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现阶段常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现阶段常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5afbe5d0066f5335a8121ec.png)
现阶段常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摘要饮用水的净化技术与工程设施是保障人们饮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它是人类在与水源污染及由此引起的的疾病所做的长期斗争中产生的,随着水源水污染及由此引起的疾病的变化,人们对常规处理进行深度处理使人们用上洁净的水。
本文主要对臭氧氧化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生物活性碳技术、膜分离技术、深度氧化技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臭氧氧化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生物活性碳技术,膜分离技术,深度氧化技术一.臭氧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技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领域是饮用水处理[1]。
臭氧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其氧化还原电位在碱性环境中仅次于氟,远远高于水厂常用的消毒剂液氯。
研究发现,臭氧与有机物的反应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它对水中己形成的三卤甲烷几乎没有去除作用。
同时臭氧氧化还可导致水中可生物降解物质增多,使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降低,容易引起细菌繁殖。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臭氧很少在水处理中单独使用。
臭氧在饮用水处理得主要应用有预氧化和后氧化[2]。
预氧化主要用途为改善感官之指标,铁、锰以及其它重金属,藻类,助凝,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氧化无机物质如氰化物、硝化物等。
臭氧后氧化主要与生物活性炭联用即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法。
进水先经臭氧氧化,使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状态,这就提高了有机物进入活性炭微孔内部的可能性[3]。
活性炭能吸附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中间产物,包括解决了臭氧无法去除的三卤甲烷及其前驱物质,并且微生物附着其上,可以发挥生化和物化处理的协同作用,从而延长活性炭的工作周期,保证了最后出水的生物稳定性[4],O3—BAC 现己广泛地推广应用于欧洲国家如法、德、意、荷等上千座水厂中,在欧洲臭氧活性炭技术己被公认为处理污染原水、减少饮用水中有机物浓度最有效技术[5],该项技术在我国正在逐步推广应用[6]。
目前对臭氧氧化机理研究和如何利用臭氧更有效去除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研究成为给水处理中关注的重点。
《饮用水膜处理技术》课件
![《饮用水膜处理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c945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7.png)
饮用水膜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20世纪初
膜分离技术开始应用于饮用水 处理领域。
20世纪60年代
反渗透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推 动了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
领域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
超滤和微滤技术的出现和应用 ,进一步扩大了膜分离技术在 饮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范围。
21世纪初
随着膜材料和制备技术的不断 发展,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 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总结词
大型水库采用膜处理技术,确保供水水质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某大型水库利用膜处理技术进行饮用水处理,包括反渗透和超滤等工艺,有效去除了水中的杂质、重金属和有害 物质,保证了供水水质的安全和可靠性。该技术的应用还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稳定可靠 的饮用水源。
05
饮用水膜处理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饮用水膜处理技术的优势
高效分离性能
节能环保
膜技术能够实现高效分离,去除水中的悬 浮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提供高 纯度的饮用水。
膜处理技术通常在常温下操作,不需加热 ,能耗较低。同时,膜技术可以减少化学 药剂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易于自动化
应用范围广
膜处理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 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处理要求和水质特点,选择适宜的膜组件,如超滤膜、纳滤 膜或反渗透膜。
确定膜组件排列方式
根据处理规模和要求,确定膜组件的排列方式,如并联、串联、错 流等。
安装与调试
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安装膜组件,并进行系统调试,确保正常运行。
产水收集与后处理
产水收集
通过管道、泵站等设施,将膜组 件产出的净水收集起来。
饮用水可采用的深度处理技术及工艺选择的探讨
![饮用水可采用的深度处理技术及工艺选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175d5a4dd3383c4bb4cd224.png)
雹圈 国
1 用 水 可采 用 的深 度 处理 技木 2 = 欠
及 工 艺 选择 的 探讨
文。 袁广明 ( 胜利 油田供水公 司 山东东营)
