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淀粉酶的酶学性质及应用研究
第四章第一节淀粉酶的性质
![第四章第一节淀粉酶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057b447e51e79b89680226f1.png)
按照水解淀粉酶的方式的不同,主要将淀 粉酶分为四大类:
1. а— 淀粉酶:它以糖原或淀粉为底物,从分子内部 切开а— 1,4糖苷键 而使底物水解,产物为糊精 和还原性糖;
2. β — 淀粉酶;从底物非还原性末端顺次水解每相隔 一个的а— 1,4糖苷键,切下的是麦芽糖单位;
曾对各种а- 淀粉酶制剂的水溶液作加热处理, 从底物非还原性末端顺次水解每相隔一个的а— 1,4糖苷键,切下的是麦芽糖单位;
а- 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时,可以从分子内部切开а- 1,4糖苷键而生成糊精和还原糖。
因此目前工业生产和使用上多采用细菌а- 淀粉酶。
每分钟升温1.5℃,直至80℃,发现各种酶的 米曲霉常用固态曲法培养,其产品主要用作消化剂,产量较小;
性的作用尤为明显
枯草杆菌液化型а- 淀粉酶(BLA)的耐热性因Na+、Cl-和底 物淀粉的存在而提高。
③ 添加Ca2+有助于增加酶的热稳定性,但实际上 淀粉中所含微量Ca2 + 已足够酶的充分活化所需。
end
0)EDTA可以除去Ca2+ 。
粉酶。 ② NaCl与Ca2+共存时对提高а- 淀粉酶的耐热性的作用尤为明显
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来源的а- 淀粉酶的性质各不相同,其性质如 下表。 第一节 а— 淀粉酶的性质 葡萄糖淀粉酶(又名糖化酶):从底物非还原性末端顺次水解а— 1,4糖苷键和分枝的а— 1,6糖苷键,生成葡萄糖; 目前已有许多微生物的а— 淀粉酶被高度纯化。 而加入Mg2+, Ca2+均可使其活性恢复。 而加入Mg2+, Ca2+均可使其活性恢复。 ② NaCl与Ca2+共存时对提高а- 淀粉酶的耐热性的作用尤为明显 ① a- 淀粉酶是一种金属酶,Ca2+使酶分子保持适当的构象,从而维持其最大的活性与稳定性。
淀粉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淀粉酶酶学性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a777fb165ce050876321311.png)
生物化学学号:淀粉酶酶学性质的研究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所在院系:生命科学学院所学专业:#######学号:######### 大学中国·哈尔滨2011 年12 月摘要:酶是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具有催化剂属性,同是也具有一些无机催化剂所不具有的特性。
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
是生物催化剂,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本实验通过利用淀粉酶水解还原糖,还原糖能使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生成棕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淀粉酶活力与还原糖的量成正比,用比色法测定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后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以单位质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还原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酶的活性又同时受到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等的影响。
关键词:淀粉酶活力温度 PH 激活剂和抑制剂前言: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通常通过淀粉酶催化水解织物上的淀粉浆料,由于淀粉酶的高效性及专一性,酶退浆的退浆率高,退浆快,污染少,产品比酸法、碱法更柔软,且不损伤纤维。
淀粉酶的种类很多,根据织物不同,设备组合不同,工艺流程也不同,目前所用的退浆方法有浸渍法、堆置法、卷染法、连续洗等,由于淀粉酶退浆机械作用小,水的用量少,可以在低温条件下达到退浆效果,具有鲜明的环保特色。
此酶以Ca2+为必需因子并作为稳定因子和激活因子,也有部分淀粉酶为非Ca2+依赖型。
淀粉酶既作用于直链淀粉,亦作用于支链淀粉,无差别地随机切断糖链内部的α-1,4-链。
因此,其特征是引起底物溶液粘度的急剧下降和碘反应的消失,最终产物在分解直链淀粉时以葡萄糖为主,此外,还有少量麦芽三糖及麦芽糖,其中真菌a-淀粉酶水解淀粉的终产物主要以麦芽糖为主且不含大分子极限糊精,在烘焙业和麦芽糖制造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另一方面在分解支链淀粉时,除麦芽糖、葡萄糖、麦芽三糖外,还生成分支部分具有α-1,6-键的α-极限糊精(又称α-糊精)。
酶在淀粉类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知识
![酶在淀粉类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ae2bd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a.png)
酶在淀粉类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知识引言淀粉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工业生产中。
然而,淀粉在自然环境下很难被分解和消化。
为了提高淀粉的可利用性和生产效率,酶在淀粉类食品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酶在淀粉类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知识。
酶的作用机制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在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进行。
在淀粉类食品生产中,主要应用的酶是淀粉酶和糖化酶。
淀粉酶淀粉酶是一类能够水解淀粉为可溶性糖类的酶。
它能够将淀粉分子水解为较小的糖分子,如麦芽糖、葡萄糖等。
淀粉酶的作用机制包括两个主要反应:糊化和糖化。
1.糊化:淀粉酶通过加热作用将淀粉颗粒打破,使其形成胶状糊状物。
这种糊化过程可以使淀粉分子更易于被酶水解。
2.糖化:在糊化的基础上,淀粉酶催化淀粉分子断裂成糖分子。
这些糖分子可以被我们的消化系统吸收和利用。
糖化酶糖化酶是一种能够将复杂糖分子水解为单糖的酶。
它主要作用于淀粉酶无法水解的糖类物质,使其变得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酶在淀粉类食品生产中的应用酶在淀粉类食品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面粉加工面粉是淀粉类食品的重要原料之一。
在面粉加工过程中,淀粉酶常用于面粉的酵素改良。
面粉中淀粉的成分和性质直接影响到其加工和用途。
淀粉酶可以改善面粉的流动性、黏性和弹性等性质,使面粉更适合制作各种面包和糕点。
面团发酵在面团发酵过程中,淀粉酶通过糖化作用分解淀粉,产生可溶性糖类,为面团中的酵母菌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这样可以促进面团的发酵过程,使面包和面点的品质更好。
同时,糖化酶也可以用于提高面团中糖分的含量,增加产品的甜度和口感。
淀粉糖化淀粉糖化是指将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类的过程。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在淀粉类食品和饮料的生产中广泛应用。
