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上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06d2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2.png)
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开发设计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是用于监测和控制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软件。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设备的不断增多,传统的手动方式难以满足网络设备的管理需求。
开发一款能够实现自动检测和控制的软件成为了迫切需求。
在开发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一、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与网络管理员或者使用者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需要监测哪些网络设备,需要实现什么样的自动控制功能等。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综合考虑网络的规模、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网络的拓扑结构等因素。
二、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出具体的软件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
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将监测和控制功能分布到不同的节点上,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需要设计出用户界面,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指南,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
三、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阶段,需要按照系统设计的要求,开发具体的功能模块和用户界面。
这其中需要考虑到网络设备的种类繁多,需要充分考虑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四、测试与优化在软件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软件的功能正常,并且对软件进行优化,提高其性能。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模拟不同的网络环境,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以及大量的网络数据流量,检验软件的稳定性和性能。
五、部署与维护在软件测试完成后,可以进行软件的部署,并提供相应的维护服务。
在软件部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硬件环境、网络环境、以及用户数量等因素,保证软件的正常运行。
需要及时更新和维护软件,以应对网络设备更新升级等情况。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完成一款高质量的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
这样的软件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管理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网络设备的管理成本,同时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网络设备日益增多的今天,这样的软件势必会成为网络管理的必备工具。
自动测试系统
![自动测试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75950eff8c75fbfc77db243.png)
通过修改软件进行增减 基于计算机开放系统 较方便、快 相对快 受限于A/D或D/A的速度 大多为测控系统 价格较低且可重复利用
使虚拟仪器不仅是图9.9这种一般结构形式。归纳起来当前虚 拟仪器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七种类型,如图所示。
信号调理 GPIB接口仪器 数据采集卡 GPIB接口卡
VXI仪器 测控对象 PXI仪器 串口(USB、RS232、 单总线)仪器 现场总线仪器(或设备) PC机/工作站 LabVIEW LabWindows/CVI 其它软件开发平台
测试模块 或信号源 图9.7 智能仪器的硬件结构
9.3 虚拟仪器(仪器融入计算机) 9.3.1 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虚拟仪器通俗的定义:就是在通用计算机上加上一组软件和少 量硬件,使得使用者在操作这台计算机时,就象是在操作一台 他自己设计的专用的传统电子仪器。这种看似计算机却是仪器 的“仪器”被称为“虚拟仪器” 。
风 向
湿
度
温 度
雨
量
微型网站
单总线
交换机
光 缆
五类线
客户机 客户机 ……… … 客户机
自动气象站组成框图
油井无线监测系统
无线通信技术
有线的分布式网络测试系统,当设备多时连线十 分复杂,而且适用于系统相对固定;若系统移动 至它处时,需要重新连线;若添加新测试仪器, 需要增加连接线,使用不方便。 无线通信网的测试系统,设备以无线方式进行通 信,设备之间不需连线,组建系统十分方便。 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主要有IEEE802.11、HomeRF 和蓝牙等
1.虚拟仪器的一般结构
通用计算机
简单输入 输出电路
图9.9 虚拟仪器的一般结构
2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的比较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473a780802020740be1e9b24.png)
