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f69fef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b.png)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摘要】初中物理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生活化教学方法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认识与实践。
首先从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入手,探讨生活化教学方法及策略的实践与效果,并分析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通过对生活化教学的研究,揭示了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方面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发展前景,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认识与实践、重要性、必要性、理论依据、方法探讨、策略实践、效果、应用、影响、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发展展望。
1. 引言1.1 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物理,学生可以了解并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如光的传播、力的作用等。
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物理知识也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物体的运动、声音的传播等,所以学习物理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物理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还可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竞争力。
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知识传授,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1.2 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体现在于,通过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往往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抽象概念,因为这些概念可以与他们亲身经历的情境和问题相联系。
生活化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帮助他们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与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ff776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2.png)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与实践一、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认知生活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实践和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由于物理学的内容较为抽象,很多概念和原理很难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如果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生活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并培养其对物理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意味着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找到教育资源,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探究物理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更深刻的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要注重策划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学习和探究,加强问题导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1. 利用日常物理现象引入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教学,比如用洗衣机的原理引入轴承与润滑、用门铃的原理引入电路、用水波的传播引入波动等。
在引入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图像、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教学情境,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验或探究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在学习光传播的过程中,可以设计让学生自己亲手制作简易的凸透镜,比较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凸透镜对光线的聚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光的传播规律。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图表、动画等形式展示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使学生在多媒体的呈现下更加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713fe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2.png)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导言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和问题。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更多地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的观察,但如何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是每位物理教师都应关注和努力的目标。
本文将从认识与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希望能为物理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一、生活化教学的认识1. 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生活化教学首先要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物理是研究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的科学,而我们的日常生活无不受到物理规律的支配。
我们坐在椅子上为什么不会落下去?为什么太阳能可以晒干湿衣服?为什么冬天盆里放一些盐可以防止水结冰?这些都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
物理教学应该注重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物理规律和现象,促进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
2. 生活化教学的目的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要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生动,离学生的生活更近,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了解和研究物理现象。
生活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还能够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生活化教学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实现。
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现象来引出物理知识,进行教学展示和讨论;可以通过实验、模拟和动手操作来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际环境中去开展物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物理规律和原理。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加具体化、生动化,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现象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例子和现象来引出物理知识。
在讲解弹簧和物体的弹力关系时,可以用弹簧秤、弹簧片等展示弹簧的应用和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发现弹簧的弹力特性;在讲解声音的传播时,可以利用话筒、扩音器等设备来展示声音的传播规律,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声音的特性。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07d25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1.png)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一、认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二、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方法1. 环境教学法环境教学法是一种利用周围环境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发现物理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在学习声音传播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去操场上做相关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声音传播的规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
实验教学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生活化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和开展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物理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的时候,可以通过让学生使用镜子和激光笔进行实验,从而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光的反射规律。
1. 提高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现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2. 增强学习动力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知识,从而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实践能力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探索和实践,从而培养其实践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四、生活化教学的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来设计和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2. 关注实践的安全性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老师要关注实践活动的安全性,确保学生在实践中不会受伤,可以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活动。
五、结语生活化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应该更加关注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0e283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d.png)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摘要】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理解能力。
通过认识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点,引入案例和实例进行讲解,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际操作和情境设计,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实际操作和情境设计。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学生、实践、认识、兴趣、案例、实例、实际情境、教学设计、实验、观察、动手能力、学习效果、兴趣培养、重要性、结论、理解能力、操作、情境设计1. 引言1.1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理论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
通过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牢固的知识结构,并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从而增强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生活化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学的理解和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在于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通过将物理知识融入生活场景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奥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化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和框架,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理论。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与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db9bbb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7.png)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与实践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研究物质的性质、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等内容。
由于物理概念抽象、内容繁杂,很多初中生对物理学科感到困惑和无趣。
为了使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知和实践。
第一,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
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实践等方式,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当教学弹簧的弹性变形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实际的弹簧,并让他们自己动手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实践中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第二,运用教学资源。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实验装置等,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认知和理解。
