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合集下载

热力环流的原理与表现形式

热力环流的原理与表现形式
气压分 面与高空的气压相反
布规律 ②气温高、气压低

③凸高凹低
等压
面的 判定近地面气温,气压比较
应用 判定特定季节的 低

: 海洋(陆地)
上下相反 温压相反
低(高空)





冷(地面)
热力环流练习题
1.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近地面何处是高压区? _________;何处是低压区?________ 。 (2)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练习3】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哪幅?
同一水平面上(高度上),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高空与地面气压变化状况相反 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上拱),说明当地气压比同海拔其它处要高; 等压面向低空凸出(下凹),说明当地气压比同海拔其它处要低。
即“凸高(气压值)为低,凸低(气压值)为高”
(3)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此时若地球位于 远日点,则A点处在____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二、热力环流的常见表现形式
1 海陆风 白天:海风;晚上:陆风 2 山谷风 白天:谷风;晚上:山风 3 城市风 城市——郊区
问题探究: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图中的风向正 确吗?
【知识解读】
2.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低压槽控制为阴雨天气; 高压、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问题19:结合“问题15”图,判断北京、首尔、武汉、 福州近期的天气状况如何? 北京:晴朗;首尔:阴雨;武汉:阴雨;
福州:晴朗
【知识解读】
3、判断风力大小和方向 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水平
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
南半球

2热力环流解析

2热力环流解析

2.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1)判读:
①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 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 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PA>PC, PB>P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 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 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即PC>PD,PB>PA。 等压面上凸 气压高
热力环流
1.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 是避暑的好地方。 海风的形成:白天陆地 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 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 从海洋吹向陆地 陆 海 陆风的形成:夜晚陆地 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 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 从陆地吹向海洋
PC>PD, PB>PA
如上图中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气压值和同一水平 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可得:PB>PA>PC>PD。
夏季
②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a.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 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 凸者为陆地。
冬季
等压面下凹者为 等压面下凹 海洋(湖泊) 陆地 海洋
等压面下凹 气压低
PC>PD, PB>PA
热 等压面下凹 气压低 冷 等压面上凸 气压高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 若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等压面上凸 气压高
等压面下凹 气压低


高 等压面下凹冷 气压低
低 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C>PD, PB>PA

热力环流课件

热力环流课件

热力环流课件一、引言热力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的热量和水分在全球范围内的循环过程。

它对地球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热力环流的概念、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具体的环流模式。

二、热力环流的概念热力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加热而产生的气流运动。

它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分布和变化。

三、热力环流的原理1. 太阳辐射和地球的能量平衡: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地区,而两极地区辐射能量较少。

这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从而引发了热力环流的形成。

2. 热力环流的驱动力:热力环流的形成主要由地球的自转和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加热所驱动。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地球表面风的偏转,形成了气压差,从而引发了气流的运动。

3. 热力环流的传导方式:热力环流主要通过对流、辐散和辐合等方式进行传导。

对流是指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气流垂直运动;辐散是指气流的扩散和分散;辐合是指气流的汇聚和集中。

四、热力环流的影响因素1. 地球的自转和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加热:地球的自转导致了地球表面风的偏转,形成了气压差,从而影响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和运动。

2. 地球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地球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对热力环流的形成和运动起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山脉和海洋对气流的传导和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

3. 大气中的水分含量:大气中的水分含量对热力环流的形成和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水蒸气的凝结和释放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影响热力环流的强度和方向。

五、热力环流的具体模式1. 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是指赤道附近的气压较低的区域,副热带高压带是指赤道附近的气压较高的区域。

它们之间形成了气压差,引发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和运动。

2. 贝图尔风和西风带:贝图尔风是指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东北风,西风带是指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之间的西风。

它们是热力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季风环流:季风环流是指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由于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形成了季风气候。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
由于城市中建筑物密集、道路广泛、绿地减少等因素,导致城市地区温度高于周 围乡村地区的现象。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气候、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城市中 空气污染加重、能源消耗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同时,城市热岛效应还会 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如加剧夏季热浪的影响等。
城市通风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热力环流原 理来优化城市通风规划,提高城市空 气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水域等开放 空间,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 夏季城市温度,提高居民舒适度。同 时,也有助于改善城市气候和生态环 境。
04
热力环流的实例分析
某地区热力环流的实地考察
03
热力环流的应用
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热力环流理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 基础。通过分析热力环流的模式 和趋势,可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 化,如温度、降水、风向等。
气象灾害预警
基于热力环流的研究,气象学家 能够提前预测台风、暴雨、暴风 雪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为防 灾减灾提供宝贵的时间。
农业生产的指导
生态保护与修复
通过研究热力环流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探讨如何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的有效落地和执行。
某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化建议
农业现状
分析某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土地利用 、作物种植结构、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优化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包括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调整作 物种植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和经济效益。
实施方案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步骤,推动优 化建议的有效落地和执行。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课时13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热力环流 (1)原理(2)形成过程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并填写形成过程。

