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酸资料
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检测工业油酸中5种常见的脂肪酸[权威资料]
![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检测工业油酸中5种常见的脂肪酸[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8c3e67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0.png)
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检测工业油酸中5种常见的脂肪酸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UPC2-MS)技术,建立了工业油酸中5种常见的脂肪酸(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快速检测方法。
样品用正己烷溶解,采用超临界CO2-甲醇/乙腈(1∶1, V/V)梯度洗脱,经Acquity UPC2BEH 2-EP色谱柱(100 mm × 2.1 mm,1.7 μm)分离,通过质谱检测器在负离子电喷雾模式下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
通过对UPC2-MS条件的优化,5种脂肪酸在3 min内实现有效分离,目标物在0.5~100 mg/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85); 在3个添加水平下,5种脂肪酸的回收率在89.3%~10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8%~3.0%; 方法检出限(S/N≥3)为0.07~0.26 mg/L。
实际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但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而且无需对脂肪酸样品进行衍生化,同时为UPC2在油脂类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法; 工业油酸; 未衍生化; 脂肪酸1 引言工业油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用于生产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等,市场需求较大lt;supgt;[1]lt;/supgt;。
它是以植物油脂、皂脚为原料,通过水解、精馏而得到的一种混合脂肪酸,主要含有5种脂肪酸,其中以油酸(C18∶1)、亚油酸(C18∶2)为主,还含有少量的软脂酸(C16∶0)、硬脂酸(C18∶0)和亚麻酸(C18∶3)等lt;supgt;[2]lt;/supgt;。
原料和生产方法的差异会造成工业油酸中5种脂肪酸含量的不同lt;supgt;[2]lt;/supgt;,而脂肪酸的不同比例将造成工业油酸的品类不同,因此建立快速、准确地检测这5种脂肪酸含量的方法是区分工业油酸品类的必然选择。
油酸112-80-1
![油酸112-80-1](https://img.taocdn.com/s3/m/aa34104e58fafab069dc024f.png)
4/4
https:// 3/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 液体
颜色 :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13-14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194-195 °C/1.2 mmHg
g) 闪点
113 °C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https:// 1/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预防措施
无特别的环境预防要求。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请注意废物处理也应该满足当地法规的要求。 若适用,该化学品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12月4号国务院通过)的要求。
油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油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22b4733603d8ce2f00662374.png)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188.9 引燃温度(℃): 362.8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溶于苯、氯仿。 主要用途: 用于制肥皂、润滑剂、浮选剂、油膏和油酸盐等。 其它理化性质: 1.4582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 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人经皮:15mg/3 天,中度刺激。家兔经眼:100mg,轻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 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 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精品】油酸资料
![【精品】油酸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2f39b912e3f5727a4e962a7.png)
油酸的产品与市场1:亚麻酸与亚油酸的概念1:亚麻酸:linolenicacid学名:9,12,15-十八碳三烯酸含有三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亚麻子油,紫苏子油和其他干性油中,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种溶剂。
氢化时,先变成油酸、亚油酸和其异构体,再变为硬脂酸。
加热即聚合,具有较快的干燥性能。
由亚麻油或紫苏子油经水解和分馏取得,用于医药和生物工程。
