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妇产科)
正常分娩(医学PPT课件)
![正常分娩(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7a239780eb6294dd886ca9.png)
子宫功能性改变
❖1.妊娠期阶段: ❖ 子宫平滑肌处于静息状态,缺乏足够量缩宫素
受体,对缩宫素无反应;宫颈解剖结构稳定,宫 颈坚硬。
子宫功能性改变
❖2.临产前阶段: ❖ 子宫肌层缩宫素受体大量增加; ❖ 子宫肌细胞间隙连接增加; ❖ 子宫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 ❖ 子宫应激性增加,对缩宫素的反应增强; ❖ 宫颈软化成熟及子宫下段形成良好。
胞因子及胎儿成熟机械作用,使下段形成及宫颈 成熟。宫颈间质胶原蛋白分解、重新排列,透明 质酸增加,硫酸表皮素下降,使宫颈软化成熟。
小结
❖妊娠晚期的炎症细胞因子、机械性刺激等多因素作 用使子宫下段形成及宫颈成熟,诱发前列腺素及缩 宫素释放,子宫肌细胞间隙连接形成和子宫肌细胞 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使子宫由妊娠期的稳定状态转 变为分娩时的兴奋状态,从而启动分娩。
对称性和极性
❖对称性:宫缩起自两侧宫角部,以微波形式均匀协 调的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然后,再以2厘 米/秒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15秒左右协调的遍及 整个子宫。
❖极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 宫底:下段为2倍。
缩复作用
❖宫体部平滑肌为收缩段,宫缩时,宫体部肌纤维 缩短变宽,间歇期肌纤维虽松弛,但不能恢复到 原来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
宫缩节律性的观察指标
❖ 宫缩持续时间 ❖ 宫缩间歇时间 ❖ 宫缩强度
检测节律性的方法
❖ 腹部触诊
❖ 胎儿电子监护
宫缩节律性检测
宫缩节律性的变化规律
❖临产开始:宫缩持续时间短(30秒),间歇时间 长(5—6分),不强。
❖产程进展: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间歇期逐渐缩短, 强度逐渐增加。
《妇产科学》正常分娩ppt课件
![《妇产科学》正常分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20ea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f.png)
03 正常分娩的准备与护理
产妇的准备
01
02
03
心理准备
产妇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态,对分娩过程有正确的 认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 恐惧和焦虑。
身体准备
产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 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保持身体健康。
胎儿窘迫
总结词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缺氧而 发生的一系列危及健康和生命的综合 症状。
详细描述
胎儿窘迫的原因包括胎盘早剥、脐带 绕颈、母体严重贫血等。处理方法包 括吸氧、改变体位、终止妊娠等,严 重时需进行紧急剖宫产。
产后出血
总结词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的现象,是分娩期严重并发 症。
《妇产科学》正常分娩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正常分娩概述 • 正常分娩的生理机制 • 正常分娩的准备与护理 • 正常分娩的过程与应对 • 正常分娩的并发症与处理 • 正常分娩的未来展望与科学研究
01 正常分娩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正常分娩是指产妇在自然状态下 ,经过子宫收缩、宫颈扩张、胎 儿及胎盘娩出的过程。
06
正常分娩的未来展望与பைடு நூலகம்学研 究
科学研究进展
生物医学研究
利用现代生物学和医学技术,深入研究正常分娩的生理机制和病 理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试验
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的优缺点,评估新技术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正常分娩相关疾病的发病趋势和影响因素 ,为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正常分娩见习教案
![正常分娩见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7691e9941ea76e58fa04a5.png)
5.熟悉正常产褥期的临床表现。
6.熟悉正常产褥期的处理及保健。
见习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1、首先和同学复习有关正常分娩及正常产褥期的相关内容,然后带领学生观看正常分娩的录像,到产房观察产妇正常分娩的过程。
2、找一个典型的正常产褥的典型病例,分析病例,并带学生床头查房。
3、集中复习讨论正常分娩及正常产褥期的定义、临床表现。
1.先让同学们了解将要查房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入院情况、分娩过程,分娩后处理等。
2.带领同学对该患者进行床头查房,讲解产褥期应该注意患者哪些临床表现,如生命体征,产后宫缩痛,恶露情况,乳房泌乳情况,大小便情况等。
3.讲解产褥期的处理:产后2小时内应在产房严密观察产妇,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并注意宫底高度及膀胱充盈否;产后1小时可让产妇进流质或清淡半流质,以后可进普通饭,产后注意排尿及排便情况;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注意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注意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乳房护理。
课间休息:(10min)
四、讨论:先提问同学,然后总结讲解。(20min)
1、什么是正常分娩?产褥期定义?