在教学力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和使用简易的杠杆、滑轮等实物模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通过操作和观察来理解杠杆原理和滑轮的作用。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具体,提高学习的效果。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践项目,如设计制作简单的物理实验装置、发现物理现象的规律性等。
通过这些创新性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生活化的认知与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运用教学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式,使物理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生活的认识与实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生活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ee569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8.png)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生活的认识与实践
一、认识初中物理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的角色非常重要。
老师不仅要掌握课程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解释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我还会注重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去实验室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这些实践性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这次观察感受,我深切地认识到了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和实践的价值。
物理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
通过物理教学,学生可以学会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启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d21f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4.png)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探究一、认识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意义生活化教学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一直有着重要地位,它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与生活产生联系,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生活化教学更是意义重大。
物理知识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并形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知识体系。
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物理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1. 利用生活实例解释物理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物理概念,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解释摩擦力的作用原理;通过身边的弹簧秤和弹簧板簧,解释胡克定律的应用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识,并能够将其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联系。
2. 利用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生活化教学中,实验课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参与,感受物理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在实验中,老师可以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验,比如通过搭建简易电路,演示静电现象,展示声音共鸣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物理知识。
3. 利用实际案例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解决物理问题。
结合交通工具的设计原理,讲解动量守恒定律;利用日常的机械装置,说明力的平衡条件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对其做到信手拈来。
4. 制定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应用物理知识的场景。
让学生通过测量身高和腿长的数据,了解人体的杠杆原理;通过测量日常用的电器的功率和耗电量,掌握电功率和电能的关系等等。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实效在生活化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3f88c9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f.png)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初中阶段,物理学科一直是其中的重要学科组成部分之一。
物理学科本身与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很多知识点和物理现象在生活中都有着密切的体现。
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程度,真正地将课堂教学活动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效果,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质量。
一、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1.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物理知识源于生活,但又高度抽象化。
在教学中要由生活中现象引入物理知识,又要把物理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让学生养成一种生活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而养成生活意识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现行的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已经做到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向实际生活靠拢,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基本达到同步进行,这是该教材的一大亮点,这样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行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
生活化的课堂是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并获取知识的课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做好引导作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会思考,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把学生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是最佳有效的手段,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
这不仅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二、让物理面向生活1.在备课阶段融入更多的生活化的思路对于物理教师来说,在备课阶段做好充分准备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关键性一环。
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要对于当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点,融入更多的生活化的理念和思路。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ed3c13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4.png)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物理教学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们不断探索更多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物理知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从认识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及具体实践方法。
1.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资源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对生活充满热情。
他们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一些自然现象有直观的认识,而这些经验正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资源。
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学会观察、实验、分析和归纳,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让物理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物理知识,不仅能够记忆牢固,而且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1.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探究在生活化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探究,并从中总结物理规律。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这样的实践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在生活化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物模型等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通过观看视频、演示实物模型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探索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探索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72b90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f.png)
探索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初中物理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认为枯燥乏味的科目之一,因为它充斥着大量的公式、定律和理论,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
要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理解,就必须让物理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使学生更加自然地学习物理,提高学习效果。
一、认识生活化教学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学科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生活化教学的核心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将抽象、枯燥的知识点和科学现象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要使物理学生活化,首先要创设一个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问题或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讲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时,可以通过讲述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力和机械能转化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物理学概念。
2. 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多媒体技术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可以生动地展示物理学的内容和原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在讲解光的折射规律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水中的鱼在折射时的变形,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理解折射规律。
3. 进行生活化实验,增强体验感生活化教学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身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
在学习压强时,可以通过让学生用小圆珠在不同材质的地板上滚动,观察不同材质地板对小圆珠的挤压程度,从而理解压强的概念。
4. 引导学生实践,贴近生活生活化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自实践中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51260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a.png)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1. 引言1.1 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物理教学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在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都对学生的思维模式有着积极的塑造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更加了解世界的运作规律和科学的发展历程。
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现象,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初中物理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使物理知识更加具体和生动。
