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课后练习三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课后练习三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课后练习三第1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90多岁的季羡林先生,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吐火罗文研究。

B、带助学生“砍断自卑的枷锁”,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C、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深入改革开放,择善而从,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D、全校各班涌现出五个先进集体,二十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

B、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

C、“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D、克隆技术不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是( )。

A、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 下定义)B、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列数字)C、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

( 举例子)D、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 作比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领导向我争求意见,我只好如实汇报。

B、青少年朋友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更是令人羡慕的新一代跨世纪建设者。

C、事先被媒体炒得灸手可热的大制作《太平天国》……创造出收视率的历史最低……D、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生之本。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繁衍(yǎn)分泌(mì)B、胚胎(pī)蟾蜍(chán chú)C、乳腺(xiàn)卵子(luǎn)D、囊胚(náng)鲫鱼(jì)【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册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册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册答案[1]〕参考答案1 七律长征积累与运用1.逶迤磅礴 2.(1)万水千山只等闲(2)三军过后尽开颜(3)五岭逶迤腾细浪(4)金沙水拍云崖暖 3.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⑴寻常,平常⑵欢悦5.蜿蜒曲折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庞大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小小的泥丸在流动。

理解与鉴赏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不怕”2.从山和水两方面写。

如“腾”“走”这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红军的壮举,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又如“暖”“寒”是一对反义词,这两个形容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情感穴位,“暖”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3.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4.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情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拓展与提高1.片段描写要表现红军的豪迈和乐观。

2.要发扬长征不怕苦不怕难,英勇乐观的精神。

要结合具体的学习来谈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2* 长征组歌两首积累与运用1.qián ch#ng ái zhān 2.突出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

3.比喻,形象地写出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4.①逼:形象地展现了红军以凌厉之势对昆明造成的威逼震慑之势。

②袭:生动地表现了红军出奇不意巧渡金沙江的情景。

5.《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或“革命理想高于天”)。

理解与鉴赏 1.有“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主要是从气候寒冷、缺衣少粮这两方面来写的。

2.因为红军“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3.如“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前三句写景,视野广阔,映衬了红军战士顶天立地、不畏艰险的高大形象。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四单元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四单元补充习题答案

第四单元十六小石潭记随文练习一、B二、1.(1)清(2)冷2.(1)细长不能直立的茎(2)同前3.(1)长短、高低、大小不齐(2)互相交错4.(1)悲伤(2)同前三、1.(1)向西(2)西边2.(1)以……为乐(2)快乐3.(1)像狗的牙齿那样(2)同前4.(1)使……寒(2)寒冬季节四、1.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

2.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3.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五、1.能看清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为底,意味着潭底石上无淤泥,潭中水也十分清澈。

2.鱼儿在水里游,竟像是在空中没有凭依似的,突出潭水清到了透明的程度。

3.潭底石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说明日光能直射水底,潭水清澈。

描写景物要写出真实的见闻感受,真实的见闻感受自能表现某种特点;也应考虑景物之间的关系,有时描写甲事物能表现出乙事物的特点,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侧面描写。

六、1.皆若空游无所依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问题探究1.(1)高耸(2)差得远(3)杰出的,超出一般的(4)分布,缠绕2.(1)南朝时从武昌到京口,一路山头排下去设置了许多烽火台,这座山当是其中的一座。

(2)幸而船行得慢,能够尽情欣赏亲历的奇妙景色。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4.文章先写远观,只见高耸;再写近看,描写岩面各种孔洞的形状色彩及一块“特起”山石的瑰丽景象;最后又引用杜甫诗句表现仔细欣赏的乐趣,进一步表现小孤山的美。

十七记承天寺夜游随文练习一、1.(1)略解开(2)略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的各种技艺2.(1)略游乐(2)略享受快乐3.(1)略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2)略粗暴二、1.……的人2.于是,就3.在4.原来5.只罢了三、填写在①③处好。

②处可承接①处省略;④⑤处可承接③处省略;⑥处不能用单数的“吾”。

八年级上册语文补充答案零五网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补充答案零五网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补充答案零五网苏科版1、1“寒舍”一般用于对自己住处的谦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描写的周瑜是一个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年青将领形象。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37.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陶渊明,东晋诗人。

名潜,字元亮。

私谥靖节,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B.《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或《诗三百》。

(正确答案)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D.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敕造chì袅娜nuó(正确答案)B、惫懒bèi 两靥miànC、谬赞miù迤逦lìD、尴尬gān 暧昧nuǎn5、1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匠和百代文宗之名。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下列句子中加括号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又公之于众,不断加大的问责力度让为官不为者(如坐针毡),推动着工作的真落实,让群众真正受益。

