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
试论儿童游戏的本质及其特性
![试论儿童游戏的本质及其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bca3b66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5.png)
试论儿童游戏的本质及其特性儿童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游戏,孩子们能够开发智力、情感和社交能力。
然而,儿童游戏的本质以及其特性是什么呢?本文将试论儿童游戏的本质及其特性,从而探索儿童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性。
儿童游戏的本质可以归结为儿童通过自由探索、互动和想象力来获取快乐和成长的过程。
在儿童游戏中,儿童可以自主选择游戏内容、规则和角色,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决策力。
例如,当孩子们玩玩具积木时,他们可以自由拼搭、创造各种形状,通过动手操作和试错学习如何构建稳定的结构。
这种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促进了孩子们的智力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儿童游戏的特性可以分为物理特性和心理特性。
物理特性指的是儿童游戏需要具备的一定空间、时间和工具。
例如,孩子们需要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来玩耍,他们需要适当的时间来专注于游戏,还需要适合年龄的玩具或道具。
这些物理特性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
心理特性则是指儿童游戏对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儿童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认知发展。
通过游戏,他们可以学习事物的属性、关系和分类,培养观察、思考和记忆能力。
例如,当孩子们玩益智游戏时,他们需要观察图片、图案或数字,并解决问题。
这种认知性的游戏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儿童游戏也对儿童的情感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游戏,孩子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想法。
他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经历各种情境,通过模仿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例如,当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扮演“医生”或“老师”时,他们可以体验到被关心和被尊重的感觉,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最后,儿童游戏对儿童社交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与其他孩子合作或竞争,儿童可以学会分享、协作和竞争。
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如何与他人相处,并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例如,当孩子们在团队游戏中一起解决问题时,他们需要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观点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浅谈幼儿游戏的特点及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浅谈幼儿游戏的特点及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1dad6b1b4daa58da1114a92.png)
浅谈幼儿游戏的特点及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回想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一起跳格子、玩过家家,那个时候仿佛永远不知道累,不知道厌倦,只知道在一起玩是多么的开心、快乐。
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游戏是幼儿的生命。
在此,我简单谈一谈幼儿游戏特点以及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幼儿游戏具有以下特点:1、幼儿游戏具有主动性幼儿玩游戏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在游戏中,幼儿的各种活动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他们可以自由地充分活动,从中得到快乐并得到发展。
在幼儿游戏中,自愿和自主是两个重要条件,游戏的形式、材料以及游戏的开始、结束都应由幼儿自己掌握,按照他们自己意愿、体力、智力来进行。
正因为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反之,如果游戏失去了自主性这一特征,而是由教师精心安排的,幼儿被动地参加游戏,从表面上看幼儿是在参加游戏,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地玩游戏。
2、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趣味性是游戏自身固有的特征,每种游戏都含有趣味性,正是游戏的这一特征,给幼儿的精神和身体带来舒适、愉快,使他们喜欢游戏。
游戏与其它活动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也没有实用的社会生产价值,它是一种娱乐活动。
它以本身的趣味性,激起幼儿良好的情绪和积极从事活动的力量。
趣味性是游戏的必要条件,因为有趣味才吸引幼儿主动参加,并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愉快和发展。
在幼儿那里,首先吸引他们的是饶有趣味的游戏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对游戏的结果感兴趣。
3、幼儿游戏具有虚构性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真实的活动,具有明显的虚构性。
游戏的成分、角色、情节、行动以及幼儿玩具或游戏材料,往往是象征性的,比如把棍子当马骑、把树叶当菜吃、让小朋友假装成医生、骑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假装开火车等。
4、幼儿游戏具有社会性幼儿并不是天生就会做游戏,游戏不是幼儿的本能活动,只有当他们的体力、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检验,才会做游戏。
