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驱虫计划
猪场驱虫方案

一、引言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寄生虫感染是影响猪只健康、生长性能和养殖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猪场寄生虫病的发生与传播,保障猪只健康,提高养殖效益,特制定本猪场驱虫方案。
二、目标
1.显著降低猪场内寄生虫感染率,保障猪只生长健康。
2.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猪只生长发育。
3.合规合法地进行驱虫工作,确保猪场生产安全。
-定期对猪场环境进行消毒,降低寄生虫感染风险。
五、效果评估
1.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监测寄生虫感染情况。
2.记录猪只生长性能指标,评估驱虫效果。
3.对比驱虫前后的经济效益,评估驱虫方案的实际效果。
六、培训与监督
1.对猪场工作人员进行驱虫知识培训,提高驱虫意识和技术水平。
2.建立健全驱虫记录制度,监督驱虫工作的实施。
-伊维菌素:对多种线虫和节肢动物具有较好的驱除效果。
-阿苯达唑:广谱驱除线虫、吸虫和绦虫。
-氧阿苯达唑:驱除绦虫和囊虫,具有抗原虫作用。
2.驱虫程序
-断奶猪:断奶后1周进行首次驱虫,之后每2个月驱虫1次。
-生长育肥猪:4月龄进行首次驱虫,之后每2个月驱虫1次。
-后备母猪:配种前进行驱虫,之后每年驱虫2次。
-驱虫期间,观察猪只反应,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驱虫后,及时清理猪舍,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定期对猪场环境进行消毒,降低寄生虫感染风险。
五、效果评估
1.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观察寄生虫感染情况;
2.记录猪只生长性能,评估驱虫效果;
3.对比驱虫前后的经济效益,评估驱虫方案的合理性。
六、培训与监督
1.对猪场工作人员进行驱虫知识培训,提高驱虫意识;
2.建立驱虫记录制度,监督驱虫工作的落实;
育肥猪驱虫的正确方法

育肥猪驱虫的正确方法
育肥猪驱虫的正确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期进行驱虫:根据养猪场的情况和虫害流行程度,制定合理的驱虫计划。
一般建议每隔3-4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驱虫,可根据需要在必要时增加局部驱虫措施。
2. 使用合适的驱虫药物:根据虫害类型和养猪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吡啶酮、阿维菌素、多菌灵等,可根据药物说明书指导合理使用,并注意药物的存储和使用期限。
3. 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根据不同的驱虫药物,合理选择使用方法,如口服给药、饲料添加剂或注射等。
同时,按照药物的推荐剂量和使用方法,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配合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养猪场的卫生管理,保持猪舍和周围环境清洁,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床材,排除虫害滋生的环境。
5. 进行定期观察和检测:定期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注意观察猪只是否有皮肤瘙痒、腹胀、食欲不振等异常症状,及时发现虫害问题并采取措施。
6. 避免驱虫药物的滥用:注意合理使用驱虫药物,避免过度使用,以免导致药
物残留、病毒抗药性等问题。
合理轮换不同的驱虫药物,预防虫害产生抗药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养殖规模下的育肥猪驱虫需求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驱虫计划和措施,也可以请专业兽医进行指导。
定期驱虫

定期驱虫
与免疫注射药物保健同等重要,是提高猪群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有一措施。
猪常见的寄生虫有:
蛔虫、结带虫(食道口线虫)、鞭虫(毛首线虫)、球虫、弓形体、附红细胞体和猪疥蟎、肺丝虫、肾虫等。
寄生虫感染往往消耗饲料营养和体能,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降低(料肉比提高0.1—0.3)
驱虫时间:
1、母猪在产前1—2周驱虫,切断母猪与仔猪间寄生虫传播
2、仔猪在42——56日龄(断奶后半个月)进行第一次驱虫,隔
7——10天再投药一次。
3、中猪在4月龄驱虫一次
4、种公猪在每年2、6、10月份分别使用广谱驱虫药进行3次驱
虫。
驱虫药物:
选择高效、低毒、广谱和价格低廉的驱虫药物。
如:1%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内外驱、害获灭、螨净、结晶敌百虫等。
驱虫时应该先停喂一餐,空腹时投药,效果较好,驱虫前后腰即使打扫卫生,清理粪便,加强消毒,防止重新感染。
提高对猪驱虫效果的措施

