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设计原则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机械结构设计是机械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设计出稳定、耐用、安全的机械结构。
本文将介绍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每一原则进行详细阐述。
一、强度原则机械结构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证结构的强度。
机械结构需能承受设计条件下的载荷和应力,确保其在运行和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断裂或变形。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材料的强度特性和工作条件合理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截面尺寸,以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
二、刚度原则刚度是指机械结构对外载荷作出响应的能力。
良好的刚度可以保证机械结构在工作时保持稳定的形状和位置,避免产生过大的变形。
在机械结构的设计中,应根据工作条件和要求确定适当的刚度,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三、轻量化原则轻量化是指在保证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机械结构的重量。
轻量化设计可以降低机械结构的惯性和运动阻力,提高传动效率和节能性。
在进行轻量化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强度和刚度,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优化的截面尺寸。
四、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机械结构设计的核心要求之一。
机械结构在工作时必须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因素,如避免尖锐边角、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合理安排操作位置等,以保证机械结构的安全性。
五、可靠性原则可靠性是指机械结构在设计寿命内能够稳定运行的能力。
机械结构的可靠性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寿命特性、载荷的变化和超负荷情况下的应变能力等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机械结构的可靠性。
六、简化性原则简化性是指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尽量减少部件的数量和复杂度,以降低制造成本和维护难度。
简化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和维修频率。
在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考虑结构的复杂度和组装方式,简化结构形式,提高设计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机械设计基础掌握机械设计的标准和规范
机械设计基础掌握机械设计的标准和规范机械设计基础:掌握机械设计的标准和规范机械设计是一门专业领域,涉及到设计、制造和维护机械部件和系统的技术与原则。
在进行机械设计时,了解和遵守机械设计的标准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的机械部件和系统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机械设计标准和规范。
一、设计规范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机械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
例如,GB(国标)系列标准包括了机械设计的各个方面,如标准尺寸、公差、材料选用等。
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查阅并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
2.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规范,特别是涉及到特殊需求和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
例如,ISO(国际标准组织)和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发布了许多广泛应用的机械设计标准和规范。
设计师需要根据所涉及的行业和机械设备选择相应的行业标准。
3. 设计手册和参考书设计手册和参考书是机械设计师的宝贵资源。
这些书籍包含了许多设计规范和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解决各种设计问题。
设计师需要善于使用这些参考书,并根据实际需求做出正确的设计决策。
二、尺寸与公差1. 尺寸界定在机械设计中,尺寸界定是指对所设计的零件进行尺寸规定和界定。
通常使用基本尺寸和公差来表示。
基本尺寸是零件最大和最小尺寸,公差表示了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
在进行尺寸界定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
2. 公差分配公差分配是指将总公差按照设计要求分配到各个加工尺寸上的过程。
公差分配的目的是确保设计的零件能够满足功能和装配要求。
在进行公差分配时,应根据功能要求和装配要求合理分配公差,以确保零件之间的配合能够良好。
三、材料选用在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用对于设计的成功至关重要。
合适的材料应具备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耐磨性、温度稳定性等特性。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到设计的特定要求和环境条件,同时还需要查阅相关的材料手册和数据库,以获取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参数。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机械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规范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机械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规范机械设计在工程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稳定且高效的机械设计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进行机械设计时,我们需要遵守一些设计原则和规范,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
1. 设计原则机械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它们对于保证设计的高效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机械设计原则。
1.1 功能性原则机械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产品的功能要求并确保设计的每个部分都能够实现这些功能。
例如,如果设计一个输送带机械装置,就需要确保它能够稳定地输送物体,而不会出现堵塞或卡住的情况。
1.2 安全原则安全性是机械设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员的安全,以及防止可能的事故和损害。
设计中需要将安全措施考虑在内,确保设备在正常操作期间不会对人员造成任何伤害。
1.3 可靠性原则可靠性与机械设备的工作能力和寿命密切相关。
设计师需要确保设备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正常使用,并且能够经受住各种应力和环境的考验。
适用的材料的选择和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1.4 简化原则简化是机械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
一个简化的设计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并提高设备的易用性。
设计中需要删除不必要的零件和功能,使得整个设备更加紧凑和高效。
