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大纲(课程 04729)2006版

合集下载

04729大学语文》课程讲义

04729大学语文》课程讲义

前言《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门公共课,几乎所有参加自学考试的同学都要参加此门课的考试。

自考的课程,只要是考试大纲、教材没有变动,每次的考试出题的内容、难度是不会有变化的。

《大学语文》主要复习四部分的内容:一、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文本课程共52篇课文,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诗词18篇,小说7篇。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考生一定要加强对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可以分成两个层次:浅层次的掌握就是要求考生记忆课文中的内容,在过去《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核考生对课文的内容是否记忆的试题较多;深层次的掌握则要求考生在对课文记忆的基础上对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加以深刻理解,考核考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对于古文,要能够读通、读懂,同时对重点字词(课文后面的注释)要一一掌握。

二、在熟练掌握每篇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课文后面的提示,逐个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对【考试大纲】、【提示】的考核是每次考试的重中之重,所占分值较多。

三、要灵活掌握语文知识这是学习的难点,历年来考生丢分很多。

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主要有:1、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

其中两种论据、三种论证方法是重点;2、10种修辞手法;3、记叙文的表现手法;4、描写人物的五种方法;5、诗词的直接抒情手法,间接抒情的六种手法;6、记叙的顺序。

参照教材50页、148页、217页、287页学习。

四、作文自考作文一般可以写成夹叙夹议夹抒情的文章。

在写作作文时,可以参看《纪念傅雷》一文的写法。

从试卷的组成来看,除去作文,考核课文知识的题目中,非常容易的题目大约占15分;较容易的题目大约占20分;较难的题大约占20分,难的题目大约占15分。

第一单元议论文部分《寡人之于国也》孟子:(1)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人。

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自考04729大学语文 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自考04729大学语文 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散文诗歌小说重点重点难点一、文学常识121)2)3)4)5)二、课文分析123三、本文的论述线索四、本文中心论点↓五、主题思想六、本文的说理方法(艺术/写作特色)。

()七、论证方法: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八、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比1.(1(2八、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比2.(1(2。

八、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比3.九、词语解释1.2.3.4.5.6.7.8.9.九、词语解释10.。

11.。

九、词语解释12.13.。

谢谢一、文学常识123337 外15 杂11二、课文分析三、中心论点及其意义四、论证方法:例证法;类比法;对比法五、艺术特色: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1.2.五、艺术特色: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3.五、艺术特色: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4.六、词语解释1.2.。

3.。

六、词语解释4.。

5.。

六、词语解释6.。

7.8.。

9.谢谢一、文学常识1-前208 2一、文学常识3·二、课文分析(1(2(3(4二、课文分析(5,三、结构和艺术特色1.2.(1三、结构和艺术特色2.(2(3三、结构和艺术特色3.4.5.四、词语解释(1(2殷盛:(3(4四、词语解释(5(6(7)(8谢谢一、文学常识1前168)人·艺577一、文学常识2二、课文分析二、课文分析三、结构和艺术特色1.《2.3.四、词语解释1.四、词语解释1.四、词语解释1.///(四、词语解释1.固:/。

答案版2011年04月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历年真题答案

答案版2011年04月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历年真题答案

1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 2011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0472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更多自考资料请百度搜自考一点通 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分。

1.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说明盛衰之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A. 例证法 C.对比法 2. 《咬文嚼字》中,作者用 错选、 多选或耒选均无 C ) 3-9 A. 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C.文学的语言更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 3. 《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A. 对比性 C.相似性B.概括法 D.类比法 锱铢必较 ”这个成语所说明的道理是 ( D ) 7-28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D .运用文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 C ) 8-38 B.时间统一性 D.地点统一性 ”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4. 《冯谖客孟尝君》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A.比喻 B.比拟C.对偶D.排比 5. 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作为类比论据,用以驳斥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是 A.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B •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 C •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D.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6. 《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D ) 19-94A. 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 B .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C.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D.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7. 《香市》的作者是 ( B ) 22-106D )12-58 ( C )14-702A. 鲁迅B.茅盾C.巴金 D.宗璞8. 下列《纪念傅雷》的句子中,体现了作者的机趣和幽默的一句是 ( AA. 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 “怒庵 ”,也就不以为奇B. 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C. 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D. 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我也都一律尊敬9. 《都江堰》: “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