肠梗阻和肠穿孔 , 出现相应症状 。有时蛔虫可进入 胆管 , 造成胆道蛔虫病 , 引起黄疸和腹痛。 幼虫移行 至肺 时引起蛔虫性肺炎 , 临床表现为 咳嗽 、 呼吸增 快, 体温升高 , 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 。 1 旋毛 虫病 . 2 病原为旋毛形线虫。 自然感染的病
水肿 , 母猪不发情或流产 , 甚至造成死亡 。 1 囊尾 虫病 . 4 寄生于呼吸肌 、 、 肺 喉头时, 病猪呼 吸困难 , 声音 嘶哑且吞咽 困难 ; 寄生于眼可致视力 减退 ; 寄生于大脑则有癫痫和急性脑炎症状。此外 ,
病猪在隔肌 、 心肌等 以及脑 、 肺等形成 白色半透明、
贫血。病猪小肠浆膜有灰黄色豌豆大结 其周围 声,
有充血带 、 黏膜上有棘头虫附着 , 出血性或纤维 呈
素性 炎症 。
群养猪用药 , 应先计算好用药量 , 将药研碎 , 均 匀拌人饲料 中。驱虫期一般为 6 , d 要在 固定地点饲
喂, 以便对场地进行清理和消毒 。
1 疥螨病 猪眼周 、 . 7 颊部 、 耳根 、 背部 、 体侧 、 股侧 都可感染。感染处剧痒 , 病猪到处摩擦或 以肢蹄搔
猪 一 般无 明显症 状 , 重感 染 者 可 出现 肠炎 、 泻 、 严 腹
体痒 、 食欲降低 、 消瘦等症状 , 但极少死亡。
1 姜片吸虫痛 . 3
南方喂水 生饲料 的地方发病较
多, 危害严重。症状主要是食欲不振 , 生长发育缓
慢 , 毛粗 乱 无 光 , 渐 消瘦 。严 重 时可 引 起肠 炎 、 被 逐
2 搞好卫生消毒 工作 猪舍 的卫生对 提高驱虫 . 4
效果至关重要。不少养猪户给猪驱虫后 , 往往忽视
猪预防保健方案

吃奶仔猪最容易发生的疾病有: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引起),关节肿大、跛脚(链球菌、副嗜血杆菌为主),渗出性皮炎(葡萄球菌),腹泻、发烧(附红细胞体、感冒为主),以上疾病的发生,重者可引起仔猪死亡,轻者影响仔猪生长发育或者变成僵猪。
针对乳猪的发病特点,大北农的药物保健专家经过五年的反复实践使用证明,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案,现介绍让你知道使用,匡助您轻松的养好乳猪基础关。
方案如下:1天、3 天、7 天:初生1 天乳猪灌服开口药新宝康1 ml/头,3 天、7 天,灌服10%呼诺玢口服液1ml/头(与三针保健同时使用);2-3 天:铁糖1.5 ml/天(肌注);3 天、7 天、断奶前1 天(三针保健):大北农黄金搭档产品,德利先+泰诺康(按1 :1 量混合使用),分别肌注1 ml 、1.5ml 、2 ml/头。
备注:两个关键点1、做好生物安全措施,产房产前需要清洗干净,并用1:200 倍的农喜福彻底消毒和杀灭病原体。
2、做好乳猪的保温工作,按乳猪的温度需要原则提供合理的保温,这点及关重要。
断奶小猪因断奶后的多种应激 (如母仔分开、营养变化、气候、环境变化、转栏、运输、免疫和发病打针等应激)和母源抗体逐步降低的原因,往往诱发各种常见疾病的发生,如由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引起的拉稀、腹泻、水肿病、副伤寒等,由猪副嗜血杆菌、支原体、链球菌、巴氏杆菌、放线杆菌等引起的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生,由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黏膜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肠道性疾病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
针对断奶小猪因以上原因导致发病率高,且病情非常的复杂化,普通都比较难管理的特点,大北农的药物保健专家经过五年的反复实践使用证明,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案,现介绍让你知道使用,匡助您轻松养好断奶小猪的最关键的一关 (这关对断奶小猪和以后阶段的疾病控制特别重要)。
方案如下:断奶至断奶10 天:每1000 斤料添加温和丰利1000 克+速补康800 克,连续饲喂。
集约化猪场的兽医管理体系