2:亚油酸:linoleicacid学名:顺式-9,12-十八碳二烯酸含有两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多种动植物油脂中,以亚麻子油中最多,无色及稻草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种溶剂。
用硒在200度或氮的氧化物处理时转变为反亚油酸,氢化时先变为油酸和12-十八烯酸,再转变为硬脂酸,由亚麻子油等水解和分馏制得。
亚油酸分子结构式:工业上用于制肥皂、乳化剂、催化剂、医药上治疗血脂过高和动脉硬化等症。
也可用于油漆、聚酯、聚酰胺、不饱和脂肪醇、油墨。
3:妥尔油5、9、12-十八碳三烯酸桐油酸9、11、13-十八碳三烯酸芥酸、顺-13-二十二-碳烯酸棕榈油酸、反-9-十六烯酸(鱼油、鲸蜡油)亚麻油、顺9-顺12-顺15-十八碳三烯酸A-桐油、顺9-反11-反13-十八三碳烯酸B-桐油、反9-反11-反13-十八三碳烯酸饱和脂肪酸,月桂酸(十二烷酸)CH3(CH2)10COOH肉豆蔻(十四烷酸)CH3(CH2)12COOH棕榈酸(十六烷酸、软脂酸)CH3(CH2)14COOH硬脂酸(十八烷酸)CH3(CH2)16COOH二十四烷酸,CH3(CH2)22COOH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9-十六碳烯酸)CH3(CH2)5CH=CH(CH2)7COOH油酸(9-十八碳俙酸)CH3(CH2)7CH=CH(CH2)7COOH蓖麻油酸(12-羟基-9-十八碳烯酸)CH3(CH2)5CHOHCH2CH=CH(CH2)7COOH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H3(CH2)3(CH2CH=CH)2(CH2)7COOHγ-亚油酸(6,9,12-十八碳三烯酸)CH3(CH2)3(CH2CH=CH)2(CH2)4COOH亚麻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CH3(CH2CH=CH)3(CH2)7COOH桐油酸(9,11,13-十八碳三烯酸)CH3(CH2)3(CH=CH)3(CH2)7COOH花生四烯酸(5,8,11,14-二十碳四烯酸)CH3(CH2)3(CH2CH=CH)4(CH2)3COOH神经酸(15-二十四碳烯酸)CH3(CH2)7CH=CH(CH2)13COOH2:油酸的概念1:油酸:英文名:oleicacid,学名:顺式-9-十八碳烯酸,又称:十八碳烯酸棕榈仁油是从油棕榈果核中提取的,为白色或淡黄色的油状液体,带有果仁芳香,它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醚、氯仿和二硫化碳。
【高中物理】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高中物理】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https://img.taocdn.com/s3/m/ffeb80b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a.png)
稀释后油酸的浓度降低,易于分散,使油酸分子尽可能少地在竖直方向 重叠,更容易形成一块单分子油膜。并且溶液滴入水中,酒精先溶于水, 很快挥发掉,最后在水面上形成一块纯油酸的单分子油膜。
3.真实的油酸分子是球形吗?如果不是为何要简化为球形?
分子并不是球形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把分子看做小球来处理,小球 其实就是分子的简化模型,有时候也把分子看成立方体来处理。在固体、 液体中认为它们是一个紧挨着一个。
感 谢 观 看
滴数N,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3.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浅
盘的液面上。4.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水彩 笔画出油酸薄膜的形状。
5.将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或者玻璃板上 有边长为1 cm的方格,则也可通过数方格数,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 6.根据已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
3.实验中可以粗略地认为,油膜的厚度d等于 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与它在水面 上摊开的面积S之比,即d=S/V。
二、实验器材
酒精稀释的油酸、清水、量筒、浅盘、注射器、玻璃板、爽身粉、彩 色笔、坐标纸。
三、实验步骤1.在浅盘中倒入约2 cm深的水,将痱子粉均匀撒
在水面上。2.用注射器往小量筒中滴入1 mL油酸酒精溶液,记下滴入的
酸的体积V。7.计算油酸薄膜的厚度d=S/V,即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问1:怎样计算一滴油酸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将上述计算得到的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再乘以溶液的体积比浓度即可
得到其中纯油酸的体积了。例如,上述溶液是将1mL的油酸用酒精稀释为
500mL的溶液,那么体积比浓度为 1 ,那么,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 500
油酸(十八烯酸)安全周知卡112-80-1
![油酸(十八烯酸)安全周知卡112-80-1](https://img.taocdn.com/s3/m/20e6aa5f227916888486d783.png)
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警示语
——
品名/CAS 码
十八烯酸
C18H34O2 CAS 码:112-80-1
标志/象形图
——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油状液体 沸点:360℃ 闪点:189℃ 相对密度(水=1):904kg/m3 爆炸极限:无资料
危险信息/说明
——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与强碱分开存放。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防护工作服。少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 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MAC(mg/m3): 未