2.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3.正常产褥期应观察什么内容?
总结本次带教的内容,询问同学们有哪些疑惑或感兴趣的问题。
实施情况及修改意见
1.正常分娩的教学视频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过于陈旧,建议教育处提供最新的关于正常分娩的教学视频。
二、带领同学们到产房观看正常分娩的真实过程(60min)
1.进产房之前先给同学们讲解如何穿戴无菌参观衣,正确的戴帽子、口罩,强调在产房内需要有无菌观念,保持安静,不要随便讲话及发问,有问题等到结束产房参观后统一提问,以免引起产妇家属不满。
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要点(全文)
![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要点(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32a18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b.png)
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要点(全文)正常分娩是妊娠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
为了规范临床实践,___编写了《正常分娩指南》。
___助产士分会和促进自然分娩专业委员会根据该指南,结合我国正常分娩的实践,编写了《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
本指南旨在指导不同医疗机构的助产人员在正常分娩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化操作。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人们对分娩的理念也在改变,不再盲目选择剖宫产。
这种变化带来更多的分娩照护需求,但也加剧了我国助产士数量不足、实践能力不足和执业的困惑。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分娩照护质量,还进一步匮乏了助产服务资源,影响母儿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更新和规范临床操作,WHO于2015年制定了《妊娠、分娩、新生儿保健指南》。
2020年,___编写了《正常分娩指南》。
该指南基于不同收入等级国家的循证研究,表明受过良好教育、训练有素、积极实践并正规注册的助产士与其他医务人员有效合作,可以迅速、持久地降低母婴死亡率、提高正常分娩率和产妇生命质量。
本《指南》根据该指南和我国正常分娩的实践编写,旨在指导不同医疗机构的助产人员在正常分娩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化操作。
本《指南》所指的正常分娩是指妊娠37周~41周+6的孕妇自然临产,产程进展正常,胎儿以头位自然娩出,且分娩后母儿状态良好的分娩。
总产程是指从临产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的全部过程,分为3个产程阶段。
在进行胎心监测时,建议在潜伏期每60分钟听诊1次,在活跃期每30分钟听诊1次,以及在宫缩后听诊1分钟并计数。
电子胎心监护也可以进行,但不建议在产程中持续监护。
这些方法可以早期发现晚期减速。
宫缩监测时,观察孕妇的面部表情、呼吸、、紧张、屏气用力等。
进行腹部触诊,了解宫缩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强度。
如果间断听诊胎心有异常,可以进行持续电子胎心监护,以了解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产程进展监测时,观察会阴膨隆、血性分泌物、流血或流液的量及性状。
进行检查,判断子宫颈管位置、长度、软硬度、容受度,宫口扩张程度以及子宫颈是否水肿等,胎头下降程度及胎方位,胎头与骨盆的适应度,是否存在脐带先露或脱垂,胎膜完整性。
2020版:正常分娩指南解读:产程的观察及处理(全文)
![2020版:正常分娩指南解读:产程的观察及处理(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36f01ada38376bae1fae29.png)
2020版:正常分娩指南解读:产程的观察及处理(全文)2020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今年发布了正常分娩指南[1],旨在更新和规范产科围分娩期处理,强调以母胎为中心的照护,优化孕妇在产程和分娩中的体验。
我们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2]、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3]、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The Society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of Canada,SOGC)[4]、澳大利亚昆士兰卫生组织(Queensland Health)[5]等的相关指南,对其中产程的时限及处理进行解读,明确产程中的观察重点及处理要点,以期指导助产人员在临床中的应用。
产程处理的问题1、潜伏期管理与旧产程相比,新产程对潜伏期时限的设定更为宽泛,在保证母儿安全前提下,给予孕妇充分试产的机会。
潜伏期管理的重点不是积极干预促进产程,而是观察及支持治疗,包括完整的入院评估、饮食管理、自由体位的选择、给予孕妇精神安慰及镇痛支持。
对入院孕妇进行快速评估,包括孕妇的生命体征、胎心率、宫缩、胎位、胎儿大小、羊水等情况,评估是否存在产科高危或急症情况以便进行紧急处理。
与卧位(平卧、侧卧、半卧位)相比,产程中采用直立位(步行,坐位、蹲位、跪等)的产妇第一产程缩短82分钟,硬膜外镇痛和新生儿转入NICU的几率降低,鼓励孕妇采取让自己舒服的体位[6]。
鼓励孕妇自主进食来满足液体及热量的需求量,不需要常规持续静脉输液[7]。
潜伏期的时间占总产程的绝大部分,孕妇对于镇痛的需求在潜伏期非常突出,联合应用药物和非药物的分娩镇痛的方法,最大程度上满足每位孕妇的要求。
为降低胎儿阴道菌群的医源性暴露,尽量减少阴检次数,珍惜每次阴道检查的机会,完整评估子宫颈质地、宫口开大程度、胎先露及其高低、产道情况、羊水性状等,尽可能的获得更多信息用于分娩的评估。
妇产科笔记 总结:正常分娩
![妇产科笔记 总结:正常分娩](https://img.taocdn.com/s3/m/d62e1a2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0.png)
正常分娩一、分娩妊娠达到及超过28周,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至全部从母体排出的过程。