时代、文化、地区、习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幼儿的游戏,幼儿的游戏归根到底是周围生活的反映。
幼儿游戏理论课件
![幼儿游戏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d7d49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9.png)
THANKS
感谢观看
游戏治疗理论
总结词
游戏治疗理论关注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积 极影响,认为游戏可以帮助幼儿释放压力、 宣泄情感,促进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
详细描述
游戏治疗理论认为游戏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 疗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应对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通过游戏中的自由表达和想象,幼 儿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同时游戏中 获得的成功体验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此外,游戏中的互动和交流也有助于提高
特点
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趣味性是游戏本身固有的特征,虚构性是幼儿游戏的根 本特征,社会性是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具体性是幼儿游戏的主要特征。
幼儿游戏的重要性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感知觉、 注意、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
的发展。
培养幼儿社会性行为
游戏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 作、分享、谦让等社会性行为 。
幼儿游戏理论课件
目 录
• 幼儿游戏概述 • 幼儿游戏理论 • 幼儿游戏设计 • 幼儿游戏实践与指导 • 幼儿游戏与教育融合 • 幼儿游戏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幼儿游戏概述
幼儿游戏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幼儿游戏是幼儿在一定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 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 发挥和人格构建的过程。
观察幼儿游戏行为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包括语言、动作、情绪 等,了解其发展水平和需 求。
适时介入指导
在幼儿需要帮助或引导时 ,适时介入游戏过程,给 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幼儿园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征ppt课件
![幼儿园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6d0fe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e.png)
(1)内部动机
(2)直接动机
(3)内部控制
2.游戏的体验
(1)兴趣性体验。 (2)自主性体验。
(3)胜任感。
(4)幽默感。
(5)驱力愉快。
三、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 (1)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己决定 (3)游戏的难度与幼儿能力相匹配 (4)不追求或担心活动结果带来的奖惩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第三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征
你小时候玩的游戏有哪些? 为什么你认为它是游戏? 如何判断一个活动是游戏?
第一节 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
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
一般趋势:在态度上由不自觉 自觉。
在内涵上由生物性 社会性。
经历的阶段:
(1)游戏概念的非自觉化理解;
(2)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 活动;
(3)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社会 性活动。
问题:试评述游戏的生物性(社会性)本质观?
二、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新探索:
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具体表现为:
(1)游戏是儿童的主动的活动。
(2)游戏是儿童的独立性活动。
(3)游戏是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三、确立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 值
思考:怎样理解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其
特征表现是什么)?其意义如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对游戏特征的一般表述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
性的社 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第三章游戏的本质和特征
![第三章游戏的本质和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75d884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d.png)
第三章游戏的本质和特征游戏作为一种社交文化现象,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娱乐的乐趣,更是帮助人类发展智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锻炼身体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从游戏的本质和特征两个方面来讨论游戏。
一、游戏的本质1.博弈:游戏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博弈,即一种竞争和交互的方式。
玩家根据游戏规则和目标,通过决策和行动与其他玩家竞争或合作,以实现自己的游戏目标。
2.规则:游戏中有明确的规则和行为准则,它们在游戏中限制了玩家的行动范围和方式。
规则是游戏的基础,没有规则就没有游戏。