摘 要 :饮 用水 深度 处理 是 给 水领 域 主 应 以 深 度 处 理 饮 用水 的 技 术 。 该 技 术 特 点 虽然 得到 广 泛 应 用 ,但 其 基 建 投 资和 运 行 是 具 有 极 强 的 氧 化 能 力 , 有 机 物 去 除 率 费用 高 ,同 时滤 膜 容 易受 到 污染 造 成 水 通 介 绍 几种 常 见 的饮 用水 深度 处理 技 术 ,供 高 , 对 水 中 有 机 有 限 控 制 污 染 物 如 量 下 降 ,这 就 使得 对 滤 膜 的 清洗 和 预 处 理 不 同 水 源和 出 水 水质 深 度 处 理 时探 讨 。 CH CI 3、 CC1 4、 Cl C=CCI H 2、 CI 2C=CC1 2、 要 求 较 高 。能 否采 用 受 水 厂 情 况 而 定 。 关键 词 :深度 处理 ; 性 炭吸 附 ; 分 活 膜 C6C l 6及 多氯 联苯 等也 能有 效进 行分 解 。 4 、光 氧 化 技 术利 用 利 用 可 见 光 或 紫 离 ;光 氧 化 ;吹 脱 技 术 ; 生 空 化 超 目前 该 技 术还 处于 实 验 室 和 中试 阶 段 。光 外 光 照射 ,利 用 复 杂 反 应 深 度 水 利 饮 用 作 为饮 用 水 ,当 今 面临 着 水 质 和 水 量 氧 化 技 术 , 目前 实验 较 多的 有 光激 发氧 化 水 。其 特 点 是具 有 极 强 的 氧化 作 用 ,有 机 问题 。城 市 居 民 增加 ,饮 用 水 量 增 加 ;工 技 术 和 光 催 化 氧 化 技 术 。 物 去 除效 率 高 。 但 此 方 法 的 处 理 费用 高 、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809ec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d.png)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生活饮用水的处理工艺流程是确保水源安全、提高水质的重要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原水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和水质监测等环节。
1. 原水处理原水处理是将自然水源(如河水、湖水、地下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浑浊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常用的原水处理方法包括:1.1 水源筛选:通过格栅和滤网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杂质。
1.2 沉淀:将水源放置在沉淀池中,利用重力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
1.3 调节pH值:根据原水的pH值进行调节,使其适合后续处理工艺。
1.4 混凝剂投加:投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使悬浮物凝结成较大颗粒。
2.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将原水中的细小颗粒物和胶体物质会萃成较大颗粒,以便后续过滤处理。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2.1 混凝剂投加:在混凝池中投加适量的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结成较大颗粒。
2.2 混凝搅拌:通过搅拌设备将混凝剂充分混合,促进颗粒的会萃。
2.3 沉淀:将混凝后的水体放置在沉淀池中,利用重力使颗粒沉淀到底部。
2.4 澄清水采集:从沉淀池的上层取出澄清水,即混凝沉淀后的水体。
3. 过滤过滤是将混凝沉淀后的水体通过过滤介质,去除残存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微生物等。
常用的过滤介质包括砂滤器、活性炭滤器和微滤器等。
过滤的步骤如下:3.1 砂滤:将混凝沉淀后的水体通过砂滤器,去除较大颗粒物和胶体物质。
3.2 活性炭吸附:将经过砂滤的水体通过活性炭滤器,去除有机物和异味。
3.3 微滤:将经过活性炭滤器的水体通过微滤器,去除微生物和细菌等。
4. 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等。
消毒的步骤如下:4.1 氯消毒:在水体中投加适量的氯化物(如氯气、次氯酸钠),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4.2 紫外线消毒:将水体通过紫外线灯照射,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
饮用水处理
![饮用水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60d5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c.png)
饮用水处理
饮用水处理是指对自然水源或其他非饮用水源进行一系列
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以去除潜在的污染物和有
害物质,确保饮用水达到安全、卫生的水质标准。
饮用水处理的主要过程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
消毒和后处理等:
1. 预处理:通过筛网、沉淀池等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杂质,如泥沙、浮游生物等;
2. 混凝: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
大的絮凝物,便于后续的沉降和过滤;
3. 沉淀:经过混凝处理后,把产生的絮凝物静置一段时间,使其沉淀到底部,从而去除大部分悬浮物;
4. 过滤:通过过滤器去除较小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细菌等,常使用砂滤器、活性炭滤器等;
5. 消毒:使用化学消毒剂或物理消毒方法,如加氯、臭氧消毒等,杀灭和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6. 后处理:去除消毒副产物、调节水质,如调节pH值、添加水质稳定剂等。
此外,饮用水处理还会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其他特殊处理,如软化水、脱盐、去除药物残留等。
饮用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取决于原水的水质特点、水源的污染状况以及当地的水资源和技术条件。
整个饮用水处理过程需要在严格控制和监测下进行,确保水质安全和持续稳定。
饮用水给水处理工艺
![饮用水给水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f9014e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6.png)
