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白血病的鉴别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

03
症状期:出 现淋巴结肿 大、肝脾肿 大等症状
04
恢复期:症 状逐渐消失, 恢复正常生 活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发热、咽痛、淋 巴结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清学 检查、病毒检测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 MRI等
病理学检查:淋巴结活检、 骨髓穿刺等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实 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
谢谢
01
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 道等途径进入人体
02
病毒在单核细胞中复制, 导致单核细胞增多
03
病毒释放到血液中,引 起全身感染
04
病毒感染导致免疫系统激 活,产生炎症反应
05
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其他并 发症,如肝炎、肺炎等
免疫系统反应
01
病毒感染:EB 病毒为主要病
原体
02
免疫反应:产生 抗体和细胞因子,
01
主要通过唾液、飞沫等 途径传播。
03
02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 痛、淋巴结肿大、肝脾 肿大等。
04
易感人群主要为青少年 和年轻人。
发病原因
病毒感染: EB病毒为主
要病因
免疫功能异 常:免疫功 能低下或亢

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有 家族遗传倾

其他因素: 环境因素、 心理因素等 也可能诱发
临床表现
易感人群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儿童和青少年:由于 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 育,更容易感染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 长,免疫系统功能逐 渐下降,老年人更容 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医学课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医学课件

.
9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血常规:外周血象改变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早期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者偏低,后逐渐增高,高 者可达(30~50)*109/L, 白细胞分类早期中性粒增多,后期淋巴细胞可达60% 以上,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或者其绝对值超过1.0 *109/L, 具有诊断意义; 血小板计数常见减少;
.
23
特殊危重指征
HPS诊断标准 发热 脾大 血细胞减少(2系以上) 高三酰甘油血症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骨髓,脾,淋巴结中发现噬血现象而无恶性疾病证 据 NK细胞活性减低或缺乏 铁蛋白>500ug/L 可溶性CD25>2400IU/mL
. 24
出院指标
体温稳定2天以上 生命体征平稳 并发症好转 血常规大致正常 生化指标好转
.
6
临床表现
3)淋巴结肿大:大多数患儿可有淋巴结肿大,在病 程第一周就可出现。全身淋巴结均可受累,以颈部 最为多见,肘部滑车淋巴结肿大常提示本病可能; 肿大淋巴结直径很少超过3cm,中等硬度,无明显压 痛和黏连,常在热退后数周消退; 4)肝脾肿大:肝大者20%~62%,多在肋下2cm以内, 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约50%出现轻度脾大,偶可发生 脾破裂;
.
20
特殊危重指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诊断标准 具备2组或以上,可诊断;每组指标只需达到1项 呼吸功能障碍: 1)排除发绀型心脏病和肺部基础病后 PaO2/FiO2<300mmHg 2)低氧血症需要FaiO2/FiO2>50%以维持SaO2>92% 3)PaCO2>65mmHg及ph<7.3 4)机械通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 肝脾破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避免接触患者的口腔分泌物、皮肤表面 分泌物等。
预防措施
注意营养均衡,增强自身免疫 力。 避免过度疲劳,注意劳逸结合 。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病因
病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的病因主要是由EB 病毒引起的。EB病毒在人体内会侵入B 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使 它们增殖异常,从而引起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
病因
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的患 者,其唾液、泪液、汗液、尿 液、血液、外阴分泌物等体液 均可传染。
常见传染途径有:接吻、口腔 分泌物、血液、颗粒分泌物等 。
护理建议
护理建议
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患者活 动量控制、淋巴结触诊、皮肤粘膜护理 等。
加强患教,告诉患者如何预防感染,例 如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个人物品的 单独使用等。
护理建议
对于伴有皮疹患Βιβλιοθήκη ,要注意隔 离,防止交叉感染。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服 、勤清洁环境等。
症状
症状
发烧、喉咙疼痛、淋巴结肿大、脾脏肿 大、头痛等。
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和肝功能异常等。
症状
重症患者可导致Blooms病、慢 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病症。
诊断和治疗
诊断和治疗
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和EB病毒特异性抗 体检测。
治疗可以选用抗病毒药物、类固醇、镇 痛剂等治疗。
诊断和治疗
重症患者需要输血、静脉注射 免疫球蛋白等支持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护 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目录 介绍 病因 症状 诊断和治疗 护理建议 预防措施
介绍
介绍
标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护 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内容:本课件介绍了传染性单 核细胞增多的病因、症状、诊 断和治疗,并提供了详细的护 理建议和预防措施,旨在帮助 护士更好地护理患者并减少病 情复发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讲课PPT课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讲课PPT课件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康复护理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疾病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 食、睡眠等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 源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 力
定期监测体温、血常规 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 变化
遵医嘱用药,避免擅 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 极配合治疗
0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的案例分享
临床研究:通过案 例研究,为临床研 究提供数据支持和 理论依据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案例四:患者D,女, 50岁,因头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就诊,诊断 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
案例分析和讨论
案例一:患者A,男, 25岁,发热、咽痛、 淋巴结肿大,诊断为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案例二:患者B,女, 30岁,乏力、食欲不 振、肝脾肿大,诊断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案例三:患者C,男, 45岁,咳嗽、呼吸困 难、肺部浸润,诊断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避免接触传染源,如患者、动物等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治疗期间注意饮食,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治疗期间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
0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的预防
疫苗接种
疫苗类型: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疫苗等 接种时间:根据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 接种次数:通常需要多次接种,以增强免疫效果 注意事项:接种前需进行健康评估,接种后需观察不良反应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ppt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ppt

