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1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引言概述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

合理的污水处理设计计算是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和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设计计算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备选型、运行维护和效果评估等方面。

一、设计原则1.1 确定处理工艺:根据污水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如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

1.2 确定处理规模:根据污水产生量和质量,确定处理设施的处理规模,包括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

1.3 确定处理流程:根据处理工艺和处理规模,设计合理的处理流程,包括进水处理、主处理和出水处理等环节。

二、设计参数2.1 污水水质参数:包括COD、BOD、氨氮、总磷等参数,根据不同水质参数确定处理工艺和设备。

2.2 处理设施参数:包括处理设施的设计流量、停留时间、曝气量等参数,确保设施运行效果。

2.3 出水标准参数:根据国家环保标准和地方要求,确定出水的水质标准,保证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三、设备选型3.1 污水处理设备:根据处理工艺和处理规模,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设备,如曝气器、混合器、除磷装置等。

3.2 设备布局设计:根据处理流程和设备选型,设计合理的设备布局,确保设备运行效率和维护便捷。

3.3 设备运行参数:根据设备选型和设计参数,确定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曝气量、搅拌速度、投加药剂量等。

四、运行维护4.1 设备运行监控:定期监测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和水质参数,及时调整设备运行参数,确保设施稳定运行。

4.2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处理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清理设备、更换滤料、修复漏水等,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3 应急处理措施: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处理设施浮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污水泄漏或者排放超标。

五、效果评估5.1 出水水质检测:定期对出水进行水质检测,检测出水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评估处理效果。

5.2 处理效率评估:根据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和水质参数,评估处理效率和运行效果,及时调整处理工艺和设备。

水处理工艺流程 一级 二级 三级

水处理工艺流程 一级 二级 三级

水处理工艺流程一级二级三级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处理工艺流程解析:一级、二级、三级1.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而水处理工艺则是确保我们获得安全饮用水的重要步骤。

水厂设计(沉淀池、滤池)及计算公式(例)

水厂设计(沉淀池、滤池)及计算公式(例)

净(制)构筑物根据人饮工程设计规模Q =6000m ³/d ,为自流引水处理,运行时间为24小时/天,日处理水量约6000 m ³,每小时水处理能力为250 m ³/h 。

水厂建两组净水建筑物,每组日处理水量约3000 m ³,每小时水处理能力为125 m ³/h 。

水厂建净水建筑物两组四座,单组净化能力Q =125m ³/h 。

水源水质化验结果表明,浑浊度、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三项指标超标。

为保证人民生活饮水卫生达国标GB5749-85要求,拟定净水构筑物工艺流程为:进水→旋流孔室反应→斜管沉淀→重力式无阀滤池→清水池。

现只计算一座(1500 m ³)的净水结构:一.穿孔旋流孔室式反应池设计参数:反应池采用6格,反应时间20分钟,池高度拟定为3.7m ,V 进口=1.0m/s ,V6=0.2(m/s )。

反应池总容积W=QT/60=62.5×20/60=20.83(m ³)反应池面积F=W/H=20.83/2.5=8.332(㎡)单格池面积f =F/n =8.332/6=1.389(㎡)设计拟定为正8边形内切圆直径为1.3m 的单个反应池的面积为1.4㎡,满足设计要求。

各单池进孔口流速=1.0+0.2-0.2×T t n )12.00.1(122-+ =1.2-0.2T t n241+ 第一格进口管径采用0.15mtn =n Tn '' 式中n ''——第n 格序数n =6格t1=3.33(min ) t2=6.67(min )t3=10(min ) t4=13.33(min )t5=16.67(min) t6=20(min)V1=1.2-0.2×sqrt((1+24×3.33/20))=0.75(m/s)V2=1.2-0.2×sqrt((1+24×6.67/20))=0.6(m/s)同理可求得:V3=0.48(m/s) V4=0.38(m/s)V5=0.28(m/s) V6=0.2(m/s)各格进口尺寸,1—6格拟定为正8边形由流量公式得:Q=62.5m3/h=0.01736 m³/s据公式Fn=Q/Vn计算得:F1=0.01736/0.75=0.0231(㎡)实际采用孔口尺寸:b×h=0.11×0.22=0.0242(㎡)F2=0.01736/0.6=0.0289(㎡)实际采用孔口尺寸:b×h=0.12×0.24=0.0288(㎡)同理得:F3=0.0363(㎡)实际采用孔口尺寸:b×h=0.14×0.27=0.0378(㎡)F4=0.0462(㎡)实际采用孔口尺寸:b×h=0.16×0.29=0.0464(㎡)F5=0.0613(㎡)实际采用孔口尺寸:b×h=0.18×0.34=0.0612(㎡)F6=0.0868(㎡)实际采用孔口尺寸:b×h=0.21×0.42=0.0882(㎡)GT值计算,要求梯度值GT在104—105之间由公式G式中h=1.06 V2n/2g为孔口水头损失经计算得:H进口=0.054 h1=0.03 h2=0.019 h3=0.012 h4=0.008 h5=0.004则h=h进口+h1+h2……h5=0.111(m)G2010029.160111.05004⨯⨯⨯⨯-=21.2(L/s)(G=20~60s-1)GT=21.2×1500=31800≈3.18×104在104—105之间,故能满足要求。

课程设计计算书1---副本

课程设计计算书1---副本

】(二)计算书1. 加药间溶液池溶液池的容积W 2417bnQ=2αWW 2:溶液池容积(m 3);Q :处理水量(m 3/h );α: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 ),设计中取30mg/L .b :混合浓度(%),混凝剂溶液一般采用5-20,设计中采用12; n :每日调制次数,设计中取n=2;329.27m =2x 12 x 4173092x 30=W溶液池设置两个,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