Abta tAmiga m e n h e urm n o T atm t etss m) o w r frgn r i t n ad s c: i n t et gterq i e t fA S( uo a cts yt s t ae o e ea z i n r 次进 行 划分 , T 各层 之 间通 过 各 种接 口和协议 相互 关联 。为使 测试 对象 基本 信息 与软 件平 台( 测试 程序 ) 的开 发 相互 独 立 , 结合 数 据库 开发
模式 , 对其 中的测试信 号 和流 程信 息采 用基 于 A . T ML ( uo t s m ru nu g ) 准 的 X a t i t t ak pl g ae 标 ma c e a ML语 言描述。为实现测试程序中被测对象信号的控制硬件 无关 化 , 出面 向信号 的仪 器驱 动开发 思想 , 提 开发 相应 的信 号 控制功 能接 口函数 。
b e p le n a c ran n w u o t e ta d d a n ss s se f rg n rle u p n . e n a p i d i e ti e a t mai t s n ig o i y tm o e e a q i me t c Ke r s a t ma e e ts se y wo d : u o td t s y t m;s f r y t m; ot e s se ABBET; aa a e in lo e t d wa d tb s ;sg a r n e i
作者简介 : 占龙 (9 6 ) 男 , 宁阜新人 , 士研 究生, 杜 1 8一 , 辽 硕 主要 从 事通信装备 故障诊断和性能测试方面的研 究。
述层 、 测试需求/ 策略层 、 测试程序层 、 测试 资源管理 层、 仪器控制层和硬件层。各层之间分别通过设备描 述文 档 、 试信 号 描述 X L文档 和诊 断 流程 描述 测 M X ML文 档 、 测试 / 励/ 制信 号 功 能接 口函数 、 激 控 仪器/ 开关 驱动 器 以及硬 件总线 接 口实现 连接 。下 面将按 照 软 件体 系结构 中各 层次 的顺序 阐述 每一 层 的功能 。 ① 被测设 备 描述 层 。该 层 包 含 对 被 测 设 备 的 相 关描述 , 主要涉及该设备的物理、 电气设计 , 可测性特 征, 测试 的激 励 、 响应特 征等 。 ② 测 试需 求/ 略层 。利用 被 测设 备 描述 层 提供 策 的设备 描述 文档 和过 去测试 诊断 的数 据决定 测试 策略 和测试 需 求 , 成 标 准 格 式 的 测 试 描 述 文 档 ; 用 生 采 X L语言对故 障树描述文档和测试信号描述文档进 M 行标准化描述 ; 分别建立故障树诊断流程数据库和被 测对象信号与适配器描述数据库 。 ③ 测试程序层。在这一层 ,P 把测试信号需求 TS 和测试 诊 断流程需 求 转化 为计算 机可 编译 执行 的软件 代码 , 含测 试程 序 集 和 测试 结 果 数 据 库 等 。基 于 面 包 向信号 的开发思想 , 测试 程序 中只提 出 U T测试需 U 求, 通过功能接 口函数完成与下一层的对接 , 并最终完
一种CPCI架构的便携式导弹测试系统方案设计
![一种CPCI架构的便携式导弹测试系统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07ab8ea58da0116c174979.png)
一种CPCI架构的便携式导弹测试系统方案设计作者:周靖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3期摘要:为满足未来智能导弹和现有导弹批生产测试能力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CPCI架构的导弹便携式测试系统;介绍了测试系统组成、工作原理。
详细阐述了软硬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思路;该系统使用了CPCI基本硬件架构,改进使用军用1553B接口与软件通信方式,更好满足与现有导弹测试系统的兼容性和导弹测试的通用性、可扩展性、标准化、模块化设计要求;为便携式导弹测试系统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全时序自动化测试设计方案。
关键词:导弹测试;测试系统;CPCI总线;1553B总线1 引言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导弹测试系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在测试弹上越来越多的高精尖设备,由于数据量大、运算复杂,而且稳定性要求高,这就要求设计一种兼备高速且稳定的测试系统设计方案。
同时,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远程测试、便携式测试、大数据测试等概念和产品出现,对测试系统小型化要求日益紧迫[1]。
CPCI(Compact PCI)是国际工业计算机制造者联合会提出的一种总线接口标准。
在电气特性上,CPCI 总线以 PCI 电气规范为基础,同时在接口等地方做了重大改进。
在机械结构上,CPCI 总线结构使用了欧卡连接器和标准 3U、6U 板卡尺寸。
由于其良好的抗震性和通风性,而且还可以热插拔,广泛运用于雷达、飞行器等空间探测领域。
2 方案设计便携式导弹测试系统主要由工控电脑组合、导弹供电电源组合、中心处理组合以及工具箱等组成。
系统组成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工控电脑组合运行人机交互软件,提供相应激励控制信号、数据存储、处理等功能。
导弹供电电源组合提供导弹电气系统供电、遥测系统供电、导引头供电、舵机供电等,常用电源有15V、30V、90V等直流电源。
中心处理组合完成导弹数据的采集、处理,通信等核心功能。
工具箱等作为便携式导弹测试系统的非标配设备,根据需要增加,可放置资料,简单操作工具,如螺丝刀等。
基于PXI总线弹载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PXI总线弹载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0a8d281b4431b90d6c85c7a7.png)
图1
系统组成示意图