自学考试04729 大学语文 常考重点

自学考试04729 大学语文 常考重点

自学考试04729 大学语文52课常考重点语文1-5课议论文古文知识点语文6-10课议论文现代文知识点语文11-19课记叙文知识点语文20-27课现代记叙文知识点语文28-35课古诗知识点诗词的知识点1、“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打比方比喻,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两者不一定有关系),兴也可理解为抛砖引玉。

2、象征: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3、类比: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推论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有可能相似。

用这种推理方法推出的结论是或然性的,是否正确还有待实践证明4、白描手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语文36-40课宋词知识点全词以比兴象征手法抒写情怀。

上片借暮春景物抒情,借美人的伤春惜春留春怨春表达对抗金复国的满怀热望和深沉惋惜;下片借典故抒情,暗示华年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激愤。

全词抒情委婉沉郁。

本篇在总体上具有象征意义。

以残春景象象征南宋局势风雨飘摇;以美人之失宠见妒、伤春怀怨比况作者的遭际、心境。

外在形象与深层寓意若即若离,寄托深远。

上片中心意象是“春又归去”,下片中心意象是“佳期又误”。

全文包含的情感:报国无门的悲愤;妥协政策的怨恨;国势危殆的忧愁;奸臣当道的怒斥;时机错失的惋惜南宋国运衰微的景色斜阳落红飞絮诗词的知识点1、“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打比方比喻,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两者不一定有关系),兴也可理解为抛砖引玉。

2、象征: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3、类比: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推论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有可能相似。

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04729

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04729

大学语文一、单项选择题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使用的手法是( C)。

A.象征法B.托物言志 C.先抑后扬 D.先扬后抑2.在《秋水》中,作者在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河水与海景的作用是( D )。

A.表现河伯初次见到大海不禁被它所陶醉B.表现秋天河水的洪大和令人心喜的美丽C.表现大海的广阔无边一眼看不到头D.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

A. “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B. “满招损,谦得益”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4.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D )。

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 D.对比法5.《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A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B.勿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D.容忍比自由更重要6.《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B )。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7.《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 B )。

A.吃饭有很多功用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8.从《我的世界观》看,爱因斯坦的政治理念是( A )。

A.崇尚民主,反对专制B.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C.全神贯注,献身科学D.不承认万能上帝存在9.《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 )。

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 D.对比法10.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B )。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11.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A )。

全国2012年04月 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历年真题课稿

全国2012年04月 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历年真题课稿

全国2012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秋水》中,与“中国之在海内”形成类比的是(B)2-6A.礨空之在大泽B.稊米之在大仓C.毫末之在于马体D.尔向之自多于水2.下列《论毅力》所提到的事例中,引自《孟子》的是(C)4-14A.操舟B.为山C.掘井D.平地3.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例句中,被作者称赞为“点铁成金”的一句是(D)7-30A.你这革命家的风度B.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