总深H =H 1+H 2+H 3=1++=。

形状采用矩形,H 1为有效高度,取1m ;H 2为安全高度,取;H 3为贮渣深度,取。

溶液池取正方形,边长为F 1/2=2=,取。

所以溶液池尺寸为长×宽×高=××=,则溶液池实际容积为池旁设工作台,宽~,池底坡度为。

底部设置DN100mm 放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沿地面接入药剂稀释用给水管DN80mm 一条,于两池分设放水阀门,按1h 放满考虑。

溶解池;溶解池的容积W 1321m 78.2=x9.273.0=0.3W =W 溶解池取正方形,有效水深H 1=,则 面积F = W 1/H 1,即边长a = F 1/2=,取溶解池深度H =H 1+H 2+H 3=1++=,其中H 2为超高,设为;H 3为贮渣深度,取。

溶解池形状为矩形,则其尺寸为:长×宽×高=××=。

溶解池设为两个。

溶解池放水时间为10分钟,则放水量为:s L t W q /6.4=10×601000×78.2=60=1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d 0=50mm ,采用塑料给水管;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100mm 的排渣管一根。

《投药管投药管流量: q =S L W /21.0=60×60×241000×2×27.960×60×241000×2×2=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管径d =30mm ,实际流速为s 溶解池搅拌设备溶解池搅拌设备采用中心固定式平桨板式搅拌机。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标题:污水处理设计计算引言概述:污水处理设计计算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设计和计算的过程。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污水的性质、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因素,以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和排放。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污水处理设计计算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污水特性的分析1.1 污水的来源和组成:分析污水的来源,包括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等,并了解其组成成分。

1.2 污水的性质分析:包括污水的pH值、悬浮物含量、有机物含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等。

2.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2.1 传统工艺:介绍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等,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2 先进工艺:介绍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如MBR工艺、生物膜工艺等,分析其优势和适用条件。

2.3 工艺组合:介绍不同工艺的组合方式,如A2/O工艺、SBR工艺等,以满足不同水质要求和处理效果。

3. 设备选型和容量计算3.1 设备选型:根据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选取适合的设备,如曝气设备、搅拌器等,并考虑其性能和耐久性。

3.2 容量计算:根据污水的流量、水质和处理效果要求,计算设备的容量,包括反应器容积、沉淀池面积等。

4. 污泥处理和处置4.1 污泥的处理工艺:介绍污泥的处理工艺,如厌氧消化、好氧消化等,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处理成本。

4.2 污泥处置方式:分析污泥的处置方式,如堆肥、焚烧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运行和维护5.1 设备运行参数的监测:介绍对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参数的监测,如流量、浓度等,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5.2 设备维护和保养:介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措施,如清洗、更换零部件等,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结:综上所述,污水处理设计计算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过程,需要考虑污水的特性、处理工艺的选择、设备的选型和容量计算、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以及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计算,才能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给水设计说明书(1)

给水设计说明书(1)

给水设计说明书(1)给水设计说明书1、引言本文档为给水设计的说明书,旨在详细描述给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本说明书适用于给水系统设计阶段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参考。

2、设计概述2.1 设计目标在本节中,将阐述给水系统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供水质量、供水压力、供水量等。

2.2 系统组成本节将详细描述给水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水源、水处理设施、输水管道、水泵、水箱等。

此外,还将介绍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水源和水处理设施3.1 水源在本节中,将详细介绍给水系统的水源选择和水源水质评估。

同时,还要描述针对不同水源水质的处理技术和设备。

3.2 水处理设施本节将描述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原理和具体技术要求。

其中涉及到的设施包括沉淀池、过滤设备、消毒设备等。

4、输水管道4.1 材料选择在本节中,将详细介绍输水管道的材料选择和配管原则。

包括管道材料的种类、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4.2 设计原则本节将描述输水管道的设计原则和布置方式。

包括管道直径的确定、管道的坡度设计、支管布置等。

5、水泵及其控制5.1 水泵选型在本节中,将详细介绍水泵的选型原则和计算方法。

包括流量计算、扬程计算以及水泵的优选和匹配。

5.2 水泵安装本节将描述水泵的安装位置、基础设计以及管道的连接方式。

同时还要涉及到水泵的维护和保养要点。

5.3 控制系统在本节中,将详细介绍给水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

同时还要描述各个控制元件的作用和配合情况。

6、水箱设计6.1 水箱容量在本节中,将详细介绍水箱容量的确定方法和考虑因素。

6.2 水箱安装本节将描述水箱的安装位置、基础设计以及与输水管道的连接方式。

同时还要涉及到水箱的维护和保养要点。

7、技术要求和规范本节将给水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包括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8、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给水系统的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和相关技术资料。

循环水设计方案一车间

循环水设计方案一车间

技术方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业循环水技术方案2022 年10 月31 日技术方案:循环冷却水系统为敞开式循环水系统,补充水为自来水,循环水量Qr: 约 3000 m3。

该系统对水量的消耗主要取决于2500 m3 /h ,保有水量 Qv系统的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排污损失。

本方案是以该厂提供的水质及运行参数为基础设计。

A .补充水:饱和指数 LSI=-0.41稳定指数 RSI=8.41 (为强型溶垢性水质。

)结垢指数 PSI=10.93结论:补充水水质为腐蚀型水质。

在浓缩倍率及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水中各种成垢性离子的增加,造成循环水的结垢和腐蚀都有可能发生且趋势特殊大。