饮用水给水处理工艺一、前言饮用水是人类生存必需品之一,其纯净度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
因此,对于饮用水的处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饮用水给水处理工艺。
二、原水处理1. 水源选择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源。
一般来说,地下水和表层水都可以作为原水。
但是地下水中含有较高的矿物质和溶解气体,需要经过过滤、脱硫和脱气等工艺进行处理;表层水中含有较高的悬浮物和微生物,需要进行深度过滤和消毒。
2. 絮凝将原水加入絮凝剂,通过混合、搅拌等方式使絮凝剂与原水充分接触。
这样可以使悬浮在原水中的杂质聚集成为大颗粒,便于后续的沉淀。
3. 沉淀将经过絮凝后的原水放置在沉淀池中,并保持静止状态。
这样可以使聚集成为大颗粒的杂质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层。
4. 过滤将经过沉淀的原水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残留的杂质和污泥。
常用的过滤器有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
三、中水处理1. 活性炭吸附将经过初步处理后的中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器进行处理,去除有机物和异味。
2. 深度过滤将经过活性炭吸附后的中水通过深度过滤器进行处理,去除微小颗粒和细菌等微生物。
3. 臭氧消毒将经过深度过滤后的中水通过臭氧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处理,杀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四、后期处理1. 软化将经过消毒的水进入软化设备进行处理,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硬度离子。
这样可以减少管道堵塞和设备损坏,并且提高洗涤效果。
2. 逆渗透将经过软化后的水通过逆渗透膜进行处理,去除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
这样可以使得饮用水更加纯净。
3. 加氯消毒将经过逆渗透处理后的水通过加氯消毒装置进行最后的消毒处理,确保水质安全。
五、总结以上就是饮用水给水处理工艺的详细介绍。
通过原水处理、中水处理和后期处理等多个环节,可以使得饮用水更加纯净、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a60e4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1.png)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饮用水的深度处理技术是指将原始水源经过多种处理方法后,达到消除水中有害物质、提高水质的目的。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日益严重,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以下是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1.协同处理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饮用水处理技术通常依靠单一的处理方法,如过滤、消毒等。
然而,现代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趋向于综合应用多种方法,通过相互协同作用来提高水的处理效果。
例如,结合超滤、活性炭吸附和紫外线消毒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提高水的质量。
2.检测监控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饮用水质量检测监控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新型的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检测仪器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精确地监测饮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
同时,智能化的监控设备和远程监测系统的应用,也使得水质监测和预警更加便捷和及时,从而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
3.新型材料的应用:新型材料的发展为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中,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吸附性能和高催化活性等优点,可以高效去除现有技术难以消除的水中有害物质。
此外,具有高附着力的新型膜材料也被应用于饮用水处理中,可以有效地去除微生物、重金属离子和胶体等物质。
4.绿色环保技术的推广:在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中,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绿色环保技术包括生物技术、植物提取技术等,可以代替传统的化学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处理成本。
例如,利用植物的吸附和活性炭的吸附协同作用可以达到环保高效的水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在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协同处理技术的发展、检测监控技术的应用、新型材料的应用以及绿色环保技术的推广等方面。
这些趋势的出现将进一步提高饮用水的处理效果和水质的安全性,为人们提供更加高品质的饮用水资源。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https://img.taocdn.com/s3/m/121dbc12192e45361066f56e.png)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前言本标准是对CJ94-1999 的修订,在修订中主要引用并参考了CJ/T206-2005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GB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法等国家标准。
本标准代替CJ94-1999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与CJ94-1999 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1.浑浊度有1NTU 改成0.5NTU。