视之,石也C.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D.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4.《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出自《战国策》中的(A)12-59A.齐策B.楚策C.魏策D.秦策5.下列《垓下之围》的情节中,暗示了项羽众叛亲离的是(A)13-67A.四面楚歌B.东城快战C.拒渡乌江D.慷慨自刎6.《马伶传》一文具有时政讽刺意味,所讽刺的对象是(D)19-97A.金陵士女B.李伶C.严嵩D.顾秉谦7.《纪念傅雷》一文称赞傅雷为“儒家之刚者”,是因为他(B)24-119A.性直好怒B.坚持真理C.一怒而死D.教子严厉8.《都江堰》一文认为都江堰胜过长城,所反映的人文理念是(B)26-133A.尊崇更加悠久的历史遗迹B.推崇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C.显示人类驯服自然的信心D.赞赏民间宗教的世俗精神9.《我与地坛》第三部分中四季描写的表现手法是(D)27-143A.对比B.衬托C.夸张D.象征10.《陌上桑》夸夫一节运用的描写手法是(C)32-165A.侧面映衬B.借景烘托C.铺陈夸饰D.比兴象征11.下列《饮酒》(其五)的诗句中,表现了“无我之境”的是(C)33-166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2.《行路难》(其一)中借人物举止抒情的诗句是(B)34-170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写唐玄宗还京路上哀思杨妃的是(C)36-176A.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C.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D.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14.《早雁》“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的深层含义是(B)37-184A.期望收复失地B.告诫难民暂勿北归C.同情失宠皇后D.悲叹自己难立边功15.《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的抒情方法是(A)40-192A.借叙事抒情B.借比喻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象征抒情16.《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词句中,作者对自己一直忠心报国却始终不被重用的自喻性写照是(C) 42-197A.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B.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C.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D.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17.下列《一句话》的意象中,喻指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的是(B)43-200A.铁树B.火山C.青天D.霹雳18.《雨巷》中,“雨的哀曲”所象征的是(D)45-208A.美丽、高洁、愁怨B.漫漫长路、狭窄天地C.等待、希望、追求D.环境凄苦、遭际不幸19.《宝黛吵架》中负气砸玉的人是(A)50-235A.宝玉B.黛玉C.袭人D.紫鹃20.《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对金鲤鱼的悲惨命运起到了侧面烘托作用的情节是(D)53-270A.许大太太要求穿旗袍B.龚嫂子质疑金鲤鱼穿百裥裙C.珊珊欣赏百裥裙D.振丰出国留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复习资料《大学语文》(课程代码 04729)B.地点统一性C.相似性D.对比性4、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教感情”,指的是(A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1、《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福的是(C )A.金杖着追求 B.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B.长锸帝存在C.铁戟D.钢锤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的象征意义是(C )A.古老中国负重前行B.祖祖辈辈希望失落C.新时期中国如日东升D.新时期青年热血沸腾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B )A.背诵《汉书》B.为国让贤C.拔刀断指D.抽矢射塔3、《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 C)6、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A )A.时间统一性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10、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流程的特点是(C )D.杜甫A.逐层递进7、《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D )B.逐层减退C.起伏跌宕D.平缓舒展A.“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C.忧郁而镇静的苍黑古柏D.“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8、《诗经? 秦风? 蒹葭》是一首(D )A.山水诗B.送别诗C.悼亡诗D.爱情诗9、《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B )A.