制定标准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个人防措施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 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不宜用直流水。
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608838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8.png)
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用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高油酸花生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原料,在精准制油和综合利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进行评估,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高油酸花生介绍与现状分析1. 高油酸花生的特点和优势高油酸花生是一种富含油脂的农作物,其含油量高于普通花生,且油中的油酸含量较高。
油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健康益处。
高油酸花生在食用油的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2. 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的必要性高油酸花生的种植和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等。
通过研究和应用适度精准制油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油酸花生的营养和功能特性,并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二、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的关键技术1. 高油酸花生的种植和栽培技术为了确保高油酸花生的产量和质量,种植和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土壤肥力、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合理的种植和栽培技术是实现适度精准制油的基础。
2. 高油酸花生的采收和加工技术高油酸花生的采收和加工过程对最终的油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采用适当的收割时间和方法,以及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可以保证高油酸花生油的品质和口感。
3. 高油酸花生油的提取和精炼技术高油酸花生油的提取和精炼过程需要注意提高油酸提取率、降低酸价和过氧化值等指标。
使用先进的油脂提取技术和精炼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油品质量。
4. 高油酸花生油的功能性利用技术除了作为食用油,高油酸花生油还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功能性特点。
通过采用微胶囊化、大豆蛋白包覆等技术,可以将其应用于乳制品、调味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实现高油酸花生全面综合利用。
三、展望与个人观点高油酸花生适度精准制油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在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苯甲酸苄酯、苯甲醇、油酸安全性
![苯甲酸苄酯、苯甲醇、油酸安全性](https://img.taocdn.com/s3/m/6d59546f561252d380eb6eb3.png)
苯甲酸苄酯:快速水解为苯甲酸和苯甲醇。
苯甲醇进一步代谢为马尿素(从尿液中排泄)肌肉注射一般用量2.5%(v/v),多用于擦剂。
不良反应为皮肤刺激与过敏。
口服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甚至抽搐。
在美国可用于肌肉注射。
在英国和加拿大不允许作为药用辅料。
苯甲醇:非口服最高用量2.0%(v/v),经典用量1.0%(v/v)。
在空气中慢慢氧化,须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
与氧化剂、强酸不共存。
(资料显示,2%溶液在密闭容器20摄氏度保存13周含量下降15%)首先代谢为苯甲酸,进一步代谢为马尿酸从尿中排除,对胎儿有致命毒性。
WHO认为5mg/Kg(人)为安全剂量。
国家局关于加强苯甲醇注射液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5]2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苯甲醇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现对该药品的使用通知如下:一、凡处方中含有苯甲醇的注射液,其说明书应当明确标注“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二、凡使用苯甲醇作为溶媒的注射剂,其说明书必须明确标注“本品使用苯甲醇作为溶媒,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三、苯甲醇注射液说明书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修订:不良反应项应增加“反复肌肉注射本品可引起臀肌挛缩症”;禁忌项增加“肌肉注射禁用于学龄前儿童”;注意事项增加“本品不作青霉素的溶剂应用”。
四、涉及上述事项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20日内按照药品补充申请的要求修订说明书。
自补充申请批准之日起出厂的药品不得再使用原药品说明书。
五、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将修订的内容及时通知到相关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和部门,并尽快对已出厂的药品说明书予以更换。