通过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主动性。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学会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正文2.1 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实践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是指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 利用实物教学:通过展示实际物体或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知识,例如利用磁铁和铁屑演示磁性等。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与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13d84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b.png)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与实践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和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许多学生对物理学抱有畏惧和疏远的态度,因为他们觉得物理学难以理解,难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师需要采用一些生活化的认知与实践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一、生活化认知1.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物理现象: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力的作用、摩擦力、声音的传播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和原理。
2. 运用生活化的例子解释物理概念:在教学中,可以用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来解释物理概念,比如用运动员奔跑的例子来解释速度、用弹簧秤称重的例子来解释弹簧力等。
通过生活化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3.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
二、生活化实践1. 进行与生活相关的物理实验: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物理实验,比如用水滴实验来观察不同形状的水滴的形成、用磁铁实验来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等。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
2. 进行与生活相关的物理应用: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物理应用,比如用测速仪测量汽车的速度、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等。
通过这样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加明白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3. 进行与生活相关的物理模拟: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物理模拟软件或器材来进行与生活相关的物理模拟,比如模拟天体运动的软件、模拟声音传播的器材等。
通过这样的模拟,学生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物理现象,增强他们的物理认知。
采用生活化的认知与实践方式来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3177a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2.png)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而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下是对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认识与实践探究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认识:1. 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关联,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知识的本质,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实践探究:1. 制定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和实例,将物理知识融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实验和观察。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据采集仪、计算机模拟等,进行实验和观察,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提高他们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3. 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 运用情境教学方法。
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5. 组织实践性课程项目。
通过组织物理实践性课程项目,如科技制作、科学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探究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探索的工作。
只有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深入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0aeaf3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7.png)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初中物理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
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畏惧和厌恶,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如何将物理知识生动活泼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当前物理教学急需解决的一项难题。
本文将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探讨如何创新物理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一、生活化的认识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是指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
生活化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和实验,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和魅力。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举一反三、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感受物理规律,锻炼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让学生在测量体积时亲自操作容器、勺子、注水等仪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物体的体积变化会引起水位的升降,从而理解体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实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物理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落体实验,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步骤、观察现象、测量数据、分析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物理规律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机械功率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不同机械设备的功率大小,从而让学生了解机械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能够根据功率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为了使物理教学更加生活化,我们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
探索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探索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75a74a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b.png)
探索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如何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物理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希望能给物理教学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以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缺乏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不高,甚至产生排斥情绪。
生活化教学能够让物理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物理原理,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更好地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这些综合素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物理知识。
比如在学习力学时,可以通过引入汽车的运动,让学生了解牛顿运动定律;在学习光学时,可以通过引入太阳能的利用,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
通过这些生活实例,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物理知识,增强学习的兴趣。
2.开展生活化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生活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物理知识。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受物理原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物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物理知识的趣味性。
通过这些生活化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1.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我们需要注意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避免选择过于复杂或与学生生活脱节的内容。
只有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的内容,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e85cb4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b.png)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能量转化和物质结构等自然现象的基础科学。
作为中学阶段的学科之一,物理的教学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对学生来说往往难以产生实际的认知和实践体验。
为了提高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理解,需要对物理教学进行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一、生活化的认识1. 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出物理学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
通过颜色的分解实验来引出光的吸收和反射知识,通过探讨小汽车的运动轨迹来引出力的作用和影响等。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增加对物理学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物理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物理概念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实验,可以亲自观察和实践,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在实验中,老师可以亲自示范,引导学生们一起操作,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逐渐领悟物理规律。
通过实验,学生们不仅可以理论上了解物理学知识,还可以在实践中培养观察、实验和动手能力。
3. 让学生参与到物理项目中去在学校的物理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物理项目中去,进行科学的观察和研究。
比如组织学生们设计小型科学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甚至可以组织学生们参加物理科学竞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物理学的魅力,提高了解和探究物理学的兴趣。
1. 制定多元化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计划,把抽象的物理理论变成具体的生活实践。
在讲解光的折射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从而加深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
2. 引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物理现象,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知来理解物理知识。
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实验视频或者物理现象的动画来展示物理现象,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物理规律。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1da7d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2.png)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1.生活化教学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都在发展和变化,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将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加自然、主动地去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
2.生活化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活动,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
3.生活化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方法1.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物理知识的影子。
在教学中引用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转向理性认识,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际操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物理规律。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器材,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3.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
三、结语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物理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e2749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7.png)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探究一、认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1. 了解学生的需求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育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饱含探索的欲望。