2. 设计规范设计规范是机械设计中必须遵守的标准和规程。
它们确保设计的合法合规,并保证设计的质量和性能。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机械设计规范。
2.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制定机械设计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在进行机械设计时,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标准,例如材料的选择、设备的尺寸和工作参数等。
这些规范确保了设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2.2 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许多机械设计的标准。
这些标准覆盖了各个方面的机械设计,包括尺寸、材料、工作原理等。
遵循ISO标准可以提高设计的全球竞争力和互操作性。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人机交互优化
通过改进人机交互方式,提高机械操作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未来机械设计的创新点与突破
• 跨领域融合:将不同领域的技术和理念融 入机械设计,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 的产品。
未来机械设计的创新点与突破
新材料应用
探索和应用新型材料,提高机械 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先进制造技术
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如精密加工、 超精密加工等,提高机械制造的精 度和效率。
绿色设计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耗 和环境污染。
机械设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集成化设计
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设计和优化。
个性化设计
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设计方案。
02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机械零件的分类与功能
传动零件
包括齿轮、带轮、链轮 等,用于传递动力和扭
矩。
轴系零件
连接零件
密封零件
机械制造工艺的优化与改进
工艺优化
通过对现有工艺的改进和优化,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本。
新技术应用
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等,推动机械制造工艺的 创新和发展。
智能化制造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 术,实现机械制造工艺的智能化 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果
完成齿轮减速器的三维模型设 计、二维工程图绘制及装配图
等。
案例二:轴承座的设计
设计背景
轴承座是支撑轴承并传递载荷的重要部件,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设计步骤
确定轴承类型、选择轴承座结构形式、计算 轴承座尺寸、校核轴承座强度等。
设计目标
实现支撑轴承、传递载荷、保证轴的旋转精 度等功能。
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参数和选型依据;(3)熟悉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4)能够运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模拟实验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机械设计概述1. 机械设计的意义和任务2. 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3. 机械设计师的要求和素质第2课时: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1. 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2. 机械零件的选材和加工3.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和校核第3课时: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1. 机械系统的自由度和平衡条件2. 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分析3.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第4课时:机械系统的动力分析1. 机械系统的动力源和动力传递2. 机械系统的负载分析和计算3. 机械系统的动力性能优化第5课时:机械设计实例分析1. 机械设计案例介绍2. 机械设计案例分析3. 机械设计案例总结和启示三、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 辅助材料:PPT课件、教学图样、设计软件教程3. 实验设备:机械设计实验台、测量工具、模拟实验器材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产品,引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 讲解:结合PPT课件和教材,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3. 案例分析:分析机械设计实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或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一.概论:1.机械设计课程主要讨论设计和计算的理论和方法。
2.机械零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强度:零件抵抗力的能力。
2、结构组成和自由度:1所谓的机架是指。
2.机构是机器中的单元体;构件是;零件组成。
3.两构件组成运动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两构件。
4.组成转动副的两个运动副元素的基本特征是。
5.由两个部件的表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对称为引入约束的运动对,由导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对称为引入约束的运动对。
6.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是机构具有的条件。
7.与机构运动相关的尺寸元素必须反映在机构的运动图上。
因此,应正确标记移动副、移动副和高副。
3、连杆结构:1.铰链四杆机构若则可能存在曲柄。
其中若最短杆是,则为;若最短杆是,则为;若最短杆是机架,则为;若则不存在曲柄(任何情况下均为双摇杆机构)。
2.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是机构。
3.为保证连杆机构良好的传力性能,当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最小传动角应为4个传动角。
5.平面连杆机构中,从动件压力角α与机构传动角γ之间的关系是.6.曲柄摇杆机构中,必然出现死点位置的原动件是。
7.曲柄摇杆机构共有个瞬心。
8.当连杆没有急回运动特性时,行程速比系数。
9.以曲柄为主动件色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中,可能出现最小传动角的位置分别是,而导杆机构始终是90°。
四.凸轮机构:1.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指2.凸轮机构中,若增大基圆半径rb,,则压力角作如下变化:3.使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减小的有效方法是。
4.凸轮机构刚性冲击的原因是:。
灵活影响的原因是。
5.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可以使凸轮机构产生刚性冲击(硬冲击),而规律可以使凸轮机构产生刚性冲击。
6.按滚子对心移动从动件设计制造的盘形凸轮廓线若将滚子直径rk改小则滚子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rb变大α变大)。
五.齿轮机构:1.渐开线标准直齿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连动传动条件是。