正面刻画B.侧面烘托C.对比反衬D.类比彰显11、《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C )A.语言描写B.细节描写C.行为描写D.肖像描写12、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使用了排比句式的是( D)A.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C.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13、《秋夜》所写的形象中,象征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B )A.小青虫B.小粉红花C.蝴蝶D.蜜蜂14、下列文章中,主要采用今昔对比写作方法的是( B)A.《哭小弟》B.《香市》C.《纪念傅雷》D.《都江堰》15、《秋兴八首》(其一)中对偶极为精当工稳的两联是(B )C.报国无门之悲D.家破人亡之痛17、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B)A.晚风B.过雁C.黄花D.细雨18、戴望舒《雨巷》的写作背景是( D)A.五四运动高潮时B.五四运动低潮时C.大革命高潮时D.大革命失败时A.首联与颔联19、《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B )B.颔联与颈联C.颈联与尾联D.首联与尾联A.满招损,谦得益B.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6、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B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A.贫困潦倒之愁B.羁旅行役之苦20、《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D )A.演绎法B.例证法C.类比法D.对比法21、在写议论文时,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标准是 ( C)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谏逐客书》中,作者在谏阻秦王逐客的论述中罗列秦王喜爱他国的珍宝、美色、音乐,其目的是A.迎合秦王的独特爱好B.批评秦王的奢靡享乐C.试图以珍宝、美色、音乐来打动秦王D.说明“重物轻人”不符合统一的方针2.《论毅力》中,作者自己提出的用于类比的论据是A.操舟B.为山C.平地D.掘井3.《咬文嚼字》中,作者引用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名言,使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论证B.对比论证C.演绎论证D.类比论证4.《张中丞传后叙》中,许远的性格特点是A.视死如归B.足智多谋C.宽厚谦让D.嫉恶如仇5.《种树郭橐驼传》的写作目的是A.对为官者提供鉴戒B.歌颂百姓智慧C.批判官吏压迫百姓D.记录奇闻轶事6.《先妣事略》中,作者写母亲督促自己熟读的经典是A.《论语》B.《孟子》C.《大学》D.《孝经》7.《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最欣赏的一类人是A.匿影树下,逃嚣里湖者B.不舟不车,不衫不愤者C.楼船箫鼓,峨冠盛筵者D.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者8.《秋夜》一文的语言风格特点是A.机趣幽默B.冷隽峭拔C.简净质朴D.空灵蕴藉9.《香市》中,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的是A.社庙的左屋被借去做了衙门B.乌龙潭后的那座戏台坍塌了C.武术班技艺高明,票价低,但看的人很少D.庙前广场的一角筑了篱笆,据说将建公园10.《爱尔克的灯光》中,暴露了封建家庭、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的是A.被巍峨门墙代替的太平缸和石狮子B.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C.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D.对姐姐悲剧的回忆11.《哭小弟》中,作者写小弟在冬天不怕生冻疮,敢用冷水洗脸,使用的描写方法是A.环境描写B.肖像描写C.细节描写D.心理描写12.下列作品中,以象征手法表现反权势、反媚俗的文人价值观和理想人格的是A.《纪念傅雷》B.《牡丹的拒绝》C.《我与地坛》D.《蚂蚁大战》13.《湘夫人》中,“登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所使用的抒情方法是A.直抒胸臆B.借举止抒情C.融情入景D.借比喻抒情14.《归园田居》(其一)的语言风格特色是A.回环往复,一唱三叹B.铺陈夸饰,幽默诙谐C.简净质朴,平淡自然D.严整工切,精练新警15.《登高》中运用“句中自对”对仗形式的一联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迴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D.艰难苦恨繁霜,倒新停浊酒杯16.《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使用的抒情方法为A.借事抒情B.借景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比喻抒情17.《雨巷》一诗的意象中,象征人生漫漫长路、狭窄天地的是A.丁香B.雨巷C.雨的哀曲D.颓圮的篱墙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A.徐志摩B.舒婷C.闻一多D.裴多菲19.《枕中记》中,卢生经历黄梁一梦后,放弃追求功名利禄的根本原因是A.对荣华富贵的厌倦B.对将来灾祸的恐惧C.对人生不定的无奈D.洞见了人生“真谛20.《哦,香雪》一文描写香雪暗夜独行时的心理状态是A.既冲动,又胆怯B.既兴奋,又恐惧C.既痛苦,又坚定D.既专注,又不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大学语文(课程代码)04729