规则可以是游戏规则、道德规范、社会规范等。
3.成就感:游戏给玩家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其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通过闯关、击败对手还是收集道具,玩家在游戏中取得的成就感都能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4.自由与约束:游戏中玩家既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采取行动,又受到游戏规则和目标的限制。
这种自由与约束的结合使得游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激励性。
二、游戏的特征1.游戏目标:每个游戏都有明确的目标,玩家在游戏中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指定要求来实现这些目标。
游戏目标可以是胜利、成绩、积分等等。
2.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游戏进行的基础,它规定了玩家在游戏中的行动方式和限制。
游戏规则可以是明确的书面规定,也可以是隐含的习惯和约定。
3.参与者:游戏是一种社交活动,通常需要两个或更多的人参与。
参与者可以是个人或团队,他们通过协作、竞争等方式与其他参与者互动。
4.互动性:游戏是一种互动的活动,它要求玩家参与其中,通过决策和行动与其他玩家或系统产生互动。
这种互动性使得游戏具有更丰富的体验和挑战性。
5.角色扮演:许多游戏允许玩家扮演特定的角色或身份,通过角色的技能、属性和能力来影响游戏进程和结果。
这种角色扮演的特征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变化性。
6.虚拟性:游戏中的世界通常是虚构的,并通过游戏系统和设备传达给玩家。
虚拟性使得游戏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想象力,为玩家提供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体验。
幼儿游戏的概念及特点课件
![幼儿游戏的概念及特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94bc4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6.png)
contents
目录
• 幼儿游戏的概念 • 幼儿游戏的特点 • 幼儿游戏的分类 • 幼儿游戏的作用 • 幼儿游戏的设计与实施
01
CATALOGUE
幼儿游戏的概念
幼儿游戏的定义
01
幼儿游戏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 通过模仿、想象、创造等方式, 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情感、思想 的活动。
幼儿游戏的趣味性
趣味性
幼儿游戏通常设计得生动有趣,能够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 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兴趣爱好
幼儿在游戏中尝试各种活动,有助于 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为未来 的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游戏的互动性
互动性
幼儿游戏通常需要幼儿与同伴、家长或教师进行互动,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交能 力和沟通技巧。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培养合作精神
通过集体游戏,幼儿可以学会与 他人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
意识。
学习社交礼仪
游戏中涉及的角色扮演和互动, 可以让幼儿学习基本的社交礼仪
和规则。
增进同伴关系
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交往的 机会,有助于增进同伴关系,提
高社交能力。
05
CATALOGUE
幼儿游戏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游戏的设计原则
01
02
03
04
教育性
游戏应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和学习。
适宜性
游戏应适合幼儿的年龄、兴趣 和能力,满足他们的身心发展
需求。
创新性
游戏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 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
互动性
游戏应促进幼儿与同伴、教师 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提高他们
的社交能力。
幼儿园游戏课程内容
![幼儿园游戏课程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f255e78a417866fb84a8e10.png)
《幼儿园游戏》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第一节游戏的定义二、游戏的定义:(名)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
第二节游戏的特征一、游戏的本质性特征(简)1、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游戏中常常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发生或减少,(如“小沙丘”散成一团)这种不可预计的偶然性,让儿童体验着意想不到的最大乐趣。
儿童在游戏中因为舒适、安全、快感得到满足而获得快乐;他们自娱自乐,以不断重复的方式,将有趣的情节保持下去;游戏中儿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不担心游戏以外的任何奖惩,不受日常生活的约束,儿童时轻松的、自由的、快乐的。
2、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游戏是非强制性的,被迫的游戏就不再是游戏了。
儿童之所以游戏,就是因为处于自发、自愿的需要,因为游戏给他们带来欢乐,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选择游戏的内容、玩法及玩伴等。
游戏的目的存在于主体内部需要,游戏是由内部动机引起的。
3、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游戏不是平常、真实的生活,它是走出“真实”生活而进入一个暂时的、别具一格的活动领域。
每个儿童在玩游戏时,都清楚的知道“只是玩玩”、“是假装的”,游戏只是一种愿望和要求的满足。
儿童在游戏中利用模仿、想象来创造性地结合和表现周围生活。
儿童可以不受日常生活的约束,也可以把日常生活暂时抛弃。
这种虚构的,不真实的情境,给游戏带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而正是这种神秘而充满幻想的、虚构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儿童。