集约化猪场的兽医管理体系猪场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育种、兽医、营养及繁殖四方面。
育种管理是核心,兽医管理是根本保障,同时,防疫是直接关系猪场存亡的生命关。
猪场的兽医管理,主要通过为各阶段猪群提供恰当的防疫保健措施,达到有效预防、控制并逐步净化猪群疾病,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保证正常生产的目的。
主要包括防疫及疾病监控两方面工作,在生产上包括下列内容:一、疫苗免疫计划:《免疫程序》(一)、通过免疫预防影响生产的传染病(如猪瘟、口蹄疫)。
二、用药计划《饲料药物管理添加方案》、《常见疾病的用药规范》1、根据疾病常发期、制订药物预防计划,切断疾病循环,如仔猪得米先“三针”保健计划母猪产前后、13周龄及17周龄生长猪投喂加药饲料预防呼吸道疾病。
2、对食欲减退而口渴者给予药物饮水,如断奶猪断奶当天开始连续5天给支原净100PPM饮水预防呼吸道疾病。
3、对患猪只个体注射治疗,以控制疾病传播,三、卫生--消毒--生物安全措施:如多点饲料、全进出制、早期断奶等技术。
四、驱除内外寄生虫计划:《驱虫方案》内寄生虫:蛔虫、结节、绦虫、鞭虫、肾虫等。
外寄生虫|疥螨、蠕虫等五、疾病传播媒介的控制:《灭蝇灭鼠制度》六、新进后备种猪的管理:调入种猪群前必须观察检查无传染性疾病,做好免疫注射及驱虫工作,这是保证基础种猪群甚至整个猪健康的关键。
在实际生产中、兽医管理作为生产管理的一个组成成分,必须分清管理者的职责,实行层次管理。
兽医管理工作可分为兽医技术管理及现场兽医管理。
(一)兽医技术管理:针对生产上猪群健康状,,专业探索制订有效技术措施指导现场生产。
其人员配备工作责任如下:兽医主管:对生产技术部经理负责,统管全面兽医技术工作,掌握猪群健康动态,及时制定有关措施保障正常生产。
兽医专员:对兽医主管负责,深入生产现场,指导、监督、落实有关兽医技术措施,检查防疫漏洞,并定期或不定期向兽医主管汇报猪群健康状况。
解剖员、实验员:对兽医主管负责,主要工作为日常解剖与实验室工作。
猪各种线虫病的防治

猪各种线虫病的防治1.猪蛔虫病⑴治疗。
可使用下列药物驱虫,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①甲苯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②氟苯咪唑。
每千克体重3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③左咪唑。
每千克体重1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④噻嘧啶。
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⑤丙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⑥阿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⑦伊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⑧多拉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⑵预防①定期驱虫。
在规模化猪场,首先要对全群猪驱虫;以后公猪每年驱虫2次;母猪产前1~2周驱虫1次;仔猪转入新圈时驱虫1次;新引进的猪需驱虫后再和其它猪并群。
产房和猪舍在进猪前应彻底清洗和消毒。
母猪转入产房前要用肥皂清洗全身。
在散养的育肥猪场,对断奶仔猪进行第一次驱虫,4~6周后再驱一次虫。
在广大农村散养的猪群,建议在3月龄和5月龄各驱虫一次。
驱虫时应首选阿维菌素类药物。
②保持猪舍、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③猪粪和垫草应在固定地点堆集发酵,利用发酵的温度杀灭虫卵。
已有报道猪蛔虫幼虫可引起人的内脏幼虫移行症,因此杀灭虫卵对公共卫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2.类圆线虫病⑴治疗可用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30毫克,一次口服。
也可使用噻苯唑(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一次口服),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40毫克,一次口服),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一次皮下注射或口服)驱虫。
⑵预防由于虫卵及幼虫对干燥的抵抗力很低,经常保持圈舍干燥是非常重要的。
清除猪粪,并进行堆集发酵。
此外,应定期对猪群进行预防性驱虫。
3.猪后圆线虫病⑴治疗①丙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入饲料喂服。
②左咪唑。
每千克体重8~15毫克,混入饲料喂服。
③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④多拉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⑤氰乙酰肼。
故好猪场驱虫工作的措施

