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最新整理)
VB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VB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Programming in Visual Basic课程编号:适用专业:非信息类各专科专业总学时数:64学分:3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VB程序设计基础》是学院非信息类专科各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要是为学生学习并掌握自己的第一门高级语言而开设的。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课堂教学和编程实践),学生能够掌握Visual Basic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掌握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熟悉Visual Basic的基于控件的界面设计方法,理解数据文件概念并掌握数据文件的基本处理方法。
能够依此开发简单的Windows应用程序,并为今后进一步使用VB或学习其他高级语言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软件开发的含义,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基于专业的系统开发打下一定基础。
同时,本课程教学内容基本符合浙江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Visual Basic考试大纲,课程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通过省高校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概述1、教学内容Visua Basic简介;Visual Basic 6.0可视化编程环境;Visual Basic中的基本概念;窗体;Visual Basic程序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2、重点、难点重点:熟悉Visual Basic 6.0可视化编程环境,能够编写一个典型的程序并运行。
难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的概念:对象、属性、方法以及Visual Basic程序的工作机制。
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Visual Basic的特点。
(2)熟悉Visual Basic开发环境;开始制作Visual Basic的第一个应用程序。
(3)掌握如何保存、打开和建立一个可执行的工程。
(4)熟悉窗体对象的常用属性和方法。
《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28111课程名称:VB语言程序设计英文名称:Visual Basic Programming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40/2.5 (讲课学时:28 上机学时:12)适用专业:工业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为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以Visual Basic语言为学习对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主要内容,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学会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二'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无先修课程,为《CAD/CAE/CAM》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三'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解程序设计的主要步骤。
了解Visual Basic语言基础知识,掌握Visual Basic的数据类型,数据的运算,程序的控制结构。
掌握Visual Basic的基本控常用控件的基本属性及其使用方法。
学习运用程序设计来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3, 4)2.掌握Visual Basic界面设计,掌握窗体和常用控件的运用。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3, 4)3.掌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中的Sub过程和Function过程设计,以及过程的调用。
了解数据库及Data控件的运用。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3, 4)4.能够运用程序设计分析、解决、研究实际问题。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3, 4, 5)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其他教学环节无六'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运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完成课程教学任务,通过课堂练习、上机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把所学程序设计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程序设计知识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课程概况
2.教学内容及安排
3.实验的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指导书具体要求
VB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是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学科基础实验范畴,是与相关教学内容配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课堂学习的知识,掌握算法设计、编程实现和程序调试的方法,从而形成一定的编程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从应用和实践的角度出发,掌握本课程所讲述的程序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选择《Visual Basic实验指导与测试》(第四版)(龚沛曾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为参考书,根据教学实际自编,精简提炼出30-40题程序设计,按照课程要求的十点,每次实验完成一点,对应从而达到充分完成课程目标的要求。
5.参考书目和资料
