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汉字与书画-至尊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文科综合历史含答案解析三
绝密★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三)本试题卷共26页,46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答案】B25.1908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发现汉简,并据其判定汉之长城的位置,但未作考证。
王国维据《史记》所载“汉武帝时,为防匈奴,始筑令居以西到武威、敦煌等四郡”,再据唐《沙洲图经》所载,得出结论:“木筒出土之地,实所谓古(汉)长城也。
”这说明A.史料相互补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B.第一手史料价值高于二手史料C.西方人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D.《史记》史学权威和史学价值较高【答案】A26.北宋仁宗时一改前代食盐政府专卖的做法,创立了“盐钞法”,“令商人就边郡入钱四贯八百售一钞,至解池请盐二百斤,任其私卖,得钱以实塞下,省数十郡搬运之劳”。
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普通高考模拟测试文综合(历史部分)
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普通高考模拟测试文综合(历史部分)SYS201807150701一、选择题详细信息1. 难度:简单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SYS20180715070详细信息2. 难度:简单《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
”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
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
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
”这说明A. 《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B. 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C. 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D. 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SYS20180715070详细信息3. 难度:简单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SYS20180715070详细信息4. 难度:简单诗词歌赋既是历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B. “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C.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D. “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广州歌》)SYS20180715070详细信息5. 难度:简单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最新-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议 34 汉字、书法及笔墨丹青课件 精品
②统一:
a.到秦统一时,秦始皇以秦国小篆为基础, 统一全国文字。
b.文字的改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书艺历程: (1)形成条件: ①单体汉字为富于个体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
的材料。 ②士人群体的形成,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 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 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秦朝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他写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用的是小篆体,B项错误。C项指的是草书。正书是指楷书, 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心的修养。 ②特点:文人山水画以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2)明清: 文人画或继承宋代宫廷画风,或沿袭元人山水意趣。由于
时代变化、社会动荡,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
4.民间风情: (1)宋代: ①兴盛原因: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
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绘画艺术得到发展。 ②代表作:最著名的当属张择端的《清明上河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考点4 汉字、书法及笔墨丹青
高考·定位 考纲要求: 1.汉字的起源演变。 2.书画的发展。
解读考纲:
1.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 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认识到书 法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必然深受社 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注意中国绘画的特点,注重意境,以形传神。
图》。
(2)明清: ①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木刻板画作为其中的插
图,反映了世俗的审美趣味。 ②百姓喜闻乐见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形象生动,充
【解析】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1.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甲骨文及周代的金文中画人坐形,则席地,乃殷、周同俗。
兵器戈、矛、弓、矢、刀等,甲骨文与周代金文无殊。
殷、周同用贝为货币,“贝”字常见于甲骨文及周代金文中。
这表明A. 商周的风俗完全一致B. 甲骨文是古老的成熟文字C. 文化的发展有其渊源D. 周代的文化水平高于商代【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了商周文化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乃殷、周同俗。
兵器戈、矛、弓、矢、刀等,甲骨文与周代金文无殊。
殷、周同用贝为货币,‘贝’字常见于甲骨文及周代金文中。
”的理解和掌握。
2. 南北朝时期,龙门石窟中古阳洞里早期的佛龛造像多有戴风帽、身穿夹领小袖短袄、脚着浑筒靴的形象,而后期佛龛造像已改穿传统服饰褒衣博带(儒生装束)。