仔猪在 4 2 ~ 5 6日龄时进行第 1 次驱虫 , 可连用 5 — 7 d 。由 于疥螨从虫卵到幼虫 的发育时间约为 1 2 d , 用药后可将成虫 、 幼虫 和若虫杀死 , 但 虫卯没死 , 药效 过后虫卵孵化 出 的幼虫
发育成若虫或成虫 , 就会造成再次感染 。因此应在第 1 次用
3 合理的驱虫方法
喂驱 虫药前应先停 喂 1 餐, 使拌有药物 的饲料 能让猪次
全部 吃完 , 以节省药物 和提高疗效 。 对2 0日龄以下 的猪最好
规模 化猪 场的寄生虫病 控制应以母猪为重点 , 这样可有 效减少猪场寄生虫 的传染源 , 控制猪场寄生虫的感染率 。 应该说 , 驱虫是提 高猪群生 长速 度和饲料 报酬率 的重要 措施 。因此 , 在实 际生产 中我们要采取 正确 的驱虫方法 , 只有 这样才能获得较好 的驱虫效果。 1 合理选用驱虫药 目前 ,对猪场危害较大 的寄生虫 主要有疥螨 、鞭虫 、 蛔 虫、 圆线虫 、 蚤、 蚊、 蝇等 。猪 场驱 虫药使用 原则是选好时间 , 全群覆盖驱虫 , 经常阶段性 、 预防性用 药 , 防止再感染 。同时
药驱虫 。 该模式 在较 大的规模猪场使用较多 , 占6 5 %左右 。 该
驱虫模式操作简便 , 易于实施 。但是 , 2次驱虫的时间间隔太 长, 连生活周期长达 2 . 5 ~ 3 . 0个月的蛔虫 , 在 理论 上也能完成 2 个时代 的繁殖 , 难于避免重复感染 。 阶段性驱虫模式 。 指在猪的某个特定阶段进行定期用药 驱虫。种母猪产前 1 5 d左右驱虫 1 次 ,保育仔猪 阶段驱 虫 1 次, 后备种 猪转入种猪舍 前 1 5 d左右 驱虫 1 次, 种公 猪每年 驱虫 2  ̄ 3次 。 该方案不 能彻底净化猪场各阶段猪群的寄生虫 感染 , 种猪仍然存在 一定 程度 的寄生虫感染 。而且阶段性驱
猪鞭虫病的防治