–早产:妊娠在28-36+6周之间分娩–足月产:37 -41+6周之间分娩–过期产:42周及以上的时间分娩–流产围产期分娩动因:宫颈成熟是分娩发动的必备条件;缩宫素与前列腺素是促进宫缩的最直接因素二、决定正常分娩的要素1. 产力2. 产道3. 胎儿4. 社会心理因素1.产力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肛提肌收缩力产力-子宫收缩力:节律性: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伴疼痛对称性:两侧宫角(起搏点)-宫底中线-宫体-宫颈缩复作用:宫腔缩小,宫颈管消失极性:宫底2倍强度于子宫下段缩复:• 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越缩越短• 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子宫下段拉长产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1.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胎儿娩出的重要辅助力量。
2. 宫口开全后,每当宫缩时反射性引起排便的动作。
3. 在第二产程末期配以宫缩时运用最有效-指导用力。
4. 第三产程能迫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
产力-肛提肌收缩力1. 有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2. 当胎头枕部位于耻骨弓下时,能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3. 胎儿娩出后,当胎盘降至阴道时,肛提肌收缩力有助于胎盘娩出;2.产道骨产道、软产道• 骨产道-真骨盆,是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形状与分娩关系密切• 软产道-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骨盆平面• 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前后径11cm,横径13cm,右斜径12.75cm)• 中骨盆平面(坐骨棘间径, 10cm):骨盆最小平面• 骨盆出口平面(坐骨结节间径, 9cm)软产道:• 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盆底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 子宫下段-由非孕时的子宫峡部(1cm)演变而成,临产前长7 ~ 10 cm• 子宫颈-临产前长约2 ~ 3cm,临产后初产妇的变化是:宫颈管先消失,然后宫口扩张。
妇产科临产实验报告(3篇)
![妇产科临产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ea60b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d.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妇产科临产过程中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增强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对妇产科临床工作的认识。
二、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妇产科实验室四、实验对象1. 患者:女性,25岁,妊娠39周,G1P0,规律宫缩4小时入院。
2. 实验小组成员:5人五、实验内容1.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女性,25岁,妊娠39周,G1P0,规律宫缩4小时入院。
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本次妊娠期间产检正常。
2. 产程观察(1)第一产程: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监测胎心率、宫缩强度及频率。
产妇表现为规律宫缩,宫缩强度逐渐增强,频率逐渐加快,宫缩间隔时间由5-6分钟缩短至3-4分钟,持续40-50秒。
产妇宫口开大至3cm。
(2)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采取正确的分娩姿势,协助产妇用力,观察胎儿下降情况。
胎头下降至坐骨棘水平,宫口开全。
(3)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新生儿阿普加评分,观察新生儿有无窒息。
同时,观察产妇阴道出血情况,协助胎盘娩出。
3. 产后护理(1)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注意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预防产后出血。
(2)给予产妇心理安慰,讲解产后注意事项,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3)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康复锻炼,预防盆底功能障碍。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患者顺利分娩一男婴,体重3500g,Apgar评分10分。
2. 产妇产后2小时子宫收缩良好,阴道出血约200ml。
3. 产后24小时内,产妇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
4. 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无异常情况。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妇产科临产过程中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情况、胎儿下降情况等,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3. 产后护理是保证产妇康复的关键,我们要熟练掌握产后护理技巧,关注产妇的心理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正常分娩妇产科教学课件
![正常分娩妇产科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3f31b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b.png)
正常分娩妇产科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妇产科护理学》第十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正常分娩的定义、分娩的三个阶段、产程的护理要点以及新生儿护理初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正常分娩的概念、分娩三个阶段的特点及护理要点。
2. 学会观察产程,能够为分娩期妇女提供适当的护理措施。
3. 了解新生儿护理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娩三个阶段的产程观察与护理要点,新生儿护理初步。
教学重点:正常分娩的定义,分娩期妇女的护理措施,新生儿的清洁、保暖和初步护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分娩模型、新生儿模型、产程图。