4、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儿童在游戏中并非毫无约束和限制。
观察儿童的游戏可以发现,尽管他们的游戏有时显得乱七八糟、非常忙乱,但每个游戏中都隐含有一种秩序性,每个个体都有一定的自我约束,也正是这种秩序的约束,把儿童的游戏带入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任何游戏都是有一定规则的,不管是行为方面的规则还是游戏本身的规则,一旦游戏规则被违背或破坏,都会影响游戏的有序开展。
(如,躲猫猫不能偷看,爸爸去那儿里的丢手娟、萝卜蹲都有游戏规则)三、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看得见”的游戏(选、填)1、表情表情是人们常常用来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项外部指标。
学前儿童游戏的特征与本质
![学前儿童游戏的特征与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8212d71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d.png)
学前儿童游戏的特征与本质如下是有关学前儿童游戏的特征与本质:一、游戏的定义对游戏的不同理解造就了不同的游戏定义。
我国学者刘焱认为:游戏是游戏者能动地驾驭活动对象的主体性活动,它现实直观地表现为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
二、学前儿童游戏的特征1. 具有主动性、是自发行为学前儿童选择游戏,是因为这是由学前儿童的内部需要决定的,是由内部动机引起的。
学前儿童会将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场景放到游戏中,让自己成为游戏的主人。
因此,幼儿在游戏中总是积极表现,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2.具有虚构性,是一种假装行为游戏不是学前儿童真实的生活,但是他们会假装在生活在,会利用模仿、利用来创造性地整合和表现周围的生活。
他们清楚这是“假装的”,就比如过家家。
3. 具有愉悦性,是一种娱乐行为幼儿在游戏中会获得快乐。
4.具有具体性,是具体行为游戏是虚构的,想象的,但是虚构的、想象的事物又是具体的。
比如小医生打针,针筒是玩具,但是它是由具体材料做成的;医生是假扮的,但是这个角色是具体存在的。
三、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研究游戏的本质,就是要揭示儿童游戏产生的原因以及要回答儿童为什么游戏的问题。
1. 游戏本能论从生物学角度解释,把游戏看成一种生物现象,是生物本能的表现。
剩余精力说:席勒、斯宾塞;游戏是由于机体中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
松弛消遣说:拉察鲁斯、裴茄克;儿童游戏的本能是恢复精力的方式。
能力练习说:格鲁斯、施太恩;游戏是先于劳动、先于童年,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
复演说:霍尔;游戏是个体呈现祖先的动作、习惯和活动,是重演史前人类的祖先想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
2.游戏社会反映论从社会学观点去研究、解释儿童的游戏,把儿童游戏看成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活动的特殊形式,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反映活动,具有社会性。
3.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做义工而表现与发展起来的功能特征,包括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等。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d3535e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1.png)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特点
(一)活泼开朗
1、幼儿园游戏活动一般富有活力,尤其是儿童参与的活动,孩子们在
园的一个活动中会充满一种朝气活力,一种活泼开朗的态度。
2、孩子们在园中学习游戏活动时,更多的是用激情和兴奋状态参与活动,在游戏当中围绕一种单一目标释放自己的活力。
(二)有趣互动
1、幼儿园游戏活动是趣味性相当强,活动中有各种有趣的互动游戏,
如捉迷藏、抓娃娃、攀登竞赛、项目竞赛等,让孩子们可以在有趣的
游戏中学习和玩耍到一起。
2、一些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技能,如打扫游戏、巧手游戏等,让
孩子们可以通过趣味游戏学习日常生活技能,也可以活跃园内的气氛,使大家可以更好的互动。
(三)综合发展
1、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也可以帮助孩子综合发展,在游戏当中,孩子可
以体验到各种游戏形式,从个人心理到身体语言表达,从基本动作到
团队合作技能,从口头表达到逻辑思考能力,都可以在游戏中得到综
合提高和发展。
2、另外,孩子可以也可以锻炼自己不断追求卓越的能力,可以培养他
们的创造力,在活泼互动的游戏环境中,孩子可以不断尝试新的想法,
发现自身的潜力,实现自身价值。
(四)尊重个体
1、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老师会以尊重个体为重要准则,不以人人都要达标的方式对其他孩子进行“抉择”,而是尊重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发挥的功能,包括成功者和失败者。
2、此外,评价孩子参与游戏活动也不要只关注成绩,更要重视在活动中孩子发挥的贡献和潜力,这有助于孩子的自信心的建立,有助于激发孩子永不言败的精神。
幼儿游戏概述
![幼儿游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32fd1d64028915f804dc22f.png)
一、游戏的本质
“游戏”的词义
➢ 在英文中,游戏一词有“play”和“game” 两词,主要贴近play。
Game,多指有规则的竞争活动; Play ,有玩和游戏的含义; Fun ,蕴含丰富游戏乐趣之意。
“游戏”是饶有趣味的玩乐活动。 “玩”是游戏的具体行为; “乐趣”是从游戏中得到的体验和情感。
教育作用
游戏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四、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
生长发育 动作技能 大脑发展
生理发展
知识 思维 注意 观察 想象 创造 记忆 语言
积极情绪 情感体验
成就感 自信心 审美情趣
和情感
认知发展 情绪情感发展 社会性发展
教育作用
游戏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东西能被磁铁吸住
思考
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 有什么区别呢?