养殖与饲料2023年第7期猪鞭虫病又称猪毛首线虫病,猪盲肠为该寄生虫主要寄生部位,该寄生虫极易感染仔猪。
该病呈广泛性分布,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发生,且任何季节均可发生该病,尤其夏季发病率最高[1]。
通常恶劣的猪群饲养环境和卫生条件容易引发该病,损伤肠道的同时也增加了病毒或细菌侵袭的风险,患病猪饲料转化率下降,严重损害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1病原简介猪鞭虫为鞭尾目、鞭虫科、鞭虫属,由于虫体外观形似1条鞭子,故有鞭虫之称。
鞭虫也称毛首线虫,主要寄生于动物和人体肠道内。
鞭虫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临床上鞭虫最易感染的动物为猪、山羊和绵羊,可造成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对幼畜,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猪鞭虫虫体呈乳白色,雄虫和雌虫长度分别为20~50、39~53mm,整个虫体可分为前后2段,其中细长食管和食道位于前段,后段体部较粗,生殖器官和肠道则位于后段内,前段长度约为后段的2倍。
猪鞭虫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其生活史仅分为虫卵阶段、幼虫阶段及成虫阶段。
猪鞭虫成虫常寄生于猪盲肠部位,随着病程发展,虫体数量增多后,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端均能发现此虫寄生。
猪鞭虫的雌虫在盲肠内产卵,每天可产5000~20000个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凭借较厚的卵壳可在土壤中生存5年之久,并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20d左右发育成感染性虫卵,猪吞食感染性虫卵后,幼虫在小肠内逸出后进入盲肠,约40d即可发育为成虫[2]。
2流行特点猪鞭虫又被称为土源性蠕虫,其虫卵可在土壤中生存5年之久[3],仔猪为其主要感染对象,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经常在4月龄左右的仔猪粪便中检测到较多数量的虫卵,且其病死率较高,仔猪通过采食和饮水而被感染。
猪鞭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多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4],在我国也广泛分布,若养猪场环境卫生良好,一般猪在放养过程中可意外感染该病,该寄生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染,且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尤其以夏季感染率最高,因为在温暖、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猪鞭虫虫卵可以迅速发育,猪鞭虫病的防治郭士建山东省费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费县273400摘要猪鞭虫病是一种由毛首线虫寄生在猪的结肠和盲肠而引起的猪肠道内寄生虫病,该病的临床发病特征主要为引起猪顽固性下痢、消瘦贫血及生长发育迟缓。
一套完整的猪场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

一、常见猪病的推荐免疫程序(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日龄:猪瘟常发猪场,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2、3日龄:鼻内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3、7-15日龄:肌肉注射气喘病灭活菌苗、兰耳病弱毒苗;4、20日龄: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5、25-30日龄: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6、3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7、30日龄:肌肉注射仔猪水肿病菌苗;8、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9、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二倍量肌注。
10、生长育肥期肌注两次口蹄疫疫苗。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1.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疫苗;2.配种前20-30天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3.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口蹄疫、兰耳病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1.空怀期: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2.初产猪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以后可不注;3.头三年,每年3-4 月份肌注一次乙脑苗,三年后可不注;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10.产前16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1、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2、每年3-4月份肌肉注射1次乙脑苗;3、每年肌肉注射2次气喘病灭活菌苗;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五)其它疾病的防疫1.口蹄疫:(1)常发区:a. 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一次;b. 高效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
猪一般什么时候吃打虫药--好?猪驱虫的准确时间和正确方法?

猪一般什么时候吃打虫药好?猪驱虫的准确时间和正确方法?猪寄生虫病是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而且猪感染寄生虫的机率很大,其感染后产生的危害都是隐蔽性的,所以,给猪定期驱虫就十分重要,那么猪一般什么时候吃打虫药好?猪驱虫的准确时间和正确方法?猪寄生虫病是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而且猪感染寄生虫的机率很大,其感染后产生的危害都是隐蔽性的,所以,给猪定期驱虫就十分重要,那么猪一般什么时候吃打虫药好?猪驱虫的准确时间和正确方法?猪驱虫药要喂几天为好猪驱虫药一般喂5-7天为宜,驱虫药要选择用广谱、高效、安全的驱虫药物,目前常用驱虫药的种类主要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苯达唑及芬苯达唑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则对线虫、吸虫、鞭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等有较好的驱杀作用。
养猪多久驱一次虫?猪的寄生虫病的发病率特别高,尤其生长猪,除影响猪的生长速度,并是很多疾病,如猪的乙型脑炎的重要传播者,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所以给猪驱虫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其特性,应定期驱虫。
1、种公猪在每年2、6、10月分别使用广谱驱虫剂进行驱虫。
2、引进种猪时及后备猪合群前应进行驱虫。
3、仔猪在42~56日龄时进行次驱虫,间隔7~10天,再驱虫1次,早期驱虫可以明显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率。
4、新购仔猪:在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5、生长育肥猪:在保育结束转育肥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6、母猪配种前25天左右驱虫一次,配种前15天再驱虫一次。
7、怀孕母猪不能驱虫,如果寄生虫严重的话,可以在分娩前一个月驱虫一次,用量为正常量的2/3。
注意:猪只出售前一个月不再驱虫。
猪驱虫的准确时间和正确方法1、准确时间(1)仔猪45日龄时进行驱虫,以免寄生虫感染。
(2)母猪配种前25天左右进行一次驱虫,配种前15天再驱虫一次。
(3)怀孕母猪不用驱虫,若寄生虫较严重,可在分娩前30天左右驱虫一次,注意用量要为正常量的三分之二。
猪场不同阶段猪保健用药方案