01
02
03
04
休息与护理
保证充足的休息,注意口腔卫 生,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保
持室内空气流通。
饮食调理
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 化的食物,鼓励多喝水,保持
充足的水分摄入。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心 理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适当的
病情转归
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治愈或留有后 遗症等。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
从案例中总结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
启示
对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方面的启示和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概述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预防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案例分

0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 EB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 侵犯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细胞异 常增生。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预防疾病的发生。
保证充足睡眠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 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和 提高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
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或处 理食物前后,要彻底清洗 双手,避免病毒和细菌的 传播。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居住和工作场所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 少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锻炼和活动。
预防与控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疾病PPT演示课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疾病PPT演示课件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 、充足睡眠、适当锻炼等,有助于 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疫苗接种
目前尚无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的特异性疫苗,但接种其他相关 疫苗(如麻疹、风疹等)有助于降 低感染风险。
XX
PART 04
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REPORTING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程度
呼吸系统并发症
培训家属学习倾听、表达关心、提供安慰和鼓励等有效沟通技 巧,以促进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
教育家属如何识别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反应,以避免将负面情绪 传递给患者。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计划制定和执行过程,与医护人 员共同协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照护和支持。
XX
PART 06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REPORTING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说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告知 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及可能的不 良反应等。
随访与复查
强调定期随访和复查的重要性,以确 保病情得到及时监控和调整治疗方案 。
心理支持策略与方法探讨
认知行为疗法
放松训练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以减轻情绪困扰和增强自我应对能力。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 技巧,以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传染性
传染性较强,易感人群普遍易 感。
临床表现及分型
潜伏期
一般为4-15天,平均10天左右。
前驱期
表现为头痛、乏力、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典型期
出现高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典型表现。其中淋巴结 肿大以颈部最为常见,其次为腋窝和腹股沟。此外,还可 出现肝脾肿大、皮疹等症状。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普通型、重型和暴发型。普通型最为 常见,症状较轻;重型和暴发型较少见,但病情较重,可 出现多器官受累和严重并发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
特征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淋 巴结肿大、皮疹等,通常在感染 后1-2周内自行痊愈。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EB病毒感染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的主要原因。
发病机制
EB病毒通过唾液传播,进入口腔后感 染B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细胞增生,释 放入血,引起全身感染。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可能伴随肝脾肿大、肝功 能特殊等。
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 法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改进。
研究不足与展望
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 机制研究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
探索。
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 疗方法仍需改进,以提高治愈率
和降低副作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预防措 施仍需加强,以提高公众的预防
意识和能力。
对未来的期许
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算环境 卫生,消灭病毒传播的媒介。
健康教育与宣传
提高公众认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症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
的认知度和重视度。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引导 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媒体宣传与报道
利用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普 及预防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保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洗脸、洗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与感染EB病毒的人接触,特别是 避免共享个人物品如牙刷、毛巾等。
公共卫生措施
加强监测与预警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及 时发现并控制传染源。
强化医院感染控制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 止病毒在医院内传播。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 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健康宣讲PPT课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健康宣讲PPT课件