2.硬度(以碳酸钙计)改为总硬度(以CaCO3 计)。
3.高锰酸钾消耗量(COD Mn,以氧计)改成耗氧量(COD Mn,以O2 计)。
4.取消总有机碳(TOC)。
5.硝酸盐(以氮计)改为“硝酸盐氨(以N 计)”。
6.取消氰化物、滴滴涕(DDT)、六六六、苯并(a)芘。
7.镉从0.010mg/L 改成0.003mg/L。
8.银,改成采用载银活性炭时测定。
9.增加亚氯酸盐、氯酸盐项目。
10.增加溴酸盐、甲醛项目。
11.将总大肠菌群与粪大肠菌群改为“每1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
12.将游离氯改为余氯,限制“≥0.05mg/L”改成“≥0.01mg/L(管网末梢水)”。
13.增加了对管网末梢水中消毒剂残余浓度的测定(如余臭氧、二氧化氯),而且推荐了关于水中溶解臭氧的检测方法。
14.取消放射性指标。
15.明确了溴酸盐和氯酸盐的测定方法。
16.本次修订,限值计量统一采用mg/L。
本标准中3 为强制性条文本标准发布之时,原CJ94-1999 引用净水水质标准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建设设计研究院、深圳市水务集团深水海纳水务有限公司,上海管道纯净水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占生、傅文华、李海波、丁新建、刘文君、鄂学礼、赵锂、罗敏、杨澎、朱跃云。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饮用净水的水质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已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自来水或水源水为原水,经在净化后可供给用户直接饮用的管道直饮水。
自来水深度处理的技术工艺
![自来水深度处理的技术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19d9d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0.png)
自来水深度处理的技术工艺自来水深度处理是指对自来水中的杂质、悬浮物、细菌等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水质的一种技术工艺。
这个过程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旨在让自来水更加清洁、安全、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的自来水深度处理技术工艺。
首先是物理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泥沙和杂质等。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沉淀、过滤和絮凝。
沉淀是指利用重力将悬浮物和颗粒沉淀到水底部,常用的设备有沉淀池和沉淀池。
过滤是将水通过过滤媒介,如石英砂、活性碳等,去除杂质和颗粒物,常用的设备有砂滤器和活性炭滤器。
絮凝是指利用化学絮凝剂将细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从而方便沉淀和过滤。
常用的絮凝剂有铝盐和聚合氯化铝。
其次是化学处理方法。
化学处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消毒、氧化和调节pH值。
消毒是指使用消毒剂,如氯气、次氯酸钠等,破坏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以使水变得安全。
氧化是指使用氧化剂,如臭氧、高锰酸钾等,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
调节pH值是为了改变水的酸碱性,常用的调节剂有碱性和酸性物质,以保持水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最后是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处理是通过利用微生物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
生物处理主要有生物滤池和生物活性炭。
生物滤池是利用生物膜和微生物在滤料表面进行附着和代谢,将水中有机物和氨氮转化为无机物,从而净化水质。
生物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去除,同时提供微生物附着的环境,加强降解效果。
综上所述,自来水深度处理技术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主要是利用沉淀、过滤和絮凝等方法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化学处理主要是通过消毒、氧化和调节pH值来去除有机物和微生物。
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来去除有机物和氨氮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自来水的水质,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用水的安全。
饮用水处理工艺流程
![饮用水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75849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2.png)
饮用水处理工艺流程1.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原水进行初步处理,以去除大部分悬浮物、悬浮胶体、泥沙、浮渣和油脂等杂质和有机物,以便后续的深度处理更加有效。
预处理的常见工艺有以下几种:-气浮法:通过向原水中注入气泡,使悬浮物质产生浮力而浮起,然后通过沉淀器将悬浮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砂滤法:将原水通过多层砂滤介质,利用砂滤料的颗粒之间的间隙来过滤悬浮物和有机物。
-水解沉淀法:向原水中添加化学药剂,使悬浮物和有机物发生凝聚,形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淀器将其沉淀下来。
2.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指对经过预处理后的水进行更为彻底的处理,以去除残留的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等,并调整水质的pH值、硬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使其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深度处理的常见工艺包括以下几种:-活性炭吸附法:将水通过活性炭床,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离子交换法:将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床,利用树脂对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和释放作用,去除水中的硬度物质和其他无机盐。