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分娩护理操作包、新生儿护理操作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正常分娩的实况录像,让学生初步了解分娩过程,引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正常分娩的定义、分娩三个阶段的特点、护理要点以及新生儿护理初步。
a. 第一阶段:宫缩期,讲解宫缩的规律、持续时间及间隔,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宫缩曲线。
b. 第二阶段:胎儿娩出期,介绍分娩过程中的技巧和护理措施,如呼吸调节、体位变换等。
c. 第三阶段:胎盘娩出期,讲解胎盘的娩出过程,强调观察胎盘完整性的重要性。
d. 新生儿护理初步,包括新生儿的清洁、保暖、初步护理等。
3. 例题讲解:通过分娩案例,分析并讲解分娩期妇女的护理措施。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产程观察和新生儿护理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正常分娩的定义、分娩三个阶段的特点。
2.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要点。
3. 新生儿护理初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正常分娩的三个阶段及其护理要点,并说明新生儿护理初步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分娩期妇女的护理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分娩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及处理方法,提高护理技能。
医学课件【妇产科】正常分娩
![医学课件【妇产科】正常分娩](https://img.taocdn.com/s3/m/84041c1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0.png)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mechanism of labor
衔接 engagement
下降 descent
各动作连续进行
俯屈 flexion
下降过程贯穿全过程
内旋转 internal rotation
仰伸 extension
复位及外旋转 restitution external rotation
胎儿娩出
先兆临产及临产诊断
先兆临产 threatened labor
假临产 false labor 宫缩无规律性,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 胎儿下降感 lightening 见红 show 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
临产 in labor
规律的宫缩 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 宫颈管的消失 宫口扩张 胎先露下降
正常分娩
大纲要求
掌握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了解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熟悉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要点
末次月 经来的 第一天
早 足月产 产
过期产
24 周 28 周 37 周 40周 42周
预产 期
分娩动因
炎症反应学说
内分泌控制理论
?
孕妇方面:前列腺素,
胎儿方面 胎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胎盘、羊膜和蜕
胎头前方触到弹性的胎胞
已破膜者
直接触到胎头/胎头高低? 扪清颅缝/囱门位置-确定胎位 触及有血管搏动的索状物
脐带先露/脐带脱垂?
尾骨尖端/坐骨棘突出 四周边缘宫口扩张?
宫口近开全-摸到一个窄边 当宫口开全-摸不到宫口边缘
母体观察及处理
精神安慰 血压 饮食与活动 排尿与排便
(2)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产程在宫口扩张 6 cm 以 前基本一致,在此之后,经产妇的产程进展明显 加快;
正常分娩妇产科教学课件
![正常分娩妇产科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aed14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c.png)
正常分娩妇产科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妇产科学》第9版,针对第十二章“正常分娩”展开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分娩的生理机制、产程分期、分娩的临床表现、正常分娩的处理原则及技巧、分娩镇痛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正常分娩的生理机制、产程分期及临床表现;2. 了解正常分娩的处理原则及技巧,具备初步的临床操作能力;3. 了解分娩镇痛的原理及方法,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分娩镇痛方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娩的生理机制、分娩的处理原则及技巧、分娩镇痛。
教学重点:产程分期、分娩的临床表现、正常分娩的处理原则及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妇产科模型、分娩演示视频、PPT课件;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分娩过程图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分娩视频,让学生了解正常分娩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分娩的生理机制;(2)产程分期及临床表现;(3)正常分娩的处理原则及技巧;(4)分娩镇痛的原理及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病例,分析正常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病例,提出处理方案,并进行汇报。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分娩操作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操作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分娩的生理机制;2. 产程分期及临床表现;3. 正常分娩的处理原则及技巧;4. 分娩镇痛的原理及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分娩的生理机制;(2)阐述产程分期及临床表现;(3)论述正常分娩的处理原则及技巧。