欢迎阅读猪场不同样样阶段猪保健用药方案猪病防治应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控制猪病的三要素包括:免疫注射、药物保健、生物安全,其中药物保健是特别重要的环节,也最简单被忽视。
目前,我国现代集约化猪场宽泛建议采用重点阶段及脉冲式给药的预防保健用药方案,实现治疗兽医向保健兽医的转变。
为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及经济效益,指导猪场在生猪生产的各个阶段合理用药,我们在“规模化养殖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的研究中,对猪场的保健用药进行了一些研究,并获取了较好的奏效。
现将其相关内容进行总结,以与同行商议。
1 用药方案(所有方案均为每1kg 饮水或饲料增加药物量)1.1 以减少应激,除去猪体内毒素,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为主的用药方案电解多维 150mg+阿莫西林 200mg(饮水)1.1.210%黄芪多糖维生素 C粉 500mg拌料1.1.310%黄芪多糖维生素 C粉 500mg+10%阿奇霉素 180~360mg多效氟苯黄芪预混剂(主要由氟苯尼考、黄芪多糖、TMP等) 500mg金泰妙(主要成分为泰妙菌素和金霉素,每kg 含量分别为 0.033kg 和0.1kg )500~1000mg、亚硒酸钠—VE500~1000mg1.1.6 金泰妙 500mg+VC200mg1.2 预防细菌或病毒性疾病的出现,对猪场常有病净化为主的用药方案1.2.1 强力霉素 500mg+甲氧苄氨嘧啶( TMP)120mg1.2.2 强力霉素 500mg+阿散酸 120mg+TMP120mg(或磺胺二甲氧嘧啶150mg+TMP30mg)1.2.3 呼原净( 25%替米考星) 250mg+金霉素 300mg(或土霉素 1000mg,或强力霉素 100mg)1.2.410%氟苯尼考 500~1000mg+阿莫西林 200mg(或磺胺二甲氧嘧啶150mg+TMP30mg)1.2.510%氟苯尼考 1000mg+磺胺二甲氧嘧啶500mg+小苏打 1000mg+维生素C200mg。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总则

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总则(草案)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其对猪场整体的生物安全防控原则是:积极、科学、适用的以预防为主;及时、准确、细致的以诊治为辅。
一套完备而科学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应包括以下七方面:大环境的生物安全防疫措施、检疫与隔离、猪场的清洁与消毒、猪只的免疫计划、猪只的驱虫计划、猪只的疾病诊治、猪只的营养与管理。
一、大环境的生物安全防疫措施1、猪场的选址与科学布局:猪场的选址应避开居民区和交通主干道,但交通应便利,地势高燥且水源方便的地方,其三公里内应无散养户。
养殖场建筑设施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分区布置,各功能区之间界限分明,联系方便。
厂区内空地应保有100%植被覆盖,不得有裸露的土地。
场区内的道路应划分出净道和污道,并严格坚持实施。
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主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场区主风向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
管理区内包括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饲料车间、肥料车间);生产区内为商品猪养殖舍;隔离区包括兽医室和隔离舍。
为便于防疫和安全生产,根据当地全年主风向和场地地势,依次合理布局各区域。
2、猪场基本防疫设备设置:猪场的外围最好建有活水生物防卫水沟,以防止外界动物的侵入。
四周建有密闭围墙,入场口建有淋浴室、更衣室和紫外光消毒室以及洗手台,场内建有转猪通道、上猪台、隔离舍、待售舍、饲料库房、入口汽车消毒池等。
3、人员车辆控制:养殖场区内应按照其防疫功能区的划分严格控制各区域的人员,严禁串场串区域。
场区工作人员应严格自觉的遵守猪场防疫制度(如不得随地吐痰大小便,不得饲养宠物,不得在场区开小灶)。
其外来参观人员应杜绝进入生产区。
因工作需要需进场的应严格经过消毒程序后方可进入。
场区大门及其各出入口都得设有消毒池,并每两周更换一次消毒液。
大门要设有长为机动车辆车轮周长一周半长的消毒池并结合喷雾消毒设施,进、出车辆必须严格仔细消毒。
停车场地应保持清洁,每两周清洗消毒一次。
养猪场疫病防治技术措施