技术方案通过低剂量的化学药剂抑制循环水系统中结垢、腐蚀和微生物的危害,使生产运行高效、安全、稳定、满负荷、高产量、优质量。

循环冷却水量:Qr: 2500m3/h系统水容积:V:3000m3温差:ΔT=7-8℃主要材质:碳钢、不锈钢,混凝土浓缩倍率N≤3.01.贵厂在运行中管理应严格,加药及时,监控得当,浓缩倍率 K 控制在2 摆布,ΔJD 小于 0.2 ,运行正常。

2、解决办法:我厂对缓蚀阻垢剂的配方进行子细筛选,并对配方的完美性、局限性进行跟踪试验调查,因此,随时监测循环水水质,是检测药剂配方是否有针对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所有设计均遵照 GB 50050-2022 之规定和系统实际运行情况,采用日常加药自然 PH 值运行处理,以保证系统良好的运行期达 5 年以上。

( 1 ) 日常加药处理用药:缓蚀阻垢、杀菌灭藻及粘泥剥离剂综合考虑——高效。

缓蚀阻垢剂采用有针对性的复合配方,既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能又要有效地控制碳钢、铜的腐蚀,同时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协同增效性能。

杀菌灭藻剂采用氧化性杀菌剂和非氧化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法,既有杀菌抑菌的高效持久性,同时具有剥离粘泥的功能,也防止了菌藻抗药性的浮现。

( 2 )紧跟水处理药剂的发展方向——环保性。

净水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班)

净水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班)

净水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班)一、设计原始资料1、处理厂近期处理规模2.5万m3/d(学号每增大4号,水量增加10000m3/d),水厂自用水量为5%。

2、水源为河水,河水的水质符合二类水源水的水质指标,水温最高为24o C,最低为5 o C,水的浊度见下表,细菌总数为3000个/L。

3、处理后的水符合国家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水厂用地面积参照规范确定,可以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5、平面布置的建筑物有净水构筑物,综合楼(生产管理用房、行政办公房、化验室、值班室、仓库、机修间、食堂、传达室、浴室、锅炉房等)。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计算(1)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2)净水构筑物设计参数的确定(3)净水构筑物几何尺寸的确定(4)净水构筑物的水量校核计算2、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设计的原始资料和设计任务,各项设计与设计过程中的体会等。

说明要求计算正确,说明清楚,简明扼要,文字通顺。

3、绘制下列设计图纸各一张(1)水厂总平面图(2)净水构筑物高程布置图(3)主要净水构筑物平、剖面图(滤池、反应沉淀池)三、注意事项1、水处理高程:反应处理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高程的相关关系,图中应标出地面高程,各处理构筑物的顶面、底面、水面高程,以及连接管渠的底面或中心高程。

2、字体和图线:手工绘图时图纸上所有字体均采用工程字,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划清晰,采用国家公布实施的简化字体。

计算机绘图时应该符合计算机绘图标准,所有图线、图例及尺寸标注方法均应符合国家绘图标准(绘制图纸时要注意布图美观,整个图面只允许出现3~4种大小的字体)。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万m3/d水厂设计(空格内容为设计水量,根据自己的设计水量补充题目)1.设计水量:水厂设计水量根据本人学号确定:一班同学的设计水量为:(学号后两位数值某1.5)万m3/d二班同学的设计水量为:(学号后两位数值某0.8)万m3/d2.出厂水水质、水压要求:请按有关规定确定水厂允许用地,在用地标准范围内尽量减少占地,用地形状自定,地形平坦,地面标高20.0米。

表1水源水质项目平均值项目平均值(mg/L)项目平均值pH值7.9总碱度110.9细菌总数小于50000个/mL浊度(NTU)10硝酸盐0.6大肠杆菌小于10000个/LCODMn(mg/L)3氰化物<0.02臭和味微量氨氮(mg/L)0.05六价铬<0.001氟化物(mg/L)0.05砷0.0056.建议水处理构筑物:学号1-5:网格栅条絮凝池、普通快滤池学号6-10:穿孔旋流絮凝池学号11-15:机械絮凝池学号16-20:隔板絮凝池、V型滤池学号21-25:机械搅拌澄清池学号26-:折板絮凝池除以上建议的池型外,其他水处理构筑物考虑和建议池型的搭配,结合技术经济比较自由选择。

三、设计内容1.方案选择:根据原水水质水量和处理后水质要求选择并确定给水厂工艺流程2.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选择并确定各水处理构筑物类型3.对水处理构筑物进行设计计算,并附有必要的单线草图4.确定辅助构筑物尺寸和位置,进行水厂平面布置并绘制平面布置图5.计算各净水构筑物和连接管中的水头损失,考虑水厂地形,确定各净水构筑物的标高,绘制水厂高程布置图四、设计成果2.设计图纸:给水厂平面布置图一张;高程系统图一张,比例尺根据制图标准选择,根据比例尺和水厂占地规模选择图幅,一般不小于2号图纸。

五、设计时间本课程设计完成时间为二周序号123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2006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4.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0-2022)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6.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7.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3、10、11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8.严煦世,范谨初.给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属于初步设计性质的设计工作。