2. 答案:(1)分娩的生理机制:子宫收缩、宫颈扩张、胎儿下降、胎盘娩出;(2)产程分期及临床表现:分为三个产程,具体表现见教科书;(3)正常分娩的处理原则及技巧:见教科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对分娩镇痛部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分娩镇痛的最新进展,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中国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2015年版)
![中国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2015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a08cf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9.png)
中国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2015年版).doc第一产程第一产程是从宫颈开口开始到子宫颈全开为止的过程,通常持续8-12小时,但在初产妇中可能会更长。
在第一产程中,应评估产妇和胎儿的状况,监测宫缩和胎儿心率,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并鼓励产妇进行自然分娩。
在第一产程中,应避免过度干预,尤其是在宫颈开口较小的早期阶段。
如果宫颈开口进展缓慢,应适当延长观察时间,并考虑使用产程促进剂或其他辅助方法。
对于高危产妇,应进行更频繁的监测和评估,并考虑转诊到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
二、第二产程第二产程是从宫颈全开到胎儿娩出的过程,通常持续30分钟到2小时。
在第二产程中,应密切监测胎儿心率和宫缩情况,鼓励产妇进行自然分娩,同时提供必要的疼痛缓解和支持。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产钳或吸引器等辅助工具,但应在经过充分评估和知情同意后使用。
对于胎儿宫内窘迫或其他高危情况,应及时考虑剖宫产或其他紧急干预措施。
三、第三产程第三产程是胎儿娩出后到胎盘娩出的过程,通常持续5-30分钟。
在第三产程中,应密切监测宫缩情况和产妇出血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干预措施,如注射催产素或手动分娩胎盘等。
对于高危产妇,如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等情况,应及时转诊至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理。
第二部分分娩后2小时照护一、产妇照护在产后2小时内,应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评估产妇的疼痛和情绪状态,提供必要的疼痛缓解和支持,并指导产妇进行哺乳和排尿等。
对于高危产妇,如产后出血、子痫前期等情况,应及时给予必要的干预和转诊。
二、新生儿照护在产后2小时内,应对新生儿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呼吸、心率、体温、皮肤颜色等,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并指导产妇进行早期哺乳和护理。
对于需要特殊护理的新生儿,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应及时转诊至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理。
第三部分附件一、正常产接产技术操作本附件详细介绍了正常分娩中可能用到的各种助产技术操作,包括宫颈扩张、宫缩监测、胎儿心率监测、产程促进剂使用、产钳和吸引器使用等。
阴道分娩会阴裂伤的预防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PPT课件
![阴道分娩会阴裂伤的预防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0432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0.png)
80%
锻炼与准备
指导孕妇进行适当的会阴锻炼, 如凯格尔运动,以增强会阴肌肉 的弹性和力量。
产时预防措施
会阴保护
在分娩过程中,医生应采取适 当的会阴保护措施,如使用润 滑剂、热敷等,以减少裂伤的 发生。
控制胎儿娩出速度
医生应指导孕妇在胎儿娩出时 控制娩出速度,避免过快导致 会阴裂伤。
会阴切开术
在必要时,医生可采取会阴切 开术以扩大阴道口,降低裂伤 风险。但需注意切开时机、方 式和术后管理。
促进会阴裂伤愈合
为医护人员提供会阴裂伤处理及护理的标准化流程 ,加速伤口愈合,减轻产妇痛苦。
提高产科质量
通过指南的实施,提升产科医护人员对会阴裂伤的 预防和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产科整体质量。
指南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产科病房、产房及门诊对阴道分娩产 妇的会阴裂伤预防与管理工作。
产后预防措施
伤口护理
对于已经发生裂伤的产妇,医生应提 供详细的伤口护理指导,包括清洁、 消毒、敷药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疼痛管理
随访与评估
医生应安排产妇进行定期随访,评估 裂伤愈合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并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裂伤可能导致疼痛不适,医生应评估 疼痛程度并提供适当的镇痛措施。
04
管理策略与实践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保守治疗
对于一度和部分二度裂伤,可采 用保守治疗,如局部清洁、冷敷
、止痛药物和坐浴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二度或三度裂伤,可能需 要进行手术缝合。手术方式应根据 裂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如端端缝合 、重叠缝合或修补术等。
抗感染治疗
根据裂伤的污染程度和产妇的临床 表现,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 治疗。
正常分娩的实习报告
![正常分娩的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80f53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6.png)