-膜分离技术:利用微孔过滤膜对水进行过滤和分离,可以去除微生物、胶体和溶解物质。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3.后处理后处理是指对经过深度处理的水进行最后的消毒和调整,以确保水中的微生物完全被消杀,并使水的味道、色度和透明度等指标达到最佳状态。
-氯消毒法:向水中添加含盐酸和次氯酸钠等化学药剂,利用次氯酸离子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消杀。
-紫外线辐射法:通过向水中引入紫外线源,利用紫外线的强烈辐射作用,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消杀。
-控制pH值和投加消毒剂:调整水的pH值,使其处于微酸性环境下,然后投加消毒剂,如次氯酸钙和二氧化氯等,以实现消毒和稳定水质。
总之,饮用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深度处理和后处理,通过不同的工艺和技术对水进行处理,去除水中的杂质、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以获得符合人体健康和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我国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我国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e48532cccbff121dd3683f2.png)
2 0 4 www.d h m . m g ce c o
第 3 卷 总第 2 期 8 1 5
我 国饮 用水 深 度 处 理 技 术 研 究综 述
王 波 宁 ( 安 县碧 清源 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净化 有 限公 司 ,广 西 桂 林 5 0) 兴 4 0 1 3
f 要】 着工 业和 城市 生活 水平 的提 高 ,饮 用水 水源遭 到 了严 重污 染 ,而 且饮 用水 水质 标 准也在 习益 严格 ,鉴于 常规 饮 用水 处理 工艺 的局 摘 随 限性 , 目前 饮用水 深 度处理 技 术得 到 了广泛 的关 注和使 用 。文章 综述 了几 种常 用 的饮 用水深 度 处理技 术 ,及多种 深 度处 理技 术 的组合 处理 工艺 , 并对 今后 饮用 水处 理工 艺 的发展趋 势 进行 了展 望 。 【 词】 用水 ;深 度处 理 ;水质 标准 关键 饮 [ 中图分 类号 ] x [ 文献 标识 ,] T A 1  ̄ - - [ 文章 编号 ]o716 (0 0 —2 00 1o .852 )30 4.3 1 1
我l q人均水资源 占仃量仅为世界人均 占有量 的四分之一 , 往 时窄 分布也很不均匀 , 尤其是随着工业 的快速发展和人 民 生活水 、的不断提高 , I c 工业废水和 生活污水 的排放量也在逐年 增 加, 而且大 的废水和污水都未经得到妥善处理就被直接排 放到附近水体 ,冈此在水资源短缺 的不利条件下 , 国还面临 我 蓿 水 源 污 染 的 严重 问题 。 …十饮 用水源污染 }益严重 , j 而我 国一些传统常规 的净水 工 艺系统并 不能 有效地 去除污染物 , 因此会导致饮用水水质不 断恶化 。饮用水 的水质直接影 响到人类 的身 心健康 , 如果水质 达标 或 良好 , 水就能正常参与人体 的一切新 陈代谢活动 , 人体 从 就会产生应有的 一切 生理 生化效应 。 反之 , 用了受污染 饮 的水 ,人体 就会 产生各种 疾病 ,世界卫 生组织就 曾发表声 明, 8 的疾病足 由饮水不洁造成的…。但是 ,目前我国有 7 0‘ O% 左右 的饮 用水源 足不能符合 国家水质标准 的 。而 另一 方面 , j 随着饮 用水 水质标准的不断提 高 , 常规饮 用水处理技术面 临着 更加严峻 的挑战 ,天此在保 护饮 用水水源 的前提 下, 【 J 应进行技 术革新 或强化处理工艺 ,对受污染的水源进行 深度处理 。
饮用水处理工艺(3篇)
![饮用水处理工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d8f91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05.png)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饮用水的安全与健康也越来越重视。
饮用水处理工艺作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其研究与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原理、流程以及常用方法。
一、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原理饮用水处理工艺的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将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至安全水平。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利用物理方法去除或降低水中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物的工艺。
主要包括沉淀、过滤、澄清、气浮等。
(1)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和胶体在水中沉降,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沉淀方法有重力沉淀、化学沉淀、气浮沉淀等。
(2)过滤:通过滤料层的孔隙,使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物被截留,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过滤方法有砂滤、活性炭滤、陶瓷滤等。
(3)澄清:利用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和过滤。
澄清方法有混凝沉淀、澄清池等。
(4)气浮:通过向水中通入空气,使悬浮物和胶体吸附在气泡上,从而实现去除。
气浮方法有溶气气浮、机械气浮等。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与水中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转变为无害或低害物质的过程。
主要包括混凝、氧化还原、消毒、软化等。