水处理-隔油池计算公式

水处理-隔油池计算公式
2、计算 过水断面积 A:A=Q/v,m2 (1) 式中: Q——处理水量,m3/min; v—— 水 平 流 速 , m/min; v≤15u (2)
式中 G—— 重 力 加 速 度 , 980cm/s2 ρ油——油的密度,g/cm3 ρ水——水的密度,g/cm3 d——油滴粒径,一般取 0.015cm μ——动力粘度系数,(g·s)/cm2,当水温为 20℃时μ=0.0102 u——油滴上浮速度,m/min 池子宽度 B 和有效水深 h1,按设计基准取下限值,然后校核 Bh1≥A,否则重新设定 B、h1 值。
1—料斗;2—定量给料器;3—溶解溶液桶; 4—搅拌机;5—计量、设计基准 可能分离的油的最小粒径:d≥15μm; 油 的 密 度 : ρ=0.92 ~ 0.95g/cm3; 隔油池水平流速:v≤0.9m/min,且不大于油滴上浮速度的 15 倍; 池子的尺寸范围:深度 0.9~2.4m;宽度 1.8~6.1m;深度/宽度 0.3~0.5;安全系数 k=1.6。
池总长度 L=L1+L2+L3+L4 式中 L1——布水槽宽度,一般取 0.5~0.8m; L2——油水分离区有效长度,m; L2=kvt,m (3-5-39) 式中 t——沉淀时间,min t=h1/u (3-5-40)
其他符号同前 L3——集水槽宽度,一般取 0.8m; L4——吸水井宽度,m。 吸水井有效容积大于排水泵 5min 排水量。 3、浮上油的处置 浮油经撇油管收集,自流出水外。在浮油量不 大,来水比较稳定时,可在池外用油 桶接受,否则 需设贮油坑,坑顶面高度与隔油池顶相平。对温度 低时粘度较大的浮 油,贮油坑里可设蒸汽加热。

污水处理基本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基本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基本计算公式水处理公式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要使用到的东西,在这里我总结了几个常常用到的计算公式,按顺序分别为格栅、污泥池、风机、MBR、AAO进出水系统以及芬顿、碳源、除磷、反渗透、水泵和隔油池计算公式,由于篇幅较长,大家可选择有目的性的观看。

格栅的设计计算一、格栅设计一般规定1、栅隙(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2) 废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最大间隙40mm,其中人工清除25~40mm,机械清除16~25mm。

废水处理厂亦可设置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栅条间隙50~100mm。

(3) 大型废水处理厂可设置粗、中、细三道格栅。

(4) 如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废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2、栅渣(1) 栅渣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以采用以下资料。

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3/103m3 (栅渣/废水)。

格栅间隙30~50mm;0.03~0.01m3/103m3 (栅渣/废水)。

(2) 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容重约为960kg/m3。

(3) 在大型废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3、其他参数(1) 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2) 格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3) 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小角度较省力,但占地面积大。

(4) 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

(5) 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6) 大中型格栅间内应安装吊运设备,以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二、格栅的设计计算1、平面格栅设计计算(1) 栅槽宽度B式中,S为栅条宽度,m;n为栅条间隙数,个;b为栅条间隙,m;为最大设计流量,m3/s;a为格栅倾角,(°); h为栅前水深,m,不能高于来水管(渠)水深;v为过栅流速,m/s。

2023年一级建造师给排水工程实务真题及答案

2023年一级建造师给排水工程实务真题及答案

2023年一级建造师给排水工程实务真题及答案本文档包含了2023年一级建造师给排水工程实务的真题及答案。

以下是一道选取的真题以及对应的答案。

真题一题目:请简述给排水工程中的零星水厂设计要点。

答案:零星水厂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源选择:选择可靠的水源,符合水质标准,并确保水源的供应量能够满足需要。

2. 水处理工艺设计:根据水质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水处理工艺,包括絮凝、混凝、过滤、消毒等。

3. 滤池设计:确定滤池的数量和大小,确保能够满足处理水量的要求,并定期清洗维护滤料。

4. 清水池设计:设计合适的清水池容积,以储存处理后的清水,并满足日常用水的需要。

5. 输水管道设计:根据输水距离和输水量确定管道的直径和材料,以保证水流畅通和输水无泄漏。

6. 设备选型:选择适当的泵站、计量设备、控制系统等设备,以确保零星水厂运行正常。

7. 废水处理设计:考虑废水的处理和排放问题,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保护环境。

以上是零星水厂设计的要点,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真题二题目:请简述给排水工程中的地下雨水管道施工注意事项。

答案:地下雨水管道施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 材料选择: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雨水管道材料,如聚乙烯管、钢管等,并确保管道的质量合格。

2. 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土方工程和管线平整,避免管道被压坏或损坏。

3. 管道敷设:在施工现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下雨水管道的敷设,控制施工误差,保证管道的坡度和排水顺畅。

4. 管道连接:使用合适的连接件进行管道的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密封,避免漏水和渗水现象。

5. 管道保护:在管道敷设的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管道受到外力损伤,如设置保护层、预埋管道等。