[1] 任灵平杨玲.《VB程序设计实验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2] 肖红薄海玲.《VB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习题解答》[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 孙秀梅,巩建华. 《Visual Basic开发实战1200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4] 孟德欣.《VB程序设计(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5] 林卓然. 《VB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6] 贾茹刘永花.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6.专业个性化需求补充说明。
程序设计基础(VB)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VB)教学大纲课程概述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VB程序设计概述;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与表达式等;程序设计基本控制结构;数组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编程思维与方法训练;模块化程序设计;数据文件的读写与应用等内容,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思维,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培养运用VB开发工具进行一般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授课目标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分析问题、算法设计,利用VB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初步建立利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和编程实现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课程大纲第一章VB程序设计概述1.1 编程语言简史1.2 VB的主要功能和特点1.3 VB集成开发环境1.4 VB可视化编程基础1.5 常用控件对象1.6 工程及工程文件管理知识拓展第一章单元测验第二章VB语言基础引言2.1 VB数据类型与标识符2.2 VB常量与变量2.3 VB内部函数2.4 VB表达式和简单语句本章小结与知识扩展知识拓展第二章单元测验第三章基本控制结构3.1 基本控制结构概述3.2 顺序结构3.3 选择结构3.4 循环结构知识拓展第三章单元测验第四章数组4.1 数组概述4.2 数组的声明4.3 数组的基本操作4.4 自定义数据类型知识拓展第五章编程思维与方法训练5.1 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5.2 一般计算问题5.3 穷举法求解问题5.4 排序5.5 查找知识拓展第六章单元测验第六章模块化程序设计5.1 过程概述6.2 函数过程6.3 子过程6.4 参数传递6.5 自定义过程应用6.6 过程和变量的作用域6.7 过程的递归调用6.8 案例分析知识拓展第六章单元测验第七章数据文件7.1 数据文件概述7.2 顺序文件的打开与关闭7.3 顺序文件的读写操作7.4 随机文件的打开与关闭7.5 随机文件的读写操作7.6 二进制文件知识拓展第7章单元测验预备知识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通识课程,亦可作为其他爱好者的自学课程。
《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年专科使用,参考学时68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课,是Microsoft 公司的系列软件开发工具之一,其最大特点是程序设计的可视化,目前被越来越多的程序设计人员所使用,也是工科本科专业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
主要任务是:1.使学生利用可视化编程平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熟练掌握VB的编程技巧和各种控件的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VB面向对象技术。
4.使学生掌握运用项目分析和系统分析的观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一)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VB6.0概述内容:本章主要介绍VB6.0的发展历史、安装步骤、集成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重点:安装步骤及集成环境。
第二章创建简单的VB6.0应用程序内容:本章从一个实际问题入手,介绍怎样设计一个VB6.0程序的具体步骤,怎样去调试一个VB6.0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重点:VB6.0程序设计的具体步骤。
第三章管理VB工程内容:本章介绍工程的概念、工程资源管理器的使用及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重点:怎样创建一个工程。
第四章VB语言基础内容:主要介绍程序设计的变量、常数、过程及程序流程的控制方法。
重点:程序设计方法。
第五章VB编程技术内容:介绍应用程序的结构、代码编写方法、面向对象技术及多工程开发方法。
重点:代码编写方法。
第六章VB程序设计的面向对象技术内容:介绍VB程序设计的面向对象技术,创建用户类、向类中添加属性和方法、向类中添加事件等。
重点:面向对象技术。
第七章VB控件程序设计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常用控件主要有9个,每个控件属性的设置、事件的写法等内容。
重点:控件的使用。
第八章用户界面设计内容:用户界面设计包括建立多文档、单文档界面应用程序,怎样使用菜单、对话框以及工具栏的使用方法。
《程序设计基础(vb)》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vb)》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104001020 2.总学时数:72,其中理论环节学时数:38 ,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34。