(1)混凝: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和过滤。
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等。
(2)氧化还原: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与水中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臭氧、二氧化氯等;还原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
(3)消毒:利用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臭氧、二氧化氯等。
(4)软化: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减少水垢的形成。
常用的软化方法有离子交换、石灰软化、膜分离等。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过程。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50e500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6.png)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挑水源,就像挑媳妇。
挑水可不是随便找个水源就行,得挑好的。
就像找媳妇,得找
个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的。
这样,水才能清甜可口,喝了才放心。
水里的杂质,得靠这几步来清。
想让水变清,就得靠这几步。
先加点东西让杂质聚在一起,然
后让它们沉淀下来,最后再过滤一下。
这样一来,水就清澈见底了。
活性炭,就像家里的除臭剂。
活性炭就像咱家用的除臭剂,能吸附水里的异味和有害物质。
用了它,水不仅更清,还更甜。
膜分离,就像筛子筛米。
这膜分离技术,就像咱农村用筛子筛米一样。
水里的杂质,大
的小的,都给它筛出去,只留下干净的水。
水的pH值,得刚刚好。
水的pH值,得调得刚刚好。
太酸了不行,太碱了也不行。
得像
个厨师一样,掌握好火候,才能做出美味的好水。
臭氧和活性炭,就像夫妻档。
臭氧和活性炭这俩搭配,就像夫妻档一样默契。
一个负责消毒,一个负责吸附,共同打造出一杯好水。
技术不断创新,就像咱的生活。
现在的水处理技术,真是越来越先进了。
就像咱的生活,一天
一个样,越来越好。
未来,咱的水处理技术肯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fb87f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6.png)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概述生活饮用水的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将自然水源经过一系列处理和净化步骤,以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安全饮用。
在生活饮用水处理过程中,主要包括预处理、净化和消毒三个主要步骤。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原水进行初步处理,以去除杂质、悬浮物和颜色等。
预处理的主要工艺包括:1.筛选:通过物理方式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通常使用网状过滤器或格栅过滤器进行筛选。
2.絮凝:通过加入絮凝剂,使原水中的细小颗粒结合成较大的絮凝物,以便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常用的絮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等。
3.沉淀:将絮凝后的水体静置一段时间,使较重的颗粒沉淀到底部,去除浑浊物质。
通常,使用沉淀池或沉淀池来进行沉淀。
4.过滤:将沉淀后的水体通过过滤介质进行过滤,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杂质。
过滤介质可以使用沙、石英砂、活性炭等。
净化净化是指对经过预处理的水进行深度净化,以去除溶解性物质、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净化的主要工艺包括:1.活性炭吸附:将水通过一层活性炭,去除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异味和颜色。
活性炭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方式去除杂质。
2.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去除水中的硬度物质、重金属离子以及其他溶解性物质。
3.反渗透:通过半透膜,将水压力驱动水分子通过膜孔,去除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和微生物等。
反渗透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4.臭氧氧化:利用臭氧氧化的方式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臭氧具有强氧化能力,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潜在的病原体,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1.氯消毒:通过加入氯化物或次氯酸钠等含氯化合物,使其在水中生成次氯酸,从而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氯消毒是目前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
2.紫外线消毒: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水体,通过紫外线的辐射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紫外线消毒不会产生副产物,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消毒方法。
饮用水的深度处理
![饮用水的深度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67d71fa300a6c30c229f16.png)
饮用水的深度处理
1、活性炭吸附技术
2、臭氧活性炭联用技术
3、膜分离技术
4、光氧化技术
5、吹脱技术
6、超声空化技术
光氧化技术:利用在可见光嚯紫外光照射作用下进行的复杂反应,该技术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有机物去除效率高,对水中应优先控制的又机污染物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苯及氯联苯等也能有效进行分解。