B.新华中学举行中考前誓师大会,庄严的国旗下,十六个教学班方阵棋布操场,声震山河,(气冲斗牛),引得栅栏外的路人纷纷驻足,交首称赞。

C.公园路夜市熙熙攘攘,一派繁荣的景象,街头作画、架子鼓表演、手工编织……各种摊位(摩肩接踵),夜市摆摊重新兴起,给城市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

(正确答案)D.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最后一天,体育馆内人头攒动,记者在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外朋友们(翻来覆去)的那句经典老话——“中国功夫,Great!”7、1《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补充习题答案

第三单元十一背影随文练习一、略二、1.蹒跚隐瞒2.琐屑元宵3.举箸著作4.交卸防御5.拭干考试6.狼藉书籍三、1.表示尽管已经十分仔细地嘱咐过一个熟识的茶房送“我”到车站,但最终还是不放心,可见对“我”十分关切。

2.既表示对“我”十分关切,又表示自己要尽到最大责任。

3.表示手头甚紧,反复还价才谈定了一个价钱。

4.表示最终还是自己努力宽容儿子,以儿孙为重。

四、1.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2.太不聪明,太不懂事。

3.选择并确定。

4.不能控制自己。

五、1.为家庭不幸而流泪,内心悲哀。

2.为父亲的爱所感动而流泪,父亲付出太多,做儿子的内心无比感动。

3.为父亲的背影消逝而流泪,充满惜别之情。

4.为痛惜父亲而流泪,是伤心的泪。

六、1.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这些背景的交代,为整篇作品设置了惨淡的环境,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父亲在这样的环境、气氛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

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的父亲的“背影”便完全不同于平时的背影,而是饱含感情和深意的背影。

2.这些句子回忆了父亲的一生,表现了父亲老境的颓唐。

它一方面和开头的气氛、情调相适应,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背影”的形象。

父亲在老境颓唐、“大去之期不远”的情况下,“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这就表现了一种至死不渝的爱,使得泪光中的“背影”更具有感人的力量。

七、可围绕以下意思来说:那时“我”不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他种种“迂”的举动,正表现了爱子之切。

现在,正为那时自己的不懂事而感到歉疚、难过。

八、“我”从嫌父亲“迂”,到感受其爱,再到深受感动。

这个变化过程有代表性,许多年轻人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知道如何为人,如何对待父母。

九、这两条线索一表一里,一明一暗,是双线并行的。

问题探究一、1.(1)“努力”实际上是用尽全身力气。

“显出努力的样子”是客观描述。

这是“我”见到父亲十分用力地爬月台的情景,所以只能说他“显出……样子”,改为“十分努力”就不客观、不真实了。

最新精选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后练习九十二

最新精选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后练习九十二

最新精选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后练习九十二第1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杜鹃花开遍山野,香飘万里。

②这些话,又慢,又轻,可是,它却像沉雷一样隆隆地滚过草地,滚过红军战士的胸膛。

③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量。

④微风唤醒了沉睡的种子。

A、比喻、夸张、排比、拟人B、拟人、夸张、排比、比喻C、夸张、拟人、排比、比喻D、夸张、比喻、排比、拟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读《七律·长征》,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三军:( )。

A、前军、中军、后军。

B、陆军、海军、空军。

C、对军队的统称。

特指中国工农红军。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官兵一致同甘苦同甘苦:一起吃苦,一起享乐。

B、革命理想高于天。

高于天:和天一样高。

C、雪皑皑,野茫茫皑皑:洁白的样子,多形容霜雪。

D、千锤百炼不怕难千锤百炼: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咀嚼(jué)篱笆(bɑ)呜咽(yiè)惊惶(huánɡ)B、酣然(hān)骨碌(lu)澎湃(pénɡ)峭壁(qiào)C、矗立(chù)逾越(yú)点缀(zhuì)搀扶(chān)D、攀谈(pān)畏惧(jù)疲倦(juàn)捉摸(zhu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选项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听到我班被评为文明班级的消息后,全班同学笑逐颜开。

B、罪犯十分狡猾,有丰富的反侦察能力,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

C、在新的形势下,我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D、红军战士以无坚不摧的勇气,战胜重重艰难险阻,羸得了长征的胜利。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国加入WTO以后,“诚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二单元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二单元补充习题答案