由于未及时更换说明书而引起的不良后果,由药品生产企业负责。
六、药品包装标签涉及上述事项的应当一并进行修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五年六月十日油酸:无毒、无刺激性。
FDA认为165.55mg为单剂量最大使用量。
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https://img.taocdn.com/s3/m/67e884459b6648d7c1c7465f.png)
单不饱和脂肪酸通常指油酸。
油酸,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也是人体脂肪组织中最丰富的脂肪酸,被营养学界称为“安全脂肪酸”。
1、可信的证据表明用油酸代替饱和脂肪酸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率;可能的证据表明油酸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WHO/FAO新观点:总脂肪&脂肪酸膳食推荐摄入量》,发表杂志《中国卫生标准管理》;通讯作者:杨月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食品营养评价室主任,主要从事食物营养学评价及食物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
2、油酸性质稳定,具有降低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保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降低。
因此,高油酸含量的植物油被认为是健康的、稳定的高品质食用油。
—1、《高油酸花生油与普通油酸花生油的脂肪酸、微量成分含量和氧化稳定性》,发表杂志《油脂化学》;通讯作者:黄凤洪,研究员,中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油料加工、油脂营养与功能产品、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和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研究工作。
2、《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普通葵花籽油的比较研究》,粮食与油脂;作者:张运艳,硕士,上海良友海狮油脂实业有限公司新品开发专员,研究方向粮油食品加工。
3、与普通食用植物油相比,高油酸植物油油酸含量、植物甾醇含量、氧化诱导期和货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是一种营养价值更高、货架期更长、市场潜力和竞争力更强的优质食用油。
—《高油酸花生油与普通油酸花生油的脂肪酸、微量成分含量和氧化稳定性》,发表杂志《油脂化学》;通讯作者:黄凤洪,研究员,中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油料加工、油脂营养与功能产品、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和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研究工作。
4、油酸是一种化学性质更稳定的物质,无需氢化也可以长久保存,高油酸食用油从生产到销售液状稳定性比原先油提高10-15倍,可以延长油的保质期和货架期。
油酸(欧米茄-9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欧米茄-9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https://img.taocdn.com/s3/m/93b48f3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6.png)
油酸(欧米茄-9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科普中国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油酸(英语:Oleic acid)是一种单不饱和Omega-9脂肪酸,存在于动植物体内。
化学式C18H34O2 (或CH3(CH2)7CH=CH(CH2)7COOH)。
将油酸加氢加成得到硬脂酸。
油酸的双键反式异构体称为反油酸。
英文名称“oleic acid”源自“橄榄”(Olive)。
中文名油酸英文名Oleic acid别称(Z)-9-十八(碳)烯酸;化学式C18H34O2分子量282.47CAS登录号112-80-1EINECS登录号204-007-1熔点13.4℃沸点沸点350-360℃水溶性不溶于水密度0.8910g/mL at 25 oC外观无色油状液体闪点189℃蒸气密度1.03(vs air)蒸汽压52mm Hg ( 37 °C)亨利定律常数4.48E-05 atm-m3/mol结构简式CH3(CH2)7CH=CH(CH2)7COOH性质纯油酸为无色油状液体,有动物油或植物油气味,久置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工业品为黄色到红色油状液体,有猪油气味。
纯油酸熔点13.4℃[1],沸点350-360℃,相对密度0.8935(20/4℃),蒸汽压:52 mm Hg ( 37 °C),折射率1.4585-1.4605,闪点189℃。
易燃,与强氧化剂、铝不兼容。
上游原料:蓖麻油、大豆油、硫酸、硫酸镁、氯化钠、山梨醇、烧碱、脂肪酸、植物油、棕榈油下游产品:二聚酸、三聚酸、单酸、季戊四醇油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油酸酯、油酸乙酯、油酸月桂醇酯、油漆、各色醇酸调合漆、氨基烘干清漆、聚酯亚光清漆、洗涤剂808、高温匀染剂BOF、匀染剂GS、油酸聚氧乙烯酯。
[2]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
易燃。
遇碱易皂化,凝固后生成白色柔软固体。
在高热下极易氧化、聚合或分解。
无毒。
油酸主要来源于自然界,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
衡量健康食用油的三大要点
![衡量健康食用油的三大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90dbd228ea81c758f5781e.png)