3.齿轮机构的基本参数中,与重合度无关的参数是。
机械设计基础安全和人机工程学原则
机械设计基础安全和人机工程学原则机械设计是现代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用户的安全性,机械设计师需要遵循一系列安全和人机工程学原则。
本文将重点探讨机械设计基础安全和人机工程学原则的应用。
一、机械设计基础安全原则1. 材料选择:在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合适的材料能够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设计师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因素,并根据具体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
2. 结构设计:优化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合理的结构可以均衡分配载荷,减少材料的应力集中,降低零部件的失效风险。
机械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并采用适当的强度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进行验证。
3. 安全附件:附件的选择和安装对于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安全至关重要。
例如,安全开关、限位器和保护罩等附件能够有效防止人员误操作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设备的特性和使用场景,选择适当的附件来提高安全性。
4. 故障诊断与维护: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可能遇到各种故障,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快速诊断故障和维护设备。
合理的故障诊断系统和便捷的维护方式可以降低故障处理时间,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人机工程学原则1. 人体工学:人体工学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研究人体生理和心理特性,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产品。
机械设计师需要考虑人体的生理特征,例如人的身高、体重、手的操作力等,来设计出更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机械产品。
2. 操作界面设计:机械产品的操作界面设计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和工作效率。
设计师需要关注界面的可操作性、可视性和易学性。
合理的操作界面设计可以减少使用者的操作疲劳感,并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安全性。
3. 警示标识:合理设置警示标识是保障用户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设计师需要针对不同的风险和警告,设置明确且易于理解的标识,并对其位置和形式进行合理的安排,以提醒用户注意安全事项。
4. 人员培训: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离不开用户的正确操作和维护。
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及答案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是一本广泛使用于机械工程和相关专业的教材。
以下是一些课后习题及其答案,供学生参考:1. 什么是机械设计?它的重要性是什么?机械设计是一门工程学科,涵盖了设计和分析各种机械系统和设备的原理和方法。
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基本技能,通过机械设计,工程师能够创建出最优化的机械系统和设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安全性原则:确保设计的机械系统和设备能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运行,并具备可靠的故障保护和紧急停止机制。
- 功能性原则:设计应该满足系统和设备的预期功能和性能要求。
- 可制造性原则:设计应该考虑到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可行性,并且尽量采用简单和经济的制造方法。
- 可维护性原则:设计应该便于维修和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减少停工时间。
- 经济性原则:设计应该尽可能采用成本效益高的解决方案,并尽量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浪费。
3. 什么是设计过程?它的主要步骤是什么?设计过程是将设计问题转化为可行解决方案的过程。
主要步骤包括:- 确定设计目标和要求:明确设计的目标、功能和性能要求,并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
- 概念设计:根据设计目标和要求生成不同的设计概念,并进行评估和选择。
- 详细设计:根据选定的设计概念进行详细的设计、分析和计算。
- 制造和测试: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并进行制造和测试。
- 评估和改进:对设计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进行需要的调整和改进。
4. 什么是草图设计?它有什么优势和缺点?草图设计是一种用手绘或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绘制的简化和快速的设计概念。
它的优势包括:- 快速:草图设计能够快速生成多种设计方案,并在早期阶段对其进行评估和选择。
- 灵活:草图设计容易修改和调整,使得设计师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和变化。
- 直观:草图设计能够清晰地表达设计的基本形状和结构,便于设计师和他人理解和沟通。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引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培养机械工程师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础原理、设计流程和常用的设计方法。
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帮助机械工程师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更好地应用机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1. 机械设计基础原理1.1 机械设计基础概念机械设计是指以满足特定功能的机械产品的形态、尺寸和运动为目的,采用合理的材料和结构,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各个部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确定各个部件与总体组装关系的一种技术活动。
1.2 机械设计基础原则机械设计的基础原则包括:合理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和集成性原则。
这些原则在机械设计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有助于设计出满足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2. 机械设计流程机械设计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实施。
2.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机械设计的起点,通过对需求的分析和理解,明确机械产品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技术要求。
需求分析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调研、用户访谈等工作,以确保设计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2.2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是机械设计的核心部分,通过对需求的理解和技术的分析,提出满足需求的设计方案。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要进行设计计算、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等工作,以保证设计的方案合理可行。