通过酶的作用,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类,用于制作各种甜品、饮料和调味品。
淀粉糖化可以提高产品的甜度和口感,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同时还可以降低产品的粘度和浓度。
淀粉糊化淀粉糊化是指将淀粉颗粒打破,形成胶状物的过程。
两种α-淀粉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分子改造的开题报告
![两种α-淀粉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分子改造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f3d1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d.png)
两种α-淀粉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分子改造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淀粉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对人类的饮食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α-淀粉酶是一类能够水解淀粉极端α-1,4键和部分α-1,6键的酶类,是淀粉水解酶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目前已经发现的α-淀粉酶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来源,其中最常见的是微生物来源的α-淀粉酶。
随着人们对淀粉水解酶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不断加深,对α-淀粉酶的研究和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基因克隆、表达和分子改造等手段对α-淀粉酶进行深入研究,并且为工业生产和粮食加工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对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分子改造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克隆、表达和分子改造等手段,对两种常见的α-淀粉酶基因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克隆和表达:采用PCR技术克隆两种α-淀粉酶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将其克隆进入表达载体中。
通过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蛋白表达,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等技术对蛋白表达进行鉴定和分析。
2、蛋白纯化和活性分析:采用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等技术对目标蛋白进行纯化,并通过酶学方法对其活性进行测定。
3、分子改造和酶学性质分析:利用Site-Directed Mutagenesis技术对α-淀粉酶基因进行改造,并对产生的突变体进行表达和纯化。
通过活性分析和其它生物学方法对改造后α-淀粉酶的生物学性质和酶学性质进行比较。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对两种常见的α-淀粉酶基因进行基因克隆、表达和分子改造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深入研究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为淀粉加工和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预计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成功克隆两种α-淀粉酶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目标蛋白。
淀粉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淀粉酶酶学性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8f41d2d482fb4daa58d4bb9.png)
淀粉酶酶学性质的研究摘要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它们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根据这个性质对淀粉酶进行不同条件下的研究。
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对酶的性质进行研究发现萌发小麦种子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都会对酶活性产生影响;萌发的小麦种子的淀粉酶最适pH在5.6左右,低于或高于最适pH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研究还发现Cl¯是淀粉酶的激活剂而Cu²+则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淀粉酶 .不同条件性质淀粉是植物最主要的储藏多糖,也是人和动物的重要食物和发酵工业的基本原料。
淀粉经淀粉酶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和麦芽糖等小分子物质而被机体利用。
通过对小麦种子中淀粉酶酶学性质的研究可以用于农业研究用于食品¸工业原料等,还可以提高小麦的应用范围和利用率。
⒈材料与方法⒈⒈实验材料萌发的小麦种子⒈⒉实验设计称取2g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2ml蒸馏水,研磨匀浆。
将匀浆倒入刻度试管中,定容至25ml。
提取液在室温下放置提取15-20min,每隔数分钟搅动一次,使其充分提取。
然后在40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将上清液倒入一个干净的试管中,即为淀粉酶粗酶液。
⒈⒊实验方法与结果⒈⒊⒈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取8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并记录观察到的颜色。
管号 A a B b C c D d缓冲液(pH5.6)/ml 1.0 — 1.0 — 1.0 — 1.0 —淀粉溶液/ml 2.5 — 2.5 — 2.5 — 2.5 —淀粉酶提取液/ml — 1.0 — 1.0 — 1.0 — 1.0预保温/10min 4℃室温40℃沸水浴混合A→a B→b C→c D→d酶促反应(10min)4℃室温40℃沸水浴碘液各加3滴(滴管应先冷却至室温)显色浅蓝色无色无色蓝色低温时酶的活性低,但没有失活,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越来越高,后来又降低当温度到达很高时酶失活。
淀粉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
![淀粉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de43b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8.png)
淀粉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第一章淀粉酶的基本概念淀粉是植物能量贮存的重要物质,它由两种多糖分子——α-淀粉和β-淀粉组成。
淀粉酶是一类能够降解淀粉为单糖的酶类,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等多种酶。
淀粉酶的基本功能是将淀粉降解为葡萄糖,以提供能量和碳源。