计算机作为整个测试台的控制器, 它是系统的控 制� 采集和处理中心, 所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均在该 计算机上运行 � 该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弹载模块的批量生产及弹载 模块的维护, 测试系统以 PX I - 1008 为平台, 各主要模 PX I 6281 � PX I - 6514 数 块包括 多功能数据采集卡 O 采集卡� PX I - 2530 多路复用开关� PX I - 4070 字I/ Fl e 数字万用模块� PX I - 6514 数字 I / O 采集卡 � M XI 计算机与 PX I 系统之间通过 M X I 方式连接, 是一种标准的 PX I 总线扩展方式� M X I 连接套件包括 H T PC I4901� H T PX I4901 和一根通讯电缆 �H T PC I4901 H T PX I4901 装入 PX I 机箱的 装入计算机的 PC I 槽中 , 零槽中� 系统中的 1553 通讯卡和 429 通讯卡插入计 算机 PC I 槽中完成与被测电路板的通讯, 选型为 E X C I LI BU R 公司的 E X C - 1553PC I , E X C - 429PC I� 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测试弹载模块插在接口适配 器相应的测试插座上, 输入相应的测试编号等信息 , 在 计算机以及软件控制下 , 首先进行系统自检 , 系统自检 之后, 启动测试电源进行各项测试, 最后打印报表, 整 个测试过程无需人工介入, 实现了测试自动化� 2. 1. 1 PX I 系统 PX I 系统由 PX I 机箱和 PX I 硬件模块组成 �作为 控制桥梁的 PX I 机箱 , 使得 PX I 机箱内的 PX I 模块能 PX I 模块完成数据采集� 信号源以及开 Nhomakorabea控制切换工
基于可穿戴计算机的测试系统设计与构建
![基于可穿戴计算机的测试系统设计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088da9e119e8b8f67c1cb910.png)
信设备 显得笨重 和不实用 , 并且 这些设 备 的使 用都 要 占有 测试 人员的手 , 影响 了其正常工作 。
的 原 因难 以 对测 试 人 员形 成 全 面 、 多方 面 的 支 持 , 携 带 多 个 通 而
1 可穿戴计算机
所谓可 穿戴 计 算 机 ( er l o ue) 是 一类 新 概念 、 w aa ecmp t b r 超微型 、 可穿戴 的个人移 动计 算系统 。它属于用户 的个人空 间 , 被穿戴者控 制 , 同时具 有操 作 和互 动 的持续 性 ( w y ces l a as csi a — b )2。由于能够 被 “ 戴 ” 身 上 , 以可 实 现 人机 之 间 自 l L e J 穿 在 所 然、 方便和 直接 的交互 , 人们 能以更 自然的方式携带计算 系统 使 和获得 计算功能 。它 “ 成 了一 种新 的人 一机交 互形 式 , 促 这种
s r e . n h e in me h d f a a l ci d a d t e d s t o s o r eATS ss f r c i cu e ae a ay e , tls, e tc s ss tu n s r s l i b g we b ’ o wa e a h t t r n l z d a a t a ts a e i e p a d t t e ut s t r e r e
给及 时的信号分析和故 障诊断等带来 了不便 。 为 了应对上述 问题 , 面将可穿 戴计 算技术 引入 自动测试 下 系统 , 构建基 于可穿 戴计算机的测试 系统 。
照 明没备 、 示波器 、 万用表 、 记事本和维修工具难 以有序摆放 , 甚 至无法使用和携带 。特别 在某 些场合 下 , 需要 技术人 员躺 着或 卧着进行工作 , 就连 笔记本 电脑也无法或难 以正常使用 , 上电 掌 脑严重受限的显示资源也 不适用 于浏览 技术 手册 和图纸 , 重 严 降低 了技术人员 的工作效率 。 ( )单 一的通信装备 , 2 如手 持 电话 、 讲机 等 , 对 由于技 术上
某型弹膛压测试系统设计
![某型弹膛压测试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6500c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2.png)
摘要本文通过对膛压测试系统的研究,最终设计完成一套膛压测试系统,改变工厂铜柱测压的现状,提高测试精度,为产品验收和科研试验提供有利保证。
该系统由传感器、放大器、瞬态波形记录仪、计算机组成。
测试系统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可靠,精度高,应用扩展性能好。
本文着重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计算机数据采集程序和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研究;建立一套膛压实验测试系统,通过试验验证和分析,确定系统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关键词:膛压;铜柱;传感器 ;试验AbstractIn this article,through the study of bore pressure test system,final design completed a bore pressuer test system.To change the persent situation of copper column pressure factory,improve the test accuracy.The experiments provide a powerful guarantee for the product acceptance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The system consists of sensor ,amplifier,transient waveform recorder,computer composition.it is easy to operate 、stable and reliable work and good scalabiliy.This paper introuduces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and design metho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d program design of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research;Establish a system prototype,through the test ,determine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system.Key Words: Bore pressure;The pillars;The sensor;test目录第1章 绪论 (1)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1.3 国内研究现状 (2)1.4 研究方案 (3)第2章 测试系统设计 (4)2.1 测试系统设计技术指标 (4)2.2 测试系统设计要求 (4)2.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方案分析 (4)2.