答案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主要作用力及特征⎩⎪⎨⎪⎧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摩擦力: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小风速,始终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始终与风向垂直(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思考在等压线图上,如何判定近地面和高空?答案一般来说,近地面气压值接近一个标准大气压(1 013 hPa),所以等压线图上气压值接近1 000 hPa时,即为近地面;如果等压线数值只有500 hPa左右,即表示“高空”。

1.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和盆地,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和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气流下沉距离以外。

2.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大小①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如图,P A>P C,P B>P D。

②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

如图,P C>P D,P B>P 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高低类型相反。

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方法指导】1.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来实现的。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当地面受热均匀时,空气无明显上升或下沉运动(2)当地面受热不均匀时,空气有明显上升或下沉运动,A地受热较多,上升;B、C地受热较少,下沉•先有空气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3)热力环流等压线特点:A.同一水平面:高压向高处凸,低压向低处凹;B.同一地点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近地面的气压值永远大于高空)C.高空和近地面的气压属性相反。

D.近地面气压低气温高,气压高气温低。

(热低压,冷高压)E.所谓“高压”“低压”,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比较(4)图示如下:垂直运动:近地面冷热不均,受热地区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

受冷地区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

热上升,冷下沉,大气的垂直运动是形成热力环流的第一步。

水平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水平运动。

先有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共同组成热力环流。

3.常见的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

常见的热力环流有:(1)海陆风A.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B.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A.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B.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PPT课件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PPT课件

比较。第(3)题,热力环流的绘画切入点是根据 等压面知识找出近地面海洋、陆地何处气压低,何 处遇热,何处受冷,进而根据热力环流四过程即受 热不均→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水平运 动画出。第(4)题,判断季节时,还应该理解海 陆热力差异——海水热容量大于陆地,海水升温慢 降温也慢,陆地则相反,这样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 地,夏季气温海洋低于陆地。
1.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垂直于 等压线 ,指向 低压 。 作用:形成风的 直接 原因。 2.风的形成
类型
受力情况
风向
高空的 风
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
_平__行___
近地面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 与等压线之间
的风 _摩__擦__力___
_成__一__夹__角__
知识四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 逆辐射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 ④大 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 新疆地区白天大气层干燥洁净,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 量多,地面温度高;夜晚,大气层中云量很少, 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不能很好地对地面进行保温, 温度下降幅度较大。
1.成因:高低纬地区获得 太阳辐射不同,产 生 热量 差异。
2.分布:全球分为七个气压带、 六个风带,存 在着 低纬度、中纬度和 高纬度 三个环流圈。
3.季节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 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 北移,冬季 南移。
知识五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 的差异,大陆增温和 冷却的速度 快于 海洋。
4.意义: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 况、 温度 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热力环流PPT课件

热力环流PPT课件
03
南半球向左偏转
1
北半球向右偏转
2

3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hPa)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hPa) 1000 1005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对近地面风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
了解:大气是如何受热的
大气上界
地 面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地面增温
地 面 辐 射
大气 吸收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2、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气的受热)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大 气 增 温
动画演示
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冷热不均

根本
原因
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直接
原因
空气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谢谢收看!
演讲人姓名
山风
到了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气温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市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的高温的城市区域,这种现象就称为﹋(城市工业、居民、交通等释放大量的人为热)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及其常见形式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及其常见形式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及其常见形式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如下图所示:2.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两种运动、三个不同“一个关键”(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关键)(1)同一性质下垫面,考虑纬度差异。

(2)不同性质下垫面,考虑热容量差异。

“两种运动”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引起→大气水平运动。

“三个不同”(1)空气升降不同: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

(2)同面气压不同: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3)空间气压不同: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3.常见的三种热力环流形式(1)城市风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把郊区污染物带入城市中心,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

因此,为了减轻城市污染,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及如何布局郊区工业及卫星城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2)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