这一变化反映了A. 传统服饰适合塑像 B. 佛教文化多姿多彩C. 北方政治局面稳定D. 少数民族汉化趋势【答案】D【解析】材料说法龙门石窟前期的佛龛造像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后期佛龛造像受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开始着儒生装束,体现了少数民族汉化的趋势,D不正确;A与材料所述无关;后期服饰反映的是儒家文化的影响,B不正确;C与史实不符。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对古代中国民族关系有所掌握,古代汉族地区文化相对发达,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往往会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出现少数民族汉化的趋势。
3. 北宋时,在与辽、夏等边境地区设置的贸易场所一一榷场里面,书画交易只是偶然出现,并未形成气候。
到了南宋时期,宋金边境的榷场遂成为书画文物由北向南回流的渠道,且兴盛起来。
据此可知A. 榷场是为了回购书画文物而设置的B. 书画回流蕴含宋人对故国依恋之情C. 南宋时期南方的书画创作手法很高D. 北宋时期北方的经济水平低于南方【答案】B【解析】据材料“南宋时期,宋金边境的榷场遂成为书画文物由北向南回流的渠道,且兴盛起来”并结合南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南宋时期书画文物向南回流,体现了南宋人民对故土的依恋之情,B不正确;榷场是宋代边境地区设置的贸易场所,不是专为书画文物而设,A 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是在南宋,D说法不正确。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文学成就解析版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文学成就解析版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名”,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1.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史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这折射出()A. 政府重视楷模示范效应B. 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C. 民众借助清官伸张正义D. 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B小说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显然,清官循吏类公案小说的兴起折射出当时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故B项正确.小说反映市民阶层的要求,故A项错误.民众借助小说获得精神慰藉,却无法借助清官达到伸张正义的目的,故C项错误.D项“趋同化”之说明显错误,应排除.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小说.考查明清小说反映的时代特征.关于明清小说,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它的原因、代表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影响.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到散曲、小说。
这反映了()A.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 儒家地位逐步提高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DA项不对,自然经济缓慢解体是在近代中国;B项不对,与题干无直接关系.C项不对,这到后来不利于文化的发展;随着古代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出现了散曲、小说等适合市民阶层情趣和口味的文学形式.因此D项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日益出现平民化的趋势.本题考核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原理.3.《三国演义》中,刘备只是一个一般意义的道德楷模,《西游记》中的唐僧是百无一用的窝囊角色,《水浒传》里面的宋江变成了“孝义黑三郎”,最大本领是“纳头便拜”。
最新-立体设计2018高考历史 14.1汉字、书法及笔墨丹青
【立体设计】2018高考历史 14.1汉字、书法及笔墨丹青课后限时作业岳麓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解析】 A、B、C、D图片中呈现的汉字字体依次为草书、行书、甲骨文、楷书,最早出现的应为甲骨文。
【答案】 C2.右图为某青铜鼎中的铭文拓片,图中文字( )A.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B.是周代文字主要的表现形式C.是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典范D.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3.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正楷”的基本特点是(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C.规矩与放纵并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具D.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4.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
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
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
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答案】 D5.印度总理尼赫鲁曾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关于颜真卿字体(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出盛唐社会走向正轨,所以书法也讲究规范B.反映出此时书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C.这几个字笔势飞动、意绪狂放D.体现了初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解析】颜真卿生活在盛唐,他的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讲究规范,符合盛唐社会的哲学情趣。
书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在魏晋时期,B表述错误;这几个字没有笔势飞动、意绪狂放的特点,D错在“初唐时代”,故可排除C、D。
答案为A。
【答案】 A6.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图汉字字体的正确排列是( )A.楷书——草书——行书——隶书B.隶书——草书——行书——楷书C.隶书——行书——草书——楷书D.楷书——行书——草书——隶书7.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
最新-立体设计2018高考历史 14.1汉字、书法及笔墨丹青