第二单元六枣核随文练习一、1.揣:揣测踹:踹开门2.慨:感慨概:概括3.艇:游艇挺:挺身4.泛:泛滥贬:贬低5.恋:眷恋峦:山峦6.匀:匀称勺:勺子二、1.D2.C3.B三、1.朋友“有点不好意思”,一是可能不好意思显示自己的富裕;二是可能觉得“我”会认为她贪图享受;三是可能觉得“我”会误解她安于在异国他乡,不思故土。

总之,“有点不好意思”,是朋友朴直、纯真习性的反映。

2.“没出息”,是自我解嘲之语,是一种反语,“也许”表明实际上“我”并不认为自己没有出息,“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情感。

四、B五、1.大家都心领神会,非常默契。

2.原句用“想……想……”,表达思乡的感情十分深切,改句就显得一般了。

3.她虽身在异国他乡,却时时思念祖国,思念家乡。

六、课文叙述旧时同窗所在山城的环境极为优美,友人的家境极为优裕,但在这种情况下,友人并不觉得满足,“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

这就表明,优厚的物质条件取代不了对故土的思念,突出友人思乡之情的热切。

七、(一)1.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2.“就”、“赶快”,心情热切;不言“枣核”,“我”也知带什么,情感互通,非常默契。

3.设置波澜,进一步增加悬念。

4.揭出谜底,突现主题。

(二)枣核在友人心目中,是故居“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的代表,是故土的象征;在文章中,是作者设置的悬念,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八、课文最后一句。

从她身上可以看出,民族感情不因国籍的改变而改变,正是这样的民族感情把我们民族的每一个人维系在一起,具有极强的凝聚力。

问题探究1.两人都在美国生活得富足,但都思念故土。

这反映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2.(1)表现她尽情享受中国古典音乐的情态。

(2)文中说她“晚上做梦常常回到故乡”,所以有这种预感是很自然的。

说明她虽身处异国,却无限眷恋故乡。

(3)反衬对中国食物的喜爱。

(4)在美国有宽敞的住房和舒适的生活。

七最后一课随文练习一、略二、1.B2.A3.A4.B三、1.通常老师上课称学生为“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或“孩子们”、“亲爱的孩子们”等。

八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八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验试卷(附答案)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21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22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

(2分)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丰富多cǎi的新天地。

“长征之歌”专题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讴歌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爱国情怀”专题里,我们似乎qīng听到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心声,体会到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也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眷恋祖国的深情,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chóu的忧愤,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注音▲▲填字▲▲▲2.默写。

(8分)①商女不知亡国恨,▲。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③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心生忧国和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④《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⑤送别朋友远行,若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略显感伤,而用王勃的诗句“▲,▲”方能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3.学习了“长征之歌”专题后,大家对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和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应该有所了解了。

请根据“草地、暴雨、马、篝火”四个词语加以想像,描写“红军过草地”的一个场景。

(不超过100字)(3分)▲4.下边是一位同学所写的表扬信,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从语言和格式两方面加以修改(不得超过5处)。

(4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表扬信我校八年级(1)班杨阳同学是个乐善好施、关心同学的好干部。

上星期二我在回家的路上所骑自行车被一部卡车撞了一下,连人带车摔到在路边,可是那缺德的司机望都不望一眼只管开车走了,我当时趴在地上动弹不得,也不见一个人影来搀我一把,我真是山穷水尽,欲哭无泪。

正当绝望的时候,一个人影出现了,她是我邻班的劳动委员杨阳。

我一见她如见到了救命稻草,她连忙把我扶起来,叫车送到医院治疗,并陪了我一个晚上。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课后练习第八十五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课后练习第八十五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课后练习第八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烟笼寒水月笼沙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

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满目凄然。

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

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

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与“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句是( )。

A、他辞去了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这个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

B、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

C、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D、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加划线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辉煌(huánɡ)逮捕(dǎi)眷恋(juàn)卓越(zhuó)B、暮集(mù)企图(qǐ)隔绝(ɡé)遨游(áo)C、枪毙(bì)书藉(jí)折磨(zhē)震惊(zhèn)D、萌发(ménɡ)拘留(jū)触怒(chù)诬蔑(mi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读课文《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听到“钟声”、“号声”后,脸色“惨白”起来?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一)四草随文练习一、略二、试分别说说下列句中周副主席为什么有那样的神态?1、对战士充满感情,平易近人。

2、把吃草提高到革命斗争需要的高度来看,事关重大。

3、勉励战士认清吃草的意义,坚定对革命前途的信心。

三、联系内容来看,为什么说着两个词语用的十分准确?这体现了周副主席怎样的精神和作风?第一处用“非常明确”,是因为杨光与医生之间为“救人”问题争辩而无法解决,周副主席命令先去救中毒的战士,对此问题作出明确解答。