淀粉酶还可以在食品加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制作面包、饼干和啤酒等。
第二章淀粉酶的分子结构淀粉酶的分子结构是其功能的基础,目前已知的淀粉酶分子结构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γ-淀粉酶等。
α-淀粉酶分子结构具有两个主要的功能区域,即催化区域和结构区域。
催化区域是催化淀粉水解的主要部位,由多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能够识别和结合淀粉分子。
结构区域则是维持α-淀粉酶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β-淀粉酶的分子结构与α-淀粉酶类似,但其催化区域结构不同。
β-淀粉酶的催化区域由三个蛋白质子单元构成,分别称为A、B和C亚基,能够识别和结合淀粉分子。
γ-淀粉酶的分子结构则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有所不同,主要靠钙离子辅助催化淀粉水解。
第三章淀粉酶的催化机制淀粉酶的催化机制是淀粉酶功能的核心,其主要特点是水解淀粉分子中的α-1,4和α-1,6键,将其分解为单糖。
淀粉水解的过程主要有两个关键步骤,即淀粉分子的识别和水解。
淀粉酶能够通过催化区域中的氨基酸残基与淀粉分子结合,将其识别为水解的底物。
接下来,淀粉酶通过催化区域中的酶活性位点,将水分子引入淀粉分子的α-1,4键断裂位置,将其水解为葡萄糖。
在一些复杂的淀粉分子中,淀粉酶还需要通过水解区域的α-1,6键,将其分解成单糖。
第四章淀粉酶的功能调控淀粉酶的功能调控是维持酶活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和pH值等。
温度是影响淀粉酶功能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导致淀粉酶的降解或失活。
正常情况下,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最适操作温度分别为60℃和50℃左右。
pH值也会影响淀粉酶功能,不同的淀粉酶在不同的pH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活性。
论述与淀粉糖生产有关的酶类及其这些酶类在淀粉糖生产中的应用。
![论述与淀粉糖生产有关的酶类及其这些酶类在淀粉糖生产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11bbeee009581b6bd9eb5e.png)
论述与淀粉糖生产有关的酶类及其这些酶类在淀粉糖生产中的应用。
答:1.α-淀粉酶α-淀粉酶属内切型淀粉酶,它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分子内部以随机的方式切断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支链淀粉中的α-1,6键,也不能水解相邻分支点的α-1,4键;不能水解麦芽糖,但可水解麦芽三糖及以上的含α-1,4键的麦芽低聚糖;由于在水解产物中,还原性末端葡萄糖分子中C1的构型为α-型,故称为α-淀粉酶)。
由于其较耐温,可作为液化酶用于全酶法生产淀粉糖过程中的液化阶段;也可用于糖化阶段,起协同糖化作用(见2、4)。
使糊化淀粉水解到糊精和低聚糖程度(液化是使糊化后的淀粉发生部分水解,暴露出更多可被糖化酶作用的非还原性末端。
它是利用糊化酶使糊化淀粉水解到糊精和低聚糖程度,使黏度大为降低,流动性增高,所以工业上称为液化。
酶液化和酶糖化的工艺称为双酶法或全酶法;液化也可以用酸,酸液化和酶糖化的工艺称为酸酶法。
)。
2.β-淀粉酶β-淀粉酶是一种外切型淀粉酶,它作用于淀粉时从从非还原性末端一次切开相隔的β-1,4键,顺次将它分解为两个葡萄糖基,同时发生尔登转化作用,最终产物全是β-麦芽糖。
所以也称麦芽糖酶。
(淀粉若是由偶数个葡萄糖单位组成,则最终水解产物全部为麦芽糖,若是由奇数个葡萄糖单位组成,则最终水解产物还有少量的葡萄糖。
因为其不能水解支链淀粉中的α-1,6键,也不能跨过分支点继续水解,故水解支链淀粉是不完全的,残留下β-极限糊精。
β-淀粉酶水解淀粉时,由于是从分子末端开始,总有大分子存在,因此黏度下降慢,不能作为糖化酶使用;而水解淀粉水解产物如麦芽糖、麦芽低聚糖时,水解速度很快,可作为糖化酶使用)。
可作为生产麦芽糖过程中的糖化酶,用于水解淀粉水解产物如麦芽糖、麦芽低聚糖,产生麦芽糖。
3.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是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依次水解α-1,4葡萄糖苷键,顺次切下每个葡萄糖单位,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淀粉酶酶专一性差,除水解α-1,4葡萄糖苷键外,还能水解α-1,6键和α-1,3键,但后两种键的水解速度较慢,由于该酶作用与淀粉糊时,糖液黏度下降较慢,还原能力上升很快,所以又称糖化酶)。
生化实验--淀粉酶活性测定标准实验报告
![生化实验--淀粉酶活性测定标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c18b22482fb4daa58d4b99.png)
实验二:酶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一.研究背景及目的酶是高效催化有机体新陈代谢各步反应的活性蛋白,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都离不开酶的催化,所以酶在生物体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对酶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酶的活力是酶的重要参数,反映的是酶的催化能力,因此测定酶活力是研究酶的基础。
酶活力由酶活力单位表征,通过计算适宜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酶催化生成产物的量得到。
本实验选取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为材料,通过对其所含两种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来研究酶活力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萌发的种子中存在两种淀粉酶,分别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β淀粉酶不耐热,在高温下易钝化,而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下则发生钝化[1]。
本实验的设计利用β淀粉酶不耐热的特性,在高温下(70℃)下处理使得β淀粉酶钝化而测定α淀粉酶的酶活性[1]。
酶活性的测定是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酶在一定时间内催化得到的麦芽糖的量来实现的,麦芽糖的浓度利用比色法可以很容易测得。
然后利用同样的原理测得两种淀粉酶的总活性,拟将总活性与α淀粉酶的活性的差值看作β淀粉酶的活性,再做进一步分析。
实验中为了消除非酶促反应引起的麦芽糖的生成带来的误差,每组实验都做了相应的对照实验,在最终计算酶的活性时以测量组的值减去对照组的值加以校正。
三.材料、试剂与仪器材料:萌发的小麦种子试剂:①1%淀粉溶液(称取1克可溶性淀粉,加入80ml蒸馏水,加热熔解,冷却后定容至100ml);②pH5.6的柠檬缓冲液:A液(称取柠檬酸20.01克,溶解后定容至1L)B液(称取柠檬酸钠29.41克,溶解后定容至1L)取A液5.5ml、B液14.5ml 混匀即可;③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00克,溶于20ml 1M 氢氧化钠中,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入30克酒石酸钠,待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盖紧瓶盖保存);④麦芽糖标准液(称取0.100克麦芽糖,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小心移入100ml 容量瓶中定容);⑤0.4M NaOH仪器:722光栅分光光度计(编号990695)DK-S2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编号L-304056)离心机(TDL-40B) 配平天平药物天平电热锅100ml容量瓶50ml容量瓶移液管试管研钵烧杯洗瓶四.实验方法本实验按照下列表格的中的操作步骤进行:五.数据整理上表中前4行数据为实验的原始数据。