【立体设计】2018高考历史 14.1汉字、书法及笔墨丹青挑战真题岳
麓版
1.(2018·安徽文综)如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ú,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2.(2018·福建文综)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
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3.(2018·浙江文综)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解析】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据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秦朝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他写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的是小篆体,B项错误。
C项指的是草书。
正书是指楷书,D 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4.(2018·安徽文综)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2018-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必修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选择题2019年题组1.(2019·四川文综·1)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
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A B C D【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解析】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注意题干关键信息“写意性”的限制条件。
中国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书体,其中最具有写意性的是草书。
选项A属于行书,B属于隶书,C属于篆书,D属于草书。
故答案为D。
【答案】D2.(2019·江苏单科·2)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考点】中国古代汉字的发展演变。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根据题干图片文字比较可知,甲骨文与现代的文字具有某些相似之处,故D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甲骨文是可识读的文字,楷书之前是隶书、小篆,故AC表述有知识性错误,楷书工整规范,故B表述错误。
【答案】D3.(2019·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考点】京剧的产生和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不可能真实的再现客观历史,同样也不能正确评断历史人物和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
在京剧脸谱中其图案是程式化的,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白色表现奸诈多疑;蓝色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谐和统一,选择B项。
【答案】B4.(2019·山东基能·18)印章是在方寸之间进行创作和表现的艺术品。
___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___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汉字书法是一种特殊的审美信号系统,它传递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
通过汉字书法的形态,中国人的规范或潇洒的人格价值,以及守格或破格的文化精神都能够暗示出来。
在线条的___和变化的布局中,汉字书法传递着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统一与变化、齐整与错落等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汉字由象形的图画经由简化、抽象、变形,逐步演变为符号,每个汉字最初都是描摹事物的一个单幅画(如鱼、龙),或由两幅、多幅图画拼接起来的一幅组画(如有偏旁的好、安)。
音指与象指在汉字中合一,笔划与结构中均有图像、意象和情象内容。
后来随着字的日渐功能化、实用化、符号化,书与画在实用功能层面开始分离。
自从书法进入了愈来愈重视以真草隶篆、特别是行草来表达书写者感情的阶段,艺术的功能重又上升,书与画在艺术审美层面重又结合。
毛笔、水墨、宣纸是中国书法的三大元素。
毛笔的弹性幅度极大,水墨可浓可淡可枯可润,宣纸能以吸水度和印迹感天然造成原生效果。
这三大元素使得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能以在快慢、提按、推拉、扭折、顿挫、转甩、浓淡、湿枯、晕涩、虚实中相映相辉、相生相克,能以比其他纸笔无比丰富的艺术语汇,给书法作品的构思和表现提供无限张力,给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其他文字书写无可比拟的阔大空间。
汉字的点、划、撇、捺、钩、方框(圆)和三角的多形态笔法,以及毛笔笔划的多方向性写法,这些在别的文字中罕有的特色,为各类线条和几何图形大量进入书法铺就了通道,使得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空间造型艺术的许多观念,很早就进入了汉字书写,同步提升了中国书法具象和抽象的双向表达能力。
汉字书写由具象的图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级简化、变异、提升为书法艺术抽象的符号,却又草蛇灰线,留下了各种象形图画的印痕。
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这一由形而神、由画面而符号的过程,其实全息着、也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
2018年高考真题文综真题及答案(北京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北京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C。
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
【点睛】儒家代表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强调加强道德修养进行教化,正如本题中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考生只要理解儒家的主要观点,紧扣孟子所说的“德”“仁”,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2. 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答案】B【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常见方法之一是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但是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