正常分娩的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实习单位:XX医院妇产科实习内容:正常分娩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我旨在了解和掌握正常分娩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为今后的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妇产科组织的正常分娩理论学习,学习了分娩机制、产程分期、分娩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对正常分娩的生理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我跟随带教老师参与了多次正常分娩的接生工作。
通过观察和操作,我熟悉了分娩室的布局、设备及器械,掌握了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如观察产程、宫缩监测、胎心监测等。
3. 技能培训: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妇产科举办的分娩技能培训,学习了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提高了自己在分娩过程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4. 病例讨论:我参加了妇产科组织的病例讨论会,分析了多个正常分娩的病例,学习了如何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分娩方案,以及如何处理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
三、实习收获1. 知识掌握:通过实习,我系统地学习了正常分娩的相关知识,对分娩机制、产程分期、分娩护理等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技能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操作,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
3. 团队合作:在实习中,我学会了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职业素养: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疗法规,遵循职业道德,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正常分娩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和职业素养。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妇产科医生而努力。
(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具体内容根据个人实习经历进行调整和补充)。
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护理课件
![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359f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e.png)
正常分娩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02
正常分娩护理
产前护理
01
02
03
定期产检
确保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 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孕期并发症。
健康宣教
向孕妇传授孕期饮食、运 动、休息等方面的知识, 帮助她们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
心理支持
关注孕妇的心理健康,提 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她们缓解产前焦虑和 抑郁情绪。
产程中活动与休息
02
指导产妇在产程中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体力
消耗,有助于产程顺利进行。
产时心理支持
03
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产妇树立信心、缓解紧张情
绪,促进产程进展。
产后健康教育
产后恢复与保健
指导产妇如何进行产后恢复,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盆底肌 锻炼等,促进身体机能恢复。
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
提供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产妇选择适合 自己的喂养方式。
产后心理调适
关注产妇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帮助产妇适应 新角色、缓解育儿压力。
05
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指南制定背景与目的
背景
分娩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医疗技术的进步、社会 文化的变迁等,使得分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规范和指导医护人员正确 处理这些问题,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应运而生。
胎儿宫内窘迫
总结词
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缺氧 的情况,对胎儿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 威胁。
详细描述
胎儿宫内窘迫的常见症状包括胎心音 异常、胎动频繁或减少等。处理方法 包括吸氧、改变体位、终止妊娠等, 必要时需进行紧急剖宫产手术。
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正常分娩》习题库及答案2021
![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正常分娩》习题库及答案2021](https://img.taocdn.com/s3/m/54f2fff5c281e53a5902ff89.png)
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正常分娩》习题库及答案2021 习题一:1.目前国内统一的围生期的时间范围是CA.妊娠满20周至产后1周B.妊娠满20周至产后2周C.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D.妊娠满28周至产后2周E.妊娠满2周至产后4周2.围生期的界定描述正确的是EA.产前的一段时间B.产时的一段时间C.产后的一段时间D.产前和产时的一段时间E.产前、产时、产后的一段时间3:某新生儿正常分娩后第3天,对其生命体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腹式呼吸为主B.呼吸40~60次/分C.体温36.5℃D.心率120次/分E.脉搏120次/分答案:B题解:出生2天后呼吸降至20~40次/分4:关于正常新生儿的描述正确的是A.出生2~4天出现体重下降B.出生时有少量阴道流血C.出生后数日出现乳房肿胀D.出生时一般有脱水征E.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答案:ACE题解:少量阴道流血一般出现在出生后2~5天;在摄入不足而排泄较多时才会出现脱水征。