淀粉酶分型
![淀粉酶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6db8ac3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2.png)
淀粉酶分型
淀粉酶的分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水解淀粉不同位置划分:可分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γ-淀粉
酶、异淀粉酶。
α-淀粉酶又称为液化型淀粉酶,是一种催化淀粉水解生成糊精的淀粉酶。
黑曲霉α-淀粉酶因具有耐酸性,适用于制造助消化的药物。
β-淀粉酶又称为麦芽糖苷酶,是一种外切酶,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链的非还原端开始,作用于α-1,4-糖苷键,顺次切下麦芽糖单位。
其一个重要用途是制造麦芽糖,医学上常用该酶和α-淀粉酶一道作为消化剂使用。
葡萄糖淀粉酶又称γ-淀粉酶,能将淀粉全部水解为葡萄糖,习惯上称之为糖化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制剂。
异淀粉酶又称淀粉α-1,6-糖苷键的脱支酶,此酶作用于枝链淀粉分子分枝点处的α-1,6-糖苷键,将支链淀粉的整个侧链切下变成直链淀粉。
2.按微生物来源划分:可分为细菌淀粉酶、真菌淀粉酶、霉菌淀粉
酶。
3.按反应温度划分:可分为中温淀粉酶和高温淀粉酶,中温淀粉酶
在70度,高温淀粉酶在90~105度。
4.按血清来源划分:可分为唾液型淀粉酶(S-淀粉酶)和胰腺型淀
粉酶(P-淀粉酶)。
萌发小麦种子中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萌发小麦种子中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a809f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a.png)
萌发小麦种子中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淀粉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它们在各种植物的发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麦种
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萌发小麦种子中淀粉酶的酶学性质。
首先,我们选择小麦种子在实验中进行分离,以初步确定淀粉酶来源。
实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中含有淀粉酶,它们主要来自小麦种子里的胚乳和淀粉质泡沫,而小麦种子表皮
则有较低含量的淀粉酶。
其次,我们利用粒度分级、沉淀分离技术对淀粉酶分离、纯化并收集淀粉酶样品,淀
粉酶完成从原始材料分离纯化后,样品中淀粉酶的浓度和纯度都比原始材料的含量的高。
继而,我们观察了温度、pH值、聚集剂和胰蛋白酶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酶的最佳活性状态为30℃时的pH8.0条件下,加入聚集剂NaCl和胰蛋白酶;同时,
淀粉酶对温度和pH值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30℃-45℃pH7.0-8.5范围内淀粉酶仍
可保持较高的活性。
最后,我们测定了萌发小麦种子中淀粉酶的最大活性,结果显示,30℃时的pH8.0条
件下,淀粉酶的最大活性为250 U/ml。
此外,经过NaCl聚集处理和加入胰蛋白酶处理后,淀粉酶的活性都有所提高,分别达到280 U/ml和290 U/ml。
α
![α](https://img.taocdn.com/s3/m/10d7d3d8b14e852458fb5717.png)
作用温度范围60~90℃,最适宜作用温度60~70℃, 作用pH值范围为5.5~7.0,最适pH值为6.0。Ca2+具 有一定的激活、提高淀粉酶活力的能力,并且对其 稳定性的提高也有一定效果。可催化水解a-1,4糖苷 键,但只能催化水解直链淀粉,生成a-麦芽糖和少 量葡萄糖。 主要存在于人的唾液和胰脏中,也存在于麦芽、 芽孢杆菌、枯草杆菌、黑曲霉和米曲霉中。可由米 曲霉、嗜酸性普鲁士蓝杆菌、淀粉液化杆菌、地衣 芽孢杆菌和枯草杆菌分别经发酵、精制、干燥而得。
4 分类
• 按照 使用条件 可以分为中温型、高温型和 耐酸耐碱型.
• 按 产生菌不同 可以分为细菌、真菌、植物 和动物淀粉酶。
• 按 产物不同 可将其分为糖化型和液化型两 种。液化型α -淀粉酶能将淀粉快速液化, 其终产物为寡聚糖和糊精;而糖化型α -淀 粉酶有较强的酶切活性,在水解可溶性淀 粉时,随解时间的延长而产生寡聚糖,麦 芽糖直至葡萄糖。
5 工业应用
α -淀粉酶 焙烤工业
最早应用于1984年, 作为治疗消化紊乱的 药物辅助剂
淀粉工业
纺织退浆 清洁剂
造纸 啤酒酿造
焙烤工业
面包等焙烤食品储存一定时间后逐渐变干变硬,易碎,风 味变差。
α -淀粉酶用于面包加工中可以使面 包体积增大,纹理疏松;提高面团的发 酵速度;改善面包心的组织结构,增加 内部组织的柔软度;产生良好而稳定的 面包外表色泽;提高入炉的急胀性;抗 老化,改善面包心的弹性和口感;延长 面包心储存过程中的保鲜期。
3 理化性质
α-淀粉酶是一种内切葡萄糖苷酶,属于淀粉酶。α淀粉酶催化水解淀粉会使淀粉黏度迅速下降,所 以又称为液化淀粉酶。
米黄色、灰褐色粉末。能水解淀粉中的a-1,4葡萄 糖苷键。能将淀粉切断成长短不一的短链糊精和 少量的低分子糖类,从而使淀粉糊的黏度迅速下 降,即起到降低粘稠度和“液化”的作用,所以 此类淀粉酶又称液化酶。
淀粉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淀粉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aeca9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5.png)
1、新一代淀粉酶的研发
1、新一代淀粉酶的研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一代淀粉酶的研发工作正在不断深入。目前,新型 淀粉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酶的稳定性、降低成本以及优化生产工艺等方面。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可以培育出具有更强水解能力和稳定性的淀粉酶。此 外,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还可以构建出更加高效的淀粉酶生产系统,为淀粉酶 的应用提供更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2、淀粉酶基因改造
2、淀粉酶基因改造
除了新型淀粉酶的研发外,淀粉酶基因改造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 基因改造手段,可以改变淀粉酶的活性、热稳定性等关键性质,从而优化其在不 同领域的应用效果。目前,基因改造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淀粉酶的生产,为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有效途径。
3、淀粉酶的理性应用