二、幼儿游戏的特征
1 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
幼儿游戏 与成人游 戏的区别
2 游戏的心理状态不同 3 游戏的内容不同
4 游4戏的驱动力不同
5 价值功能不同
我们从小就玩游戏,在你的印象 中,玩游戏时的感受是什么?
• 游戏好玩 • 娱乐 • 休息 • 消遣 • 无聊 • 学习 • 交流 • 挑战 • 补偿 • ……
一、游戏的本质
生活准备说
➢ 代表人物:德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 家格罗斯(谷鲁司)。
➢ 主要观点:人和动物都有与生俱来 的生存本能,这种本能在初生时很 不完善,无法适应复杂而充满竞争 的生活,要有一个生活准备阶段, 而游戏则是对这种本能的无意识的 训练和准备。儿童游戏是儿童将来 必须承担的更为成熟的活动的低级 形式,为未来生活作了准备。
要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幼儿进一步按一 定方向发展。 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征.ppt
![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征.ppt](https://img.taocdn.com/s3/m/46cab1fabceb19e8b8f6ba9c.png)
❖你小时候玩的游戏有哪些? ❖为什么你认为它是游戏?
❖如何判断一个活动是游戏?
第一节 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
❖ 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
❖ 一般趋势:在态度上由不自觉
自觉。
在内涵上由生物性
社会性。
❖ 经历的阶段:
(1)游戏概念的非自觉化理解;
(2)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 5.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1983年,对游戏行为的特征归结为六个方面: (1)内部动机。 (2)对于手段的注意 。 (3)我能拿它做什么。 (4)想象或虚构。 (5)规则来自游戏的需要,不是来自游戏之外 。 (6)游戏者积极参与。
❖ 三、游戏特征的辩证统一关系
❖ 1.愉快与严肃:(1)游戏是愉快的活动。(2)游戏不是 非严肃的活动。(3)游戏是伴随愉快体验的严肃表现。
❖ 二、国外对学前游戏特征的分析
❖ 1.纽曼“三内说”
用控制(control)、真实性(reality)、和动 机(motivation)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 是游戏。
指标
游戏的特征
控制 —— 内部控制
真实性 —— 内部真实
动机 —— 内部动机
❖ 2.克拉斯诺对游戏特征的分析(四因素论) ❖ 克拉斯诺(Krasnor)和佩培拉(Peplerp)1980
愤怒 哭 厌烦无聊 茫然 专注
轻松
微笑 嬉笑 夸张 放声大笑
兴奋性程度增加
❖ 2.动作 ❖ 非常规性、重复性和个人随意性
(1)探索 a.对物体性质的探索 b.对物体关系的探索 c.动作效应的探索
(2)象征:是在表象作用支配下的想象性虚构性动作,包 括以物代物和语言动作代替另一事物或动作。
试论儿童游戏的本质及其特性
![试论儿童游戏的本质及其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7a324b6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f.png)
试论儿童游戏的本质及其特性儿童游戏的本质及其特性儿童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儿童与世界进行互动的方式,也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途径。
儿童游戏的本质在于满足儿童对于探索、创造和交流的需求,同时也具备一些独特的特性,本文将试论儿童游戏的本质及其特性。
一、儿童游戏的本质儿童游戏的本质在于发展儿童的身心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从身体层面来看,儿童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例如,踢足球可以锻炼儿童的脚部活动能力和身体协调性;跳绳可以锻炼儿童的耐力和节奏感。
从认知层面来看,儿童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拼图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空间感知和问题解决能力;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社交层面来看,儿童游戏可以提升儿童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例如,团队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儿童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二、儿童游戏的特性1. 自由性:儿童游戏具有较高的自由性,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选择游戏的方式和内容。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游戏对象,可以在游戏中设定规则和角色。
这种自由性可以激发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 情感体验:儿童游戏是儿童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体验到各种情绪,如喜悦、兴奋、惊喜、失望等。
他们可以通过游戏来释放情感、调节情绪,同时也可以学会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3. 规则性:儿童游戏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可以是社会共识,也可以是儿童在游戏中自行制定的。
规则的存在使得游戏有了秩序和可预测性,同时也培养了儿童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4. 虚拟性:儿童游戏常常具有虚拟的性质,他们可以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
这种虚拟性可以让儿童体验到不同的角色和境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参与性:儿童游戏是一种参与性很强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可以与其他儿童或成年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幼儿游戏的特点和功能资料