6. 施工质量检查:定期检查施工质量,确保管道的质量符合要求,如进行漏水测试、排水试验等。

7. 管道标识:在施工完成后,设置合适的管道标识,包括管道功能、流向等信息,便于后期运维和维修。

PID算法1

PID算法1

回用水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循环排污水、生产废水处理站的达标排水、 脱盐水盘滤及超滤反洗水、RO浓水→调节水
↓ 箱→调节水泵→石灰软化处理器→清水箱→
石灰
↓ 清水泵→多介质过滤器→盘式过滤器→超滤
絮凝剂、杀菌剂
装置→超滤水箱→超滤水泵→保安过滤器→ 高压泵→1次反渗透装置→补充水箱→补充水 还原剂 ↑ ↓ 泵→循环水装置
7.UF超滤装置 超滤膜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 生物等。在水压的作用下水分子及小分子物 质等透过超滤膜,水中的悬浮微粒、胶体、 微生物等则被截留在超滤膜的内表面。由于 超滤膜上的微孔很小,可以有效除去各种水 中悬浮颗粒、胶体、细菌和大分子有机物等, 这些截留物质可能会在膜的内表面集聚,所 以需要对超滤膜组件进行定期的反冲洗和加 药清洗。
主要是起到对原水增温的作用,降低季节
的温度变换对RO系统产水量带来的影响。
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波纹形的传热板片,按一 定的间隔,通过橡胶垫片压紧组成的可拆卸的 换热设备。板片组装时,两组交替排列,板与 板之间用粘结剂把橡胶密封板条固定好,其作 用是防止流体泄漏并使两板之间形成狭窄的网 形流道,换热板片压成各种波纹形,以增加换 热板片面积和刚性,并能使流体在低流速成下 形成湍流,以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板上的四 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泄集管,两种 换热介质分别对流入各自流道,形成逆流通过 每个板片进行热量的交换。
还原剂、阻垢剂 ↓
2次反渗透装置←2次高压泵 ↑ RO浓水箱 →多介质过滤器
各套水处理工艺的预处理部分
预处理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
胶体和余氯等,减少RO工作时产生垢物、
藻类、微生物污染及氧化剂对膜的损害,
以使RO膜达到或接近设计使用寿命。

《水质工程学1》(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1》(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2009 年 7 月 10 日
《水质工程学 1》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1 页 共 27 页
1 工程概述
该工程为某市净水厂工艺初步设计,包括根据原水水质及水厂规模选择处理 工艺,每个工艺构筑物各部分尺寸的详细计算,整个水厂的规划布局以及各构筑 物间高程的确定。
该水厂的设计规模为 940000m3/d,水源水质分析结果如下: 水的臭和味:无 最低温度:0°C 最高温度:38°C 浊度(NTU):10~3000 色度:10~30 度 pH 值:6.5~7.5 碱度:48 度 高锰酸盐指数:5.5~7.5mg/L 溶解氧:8mg/L 细菌总数:280~7300 个/mL 大肠菌群:740~9600 个/mL
7.3 溶解池容积
W2=(0.2~0.3)W1 式中 W2——溶解池容积(m3);
W1——溶液池容积(m3)。 设计中取 W2=0.28W1 W2=0.28×26.30=7.36m3, 溶解池尺寸 L×B×H=2.2×2.2×2.1m,高度中含超高 0.3m,底部沉渣高 0.2m。为操作方便,池顶高出地面 0.8m。采用两个溶解池,一用一备。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 W2’=2.2×2.2×2.1=7.74m3,满足要求。 溶解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池底设 0.02 坡度,设 DN100mm 排渣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给水管管径 DN80mm,按 10min 放满溶解池考虑,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186.60m2,
设置 6 个格网,每个格网需要的面积为 31.10m2,设计中采用进水部分尺寸 为 B1×H1=5.1m×6.1m,平板格网尺寸选用 B×H=5200mm×6300mm。
兰州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
2009 年 7 月 10 日

工业循环水处理方案1

工业循环水处理方案1

工业循环水处理方案1工业循环水处理方案1一、水补给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水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因此,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循环水的补给。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水的补给。

1.自来水补给:自来水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水源,可以直接用于循环水的补给。

但是,由于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和细菌,需要进行前处理和后处理,以避免对设备和工艺的冲击。

2.雨水收集利用:利用屋顶、道路等建筑和设施收集雨水,经过一系列的过滤和消毒处理后,可以作为循环水的补给源。

这种方式既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又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3.废水回收再利用:通过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可以将其用于循环水的补给。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还可以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清洗清洗是循环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用于去除循环水中的污染物和杂质,以保证水的质量和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

1.简单过滤:通过设立过滤装置,可以去除循环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如沙子、砂石、纤维等。

可以采用物理过滤、网状过滤或多介质过滤等方式进行处理。

2.化学处理:利用化学物质与污染物发生反应,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式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等。

3.生物处理:通过利用微生物的吸附、吸附和分解作用,去除循环水中的有机物和生物污染物。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式包括生物滤池、生物反应器等。

三、循环处理循环处理是指将清洗后的循环水再次回流到工业生产过程中,以减少对新鲜水的需求和减少废水的排放。

1.循环水质量控制:设立循环水质量监测系统,对循环水的溶解氧、PH值、浊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循环水的质量达到要求。

2.冷却系统:在循环水循环回流的过程中,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将热量散发出去,以保证循环水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3.循环水泵站:通过设置循环水泵站,将清洗后的循环水继续循环回流到工业生产过程中,以确保循环水的充分利用和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

水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公式汇总

水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公式汇总

水处理各处理单元计算公式汇总水处理公式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要使用到的东西,在这里我总结了几个常常用到的计算公式,按顺序分别为格栅、污泥池、风机、MBR、AAO进出水系统以及芬顿的计算,大家可有目的性的观看。

格栅的设计计算一、格栅设计一般规定1、栅隙(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2)废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最大间隙40mm,其中人工清除25~40mm,机械清除16~25mm。

废水处理厂亦可设置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栅条间隙50~100mm。

(3)大型废水处理厂可设置粗、中、细三道格栅。

(4)如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废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2、栅渣(1)栅渣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以采用以下资料。