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方案选择 (7)2.5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硬件选择 (7)2.5.1 传感器的选择 (7)2.5.2 放大器的选择 (11)2.5.3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12)2.5.4 记录仪的选择 (14)2.6 测试系统框图 (14)2.7 测试系统误差分析 (15)2.8 测试系统标定 (15)2.8.1 标定原理 (15)2.8.2 标定结果 (16)第3章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程序设计分析 (18)3.1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程序的设计思路 (18)3.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程序的设计步骤 (19)3.3 采集模块的函数说明 (21)3.4 绘图模块的程序说明 (24)3.5 保存模块的程序说明 (25)3.6 打印模块的程序说明 (26)3.7 采集程序的使用流程 (26)第4章 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29)4.1 噪声信号滤波程序设计分析 (29)4.1.1 噪声信号滤波的原理 (29)4.1.2 噪声信号滤波程序的设计 (30)4.2 干扰信号滤波程序设计分析 (31)4.2.1 干扰信号滤波的原理 (31)4.2.2 干扰信号滤波程序设计 (32)4.2.3 测试信号处理程序设计方法 (33)第5章 试验结果分析 (34)5.1 测试系统试验方案分析 (34)5.2 试验实施转接头的设计 (34)5.3 试验装置系统连接方式 (34)5.4 试验 (35)5.5 试验数据处理及结论 (35)结论 (38)参考文献 (3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42)致谢 (43)第1章 绪论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膛压:火药气体燃烧时在枪(炮)身管内产生的压力。
iLOCK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自动化测试设计
![iLOCK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自动化测试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ef428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a.png)
• 200•近几年iLOCK 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集成测试以手动测试为主,计算机联锁作为铁路安全高效行车的核心控制系统,对其安全性进行充分测试无疑是给手动测试带来强大的压力和考验。
iLOCK 型计算机联锁系统还具有与外部系统丰富的接口类型,以满足多种铁路安全协议通信。
其测试的难点有:如何建立一套完善适应性强的继电接口模拟系统,如何在众多测试资源中快速更换测试环境,面对丰富的信息交互如何快速准确的分析测试结果,之后又如何提高测试执行效率。
本文提出的自动化测试设计将解决以上问题。
1 测试系统架构集成测试一直是测试领域占用资源最多的阶段,测试环境最复杂,结合iLOCK 性计算机联锁系统测试的难点,设计如图1测试系统架构。
被测对象iLOCK 型计算机联锁系统(iLOCK-IPS ),室外继电接口模拟系统由PLC 控制台(PLC Control ,简称PLCC )和PLC 执行单元(PLC Execution Unit ,简称PLCEU )组成,通过网络用手动烧录的方式,更换软件或数据配置时首先需要取出芯片,在机器上烧录后再将芯片放回板卡。
而A TP 提供在线烧录方式,在iLOCK-IPS 上电时通过网络更新软件和数据配置。
iLOCK-IPS 继电接口和硬件驱动采集板卡直接相关,在不同的站中,所需要的板卡数据和位置都是不同的,手动测试每次都依照硬件板卡配置文件,一块一块板卡比对或更换,更是有大型站时,需要搭建10个机笼,每个机笼12到13块板卡,并人工核对板卡位置,当更换站场数据时,仅更换硬件板卡都已消耗不少时间。
iLOCK-IPS 继电接口在后期项目集成测试时会进行点对点测试,因此在自动化测试中继电接口板卡位置测试可不作为重点,这样在自动部署中调整硬件板卡配置让其适应目前板卡位置,节省更换板卡所耗时间。
按照这个设计思路,ATP 首先是调整硬件板卡配置,并部署PLCC 环境,让其根据新硬件配置控制PLCEU 。
某大气数据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某大气数据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633c6d48d7c1c708a14517.png)
摘 要 : 自动测 试 、 用 化是 航 空 测 试 仪 器 研 制 的发 展 趋 势 , 用模 拟 化 、 字 化 、 通 采 数 自动 测试 技 术 , 针 对 大 气数据 计 算 机 自动测 试 系 统 信 号 给 定 电路 、 号 测 试 电路 、 口 电路 以及 测 试 系统 自检 等 电路 信 接
图 J 大气数据计算机 自动测试系统的结构图
系统 主要 采 用 了 电阻 阵列 : 定 标 准 电 阻 的 基 本 原 理 与 标 准 电 阻 箱 类 拟 , 同 点 有 三 : 是 测 试 系统 所 给 不 一
用 的电阻阵列是 由计算 机通过继 电器 切换 来改变 电阻值 , 电阻箱是 由人工 转 动波段 开关 的位 置来 改 变电 而
维普资讯
6 空军 工程 大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20 0 2钲
大 气 机 的输 出 可 分 为 四种 类 型 : 流模 拟 电 压 、 转 变 压 器 信 号 、 字 量 和开 关 量 。 直 旋 数
1 2 1 模 拟 电 压 测 量 电路 的 设 计 ..
电压 测 量 电路 中 采 取 了相 应 措 施 : 是 继 电器 通 过 译 码 电 路 来 控 制 , 码 电 路 只 有 一 路 有 效 , 免 了 多 个 继 一 译 避 电器 同时 接 通 。 1 6路 输 出 的 译 码 电路 仅 需 4路 输 入 线 ,4路 继 电器 仅 需 6路 I O通 道 即 可 控 制 , 大 节 6 / 大
将 待 测 信号 转 换 到 数 字表 上 , 信 号 数 量 不 多 的 情 况 下 是 很 容 易 的 , 需 要 用 继 电 器 切 换 一下 即 可 但 在 只 在大 气 数 据 计 算 机 自动 测 试 系 统 中 , 要 用 数 字 表 测 量 的 电参 数 信 号 有 一 百 多个 , 需 多数 是 测 量 电压 为 此 在
自动飞行控制计算机通用自动测试平台设计