结论 综上所述,淀粉酶在食品、生物制药、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研 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一代淀粉酶的研发与基因改造工作的深入开展, 未来淀粉酶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然而,要实现这些应用还需要解决诸如生产 成本、产品质量和可持续性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和开发工作, 以推动淀粉酶在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
引言
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分解淀粉类物质的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 科技的不断进步,淀粉酶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淀粉 酶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淀粉酶的概述
淀粉酶的概述
淀粉酶是一种水解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相对较小的分子,如葡萄糖、麦芽 糖等。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其中,α-淀粉酶 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和微生物中,而β-淀粉酶则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和某些微 生物中。淀粉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食品、生物 制药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实验二_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二_淀粉酶活性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b7544e6f0b1c59eef8c7b483.png)
淀粉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淀粉酶主要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R-酶,它们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界。
不同来源的淀粉酶,性质有所不同。
植物中最重要的淀粉酶是α -淀粉酶和β-淀粉酶。
α -淀粉酶随机作用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直链部分α -1,4糖苷键,单独使用时最终生成寡聚葡萄糖、α-极限糊精和少量葡萄糖。
Ca 2+能使α-淀粉酶活化和稳定,它比较耐热但不耐酸,pH 3.6 以下可使其钝化。
β-淀粉酶从非还原端作用于α-1,4糖苷键,遇到支链淀粉的α -1,6键时停止。
单独作用时产物为麦芽糖和β-极限糊精。
β-淀粉酶是一种巯基酶,不需要 Ca 2+ 及 Cl —等辅助因子,最适pH偏酸,与α -淀粉酶相反,它不耐热但觉耐酸,60 ℃保温15min可使其钝化。
通常提取液中α -淀粉酶和β-淀粉酶同时存在。
可以先测定(α + β)淀粉酶总活力,然后在60 ℃加热 15 min ,钝化β-淀粉酶,测出α -淀粉酶活力,用总活力减去α - 淀粉酶活力,就可求出β- 淀粉酶活力。
淀粉酶活力大小可用其作用于淀粉生成的还原糖与 3,5- 二硝基水杨酸的显色反应来测定。
还原糖作用于黄色的 3,5- 二硝基水杨酸生成棕红色的 3- 氨基 -5- 硝基水杨酸,生成物颜色的深浅与还原糖的量成正比。
以每克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还原糖(麦芽糖)量表示酶活大小。
一、研究背景酶作为生物体内催化剂,测定其活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同种类的酶的活力测定方法不同,我们将通过在细节设计上差异较大的酶活力测定方法的设计细节的分析和具体酶活测定操作,体会分析比较其设计细节的差异,从而获取相关设计理念并完成没活力测定实验操作的训练。
二、研究目标按照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作用方式,可以分为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等。
根据其催化产物的特点和现有测定方法规定酶活力单位为:每分钟每克鲜重麦种所催化生成的麦芽糖毫克数,来对这两种酶进行有效的测定。
淀粉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淀粉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3990c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1.png)
淀粉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淀粉酶作为一种常见的酶类分子,在生物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的研究,不仅仅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酶类的结构与功能,更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及生物制品的研发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有关淀粉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 淀粉酶的分类及生物功能淀粉酶是一种水解酶,它可以将淀粉和糖原水解成糖类分子,如葡萄糖、半乳糖、糖蜜等。
它是能量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酶类分子,在各个生物体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其催化方式,淀粉酶可分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等多种类型。
二. 淀粉酶的三级结构淀粉酶的三级结构是指它的空间构型,由原子、分子组成的立体构象。
在淀粉酶的结构中,包括了多个螺旋和β-折叠。
这些主要分布在其核苷酸结合点、磷酸酯键连接点、糖基转移酶键连接点等。
研究表明,淀粉酶的空间结构直接关系到它的酶活性与催化机制。
例如,在α-淀粉酶中,它的酶活性主要通过其磷酸酯键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氢键网络共同实现。
三. 淀粉酶的生化机制淀粉酶的生化机制是指它催化反应的过程。
在淀粉酶水解淀粉和糖原时,它的酶学反应主要涉及糖基水解反应和酯键裂解反应。
其中,糖基水解反应指的是淀粉片段中的两个糖分子之间的水解反应,而酯键裂解反应则主要在淀粉分子的分支部位进行。
不同类型的淀粉酶,其催化机制也各有差异,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四. 淀粉酶在医学及工业中的应用随着淀粉酶研究的深入,它在医学以及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也得以不断拓展。
在医学中,淀粉酶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分子,可以预防和治疗因淀粉类分子沉积问题而引起的多种疾病。
例如在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胰腺炎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同时,在工业领域中,淀粉酶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啤酒、制造纤维素及发酵业等领域。
结论综合以上介绍,淀粉酶作为一种常见酶类分子,在生物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三级结构、生化机制以及应用前景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浅析三类淀粉酶的功能