2.3 详细设计详细设计是方案设计的深化和具体化,通过对方案的细化和详细计算,确定各个部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
在详细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工程绘图、材料选择和结构优化等工作,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2.4 实施实施是机械设计的最后阶段,通过制造、组装和调试等工作,将设计的产品实际制造出来。
在实施阶段,需要进行工艺设计、生产组织和质量控制等工作,以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机械设计方法机械设计有多种方法和工具可供选择,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
3.1 传统设计方法传统设计方法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包括手工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试验设计等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第十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十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概述习题1-1答案:机械设计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按照规定的设计要求,设计制作出满足使用功能和技术经济指标的机械产品的过程。
习题1-2答案:机械设计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需求分析阶段:明确产品的使用功能和技术经济指标。
2. 方案设计阶段:确定产品的总体构思和设计方案。
3. 详细设计阶段:进行各个零部件的设计,确定尺寸、形状、材料等。
4. 制造和检验阶段:制造产品,并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5.使用和维护阶段:将产品投入使用,并进行维护和修理。
习题1-3答案: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1. 功能性原则:机械产品的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2. 可靠性原则:机械产品的设计应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经济性原则:机械产品的设计应考虑材料、工艺和生产成本等经济因素。
4. 协调性原则:机械产品的设计应协调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
5. 可制造性原则:机械产品的设计应考虑产品的制造工艺和加工设备的可用性。
第二章计算基础习题2-1答案:等效于0.05千克(kg)。
习题2-2答案:10立方米(m^3)等于10000升(L)。
习题2-3答案:60秒等于1分钟。
第三章材料力学基础习题3-1答案:一个材料的弹性模量表示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弹性模量越大,材料越硬。
答案: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
习题3-3答案:静态强度是指材料在静止状态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以下省略部分内容,补充完整至1200字以上)第十章机械传动习题10-1答案:机械传动是指通过机械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传递力和运动的一种装置。
习题10-2答案: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蜗杆传动等。
答案:齿轮传动的优点包括:传动效率高、传动稳定、传动比可调等。
习题10-4答案:皮带传动的主要缺点是传动精度较差、容易滑动等。
机械设计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设计方法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进行系统设计。
设计步骤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选择执行元件、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和流量、设计液压或 气压回路、选择液压或气压元件、进行 系统性能验算等。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 保持系统清洁、定期更换液压油或空 气滤清器滤芯等。
机械设计的定义与重要性
重要性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 主要因素。
好的设计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竞争力。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功能需求原则
设计应满足机器或 性,即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
表面处理技术
在保持材料心部性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 成分或组织结构,提高其耐磨性、耐蚀性和疲劳强度等。常见 的表面处理技术有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等)、 电镀和喷涂等。
06
机械设计中的精度设计 与公差配合
精度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精度设计的定义
在机械设计中,精度设计是指根据产品使用要求、制造工艺和经济性等因素, 合理确定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精度要求的过程。
从手工设计到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再到现在的数字化、 智能化设计。
智能化设计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 术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设计。
人机融合设计
注重人机交互、人体工程学等 方面的设计,提高产品的易用 性和舒适性。
02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机械零件的分类与功能
传动零件
齿轮、带轮、链轮等, 用于传递动力和扭矩。
07
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法 与实例
史瑞东机械设计强化讲义
史瑞东机械设计强化讲义史瑞东机械设计强化讲义参考内容:一、机械设计基础1. 机械设计的定义和目标:机械设计是指根据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通过选择、计算和绘制等手段,对机械产品的结构、形状和尺寸进行设计的过程。
目标是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性能优良、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的机械产品。
2.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功能性原则:设计要满足产品所需的功能要求。
- 经济性原则:设计要尽量减少制造和运行成本。
- 可靠性原则:设计要考虑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
- 安全性原则:设计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人员操作的安全。
- 可维修性原则:设计要便于维修和保养。
- 美观性原则:设计要考虑产品的外观美观。
二、材料选择与机械零件设计1. 材料的选择原则:根据机械零件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材料有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复合材料等。
2. 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 零件间的协调与配合:确保零件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良好,避免因尺寸误差和间隙问题导致运动不畅或失效。
- 零件的强度与刚度:保证零件在工作负载下能够承受所需的受力,并保持足够的刚度,避免变形和失效。