衡量健康食用油的三大要点摘自《中国·江西武功山·安福山枫塘农产品有限公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油是必需品,它使我们的食物变得更加美味。
据调查,我国城市居民每人每天食用油的平均摄入量高达44克,大大超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25克的摄取标准。
目前国际医学界已经证实,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与过量摄入油脂存在密切关系。
因此,营养学家在力推公众“少吃油”的同时,也呼吁公众关注自身营养健康,以“吃好油”来保障正常的营养摄取。
那么,您知道如何挑选食用油吗?您知道吃什么样的油才有利于健康吗?食用油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其中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1.饱和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油脂中,如猪油、牛油,少数为植物油脂,如棕榈油、椰子油。
它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其摄入量不足会使人体的血管变脆,易发发脑出血、贫血,易患肺结核和神经障碍等疾病。
然而,摄入过多对人体的健康更加不利。
根据国际营养标准对饱和脂肪酸含量的界定:饱和脂肪酸含量若超过12%,就会在人体内产生脂肪积聚,造成血脂水平异常,诱发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2.油酸含量油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
国际营养学会论证,食用油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油酸的含量,油酸含量高的营养价值就高。
油酸又称“美容酸”,长期食用能够滋润肌肤,延缓机体衰老,增进记忆力,对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2004NIAN 11月1日发布公告:人日均摄入23克单不饱和脂肪酸,可大幅度降低冠心病的发病概率。
3.多不和脂肪酸构成比例亚油酸(ω-6)与亚麻酸(ω-3)都属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但人体不能自身合成,须从外部摄取。
若亚油酸和亚麻酸摄入不平衡,便容易导致多种疾病;若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则体内有害的氧化物、过氧化物等增加,会产生多种慢性危害。
油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油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65c02b2856a561252d36fd2.png)
油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油酸;十八烯酸化学品英文名称:Oleic acid;Octadecenoic acid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Synonyms:CAS No.: 112-80-1分子式:C18H34O2分子量:282.52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成分:纯化学品化学品名称:油酸;十八烯酸CAS No. : 112-80-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具刺激作用。
工业上使用未见危害。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 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禁止使用的灭火剂:闪点 (℃): 188.9自燃温度 (℃): 362.8爆炸下限 [%(V/V)] :爆炸上限 [%(V/V)] :最小点火能 (mJ):爆燃点:爆速:最大燃爆压力 (MPa):建规火险分级: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中国 MAC :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 :未制订标准美国 TLV —TWA:未制订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后,淋浴更衣。
油酸直径公式
![油酸直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0aee8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2.png)
油酸直径公式油酸直径公式是用来计算油酸分子的直径的公式,它在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油酸是一种常见的脂肪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的脂肪组织中。
了解油酸的直径对于研究脂肪酸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油酸的直径可以通过油酸分子的结构来推算。
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4O2,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
在油酸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链状结构。
根据化学原理,油酸分子的直径可以近似地等于碳链的长度。
根据油酸的分子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油酸的直径。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碳原子的半径。
根据文献报道,碳原子的半径约为0.77埃。
然后,我们需要知道油酸的碳链长度。
根据油酸的分子式,我们知道它的碳链长度为18。
因此,油酸的直径可以计算为:直径 = 碳链长度 × 碳原子半径= 18 × 0.77≈ 13.86埃根据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油酸的直径约为13.86埃。
这个数值可以作为油酸分子的近似直径。
油酸直径公式的推导过程基于油酸分子的结构和化学原理。