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

(3)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a)。

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b)。

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

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

湘教版必修一3.3热力环流(共25张PPT)

湘教版必修一3.3热力环流(共25张PPT)

冷B却 A 受热C 冷却 海陆风共同作用使得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结论: 冷热不均 → 空气垂直运动 → 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 → 空气的水平运动
等压面的变化
1.假设一个分子代表5 hPa 的大气压,写出空气 分子 运动后,A、B、C三点对应的近地面和高 空气压数值,并画出气流运动的方向。
等压面的变化
大气上界
垂直:
同一地点(垂直方向),海拔 越高,气压越小
A
B
PB > PA
地面
• 1. 气压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产生压力
水平:
同一高度,空气密度越大,气压越大
A
B
PA < PB
2. 等压面 —— 气压值相同点构成的面
P/hpa 700 800 900 1000
d/km
理论:地表性质均匀,受热均匀
P/hpa
d/km
等压面平直且
地面 B
冷却
低压
A
C
受热
高压 冷却
结论: 冷热不均 → 空气垂直运动 → 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 → 空气的水平运动
气压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产生压力
低压 高压 低压 探究活动: 相传有座山,山谷里住着一个卖臭豆腐的老汉,山腰住着一个烧炭的老翁,一天卖臭豆腐的老汉到县衙控告烧炭老翁烧炭的烟气熏得
冷却的是____,空气_______。
热力环流------常见表现形式
相传有座山,山谷里住着一个卖臭豆腐的老汉,山腰住着一个烧炭的老翁,一天卖臭豆腐的老汉到县衙控告烧炭老翁烧炭的烟气熏得
他晚上睡不着觉;
烧炭老翁到县衙后则控告老汉臭豆腐的气味熏得他白天吃不下饭。
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常见的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常见的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常见的热力环流一、知识讲解常见的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如陆地和水面的热力性质有较大差异,在同样受热或受冷条件下温度变化幅度不一致,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影响: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风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二、例题分析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阅读图表资料可知,该城市冬季气温低于0℃。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东岸为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气候,40°N附近大陆西岸以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南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气温均高于0℃,A、B、C项错误;40°N附近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于0℃,D项正确。

第2题,由于城市热岛效应使该城市中心气温比郊区的气温高,空气对流更旺盛,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A项正确;城市热岛效应下,气温较郊区高,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小;由于城市热力环流的存在,高空气流由城市流向郊区,大气污染物较易扩散至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导致城市易受郊区秸秆燃烧烟雾的影响,因此B、C、D项错误。

三、跟踪训练1.下图表示四处热力环流形成示意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根据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和不同性质下垫面物理性质进行判断。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2)常见的热力环流①冷热不均导致的热力环流如果甲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形成高气压;乙丙两地受热少,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少,形成低气压;于是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甲地向气压低的乙丙两地扩散。

在近地面,甲地空气上升后,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周围地区低,形成低气压;乙丙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于是近地面的空气又从乙丙两地流回甲地,形成了热力环流,形式如图所示:②海陆风白天在阳光照射下,近地面同一纬度的陆地要比同一纬度的海洋增温快,气温要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因气温低产生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陆地与海洋形成了热力环流。

,使下层空气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的热力作用相反,近地面形成陆风。

热力环流形式③山谷风白天,山地是伸入到大气中的一个热源,使山坡上的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增温较少,因此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从山坡上空流向山谷上空,使谷底的空气沿着山坡向山顶补充,形成热力环流,下层由谷底吹向山坡的暖空气称为谷风。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沿坡面下滑,流入谷底,形成山风,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环流形式如图所示。

④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能源,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空气的运动是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热力环流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热力环流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热力环流一、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受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

(2)温度: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温度高处,气流上升;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3)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

如下图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PC>PD>PA>PB。

(4)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

(5)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①海陆风ACBD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①山谷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①城市风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知识点2:大气水平运动——风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3.高空风和近地面风(以北半球为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风向的表示方法和风向的判读1.风向表示方法2.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读等压线图,判断气压高低,并按垂直于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般用虚线表示)。

第二步,确定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根据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画出偏转方向(用实线箭头表示)。

如果是近地面的风,偏转角度为30°~45°(因为近地面的风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如果是高空的风,则偏转90°,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易错点2:风力大小的判读1.看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1)同一幅等压线图上,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高一地理】3.3热力环流形成及常见形式