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3/103m3(栅渣/废水)。

格栅间隙30~50mm;0.03~0.01m3/103m3(栅渣/废水)。

(2)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容重约为960kg/m3。

(3)在大型废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3、其他参数(1)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2)格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3)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小角度较省力,但占地面积大。

(4)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

(5)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6)大中型格栅间内应安装吊运设备,以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二、格栅的设计计算1、平面格栅设计计算(1)栅槽宽度B式中,S为栅条宽度,m;n为栅条间隙数,个;b为栅条间隙,m;为最大设计流量,m3/s;a为格栅倾角,(°);h为栅前水深,m,不能高于来水管(渠)水深;v为过栅流速,m/s。

(2)过栅水头损失如式中,h0为计箅水头损失,m;k为系数,格栅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3;ζ为阻力系数,与栅条断而形状有关,按表2-1-1阻力系数ζ计箅公式计算;g为重力加速度,m/s2。

水处理-除磷计算公式

水处理-除磷计算公式
除磷计算公式
1、除磷药剂投加量的计算 国内较常用的是铁盐或铝盐,它们与磷的化学反应如式(1)、(2)。 Al3++PO3-4→AlPO4↓(1) Fe3++PO3-4→FePO4↓(2) 与沉淀反应相竞争的反应是金属离子与 OH-的反应,反应式如式(3)、(4)。 Al3++3OH-→Al(OH)3↓(3) Fe3++3OH-→Fe(OH)3↓(4) 由式(1)和式(2)可知去除 1mol 的磷酸盐,需要 1mol 的铁离子或铝离子。 由于在实际工程中,反应并不是 100%有效进行的,加之 OH-会参与竞争,与金属离 子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如式(3) 和式(4),所以实际化学沉淀药剂一般需要超 量投加,以保证达到所需要的出水 P 浓度。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5 册和德国设计规范中都提到了同步沉淀化学除磷可按 1mol 磷需投加 1.5mol 的铝盐 (或铁盐)来考虑。 为了计算方便,实际计算中将摩尔换算成质量单位。如: 1molFe=56gFe,1 molAl=27gAl,1molP=31gP; 也就是说去除 1kg 磷,当采用铁盐时需要投加:1.5×(56/31)=2.7 kgFe/kgP; 当采用铝盐时需投加:1.5×(27/31)= 1.3kgAl/kgP。 2、需要辅助化学除磷去除的磷量计算 同 步 沉 淀 化 学 除 磷 系 统 中 ,想 要 计 算 出 除 磷 药 剂 的 投 加 量 ,关 键 是 先 求 得 需 要 辅 助 化 学除磷去除的磷量。对于已经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及设计中的污水处理厂其算法有所不 同。 1)已经运行的污水处理厂 PPrec=PEST-PER (5) 式中 PPrec—— 需 要 辅 助 化 学 除 磷 去 除 的 磷 量 , mg/L ; PEST —— 二 沉 池 出 水 总 磷 实 测 浓 度 , mg/L ; PER —— 污 水 处 理 厂 出 水 允 许 总 磷 浓 度 , mg/L 。 2)设计中的污水处理厂 根据磷的物料平衡可得: PPrec=PIAT-PER-PBM -PBioP (6) 式中 PIAT —— 生 化 系 统 进 水 中 总 磷 设 计 浓 度 , mg/L ; PBM ——通过生物合成去除的磷量,PBM= 0.01CBOD,IAT,mg/L; CBOD,IAT——生化系统进水中 BOD5 实测浓度, mg/L; PBioP—— 通 过 生 物 过 量 吸 附 去 除 的 磷 量 , mg/L 。 PBioP 值与多种因素有关,德国 ATV-A131 标准中推荐 PBioP 的取值可根据如下几 种情况进行估算: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水处理是指对污水、废水进行净化、杀菌、除臭、回收和再利用的过程。

在水处理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计算公式,以便确定水质参数、处理效果等关键指标。

以下是水处理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

一、水质参数计算公式1.溶解氧浓度(mg/L)计算公式:溶解氧浓度(mg/L)= 溶解氧得量 / 水样量2.氨氮浓度(mg/L)计算公式:氨氮浓度(mg/L)= 氨氮得量 / 水样量3.总硬度(mg/L)计算公式:总硬度(mg/L)= (Ca2+浓度×2.5)+(Mg2+浓度×4.14)4.COD(化学需氧量)浓度(mg/L)计算公式:COD浓度(mg/L)= COD得量 / 水样量5.BOD(生化需氧量)浓度(mg/L)计算公式:BOD浓度(mg/L)= BOD得量 / 水样量6.悬浮物(SS)浓度(mg/L)计算公式:悬浮物浓度(mg/L)= 悬浮物得量 / 水样量二、水处理效果计算公式1.混凝剂投加量计算公式:混凝剂投加量(mg/L)= (混凝剂质量 / 水体体积)×10002.絮凝剂投加量计算公式:絮凝剂投加量(mg/L)= (絮凝剂质量 / 水体体积)×10003.絮凝效果计算公式:絮凝效果(%)=(初浊度-终浊度)/初浊度×100%4.沉淀剂投加量计算公式:沉淀剂投加量(mg/L)= (沉淀剂质量 / 水体体积)×10005.沉淀效果计算公式:沉淀效果(%)=(初浊度-终浊度)/初浊度×100%6.过滤速度计算公式:过滤速度(m/h)=过滤液体积(m³)/过滤时间(h)/过滤面积(m²)7.生物膜反应器(MBR)膜通量计算公式:MBR膜通量(L/m²·h)=清水浸膜前水质量(L)/膜池面积(m²)/清水浸膜时间(h)8.反渗透(RO)回收率计算公式:RO回收率(%)=(进水量-出水量)/进水量×100%三、常见单位换算1.体积单位换算:2.质量单位换算:3.浓度单位换算:1毫克/升(mg/L)= 1ppm(mg/L)= 0.001克/升(g/L)以上是水处理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和单位换算。