第一部分:什么是传染性 单核细胞增多(IM)?
什么是IM? IM的症状是什么?
第一部分:什么是传染性 单核细胞增多(IM)?
为什么会得IM?
第二部分:如 何预防传染性 单核细胞增多

第二部分:如何预防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
如何避免传播IM? 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部分:如 何治疗传染性 单核细胞增多

第三部分:如何治疗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 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第三部分:如何治疗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需要住院 治疗吗?
第四部分:传 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的预后及
并发症
第四部分: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的预后及并发症
IM对身体的影响有哪些? IM的预后如何?
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健康宣
讲PPT课件
目录 第一部分:什么是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IM)? 第二部分:如何预防传染性单 核细胞增多? 第三部分:如何治疗传染性单 核细胞增多? 第四部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的预后及并发症 第五部分:如何进行康复及复 诊?
第一部分:什 么是传染性单 核细胞增多(
IM)?
第四部分: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的预后及并发症
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第五部分:如 何进行康复及
复诊?
第五部分:何进行康复 及复诊?
康复期有哪些注意事项? 康复阶段需要注意哪些饮食与运动?
第五部分:如何进行康复 及复诊?
复诊的时间和方式是怎样的?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护理查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

护理查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

诊断标准
下列症状中三项: ①发热 ②咽峡炎 ③颈淋巴结肿大 ④肝脏肿大 ⑤脾脏肿大
下列检查中任一项: ①抗EBV—IgM测定阳性 ②嗜异凝集抗体阳性; ③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 比例≥10%
抗病毒治疗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干扰素
治疗
保肝治疗
绿汀洛 Vc 肌酐
激素治疗(必要时)
IM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同时给予抗病毒 治疗;对于合并感染者可酌情加用抗生素。
年则表现为传单。全年均可发病,但晚秋至初春 较多,多为散发,可引起流行。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EB病毒是一种DNA 病毒,1964年首次由Epstein和Barr发现, 故得名,属疱疹病毒科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与全球约1%的 肿瘤发病有关。
EB病毒初次感染时间及阳性率,与地区、民族、家庭情况有关。 如:发展中国家以2~6岁以下低年龄段为主,发达国家感染年 龄延迟,以青少年时期为主;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等。
儿科护理查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IM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由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引起的急性淋巴细胞 增生性传染病
常见发病部位:淋巴结、鼻、咽喉部 主要传播途径:通过口咽分泌物经密切接触传染 EBV在婴幼儿多为隐性感染,在学龄儿童和青少
入院查体
T:36.8℃ P:110次/分 R:26次/分 BP:87/58mmHg W:11kg
足月产剖宫产,生长发育正常
个人史
既往史 家族史
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肝炎,否认 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按时接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其他 PAS、ACP、5,-核苷酸酶染色阳性,血清钾、 尿酸、乳酸脱氢酶、溶菌酶增高。
四、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概述
1. 原 发 性 骨 髓 纤 维 化 症 (idiopathic myelofibrosis, IMF)为病因不明的骨髓造血组织被纤维组织所代替。 2.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骨髓病性贫血和脾大(常显著)。 3.4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见。 4.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PLT持续>1000×109/L。
MPV增大,PCT明显增高,血小板聚集成堆, 形态大小不一,有巨大型、小型、不规则型。 WBC增高,常>10×109/L,以中性粒细胞 为主, NAP积分增高,偶见幼稚粒细胞。 RBC和Hb正常或轻度增多。
实验室检查
2.骨髓象 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真红血象
真红骨髓象
真红骨髓象
三、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概述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的骨髓 增生性疾病,
其特点为: 血小板持续增多,可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 血栓多见于肢体,表现为手足麻木、发绀、肿胀等; 半数以上有脾肿大。一般起病缓慢, 50岁~70岁好发。