![自动飞行控制计算机通用自动测试平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1bfa9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2.png)
自动飞行控制计算机通用自动测试平台设计摘要:长时间的飞行对飞行员的体力、精力及飞行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对远航程的大型飞机而言更为严重。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将飞行员从耗时耗力巡航阶段的常规飞行操纵中解放出来,使飞行员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影响飞行安全的起飞着陆阶段及特殊空情的处置之上。
因此确保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以及及时在地面排除故障缺陷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动飞行控制计算机是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完成自动飞行控制律的实时解算、航姿信号,飞行管理指令的接口输入、三轴偏转指令、三轴飞行指引指令的接口输出,多余度的表决监控及故障隔离等功能。
自动飞行控制计算机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密集复杂,使用通用仪表和专用测试仪器在地面完成故障检测定位费时费力而且对地勤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自动检测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完成故障测试定位。
关键词:自动飞行计算机;自动测试技术;自动测试标记语言一、通用自动测试平台的实现1.1自动测试平台的设计思路从系统功能角度来看,自动测试系统如果想要实现通用化设计,首先在硬件设备上必须要满足大部分控制器接口需求,并满足大量软件的可移植以及可拓展性。
因此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在系统功能设计上需要构建一个标准化的自动测试系统结构,其中软硬件要素之间能够完成有效的信息交流,并满足IEEE标准以及ATML描述要求。
该自动测试平台设计应满足IEEE标准化体系,相关功能也应该满足该标准。
通过标准化体系来进一步满足自动化测试系统中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流复用需求;要严格控制硬件平台上功能升级成本,增强整个系统的可操作性。
该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在图1所介绍的系统结构中,通过GPIB、PXIe、PXI总线等连接测试器,基础测试仪器包括测试仪表、控制电源等,其他专业测试仪器包括模拟信号、总线信号以及其他专业测试模块等。
1.2平台硬件设计(1)为实现人机交互功能,选用了非实时HP工作站,该工作站能够运行windows 操作系统,通过TCP/IP局域网测试程序,识别测试指令数据,并能接收下载工作站的测试结果。
8位模型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位模型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5ffab5242af90242a895e5fb.png)
0 引 言
( l 机 组 成 原 理 》 程 是 大 学 本 科 计 算 机 科 学 与 (- t算 课
技 术 专 业 的 主 干 课 程 , 《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 程 设 计 而 计 课 是 学 习这 门 课程 的 关键 实 践 环 节 所 采 用 的实 验 设 备
控 制 器 模 块 由 N 2 C1 MC 7 6芯 片 、4 S 6 7 L 1 1芯 片 、
7 L 2 3芯 片 、4 S 2 4 S7 7 L 1 5芯 片 、4 S 4芯 片 和 7 L 0 7L7 4S8
芯 片 所 组 成 . 要 作 用 是 将 指令 编 译 为 控 制 信 息 . 按 主 并
操作次序将这些信息传送给相关部件
时 序 模 块 由 7 L 3 片 、4 Sl 4 S7 7 L 1 片 、4 S 9 7L33 芯 片 、4 S 2 7 L 1 3芯 片 和 L 5 M5 5芯 片 所 组 成 . 要 作 用 是 主
现 存 储 器 模 块 的读 写 操 作
运 算 器 模 块 由 7 L 1 1芯 片 、4 S 7 4S8 7 L 2 3芯 片 和
7 [ 2 4芯 片所 组 成 .主 要 作 用 是 完 成 对 操 作 数 的 运 4 4 ¥
算 功 能
图 1 测 试 系 统 的 结构
收 稿 日期 : 0 2 7 0 2 1 —0 — 3 修 稿 日期 :0 2 0 —2 21— 8 0
是 8位 模 型 计 算 机 由运 算 器 、 储 器 、 程 序 控 制 器 和 存 微
时 序 电路 等 模 块 组 成 课 程 设 计 规 模 较 大 . 线 较 多 . 接
很 容 易 出现 接 线 错 误 或 设 备 故 障 . 成 实 验 无 法 进 行 造 闪此 . 实 验 前 . 要 对 实 验 设 备 进 行 测 试 如 果 采 用 在 需 手工测 试 . 则工 作 量 过 大 , 乎 无 法 实 现 本 文 设 计 了 儿 基 于 MC 一 】 单 片 机 自动 测 试 系统 , 别 对 运 算 器 、 S5 的 分
枪弹弹头无接触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枪弹弹头无接触自动检测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a1be6758fafab069dc02cd.png)
当然 , 国内对枪弹 的检测也 有相关 研究 , 张旭等 采 如
用l 2工位 高速检测 转 自 型设计测试 系统 , 用位移传 模 并使
感器测量 相对 位移 差的方法来测量枪 弹的尺寸 ; 吴海 江等 用计算机 图像处 理技 术检测 弹痕 。但他 们 的研究对 枪弹 的
检测不全面 , 而且 自动化程度不高 。近 年发展起来 的机 器视 觉用机器代替人眼进行 目标对象的识 别 、 断和测量 。通 判 过对图像信息的获取 、 理实 现对 目标 对象 的测量 和识别 。 处 相对于传统测 量检 验 方法 , 器视 觉技 术 的最 大优 点是 快 机
理论框架 。可 以说 , 机器 视觉 的全球 性研 究热 潮是 从 2 对 0
世纪8 0年代 开始 的, 到了 2 0世纪 8 代 中期 , 0年 机器视 觉获
1 无接触 自动检测的理论基础
无接 触 自动检测 的理论基 础是 机器视 觉技术 , 因此 , 下
得 了蓬勃发展 , 新概念 、 新方法 、 新理论 不断涌 现 , 比如 , 于 基 感 知特征群 的物体 识别理论 框架 , 主动视觉 理论 框架 , 视觉