3.学分: 3 4.适用专业(注明本科、专科、高职):全校非计算机专业 5.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的性质: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是大学计算机教学中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在学生预修《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技巧和方法,并且能够利用VB语言编写相应的程序,具有一定的程序调试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以后进一步自习其它程序语言和提高程序设计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课程教学内容符合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Visual Basic考试大纲,本课程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通过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1)熟悉Visual Basic(VB)集成开发环境,掌握在VB环境中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步骤、方法;建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VB的常用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熟练掌握和应用VB的常用内部函数;熟练掌握结构化程序控制的三种基本结构,并能熟练编写程序;熟练掌握子程序、函数过程设计与参数传递的方法。
(3)掌握下列控件的常用属性与方法,并在程序设计中灵活选用:命令按钮控件,标签控件,文本框控件,单选按钮控件,复选框控件,框架控件,列表框控件,组合框控件,滚动条控件,定时器控件。
(4)熟悉VB坐标系;掌握图片框控件、影像框控件、形状控件、直线控件的常用属性与方法;熟练掌握绘制点、线、圆的图形方法。
(5)熟练使用通用对话框控件;掌握菜单设计的基本方法。
(6)熟悉与文件操作有关的盘驱动器列表框、目录列表框、文件列表框控件并灵活使用;了解与文件操作有关的目录、文件操作语句;熟练地读、写顺序文件。
《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3010004课程名称: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 Programming学时学分:75学时/4学分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适用专业:理科相关专业开课部门:计算科学系计算机基础教研室[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程序设计的内涵。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发图形界面下的应用程序,为培养学生结合本专业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打下基础。
[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理科学生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了解可视化编程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独立编制出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程序。
并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运用VB可视化开发环境和工具,分析、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实用性的实际应用程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第一学期《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该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使用软件开发工具进行与专业内容相关的软件开发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章Visual Basic概述课程要求:掌握Visual Basic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启动与退出VB 的方法;熟悉VB集成开发环境。
课程重点: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VB 集成开发环境。
课程难点:对象及其三要素;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
主要内容:1.1Visual Basic简介VB主要功能和特点;可视化界面设计;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1.2启动和退出Visual Basic1.3Visual Basic可视化编程环境标题和菜单、窗体设计器、工具箱窗口、工程资源管理器、属性窗口、代码窗口、立即窗口1.4Visual Basic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对象、对象及其三要素1.5Visual Basic可视化编程步骤第2章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要求:了解VB的基本数据类型;掌握常量的分类和符号常量的定义方法;掌握变量的命名规则、定义方法和作用域;掌握常用内部函数;掌握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功能和用法。
《程序设计基础(VB)》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基础》(VB)实验教学大纲制定:审核: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程序设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Visual Basic的基本概念、Visual Basic的界面设计、Visual Basic语言基础、Visual Basic的基本语句、过程设计、文件操作、图形及多媒体处理、数据库操作等。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开发Visual Basic应用程序的一般过程,建立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编写简单应用程序,为今后专业学习中使用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先修课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三、课程的教学要求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Visual Basic的集成开发环境(IDE),界面设计,Visual Basic语言基础,基本语句结构,过程,文件,数据库应用.基本技能:算法实现、程序重点:常用控件的使用、三种基本结构、过程难点:程序算法、递归过程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学生自主实验+教师指导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建议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时间为36学时,上机实验为36学时。