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细胞型,空泡变性)
类白血病反应分型
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细胞型,中毒颗粒)
任务25 骨髓增殖性疾病检查
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 MPD)是某一系或多系骨髓造血细胞持续不断地异常增殖 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的统称。
共同特点
① 以某种血细胞系增生为主,伴有一或两种其他血细胞 增生;② 疾病之间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合并存在; ③ 可伴有髓外造血,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 ④ 周围血有形态学异常:如泪滴状红细胞、幼粒-幼红细 胞、巨大血小板或巨核细胞碎片。
任务24 类白血病反应的检查
1.病因 明确,以感染及恶性肿瘤常见,其次是中毒。 2.血象 类似白血病表现 ,可见原始和幼稚细胞。
但骨髓象一般变化不大。 3.NAP积分、活性明显增高(粒细胞型) 4.预后 良好,原发病好转或解除后,
类白血病反应迅速恢复 (恶性肿瘤所致除外)。
类白血病反应分型
类白血病反应分型
其中⑤加另外4项中的任2项,并排除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即可诊 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大、再生障碍性贫血 及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相鉴别:主要依靠骨髓活检、血 象和骨髓象中其他异常细胞及有无原发病等鉴别。
任务26 恶组检查
组织细胞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
反应型组织细胞病
一、 恶性组织细胞病
概述
巨核细胞系增生显著,大多为成熟型,可伴形态异常: 胞浆丰富,核分叶增多,核质发育不平衡,颗粒稀少, 空泡形成。原始及幼稚巨核细胞也增多。 血小板成簇分布。红系和粒系也增生。
实验室检查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象
实验室检查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象
实验室检查
3.血小板功能检测 对肾上腺素和胶原的聚集反应减 低是血小板增多症的特征性表现。 血小板第3因子活性异常,血块收缩不佳或过度收缩。
实验室检查
4.其他 半数患者有染色体异常,
以del(13q)、del(20q)多见,预后较差。 血小板功能缺陷, 血清尿酸、LDH、ALP、Vit-B12增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标准:①脾肿大; ②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和数量不一的泪滴形红细胞,病程
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增多或减少; ③骨髓穿刺多次“干抽”或“增生低下”; ④肝、脾、淋巴结病理检查示有造血灶; ⑤骨髓活检示纤维组织增生。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ocytosis,MH), 简称恶组,是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 主要表现有异常组织细胞的多器官和多组织浸润,并伴有 吞噬血细胞现象,具有全身性、侵袭性等特征。
项目十三 其他白细胞疾病
任务23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任务24 类白血病反应的检查 任务25 骨髓增殖性疾病检查 任务26 恶组、骨髓转移癌检查 任务27 类脂质沉积病检查
学习要 点
1. 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标准。
2. 类白血病反应、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与白血病的鉴别。
3. 脾功能亢进的特点。
4. 类脂质沉积病的特点
第十二章 第八节 其他白细胞疾病
任务23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 持续低于参考值范围的一组综合征。
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0×109/L(成人);
粒细胞缺乏症: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出现“干抽”,对本病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疾病早期,骨髓造血细胞仍可增生,特别是粒系和巨 核系细胞;晚期显示增生减低象。
骨髓纤维化血象
骨髓纤维化 骨髓增生减低
骨髓纤维化电镜
实验室检查
3.病理检查 骨髓活检是确诊本病的必要条件。 依据病理改变可分为三期:
①早期(全血细胞增生期),造血细胞占70%,三系均增 多,网状细胞增生,网状纤维增厚; ②中期(骨髓萎缩和纤维化期);造血细胞减少占30%, 大量嗜银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 ③晚期(骨髓纤维化和骨质硬化期),无造血细胞,骨小 梁增生,髓腔变窄,造血功能丧失。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可出现少数中幼或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形态大
小不一,有畸形,常发现泪滴形红细胞,有辅助诊断 价值。 WBC增多或正常,可见中幼及晚幼粒细胞,偶见原粒 及早幼粒细胞。 PLT早期可增多,晚期减少,可见巨型血小板和巨核 细胞碎片。 外周血中出现幼红、幼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WBC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相对增多。 感染时粒细胞胞浆内颗粒不明显或异常粗大、空泡及退行性改变 等。 红细胞及血小板大致正常。
实验室检查
2.骨髓象 粒系不同程度减低
(严重病例粒细胞系可完全消失)及成熟障碍: 缺乏较成熟各阶段的中性粒细胞,但可见原粒、早幼粒
细胞。 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及网状细胞增多。 红系及巨核系大多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