第二处写他考虑问题十分细致、周到,甚至还要求画上毒野菜的图形,附上标本,所以用“十分具体”是很准确的。

这体现了周副主席急他人之所急、一心为战士的高贵品质,同时体现了他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

四、读句子,回答问题。

1、先是冲,接着是跑,然后是走,最后是爬。

这动作变化反映了草地环境的恶劣,同时也反映战士饥饿、疲劳,体力越来越不支。

2、昨天煮野菜吃时,有的战士吃到有毒的野菜,口吐白沫,肚子痛得满地打滚。

3、医生“惊呼”是因为他知道周副主席病重,如果再尝有毒野菜,会有生命危险;“扑”过去是想用行动阻止他尝野菜。

这样写,更突出了周副主席为革命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品质。

五、下边两段文字中哪些细节打动了你?为什么?周副主席在重病中却还要移开担架半边让杨光坐下。

这表现了他对普通战士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伟人风范,令人感动。

六、如果把下边句中划线部分改成“它却震撼了红军战士的心”,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原句用“沉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周副主席的话有极强的震撼力,给人的感受比改句更真切、强烈。

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这段文字是在听了周副主席关于“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的一番话之后出现的。

周副主席的话,表现了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杨光深受鼓舞,透过眼前的艰难困苦看清了革命的前途,所以觉得自己变得“强大”和“有力”了。

2、写这段文字既暗示了中毒事件必将解决的结果,表现了红军战士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变得强大有力,也映衬了周副主席的崇高形象。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苏教版课后练习第二篇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苏教版课后练习第二篇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苏教版课后练习第二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差使(chā) 踌躇(chóu) 赋闲(fù)B、交卸(xiè) 奔丧(sànɡ) 狼藉(jí)C、典质(zhì) 琐屑(xiāo) 举箸(zhù)D、拭干(shì) 蹒跚(shān) 颓唐(tuí)【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

②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③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态。

④这时万簌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⑤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⑥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心里的不安。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⑥②③⑤④C、①⑥③②④⑤D、⑤④①⑥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城阙/辅/三秦,B、风烟/望/五津。

C、与君/离/别意,D、同是/宦/游人。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A、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④复沓B、①必互文、排比;②对偶;③比喻;④对偶C、①比喻;②对偶;③夸张;④对偶D、①互文、对偶;②顶真;③拟人;④复沓【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按东西南北的顺序逐一去买。

B、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C、家人和木兰分头去买。

D、出征前的急切心情和紧张操办。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六单元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六单元补充习题答案

第六单元二十六从小就要爱科学随文练习一、略二、1.如果那么也2.但而且又三、一字之差,表现了是否重视教育的问题。

“科教兴国”,把重视“教育”也视为“基本国策”的一个重要方面;“科技兴国”,则忽视了教育在“基本国策”中的应有地位。

四、因为这句话有不全面性,进入21世纪,不是单懂电脑和外语就行。

电脑和外语,只是从工具性的角度来说的。

进入21世纪,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科学、有纪律。

五、60年代初出版《科学家谈21世纪》的事情,作为论据表明现代科技发展很快,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测和构想,勉励青少年从小努力。

因为当年人们把《科学家谈21世纪》一书中所写的当做科学幻想,但未隔多长时间就成为现实。

六、看法举例: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科盲,缺乏科学常识的成年人。

一个人,不但不应该是文盲,而且不应该是科盲,扫除科盲是比扫除文盲更高的要求。

文字是相对稳定的,科学是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的。

一般说来,一个识了一定数量文字的人不可能再沦为文盲,但是一个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人如果不注意继续学习,一度时间以后又可能成为科盲。

科教兴国,文盲、科盲都不能为国家作出较大贡献。

七、一般要指出书的编写背景和目的、书的主要内容或特点,还可就某一问题发表一定的看法。

本文第一部分写科技知识的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勉励广大青少年朋友“从小就要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孩子”,实际上也就指出了《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编撰背景和目的;第二部分说明这套书的特点和意义,进一步体现了序言的写作要求;第三部分论述青少年的地位和肩负的希望。

问题探究一、1.“庆幸”这个词的意思是: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

可能有的专家和学者轻视科普宣传和写作,而这些专家和学者热心于少年科学普及工作,所以说“庆幸”。

2.使青少年朋友了解古今中外人类科研成果、科技精英及主要科技知识,事关祖国的未来。

为青少年朋友编撰读物不是简单容易的事,这种读物的要求是文字简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查阅,需要投注许多精力和心血。