二、实验学时分配第三部分实践教学环节《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计算机实验和程序调试,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对程序调试的感性认识;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一、课程实验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及实际的应用,配合课堂教学,设置以下课程实验:实验一VB集成环境与应用程序创建初步(课前指导)【实验目的】1.了解VB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组成2.了解VB应用程序的创建及开发环境的选项设置3.掌握VB联机帮助的使用4.掌握VB集成开发环境的退出【实验内容】一、VB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组成1.启动VB并创建标准EXE工程2.熟悉VB集成开发环境3.熟悉窗体设计器窗口4.熟悉代码窗口5.熟悉VB集成开发环境的其他组成部分二、VB应用程序的创建及开发环境的选项设置1.设计应用程序的界面2.设计界面对象的属性3.编写程序代码4.执行并调试程序5.生成可执行程序文件三、VB联机帮助的使用四、退出VB集成开发环境实验一VB应用程序的创建及编程基础【实验目的】1.学会创建一个简单的VB应用程序2.掌握VB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3.了解过程与函数的使用【实验内容】一、建一个简单的VB应用程序1.启动VB,创建一个标准EXE类型的VB应用程序2.设计应用程序的界面3.设计界面对象的属性4.编写程序代码5.保存工程6.执行并调试程序7.生成可执行程序文件二、VB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三、过程与函数的使用实验二VB语言基础(一)【实验目的】1.掌握各种数据类型2.掌握常量与变量【实验内容】一、各种数据类型的定义与使用二、变量的定义实验三VB语言基础(二)【实验目的】1、掌握表达式与运算符2、掌握VB常用的内部函数【实验内容】一、各种数据类型表达式与其运算符二、VB常用的内部函数的实验测试实验四VB基本语句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顺序结构语句的使用【实验内容】一、顺序结构语句的使用实验五VB基本语句的使用(二)【实验目的】1、掌握选择语句的使用【实验内容】一、选择语句实验六VB基本语句的使用(三)【实验目的】1、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实验内容】一、循环语句实验七数组【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的定义2、掌握不同类型的数据的区别3、了解控件数组的定义方法【实验内容】1、学会数组的定义2、掌握不同类型的数组的区别3、了解控件数组的定义方法实验八过程【实验目的】1.掌握通用子程序的定义和调用方法2.掌握函数过程的定义和调用方法3.明确子过程和函数过程的特点及区别【实验内容】一、Sub过程的定义和调用二、Function过程的定义和调用实验九递归调用、参数传递和变量作用域【实验目的】1.明确递归过程的编制特点,掌握通用过程的递归调用方法2.掌握实参和形参按值传递和按地址传递的不同用法,明确不同实参数据类型具有的不同传递形式3.明确过程级、窗体级和模块级变量的作用域和特点,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局变量、共用变量和局部变量4.掌握Sub函数调用时的两种格式:语句格式和命令格式【实验内容】一、递归过程二、参数传递实验十窗体和标准控件(一)【实验目的】1.掌握命令按钮、标签及文本框控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复选框、单选按钮及框架控件的使用方法【实验内容】一、命令按钮、标签及文本框控件的使用二、复选框、单选按钮及框架控件的使用实验十一窗体和标准控件(二)【实验目的】1.握列表框组合框控件的使用方法2.握滚动条和定时器控件的使用方法【实验内容】一、表框组合框控件的使用二、滚动条和定时器控件的使用实验十二窗体和标准控件(三)【实验目的】控件内容的综合与复习【实验内容】一、各种不同控件的使用综合实验十三对话框与菜单的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不同对话框的使用2、掌握下拉式菜单的设计方法3、掌握弹出式菜单的设计方法【实验内容】一、下拉式菜单的设计二、弹出式菜单的设计3、三、掌握不同对话框的使用实验十四文件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1.掌握DriveListBox、DirListBox和FileListBox控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文本文件的读写操作方法3.掌握随机文件的读写操作方法4.掌握二进制文件的读写操作方法【实验内容】一、DriveListBox、DirListBox和FileListBox控件的使用二、文本文件的读写三、随机文件的读取四、二进制文件的读取实验十五制作图形【实验目的】1.掌握VB提供的形状(Shape)控件和图像(Image)控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坐标和颜色的设置方法3.掌握常用的绘图方法4.能编制简单的动画程序【实验内容】一、形状(Shape)控件二、图像控件三、各种图形方法实验十六、十七数据库【实验目的】1.理解数据库的结构和表的结构2.掌握在VB环境中建立Access数据库和在数据库中添加表的方法通用子程序的定义和调用方法4.掌握数据控件(Data)的基本属性设置和使用方法5.掌握常用数据显示控件与Data控件的绑定方法6.熟悉SQL语言中常用语句的语法规则和使用方法7.了解直接运用Access创建数据库的方法8.能编制简单的数据库操作程序【实验内容】一、数据管理器二、数据控件三、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四、数据窗体向导。
《程序设计基础VB》课程教学大纲.doc

《信息技术基础》(VB)实验教学大纲制定:审核: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程序设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Visual Basic的基本概念、Visual Basic的界面设计、Visual Basic语言基础、Visual Basic的基本语句、过程设计、文件操作、图形及多媒体处理、数据库操作等。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开发Visual Basic应用程序的一般过程,建立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编写简单应用程序,为今后专业学习中使用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先修课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三、课程的教学要求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Visual Basic的集成开发环境(IDE),界面设计,Visual Basic语言基础,基本语句结构,过程,文件,数据库应用。