- 零件的加工性:考虑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成本,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和工艺参数。
- 零件的通用性与标准化:设计零件时尽量考虑其通用性和标准化,方便制造和维修。
三、机构设计与传动1. 机构设计原则:根据机械产品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构类型,如平面机构、直线机构、减速机构等。
2. 传动方式的选择:根据机械产品的性能要求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如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等。
3. 机构的设计与优化: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机构的结构形式、零件尺寸和传动比等参数,实现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
四、机械产品的造型设计1. 造型设计的意义:巧妙的造型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美观性和用户体验,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造型设计的原则:- 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统一:要保证产品设计既满足功能要求又具备良好的外观。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机械结构设计如何设计稳定可靠的机械结构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机械结构设计如何设计稳定可靠的机械结构机械结构设计在机械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机械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设计出稳定可靠的机械结构,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材料选择和适当的强度分析。
一、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机械结构设计中,有一些基本原则必须遵循,以确保设计出稳定可靠的机械结构。
首先,机械结构设计应考虑载荷的作用方式和大小,合理布局并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
其次,设计应尽可能减小结构的应力集中,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来分散载荷。
此外,还应遵循经济、实用、安全、便于制造和维修等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达到最优的结构设计。
二、材料选择材料的选择对机械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力学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可加工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常用的机械结构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等,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材料以满足设计要求。
三、强度分析强度分析是确保机械结构稳定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机械结构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合理尺寸和工作条件。
强度分析可以利用有限元分析、理论计算和试验等方法来进行。
在进行强度分析时,应充分考虑各种载荷的作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结构的工况等。
四、优化设计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械结构的稳定可靠性,可以进行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通过改变结构形式、材料选择和尺寸等参数,以达到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结构。
优化设计的方法包括参数优化和拓扑优化等,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辅助进行。
总结在机械设计基础中,机械结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设计稳定可靠的机械结构,需要遵循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强度分析,并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机械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基础,是机械工程师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之一。
而《机
械设计基础第三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其中的课后习题更是对学生们进行知
识巩固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本教材的课后习题
答案。
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
1.1 什么是机械设计?
答案:机械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条件,通过对机械结构、零部件和工艺
过程的设计,使得机械产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1.2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先进性。
第二章:材料力学基础
2.1 什么是材料的弹性模量?
答案: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弹性阶段的应力和应变之比,通常用E表示。
2.2 什么是材料的屈服强度?
答案: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材料在拉伸试验中,开始出现塑性变形的应力值。
第三章:零件的连接
3.1 什么是螺纹连接?
答案:螺纹连接是利用螺纹副的螺旋运动和摩擦力,将两个零件连接在一起的
一种连接方式。
3.2 螺纹连接的优点有哪些?
答案:螺纹连接的优点包括:拆卸方便、连接牢固、适用范围广等。
通过学习这些课后习题答案,我们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加深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每一道习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机械设计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课件教材资料最终pdf
06
轴系零部件设计基础
轴系零部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轴系零部件的基本概念
轴系零部件是组成机械传动系统的重要部分,包括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 等,用于实现动力传递、转矩传递和运动控制等功能。
轴系零部件的分类
根据功能和应用场合的不同,轴系零部件可分为传动轴系零部件、支撑轴系零部件和控 制轴系零部件等。
优化设计
利用优化算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
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 ,选择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能源消 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机械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型号汽车发动机设计。通过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 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最终制造出原型并进行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