【高一地理】3.3热力环流形成及常见形式
石子地面增温较快,林 木增温较慢,增强了房 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 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 压梯度力
能量来源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
热力环流
太阳 辐射
地表 冷热 不均
大气 垂直 运动
水平气压差
大气水平运动 (风)
一、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成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地面冷热不均
近地面冷热不均
低压
高压
引起
大气垂直运动
导致
冷却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受热上升
引起
大气水平运动
问题: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 照,提升茶叶品质。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
坡地白天多上升气流,容易形成云雾
城市风
上升气流
城市风的成因:城市生活和生产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废热和温室气体,此外城市 多沥青、水泥路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多,因此城市气温高,郊区气温低,近地面风
高空
490
1010

1015
热1020
B
1015
近地面
5
二、等压面的判读技巧
C②
D



上升气流上容升易形成雨降水,下沉气流往往下晴沉④朗 晴
气压值:① > ( ②=③=④) > ⑤
等地压面面气上压弯状说况明与该高处空是相高反压【,地下面弯与则高是空低等压压面相反】
等压面 等高面
热 低压
A
冷 高压
(2)“两种运动”
近地面冷热不均
引起
大气垂直运动
导致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引起
大气水平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B
考点二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常见形式
1.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 流形式,结合等压面利用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 析如下:
可简单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 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 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 低空热力环流。
2.等压面上的形态变化
图a
图b
(2)山谷风:山谷地区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 大气吸热快,温度高,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 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 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 (75%~95%)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 吸收,使大气增温。
3.“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 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 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 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从而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气候 __马__来__群__岛____
西风带
温__带__海_洋__性 欧洲 大西洋沿岸、美洲 太平 气候 洋沿岸
副_热_西_带_风_高_带_压_带__交和 替控制
地中海气 候
加利地福中尼海亚沿沿岸、海北、美南洲美洲智 利非中洲部南端、的好望角地区

2.形成气候的五大因素: 太阳辐射、大 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 、洋流等。
考点整合
(即时巩固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
考点一 大气受热的过程及原理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太 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 下:
由图中可以看出:
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 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 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 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 收的很少,绝大部分能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 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
()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 逆辐射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 ④大 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 新疆地区白天大气层干燥洁净,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 量多,地面温度高;夜晚,大气层中云量很少, 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不能很好地对地面进行保温, 温度下降幅度较大。
2.分布
月份
被切断气压 带
形成气压中心 太平洋 大西洋
亚洲大 陆
1月
副__极__地__低__气
压带
阿留申低 压
冰岛低压 亚洲高__压_
7月
副__热__带__高___
气压带
夏威夷高 压
亚速尔高 压
亚洲
低__压_
知识六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 气候类型
典型分布区
1.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垂直于 等压线 ,指向 低压 。 作用:形成风的 直接 原因。 2.风的形成
类型
受力情况
风向
高空的 风
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
_平__行___
近地面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 与等压线之间
的风 _摩__擦__力___
_成__一__夹__角__
知识四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图中箭头代表地面辐 射或大气辐射,箭头的多少代表辐射量的大小) 可以理解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原理。
【案例一】 (2010·江苏)大气中二氧化碳
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 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二氧化碳含 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 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双选)(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 度。大气保温作用是指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后, 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还给地面,这分 别对应图中的①和③。
【答案】 AC
【即时巩固一】 形成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
披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第二单 元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结构
第 1 节 大气运动与气压带和风带
知识研读
(对应学生用书P19)
课程标准
1.了解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 2.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3.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4.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 对气候的影响。
知识梳理
知识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4.意义: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 况、 温度 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知识二 热力环流
1.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 纬度分布 不均,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的形成:地区间冷热不均→空气 垂直 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 差异→大气的 水平 运动。
知识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大气受热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3.受热过程 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 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 吸收 和 反射 。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长波 辐射的 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使大气增温,因此_地__面_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1.成因:高低纬地区获得 太阳辐射不同,产 生 热量 差异。
2.分布:全球分为七个气压带、 六个风带,存 在着 低纬度、中纬度和 高纬度 三个环流圈。
3.季节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 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 北移,冬季 南移。
知识五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 的差异,大陆增温和 冷却的速度 快于 海洋。
由上图等压面上的形态变化,可总结出如下规律:
(1)等压面上凸为高压区,下凹为低压区。
(2)高压区、低压区是指同一高度上,在同一 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 型相反。
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 快,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 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向海洋, 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空 气下沉,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向大 陆,形成海风,如图a。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 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如图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