通过计算得到的直径数值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有关油酸分子大小的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可以根据油酸的直径和其他性质来设计和合成新的脂肪酸衍生物,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油酸直径公式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仅适用于油酸这一特定分子。
对于其他脂肪酸或化合物,需要根据其分子结构进行相应的计算。
此外,油酸的直径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分子的扭曲、立体结构等。
因此,在实际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脂肪酸的真实直径。
油酸直径公式是一种用来计算油酸分子直径的近似方法。
它基于油酸的分子式和化学原理,可以为脂肪酸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油酸直径公式仅适用于油酸这一特定分子,对于其他脂肪酸或化合物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研究。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 第十四章 热学 实验二十 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 第十四章 热学 实验二十 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https://img.taocdn.com/s3/m/e378fad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8.png)
实验二十 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学习目标 1.知道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原理。
2.掌握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方法。
实验原理与器材 实验操作1.实验原理:利用油酸酒精溶液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用d =V S 计算出油膜的厚度,其中V 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油酸的体积,S 为油膜面积,这个厚度就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如图。
2.实验器材盛水浅盘、注射器(或滴管)、容量瓶、坐标纸、玻璃板、痱子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
1.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取纯油酸1 mL ,注入500 mL 的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内注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500 mL刻度线为止。
2.用注射器(或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并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V n 时的滴数n 。
根据V 0=V n n 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 0。
3.向浅盘里倒入约2 cm 深的水,并将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4.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
5.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将油酸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
6.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 (求面积时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 cm 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
7.根据溶液的比例,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并代入公式d=VS算出薄膜的厚度d,即为分子直径。
误差分析1.纯油酸体积的计算引起误差。
2.画油膜形状时不准确带来误差。
3.数格子法本身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从而会带来误差。
考点一实验原理与操作例1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我们通过宏观量的测量间接计算微观量。
(1)本实验利用了油酸分子易在水面上形成________(选填“单层”或“多层”)分子油膜的特性。
若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这滴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为V,形成面积为S的油酸薄膜,则由此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
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沸点
![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沸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80a78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7.png)
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沸点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化学式为C21H38O6,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用作润滑剂、增塑剂和表面活性剂等。