基本技能:算法实现、程序重点:常用控件的使用、三种基本结构、过程难点:程序算法、递归过程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学生自主实验+教师指导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建议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时间为36学时,上机实验为36学时。
二、实验学时分配第三部分实践教学环节《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计算机实验和程序调试,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对程序调试的感性认识;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一、课程实验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及实际的应用,配合课堂教学,设置以下课程实验:实验一VB集成环境与应用程序创建初步(课前指导)【实验目的】1.了解VB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组成2.了解VB应用程序的创建及开发环境的选项设置3.掌握VB联机帮助的使用4.掌握VB集成开发环境的退出【实验内容】一、VB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组成1.启动VB并创建标准EXE工程2.熟悉VB集成开发环境3.熟悉窗体设计器窗口4.熟悉代码窗口5.熟悉VB集成开发环境的其他组成部分二、VB应用程序的创建及开发环境的选项设置1.设计应用程序的界面2.设计界面对象的属性3.编写程序代码4.执行并调试程序5.生成可执行程序文件三、VB联机帮助的使用四、退出VB集成开发环境实验一VB应用程序的创建及编程基础【实验目的】1.学会创建一个简单的VB应用程序2.掌握VB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3.了解过程与函数的使用【实验内容】一、建一个简单的VB应用程序1.启动VB,创建一个标准EXE类型的VB应用程序2.设计应用程序的界面3.设计界面对象的属性4.编写程序代码5.保存工程6.执行并调试程序7.生成可执行程序文件二、VB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三、过程与函数的使用实验二VB语言基础(一)【实验目的】1.掌握各种数据类型2.掌握常量与变量【实验内容】一、各种数据类型的定义与使用二、变量的定义实验三VB语言基础(二)【实验目的】1、掌握表达式与运算符2、掌握VB常用的内部函数【实验内容】一、各种数据类型表达式与其运算符二、VB常用的内部函数的实验测试实验四VB基本语句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顺序结构语句的使用【实验内容】一、顺序结构语句的使用实验五VB基本语句的使用(二)【实验目的】1、掌握选择语句的使用【实验内容】一、选择语句实验六VB基本语句的使用(三)【实验目的】1、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实验内容】一、循环语句实验七数组【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的定义2、掌握不同类型的数据的区别3、了解控件数组的定义方法【实验内容】1、学会数组的定义2、掌握不同类型的数组的区别3、了解控件数组的定义方法实验八过程【实验目的】1.掌握通用子程序的定义和调用方法2.掌握函数过程的定义和调用方法3.明确子过程和函数过程的特点及区别【实验内容】一、Sub过程的定义和调用二、Function过程的定义和调用实验九递归调用、参数传递和变量作用域【实验目的】1.明确递归过程的编制特点,掌握通用过程的递归调用方法2.掌握实参和形参按值传递和按地址传递的不同用法,明确不同实参数据类型具有的不同传递形式3.明确过程级、窗体级和模块级变量的作用域和特点,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局变量、共用变量和局部变量4.掌握Sub函数调用时的两种格式:语句格式和命令格式【实验内容】一、递归过程二、参数传递实验十窗体和标准控件(一)【实验目的】1.掌握命令按钮、标签及文本框控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复选框、单选按钮及框架控件的使用方法【实验内容】一、命令按钮、标签及文本框控件的使用二、复选框、单选按钮及框架控件的使用实验十一窗体和标准控件(二)【实验目的】1.握列表框组合框控件的使用方法2.握滚动条和定时器控件的使用方法【实验内容】一、表框组合框控件的使用二、滚动条和定时器控件的使用实验十二窗体和标准控件(三)【实验目的】控件内容的综合与复习【实验内容】一、各种不同控件的使用综合实验十三对话框与菜单的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不同对话框的使用2、掌握下拉式菜单的设计方法3、掌握弹出式菜单的设计方法【实验内容】一、下拉式菜单的设计二、弹出式菜单的设计3、三、掌握不同对话框的使用实验十四文件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1.掌握DriveListBox、DirListBox和FileListBox控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文本文件的读写操作方法3.掌握随机文件的读写操作方法4.掌握二进制文件的读写操作方法【实验内容】一、DriveListBox、DirListBox和FileListBox控件的使用二、文本文件的读写三、随机文件的读取四、二进制文件的读取实验十五制作图形【实验目的】1.掌握VB提供的形状(Shape)控件和图像(Image)控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坐标和颜色的设置方法3.掌握常用的绘图方法4.能编制简单的动画程序【实验内容】一、形状(Shape)控件二、图像控件三、各种图形方法实验十六、十七数据库【实验目的】1.理解数据库的结构和表的结构2.掌握在VB环境中建立Access数据库和在数据库中添加表的方法通用子程序的定义和调用方法4.掌握数据控件(Data)的基本属性设置和使用方法5.掌握常用数据显示控件与Data控件的绑定方法6.熟悉SQL语言中常用语句的语法规则和使用方法7.了解直接运用Access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VB程序设计》详细教学大纲

《VB程序设计》详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VB(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 VB 编程的基本概念、语法和算法,能够开发简单的 Windows 应用程序。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 VB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
(2)熟悉 VB 语言的语法结构,包括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表达式等。
(3)了解常用的控制结构,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IfThenElse、Select Case)、循环结构(ForNext、WhileWend、DoLoop)。
(4)掌握数组、过程(Sub 过程和Function 过程)的定义和使用。