大学语文(课程代码)04729

大学语文一、单项选择题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使用的手法是( C)。

A.象征法B.托物言志 C.先抑后扬 D.先扬后抑2.在《秋水》中,作者在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河水与海景的作用是( D )。

A.表现河伯初次见到大海不禁被它所陶醉B.表现秋天河水的洪大和令人心喜的美丽C.表现大海的广阔无边一眼看不到头D.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

A. “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B. “满招损,谦得益”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4.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D )。

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 D.对比法5.《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A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B.勿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D.容忍比自由更重要6.《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B )。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7.《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 B )。

A.吃饭有很多功用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8.从《我的世界观》看,爱因斯坦的政治理念是( A )。

A.崇尚民主,反对专制B.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C.全神贯注,献身科学D.不承认万能上帝存在9.《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 )。

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 D.对比法10.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B )。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11.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A )。

2024年10月 大学语文(04729)自考真题

2024年10月 大学语文(04729)自考真题

2024年10月大学语文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作比喻的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B.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过秦论》的中心论点体现的思想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3.《容忍与自由》所举例证中,认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是A.胡适B.布尔C.高尔文D.陈独秀4.《秦晋殽之战》中,预示秦军骄兵必败的情节是A.弦高犒师B.王孙满观师C.杞子密报D.皇武子辞客5.《垓下之围》中,表现项羽视死如归的细节描写是A.“虞兮虞兮”的悲歌B.瞋目而叱,吓退杨喜C.“天之亡我”的慨叹D.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6.《种树郭囊驼传》中,与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构成类比关系的语句是A.其莳也若子B.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C.其置也若弃D.爱之太殷,忧之太勤7.《先妣事略》中,写母亲“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所要表现的是A.多子女的烦扰B.母亲的勤劳C.对子女的溺爱D.家务的劳累8.《马伶传》中,马伶首败于李伶后,赴相府为仆,“察其举止,聆其语言”。

三年后,再扮严嵩,大获成功,终败李伶。

作者暗示的是A.想要有所成就必须吃苦耐劳B.文艺创作必须到生活中学习C.顾秉谦与严嵩同为一丘之貉D.兴化部不换演员是明智之举9.《香市》中,写重兴香市农民几乎不再参与的原因是A.农村凋敝,无力参与B.农活繁忙,无暇参与C.打压迷信,不敢参与D.兴趣改变,不愿参与10.《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认为造成姐姐早逝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婆家的冷落以及丈夫的Nue待B.性格软弱,过于善良C.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摧残D.生活失意,吸食Ya片11.《纪念傅雷》中,作者认为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A.刚直率真B.迂腐固执C.狂妄易怒D.热情执着12.《牡丹的拒绝》写牡丹敢于说“不”所赞美的是A.牡丹的雍容华贵B.牡丹的不畏严寒C.牡丹的高贵个性D.牡丹的珍惜生命13.《蒹葭》中,点明隔河企望怀想意中人主题的诗句是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14.《陌上桑》中,“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表现罗敷的性格特征是A.端庄大方B.机智聪明C.坚贞无畏D.诙谐幽默15.《长恨歌》中,描写唐玄宗避难蜀地时思念杨贵妃的诗句是A.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C.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D.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16.《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抒写的情感是A.忧国忧民之情B.寄情山水之乐C.建功立业之志D.羁旅行役之苦17.辛弃疾最主要的词风是A.豪放悲壮B.清丽明快C.缠绵妩媚D.恬淡柔和18.《再别康桥》中,“西天的云彩”象征的是A.深厚友情B.炽热爱情C.西方文明D.美好理想19.《枕中记》构思奇妙,所运用的结构方式的特点是A.藏头露尾,云掩神龙B.明暗相生,双线并列C.中心画面,鲜明突出D.虚实结合,两相比照20.《断魂枪》中,王三胜的形象特征是A.头脑清醒,眼光深远B.武艺高强,孤傲内向C.嗜艺如命,豪爽固执D.争强好胜,庸俗自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大学语文课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729