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沸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常压)下,它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所需要的温度。
根据我的了解,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沸点约为约为300°C至350°C(摄氏度)。
请注意,具体的沸点可能会因制备方法和纯度等因素而略有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和实验中,建议参考具体的实验数据或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表以获取准确的沸点数值。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酸的产品与市场1:亚麻酸与亚油酸的概念1:亚麻酸:linolenic acid学名:9,12,15-十八碳三烯酸含有三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亚麻子油,紫苏子油和其他干性油中,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种溶剂。
氢化时,先变成油酸、亚油酸和其异构体,再变为硬脂酸。
加热即聚合,具有较快的干燥性能。
由亚麻油或紫苏子油经水解和分馏取得,用于医药和生物工程。
2:亚油酸:linoleic acid学名:顺式-9,12-十八碳二烯酸含有两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多种动植物油脂中,以亚麻子油中最多,无色及稻草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种溶剂。
用硒在200度或氮的氧化物处理时转变为反亚油酸,氢化时先变为油酸和12-十八烯酸,再转变为硬脂酸,由亚麻子油等水解和分馏制得。
亚油酸分子结构式:工业上用于制肥皂、乳化剂、催化剂、医药上治疗血脂过高和动脉硬化等症。
也可用于油漆、聚酯、聚酰胺、不饱和脂肪醇、油墨。
3:妥尔油5、9、12-十八碳三烯酸桐油酸9、11、13-十八碳三烯酸芥酸、顺-13-二十二-碳烯酸棕榈油酸、反-9-十六烯酸(鱼油、鲸蜡油)亚麻油、顺9-顺12-顺15-十八碳三烯酸A-桐油、顺9-反11-反13-十八三碳烯酸B-桐油、反9-反11-反13-十八三碳烯酸饱和脂肪酸,月桂酸(十二烷酸)CH3(CH2)10COOH肉豆蔻(十四烷酸)CH3(CH2)12COOH棕榈酸(十六烷酸、软脂酸)CH3(CH2)14COOH硬脂酸(十八烷酸)CH3(CH2)16COOH二十四烷酸,CH3(CH2)22COOH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9-十六碳烯酸)CH3(CH2)5CH=CH(CH2)7COOH油酸(9-十八碳俙酸)CH3(CH2)7CH=CH(CH2)7COOH蓖麻油酸(12-羟基-9-十八碳烯酸)CH3(CH2)5CHOHCH2CH=CH(CH2)7COOH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H3(CH2)3(CH2CH=CH)2(CH2)7COOHγ-亚油酸(6,9,12-十八碳三烯酸)CH3(CH2)3(CH2CH=CH)2(CH2)4COOH亚麻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CH3(CH2CH=CH)3(CH2)7COOH桐油酸(9,11,13-十八碳三烯酸)CH3(CH2)3(CH=CH)3(CH2)7COOH花生四烯酸(5,8,11,14-二十碳四烯酸)CH3(CH2)3(CH2CH=CH)4(CH2)3COOH神经酸(15-二十四碳烯酸)CH3(CH2)7CH=CH(CH2)13COOH2:油酸的概念1:油酸:英文名:oleic acid,学名:顺式-9-十八碳烯酸,又称:十八碳烯酸棕榈仁油是从油棕榈果核中提取的,为白色或淡黄色的油状液体,带有果仁芳香,它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醚、氯仿和二硫化碳。
棕榈仁油性能近似椰子油,同属月桂酸类的油脂,但它的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比椰子油高,其脂肪酸的碘价和凝固点都较椰子油高,它们在油脂配方中可互相替代,如精确一些,按辛酸、癸酸、月桂酸及肉豆蔻酸等的总量来替代,则100份的棕榈仁油相当于89.1份椰子油。
故棕榈仁油也是制皂的主要原料。
它可增加肥皂的泡沫及溶解度。
油酸的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在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
工业品为黄色到红色油状液体有猪油气味。
熔点:α-型13.4℃;β-型16.3℃,沸点223℃(1.333kPa ),286℃(13.3kPa ),相对密度0.8905(20/4℃),折射率1.4582,闪点372℃。
溶于酒精、苯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油酸与硝酸作用则异构化为其反式异构体,熔点为45-45.5℃的反油酸。
含有一个双键的不饱和的脂肪酸,组成油精的脂肪酸,无色液体,油酸与其他脂肪酸一起,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一切动植物油脂中。
在动物脂肪中,油酸在脂肪酸中约占40%~50%。
在植物油中的变化较大,茶油中可高达83%,花生油中达54%,而椰子油中则只有5%~6%。
商品一般是黄色或红色,一般含7%~12%的饱和脂肪酸,如软脂酸和硬脂酸等。
暴露在空气中和在铁容器中存放时间久了颜色会变深,有猪脂的气味。
油酸由于含有双键,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时能发生自氧化作用,局部转变成含羰基的物质,有腐败的哈喇味,这是油脂变质的原因。
油酸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种溶剂,用氮的氧化物、硝酸亚汞、亚硫酸等处理转变为反油酸,用高锰酸钾氧化则得正壬酸和壬二酸的混合物氢化时转变为硬脂酸,是油类、脂肪酸和油溶物质的良好溶剂。
由油脂水解后经蒸汽蒸馏和结晶或萃取分出。