如本题,如果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的知识掌握扎实,判断出②④存在史实错误,即可迎刃而解。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美术的辉煌-解析版-文档资料
高三文综历史美术的辉煌一、选择题,每题4分,48分(本大题共12小题,)1.近代莫奈的《日出•印象》画(如图),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鲜明感,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是()A. 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融B. 商品经济繁荣,追求个性解放C. 近代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影响D. 战争的伤害,对现实生活的悲观失望C《日出•印象》创作于1872年,当时法国正处于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造成的动荡中,故A项错误;商品经济繁荣,追求个性解放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背景,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对光的研究日益深入,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外在的手段,故C项正确;就这幅画而言,画面充满了人文气息,日出、港口、小船、天空、海面、明亮的色彩,这一切蕴含着活力与生气,故D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了印象主义画派.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后半期形成于法国的一个重要的绘画运动,包括自1867年至1886年期间一批持有相近观点和采用相近技巧的画家的活动、这些画家个性十分鲜明,非常讲究实际,但他们没有确定的共同遵守的具体原则、其最明显的原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片刻,表现纯粹的光的关系.主要的印象主义画家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等等.本题考查了印象主义画派,解题的关键在于印象主义画派受光学的影响,色彩鲜艳.2.法国画家卡米耶•毕沙罗擅长以补色体现景物的明暗变化,用原色做适当调整。
以细碎的笔触体现光的颤动,造成模模糊糊的形象。
与这一风格特点相似的作品是()A. 《格尔尼卡》B. 《向日葵》C. 《自由引导人民》D.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材料中“明暗变化”、“模糊形象”,可以得出是印象画派的绘画风格;A、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美术,故错误;B、向日葵,梵高的作品,印象画派,故正确;C、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作品,属于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故错误;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作品,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错误;故选B.本题以法国画家的绘画特点为考查背景,考查了对绘画风格知识点的掌握;第 1 页本题考查了对印象画派的掌握,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有梵高与莫奈.3.19世纪,精细描绘人物或景物细节的写实画家在欧美仍然占有很大市场,进入20世纪之后,他们的市场日益缩小。
精品解析:【全国联考】2018年新课标高三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三)(解析版)
精品解析:【全国联考】2018年新课标高三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三)(解析版)本文介绍了毛笔的历史和演变。
毛笔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书写工具,比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更为古老。
虽然现代出现了钢笔、铅笔、圆珠笔等新型笔,但毛笔仍然在书画史上大放异彩,其生命力之强大令人叹为观止。
关于毛笔的起源,众说纷纭。
传说秦国大将军XXX造笔,但据史家考证,中国毛笔起源远早于此,至少有6000年历史。
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陶器上,就可以看到毛笔的痕迹。
在商代的一些器物上也可寻得些许毛笔的痕迹。
1936年出土一件朱笔书写的陶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片,笔迹流畅,婉转自如,只有富有弹性的毛笔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
毛笔易折易损,难以保存,因此古笔很难找到,迄今未发现西周以前的毛笔实物。
1953年,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笔是我国最早的毛笔实物。
该笔用兔毛制成,用优质的精竹作笔杆,将笔毛围在杆的一端,再用蚕丝缠绕,外涂一层土漆,这支笔被命名为“楚笔”。
后来XXX也出土了楚笔。
湖北云梦、甘肃天水出土了秦笔。
秦笔的杆大多采用中空的竹杆,上端削尖,下端较粗,镂空成毛腔,笔头纳入腔里,后世毛笔大体如此。
XXX制笔时即选较坚硬的毛做中心,形成笔柱,外围覆以较软的披毛。
这样的毛笔既可使笔头保持浑圆,又利于吸墨,书写更具稳定性。
早期毛笔式样多种,名称也不一。
据汉代XXX《说文解字》等文献记载,吴国称之为“不律”,楚国称之为“聿”,燕国叫“弗”,秦国叫“笔”。
后来秦一统天下,“笔”的名字便被确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文章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讲述了自己搬到阿勒泰市后,因为买了一个五亩的院子而引起了别人的好奇和疑问,同时也描写了阿勒泰市冬天扫雪的场景,最后通过母亲的感叹表达了阿勒泰市雪的大小之惊人。
1.本段考察的是对一道阅读理解题的分析能力。
要求仔细阅读题目和文章,找出选项与原文的差别。
改写后:“此题考察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答题时,应该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强调准确性。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0.1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0.1周今天复习:古代中国科技文艺【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考点、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艺术【名师点睛】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艺术1.中国主要字体的特点及演变的总趋势(1)特点①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②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稳定。
③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极高的审美价值。