大学语文课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729
A.文中肯定了张巡、许远什么样的历史功绩? B.文中对哪三种人严加斥责? C.“以千百就尽之卒”与“战百万日滋之师”形成怎样
的对比关系?
1、文学常识 种树郭橐驼传
2、字词句:
早实以蕃 其莳也若子 勖尔植 早缫而绪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故病日怠
3、主要观点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4、方法:类比,种树——治民 对比,郭橐驼——他植者
3.弃甲曳兵而走。 曳兵:
秋水
1、文学常识:p5 2、字、词、句: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不可以(与)语于海者 此其过江河之流也 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段落层次:
⑴河伯自悟(欣然自喜——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宇宙无穷,而人的认识有限 ⑵海若阐述大理:语大理矣/又奚以自多/在于马体乎/自多于水乎
1.《种树郭橐驼传》中阐述种树的原理和方法 时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象征 B.类比 C.对比 D.铺垫 2.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其肤: 3.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莫能如也:
1、文学常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2、字词句:臣愿王孰图之 系累吾民
⑶孟子阐述使“民加多”的措施。(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也——初步措施;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根本措施;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负 责任的态度) 4、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五十步笑百步 非我也,兵也) 5、修辞手法:排比、比喻
6、本文主旨: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⑴提出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⑵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⑶夫苟其挫而不退,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顺逆两境相互转 化)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出现于《秋水》的人物中,自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是(A)A、河伯B、海若C、仲尼D、伯夷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庄宗开创的朝代是(B)A、后梁B、后唐C、后晋D、后周3、《咬文嚼字》中,引用韩愈建议贾岛将“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改为“敲”字一事,作者试图论证的是(A)A、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情感的关系B、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C、句式语法与表达思想情感的关系D、文字的直指义与联想义的关系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的三弹其铗,反托出孟尝君的(B)A、知恩图报B、宽容大度C、深藏不露D、目光短浅5、《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认为贺兰进明不肯出师相助,以解睢阳之围的原因是(B)A、保存个人军事实力B、嫉妒张巡、许远的声威功绩C、朝廷令其固守临淮D、爱南霁云的勇壮而欲强留之6、《先妣事略》中,作者以“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这一细节,着重表现母亲的(D)A、珍惜时光B、治家有方C、酷爱读书D、严以教子7、《西湖七月半》的游客中,热衷去看月而“实无一看”的是(C)A、浅斟低唱者B、左右盼望者C、不衫不帻者D、匿影树下者8、《秋夜》一文的主要艺术特点是(B)A、情理交融,结构错落B、运用象征手法抒情C、今昔对比,即小见大D、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9、《香市》中,表现了重兴香市的冷落的是(B)A、灿如繁星的“烛山”B、乌龙潭后坍塌的戏台C、庙前一泓清水的乌龙潭D、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10、《爱尔克的灯光》中,触发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是(D)A、逝去的姐姐B、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C、爱尔克的灯光D、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11、《都江堰》中,作者描绘都江堰水流的主要目的是(C)A、突显都江堰景色的优美B、颂扬李冰的“智慧、仁慈、透明”C、表现“壮丽的驯顺”的深刻寓意D、说明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伟大12、《牡丹的拒绝》一文的主旨是(A)A、张扬了反权势、反媚俗的理想人格B、叙述牡丹在历史上拒绝皇权的骨气C、说明牡丹在现实中拒绝大众的高贵D、赞美牡丹倾国倾城、国色天香的美13、《兼葭》一诗的主要特点是(A)A、意境朦胧,含蕴不尽B、幽默诙谐,充满喜感C、简净质朴,平淡自然D、情致缠绵,细腻动人14、《湘夫人》中,大肆铺陈湘君水中筑室的情景,依托水神祭祀的步骤是(C)A、降神B、迎神C、娱神D、送神15、《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隐含意蕴是(D)A、时过境迁,草木飘零B、时光易逝,人生短暂C、身世坎坷,希望渺茫D、身世飘零,国运衰颓16、《声声慢·秋情》表达的情感是(D)A、亡国之恨B、羁旅行役之苦C、闺阁愁怨D、孤苦无依之痛17、《一句话》选自诗集(C)A、《红烛》B、《猛虎集》C、《死水》D、《双桅船》18、《雨巷》一诗的意象中,最富象征意味的是(C)A、雨的哀曲B、寂廖的雨巷C、丁香姑娘D、颓圮的篱墙19、《宝黛吵架》中,抱怨宝玉、黛玉“不是冤家不聚头”的人物是(D)A、紫鹃B、袭人C、王夫人D、贾母20、《苦恼》的人物中,不听姚纳的倾诉,反而打骂他的是(B)A、军人B、青年乘客C、看门人D、年轻车夫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04729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04729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通过类比法阐明论点的论据是()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B.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不违农也,谷不可胜食也2.