一级水处理设计计算

一级水处理设计计算

第一章 污水的一级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1。

1格栅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皮、毛发、果皮、蔬菜、塑料制品等,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进行。

被截留的物质称为栅渣.设计中格栅的选择主要是决定栅条断面、栅条间隙、栅渣清除方式等。

格栅断面有圆形、矩形、正方形、半圆形等。

圆形水力条件好,但刚度差,故一般多采用矩形断面.格栅按照栅条形式分为直棒式格栅、弧形格栅、辐流式格栅、转筒式格栅、活动格栅等;按照格栅栅条间距分为粗格栅和细格栅(1。

5~10mm );按照格栅除渣方式分为人工除渣格栅和机械除渣格栅,目前,污水处理厂大多都采用机械格栅;按照安装方式分为单独设置的格栅和与水泵池合建一处的格栅。

1.1。

1格栅的设计城市的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城市污水主干管由西北方向流入污水处理厂厂区,主干管进水水量为s L Q 63.1504 ,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的管径为1250mm ,管道水面标高为80.0m .本设计中采用矩形断面并设置两道格栅(中格栅一道和细格栅一道),采用机械清渣。

其中,中格栅设在污水泵站前,细格栅设在污水泵站后。

中细两道格栅都设置三组即N=3组,每组的设计流量为0。

502s m 3。

1。

1.2设计参数1、格栅栅条间隙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粗格栅:机械清除时宜为16~25mm ;人工清除时宜为25~40mm .特殊情况下,最大间隙可为100mm 。

2) 细格栅:宜为1。

5~10mm 。

3) 水泵前,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2、 污水过栅流速宜采用0。

6~1.Om /s.除转鼓式格栅除污机外,机械清除格栅的安装角度宜为60~90°.人工清除格栅的安装角度宜为30°~60°。

3、当格栅间隙为16~25mm 时,栅渣量取0.10~0。

0533310m m 污水;当格栅间隙为30~50mm 时,栅渣量取0.0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折板夹角:900~1200,一般采用900。 • 折板宽度:0.5m左右 • 折板长度:0.8~1.5m
峰速0.25~0.35m/s 谷速0.1~0.15m/s G=80s-1,t≥240s
板间流速0.15~0.25m/s G=50s-1,t≥240s 平行折板间距等于相对折板峰距
平均流速0.10~0.15m/s(规范) 0.05~0.1m/s(手册)
且应设置计量设备并采取稳定加注量的 措施。
• 溶解池和溶液池设计计算参见P57
• 药剂溶解 ——溶解池 • 溶液配制 ——溶液池
• 碱式氯化铝的配制和投加P59
加药间及药库
• 1.加药间宜与药库合并,也可和加氯设施
合并。
• 2.加药间宜靠近投药点。 • 3.加药间应尽量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段。
室内必须安置通风设备及具有保障工作人 员卫生安全的劳动保护措施。
1000mg/L,短时允许达3000mg/L
• 悬浮澄清池:进水SS一般小于1000mg/L
3.滤池
• 普通快滤池:大中小型水厂,单池面积不宜
大于100m2
• V型滤池:大中小型水厂,单池面积可达
150m2
• 三层、双层滤料滤池:中型水厂,单池面积
不宜大于50~60m2
• 接触双层滤料滤池:5000m3/d以下小型水
• 第9.4.9条 絮凝池宜与沉淀池合建。 • 第9.4.10条 絮凝池型式的选择和絮凝时间
的采用,应根据原水水质情况和相似条件 下的运行经验或通过试验确定。
1.隔板絮凝池
1.隔板絮凝池
• 设计要求: • 絮凝时间宜为20~30min; • 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渐变进
行设计,起端流速宜为0.5~0.6m/s,末 端流速宜为0.2~0.3m/s;
• 平行直板通道宽度计算; • 平行直板水头损失计算; • 平行直板停留时间计算; • G值计算。
机 械 搅 拌 絮 凝 池
• 机械絮凝池设计要求: • 1絮凝时间为15~20min; • 2 池内设3~4档搅拌机; • 3 搅拌机的转速应根据浆板边缘处的线速
度通过计算确定,线速度宜自第一挡的 0.5m/s逐渐变小至末挡的0.2m/s;