02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机械零件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
根据功能、结构、制造工艺等多 种方式对机械零件进行分类,如 传动零件、轴系零件、连接零件 等。
特点
机械零件具有多样性、互换性、 标准化等特点,不同种类的零件 在形状、尺寸、精度等方面存在 差异。
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和方法
设计准则
包括强度准则、刚度准则、稳定性准 则、耐磨性准则等,确保设计的零件 满足使用要求。
03
机构设计基础
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机构的基本概念
机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 统,用以实现规定的运动变换和传递动力或运动。
机构的分类
根据机构的结构特征,机构可分为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 轮机构、蜗杆机构等。
机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机构的设计原则
机构设计应遵循功能要求、运动学要 求、动力学要求、工作性能要求、经 济性要求等原则。
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
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一、机械设计基础1. 什么是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指根据工作要求,应用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理论,通过运用机械制图、机械力学等知识,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和性能计算等工作。
2. 机械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机械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分析、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运动与力学分析、材料选择、产品装配及工艺评价等。
3.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功能应符合要求、结构尽可能简单、性能可靠稳定、制造和维修方便、经济合理等。
4.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原则有哪些?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原则包括:机械性能要符合要求、经济合理、便于加工和装配、耐久性和疲劳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好等。
5. 机械设计的设计过程包括哪些阶段?机械设计的设计过程包括:产品概念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零部件设计、产品装配与工艺设计、产品性能试验及改进等。
二、机械工程绘图1. 机械制图常用的画法有哪些?机械制图常用的画法包括:正投影、俯视图、侧视图、剖视图、三视图等。
2. 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标注有哪些?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标注包括:尺寸标注、公差标注、符号标注、材料标注等。
3. 机械制图中常用的图样符号有哪些?机械制图中常用的图样符号包括:螺纹、键槽、齿轮、轴等。
4. 机械制图中常用的尺寸公差有哪些?机械制图中常用的尺寸公差有:线性尺寸公差、角度尺寸公差、圆度、直线度、平面度等。
5. 机械制图中的视图投影法有哪些?机械制图中的视图投影法有:一等投影法、二等投影法。
三、机械力学与运动学1. 什么是机械力学?机械力学是研究物体静止或运动时,所受力学性质及规律的科学。
2. 什么是刚体?刚体是指在空间中移动或变形时,保持其原来形状的物体。
3. 什么是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指通过确定物体上的力和力的作用点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4. 机械力学中常用的力的分解方法有哪些?机械力学中常用的力的分解方法有:平行四边形法、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等。
随笔之机械基础中的手法则
随笔之机械基础中的手法则机械基础中的手法则是指在机械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准则和原则。
手法则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机械基础中的手法则。
1.确定性原则:在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每一个构件的位置、功能和运动轨迹,确保设计具有确定性。
只有确定了机械设备的各个部分的位置和运动方式,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简化原则:机械设计需要尽量简化构件和运动部件的数量和结构,以降低成本和维修难度。
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将机械设备的复杂性降低到最低程度。
3.合理性原则:机械设备的设计应该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需求,符合机械原理和机械力学的基本原理。
只有设计合理的机械设备,才能够正常运行和发挥应有的功能。
4.安全性原则:机械设备的设计和操作需要考虑到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尖锐的或易损坏的部件,防止操作人员受伤或物品损坏。
同时,需要在操作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安全装置,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经济性原则:机械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应追求经济效益,既要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又要尽量降低成本。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设备的寿命和维修成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确保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6.环境友好原则:机械设备的设计和操作需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选择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噪音和排放物的产生。
同时,对废弃的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
7.可维护性原则:机械设备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维修和保养的方便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构件的可拆卸性和互换性,便于维修和更换零部件。
同时,需要提供详细的维护手册和培训,让操作人员能够进行正确的维护和保养。
8.创新性原则:机械设计应该鼓励创新和改进,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和技术,加以改良和应用。
机械专业面试题
机械专业面试题尊敬的面试官:您好!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贵公司的面试,我对机械专业充满热情,并期待能在贵公司发挥我的专业技能。
以下是我为此次面试准备的一些专业问题及其答案,希望能为面试过程提供一些参考。
一、机械设计基础1. 请简述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设计时需确保机械系统在规定的使用寿命内能稳定运行,同时要考虑到成本控制,确保设计在经济上可行。
安全性是指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保障使用者和环境的安全。
美观性则是指产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外观设计应简洁大方,符合审美要求。
2. 描述一下您在机械零件设计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