![浅析三类淀粉酶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1379bb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0.png)
浅析三类淀粉酶的功能在淀粉这个神秘而庞大的家族中,住着三位拥有神奇魔法的“剪刀手”——阿尔法淀粉酶、贝塔淀粉酶和葡糖淀粉酶。
它们各自掌握着独特的技艺,能够将淀粉分解成更小、更甜的分子,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甜蜜与惊喜。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淀粉的奇幻旅程,见证这三位“魔法剪刀”的非凡魅力吧!一、阿尔法淀粉酶:随机应变的“魔法大师”阿尔法淀粉酶,简称α-淀粉酶,是淀粉家族中的一位随机应变的“魔法大师”。
它擅长在淀粉分子的任何位置施展魔法,剪切α-1,4-葡萄糖苷键,将淀粉链剪成一段段较短的分子片段。
这些片段包括低聚糖、麦芽糖和葡萄糖等,都是我们熟悉的甜味来源。
α-淀粉酶的工作方式充满了随机性,它更倾向于水解淀粉链中间的键,而不是末端的键。
然而,它也有个小小的“盲点”,就是无法水解支链淀粉的α-1,6键以及紧靠1,6分支点的α-1,4-键。
尽管如此,它在淀粉水解过程中仍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味的食品。
二、贝塔淀粉酶:按部就班的“工艺大师”与阿尔法淀粉酶相比,贝塔淀粉酶更像是一位按部就班的“工艺大师”。
它只能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一步一步地切下两个葡萄糖单位,也就是一个麦芽糖分子。
这样,淀粉链就会逐渐缩短,最终变成一系列较小的分子。
β-淀粉酶的工作非常细致且有条理,它不仅能水解直链淀粉的α-1,4-糖苷键,还能处理支链淀粉分子分支点外的α-1,4-糖苷键。
但是,它也有一个“小遗憾”,就是无法水解支链淀粉的α-1,6-糖苷键和直链淀粉中的α-1,3-糖苷键。
尽管如此,它在淀粉水解的过程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味的食品和工业原料。
三、葡糖淀粉酶:精准定位的“甜蜜使者”最后一位“魔法剪刀”是葡糖淀粉酶,它是一位精准定位的“甜蜜使者”。
葡糖淀粉酶能够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逐步水解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最终生成葡萄糖。
它的工作方式非常精准,能够确保每个淀粉分子都被完全水解成葡萄糖分子。
α-淀粉酶在食品工业应用研究
![α-淀粉酶在食品工业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f4f680ee009581b6bd9ebe9.png)
α-淀粉酶在食品工业应用研究α-淀粉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研究摘要:α-淀粉酶作为淀粉酶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在食品、医药、造纸、酿造以及饲料等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章综述了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和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以及对α-淀粉酶未来发展的思考,如何进一步研究,使其应用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
关键词:淀粉酶;α-淀粉酶;应用;展望。
1概述淀粉酶(amylase,Amy,AM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几乎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都含有淀粉酶。
依据对淀粉作用方式的不同分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支链淀粉酶和异淀粉酶等;而根据淀粉酶来源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细菌淀粉酶、真菌淀粉酶、动物淀粉酶和植物淀粉酶[1]。
其中,α-淀粉酶(α-amylase)属于葡萄糖水解酶家族13(GH13),国际酶学分类编号为 EC 3.2.1.1[2],能随机切开淀粉、糖原等大分子内部的α-1,4-葡萄糖苷键,将其水解成糊精、低聚糖和葡萄糖等一系列小分子[3,4],使淀粉黏度迅速下降。
由于产物的末端残疾C原子为α构型,故称α-淀粉酶[5]。
不同来源的α-淀粉酶性质有一定的区别,工业上主要是应用真菌和细菌产生的α-淀粉酶。
2α-淀粉酶性质由于α-淀粉酶来源广泛,其酶学和理化性质会有一定区别,为了满足不同工业生产需要,需要充分了解所使用α-淀粉酶的来源以及其性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2.1温度和pH值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α-淀粉酶的活力会有所不同,只有在最适温度和pH值条件下,酶的稳定性最好,其活力最强,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6,7]。
2.2底物和其他酶类一样,α-淀粉酶也具有底物特异性,不同来源的淀粉酶反应底物各有不同,α-淀粉酶对淀粉及其衍生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2.3金属离子α-淀粉酶中含有金属离子Ca2+,可以维持酶本身的特殊构象,保证酶的活性和稳定性,一旦被其他金属离子取代,酶活性将受到影响。
但也有报道称Ca2+是否游离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8]。
三种淀粉酶作用机理
![三种淀粉酶作用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de6382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f.png)
三种淀粉酶作用机理三种淀粉酶分别是淀粉酶、B-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它们的作用机理如下:1.a-淀粉酶:这是一种内切酶,可以水解淀粉、糖原和环状糊精分子内的a-1,4-糖昔键。
然而,它一般不水解支链淀粉的1,6键,也不水解紧靠分枝点a-1,6键外的a-1,4键。
a-淀粉酶对食品的主要影响是降低黏度,也影响其稳定性,如布丁和奶油沙司。
2.B-淀粉酶:这种酶作用于淀粉分子,每次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端切下两个葡萄糖单位,并且由原来的a-构型转变为B-构型。
它能够完全水解直链淀粉为B-麦芽糖,有限水解支链淀粉,应用在酿造工业中。
3.葡萄糖淀粉酶:这种酶不仅能够水解淀粉分子的aT,4键,而且能水解a-1,3键,。
-1,6键。
葡萄糖淀粉酶从淀粉分子非还原端开始依次水解一个葡萄糖分子,并把a-构型转变为B-型。
它在食品和酿造工业上应用广泛,如生产果葡糖浆。
总的来说,这三种淀粉酶各有其特点和作用范围。
除了上述的三种淀粉酶,还有一种叫做脱支酶的酶,它能够水解支链淀粉的1,6键。
这种酶可以将支链淀粉转变为直链淀粉,使其更容易被a-淀粉酶和B-淀粉酶水解。
在食品工业中,淀粉酶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们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提高食品的保质期、降低成本等。
例如,在啤酒酿造中,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为葡萄糖,为酵母提供营养;在面包制作中,淀粉酶可以改善面团的延展性和成品的体积;在糖果制作中,淀粉酶可以改善糖浆的透明度和口感。