![幼儿游戏的特点和功能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3fd7a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d.png)
幼儿游戏的特点和功能资料幼儿游戏是指针对幼儿开展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它是幼儿心理发展和身体发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幼儿游戏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
一、特点1.趣味性:幼儿游戏通常是以玩耍、嬉戏、模仿等方式进行,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充满了趣味性。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体验到快乐、愉悦和动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灵活性:幼儿游戏没有固定的规则和约束,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摆弄、拼凑、建构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自主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综合性:幼儿游戏是幼儿综合发展的全面体现,包括智力、语言、动作、社交等各个方面。
游戏中的各种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感知、思维、语言、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4.存在性:幼儿游戏是幼儿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方式之一,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与他人和环境进行交流和互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功能1.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幼儿游戏通常需要动作和运动,如跑跳、投掷、爬行等,这些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2.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幼儿游戏是幼儿学习和认知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游戏,幼儿可以探索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忆、注意和思维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3.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幼儿游戏中通常存在交流和沟通的需求,幼儿需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与他人进行合作和协调,这些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丰富和拓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促进幼儿社交发展:幼儿游戏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互动和合作,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学会分享、合作、交流和理解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交流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交适应能力。
5.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幼儿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体验到快乐、惊喜、紧张等情绪,学会情感管理和情绪调节,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总之,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存在性等特点,通过游戏,幼儿能够促进身体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交发展和情感发展,对于幼儿全面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游戏是什么?幼儿游戏概念与特征
![幼儿游戏是什么?幼儿游戏概念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046c89c0242a8956bece4d4.png)
总结
游戏的本质特征是 自由、自主 游戏具有“双重性” 双重性体现在四个方面:
1.自由自主和规则约束的统一; 2.轻松愉快和紧张严肃的统一;
3.充满想象与追求真实的统一; 4.追求过程和关注结果的统一。
练习
李老师设计了一个“三只蝴蝶”的游戏活动,她选了三名幼儿扮演 蝴蝶,又选了若干名幼儿扮演花朵。结果,幼儿的兴趣不高,表现被动。 还没等游戏结束,一个幼儿就问李老师:“老师,游戏结束了吗?我们 可以自己玩了吧?”
幼儿游戏是什么?
幼儿游戏概念与特征
幼儿游戏是什么?
有人说:幼儿游戏是自 主自由、非功利性的使幼 儿获得愉快满足的一切行 为的总称。
幼儿游戏是什么?
请你听段故事
链接音频
幼儿游戏是什么?
为什么在汤姆看来,是枯燥乏味的工作? 而在同伴们的眼里,却是充满乐趣的游戏?
“游戏”和“工作”有什么区别?
幼儿游戏是什么?
与惩罚
幼儿游戏的特征
既然自由、自主是游戏的本质特征,那是
否意味着游戏就没有规则和约束了?
当然不是
幼儿游戏的特征
游戏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双重性”。
“双重性”体现在四个方面:
A
自由自主
和规则约
束的统一
B
轻松愉快
和紧张严
肃的统一
充满想象 与追求真 实的统一
C
追求过程 和关注结 果的统一
请你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并提出改进措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说的作者认为:
“工作”是一个人被迫要干的事情 “游戏”是一个人没有义务要干的事
你同意吗?