答:选择合适的材料需要考虑零件的工作条件、载荷特性、环境因素、加工工艺和成本等因素。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零件需要选择耐热性好的材料,而在承受较大载荷的情况下,则需要选择强度高、韧性好的材料。
同时,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成本也是决定材料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机械制造工艺1.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五轴加工,它的优势是什么?答:五轴加工是一种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指在三个线性轴(X、Y、Z)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旋转轴(A、B或C、B)。
五轴加工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对复杂零件的全方位加工,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装夹次数和可能的误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
2. 描述一下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答: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是最大化地减少浪费,包括时间、物料、人力资源和能源等。
在机械制造中,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工序、提高生产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以及实施持续改进等措施,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三、机械系统分析1. 请说明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的重要性。
答: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对于确保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动力学分析,可以预测和评估系统在运动过程中的响应,如振动、冲击和疲劳等,从而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1.避免受力点与支持点距离太远2.避免悬臂结构或减小悬臂长度3.勿忽略工作载荷可以产生的有利作用4.受振动载荷的零件避免用摩擦传力5.避免机构中的不平衡力6.避免只考虑单一的传力途径7.不应忽略在工作时零件变形对于受力分布的影响8.避免铸铁件受大的拉伸应力;9.避免细杆受弯曲应力10.受冲击载荷零件避免刚度过大11.受变应力零件避免表面过于粗糙或有划痕12.受变应力零件表面应避免有残余拉应力13.受变载荷零件应避免或减小应力集中14.避免影响强度的局部结构相距太近15.避免预变形与工作负载产生的变形方向相同16.钢丝绳的滑轮与卷筒直径不能太小17.避免钢丝绳弯曲次数太多,特别注意避免反复弯曲18.起重时钢丝绳与卷筒联接处要留有余量19.可以不传力的中间零件应尽量避免受力20.尽量避免安装时轴线不对中产生的附加力21.尽量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力二、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1.避免相同材料配成滑动摩擦副2.避免白合金耐磨层厚度太大3.避免为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能而提高对整个零件的要求4.避免大零件局部磨损而导致整个零件报废5.用白合金作轴承衬时,应注意轴瓦材料的选择和轴瓦结构设计6.润滑剂供应充分,布满工作面7.润滑油箱不能太小8.勿使过滤器滤掉润滑剂中的添加剂9.滑动轴承的油沟尺寸、位置、形状应合理10.滚动轴承中加入润滑脂量不宜过多11.对于零件的易磨损表面增加一定的磨损裕量12.注意零件磨损后的调整13.同一接触面上各点之间的速度、压力差应该小14.采用防尘装置防止磨粒磨损15.避免形成阶梯磨损16.滑动轴承不能用接触式油封17.对易磨损部分应予以保护18.对易磨损件可以采用自动补偿磨损的结构三、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1.尽量不采用不符合阿贝原则的结构方案2.避免磨损量产生误差的互相叠加3.避免加工误差与磨损量互相叠加4.导轨的驱动力作用点,应作用在两导轨摩擦力的压力中心上,使两条导轨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互相平衡5.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导轨,不宜用少量滚珠支持6.要求运动精度的减速传动链中,最后一级传动比应该取最大值7.测量用螺旋的螺母扣数不宜太少8.必须严格限制螺旋轴承的轴向窜动9.避免轴承精度的不合理搭配10.避免轴承径向振摆的不合理配置11.避免紧定螺钉影响滚动导轨的精度12.当推杆与导路之间间隙太大时,宜采用正弦机构,不宜采用正切机构13.正弦机构精度比正切机构高四、考虑人机学的结构设计问题1.合理选定操作姿势2.设备的工作台高度与人体尺寸比例应采用合理数值3.合理安置调整环节以加强设备的适用性4.机械的操纵、控制与显示装置应安排在操作者面前最合理的位置5.显示装置采用合理的形式6.仪表盘上的刻字应清楚易读7.旋钮大小、形状要合理8.按键应便于操作9.操作手柄所需的力和手的活动范围不宜过大10.手柄形状便于操作与发力11.合理设计坐椅的尺寸和形状12.合理设计坐椅的材料和弹性13.不得在工作环境有过大的噪声14.操作场地光照度不得太低五、发热、腐蚀、噪声等问题的结构设计1.避免采用低效率的机械结构2.润滑油箱尺寸应足够大3.分流系统的返回流体要经过冷却4.避免高压容器、管道等在烈日下曝晒5.零件暴露在高温下的部分忌用橡胶,聚乙烯塑料等制造6.精密机械的箱体零件内部不宜安排油箱,以免产生热变形7.对较长的机械零部件,要考虑因温度变化产生尺寸变化时,能自由变形8.淬硬材料工作温度不能过高9.避免高压阀放气导致的湿气凝结10.热膨胀大的箱体可以在中心支持11.用螺栓联接的凸缘作为管道的联接,当一面受日光照射时由于两面温度及伸长不同,产生弯曲12.与腐蚀性介质接触的结构应避免有狭缝13.容器内的液体应能排除干净14.注意避免轴与轮毂的接触面产生机械化学磨损(微动磨损)15.避免易腐蚀的螺钉结构16.钢管与铜管联接时,易产生电化学腐蚀,可安排一段管定期更换17.避免采用易被腐蚀的结构18.注意避免热交换器管道的冲击微动磨损19.减少或避免运动部件的冲击和碰撞,以减小噪声20.高速转子必须进行平衡21.受冲击零件质量不应太小22.为吸收振动,零件应该有较强的阻尼性六、铸造结构设计1.分型面力求简单2.铸件表面避免内凹3.表面凸台尽量集中4.大型铸件外表面不应有小的凸出部分5.改进妨碍起模的结构6.避免较大又较薄的水平面7.避免采用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形状8.防止合型偏差对外观造成不利影响9.采用易于脱芯的结构10.分型面要尽量少11.铸件壁厚力求均匀12.用加强肋使壁厚均匀13.考虑凝固顺序设计铸件壁厚14.内壁厚应小于外壁厚15.铸件壁厚应逐渐过渡16.两壁相交时夹角不宜太小17.铸件内腔应使造芯方便18.不用或少用型芯撑19.尽量不用型芯20.铸件的孔边应有凸台21.铸件结构应有利于清除芯砂22.型芯设计应有助于提高铸件质量23.铸件的孔尽可能穿通24.合理布置加强肋25.保证铸件自由收缩,避免产生缺陷26.注意肋的受力27.肋的设置要考虑结构稳定性28.去掉不必要的圆角29.化大为小,化繁为简30.注意铸件合理传力和支持七、锻造和冲压件结构设计1.自由锻零件应避免锥形和楔形2.相贯形体力求简化3.避免用肋板4.自由锻件不应设计复杂的凸台5.自由锻造的叉形零件内部不应有凸台6.模锻件的分模面尺寸应当是零件的最大尺寸,且分模面应为平面7.模锻件形状应对称8.模锻件应有适当的圆角半径9.模锻件应适于脱模10.模锻件形状应尽量简单11.冲压件的外形应尽可能对称12.零件的局部宽度不宜太窄13.凸台和孔的深度和形状应有一定要求14.冲压件设计应考虑节料15.冲压件外形应避免大的平面16.弯曲件在弯曲处要避免起皱17.注意设计斜度18.防止孔变形19.简化展开图20.注意支撑不应太薄21.薄板弯曲件在弯曲处要有切口22.压肋能提高刚度但有方向性23.拉延件外形力求简单24.拉延件的凸边应均匀25.利用切口工艺可以简化结构26.冲压件标注尺寸应考虑冲模磨损27.标注冲压件尺寸要考虑冲压过程八、焊接零件毛坯的结构1.合理设计外形2.减少边角料3.采用套料剪裁4.断面转折处不应布置焊缝5.焊件不能不顾自己特点,简单模仿铸件6.截面形状应有利于减少变形和应力集中7.正确选择焊缝位置8.不要让焊接影响区相距太近9.注意焊缝受力10.焊缝的加强肋布置要合理11.减小焊缝的受力12.减小热变形13.合理利用型材,简化焊接工艺14.焊缝应避开加工表面15.考虑气体扩散16.可以用冲压件代替加工件17.采用板料弯曲件以减少焊缝九、机械加工件结构设计1.注意减小毛坯尺寸2.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不应平齐3.减小加工面的长度4.不同加工精度表面要分开5.