集 成理论框架 等 J 。到 目前为止 , 机器视觉仍 然是一个非 常 活跃的研究领域 , 目前国际上一种 先进 的检 测技术 。20 是 08 年河南科技大学的程转伟 等提 出把 图像处理 技术 与缺 陷专
面主要介 绍一下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和原理 , 以便为 枪弹弹
头的无接 触 自动检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电气 器件组成 , 如气缸 、 例 电磁阀等 。
2 弹 头 自动 检 测 系统 的 工 作 原 理 及 结构
组 成
2 1 检 测 系统 工 作原 理 . 基 于 机 器 视 觉 的枪 弹 弹头 检 测 原 理 如 图 2所 示 , 先 需 首
空空导弹发射装置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空空导弹发射装置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edfedb84254b35eefd34e8.png)
第2YIF R A I N CE C &T C N L G O M TO N
o科教前沿 。
科技信息
空空导弹发射装置通用自 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王恒 新 王继武 赵兴 堂 ( 中国 人民解放 军海军 航空工 程学 院青 岛分 院 山东
益。
【 键 词 】 空导 弹 ; 关 空 发射 装 置 ; 自动 测试 系统 ; VxI 线 总
De i n o r t — i isl un h r Ge e a r s t ma i s y t m sg fAi - o a rM s i La c e n r lPu po e Au o tc Te tS s e e
i e i n d, e f n t n h r wa e a d s f r e in o h r ic s e .P a t e s o h tt i e t s se h s ma y a v n a e f s l—s ae s d sg e t u ci , a d r n o wa e d sg ft e a e d s u s d r c i h ws t a h s ts y tm a n d a tg s o mal c l h o t c a d pot b e e s o o e ae a d t s r cs l .th sg e tu e a d e o o c b n ft. n ra l , a y t p r t n e tp e ie yI a r a s n c n mi e e i s
【 ywod 】 i t a si ;a nhrA tm t sss m; X u Ke r sAr o imi l L uc e; uo ai t t yt V I s - — r se ce e b
自动测试系统的信息模型设计
![自动测试系统的信息模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8fda14fad6195f312ba687.png)
K y W ors m iit r ain,a tmai e t d pe e d nau i to z u o t ts ,a a tr c
Cl s Num ber TP2 7. as 4 2
1 引言
自动测试系统 ( T 的发展经 历 了从 专用型 向 A E) 通用型发展 的过 程 , 期仅 侧 重 于 自动 测试 本体 的 早 研制 , 近年来 , 则着 眼于建立 整个 自动测 试系统 体系 结构 , 同时注重 A 1 ] F研 制 和 T S开发及 可移 植 , P 以 及人工智能在 自动测试 系统 中的应 用_ 。本 文提 出 1 ]
总第 2 7 5 期 21 年第 3 01 期
计算 机 与数 字 工 程
Co ue mp tr& Dii lEn iern gt gn eig a
Vo. O 3 1 39 N .
56
自动 测 试 系统 的 信 息 模 型 设 计
郑 智翔 王诚成 戴 邵 武
炯台 2 40 ) 6 0 1 ( 军航空工程学院 海
r s a c . B s d o x s i g r s a c e u t ,a k n fp r a l e e rh a e n e it e e r h r s l n s i d o o t b e ATS t a sb s d o e s g a e n r s a c e h ti a e n m s a e h s b e e e rh d,man y il a a y e a h c m p n n o ms n h we n l s d e c o o e tf r ,a d s o d ATS s r c u e b s d o s a emo es t u t r a e n me s g d l .
基于PLC的弹药准备作业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弹药准备作业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e2c917c5da50e2524d7fbb.png)
6 5
E up n Ma ua t n e h oo y N . 2 0 q i me t n fcr g T c n lg o7, 0 9 i
上 ,在水平方向的液压油缸 的推动下, 号小车移动到除油工 1
位的下面 , 在控制系统 的控制下 , 垂直升降的油缸将小车的 V
控 制 原理 图如 图 2所示 。
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2 总体 结构组 成 该 弹药作业 准备系统主要 由弹药清洗工位 、弹药 风干工
位、 防潮 盖 旋 卸 工 位 、 重 工位 、 标 工 位 、 弹 及 分 组 工 位 、 称 打 储 等 6大部 分 组 成 。整 个 系 统 的工 作 示 意 图 1 示 。 所
防潮盖旋卸工位
机 , 计 算 机 上 给 出指 令 , 理数 据 , 行 人 机 对话 。 在 处 进
1 总体技 术方 案的 出发点
() 1 在全面满足技术指标 的前提下 , 首先应保证设备工作
性 能 的可 靠 性 , 到 设 备 结 构 紧 凑 、 作 方 便 、 做 操 外形 美 观 ; () 用先进 、 熟的光 、 、 技术或其他 技术手段 , 2采 成 机 电 实
的弹药准备作业线 , 主要 由弹药清洗工位 、 弹药风干 工位 、 防 潮盖旋卸工位 、 称重 工位 、 喷字和打标工位 、 储弹及分组工位 、
() 1 试验 人员将 预处 理 的弹 药放 在 1号小 车 的 v型座
收稿 日期 :0 9 0 — 1 20 — 4 0 作者简介 : 蔡立娟( 9 5 )女 , 1 7一 , 吉林松原人 , 师 , 讲 硕士 , 主要从事电磁场理论 、 电子技术方面 的工作 ; 蔡立 晶(9 7 )女 , 17 一 , 吉林松原人 , 师, 讲 硕 士, 主要从事数字 图像处理 、 电磁场理论 、 电子技术方 面的工作 ; 洋( 9 8 )女 , 李 17一 , 辽宁人 , 师 , 讲 硕士 , 主要从事数字信 号处理 、 号 信 系统方面的工 作。