5: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取平卧位B.每日沐浴C.观察呼吸、面包D.勤快尿布E.保持脐部清洁干燥答案:A题解:应取侧卧位,以免窒息。
6:手术产新生儿护理中错误的是A.保持安静B.头皮有破损时肌注抗生素C.头皮血肿早期可冷数D.常规每日肌内注射维生素K1E.保证营养和水分摄入答案:B题解:头皮水泡或破损,局部涂以1%甲紫即可。
7.新生女婴阴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BA.损伤B.雌激素消退C.感染D.赘生物E.新生儿出血疾病8.新生儿体重下降,能恢复到出生时体重的时间是CA.2~3天B.4~6天C.7~10天D.11~13天E.12~14天9.关于新生儿护理错误的是BA.胎脂应及时擦去,时间过长可引起皮肤糜烂B.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提示呼吸道不畅,应立即吸氧C.母乳喂养者一般不添加糖水D.新生儿常规接受乙肝疫苗接种E.脐部红肿应加强护理10.正常新生儿的描述,正确的是DA.生理性体重下降达出生体重的15%B.胎便持续到生后7天左右C.脐带通常在第二天脱落D.心率120—140次/分E.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1.新生儿护理内容正确的是EA.哺乳后将儿头抬高仰卧B.定时哺乳C.出生后立即擦去胎脂D.乳房肿大应挤出乳汁E.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为6%~9%12.张女士,28岁。
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妇产科)
![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妇产科)](https://img.taocdn.com/s3/m/4fb0d4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c.png)
2021/10/10
21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二)照护 1.一般照护 2.专科照护 3.接产
(1)胎心:每5分钟听诊1次,在宫缩后听诊,胎心率<110次/分或>160次/分,指导 产妇左侧卧位或变换体位、吸氧,动态监测胎心变化,必要时寻求帮助。 (2)宫缩:密切观察,发现宫缩乏力或过强,及时处理。 (3)产程进展:若宫口开全后2小时仍未分娩,寻找原因,对症处理。 (4)情感支持:给予鼓励性的语言,避免使用负性词汇;握住孕妇的手,让其感受到 强有力的支持和关爱。 (5)指导用力:宫缩时允许孕妇向下用力(自发性)。如果自发用力30分钟,会阴仍 未开始变薄,应做阴道检查,评估宫口是否开全;若未开全则等待,指导孕妇呼吸, 勿向下用力。当孕妇用力不当、胎头下降缓慢时,要积极寻找可能的原因,鼓励孕妇 改变体位,切不可操之过急,滥用腹压。
暖及私密性。 (6)心理社会支持:提倡陪伴分娩,不能让产妇独处一室。
2021/10/10
现代产房管理: 让产妇不害怕…… 让新生儿不受伤害…… 让大家知道产房发生的故事……
17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二)照护
2.专科照护
(1)胎心:胎心率<110次/分或>160次/分,指导产妇左侧卧位或变换体位 、吸氧,动态监测胎心变化,必要时寻求帮助。
(5)体位:鼓励产妇采取自觉舒适的体位,提供必要的支持工具,如床栏、 分娩椅/凳或分娩球、软垫等。
(6)胎膜:不主张产程中常规人工破膜。一旦胎膜破裂,应立即听诊胎心, 并观察羊水性状和流出量,同时记录。
2021/10/10
18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部分 整个生育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 本《指南》强调
正确的分娩理念 相信孕妇和胎儿的内在智慧和天赋本能 相信信心是产妇自然分娩的力量源泉
高水平、高质量、有效的人性化助产照护
(4)疼痛
1)观察:面部表情及其他应对行为。 2)测量:疼痛程度,选用合适测评工具,如:数字评分法、文字 描述评定法、面部表情疼痛评定法等。
(5)心理社会支持
1)沟通与观察:与孕产妇交流,观察有无焦虑不安、恐惧等 2)测量:应用心理评估工具,如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等
Bishope评分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暖及私密性。 (6)心理社会支持:提倡陪伴分娩,不能让产妇独处一室。
现代产房管理: 让产妇不害怕…… 让新生儿不受伤害…… 让大家知道产房发生的故事……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二)照护
2.专科照护
(1)胎心:胎心率<110次/分或>160次/分,指导产妇左侧卧位或变换体位 、吸氧,动态监测胎心变化,必要时寻求帮助。
起草背景—— 政策 循证 目标 适用对象
来自不同收入等级国家的循证研究证明:
受过良好教育、训练有素、积极实践并正规注册的助 产士与其他医务人员有效合作,可以迅速、持久降低 母婴死亡率、提高正常分娩率和产妇生活质量
…… 迫切需要整合相关信息,明确一些问题,规范核心技术
,然后训练
起草背景—— 政策 循证 目标 适用对象
1)观察:观察宫缩时孕产妇的面部表情、呼吸、呻吟 、紧张、屏气用力等。
2)腹部触诊:了解宫缩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强度。
3)胎儿电子监护:了解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专科情况评估之具体要求 (3)产程进展
1)观察:会阴膨隆、阴道血性分泌物、流血或流液的量及性状。 2)阴道检查:宫颈管长度、软硬度,宫口位置、容受度、扩张程 度以及宫颈是否水肿等,胎头下降程度及胎方位,胎头与骨盆适应 度,是否存在脐带先露或脱垂,胎膜完整性。
主要内容——框架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一、第一产程 二、第二产程 三、第三产程
第二部分 分娩后2小时照护 一、产妇照护 二、新生儿照护
第三部分 附件 正常产接产技术操作
参考文献 专家团队
以“评估-照护” 为基本框架 强调“评估”是观 察的起点、重点、
重眼点,也是照护 的依据
2.基本情况评估 怎么评估?
(1)一般情况评估 (2)此次分娩史 (3)检查(病历)记录 (4)既往妊娠史 (5)妊娠状况
信息采集:问诊 观察: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分析:临床思维——信息所承载 的内容与母婴状况的关系
3.专科情况评估 宫缩、胎心、产程进展、疼痛、心理社会支持
本《指南》认为: 产程中对母儿情况的观察和评估,远比以时间定义更为重要。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欣母沛)
评估的意义?