除了食品工业,淀粉酶在医疗、制药和生物工程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O例如,α-淀粉酶可以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腹泻等肠道疾病;B-淀粉酶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葡萄糖淀粉酶可以用于生产葡萄糖溶液,为患者提供营养。
总的来说,淀粉酶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了解和利用不同种类的淀粉酶,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们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α-淀粉酶的研究及应用[文献综述]
![α-淀粉酶的研究及应用[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2099c7010661ed9ad51f36b.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α-淀粉酶的研究及应用淀粉酶是一种水解酶,是目前发酵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酶。
淀粉酶一般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直链淀粉、糖原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4-糖苷键的酶。
根据作用的方式可分为α-淀粉酶(EC3.2.1.1.)与β-淀粉酶(EC3.2.1.2.)。
因α-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分子的内部随机切开α-1,4糖苷键,生成糊精和还原糖,而β-淀粉酶从非还原性末端逐次以麦芽糖为单位切断α-1,4-葡聚糖链生成分子量比较大的极限糊精,且α-淀粉酶分布更广泛,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酶制剂,α-淀粉酶大量应用于粮食加工、食品工业、酿造、发酵、和医药行业等,它占了整个酶制剂市场份额的25%左右[1]。
目前工业生产上都以微生物发酵法大规模生产α-淀粉酶。
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大,工业生产对α-淀粉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急需寻找满足生产需要的具新型特征的酶制剂。
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以α-淀粉酶为代表的淀粉酶的研究及应用。
1 α-淀粉酶的研究1.1 α-淀粉酶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高纯度α-淀粉酶是一种重要的水解淀粉类酶制剂,可用于研究酶反应机理和测定生化反应平衡常数等。
分离纯化α-淀粉酶的方法很多,一般都是依据酶分子的大小、形状、电荷性质、溶解度、稳定性、专一性结合位点等性质建立的。
要得到高纯度的α-淀粉酶,往往需要将各种方法联合使用。
盐析沉淀、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疏水作用层析、亲和层析和电泳等,是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主要方法。
用吸附树脂法、40%乙醇从α-淀粉酶发酵液中分离高活性α-淀粉酶,用离子交换法和透析法对初酶液进行脱盐处理,最后用DEAE-纤维素纯化α-淀粉酶,所得酶活力为60153U/g,酶活性回收率为66.04%[2]。
另通过乙醇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方式,从白曲霉菌A. kawachii的米曲粗抽出液中,分离纯化到两个耐酸性α-淀粉酶比活性极高的组分。
用疏水吸附法和DEAE-cellulose(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柱层析法分离纯化α-淀粉酶,所得酶活力为110 000 U/g。
淀粉酶作用原理及应用
![淀粉酶作用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297966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4.png)
淀粉酶作用原理及应用淀粉酶,这东西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悄悄地发挥着作用。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面包会变得松软,啤酒能有那么丰富的泡沫?这背后,都有淀粉酶的功劳。
先说说淀粉酶是个啥玩意儿。
简单来说,它是一类能够分解淀粉的酶。
酶,就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但自己却不会被消耗掉。
淀粉酶主要存在于我们的唾液中,还有植物和微生物里。
它能将淀粉分解成糖,这个过程叫做淀粉的水解。
说到淀粉酶的作用原理,其实挺有意思的。
它的工作原理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淀粉分子很长,结构复杂,而淀粉酶就像一把专门的钥匙,能够找到淀粉分子上的特定部位,然后“咔嚓”一声,把淀粉分子切断,分解成更小的糖分子。
这个过程在我们的口腔里就开始了,你吃下淀粉类食物,唾液中的淀粉酶就开始工作,分解淀粉,让你尝到甜味。
淀粉酶的应用可真是五花八门。
在食品工业中,它可是个大明星。
比如做面包,面包师会用淀粉酶来帮助面团发酵,因为淀粉酶能分解面粉中的淀粉,产生糖分,这些糖分又能被酵母吃掉,产生二氧化碳,让面团膨胀起来,面包变得松软可口。
再比如,做啤酒的时候,淀粉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帮助把麦芽中的淀粉转化成糖,这些糖再经过发酵,就变成了啤酒中的酒精和泡沫。
在医药领域,淀粉酶也有它的用武之地。
比如在治疗某些消化不良的病症时,医生会开一些含有淀粉酶的药物,帮助病人更好地消化淀粉类食物。
而在纺织工业中,淀粉酶也有它的角色。
它能帮助去除衣物上的淀粉浆料,让布料变得更加柔软。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觉得淀粉酶就是个万能小帮手。
确实,它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淀粉酶也不是万能的,它有它的局限性。
比如,它只能分解淀粉,对其他类型的分子就无能为力了。
而且,不同的淀粉酶有不同的专一性,有的能分解直链淀粉,有的则对支链淀粉情有独钟。
最后,我们再回到淀粉酶的原理和应用。
其实,无论是面包的松软,还是啤酒的泡沫,都离不开淀粉酶这个幕后英雄。
它在我们生活中默默无闻地工作,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_
2 , ,酶活 O ’ , PQ"# 1*
+
R’
: A@B % & C D@ ? < & E F "< D
’ 7 2 ’ ’ 7 2 2 ’ 7 ’ 2 ’ 7 2 ’ ’ 7 + J ’ 7 + 3
, 7 T 3 , 7 S 2 , 7 T ’ , 7 ’ U U
注V 表示酶活较低 $ 超出测定范围 ( W UX
收稿日期 A ! # # ? C " # C ! I 修订日期 A ! # # $ C # ! C " # 作 者简介A 毕金峰< 男= 副教授= 博士后= 主要从事食品化学 " > I # O@ = 与生物技术研究 北京市 $ 万方数据 D " # >信箱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 究所 = " # # # > ? D4 A S" ! G 7 P’ , 6 ; , Q , ( . 0 ( R * P
图 + 两酶的 9 Y 值稳定性 7 + b 5 % 6 : > M % N % : F@ ? : A@ B % & C D@ ? < & E F "< D% & C % ? ? < = < & : 9 Y\ > N ; <D @ N ; : % @ &
2 _ 图-^ > 对两酶酶活的影响
7 - c 5 % 6 ? ? < d : @ ? ^ > @ &: G <> d : % \ % : F@ ?