吹脱技术:吹脱技术是使水作为不连续相与空气接触,利用水中溶解化合物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的差异,将挥发性组分不断有液相扩散到气相中,打倒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目的。
但对难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效果很差,吹脱法过去主要用于出去水中溶解的CO2,H2S、NO3等气体。
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吹脱法费用较低,是采用活性炭达到同样去除效果所需运行费用的1/2~1/4,因此,美国环境保护协会(USEPA)指定其为去除挥发性有机物最可行的技术。
臭氧氧化技术
活性炭孔的分布。
深度水处理技术操作规程
![深度水处理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b1d74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2.png)
深度水处理技术操作规程深度水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化学、物理、生物等多种手段对水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对污染物的深度去除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深度水处理技术的一般操作规程,包括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应急预案等,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确保深度水处理技术的高效、稳定、安全运行。
工艺流程深度水处理技术的一般工艺流程如下:1.原水进水:将污水或自来水通过自动进水阀进入处理系统;2.滤料过滤:经过粗滤的水通过选用的过滤介质(砂、炭、树皮、陶粒等)进入深度过滤系统,去除大颗粒杂质,净化水质;3.降解处理:利用化学氧化剂、生物菌种等进行深度去除有机、无机污染物,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降解,提高水质标准;4.精密过滤:采用微孔膜分离、超滤、反渗透等技术进行水分子级别的过滤,去除色、味、臭味和有机质等,提高水质档次;5.再生处理:通过反冲洗、化学再生等手段,将滤料经过再生处理,使其恢复滤净状态;6.二次消毒:采用紫外线、臭氧、超声波等方法对水进行消毒处理,提高水质的安全性;7.出水处理:将净化好的水经过水泵增压,送入储水池或输送到水分配系统供人们使用。
设备操作深度水处理技术的设备操作流程如下:1.启动水泵:开启水泵,将原水引入深度过滤系统中;2.滤料保养:定期对滤料进行清理或更换,保证其对水的过滤效果;3.加试剂:按照设备要求,添加所需的药剂,如消毒剂、硝化剂等;4.吸附氧化:根据参数设置,对污水进行吸附氧化反应,实现有机物的降解;5.再生处理:反冲洗、化学再生处理滤器,保证其滤效,减少能源的浪费;6.监控设备:对深度过滤系统中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7.出水监测:对处理后的出水进行监测,确保出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应急预案在日常操作中,深度水处理技术设备可能会遇到各种应急情况,如污水有毒性、设备失效等,这些紧急情况需要合理的应对方案,以减少损失,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针对不同的应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处理过程的稳定安全。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530269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7.png)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性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是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将原水中的杂质、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去除或降低到安全标准以下的处理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
1. 水源筛选与调节饮用水的水源可能是地表水或地下水。
首先需要对水源进行筛选,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杂质。
然后对水源进行调节,平衡水质和水量的变化,确保后续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
2. 净水净水是饮用水处理中的关键步骤,常见的净水工艺包括混凝、絮凝、沉淀、过滤等。
混凝是将水中的胶体、悬浮物等杂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絮凝是使这些颗粒形成絮状物,沉淀是通过重力作用使絮状物沉降到底部,过滤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将水中的固体颗粒和胶体去除。
3.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工艺,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异味、余氯等物质。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分子。
4. 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一种高效的杀菌消毒方法,通过臭氧氧化和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膜,达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目的。
臭氧消毒具有快速、高效、无残留等优点。
5.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方法,通过紫外线的照射杀灭微生物。
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核酸分子,使其失去繁殖和生存的能力。
紫外线消毒没有化学残留物,对水的味道和气味无影响。
6. 反渗透反渗透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水中的溶质和溶解物质分离的工艺。
反渗透膜具有较小的孔径,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离子、微生物和有机物质。