一种模拟训练用测试系统可重构模块设计思路
![一种模拟训练用测试系统可重构模块设计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06f1633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7.png)
0引言当前,海军战术导弹技术阵地测试专业人员的培养及训练还是依托实装进行,这种方式存在着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无法满足大批次人员集中训练、弹型覆盖不全;二是无法做到故障现象随意设定;三是会缩短实装寿命[1]。
训练仿真系统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途径。
然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随着各类新型装备大量配发部队,传统的训练仿真系统也暴露出一些弊端。
这些模拟器内部、系统间耦合严重,升级、剪裁困难,且随着所使用的货架产品淘汰、研发人员离岗等问题无法升级或维修。
每年有大量训练模拟器淘汰和产生,这些模拟器动辄几百上千万,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因此,研发一种可以随意更改、剪裁、升级、维修的新型训练模拟器就显得尤为重要。
训练仿真系统常用的仿真方法有物理仿真和软件仿真[2]。
其中软件仿真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逼真程度不高,训练效果不如物理仿真;而物理仿真往往投资大,周期长、升级维修困难。
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训练仿真系统自然需要进行同步的升级改造,其面板的变更、剪裁、添加是最常见的需求[3][4]。
然而目前大部分的训练仿真系统却难以实现上述目标,这是因为在其设计时就没有考虑这些需求,往往在其内部存在大量的耦合关系,布线随意、控制逻辑混乱。
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模拟训练系统模块设计方案,从降低人机交互界面到仿真程序间得耦合得角度出发,进行可重构模拟器设计。
从顶层设计层面解决面板变更所带来的各种耦合问题[5]。
1可重构模块的构建1.1常见模拟器研制方法问题梳理测试训练模拟系统实际上是在物理和虚拟两个层面上实现人机交互[6-8]。
其人机交互界面越接近实物、交互逻辑越真实,那么其仿真训练效果越好。
因此,模拟系统搭建的核心工作有四个:一是物理及虚拟人机交互界面的制作,二是物理人机交互界面(即各面板)的数据采集工作;三是采集控制程序的编写;四是应用层的构建工作。
如图1所示四者之间主要包括三种耦合:系统模型与外部接口间的耦合、各人机界面后采集系统间的耦合以及控制程序之间的耦合。
智能弹箭静态参数测量系统的设计
![智能弹箭静态参数测量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5a99607e21af45b307a823.png)
Y轴 , 向里为正 ; 轴垂直于测量 平台 , 垂直 向上为正 。
机为核心 , 波电路 、 / 滤 A D转换 芯片 、 步进 电机 、 驱动器 、 继 电器 、 电源模 块等为外 围电路组 成。
图 1 测 量 系统 示 意 圈
F g 1 S h m a i i g a o e s r me ts se i c e t d a r m 源自fm a u e c n y t m
中图 分 类 号 :T 1 H7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7 7 2 1 ) 80 8 -3 0 09 8 (0 1 0- 09 0 -
De i n o n el e tsa i r m e e s o u l t sg f i t li n t tc pa a g t r fb le
0 引 言
的弹箭 , 易搬 动 , 常 希 望 能 够 在 一 台机 器 上 综 合 测 不 常
量 。
智能弹箭静态参数 测量 系统是用 来测量 弹箭 的质 量 、
质心 、 质偏 等静态参数的测量系统 。现代军事 中 , 弹箭无所 不在 , 它的含义极其广泛 , 弹 、 弹 、 枪 炮 导弹 、 火箭 弹等 都可
到 的 压 力 ; 当地 重 力 加 速 度 。 g为 12 质 心测 量 .
声和振动都很小 。步进 电机 用来控 制测 量平 台的升降 : 系
统 不 工 作 时 步 进 电 机 通 过 丝 杠将 平 台 抬 起 , 离 传 感 , 脱 防
由图 2传感 器 分布 可得 3只传 感器 的坐标 分别 为 A
弹箭静态参数 的测 量主要 采用 2种 方法 , 即三 点测 量 法和 四点测量法 。这 2种方法均是 通过称重 传感器 的
便携式自动测试系统(ATS)的研究与设计
![便携式自动测试系统(ATS)的研究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9efd8902d276a200292eb0.png)
・ 7・ 2
便携 式 自动测试 系统 ( T ) A S 的研究 与设计
王诚成 , 应朝龙 , 蔡
( 海军航空240 ) 60 1
摘要 : 自动 测试 系统 ( T ) A S 已广泛 应 用于各 种武 器装备 的维护 和保 障领 域 , 为满足 部 队导 弹测 试 系统 自 动化 、 小型化 需求 , 究设 计 了一 种基 于 P I 研 X 总线技 术 的便携 式 A S 介 绍 了硬 件 平 台的总体 构成 、 配 T, 适
Re e r h a sg fPo t b e ATS s a c nd De i n o r a l
W ANG C e g c e g h n —h n ,YI NG h o ln , CAIXin C a— g o ag
( ayA rn u c nier gIstt, at 6 0 1 C ia N v e at s g e n tue Y n i 4 0 , hn) o i E n i ni a2
随着我军机动化 、 信息化水平的深入发展 , 自动测 试 系统 ( T ,uo ai t tyt 在导 弹 等 各种 武 器 A S atm t e s m) c ss e 装备的维护和保障领域的应 用越来越广泛 , 一些测试 任务需要在小空间甚至是野外进行 , 这就要求测试仪 器移动方便且性能稳定 。因此 , 寻找一种体积小、 便于 携带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的虚拟仪器设计 方法 , 已成 为测试 领域 的重要研究 课题 。当前 , J 基 于虚拟仪器 与总线技术构建 A S已然成为测试领域 T
计 实 现方 法 。
1 便 携 式 A S总体 设 计 T
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e599a9044a7302768e993972.png)