④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较强的实用价值。
⑤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2)总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渐规范化、稳定化。
2.中国绘画主要类型及特点3.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1)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了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2)绘画:①一方面形成了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重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②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书法艺术可归纳为四个“二”和两个“四”两大特征:实用性和艺术性。
两大艺术体系:书法和篆刻。
两个趋势:由繁到简;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
两个阶段: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魏晋及其以后是自觉阶段。
四个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代、明代。
四大字体: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试题演练】1.李白有诗:“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这首诗赞颂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怀素的《食鱼》符合“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的草书的风格,故C项正确;A项行书;B项小篆;D项楷书。
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怀素《食鱼》。
我要练习1、(2015年广东卷文综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2018年高考全国卷高三语文模拟试题最新整理含答案(四)
2018年⾼考全国卷⾼三语⽂模拟试题最新整理含答案(四)2018届⾼三语⽂模拟测试题(四)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务必将⾃⼰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效。
⼀、现代⽂阅读(35分)(⼀)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民族学视野下的中国书法罗海东中国式⽂⼈以独特的审美情感和系统的技术枝巧⽤⽑笔书写汉字,书写主体的集体⼈格化、书写⼯具的强⼤表现⼒、书写技法的⾼度程式化、表现客体的形⾳义⾃⾜与千变万化,使得中国书法区别于⼀般意义上的“写字”,成为民族特⾊鲜明的专门艺术。
在中国艺术内部,书法也颇有代表性。
⽂字是⽂明最基本的要素,⽽汉字的实⽤与书法的审美⼀体两⽤密不可分,所以中国书法地位特殊。
历史上,汉字始终是中国的通⽤⽂字,故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民族跨度较⼤,更加⼴泛地承载着56个民族所共有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天⼈合⼀的⾃然观、阴阳调和的辩证法、⾃强不息的⽣命观、写意抒怀的艺术观等,在中国书法中均有集中的、综合的反映。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然依随汉族的⽂脉⽽发⽣、发展,同时也得益于中国少数民族的参与和创造。
早在东周时期,鲜虞族建⽴的中⼭国所出“中⼭三器”与“守丘刻⽯”,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作。
楚汉相承,由南⽅少数民族参与创造的先秦楚系书法与周—秦⽂字系统⼀道,对汉代书法产⽣重要影响。
正是在汉代,篆、⾪、草、⾏、楷五种书体创⽴完备,从此中国书法以风格史为主线,不断从辉煌⾛向新的辉煌。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资源南北分流,由此逐渐形成1700年来中国书法碑、帖两⼤体系双峰并峙的基本格局。
北⽅少数民族直接确⽴了北碑体系,也间接促进了南帖体系的发展。
元代,朝廷为笼络⼠⼈,礼聘宋朝宗室赵孟頫并推赏其书法,赵⽒倡导的复古书风,亦使宋末颓微的中国书法重回传统正道。
2018年广东省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及答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一)文综历史试题24.表1记述出处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邶,以封纣子武庚:庸,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
以监殷民,谓之三监)班固《汉书·地理志》周武王既克殷,乃巳三监于殷。
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彔子耿。
成王屎伐商邑,杀彔子耿(彔子耿亦称禄父,或称武庚禄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之《系年》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纣子武庚为殷后,庶殷顽民,被纣化日久,未可以建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郑玄《诗谱·邶鄘卫谱》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周初“三监”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 B.武庚是周初“三监”中的一位C.周初设“三监”以加强对殷地的控制 D.武王猝死直接导致“三监之乱”25.汉武帝规定王侯宗室朝觐聘享,进献的玉璧必须以作价高昂的白鹿皮币包裹,同时规定白鹿皮币只能由宫廷机构独家经营。
据此可推断,汉武帝推行白鹿皮币的目的是A.顺应市场流通的需要 B.凸显皇帝独尊的权威费,腾出的饷,聘请西国名将,迅练劲旅,或犹可以立国,若犹是因循迁就,恐四分五裂。
”这一言论A.凸显了在民族危机下政府的应对不力 B.说明中体西用思想已深人人心C.完整地表达了维新派社会改革的要求D.认识到洋务运动存在着弊端29.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思想界主要是围绕东西文化孰优孰劣进行比较、评判和论争。
而自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后,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资源的重视则成为其主要共识。
当时思想界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A.反思新文化运动中存在的不足B.提振民族精神以抵抗日本侵略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抨击国民党政府的专制与独裁30.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宣布美国来华投资企业“应课征之税捐与本国人民同”,“将来亦不致颁布足以阻碍获得合理利润之新税则”。
【把握高考】高三历史最新专题综合演练 第十四单元14.1汉字、书法及笔墨丹青精题精选
------精品文档!值得拥有!------
------珍贵文档!值得收藏!