03
对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制作有机肥料、生
物燃料等。
06
疫病应急处理技术措施
疫情报告与处置流程设计
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疑似疫情,养猪场应立即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 告,提供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猪只数量、症状等信息。
初步诊断
养猪场应配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初步诊断,确定疫情类型 ,为后续处置提供依据。
生物安全措施
强化猪场管理
加强猪场管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增强猪群的抵抗力。同时,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猪场, 以减少病原体的传入和传播。
实施消毒措施
定期对猪场进行消毒,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降低猪群感染 风险。同时,对猪群进行定期驱虫和灭鼠,以减少寄生虫和 老鼠等传播媒介对疫病的影响。
处置流程
根据疫情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置流程,包括隔离、治疗、 扑杀、消毒等措施。
紧急隔离与治疗措施实施方案
紧急隔离
对发病猪只和疑似感染的猪只进行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治疗措施
对发病猪只进行治疗,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药物使用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和浪费,同时注意药物残留问题。
疫区封锁与解除封锁标准
推动畜牧业科技进步
技术措施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可以推动畜牧业的科技进步 。通过研究和推广新的疫病防治技术,可以提高养殖业的 整体水平,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02
猪场选址与布局
选址要求
01
02
03
远离居民区
养猪场应远离居民区,以 减少疫病传播风险。
良好的自然环境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空气清新、无污染的地 方建场。
养殖场的驱虫计划和虫害防控措施

养殖场的驱虫计划和虫害防控措施养殖场是养殖动物的场所,为了保持养殖场的卫生和动物的健康,驱虫计划和虫害防控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场驱虫计划和虫害防控措施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驱虫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驱虫计划的制定:养殖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驱虫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对虫害种类的分析和评估,确定虫害的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 驱虫计划的执行:养殖场需要按照驱虫计划的要求,进行定期的虫害防治工作。
这包括定期巡查和清理养殖环境,合理使用杀虫剂,及时处理虫害的发生。
2. 养殖环境的改进- 卫生环境的清理:养殖场应该定期进行清理,确保动物饲养环境的清洁。
包括清理粪便、清理废弃物、及时清理垃圾等。
- 消毒措施的加强:养殖场还应该加强对环境的消毒工作。
包括定期对养殖区域进行消毒,对动物的饮用水、饲料等进行消毒处理。
3. 合理使用杀虫剂- 杀虫剂的选择:养殖场在使用杀虫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杀虫剂。
首先要了解不同杀虫剂对不同虫害的防治效果,选择适合的杀虫剂。
其次要注意杀虫剂的毒性,选择对人和动物的安全性较高的杀虫剂。
- 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杀虫剂时,应根据杀虫剂的使用说明,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按照指定比例稀释杀虫剂、正确喷洒杀虫剂等,确保杀虫剂能够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4. 建立养殖管理制度- 预防为主: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通过加强预防工作,降低虫害的发生几率。
比如,加强动物的营养和健康管理,提高动物的抵抗力,预防虫害的发生。
- 监测和报告:建立完善的养殖场管理制度,包括虫害监测和报告制度。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虫害的发生,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结起来,养殖场的驱虫计划和虫害防控措施是保持养殖场卫生和动物健康的重要手段。
养殖场需要制定合理的驱虫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驱虫工作。
同时,改善养殖环境,合理使用杀虫剂,建立养殖管理制度也是重要的虫害防控措施。
猪场驱虫计划