为照护提供依据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二)照护 1.一般照护 2.专科照护 3.接产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1)生命体征:必要时监测。 (2)饮食:不限制饮食,鼓励适量摄入流 质和半流质食物或液体。 (3)排尿:及时排空膀胱,必要时导尿。 (4)体位与休息:不限制体位,提供支持 工具,提高产妇舒适度。在孕妇需要休息 时,保持环境安静、温暖以及私密。不主 张第二产程一直躺在产床上。 (5)心理社会支持:持续陪伴,不能让产 妇独处一室。
疼痛程度的等级标定:
初产:35;经产:30;骨折: 20;癌症:27;神经损伤/ 截肢:35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二)照护
1.一般照护
(1)生命体征监测:每4小时监测一次。 (2)饮食指导:不限制饮食,鼓励适量摄入易消化食物。 (3)卫生指导:保持会阴部清洁。 (4)排尿:及时排空膀胱,每2小时提醒排尿一次。 (5)活动与休息:不限制体位,提高舒适度。包括声、光、温
证据尚不充分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妇产科杂志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仍是公认的措施WHO、ACOG等均推荐)
预防性使用缩宫素,通过稀释后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10U)仍是最有效且副作用最小的措施(一线用药)
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或者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似 乎并不优于单用缩宫素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机制互 补、互相促进
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积极处理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能够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的发
生率。因此,各指南均推荐常规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Guidelines for oxytocin administration after birth.AWHONN Practice Brief Number 2. J Obstet GynecolNeonatal Nurs 2015;44:161–3. (Level III); EvensenA, Anderson JM, Fontaine P. Postpartum hemorrhag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Am Fam Physician 2017;95:442–9. (Level III);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 Geneva: WHO; 2012. (Level III)
(5)体位:鼓励产妇采取自觉舒适的体位,提供必要的支持工具,如床栏、 分娩椅/凳或分娩球、软垫等。
(6)胎膜:不主张产程中常规人工破膜。一旦胎膜破裂,应立即听诊胎心, 并观察羊水性状和流出量,同时记录。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又称胎儿娩出期(定义略) 对于严格限制第二产程时限,一直存在争议
旨在规范 助产人员在正 常 分 娩临床实践中助 产 技 术的应用
起草背景—— 政策 循证 目标 适用对象
助产相关人员(助产士、医生、产科护士及其他服务 于孕产妇及胎婴儿的人员)
主要内容——
内容
涵盖了正常分娩从临产、分娩期到分娩后 2 小时的助 产临床照护
术语
正常分娩:是指在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259~ 293日)期间,分娩自然发动,产程正常进展,整个 分娩过程处于低危状态,胎儿以头位自然娩出。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又称胎盘娩出期(定义略) 新生儿娩出后,应正确处理,并进行Apgar评分 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是否完整 分娩结束后应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 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1.预防性使用宫缩剂 2.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 3.预防性子宫按摩
明确产程中对母儿情况的观察、评估,减少医疗干预,加 强人文关怀,远比以时间为定义更重要。
相关说明 关于“速度和时限”规定,“不颠覆、不盲从、不刻意 创新”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一)评估 1.快速评估 必须在接诊第一时间完成 生命体征;胎心;宫缩;胎位;阴道流血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二)照护 1.一般照护 2.专科照护 3.接产
(1)胎心:每5分钟听诊1次,在宫缩后听诊,胎心率<110次/分或>160次/分,指导 产妇左侧卧位或变换体位、吸氧,动态监测胎心变化,必要时寻求帮助。 (2)宫缩:密切观察,发现宫缩乏力或过强,及时处理。 (3)产程进展:若宫口开全后2小时仍未分娩,寻找原因,对症处理。 (4)情感支持:给予鼓励性的语言,避免使用负性词汇;握住孕妇的手,让其感受到 强有力的支持和关爱。 (5)指导用力:宫缩时允许孕妇向下用力(自发性)。如果自发用力30分钟,会阴仍 未开始变薄,应做阴道检查,评估宫口是否开全;若未开全则等待,指导孕妇呼吸, 勿向下用力。当孕妇用力不当、胎头下降缓慢时,要积极寻找可能的原因,鼓励孕妇 改变体位,切不可操之过急,滥用腹压。
Bishope 宫颈成熟度评分法
指标
分数
0
1
宫口开大(CM)
0
1-2
宫颈管消退(%)(未消退为2-3CM)
0-30 40-50
先露位置(坐骨棘水平=0)
-3
-2
宫颈硬度
硬
中
宫口位置
后
中
2 3-4 60-70 -1-0 软 前
3 5-6 80-100 +1-+2
Bishope 提出用宫颈成熟度评分法估计引产效果:≤3分,均失败;4-6分,50%成功 ;7-9分,80%成功;>9分,均成功。(满分13分)——《妇产科学》(第7、8版)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二)照护 1.一般照护 2.专科照护 3.接产
(1)体位:避免仰卧膀胱截石位,鼓励选择孕妇感觉舒适的体位分娩, (2)协助胎头娩出: (3)进行肌肤接触,实施晚扎脐带(待脐带停止搏动或胎儿娩出后1-2分钟) (4)防止会阴严重撕裂伤: (5)预防产后出血:于胎儿前肩娩出后肌内注射10U缩宫素。 (6)新生儿护理详见第二部分。 (7)具体操作步骤,详见附件《正常产接生技术操作》。
第一部分 分娩期照护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专科情况评估之具体要求 (1)胎心:正常胎心率110~16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