变;进一步负重
长期的腰椎受力不平衡及腰椎间盘的退 行性变—椎间盘承载与分布应力的能力 ↓关节突关节负荷↑,退变加速—小关节 增生肥大及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
继续牵引,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延长牵引 持续时间。夜间停止牵引,以利睡眠。
此方法适用于需在病房绝对卧床的患者
2) 牵引台重锤牵引
牵引台面可头低脚高倾斜5°。牵引重量越大 ,床脚越高,但对头晕等症状的患者则不能 将床脚太高。
重锤重量从每侧8kg,两侧共16kg开始,增加
方法同床上重锤牵引。牵引时间每次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