------
1.(2007·江苏)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字体(
)
2.(2007·海南)下图是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上面用当时通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它应该抄写于(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模拟质检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中国书画卷震惊世界,舞蹈演员肢体所绘的山水图令人难忘。
下列有关我国山水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山水画是国画中三大画科之一
B.是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C.唐朝王维的《清明上河图》是山水画中的珍品
D.山水画的灵魂是意境,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汉字与书画-至尊解析版2018年高考模拟历史精选汉字与书画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元代出现了许多以卖画度日的街头画家,常借画讽刺时弊。
有些画家还直接为通俗小说、剧本等作插图。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中国绘画艺术的繁荣B. 中国小说、戏剧的繁荣C. 中国城市经济的兴盛D. 中国政治的腐朽黑暗C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有些画家还直接为通俗小说、剧本等作插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与世俗文化相结合,C项正确;AB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2.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如下四个字,它们依次代表的是:植物生长的形状;草木茂盛之状;果实累累,谷物成熟;谷物藏于仓廪之中。
由此可以得出A. 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B. 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C. 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D. 甲骨文全面反映了古代农业的发达C本题主要考查商代的农业发展,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题干当中“植物生长的形状;草木繁茂之状;果实累累,谷物成熟;谷物藏于仓廪之中”可以看出,其对应的季节应该是春、夏、秋、冬,由此可以看出,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故此题应选C项;A本身说法错误,排除;B属于对材料信息的片面解读,排除;D属于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排除。
故选C。
3.字形歧异,确实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个“马”字,齐有三种写法,楚、燕、三晋各有两种写法。
一个“安”字,齐、燕各有两种写法,三晋竟有四种写法。
这反映出()A. 书写材料发生变化B. 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C.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D. 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D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战国时期一个字有多种写法,说明当时字没有统一,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可知,这是因为政治分裂影响的,故D项正确.书写材料发生变化是在汉代,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故B项错误.百家争鸣在材料也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汉字的形成演变.需要掌握战国时期汉字的特点及其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解答即可.本题考查对战国时期汉字的特点及其原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1 / 8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初唐欧阳询、唐太宗等人一方面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从而一种旨在将精巧的形式与雄阔的气势相结合的审美思想便出现了——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
这表明唐代书法的突出特点是A. 重视法度B. 尚意C. 追求神韵D. 重情A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
由题目中“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严密的技法”、“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等信息可知唐代书法的突出特点是重视法度。
排除均与此说法不符的BCD三项,故选A。
5.下列图片所示汉字字体,按出现的先后A. ③④②①B. ①②③④C. ①③②④D. ④③①②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文字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能力。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楷书、②为隶书、③为甲骨文、④为篆书,正确顺序为:③④②①,A符合题意;BCD三项顺序错误,排除。
故选A。
6.宋代《图画见闻志》:“尝试论之,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
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
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
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精”的要义在于A. 绘画技法高雅传神B. 生动体现事物特质C. 忠实再现事物全貌D. 理想化的道德人格D本题考查儒家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引自北宋郭若虚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著作,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将艺术与人格理想联系在一起,故D正确;本材料无法支持AB的结论,故排除。
C项偏离题旨,故排除。
故选D。
7.某同学参观了一次书法艺术展,他看到以下几副对联,其中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的书体最相似的是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汉字与书画-至尊解析版3 / 8A.B.C.D.C本题考查古代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读图分析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的书体为行书,C 符合题意;A 是隶书作品,B 是楷书作品,D 是草书作品,三项均可以排除。
故选C 。
8. 清代冯班在《钝吟书要》中说:“虞世南《庙堂碑》全是王法,最可师。
”由此可知虞世南《庙堂碑》的书体是( )A. 小篆B. 隶书C. 楷书D. 草书C依据题干“虞世南《庙堂碑》全是王法,最可师”可知,反映的是《庙堂碑》严谨法度的特点,这是楷书的特点,故C 项正确。
ABD 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C 。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