答案网补充习题答案汇总

答案网补充习题答案汇总

答案网补充习题答案汇总语文补充习题答案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英语补充习题答案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下册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一年级上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1AB英语补充习题答案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下册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二年级上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2AB英语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三年级上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三年级上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三年级上下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四年级上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四年级上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四年级上下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上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上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五年级上下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六年级上下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2017部编版)苏科版七年级上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七年级上下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2018部编版)苏科版八年级上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八年级上下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九年级上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2019部编版)苏科版九年级上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九年级上下册英语补充习题答案其它补充习题答案汇总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上下册道德与法治补充习题答案苏人版七年级上下册道德与法治补充习题答案(配人教版部编本教材)苏人版八年级上下册道德与法治补充习题答案生物学: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学上下册补充习题答案苏科版八年级生物学上下册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下册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上下册补充习题答案物理:苏科版初二物理上下册补充习题答案苏科版初三物理上下册补充习题答案化学: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补充习题答案附加作文:游玩桂林王府美丽的暑假,我们一家人来到了美丽的桂林。

这里真的好漂亮,跟我的家乡比,这里有很多小山、小河,温度虽然也高,但很舒服,我挺喜欢这里的。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经典)优秀名师资料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经典)优秀名师资料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经典)八年级上册语文《新课程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七律长征积累与运用1(逶迤磅礴 2( (1)万水千山只等闲 (2)三军过后尽开颜 (3) 五岭逶迤腾细浪 (4) 金沙水拍云崖暖 3(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寻常,平常?欢悦 5(蜿蜒曲折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庞大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小小的泥丸在流动。

理解与鉴赏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不怕” 2.从山和水两方面写。

如“腾” “走”这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红军的壮举,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又如“暖” “寒”是一对反义词,这两个形容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情感穴位,“暖”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 “寒”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3.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4.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情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拓展与提高1.片段描写要表现红军的豪迈和乐观。

2.要发扬长征不怕苦不怕难,英勇乐观的精神。

要结合具体的学习来谈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2* 长征组歌两首积累与运用1.qián ch?ng ái zhān 2.突出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

3. 比喻,形象地写出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4.?逼:形象地展现了红军以凌厉之势对昆明造成的威逼震慑之势。

?袭: 生动地表现了红军出奇不意巧渡金沙江的情景。

5.《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过雪山草地》的中心。

句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或“革命理想高于天”。

) 理解与鉴赏 1(有“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 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主要是从气候寒冷、缺衣少粮这两方面来写的。

2(因为红军“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

3(如“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课课练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课课练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课课练55 Y k j14.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三)鸟的启示①从一本书里读到有关鸟的飞行,有一种很小的鸟,能够飞行几万里,跨越太平洋,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②读着这段文字,我心里升起一种特别的清爽感觉。

③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不断出现一只飞越太平洋的嘴里衔着一截树枝的小鸟,一个像是电影一样的画面,在那个画面里,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天空海洋和那只像是一个黑点点的小鸟,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被这个画面充盈着,我看不到别的东西,只看见天空海洋和那只嘴里衔着一截树枝的小鸟。

④一截树枝,一个愿望,一份执著。

⑤我不禁于鸟的智慧,于鸟的简单,于鸟的勇气。

⑥智慧,简单,勇气,于人,这也是生命中的三个支点吧。

⑦我想,如果把生活比作飞越太平洋的旅程的话,那么对于人类来讲,什么是那根树枝呢?⑧人的生活比起鸟来大概是要复杂得多,因为我们面临飞越的太平洋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我们需要不同的树枝来让自己有个立足之地。

但是最复杂的还是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或者忘记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

那截树枝就是我们在准备一次又一次飞行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的东西。

⑨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最难于做到的是简单,但是我们最需要的也是简单。

⑩在每一次飞行之前,最好让自己感悟一下小时候玩一个游戏前的兴奋心情和跃跃欲试的兴致,这是我们在一次又一次飞行以后,在一点儿一点儿越来越成熟以后失去了的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

⑾长大了的人,患得患失的心太重,有了这么重的心,要想简单是办不到了。

简单,不是表面上的没心没肺;简单,是让自己的心轻松起来,轻松到可以有玩游戏的心态。

简单,是经过了大风大浪以后的坦荡风范,是大家手笔。

⑿大人的游戏也还是游戏,而且,没有了幼稚的小孩子脾气。

有了心的简单,就有了勇气来执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