将形状复杂的零件改为组合件以便于加工6.避免不必要的精度要求7.刀具容易进入或退出加工面8.避免加工封闭式空间9.避免刀具不能接近工件10.不能采用与刀具形状不适合的零件结构形状11.要考虑到铸造误差的影响12.避免多个零件组合加工13.复杂加工表面要设计在外表面而不要设计在内表面上14.避免复杂形状零件倒角15.必须避免非圆形零件的止口配合16.避免不必要的补充加工17.避免无法夹持的零件结构18.避免无测量基面的零件结构19.避免加工中的冲击和振动20.避免在斜面上钻孔21.通孔的底部不要产生局部未钻通22.减少加工同一零件所用刀具数23.避免加工中的多次固定24.注意使零件有一次加工多个零件的可能性十、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件结构设计1.避免零件各部分壁厚悬殊2.要求高硬度的零件(整体淬火处理)尺寸不能太大3.应避免尖角和突然的尺寸改变4.避免采用不对称的结构5.避免开口形零件淬火6.避免淬火零件结构太复杂7.避免零件刚度过低,产生淬火变形8.采用局部淬火以减少变形9.避免孔距零件边缘太近10.高频淬火齿轮块两齿轮间应有一定距离11.电镀钢零件表面不可太粗糙12.电镀的相互配合零件在机械加工时应考虑镀层厚度13.注意电镀零件反光不适于某些工作条件十一、考虑装配和维修的机械结构设计1.拆卸一个零件时避免必须拆下其他零件2.避免同时装入两个配合面3.要为拆装零件留有必要的操作空间4.避免因错误安装而不能正常工作5.采用特殊结构避免错误安装6.采用对称结构简化装配工艺7.柔性套安装时要有引导部分8.难以看到的相配零件,要有引导部分9.为了便于用机械手安装,采用卡扣或内部锁定结构10.紧固件头部应具有平滑直边,以便拾取11.零件安装部位应该有必要的倒角12.自动上料机构供料的零件,应避免缠绕搭接13.简化装配运动方式14.对一个机械应合理划分部件15.尽量减少现场装配工作量16.尽量采用标准件17.零件在损坏后应易于拆下回收材料十二、螺纹联接结构设计1.对顶螺母高度不同时,不要装反2.防松的方法要确实可靠3.受弯矩的螺杆结构,应尽量减小螺纹受力4.避免螺杆受弯曲应力5.用螺纹件定位6.螺钉应布置在被联接件刚度最大的部位7.避免在拧紧螺母(或螺钉)时,被联接件产生过大的变形8.法兰螺栓不要布置在正下面9.侧盖的螺栓间距,应考虑密封性能10.不要使螺孔穿通,以防止泄漏11.螺纹孔不应穿通两个焊接件12.对深的螺孔,应在零件上设计相应的凸台13.高速旋转体的紧固螺栓的头部不要伸出14.螺孔要避免相交15.避免螺栓穿过有温差变化的腔室16.靠近基础混凝土端部不宜布置地脚螺栓17.受剪螺栓钉杆应有较大的接触长度18.考虑螺母拧紧时有足够的扳手空间19.法兰结构的螺栓直径、间距及联接处厚度要选择适当20.要保证螺栓的安装与拆卸的空间21.紧定螺钉只能加在不承受载荷的方向上22.铝制垫片不宜在电器设备中使用23.表面有镀层的螺钉,镀前加工尺寸应留镀层裕量24.螺孔的孔边要倒角25.螺杆顶端螺纹有碰伤的危险时,应有圆柱端以保护螺纹26.用多个沉头螺钉固定时,各埋头不可能都贴紧十三、定位销、联接销结构设计1.两定位销之间距离应尽可能远2.对称结构的零件,定位销不宜布置在对称的位置3.两个定位销不宜布置在两个零件上4.相配零件的销钉孔要同时加工5.淬火零件的销钉孔也应配作6.定位销要垂直于接合面7.必须保证销钉容易拔出8.在过盈配合面上不宜装定位销9.对不易观察的销钉装配要采用适当措施10.安装定位销不应使零件拆卸困难11.用销钉传力时要避免产生不平衡力十四、粘接件结构设计1.两圆柱对接时应加套管或内部加附加连接柱2.改进粘接接头结构,减少粘接面受力3.对剥离力较大部分采用增强措施4.粘接结构与铸、焊件有不同特点5.粘接用于修复时不能简单地粘合,要加大粘接面积6.修复重型零件除粘接外,应加波形键7.修复产生裂纹的零件除胶粘外,还应采取其他措施十五、键与花键结构设计1.底部圆角半径应该够大2.平键两侧应该有较紧密的配合3.当一个轴上零件用两个平键时,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4.采用两个斜键时要相距90度~120度5.用两个半圆键时,应在轴向同一母线上6.轴上用平键分别固定两个零件时,键槽应在同一母线上7.键槽不要开在零件的薄弱部位8.键槽长度不宜开到轴的阶梯部位9.钩头斜键不宜用于高速10.一面开键槽的长轴容易弯曲11.平键加紧定螺钉引起轴上零件偏心12.锥形轴用平键尽可能平行于轴线13.有几个零件串在轴上时,不宜分别用键联接14.花键轴端部强度应予以特别注意15.注意轮毅的刚度分布,不要使扭矩只由部分花键传递十六、过盈配合结构设计1.相配零件必须容易装入2.过盈配合件应该有明确的定位结构3.避免同时压入两个配合面4.对过盈配合件应考虑拆卸方便5.避免同一配合尺寸装入多个过盈配合件6.注意工作温度对过盈配合的影响7.注意离心力对过盈配合的影响8.要考虑两零件用过盈配合装配后,其他尺寸的变化9.锥面配合不能用轴肩定位10.锥面配合的锥度不宜过小11.在铸铁件中嵌装的小轴容易松动12.不锈钢套因温度影响会使过盈配合松脱13.过盈配合的轴与轮毂,配合面要有一定长度14.过盈配合与键综合运用时,应先装键入槽15.不要令二个同一直径的孔作过盈配合16.避免过盈配合的套上有不对称的切口十七、挠性传动结构设计1.带传动应注意加大小轮包角2.两轴处于上下位置的带轮应使带的垂度利于加大包角3.小带轮直径不宜过小4.带传动速度不宜太低或太高5.带轮中心距不能太小6.带传动中心距要可以调整7.带要容易更换8.带过宽时带轮不宜悬臂安装9.靠自重张紧的带传动,当自重不够时要加辅助装置10.注意两轴平行度和带轮中心位置11.平带传动小带轮应作成微凸12.带轮工作表面应光洁13.半交叉平带传动不能反转14.高速带轮表面应开槽15.同步带传动的安装要求比普通平带高16.同步带轮应该考虑安装挡圈17.增大带齿顶部和轮齿顶部的圆角半径18.同步带外径宜采用正偏差19.链传动应紧边在上20.两链轮上下布置时,小链轮应在上面21.不能用一个链条带动一条水平线上多个链轮22.注意挠性传动拉力变动对轴承负荷的影响23.链条用少量的油润滑为好24.链传动的中心距应该能调整25.链条卡簧的方向要与链条运行方向适应26.带与链传动应加罩27.绳轮直径不得任意减小28.应避免钢绳反复弯曲29.设计者必须严格规定钢绳的报废标准30.钢绳必须定期润滑31.卷筒表面应该有绳槽十八、齿轮传动结构设计1.齿轮布置应考虑有利于轴和轴承受力2.人字齿轮的两方向齿结合点(A)应先进入啮合3.齿轮直径较小时应作成齿轮轴4.齿轮根圆直径可以小于轴直径5.小齿轮宽度要大于大齿轮宽度6.齿轮块要考虑加工齿轮时刀具切出的距离7.齿轮与轴的联接要减少装配时的加工8.注意保证沿齿宽齿轮刚度一致9.利用齿轮的不均匀变形补偿轴的变形10.剖分式大齿轮应在无轮辐处分开11.轮齿表面硬化层不应间断12.锥齿轮轴必须双向固定13.大小锥齿轮轴都应能作轴向调整14.组合锥齿轮结构中螺栓要不受拉力十九、蜗杆传动结构设计1.蜗杆自锁不可靠2.冷却用风扇宜装在蜗杆上3.蜗杆减速器外面散热片的方向与冷却方法有关4.蜗杆受发热影响比蜗轮严重5.蜗杆位置与转速有关6.蜗杆刚度不仅决定于工作时受力7.蜗杆传动受力复杂影响精密机械精度8.蜗杆传动的作用力影响转动灵活性二十、减速器和变速器结构设计1.传动装置应力求组成一个组件2.一级传动的传动比不可太大或太小3.传递大功率宜采用分流传动4.尽量避免采用立式减速器5.注意减速箱内外压力平衡6.箱面不宜用垫片7.立式箱体应防止剖分面漏油8.箱中应有足够的油并及时更换9.行星齿轮减速箱应有均载装置10.变速箱移动齿轮要有空档位置11.变速箱齿轮要圆齿12.摩擦轮和摩擦无级变速器应避免几何滑动13.主动摩擦轮用软材料14.圆锥摩擦轮传动,压紧弹簧应装在小圆锥摩擦轮上15.设计应设法增加传力途径,并把压紧力化作内力16.无级变速器的机械特性应与工作机和原动机相匹配17.带无级变速器的带轮工作锥面的母线不是直线二十一、传动系统结构设计1.避免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不确定现象2.注意机构的死点3.避免导轨受侧推力4.限位开关应设置在连杆机构中行程较大的构件上5.注意传动角不得过小6.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的摆杆不宜太短7.正确安排偏置从动件盘形凸轮移动从动件的导轨位置8.平面连杆机构的平衡9.设计间歇运动机构应考虑运动系数10.利用瞬停节分析锁紧装置的可靠性11.选择齿轮传动类型,首先考虑用圆柱齿轮12.机械要求反转时,一般可考虑电动机反转13.必须考虑原动机的起动性能14.起重机的起重机构中不得采用摩擦传动15.对于要求慢速移动的机构,螺旋优于齿条16.采用大传动比的标准减速箱代替散装的传动装置17.用减速电动机代替原动机和传动装置18.采用轴装式减速器二十二、联轴器离合器结构设计1.合理选择联轴器类型2.联轴器的平衡3.有滑动摩擦的联轴器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润滑条件4.高速旋转的联轴器不能有突出在外的突起物5.使用有凸肩和凹槽对中的联轴器,要考虑轴的拆装6.轴的两端传动件要求同步转动时,不宜使用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7.中间轴无轴承支承时,两端不要采用十字滑块联轴器8.单万向联轴器不能实现两轴间的同步转动9.不要利用齿轮联轴器的外套做制动轮10.注意齿轮联轴器的润滑11.关于尼龙绳联轴器的注意事项12.关于剪切销式安全离合器的注意事项13.分离迅速的场合不要采用油润滑的摩擦盘式离合器14.在高温工作的情况下不宜采用多盘式摩擦离合器15.离合器操纵环应安装在与从动轴相联的半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