(5)熟悉常用的内部控件(如文本框、标签、命令按钮、列表框、组合框等)的属性、方法和事件。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 VB 语言进行简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2)能够设计具有一定逻辑和功能的 Windows 应用程序界面。
(3)能够使用数组和过程来优化程序结构,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能够运用常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排序、查找等。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VB 编程基础1、 VB 集成开发环境(1)介绍 VB 集成开发环境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创建、打开、保存工程的方法。
2、对象及其操作(1)理解对象的概念,熟悉常见的对象(如窗体、控件等)。
(2)掌握对象的属性设置和方法调用。
3、数据类型、变量与常量(1)熟悉 VB 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如整数型、浮点型、字符串型等)。
(2)掌握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声明和使用。
4、运算符与表达式(1)熟悉各种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的运算规则。
(2)能够正确书写和计算表达式的值。
《VB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大纲(夜大)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Visual Basic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较流行的可视化语言,利用它使得创建具有专业外观的用户界面的编程工作简单易行。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示例的分析,掌握使用Visual Basic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的一般方法和特点,理解Windows应用程序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思想,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开发简单的Windows应用程序,并为今后进一步使用Visual Basic或其他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打下基础。
本课程在学习之前最好具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及Office办公软件的经验,以及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Visual Basic编程》是我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各专业选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计算机文化基础》。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实践并进的混合交互方式进行授课。
总共60学时: 40学时讲授,20学时上机实践。
二、课程大纲与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VB各数据类型的使用。
2. 熟练使用VB的各种语句及常量、变量、表达式、过程、函数、数组等,编写(设计)应用程序。
3. 熟练掌握窗体的常用属性、事件、方法;熟练掌握窗体的创建方法及多重窗体的设计和使用。
4. 熟练掌握基本控件的常用属性、事件、方法;能熟练利用基本控件的常用属性、事件、方法设计应用程序。
5. 熟练掌握键盘、鼠标的常用属性、事件、方法;熟练掌握人机对话框的设计。
6. 熟练掌握菜单、快捷菜单、工具栏或状态栏的建立方法。
7. 掌握多文档界面(MDI)的常用属性、事件、方法。
8. 熟练掌握绘制图形的基本方法。
9. 熟练掌握用VB调试工具调试程序和跟踪程序的方法;掌握编写错误处理程序的方法。
10. 熟练掌握应用程序中的各种文件(顺序、随机、二进制)的建立和操作方法。
【计算机】《VB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本课程以Visual Basic6.0为语言背景,课程内容包括VB语言基础,输入输出,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数组,过程,数据文件的存取,程序的调试、数据库编程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VB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使用VB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了解面向对象的初步概念;2.熟悉VB标准控件的使用,能在VB集成化开发环境下设计用户界面;3.掌握可视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制出风格良好的应用程序;4.掌握上机调试程序的基本技能二、教材采用的教材:《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林卓然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ISBN 7-5053-9652-8)三、教学基本内容提要(一)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1.可视化编程的概念对象,容器,类,属性,方法事件,事件过程,事件驱动2.集成化开发环境主窗口,窗体编辑器,工具箱和控件,工程资源管理器,属性窗口,代码窗口3.窗休及VB标准控件的使用标准控件基本操作标准控件的常用属性、事件、方法4.工程的管理重点掌握下列三种类型的文件:.vbp, .frm, .bas创建、打开和保存工程添加、删除和保存文件(二)程序设计基础1.基本数据类型数值型(整型,长整型,单精度,双精度,货币型,字节型),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变体型2.常量与变量3.表达式算术表达式,字符串表达式,H期表达式,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4.常用内部函数数学函数;字符串函数;日期和时间函数;类型转换函数5.代码编写规则(三)赋值与输入输出1.赋值语句2.常用基本语句:Rem; End; Stop3.Print 方法4.窗体(Form):基本属性;事件;方法;焦点与Tab键序5.基本控件(1)控件的公共属性(2)命令按钮(CommandButton)(3)标签(Label)(4)文本框(TextBox)6.使用对话框(1)输入对话框(InputBox函数)(2)消息对话框(MsgBox函数)()选择结构1.条件语句(If...Then, If...Then...Else);条件语句的嵌套2.多分支语句(SelectCase)3.选择性控件(单选按钮OptionButton和复选框CheckBox)4.使用计时器(Timei*)()循环结构1.循环语句For. .. Next; Do. . . Loop (前测型和后测型);While.. . Wend; Exit2.