油酸(oleic acid)也称十八烯酸,也有人称红油,是天然动植物油脂中一种含有一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分子式为C 17H 33COOH.纯油酸是无色或近乎无色无臭的液体,一般工业油酸是黄色的油状液体,置于空气中逐渐变为棕色.油酸的结构式为:CH 3(CH 2)7CH =CH (CH 2)7COOH ,它与饱和组分相比有更低的熔点,并且更易溶于有机溶剂中。
(把工业油酸溶解在丙酮中,在低温下使饱和脂肪酸析出,经过滤除去,然后从滤液中回收不饱和酸部分,并使尿素分子在甲醇中,以氢键结合定向排列在螺旋晶格中,形成尿素包合物,造成一个恰好适合于直链烃的圆筒形空腔,它成为主体,油酸作为客体可被包结在主体空腔中,形成主客体系。
)动物油酸(广东哲诚化工)1:指标如下颜色(APHA ) 150 Max.碘值 87-92酸值(mgKOH/g ) 196-204沸点(10 mbar ) 220℃凝固点 8.5℃闪点(COC ) 180℃自燃温度 350℃密度(20℃) 900 Kg/m3粘度(25℃) 26 mPa.S蒸气压(20℃) 1 mbar Max.表面活性剂的选用表面活性剂是由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和具有亲油性的非极性基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比较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和亲油基团的亲油性是一项衡量效率的重要途径与指标。
Griffin首次提出HLB(亲水亲油)值表示表面活性分子内部平衡后整个分子的综合倾向是亲水的还是亲油的,以及亲合程度如何。
1963年,Davies则进一步提出:“HLB值表示了表面活性剂诸多功能间的相互关系。
”他们的定义,为日后人们求取和应用HLB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在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均以石蜡的HLB=0,油酸的HLB=1,油酸钾的HLB=20,十二烷基磷酸钠的HLB=40作为参考标准,具体数值通常是通过实验分析而直接或间接确定的,处于0~40之间。
表面活性剂用作乳化剂时,其具体选择通常采用HLB值相等的原则。
其中HLB值是指某种物质所具有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可通过试验确定或按经验公式计算。
由于在乳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HLB值一般只是参考值,通常选用乳化剂提供的HLB值与油相所具有的HLB值相等即可。
大致确定乳化剂的HLB范围后,然后可通过实践摸索找出最佳乳化剂的品种、用量及使用条件。
3:油酸的作用油酸是有机化工原料,经环氧化可生产环氧油酸酯,用作塑料增塑剂,经氧化可生产壬二酸,是聚酰胺树脂的原料。
作为化学试剂,用作色谱对比样品及用于生化研究,检测钙、铜以及镁、硫等元素。
油酸有理想的抗氧化剂的特性并没有回味现象,可以被氢化得到硬度不同的塑料油脂油酸用于制肥皂、润滑剂、油膏、塑料增塑剂、工程塑料、合成纤维、尼龙8及9的原料;也可用作生产合成洗涤剂,高级香皂、软麻剂、金属选矿用浮油捕收剂、文教打字腊纸、园珠笔油溶剂和油酸盐。
油酸的钠盐或钾盐是肥皂的成分之一。
油酸的其他金属盐也可用于防水织物、润滑剂、抛光剂等方面。
其钡盐可作杀鼠剂,这一类油酸盐由于要求不高。
油酸是醇酸树脂、选矿药剂、司盘--80、洗手液(油酸钾)、切削液、纺织印染的重要原材料。
纯的油酸钠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可用作乳化剂等表面活性剂,并可用于治疗胆石症。
精馏油酸用作涂料用的醇酸树脂,油墨用的聚酰胺树脂。
油酸是重要的油脂精细化工产品,除广泛应用在化工、机械行业外,在医药、日化等方面的应用也受到了重视,尤其是以工业油酸经过处理得到的高纯油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工分析、有机合成和药物制备等方面.动物油酸还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助剂;消泡剂;香料;粘结剂;润滑剂。
亚油酸工业上用于制肥皂、乳化剂、催化剂、医药上治疗血脂过高和动脉硬化等症。
也可用于油漆、聚酯、聚酰胺、不饱和脂肪醇、油墨。
4:油酸的产成品主要应用行业:表面活性剂、浮选剂、日化、涂料(醇酸树脂)、油脂等行业。
油酸的产成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油酸皂(有液体及膏状两种)2:二聚酸(壬二酸,主要用亚油酸反应)3:司盘-80(斯盘-80)4:油酸酯及油酸盐5:油酸酰胺(乙撑双油酸酰胺)6:浮油浮选剂(浮油捕收剂)7:透明皂(脂肪酸皂基质)8:浮油脂肪酸9:油酸类表面活性剂 10:皮革柔软剂(加脂剂)11:化纤油剂 12:净洗剂LS13:蜡乳液 14:纺织助剂(纺织洗毛剂)15:洗手液 16:乳化油剂 17:乳化剂(农药乳化剂,复合乳化剂)18:油醇(油酸加工油酸酯再加工油醇) 19:醇酸树脂20:防锈切削液,成型加工油 21:油精22:润滑剂,双氧水稀土稳定剂 23:塑料及工程塑料24:用壬二酸来加工聚酰胺树脂(尼龙8、9) 25:油腈26:液体稳定剂 27:钛酸酯偶联剂28:机床除锈膏,极压乳化油29:防锈润滑剂乳化液30:高精密清洗防锈剂,31:洗染香波32:染发剂,木质地板清洁剂,液体地板腊 33:铜拉丝油34:置换型防锈油,酸洗缓蚀剂,高效油溶性缓蚀剂35:软麻剂36:防锈乳化油,37:复方油酸多相微脂体针剂,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38:油酸多相脂质体注射液39:聚油酸甘油酯,油酸聚氧乙烯酯39:精密清洗剂,40:防锈润滑剂乳化液,41:防锈防霉乳化油,防锈42:防锈乳化油,极压乳化油,43:食品加工助剂,消泡剂,44:机床除锈膏,香料,粘接剂,45:液体稳定剂,水性环保切削液,46:冲压油,拉伸油,47:油酸乳化液,油酸乳化溶剂48:枧油,静电植绒粘和剂49:皮革鞣剂、助剂和涂饰剂5:油酸的市场及价格油酸是一种混合物,我公司马来西亚油酸含油酸即1烯酸为72-78%,亚油酸即2烯酸11-13%,客户根据产品的要求不同而对1烯酸和2烯酸的要求各不相同。
如二聚酸及聚酰胺树脂则要求亚油酸的含量较高。
二聚酸有些是直接从植物油中提取,也有用油酸来提取。
二聚酸用来生产聚酰胺树脂。
我公司油酸的优势在颜色好、碘值低、1烯酸的含量较高、冻点较低,唯有价位客户反映较高。
科宁同种规格的油酸有客户反映在12-13/公斤之间。
也有马来西亚的油酸9.7/公斤在市场上销售油酸的市场价格根据质量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分几个层次:1:5-6/公斤为要求不高的客户首选,这类客户多考虑价格,对质量要求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