猪场驱虫计划
一:通灭驱虫计划
1、全群控制计划
除初生10日龄内仔猪外,全场所有猪只统统按照33公斤体重1毫升剂量注射一次;每年2次;同时清扫地面,并用敌百虫溶液喷洒地面;
2、种猪控制计划
后备母猪与公猪每年2-3次用通灭注射驱虫,每次6-8ml;母猪产前10-14天肌注6-7ml通灭,同时结合地面喷洒敌百虫溶液;
3、自繁场控制计划
后备母猪与公猪每年2-3次用通灭注射驱虫,每次6-8ml;母猪产前10-14天肌注6-7ml通灭;保育结束时每头猪1ml通灭肌注;同时结合地面喷洒敌百虫溶液;
二:芬必达+伊维菌素驱虫计划
1、寄生虫困扰场:400g芬必达+200g伊维菌素/吨全价饲料,每两个月饲喂
10天;即每年6次驱虫;
2、正常驱虫计划:400g芬必达+200g伊维菌素/吨全价饲料,每三个月饲喂
10天;即每年4次驱虫;
3、新引猪驱虫:新猪进入隔离栏后,400g芬必达+200g伊维菌素/吨全价饲
料连续10天饲喂;以后按照正常程序走;
三:“通灭”与“芬必达+伊维菌素”组合使用计划
1、种公猪与产前2周母猪使用通灭肌肉注射,其他按照“芬必达+伊维菌素”
程序进行
2、新引猪转入猪群前3周用通灭肌肉注射驱虫,其他按照“芬必达+伊维菌素”
程序进行;
3、种猪出售前2-3周用通灭肌肉注射驱虫,其他按“芬必达+伊维菌素”程序
进行;
*通灭:多拉菌素注射液;50ml/瓶、200mk/瓶;美国辉瑞公司
*芬必达:5%芬苯达唑预混剂;20kg/箱;重庆桑和药业
*伊维菌素:1%伊维菌素预混剂;1kg/袋;国产/进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通灭驱虫计划
1、全群控制计划
除初生10日龄内仔猪外,全场所有猪只统统按照33公斤体重1毫升剂量注射一次;每年2次;同时清扫地面,并用敌百虫溶液喷洒地面;
2、种猪控制计划
后备母猪与公猪每年2-3次用通灭注射驱虫,每次6-8ml;母猪产前10-14天肌注6-7ml通灭,同时结合地面喷洒敌百虫溶液;
3、自繁场控制计划
后备母猪与公猪每年2-3次用通灭注射驱虫,每次6-8ml;母猪产前10-14天肌注6-7ml通灭;保育结束时每头猪1ml通灭肌注;同时结合地面喷洒敌百虫溶液;
二:芬必达+伊维菌素驱虫计划
1、寄生虫困扰场:400g芬必达+200g伊维菌素/吨全价饲料,每两个月饲喂
10天;即每年6次驱虫;
2、正常驱虫计划:400g芬必达+200g伊维菌素/吨全价饲料,每三个月饲喂
10天;即每年4次驱虫;
3、新引猪驱虫:新猪进入隔离栏后,400g芬必达+200g伊维菌素/吨全价饲
料连续10天饲喂;以后按照正常程序走;
三:“通灭”与“芬必达+伊维菌素”组合使用计划
1、种公猪与产前2周母猪使用通灭肌肉注射,其他按照“芬必达+伊维菌素”
程序进行
2、新引猪转入猪群前3周用通灭肌肉注射驱虫,其他按照“芬必达+伊维菌素”
程序进行;
3、种猪出售前2-3周用通灭肌肉注射驱虫,其他按“芬必达+伊维菌素”程序
进行;
*通灭:多拉菌素注射液;50ml/瓶、200mk/瓶;美国辉瑞公司
*芬必达:5%芬苯达唑预混剂;20kg/箱;重庆桑和药业
*伊维菌素:1%伊维菌素预混剂;1kg/袋;国产/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