多重循环3.列表框(ListBox)与组合框(ComboBox)()数组1.数组的概念数组与数组元素;下标和数组的维数2.数组的声明和应用数组声明语句(Dim) ; Array函数3.动态数组建立动态数组(ReDim);数组刷新语句(Erase)4.For Each... Next 循环语句5.控件数组()过程1.通用过程Sub过程、Function过程和Sub Main过程过程的定义与调用(Call语句)2.参数传递形参与实参,按地址(ByRef)传递和按值(ByVai)传递3.过程的嵌套与递归调用4.变量的作用范围代码模块的概念变量的作用域(局部变量,模块级变量,全局变量) 变量的生存期(动态变量,静态变量)5.多窗体与Sub Main过程(A)数据文件的存取1.数据文件概述数据文件的结构文件类型文件处理的一般步骤文件的打开(Open)和关闭(Close) 有关的语句和函数(FreeFile, Seek, Eof, Lof, Loc)2.顺序文件写入操作(Write, Print);读出操作(Input, Line Input)3.随机文件存取操作(Get, Put)4.文件操作命令ChDrive, ChDir, MkDir, RmDir, Name, Kill, FileCopy(九)程序调试和错误处理1.VB程序中的错误类型2.程序工作模式3.程序调试静态检查与动态检查;使用VB调试工具4.错误处理Err对象,捕获错误语句(On Error),退出错误处理语句(Resume)(十)其他常用语句及控件1.框架(Frame)2.滚动条(ScrollBar)3.图形方法和图形控件坐标系;图形方法(Pset, Line, Circle) 图片框(PictureBox);图像框(Image)Shape形状控件;Line直线控件4.键盘与鼠标事件5.菜单设计下拉式菜单;菜单编辑器;弹出式菜单6.工具栏和状态栏ActiveX控件简介;工具栏(ToolBar);状态栏(StatusBar)7.对话框通用对话框(CommonDialog);自定义对话框8.文件系统控件9.其他常用语句Option Explicit, Def, Type, Enum, Goto, On Goto, DoEvents(十一)数据库编程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查询建立数据库;修改数据表的结构和数据;数据查询;数据窗体设计器3.使用Data控件访问数据库Data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数据绑定控件4.ADO数据对象访问技术创建ADO控件;ADO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ADO数据绑定控件(十二)解题算法主要包括下列内容:穷举法;迭代法;排序;查找(顺序查找,折半查找);递归法四、学时和学分本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总学时为上课54/上机3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B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6606506
课程名称:VB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英文名称:Visual Basic Language Programming Design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24 讲课学时:14 上机学时:10
学 分:1.5
适用对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电网监控技术方向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电网监控技术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实用性强、面向程序开发与应用的重要的专业课程。
随着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日益成熟,人们考虑将各种图形界面和图像元素作为"对象"预先进行定义,用户在开发时只需直接调用。
Visual Basic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产生的一种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它具备易学易用的特点,且功能相当强大,它还拥有非常庞大的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用户群。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VB语言的结构及开发环境,程序设计方法与基本数据结构,掌握已有控件与函数的调用方法;通过上机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它编程工具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基于专业的系统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操作计算机和运行程序的基本技能;能够熟练运用VB6.0集成开发环境编制具有中等难度的应用程序,在实践中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VB的特点,掌握在VB集成开发环境中编辑、编译、运行、调试程序的全过程,具备较强的程序调试能力。
2.掌握VB语言的基本语法成分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3.掌握VB 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
4.掌握VB 的用户界面、菜单与多文档界面设计方法。
本课程让学生既掌握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又学会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在实际应用中将两者有机结合。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概述
(1)了解VB的发展,功能及特点,了解VB的安装和启动过程。
(2)掌握VB集成开发环境。
2.简单的VB程序设计
(1)掌握对象的概念。
(2)掌握窗体、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的重要属性、事件和方法。
(3)掌握VB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掌握在VB开发环境中编辑、编译、运行、调试程序的各种操作。
3.VB语言基础
(1)理解各种数据类型的名称、占用内存的字节数和表示的数据范围。
(2)掌握变量与常量的命名规则,掌握声明变量的方法。
(3)掌握各类运算符的运算规则,掌握表达式中运算符的优先级。
(4)掌握常用函数使用。
4.基本控制语句
(1)熟练掌握赋值语句的使用。
(2)熟练掌握 Inputbox 函数、MsgBox 语句的使用。
(3)熟练掌握行 If 语句、块 If 语句的、 iif 函数、 select case 语句的用法。
(4)熟练掌握 For…Next 、 do while...loop 、 do…loop while 、do until…loop、do … loop until 循环语句的使用。
5.数组
(1)理解数组的维数和下标的上界、下界的概念。
(2)掌握常规数组、静态数组、动态数组的声明方法
(3)熟练地使用循环语句对数组进行操作。
(4)掌握控件数组、自定义数据类型的使用。