反渗透工艺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饮用水。
7. 余氯调节余氯调节是为了保持水的余氯含量在合适的范围内,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过高或过低的余氯含量都会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调节和监测。
8. pH调节pH值是反映水中酸碱性的指标,饮用水的pH值应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pH进行调节,使其达到适宜的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水质预处理
5、生物预处理
(3)卵石填料
粒径2040mm,层厚3.4m,中试柱直径0.4m,滤速2.5m/h, 曝气量2.5∶1,由美国水环纯水务集团与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 计院浙江分院在嘉兴乍浦水厂及平湖古横桥水厂进行试验, 可将NH4+-N从10mg/L降解到0.2mg/L,去除率98%。
制氧装置多有生产,原理皆同,就是设备、零部件 的供应不如国外,在必要的气动阀、分子筛方面从 国外引进、提高质量,就能够适应臭氧生产需要。
三、深度处理
2、活性炭与生物活性炭
活性炭市场上有粉碎炭、柱状炭、压块粉碎炭, 价格不一,粉碎炭多在4500元5000元/吨,柱 状炭约为5500元/吨,压块炭在6500元/吨左右。
该研究拓宽了思路,将污水处理技术引入给水生物预处理取 得初步结果。但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滤池不设反冲系统,卵石 填料积泥后不好运行。我国曾引入前苏联的接触滤池,水由 底部进入,最终因长期运行后底部积泥而未得到推广;再有 滤速仅2.5m/h,势必池子面积庞大。
污水处理中曝气生物滤池可以将水中NH4+- N从2030mg/L 降至<1mg/L,问题在于给水处理是否要为去除NH4+- N付 那么大代价。
较多的采用弹性材料,利用混凝土骨架绑扎,价格便宜,主 要问题是填料上积的泥不能自动脱落,填料上的生物膜不易 更新。深圳水库400万m3/d生物接触氧化池就采用弹性材料。
流化填料是塑料片组成的球,比重控制在0.96-0.98在水中悬 浮滚动,采用多孔管曝气使球上下翻动处于流化状态,球上 的膜不会积累,易更新,脱落的膜随水流带出。尚有待长时 间运行的总结。目前,嘉兴地区大都采用流化填料。
粉碎炭系将煤直接粉碎、筛分、烘熔、活化。 压块炭系将煤磨成粉,加入石油基粘结剂压成 块,再粉碎后按需要425℃去除有机物,严格 控制近1000℃进行活化。压块炭吸附性能有很 大提高,密度高,耐磨,可再生56次。
三、深度处理
2、活性炭与生物活性炭
(1)炭的选择与O3-BAC 将压块炭(泰兴)与柱状炭(ZJ-15)对原水的
4、投加絮凝剂
投加絮凝剂量不多(小于1mg/L)往往能获得好的 效果,但我国仍习惯于只加一种混凝剂。
二、水质预处理
5、生物预处理
对水中氨氮的去除生物降解最有效,同时可去除一些有机物、 铁、锰,现在上海与浙江嘉兴地区已有应用。
(1)生物接触氧化 一溶般解情性况CO下DNMHn约4+-可N可去去除除5-8010%%左。右,CODMn去除不稳定,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是纲,
纲举目张
二、水质预处理
三、深度处理
四、消毒
五、结语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是纲, 纲举目张
1985年前定的国家水质标准仅规定了35项水质项目。
2006年国家颁布的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水质检测项目由35个增加到106个,同时对各项 目的限值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臭氧是强氧化剂,可以除嗅、脱色、去除有机物与 增加有机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在给水处理中得 到广泛应用。
臭氧发生装置在我国目前还正处于发展阶段,臭氧 发生器几乎被美国OZONIA与德国维得克垄断。我 国企业正在努力突破,迎头赶上,在价格上占有优 势(1kgO3/h国际上要30万元,我国<20万元),在 售后服务方面较之国外公司更有长处,可望不断提 高产品质量满足我国需求。
希望该技术能结合给水处理特点进行长时间的试验,从性价 比来论证其应用的可能性。
三、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技术常用的是臭氧-生物活性炭 (O3-BAC)。
目前在深圳、广州、上海都已实施,从其发展 趋势看,今后当水源水质超过II类时,必须采 用,才能满足水质标准中CODMn的要求。
三、深度处理
1、臭氧氧化与臭氧发生器
CODMn做吸附等温线 ,代入Freundrich公式 ,分 析可知压块炭具有吸附性能优势。
用性1.1压炭4m块 ,g/炭 进L进 水,活行 平性均O炭3C-后BOA0DC.5M试1mn验1g./3,4Lm此,g时8/个L活,月性经的炭O试成3验氧为,化生平为物均活 去除率为62.2%,不考虑运行初期炭的吸附率高的因 素,平均去除率约为55%。该试验进水水质较好,臭 氧投量稍高34mg/L,但总的吸附效果要比其他试 验30点40O%3-为BA高C。(用柱状炭)长期运行平均去除率
二、水质预处理
1、化学氧化
水质预处理常用氯氧化,当有机污染尚未得到去除 时,会产生较多的有害消毒副产物。
目用前逐采 渐用 展开KM,n对O4氧与化其有复机合物剂、(改一善种混专凝门取商得品较)好的效应 果物。,根 是据 否当 降地 低水Am质es采致用突K活M性nO,4是报否道会甚产少生,有仍害需氧作化针 对性的研究、测试。
二、水质预处理
5、生物预处理 (2)生物陶粒滤池
由于颗粒填料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生物膜量大, 除具有生物絮凝、吸附、降解作用外,又有过滤作 用,因此较其他填料去除氨氮效率较高,除生物降 解有机物,还能有效去除悬浮、胶体态的有机物, 由于反冲洗,滤料上生物膜易更新,CODMn去除约 1020%。
有了水质标准作为依据,要全面达到标准,给水工作者 就应针对水源水质情况采取切实措施满足常规各水质项 目,然后逐步检测非常规项目中各项有机污染物,因此 势必在净化过程中采用国际先进工艺与技术,改善输水 与配水管网,将合格饮用水送给用户,这将有效地推动 给水事业进步,继而推动水源保护与江、河、湖、库水 质的提高。
臭氧预氧化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又可 除嗅、脱色,去除铁、锰,但往往结合后续深度处 理臭氧-活性炭时才采用。
二、水质预处理
2、投加吸附剂粉末炭
一般只有在消除冲击性ຫໍສະໝຸດ 染时采用,因投加量需 1020mg/L,耗费较高(约需0.05元/m3左右)。
3、调节pH
由于投加酸与碱,运行成本增加,又在原水中增加 无机离子,在我国很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