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白血病的鉴别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24 类白血病反应的检查
1.病因 明确,以感染及恶性肿瘤常见,其次是中毒。 2.血象 类似白血病表现 ,可见原始和幼稚细胞。
但骨髓象一般变化不大。 3.NAP积分、活性明显增高(粒细胞型) 4.预后 良好,原发病好转或解除后,
类白血病反应迅速恢复 (恶性肿瘤所致除外)。
类白血病反应分型
类白血病反应分型
4.其他 PAS、ACP、5,-核苷酸酶染色阳性,血清钾、 尿酸、乳酸脱氢酶、溶菌酶增高。
四、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概述
1. 原 发 性 骨 髓 纤 维 化 症 (idiopathic myelofibrosis, IMF)为病因不明的骨髓造血组织被纤维组织所代替。 2.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骨髓病性贫血和脾大(常显著)。 3.4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见。 4.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其中⑤加另外4项中的任2项,并排除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即可诊 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大、再生障碍性贫血 及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相鉴别:主要依靠骨髓活检、血 象和骨髓象中其他异常细胞及有无原发病等鉴别。
任务26 恶组检查
组织细胞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
反应型组织细胞病
一、 恶性组织细胞病
概述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PLT持续>1000×109/L。
MPV增大,PCT明显增高,血小板聚集成堆, 形态大小不一,有巨大型、小型、不规则型。 WBC增高,常>10×109/L,以中性粒细胞 为主, NAP积分增高,偶见幼稚粒细胞。 RBC和Hb正常或轻度增多。
实验室检查
2.骨髓象 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1.血象
WBC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相对增多。 感染时粒细胞胞浆内颗粒不明显或异常粗大、空泡及退行性改变 等。 红细胞及血小板大致正常。
实验室检查
2.骨髓象 粒系不同程度减低
(严重病例粒细胞系可完全消失)及成熟障碍: 缺乏较成熟各阶段的中性粒细胞,但可见原粒、早幼粒
细胞。 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及网状细胞增多。 红系及巨核系大多正常。
2.骨髓象 常出现“干抽”,对本病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疾病早期,骨髓造血细胞仍可增生,特别是粒系和巨 核系细胞;晚期显示增生减低象。
骨髓纤维化血象
骨髓纤维化 骨髓增生减低
骨髓纤维化电镜
实验室检查
3.病理检查 骨髓活检是确诊本病的必要条件。 依据病理改变可分为三期:
①早期(全血细胞增生期),造血细胞占70%,三系均增 多,网状细胞增生,网状纤维增厚; ②中期(骨髓萎缩和纤维化期);造血细胞减少占30%, 大量嗜银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 ③晚期(骨髓纤维化和骨质硬化期),无造血细胞,骨小 梁增生,髓腔变窄,造血功能丧失。
项目十三 其他白细胞疾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务23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任务24 类白血病反应的检查 任务25 骨髓增殖性疾病检查 任务26 恶组、骨髓转移癌检查 任务27 类脂质沉积病检查
学习要 点
1. 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标准。
2. 类白血病反应、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与白血病的鉴别。
3. 脾功能亢进的特点。
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细胞型,空泡变性)
类白血病反应分型
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细胞型,中毒颗粒)
任务25 骨髓增殖性疾病检查
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 MPD)是某一系或多系骨髓造血细胞持续不断地异常增殖 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的统称。
共同特点
① 以某种血细胞系增生为主,伴有一或两种其他血细胞 增生;② 疾病之间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合并存在; ③ 可伴有髓外造血,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 ④ 周围血有形态学异常:如泪滴状红细胞、幼粒-幼红细 胞、巨大血小板或巨核细胞碎片。
4. 类脂质沉积病的特点
第十二章 第八节 其他白细胞疾病
任务23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 持续低于参考值范围的一组综合征。
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0×109/L(成人);
粒细胞缺乏症: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
实验室检查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ocytosis,MH), 简称恶组,是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 主要表现有异常组织细胞的多器官和多组织浸润,并伴有 吞噬血细胞现象,具有全身性、侵袭性等特征。
巨核细胞系增生显著,大多为成熟型,可伴形态异常: 胞浆丰富,核分叶增多,核质发育不平衡,颗粒稀少, 空泡形成。原始及幼稚巨核细胞也增多。 血小板成簇分布。红系和粒系也增生。
实验室检查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象
实验室检查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象
实验室检查
3.血小板功能检测 对肾上腺素和胶原的聚集反应减 低是血小板增多症的特征性表现。 血小板第3因子活性异常,血块收缩不佳或过度收缩。
实验室检查
4.其他 半数患者有染色体异常,
以del(13q)、del(20q)多见,预后较差。 血小板功能缺陷, 血清尿酸、LDH、ALP、Vit-B12增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标准:①脾肿大; ②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和数量不一的泪滴形红细胞,病程
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增多或减少; ③骨髓穿刺多次“干抽”或“增生低下”; ④肝、脾、淋巴结病理检查示有造血灶; ⑤骨髓活检示纤维组织增生。
真红血象
真红骨髓象
真红骨髓象
三、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概述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的骨髓 增生性疾病,
其特点为: 血小板持续增多,可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 血栓多见于肢体,表现为手足麻木、发绀、肿胀等; 半数以上有脾肿大。一般起病缓慢, 50岁~70岁好发。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可出现少数中幼或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形态大
小不一,有畸形,常发现泪滴形红细胞,有辅助诊断 价值。 WBC增多或正常,可见中幼及晚幼粒细胞,偶见原粒 及早幼粒细胞。 PLT早期可增多,晚期减少,可见巨型血小板和巨核 细胞碎片。 外周血中出现幼红、幼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实验室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