6.过程
(1)掌握函数过程的定义和调用,子过程的定义与调用。
(2)理解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的概念以及参数的传递方式。
(3)理解变量、过程的作用域。
(4)熟练编制通用过程。
7.常用控件
(1)熟练掌握单选按钮和复选框,框架,列表框和组合框,滚动条和Slider控件,时钟,ProgressBar控件,UpDown控件,Animation控件,SSTab控件的重要属性、事件和方法。
8.界面设计
(1)掌握通用对话框的使用。
(2)掌握菜单、工具栏和状态栏的设计。
(3)了解多重窗体和多文档界面的应用程序设计。
四、实践环节
VB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解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软件设计的基本技能。
实践性环节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因此,课后习题、上机实验等都是加强程序设计训练所必需的。
本课程安排的上机实验学时为10学时,课内开设的5个实验说明如下:
(1)实验1 熟悉VB6.0集成开发环境及VB语言基础训练2学时
(2)实验2 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2学时
(3)实验3 数组2学时
(4)实验4 过程和函数2学时
(5)实验5 常用控件2学时
每次实验后均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包括:题目、设计方案、流程描述、源程序清单、程序运行结果、程序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等。
除此之外,学生必须对课后的习题利用课外时间上机验证。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例题、课后习题、上机实验以及课程设计等各个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程序设计训练。
所有例题、课后习题、上机实验题都是精心挑选的,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步步推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培养学生写程序的兴趣。
每次课后都要求学生做至少3个完整的程序,并定期检查学生做作业的情况,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占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演示VB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和图形用户界面程序的运行情况。
课堂讲授需要配有多媒体课件。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节(或内容)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它合计Visual Basic 程序设
1
计概述
简单的VB程序设计1
VB语言基础12
基本控制语句22
数组22
过程32
常用控件22
界面设计2
合计141024
八、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
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实验成绩占15%,出勤、作业、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占15%。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简明教程》,龚沛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参考书:《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王栋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十、说明
大纲制订人:陈锦涛
大纲审定人:鞠阳
制订日期:2010年6月16日
《VB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上机实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能够独立编写较为简单Windows应用程序,能够理解和修改已有的程序,掌握上机操作调试程序的基本技能。
上机实验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对给定的题目,在VB6.0集成开发环境下完成程序的编辑、调试、运行工作。
上机实验以设计型为主。
二、本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掌握VB语言的各种语言成分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利用VB集成开发环境调试VB程序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安排5个上机实验。
上机实验前由老师给学生布置实验题目,要求学生实验前先作好准备,实验要事先写出源代码。
上机实验时,利用VB集成开发环境调试程序,排除实验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使程序能得到正确的执行结果,课后写出上机实验报告。
四、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安装VB6.0集成开发环境的计算机。
五、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序号实验项目内容提要
实
验
实
验
每组
人数
实验
要求
学时类型
1VB环境和程序
设计初步
常用控件(窗体、文本框、标签、
命令按钮)的应用
2
设
计
1必做
2选择和循环结构if语句和switch语句编程
While、do while、 for编程
2
设
计
1必做
3数组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的应用2设
计
1必做
4过程和函数函数和过程的定义和调用2设
计
1必做
5常用控件常用控件(单选按钮、复选框、列
表框、组合框、滚动条、时钟等)
的应用
2
设
计
1必做
六、实验报告要求
每次上机实验提交上机实验报告。
报告由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源程序清单和运行结果组成。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上机实验成绩:源代码编写20%、上机操作40%、报告4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简明教程》,龚沛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参考书:《Visual Basic 实验指导与测试》,龚沛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九、其他说明
因学时数较少,实验内容较多,所以部分实验要求学生课外完成。
大纲制订人:陈锦涛
大纲审定人:鞠阳
制订日期:2010年 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