关键词 A耐高温 B 淀粉酶 J真菌 B 淀粉酶 J生产 J高麦芽糖浆 C C K 中图分类号 A% 文献标识码 A3 文章编号 A ! # " 7 !$ " # # ! C G L " > < ! # # $ @ # ! E L C # ? 2 M NC
T 引
言
淀 粉 酶主要 用于淀 粉制糖 工 业 中 D 耐 高 温 B 淀粉 C 酶 和真菌 B 淀粉酶 < 或U 淀粉酶 @ 是玉 米 淀粉 生 产 高麦 C C 芽 糖浆的关键酶 D 高麦芽 糖 浆 是 一 种 麦 芽 糖 含 量 较 高 而葡萄糖含量较低 < 的淀粉糖浆 D 因其 < V$ # F@ W" # F@ 甜 度 低H 熬 糖 温 度 高H 吸 湿 性 低H 抗结晶 具 有无色透明 H 性好等特点而成为糖果工业更新换代的产品 = 被广泛应 " OE Y 蜜饯 H 果蔬汁饮料中 X 耐高温 B 淀粉酶和 用于糖果 H D C 真菌 B 淀 粉 酶 的 合 理 选 择 和 有 效 使 用 不 仅 可 以提高 C = 淀粉生产高麦芽糖浆的质量 = 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D 选 淀粉酶一 般要求 作用温 度高 = 作 用 力 强= 能 用 耐高温 B C 耐" 选用真菌 B 淀粉酶要求产生界限 " # Z 左右的高温 J C 糊 精少 D 对 市场上销 售的多种耐 高 温 B 淀粉 酶 和 真 菌 C X ? OG Y 淀粉酶= 国 内进行比 对研究的 较 少 C D本文首先进 B 淀粉 酶和 两种真 菌 淀 粉 酶 的酶 学 行了两种耐高温 B C C B 性质研究= 优选 最佳生 产 酶 制 剂 = 并探讨了两种酶在淀 粉生产高麦芽糖浆中的应用 D
[ 7 g 主要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 < 美国 @ 具体配置如下 A = = h’ + 0 & ) 型 四 元 梯 度 高 压 泵 全 位 G # # J E ! 色 谱 管 理 系 统J 真 空 脱 气 机J 柱 温 箱J 碳水化合 ! ? " #示 差 折 光 检 测 器 J 物分析柱等 D 可见分光光度计 = 日本 D ! " 1 e ‘ 型紫外 C [ 7 i试验方法 每次试 验 设 E个 重 复 = 取 平 均 值= 并对结果进行统 计分析 D I Y 酶活测定方法 A 吸光光度法 X D 还原糖含量 < 以下简称 j 测定方法 A 采用直接 4值 @ L Y 计算公式为 滴定法测定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X = A 以葡萄糖计@ 还 原 糖 含 量l 总干物质含量@ k< j 4< m" # # F X > Y 糊精的测定 A 国家标准 < l ? > " O! # # # @ D nc %! X > Y 麦芽糖的定性测定 A 纸层析法 D > Y 麦芽糖 H 葡萄糖的定量测定 A 高效液相色谱法 X D
g 结果与分析
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g 7 [耐高温 B C ! 7 " 7 " 稀释倍数对 ‘ 酶 H b 酶酶活的影响 将 ‘ 酶和 b 酶 用 蒸 馏 水 < 稀释不同倍 7 # @ 9 o值 G 数= 测定不同稀释倍数下的酶活 = 结果如表 " D可知稀释 酶活迅速降低 Db 酶稀释 E 倍时酶活还高 倍数增加 = # # 于 ‘酶稀释 ! 可见 b酶的酶活高于 ‘ # #倍 的 酶 活 = 酶D 为 研 究 方 便= 选用 b 酶稀释 E 以下简称_ # #倍 < bC 以下简称_ 作为反应 E # # a @ H # #倍 < ! # # a @ ‘酶稀释 ! ‘C 酶液 = 进行其它酶学性质研究 D
2 + J
各加入缓冲液 !"#摇匀 $ 在不同温度的恒温水 浴 锅 中 预热 !"% 再加入稀释好的 酶 液 各 ’"# 测试酶液的 $ $ & 酶活 $ 结果见图 ’ (可知 )* + , ,酶在 , .’ , , / 范围内 $ 随 温 度 升 高$ 酶 活 增 加0 而 1* 在 时 酶 活 最 高( 2 , , 3 , / 可确定在此研究范围内 $ + , , 4 2 , ,的最适温度分别 )* 1* 为’ , , /4 3 , /(
增刊 !月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 & ’ ( ) ’ * + , ( ). + / 01 2 34
56 7 ! " 2 8 9 9 : 0 ; 7 ! # # $
两种淀粉酶的酶学性质及应用研究
毕金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农业部农业核技术与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 北京 " < # # # > ? @ 摘 要 A研 究 了 两 种 耐 高 温 B 淀粉酶和两种真菌 B 淀粉酶的酶学性质= 确定了最佳酶反应条件D将其应用于淀粉糖生产 C C 以E 的玉米淀粉为原料 用进口耐高温 淀粉酶水解至还原糖含量为 再用日本真菌 B 淀粉酶在最佳条件下 中= # F = C " G 7 $ F= C B 反应 ! 可得到含纯麦芽糖 葡萄糖 糊精 的高麦芽糖浆 "/ = E " 7 " FH " 7 I FH ! 7 I F D
表 [ 稀释倍数对酶活的影响 % ’ ; 6 0" 4 . . 0 * + . p , 6 8 + , (P8 6 + , 9 6 0(0 ( q r P0’ * + , s , + r
稀释倍数 " # # ! # # E # # ? # #
O" ‘ 酶酶活 l \]P^ O" b 酶酶活 l \]P^
t G " G 7 L t t
t t " E # ? 7 " t
注A 表示超出测定酶活力范围 = 无法计算酶活力 D _ ta
! 7 " 7 ! bC E # # H ! # #酶的最适温度 ‘C 分别吸取 ! 的可溶性淀粉 F ! #P^于若干试管中 =
增刊
两种淀粉酶的酶学性质及应用研究 毕金峰 V
2 7 ’ 7 - )* + , , 4 2 , ,酶的最适 9 1* Y值 配制不同 9 值的缓冲 液 用 $ 不同 9 Y Y 值缓冲液配 制 2 在最适温度H Z的 可 溶 性 淀 粉$ + , ,酶 为 ’ , , /4 )* 酶 为 进 行 酶 反 应 测 定 反 应 液 酶 活 结 2 , , 3 , /I $ $ 果 1* 见图 2 可知 )* ( + , ,和 1* 2 , ,酶的最适 9 7 , $ Y 值均为 S 当9 值低于 时 酶活降低 说明耐高温 淀粉酶 ! 7 2 $ ( * Y [ 对酸敏感 $ 可用加酸的方法来灭酶 (
! E L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第! "卷 ! # # $年
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K 7 K 真菌 [ * 2 7 2 7 ’ 稀释倍数对 e酶 4 5酶酶活的影响 将 e酶和 5酶用蒸馏水 H 分别稀释成不 7 , I 9 Y值 T 同倍数 $ 测定不同稀释倍数下的酶活 $ 结果见表 + (可知 稀释倍数增加 $ 酶活降低 ( 相同稀释倍数下 $ 酶的酶活 5 高于 e酶 ( 为研究方便 $ , , ,倍 e酶 4 5酶均选用稀释 ’ 以下分别简称 的酶液作为酶反应液 H * ’ , , , 4 * ’ , , , I $ e 5 进行其它酶学性质研究 (
表 K 两酶的热稳定性 G < = "@ D : > M % N % : F@ ? : A@B % & C D@ ? < & E F "< D L > M N <2 L
温度 O / S ! 3 , 3 ! J , J ! ’ , , + , ,酶活 O ’ , P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