幼儿游戏的特征
游戏最本质的特质就是:自由、自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
幼儿游戏有四个本质特征:主动性、虚构性、兴趣性、形象性。
主动性
幼儿从事游戏,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由于游戏形式、材料和过程符合幼
儿身心发展要求,使他们对游戏产生兴趣,主动去进行游戏。
在游戏中幼儿的
各种活动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他们可以自由的充分活动,从中得到快乐和发展。
幼儿游戏的动机主要源于主体的内在需要。
幼儿是否主动地进行游戏,是判断
活动真正成为游戏的一个标准。
在幼儿游戏中,游戏的形式、材料以及游戏的
开始、结束都应由幼儿自己掌握,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体力、智力来进行。
幼儿在游戏中的态度是积极的。
如果游戏是由教师来精心安排的,幼儿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参加游戏,担任某一角色,从表面上看,幼儿时在参加游戏,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
地游戏,他们认为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也就失去了游戏的积极性。
虚构性
游戏是在遐想的情景中反映真实的活动,具有明显的虚构性。
幼儿的游戏是现
实生活与想象生活结合的结果。
游戏离不开想象,想象既不能完全脱离现实,
也不能原原本本的复制现实。
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如扮演医生看病、司机开车、售货员卖货),模仿
承认的语言动作,利用各种象征性游戏材料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相互
之间的关系,比如把棍子当马骑、把树叶当菜吃、让小朋友装成医生、骑在椅
子上一动不动假装开火车等。
在游戏中可以超越现实,按照他们的想象改变现实,他们一会是“妈妈”一会又是”教师“;一会事“炊事员”,一会又是“驾驶员”。
游戏的这种假想性特点,使幼儿可以不受具体条件的限制,不受时间和地点的
限制,把想象中的情节发展下去没有假想,游戏就无法进行。
正因为游戏的虚构性特点,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充分表现。
手里若有一
根竹竿,孩子一定会把它当“枪”,用来瞄准“敌人”,一会又用他当“马”骑,奔
跑向前。
幼儿在游戏中,内在现实超越了外在现实,物体的日常意义被忽略,
而取代游戏中新的意义。
通过象征与转换,幼儿在游戏中完成了心理现实到社
会现实的对接。
兴趣性
兴趣既是一种积极探究事物的认知倾向,也是一种由于强烈的乐趣吸引而产生
的倾向,就像植物的趋光倾向一样。
游戏的兴趣性是通过游戏的内容、游戏的形式、游戏的情节反映出来的。
兴趣
性包含在游戏中,游戏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对幼儿有强烈的吸引力。
兴趣性
是游戏活动独有的特点,正是游戏的这一特征给幼儿的精神和身体带来舒适、
愉快,使他们喜欢游戏。
因为”有趣“才吸引幼儿主动参加,并在游戏过程中获
得愉快和发展。
形象性
形象性是游戏的又一个特点,游戏的形象性体现在声、形、动、情之中。
在游戏中幼儿扮演着社会各阶层人物,模仿他们的动作、语言和表情,充分创
造人物的形象,他们感到十分亲切,仿佛像真实生活一样。
游戏以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强烈地吸引着每个幼儿,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比如“餐厅”的角色游戏要求扮演服务员的幼儿穿好服饰后先站在餐厅门口,如
果发现没有“顾客”主动上门,便拿起菜谱到处跑去招揽顾客,并且要把“顾客”
点的菜及时报给“厨师”,“客人”上门要主动摆盘子和倾听“顾客”需求,等等,
这些游戏行为都是现实生活的写照,通过游戏使幼儿形象地感受成人世界的活
动内容。
形象性还体现在游戏道具的形象性。
如“拔萝卜”游戏中,为扮演萝卜的幼儿准备的道具是镶着亮边的红衣服、红裤子,绿色的大帽子(代表萝卜叶子)。
在“小兔乖乖”游戏中提供漂亮的小兔房子、大树,大灰狼毛茸茸的尾巴等。
这
些形象的道具对幼儿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激发了幼儿参与表演的愿望,提高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