杨 文 黄 文 涛 ( 东工业大学 自动化学院, 东 广州 50 0 ) 广 广 106
摘 要
讨 论 了 自动 测 试 系统 的 框 架 结构 、 本 功 能 , 绍 了基 于 测 试 参 数 的 通 用 自动 测 试 系统 的软 件 设 计 及 各 功 能模 块 的 基 介
实现 。采 用开 放 式 结 构 及 层 次模 型 的 软件 设 计 , 用 面 向 对 象 编程 语 言 C 使 #设 计 一 个 通 用 的测 试 管 理 平 台、 用 图形 化 编 使
B s n o e t cue a d heac y mo e o ot r e in meh du ig o jc— r ne po rmmig ln a e C # a e o p n sr tr n irrh d l fs f e d s to .sn be toi td rg a u wa g e n a gu g
aomat es. t i t t c
K y rso jc— r ne ts rc d r ,uo t e t aa a e e wod :be to i td, tpo e uea tmai ts. tb s e e c d
自动 测 试 系 统 ( uo t e t g S se , T ) 指 在 A tmai T si y tms A S 是 c n 人 极 少参 与或 不参 与 的情 况 下 , 被 测 设 备 能 自动 完 成 激 励 、 对 测 量 、 障 诊 断 、 据 处 理 , 以适 当 方 式 显 示 或 输 出 测 试 结 果 的 故 数 并 系统 。近 年 来 , 着 工 业 自动 化 程 度 逐 渐 提 高 , 随 自动 测 试 系 统 及
《 业 控 制 计 算 机 } 0 2年 第 2 工 21 5卷 第 1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ntueo o u i tnadIf mao nier g U i rt f l tncSi c n ehooyo hn ,C egu6 3 ,C i ) .Istt f mm nc i n o t nE g ei , nv syo e r i ce eadTc nl f i i C ao nr i n n ei Ec o n g C a hn d 17 1 h a 1 n
A s at codn en e f ee p et n rd co f i i —on o ue,a uo t s ss m ( T )i d— bt c:A crigt t edo vl m n adpout no s l brecmptr Iat e t t yt r oh d o i m se l ma d e e A S y t m o isl- o n mp t r sg fAu o td Te tS se f r M si b r e Co u e e
T n . n MA n S AN Ho g f g , a Yo g , HAO Hu i o g a— n z
弹 上计算 机是 导弹 电子 系统 的核 心部件 ,是导
成激励加载 、信号测量 、数据处理 、显示或输出测 试结果等功能。与传统的人工测试相 比,自动测试 速度快 、可靠性高、测量准确 ,受人为因素的干扰 小 等优 点 川 。 本文基于现代计算机的高性能的模 块化硬件 , 充分发挥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结合数据采 集技术、 信号处理技术、 总线技术和高效灵活的软 件技术 ,根据用户需要实现各种仪器的功能,来 自
弹系统的通信 、信号处理与和控制中心¨ 2。它担 - ] 负着系统数据采集、任务管理 、控制律计算等重要 任务。在导弹的飞控计算机生产 的过程中, 生产厂 家需要对其性能进行离线测试 ,以验证并检测其工
艺及动态性能指标。同时 ,根据武器装备三级维修
体制的划分 ,生产单位作 为后方维护和维修单位 ,
s n d i h sp p r h a i s s m e in i e sw l a h e e h oo i sh s b e nr d c d a d a ay e e al h S i e n t i a e .T eb sc y t d s aa el 8t e k yt e n lge a e n i t u e n n l z d i d t i g e g d o n .T eAT C o n y p o i e a vr a si n i n n n whc si — o e c mp tr C r rp ry u s b an t e e t t n n a n t l r v d i u misl e v r me ti ih misl b r o u e a wo k p o e ,b ta o o t i h s ma i o tl e o e n n l l i o a d v i ain o oef n t n a d p r r n e h eAT r vd f c v s a d s lt n p a o rt er s a c n x e i n a d t f l o wh l ci e o ma c .T S p o ie a ef t et t n i a i l t r f e e rh a d e p r u o n f n ei e mu o fm o h - me tt n a d d sg fmis e b r e c mp tr n ai e i o s i - o n o u e . o n n l Ke r s:a tmae e ts se y wo d u o td ts y t m;v r a i s u n ai n i s i - o n o u e it l n t me tt ;m s e b r e c mp tr u r o l
第 9卷 第 6期 21年 1 01 2月
实验科学与技术
Ex e me tS i n e a d T c n lg p r n c e c n e h oo y i
Vo. 6 19 No . D c 2 1 e.0 1
弹 上 计算 机 自动 测 试 系统 的 设计
谭 红芳 ,马 勇 ,邵 怀 宗
(.天奥测控技 术有 限公 司,成都 613 ;2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成都 6 13 ) 1 17 1 . 171
摘要 :针对导弹弹上计算机研 制和生产的需要 ,利用计算机技 术设 计了一套 弹上计 算机 自动测试 系统。介 绍 了系统的 总体 设计基本思想和关键技 术。该设计 系统 不仅能够为弹上计 算机 构造 一个虚拟的弹上 工作环境 ,而且还能 够对弹上计算机 的 各项功能和性能进行 全面的测试 ,为弹上计算机的研 究、生产 与设计等 工作提供 了有效的测试与仿真平台。 关 键 词 :弹上计算机 ;自动测试 系统 ;测试仿真平 台 中图分类号 :T7 0 6 J6 .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 号 :17 4 5 (0 10 0 1 6 2— 5 0 2 1 )6— 0 3—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