需要掌握楷书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对“虞世南《庙堂碑》全是王法,最可师”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楷书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9. 如图所示为唐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
他以楷书最着,其遒媚劲健的书体,虽稍带颜法,却自创一派,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他是( )A. 张旭B. 颜真卿C. 柳公权D. 黄庭坚C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柳公权擅长楷书,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健,稍带颜法,却自创一派,符合题意,故C 项正确。
张旭擅长草书,不符合题意,故A 项错误。
颜真卿创造出“颜体”,不符合题意,故B 项错误。
黄庭坚是宋代的书法家,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 项错误。
故选:C 。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
需要掌握柳公权书法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柳公权书法的特点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柳公权书法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有学者研究指出,宋代官僚士大夫是当时书画消费的主体,部分平民也趋之若鹜。
这反映了宋代()A. 城市经济繁荣促进文化世俗化B. 市民阶层形成带动大众文化品位提升C. 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构建的手段D. 书画艺术变革加剧社会结构变化CA.与材料“宋代官僚士大夫是当时书画消费的主体”不符,排除;B.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市民阶层形成劳动大众文化品位提升的结论,排除;C.宋代社会崇文轻武,世人皆以文人而自豪,由“官僚士大夫是当时书画消费的主体,部分平民也趋之若鹜”可知,书画消费成为提高社会身份的方式,正确;D.题中描述了官僚士大夫和平民对书画的追求,与社会结构的分化无关,排除。
故选:C。
本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宋代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构建的手段。
本题以宋代书画艺术盛行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11.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
其意在说明A. 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B. 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C. 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D. 楷书演绎了古代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汉字与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对大地广裹的思考”、“人类自身开始觉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对于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B项正确;A项是反映篆体的思想特点,排除;C项中“对科学发展的认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楷书觉醒”,不是理性思维,排除。
故选B。
12.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汉字与书画-至尊解析版表1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
据此可知()A. 甲骨文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B. 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C. 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D. 金文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DA甲骨文并非史书,因此排除;B图表中并未表达出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故与题意无关,排除;C“只有”说法过于绝对;从材料中的“永垂后世之意”“其子子孙孙永宝用”中可以读出金文的记载有资鉴的作用,蕴含历史意识,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从表格切入,结合汉字的形成演变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汉字的形成演变,侧重于学生阅读图表能力以及基础知识记忆的考查。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13.材料唐寅,字伯虎,明中叶杰出的画家、文学家。
唐寅曾遭科考案牵连,痛感社会黑暗。
为了排遣胸中烦闷,他远游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领略湖山之胜。
唐寅的绘画,初学“院派”画家周臣,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工,笔墨精细,形象真实。
后师法宋元以来诸名家,以诗画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寄托逸花吐云般的英气。
唐寅的诗歌,初学唐人,“多凄怨之词”,“不计工拙,兴寄烂漫”,风采斐然,消极自放,却饱含着辛酸的人生感受。
他还冷眼世事,孤傲不羁,在“半醉半醒”的生活中,尽量享受短暂的人生,“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晚年,唐寅还归心佛教,从色空观与人生梦幻说中寻求寄托。
唐寅的一生,怀才不遇,但却以诗画为明代的文化作出了贡献,后人把他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共推为画家“吴门派”的四杰,视为重振和发展文人画的大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寅诗画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寅诗画风格形成的背景。
(1)特点:风格多样,兼具写实与写意;创作随性,张扬个性;与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吸收前人多方成果,自成一派。
(2)背景:明中叶政治腐败黑暗;八股取士的推行,统治者对士人思想控制加强;江南社会商品经济发展,江南生活世俗化趋势加强。
(1)本题主要考查唐寅诗画特点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准确解读材料已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工,笔墨精细,形象真实”、“以诗画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寄托逸花吐云般的英气”可以得出风格多样,兼具写实与写意;依据材料“不计工拙,兴寄烂漫、风采斐然,消极自放”可以得出创作随性,张扬个性;依据材料“他还冷眼世事,孤傲不羁,在‘半醉半醒’的生活中,尽量享受短暂的人生”可以得出与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依据材料“后人把他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共推为画家‘吴门派’的四杰”可以得出吸收前人多方成果,自成一派。
(2)本题考查唐寅诗画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准确材料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注意结合明朝的社会大背景,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来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