教师应当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找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知识,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链接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将物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中,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并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模式。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1. 利用身边的例子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关键在于将抽象的理论应用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感知和体验到的事物上。
在学习动力学时,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如运动中的汽车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利用实验物理实验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物理实验,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感受物理现象,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利用实验教学,可以生动地展示物理原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物理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生动地展示物理现象和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
通过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在视听的刺激下更容易地接受和记忆知识。
4. 创设情境生活化教学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使学生更加贴近物理知识。
在学习光学原理时,可以通过设计恰当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光的传播规律,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
5. 利用故事和趣味性活动利用故事和趣味性活动来引入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学习力学时,可以通过讲述物体的运动故事来引入知识,或者设计一些趣味性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探索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探索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77eec5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a.png)
探索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阶段,而如何将物理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物理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从认识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方法与途径,希望能够为广大物理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认识: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意义及方法1. 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生活化教学是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身边的事物来理解物理原理,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生活化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 生活化教学的方法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利用生活现象引入物理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引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比如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入摩擦力的概念,通过灯光、声音等现象引入光学、声学知识。
二是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结合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给学生带来更生动、直观的教学体验。
四是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
二、实践: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案例分享1. 利用生活现象引入物理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引入物理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光学知识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折光现象,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折光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定律。
在讲解声学知识时,可以通过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找到物理知识的蛛丝马迹,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注重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规律,并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8-12-26T11:46:57.823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3月刊作者:黄雪冬[导读]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学习物理中需要大量的实验进行观察才能了解物理知识点的来历。
物理学科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是从日常生活得来的。
目前,大部分学校过于注重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因此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出现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提不起兴趣。
所以,针对这一现状,老师们要在教学中加强学习的生活化,让学生理解物理抽象知识的概念,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黄雪冬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第二中学 341900
【摘要】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学习物理中需要大量的实验进行观察才能了解物理知识点的来历。
物理学科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是从日常生活得来的。
目前,大部分学校过于注重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因此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出现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提不起兴趣。
所以,针对这一现状,老师们要在教学中加强学习的生活化,让学生理解物理抽象知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3-075-0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其中将日常生活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也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成为了许多人去思考和分析的课题,而物理教学生活化可以说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方法,具体该怎样去认识这种方法?它具有哪些优势?它该如何实践?下面就进行这一系列的探讨和分析。
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掌握物理知识
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时,知识点大多都是以公式的形式存在,这样背公式的方式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无趣。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如果在课堂中全部按照课本的内容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就会让学生更加的排斥。
初中物理教育中应用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各种各样的物理知识,这样能一定程度的提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在好奇心的带动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主动和积极,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虽然初中的物理知识比较简单,但是有些抽象的知识点还是会有一大部分的学生理解不了,导致出现不愿意学习物理的现象。
而应用生活化物理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将生活中大家比较了解的事物来解释课本中一些抽象的问题。
比如,老师在讲解力的运动时,力的运动中的重力、力的方向,老师可以通过将生活中的物体拿出来举例子,将生活中物体的重力、力的方向指出来,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比较抽象的知识。
二、物理作业课堂过程“活动化”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作业是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因此,在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模式中,可以将学生的课外作业与生活事物联系在一起,改变一些完全书面作业的模式,加强课外作业的多样性。
比如,调查类型的课外作业,在课堂学习完知识点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本上的知识,调查生活中的例子,在调查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收集的数据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规律,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结论。
操作类的课外作业,由于在课堂中要讲解课本中的知识,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高,因此,给学生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工具,让学生按照要求将作业完成。
通过以上这种方式改变学生做作业时的枯燥感,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用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很难转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
因此,在初中物理教育生活化中,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物理“活动”来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来理解物理的知识点。
在课堂中可以分几个小组,小组人员相互配合完成活动,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建立一个情节,让学生融入到情节中,通过与小组之间相互合作来解决活动中的问题。
三、将日常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中去
在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下的课堂必定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可以用恰当的方式将日常生活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物理知识讲授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将日常生活穿插到其中,便于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说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这两个概念,教师可以问学生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车内的人对于路面是什么状态,而对于公交车本身又是处于什么状态,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举例。
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对于日常生活的感受中学习到物理知识,而且在对于物理知识进行掌握的时候也能够变得轻松又有效。
初中物理教学与实验实践是分不开的,教师需要通过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讲到浮力密度这些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在游泳池游泳的时候,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浮在水面上,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会沉入水底,并且让学生做相关的实验,无论是用橡皮擦、笔套或者是糖果等生活中的普遍用品都可以。
如此就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
教师在讲授新课程之前,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身边的事物做仔细的观察,寻找与新课程中物理知识相关的生活物品,或者是在课程讲完之后去寻找,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
比如在讲杠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物品,看什么生活物品具有杠杆的特点,而又属于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这三样中的哪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消化吸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观察能力。
总之,老师在物理课堂的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既能调动课堂的活跃性,又能在强化知识点的学习。
老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贴近知识点的例子,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知识点的含义,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应用不同的生活例子,在最大程度上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教学生活化的方式降低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困难,减轻学生对物理的恐惧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丁红.浅谈建立初中物理学科资源库的必要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
[2]韩光义.初中物理:探寻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016(08).
[3]汤刚.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8).。