3.滤池
• 虹吸滤池:中型水厂2-10万吨/天,每组
池数不小于6池
• 无阀滤池:1万吨以下小型水厂,单池面积
小于25m2
• 移动罩滤池:大中型水厂,单格面积一般
认为要小于10m2
水处理构筑物的组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折板/网格栅条絮凝池 机械絮凝池 隔板絮凝池
平流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 机械澄清池
V型滤池 普通快滤池 虹吸滤池
2.混凝处理
混凝剂
原水
混合
出水
反应
沉淀 (澄清)
排泥
混凝工艺设计内容:
• 药剂的选择 • 药剂配置和投加设备的设计 • 混合设备的设计 • 絮凝设备的设计
2.1混凝药剂的选择
• 第9.3.1条 用于生活饮用水的混凝剂或助
凝剂产品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 第9.3.2条 混凝剂和助凝剂品种的选择及
其用量,应根据原水混凝沉淀试验结果或 参照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等,经综 合比较确定。
• 隔板絮凝池:往复式和回转式 • 折板絮凝池 • 网格/栅条絮凝池 • 机械絮凝池
1.絮凝池
• 隔板絮凝池:水量大于3万吨/天,水量变
动小。
• 折板絮凝池:水量变化不大的水厂 • 网格/栅条絮凝池:水量变化不大的水厂,
单池以1~2.5万吨/天为宜。
• 机械絮凝池:各类水厂
2.沉淀与澄清池
• 平流式沉淀池:大中型水厂
• 我国各水厂投药量大致5~30毫克/升,最高
不超过100毫克/升,否则应通过药剂的混合 使用及改进处理途径等方法使水澄清。
• 混凝剂投加量计算参见P55 • 石灰投加量计算参见P56
加药工艺流程
2.2药剂配制与投加设备的设计
• 第9.3.3条 混凝剂的投配宜采用液体投
加方式。
• 9.3.7 投加混凝剂应采用计量泵加注,
地表水常规处理工艺流程: 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出水
• 当原水浊度较低(一般在50度以下)、不受
工业废水污染且水质变化不大者,可采用 地表水一次净化工艺流程:
原水→直接/接触过滤→消毒→出水
• 高浊度水处理工艺流程:
原水→预沉池或沉砂池→混凝沉淀或澄清 →过滤→消毒→出水
• 受污染水源处理工艺
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
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
• 第1篇水处理工程毕业设计基本资料 • 第2篇给水处理工程设计 • 第3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 第4篇效益分析
第2篇给水处理工程设计
• 1.给水处理工程设计概述 • 2.混凝处理 • 3.沉淀和澄清处理 • 4.过滤处理 • 5.消毒处理 • 6.给水处理工程布置
• 4.药剂仓库及加药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
置计量工具和搬运设备。
加药间及药库
• 5.混凝剂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
运输条件确定,宜按最大投加量的7~15d 计算。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 确定。
• 6.计算固体混凝剂和石灰储藏仓库面积时,
其堆放高度:当采用混凝剂时可为 1.5~2.0m;当采用石灰石可为1.5m。当 采用机械搬运设备时,堆放高度可适当增 加。
• 7.加药间的地坪应有排水坡度。
2.3混合设施
• 第9.4.7条 混合设备的设计应根据所采用
的混凝剂品种,使药剂与水进行恰当的急 剧、充分混合。
• 第9.4.8条 混合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处理水
量的变化,可采用机械混合或水力混合。
• 水泵混合、机械混合 • 管道混合、管道静态混合器
2.4絮凝设备的设计
• 隔板间净距宜大于0.5m。
2.栅条(网格)絮凝池
进水 平面布置
(2)网格
下面进出水 上面进出水 水流向上 水流向下
网格(或栅条)絮凝池平面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网格层数)
(3)栅条
• 栅条(网格)絮凝池设计要求:
• 1 絮凝池宜设计成多格竖流式。
• 2 絮凝时间宜为12~20min,用于处理低
• 斜管沉淀池:各种规模水厂,但单池水量不
宜过大
2.沉淀与澄清池
• 机械搅拌澄清池:大中型水厂,进水SS一般小于
1000mg/L,短时允许达3000~5000mg/L
• 水力循环澄清池:中小型水厂,进水SS一般小于
1000mg/L,短时允许达2000mg/L
• 脉冲澄清池:大中小型水厂,进水SS一般小于
1.给水处理工程设计概述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
1.给水处理工程设计概述
• 1.1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 • 1.2给水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1.1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
• 4 池内宜设防止水体短流的设施。
G=25s-1,t≥240s
• 确定折板参数(长度可不同); • 初步确定絮凝池分格尺寸; • 相对折板峰距、谷距等计算; • 相对折板水头损失计算; • 相对折板停留时间计算; • G值计算。
• 平行折板间距=相对折板峰距; • 平行折板板间流速等计算; • 平行折板水头损失计算; • 平行折板停留时间计算; • G值计算。


A 进水
平面图

A


进水
A-A剖面
多通道折板絮凝池示意
折板絮凝池设计要求:
• 1 絮凝时间为6~15min; • 2 絮凝过程中的速度应逐渐降低,分段数
不宜少于三段,各段流速可分别为:
• 第一段:0.25~0.35m/s; • 第二段:0.15~0.25m/s; • 第三段:0.10~0.15m/s; • 3 折板夹角采用900~1200; • 4 第三段宜采用直板
• 竖井之间孔洞流速:前段0.30~0.20m/s,
中段0.20~0.15m/s,末段 0.14~0.10m/s。
• 4 絮凝池宜布置成2组或多组并联形式。 • 5 絮凝池内应有排泥设施。
3.折板絮凝池
进水
出水
进水
出水
()
()
单通道折板絮凝池剖面示意
(a)同波折板 (b)异波折板
水流向上 水流向下 出水
温或低浊水时,絮凝时间可适当延长。
• 3 絮凝池竖井流速、过栅(过网)和过孔
流速应逐段递减,分段数宜为三段,流速 分别为:
• 竖井平均流速:前段和中段
0.14~0.12m/s,末段0.14~0.10m/s;
• 过栅(过网)流速:前段0.30~0.25m/s,
中段0.25~0.22m/s,末段不安放栅条 (网格);
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臭氧接触 池→活性炭滤池→消毒→出水
原水→生物处理/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 →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出水
1.2给水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 水处理构筑物适用条件 • 水处理构筑物的组合
• 水处理构筑物适用条件 • 1.絮凝池 • 2.沉淀与澄清池 • 3.滤池
1.絮凝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