《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主要原因是()A.自我反思 B.深入浅出 C.例证典型 D.旁征博引3.用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名言,来阐发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4.下列文章中,塑造了悲剧英雄形象的是()A.《冯谖客孟尝君》 B.《垓下之围》 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D.《马伶传》5.《张中丞传后叙》中,用来刻画南霁云形象的典型细节是()A.“食其所爱之肉” B.“抽矢射佛寺浮图”C.“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D.“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6.《种树郭橐驼传》中,用“长安豪富人”“皆争迎取养”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这种表现手法是()A.侧面烘托 B.对比反衬 C.象征暗示 D.类比显现7.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是()A.《秋夜》 B.《香市》 C.《爱尔克的灯光》 D.《都江堰》8.下列出现于《纪念傅雷》中的词语,用以表现傅雷性情刚直的是()A.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B.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C.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 D.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10.《湘夫人》开头所展现的特定情境是()A.朝夕厮守 B.如约而至 C.不期而遇 D.期而不遇11.下列诗歌,属于田园诗的是()A.《蒹葭》 B.《陌上桑》 C.《饮酒》(其五) D.《秋兴八首》(其一)12.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A.奔放雄奇 B.沉郁顿挫 C.平易晓畅 D.清朗俊爽13.杜牧《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归的诗句是()A.云外惊飞四散哀 B.长门灯暗数声来 C.岂逐春风一一回 D.水多菰米岸莓苔14.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借景抒情的特点是()A.以乐景写哀,愈显其哀 B.以哀景写乐,愈显其乐C.以哀景写哀,倍增哀痛 D.以乐景写乐,倍增欢乐15.闻一多《一句话》的创作年代是()A.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 B.1922年作者赴美留学前C.1925年作者海外归来后 D.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6.徐志摩《再别康桥》节奏流畅,音节顿挫,韵律和谐,体现了诗歌体式的()A.对称美 B.绘画美 C.音乐美 D.建筑美17.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破旧的老水车”的象征意义是()A.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B.历史中国负重缓行 C.传统农具效率低下 D.旧式农业停滞不前18.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是一首()A.爱情诗 B.政治诗 C.送别诗 D.悼亡诗19.契诃夫《苦恼》中,能够听姚纳诉说烦恼的是()A.军人 B.青年 C.马车夫 D.小母马20.《麦琪的礼物》的语言特点是()A.诙谐幽默 B.平易素朴 C.清新优美 D.雍容典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核大纲及历年真题+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核大纲及历年真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程代码:04729)目录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2)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3)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 (3)(一)语言知识 (3)(二)文学知识 (3)二、作品阅读分析部分 (4)(一)散文中的议论文 (4)(二)散文中的记叙文 (7)(三)诗歌 (12)(四)小说 (16)三、作文部分 (18)第三部分关于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方案的说明与实施要求 (19)一、关于考核目标表述用语的说明 (19)二、关于教材的规定 (19)三、对个人自学与社会助学的要求 (19)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20)第四部分章节作业与综合测试题 (21)一、章节作业 (21)第一章作品阅读分析——散文中的议论文 (21)第二章作品阅读分析——散文中的记叙文 (34)第三章作品阅读分析——诗歌 (43)第四章作品阅读分析——小说 (55)章节作业参考答案 (59)二、综合测试题 (79)综合测试题(一) (79)综合测试题(二) (85)综合测试题(三) (91)综合测试题(四) (98)综合测试题(五) (104)综合测试题(六) (111)综合测试题(七) (117)三、历年试题--------------------------------------------------------------------------------------------------1252010年10月--------------------------------------------------------------------------------------------1252011年1月----------------------------------------------------------------------------------------------1312012年4月----------------------------------------------------------------------------------------------1382012年10月--------------------------------------------------------------------------------------------1442013年1月----------------------------------------------------------------------------------------------152 第五部分综合测试题及历年试题参考答案-------------------------------------------------------------159一、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159二、历年试题参考答案------------------------------------------------------------------------------------182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